"思知足以自戒,思知止以安人"是什么意思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

\u5c06\u6709\u4f5c\u5219\u601d\u77e5\u6b62\u4ee5\u5b89\u4eba\uff0c\u4ec0\u4e48\u610f\u601d

\u3000\u30001\u3001\u8bda\u80fd\u89c1\u53ef\u6b32\uff0c\u5219\u601d\u77e5\u8db3\u4ee5\u81ea\u6212\uff1b\u5c06\u6709\u4f5c\uff0c\u5219\u601d\u77e5\u6b62\u4ee5\u5b89\u4eba\u3002
\u8bd1\u6587\uff1a\u679c\u771f\u80fd\u591f\u505a\u5230\uff1a\u89c1\u4e86\u60f3\u8981\u5f97\u5230\u7684\u4e1c\u897f\uff0c\u5c31\u60f3\u5230\u77e5\u8db3\u4ee5\u8b66\u6212\u81ea\u5df1\uff1b\u5c06\u8981\u5927\u5174\u571f\u6728\uff0c\u5c31\u60f3\u5230\u8981\u9002\u53ef\u800c\u6b62\u4ee5\u4f7f\u767e\u59d3\u5b89\u5b81\u3002
\u3000\u30002\u3001\u5c06\u6709\u4f5c\u5219\u601d\u77e5\u6b62\u4ee5\u5b89\u4eba\u5927\u610f\u662f,\u5c06\u8981\u5927\u5174\u571f\u6728,\u5c31\u8981\u60f3\u5230\u9002\u53ef\u800c\u6b62,\u4ee5\u4f7f\u767e\u59d3\u5b89\u5b81.
\u3000\u3000\u8bed\u51fa\u9b4f\u5f81\u300a\u8c0f\u592a\u5b97\u5341\u601d\u758f\u300b\u201c\u541b\u4eba\u8005\u8bda\u80fd\u89c1\u53ef\u6b32\u5219\u601d\u77e5\u8db3\u4ee5\u81ea\u6212,\u5c06\u6709\u4f5c\u5219\u601d\u77e5\u6b62\u4ee5\u5b89\u4eba,\u5ff5\u9ad8\u5371\u5219\u601d\u8c26\u51b2\u800c\u81ea\u7267,\u60e7\u6ee1\u6ea2\u5219\u601d\u6c5f\u6d77\u4e0b\u767e\u5ddd,\u4e50\u76d8\u6e38\u5219\u601d\u4e09\u9a71\u4ee5\u4e3a\u5ea6,\u5fe7\u61c8\u6020\u5219\u601d\u614e\u59cb\u800c\u656c\u7ec8,\u8651\u58c5\u853d,\u5219\u601d\u865a\u5fc3\u4ee5\u7eb3\u4e0b.\u201d

\u5c0f\u98981:A\u5c0f\u98981:B\u5c0f\u98981:C\u5c0f\u98981:\u2460\u5982\u679c\u771f\u7684\u80fd\u591f\u505a\u5230\uff0c\u89c1\u5230\u81ea\u5df1\u5408\u610f\u7684\u4e1c\u897f\uff0c\u5c31\u60f3\u5230\u5e94\u8be5\u77e5\u9053\u6ee1\u8db3\uff0c\u7528\u8fd9\u6765\u8b66\u6212\u81ea\u5df1\u3002 \u2461\u4f55\u5fc5\u8981\u81ea\u5df1\u52b3\u795e\u82e6\u601d\uff0c\u53bb\u4ee3\u66ff\u767e\u5b98\u5c65\u884c\u804c\u8d23\u5462? \u5c0f\u98981:\u656c\uff1a\u614e\u5c0f\u98981:\u2460\u5e76\u5217\u2461\u56e0\u679c\u2462\u627f\u63a5\u2463\u4fee\u9970\u5c0f\u98981:\u7565\u5c0f\u98981:\u7565

意思是: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

出自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谏太宗十思疏》。

原文节选如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如下: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

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

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然后提醒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因在“殷忧”时易“竭诚以待下”;而在“得志”时则会“纵情以傲物”,便有“覆舟”之危。由此提出“积德义”必须“十思”。

着重规劝太宗对于物质享受要适度,在自身修养上要“谦冲”,在用人上要“虚心纳下”,在行施法制上要不计个人恩怨。结尾归结出治国方法的关键在于知人善任,选拔人才,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作者的这些主张,为唐太宗所采纳,有助于成就唐王朝的“贞观之治”。

全篇以“思”字作为贯穿行文线索,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文中多用比喻,把道理说得生动形象;并采用排比、对仗,句式工整,气理充畅。

作者简介

魏征(公元580—643年),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少年出家。曾参加隋末农民起义。后入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被擢为议谏大夫,历任秘书监、侍中等职。参预朝政,先后向太宗陈谏二百余事,是历史上有名的敢谏之臣。

后以修史功,进位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谏太宗十思疏



意思是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原句出自于唐代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

原文: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白话译文: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

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

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意思是对拥有的感到满足要保持自我节制,知道适可而止以安抚人,这两句并不完整,是删减版的“十思”中的两思。要理解完整的意思,需要在原文中去理解。这两句话摘自唐.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是:“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原文(节录)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译文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做什么事情要奴役百姓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容纳百川,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

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扩展资料:

《谏太宗十思疏》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

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谏太宗十思疏



1、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译文: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


2、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大意是:将要大兴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


语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扩展资料: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作者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作者先设置这样两个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这种手法的应用是有很强的说服力。

如果作者开篇不用这十分形象的排喻,而只是简单地讲述抽象的道理,是很难吸引对方,使对方理解信服。作者引喻用得好,好就好在比喻用得“巧”、“俗”、“切”。

比喻的应用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使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的:“喻巧而理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设喻明理,比喻不但要设得巧,而且喻体要浅显通俗,树木、江河,处处可见,人人熟悉。所讲的道理也是人人皆知,不难理解的通俗事理。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

文章中比喻运用的“切”,实际上就是喻体与本意要相切合,要抓住重点,选最集中、最深刻、最精彩的喻体来表现本意。

作者用十分熟悉的树木,泉源,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引出国之大政,平易而自然。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

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这就是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善始善终”、“水可载舟覆舟”,主要出于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谏太宗十思疏

参考资料:人民网:史海聊聊:《谏太宗十思疏》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译文: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

扩展阅读:&quot 是什么意思 ... &quot 转移 ... &quot 代表什么符号 ... amp quot翻译中文 ... 12123&quot ... &quot 一六 ... mplus软件视频教程 ... 人主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 ... &lt 是什么意思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