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简介 《约翰克里斯朵夫》这部书的简介

\u6c42 \u300a\u7ea6\u7ff0\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300b \u4e3b\u8981\u5185\u5bb9

\u4e3b\u8981\u5185\u5bb9\uff1a
\u7ea6\u7ff0\u00b7\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51fa\u751f\u5728\u5fb7\u56fd\u83b1\u8335\u6cb3\u7554\u4e00\u4e2a\u5c0f\u57ce\u5e02\u7684\u7a77\u97f3\u4e50\u5e08\u5bb6\u5ead\u91cc\u3002\u5176\u7956\u7236\u548c\u7236\u4eb2\u90fd\u66fe\u662f\u516c\u7235\u7684\u4e50\u5e08\uff0c\u4f46\u6b64\u65f6\u5bb6\u5ead\u5df2\u7ecf\u8d25\u843d\u3002\u8001\u7956\u7236\u5f88\u559c\u6b22\u5c0f\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ff0c\u5411\u4ed6\u704c\u8f93\u4e86\u4e0d\u5c11\u82f1\u96c4\u521b\u9020\u4e16\u754c\u7684\u89c2\u5ff5\uff0c\u8fd9\u4f7f\u4ed6\u4ece\u5c0f\u5c31\u4ea7\u751f\u4e86\u8981\u5f53\u5927\u4eba\u7269\u7684\u60f3\u6cd5\u3002
\u4ed6\u65e9\u5e74\u751f\u6d3b\u5728\u5fb7\u56fd\uff0c\u7ae5\u5e74\u548c\u5c11\u5e74\u65f6\u4ee3\u5c31\u8868\u73b0\u51fa\u51fa\u4f17\u7684\u97f3\u4e50\u5929\u8d4b\uff0c\u4f46\u5351\u5fae\u7684\u51fa\u8eab\u4f7f\u4ed6\u4ece\u5c0f\u611f\u53d7\u5230\u4e86\u751f\u6d3b\u7684\u8270\u8f9b\u548c\u793e\u4f1a\u7684\u4e0d\u5e73\uff0c\u5f00\u59cb\u5f62\u6210\u53cd\u6297\u610f\u8bc6\u3002
\u6b64\u540e\uff0c\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7ecf\u5386\u4e86\u4e24\u6b21\u5931\u8d25\u7684\u7231\u60c5\uff0c\u4ed6\u7684\u5fc3\u7eea\u70e6\u4e71\uff0c\u610f\u5fd7\u66f4\u89c1\u6d88\u6c89\uff0c\u6574\u5929\u548c\u4e00\u5e2e\u4e0d\u4e09\u4e0d\u56db\u7684\u4eba\u5728\u9152\u9986\u91cc\u6ce1\u3002\u540e\u53c8\u56e0\u4ed7\u4e49\u6551\u4eba\uff0c\u9020\u6210\u547d\u6848\uff0c\u4e0d\u5f97\u4e0d\u6d41\u4ea1\u6cd5\u56fd\u3002\u5230\u4e86\u5df4\u9ece\u4ee5\u540e\uff0c\u4ed6\u76ee\u7779\u5df4\u9ece\u6587\u5b66\u754c\u4e43\u81f3\u6574\u4e2a\u793e\u4f1a\u7684\u5815\u843d\uff0c\u5341\u5206\u5931\u671b\u3002
\u5728\u5df4\u9ece\uff0c\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9677\u5165\u4e86\u751f\u6d3b\u7684\u56f0\u5883\u4e4b\u4e2d\u3002\u6700\u540e\uff0c\u4ed6\u7ec8\u4e8e\u5728\u4e00\u4e2a\u6c7d\u8f66\u5236\u9020\u5546\u5bb6\u91cc\u627e\u5230\u4e86\u4e00\u4e2a\u6559\u94a2\u7434\u7684\u5de5\u4f5c\u3002\u5236\u9020\u5546\u5584\u826f\u7684\u5916\u7525\u5973\u845b\u62c9\u9f50\u4e9a\u5bf9\u4ed6\u7684\u547d\u8fd0\u5145\u6ee1\u4e86\u540c\u60c5\u3002\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7ee7\u7eed\u7740\u4ed6\u7684\u97f3\u4e50\u521b\u4f5c\uff0c\u4ed6\u7528\u4ea4\u54cd\u8bd7\u7684\u5f62\u5f0f\u5199\u6210\u4e86\u4e00\u5e55\u97f3\u4e50\u5267\u3002
\u597d\u53cb\u5965\u91cc\u7ef4\u5728\u201c\u4e94\u4e00\u201d\u793a\u5a01\u6597\u4e89\u4e2d\u53d7\u4f24\u6b7b\u53bb\uff0c\u5bf9\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662f\u6c89\u91cd\u6253\u51fb\uff0c\u4ece\u6b64\u4ed6\u9003\u907f\u6597\u4e89\u3002\u665a\u5e74\u7684\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53cd\u7701\u81ea\u5df1\u7684\u4e00\u751f\uff0c\u4e0d\u518d\u8fc7\u95ee\u4e16\u4e8b\u3002\u4ed6\u9676\u9189\u5728\u7231\u60c5\u4e4b\u4e2d\uff0c\u5411\u73b0\u5b9e\u59a5\u534f\uff0c\u4e0e\u8fc7\u53bb\u7684\u654c\u4eba\u8bb2\u548c\uff0c\u540c\u65f6\u81f4\u529b\u4e8e\u5b97\u6559\u97f3\u4e50\u521b\u4f5c\uff0c\u5728\u8ffd\u6c42\u5185\u5fc3\u548c\u8c10\u4e2d\u6b7b\u53bb\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300a\u7ea6\u7ff0\u00b7\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300b\u662f\u4e00\u90e8\u591a\u4e3b\u9898\u5c0f\u8bf4\u3002\u5728\u5c0f\u8bf4\u7684\u6249\u9875\u4e0a\uff0c\u7f57\u5170\u5c06\u5c0f\u8bf4\u9898\u732e\u7ed9\u201c\u5404\u56fd\u7684\u53d7\u82e6\u3001\u594b\u6597\u3001\u800c\u5fc5\u6218\u80dc\u7684\u81ea\u7531\u7075\u9b42\u3002\u201d
\u53ef\u89c1\uff0c\u5bf9\u201c\u751f\u547d\u529b\u201d\u7684\u6b4c\u9882\u662f\u4f5c\u54c1\u7684\u6838\u5fc3\u548c\u7075\u9b42\uff0c\u4f5c\u8005\u5c06\u8d1d\u591a\u82ac\u7684\u97f3\u4e50\u7cbe\u795e\u548c\u201c\u529b\u201d\u7684\u7279\u8d28\u878d\u4e8e\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7684\u6027\u683c\u4e4b\u4e2d\uff0c\u501f\u7528\u4e86\u4e00\u4e2a\u97f3\u4e50\u5bb6\u7684\u594b\u6597\u7ecf\u5386\u6765\u5021\u5bfc\u5176\u82f1\u96c4\u4e3b\u4e49\u3001\u4eba\u9053\u4e3b\u4e49\u548c\u7406\u60f3\u4e3b\u4e49\uff0c\u8868\u73b0\u4e86\u4f5c\u8005\u201c\u548c\u8c10\u201d\u3001\u201c\u7edf\u4e00\u201d\u7684\u827a\u672f\u601d\u60f3\u548c\u7f8e\u5b66\u7406\u5ff5\u3002
\u5bf9\u751f\u547d\u529b\u7684\u6b4c\u9882\u662f\u901a\u8fc7\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53cd\u6297\u547d\u8fd0\u548c\u6218\u80dc\u5185\u5fc3\uff0c\u901a\u8fc7\u97f3\u4e50\u5bf9\u6bd4\u51b2\u7a81\u6765\u4f53\u73b0\u7684\u3002\u6bd4\u5982\u901a\u8fc7\u5bf9\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7231\u7684\u529b\u91cf\u548c\u6068\u7684\u529b\u91cf\u7684\u5bf9\u6bd4\uff0c\u901a\u8fc7\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4e0e\u81ea\u8eab\u5185\u5fc3\u8f6f\u5f31\u6597\u4e89\u7684\u5bf9\u6bd4\u7b49\uff0c\u800c\u8fbe\u5230\u751f\u547d\u7684\u6f84\u660e\u4e4b\u5883\u2014\u2014\u548c\u8c10\u3002
\u7f57\u5170\u8ba9\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6210\u4e3a\u4e86\u4eba\u7c7b\u548c\u8c10\u7cbe\u795e\u7684\u672c\u4f53\u8c61\u5f81\uff0c\u5728\u5bf9\u7acb\u77db\u76fe\u4e2d\u8fbe\u5230\u795e\u5723\u7684\u201c\u7edf\u4e00\u201d\u3002\u4e0d\u4ec5\u4eba\u7269\u4e2a\u6027\u3001\u4eba\u7269\u914d\u7f6e\u4e0a\u4f53\u73b0\u590d\u8c03\u7684\u5bf9\u6bd4\u548c\u7edf\u4e00\uff0c\u800c\u4e14\u4ece\u5404\u4e2a\u4fa7\u9762\u4e30\u5bcc\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6027\u683c\u7684\u53d1\u5c55\uff0c\u53cd\u6620\u4e86\u4f5c\u8005\u5bf9\u4eba\u7c7b\u7cbe\u795e\u5b8c\u5584\u53d1\u5c55\u7684\u7f8e\u597d\u613f\u671b\u3002
\u5bf9\u81ea\u7136\u97f3\u54cd\u7684\u7ec6\u817b\u63cf\u8ff0\u662f\u300a\u7ea6\u7ff0\u00b7\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300b\u8fd9\u90e8\u4f5c\u54c1\u6700\u5177\u827a\u672f\u7279\u8272\u7684\u5730\u65b9\uff0c\u6587\u5b66\u53f2\u4e0a\u53ef\u80fd\u8fd8\u6ca1\u6709\u591a\u5c11\u4f5c\u5bb6\u50cf\u7f57\u5170\u4e00\u6837\u628a\u81ea\u7136\u5f53\u6210\u4eba\u7c7b\u7684\u4e00\u90e8\u5206\u800c\u5982\u6b64\u52a8\u60c5\u7684\u6cfc\u58a8\u3002\u5c0f\u8bf4\u4e2d\u83b1\u8335\u6cb3\u3001\u5723\u9a6c\u4e01\u6559\u5802\u7684\u949f\u58f0\u7684\u591a\u6b21\u51fa\u73b0\u5c31\u5982\u97f3\u4e50\u4e2d\u7684\u4e3b\u5bfc\u97f3\u54cd\u4e00\u822c\uff0c\u6210\u4e3a\u8d2f\u7a7f\u4f5c\u54c1\uff0c\u7167\u5e94\u9996\u5c3e\u7684\u7ebd\u5e26\u548c\u6865\u6881\u3002
\u5c06\u81ea\u7136\u97f3\u54cd\u4e0e\u4e50\u58f0\u3001\u4eba\u58f0\u76f8\u6bd4\u62df\uff0c\u4e0d\u4ec5\u4f7f\u4eba\u7269\u5f62\u8c61\u66f4\u52a0\u9c9c\u6d3b\uff0c\u800c\u4e14\u4e3a\u4f5c\u54c1\u521b\u9020\u4e86\u8bd7\u4e00\u822c\u7684\u610f\u5883\u3002\u4f5c\u54c1\u4e2d\u7684\u827a\u672f\u97f3\u54cd\u53ef\u5206\u4e3a\u97f3\u4e50\u573a\u666f\u548c\u97f3\u4e50\u6027\u573a\u666f\u3002\u6709\u97f3\u4e50\u51fa\u73b0\u7684\u97f3\u4e50\u573a\u666f\u4f53\u73b0\u4e86\u98ce\u4fd7\u6c11\u60c5\u548c\u5386\u53f2\u80cc\u666f\u3002
\u4e3a\u4eba\u7269\u6d3b\u52a8\u521b\u9020\u4e00\u4e2a\u9002\u5408\u7684\u573a\u6240\uff0c\u800c\u6ca1\u6709\u97f3\u4e50\u51fa\u73b0\uff0c\u4f46\u672c\u8eab\u5374\u5982\u540c\u97f3\u4e50\u4e00\u822c\u7684\u97f3\u4e50\u6027\u573a\u666f\uff0c\u5982\u300a\u8282\u573a\u300b\u4e00\u5377\u7684\u63cf\u5199\u53ef\u4ee5\u6df1\u5316\u4e3b\u9898\u601d\u60f3\uff0c\u52a0\u5f3a\u6279\u5224\u529b\u5ea6\u3002\u7528\u97f3\u4e50\u73af\u5883\u8425\u9020\u80cc\u666f\u548c\u6c1b\u56f4\uff0c\u662f\u4f5c\u54c1\u72ec\u5177\u9b45\u529b\u4e4b\u5904\uff0c\u4e0d\u4ec5\u5c55\u73b0\u4e86\u7eb7\u7e41\u590d\u6742\u7684\u793e\u4f1a\u573a\u9762\uff0c\u53c8\u7ec6\u5fae\u5730\u523b\u753b\u4e86\u4eba\u7c7b\u7684\u601d\u60f3\u611f\u60c5\u3002
\u4f5c\u8005\u7b80\u4ecb\uff1a\u7f57\u66fc\u00b7\u7f57\u5170\uff0c\u6cd5\u56fd\u4f5c\u5bb6\uff0c1866\u5e741\u670829\u65e5\u51fa\u751f\u4e8e\u6cd5\u56fd\u52c3\u826e\u7b2c\u5730\u533a\u7684\u514b\u62c9\u59c6\u897f\u9547\u3002\u4ed6\u7684\u7236\u6bcd\u4eb2\u90fd\u662f\u516c\u8bc1\u4eba\u7684\u540e\u88d4\u3002\u4ed6\u7684\u5bb6\u65cf\u4e16\u4e16\u4ee3\u4ee3\u90fd\u5c45\u4f4f\u5728\u5c3c\u97e6\u5185\u8fd9\u5757\u571f\u5730\u4e0a\uff0c\u56e0\u6b64\uff0c\u7f57\u5170\u4e00\u751f\u4e2d\u5e38\u5e38\u81ea\u8c6a\u5730\u79f0\u81ea\u5df1\u662f\u201c\u571f\u751f\u571f\u957f\u7684\u9ad8\u5362\u4eba\u201d\u3002
\u7f57\u66fc\u00b7\u7f57\u5170\u4ece\u5c0f\u4f53\u5f31\u591a\u75c5\uff0c\u7ec8\u65e5\u5173\u5728\u6df1\u9662\u9ad8\u5899\u4e4b\u5185\uff0c\u5c0f\u4ed6\u4e24\u5c81\u7684\u59b9\u59b9\u5728\u4ed6\u4e94\u5c81\u65f6\u5c31\u592d\u6298\u4e86\uff0c\u8fd9\u7ed9\u6bcd\u4eb2\u7cbe\u795e\u4e0a\u7684\u6253\u51fb\u5f88\u5927\uff0c\u4e5f\u8ba9\u7f57\u5170\u7684\u7ae5\u5e74\u751f\u6d3b\u59cb\u7ec8\u7b3c\u7f69\u7740\u4e00\u5c42\u9634\u5f71\u3002\u6700\u7ec8\u4ed6\u51ed\u501f\u300a\u7ea6\u7ff0\u00b7\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300b\u4e00\u4e66\u83b71915\u5e74\u8bfa\u8d1d\u5c14\u6587\u5b66\u5956\u3002

\u300a\u7ea6\u7ff0\u00b7\u514b\u5229\u65af\u6735\u592b\u300b\u4ee5\u5341\u4e5d\u4e16\u7eaa\u672b\u6b27\u6d32\u793e\u4f1a\u751f\u6d3b\u4e3a\u80cc\u666f\uff0c\u4e3b\u8981\u8bb2\u4e86\u8457\u540d\u97f3\u4e50\u5bb6\u7ea6\u7ff0\u514b\u91cc\u65af\u6735\u592b\u4f20\u5947\u7684\u4e00\u751f\uff1a\u4ed6\u51fa\u751f\u5728\u4e00\u4e2a\u5728\u5f53\u5730\u9887\u6709\u540d\u671b\u7684\u5bb6\u5ead\uff0c\u4f46\u4ed6\u7684\u7236\u4eb2\uff0c\u4e00\u4e2a\u9157\u9152\u7684\u5bab\u5ef7\u63d0\u7434\u624b\uff0c\u5374\u56e0\u6c89\u9189\u4e8e\u676f\u4e2d\u7269\u800c\u4e0d\u601d\u8fdb\u53d6\uff0c\u5f04\u7684\u5bb6\u5883\u8d8a\u6765\u8d8a\u8d2b\u7a77\u3002\u8fd9\u65f6\u53ea\u6709\u4ed6\u7684\u7956\u7236\u53d1\u73b0\u4e86\u514b\u91cc\u65af\u6735\u592b\u7684\u97f3\u4e50\u5929\u8d4b\uff0c\u5e76\u5bf9\u4ed6\u52a0\u4ee5\u57f9\u517b\uff0c\u4f46\u7956\u7236\u5374\u592a\u5ba0\u4ed6\u4e86\uff0c\u4e0d\u7ba1\u514b\u91cc\u65af\u6735\u592b\u5199\u7684\u4e50\u66f2\u518d\u4e0d\u597d\u4ed6\u4e5f\u53ea\u662f\u4e00\u5473\u7684\u5938\u5956\uff0c\u5f04\u7684\u7ea6\u7ff0\u00b7\u514b\u91cc\u65af\u6735\u592b\u53d8\u5f97\u5341\u5206\u81ea\u5927\u3002\u4f46\u8fd9\u65f6\u4ed6\u7684\u8205\u8205\u5374\u6b63\u786e\u5f15\u5bfc\u4e86\u4ed6\uff0c\u662f\u4ed6\u5bf9\u81ea\u5df1\u6709\u4e86\u81ea\u77e5\u4e4b\u660e\u3002\u5c31\u8fd9\u6837\u514b\u91cc\u65af\u6735\u592b\u6162\u6162\u957f\u5927\u4e86\u4f46\u4ed6\u6700\u4eb2\u7231\u7684\u7956\u7236\u548c\u4ed6\u9157\u9152\u7684\u7236\u4eb2\u4e5f\u6b7b\u4e86\uff0c\u5df2\u6210\u4e3a\u5f53\u5730\u5c0f\u6709\u540d\u6c14\u7684\u9752\u5e74\u97f3\u4e50\u5e08\u7684\u4ed6\u6311\u8d77\u4e86\u5bb6\u5ead\u7684\u91cd\u62c5\u3002\u4f46\u514b\u91cc\u65af\u6735\u592b\u5341\u5206\u6613\u6012\u5bf9\u4efb\u4f55\u4fae\u8fb1\u4ed6\u7684\u97f3\u4e50\u7684\u4eba\u90fd\u662f\u62f3\u811a\u76f8\u5411\uff0c\u52a0\u4e0a\u4eba\u4eec\u5bf9\u4ed6\u7684\u6b3a\u9a97\u548c\u5bf9\u4ed6\u97f3\u4e50\u7684\u4e0d\u8ba4\u53ef\u4ed6\u6240\u6709\u7684\u201c\u996d\u7897\u201d\u90fd\u4e22\u4e86\u4e0d\u5f97\u5df2\u4ed6\u53ea\u8eab\u53bb\u4e86\u5df4\u9ece\u90a3\u91cc\u7684\u60c5\u51b5\u4e5f\u597d\u4e0d\u4e86\u591a\u5c11\uff0c\u4e0d\u8fc7\u5728\u90a3\u4ed6\u9047\u89c1\u4e86\u4ed6\u4e00\u751f\u7684\u670b\u53cb\u2014\u2014\u5965\u91cc\u552f\u3002\u800c\u8fd9\u65f6\u56e0\u4e3a\u53d7\u5230\u66fe\u7ecf\u7231\u6155\u8fc7\u4ed6\u7684\u73b0\u5728\u5df2\u662f\u8d35\u5987\u4eba\u7684\u845b\u62c9\u9f50\u4e9a\u7684\u5e87\u62a4\u4ed6\u4e5f\u6709\u4e86\u4e9b\u6536\u5165\uff0c\u4ed6\u7684\u97f3\u4e50\u4e5f\u53d7\u5230\u4eba\u4eec\u7684\u8ba4\u53ef\uff0c\u4ed6\u6210\u529f\u4e86\uff01\u4f46\u5965\u91cc\u552f\u5374\u56e0\u5728\u66b4\u52a8\u65f6\u4e3a\u4e86\u6551\u4e00\u4e2a\u5b69\u5b50\u800c\u4e0d\u5e78\u8eab\u4ea1\uff0c\u514b\u91cc\u65af\u6735\u592b\u4e3a\u6b64\u4f24\u5fc3\u4e86\u597d\u4e00\u6bb5\u65f6\u95f4\uff0c\u4f46\u4ed6\u4ece\u60b2\u75db\u4e2d\u8d70\u4e86\u51fa\u6765\uff0c\u5e76\u7ee7\u7eed\u5f00\u59cb\u97f3\u4e50\u521b\u4f5c\uff0c\u6700\u7ec8\u4ed6\u6ee1\u610f\u7684\u79bb\u5f00\u4e86\u4eba\u4e16\u3002

约翰·克里斯朵夫》,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年),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他受家庭氛围熏陶,酷爱音乐,并以一篇关于意大利歌剧起源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这部小说创作于1904年至1912年间,他因这部小说一举成名,并获得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这部小说共有十卷,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充满庸俗、倾轧的社会里的奋斗历程。
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座小城,他们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祖父曾是王府乐队的指挥,父亲却经常酗酒,以至家境逐步败落。

小克里斯朵夫长相丑陋,但受到祖父的喜爱,常和祖父一起漫步田野,听祖父讲古代的英雄故事,使他从小就萌发了做大人物的想法。做厨娘的母亲胆小善良,一天,他在母亲帮佣的主人家遭到少爷、小姐作弄,因反抗受到主人毒打,母亲还让他赔礼下跪。这使他感到非常难过,更气愤人间的不公。

祖父送他一架旧钢琴,还带他到剧场欣赏歌剧,引起了他对音乐的兴趣,常常自己爬到椅子上去按琴键。父亲发现了他的这个爱好,想做为他的一个特长,作为将来向上爬的手段,于是天天用戒尺逼他练琴,累得他终于有一天支持不住了,他起而反抗:故意弹错音节。父亲气得吼声连连,戒尺雨点一样打下去,克里斯朵夫被制服了,不得不每天一边流泪一边弹琴,他对音乐厌恶透顶的同时,内心已被音乐占据,他不由自主的爱上音乐,并要把一生都献给这个凝聚自己所有喜怒哀乐的艺术。

祖父留心把孙子随时哼唱的曲谱整理起来,还加了伴奏与和声,编成乐曲,取名为《童年遣兴》,在乐谱的封皮上还题上了小克里斯朵夫的名字,让克利斯朵夫弹奏,并呈报宫廷开了专场音乐会,他的表演受到全场欢迎,大公爵夸这个6岁孩子是“再世莫扎特”。从那以后,他受到莫大的鼓舞,开始有意识的弹琴作曲,这让祖父高兴得哭了起来。

他做乡村货郎的舅舅崇尚“平常的人”,他感情真切,给了约翰另一种教育。他唱动听的歌谣,让约翰呼吸田野清新的空气,在夜里感觉大自然交响曲中数不清的乐器,到生活中去创作真正的音乐,使克里斯朵夫又受到更好的音乐熏陶。

克利斯朵夫11岁时被任命为宫廷音乐联合会的第二小提琴手,跟管风琴师学和声,他学多种乐器,用他的收入补家庭生活的困难。祖父这时在欣慰中死去,父亲整日喝得烂醉如泥,根本指不上,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身上,他不得不经常应召到公爵府替讨厌的笨蛋去演奏,这使他深感屈辱和痛苦,也和仰慕金钱、权势的长辈更疏远了,他还找了几份家庭教师的兼职。生活的重担把他压得喘不过起来。只有舅舅带给他快乐,他们月下荡舟,听桨上滴水的琶音,看河面水气的颤动……约翰边接受音乐教育,边参加乐队演奏,他已经升任第一小提琴手,他有一个伟大的信念:将来要写出伟大的作品。

一次赴乡间野餐,克利斯朵夫在渡船上结识了一个博学多闻的青年奥多,两人成为知交。和奥多的友谊成为他未来爱情的先导。参议官新寡的太太克里赫,带着女儿弥娜,从柏林搬来与他家毗邻。太太请他做女儿的家庭教师,教女儿弹琴,弥娜和他年纪相仿,很赏识克利斯朵夫的天赋和品格,也不时修正他的举止和仪态,对他产生了好感。克里斯朵夫一次在弹琴时很冲动的吻了弥娜的手。很快,弥娜的母亲窥破了他们的关系,她以出身、门第和财产为由极力反对,这使克里斯朵夫认清了他和她们的距离,悲愤交加的离开了这里。

爱情的打击还未在内心平息,父亲又醉死在沟里。两个弟弟都去外出谋生,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们换到了一处更简陋、便宜的住所。房东的外孙女洛莎迷恋他,可是他爱上了开小针线铺的年轻寡妇萨皮纳。不料,萨皮纳突然患流行性感冒去世了,悲痛之余,又和帽店女职员阿达相爱,但很快被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抛弃。爱情的打击使他消沉下去,整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泡在酒馆里。舅舅帮助了他,教育他突破情欲之网,重新振作精神,埋头音乐创作,克里斯朵夫警醒了。

克利斯朵夫在听音乐会时,感到演奏者萎靡不振,观众也听得百无聊赖,他懊丧的发现,所谓大师的作品无不充满着虚假和造作。他义无反顾地撕毁了以前俗套的乐曲,批评了几乎所有德国古典音乐大师的虚伪。守旧势力说他“标新立异”,“完全疯了”,曾喜爱他的大公爵也开始反感他,震动的乐坛联合反击,使他举办的演奏自己新作品的音乐会受到了挫折和冷落。就在事业受挫时,他受人利用,在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音乐评论,把那些乐队指挥、演奏家、歌唱家乃至观众都得罪了。他孤独、愤怒,决意远走他乡。临行前,他去参加农庄的节日舞会,因一个姑娘不愿和醉酒的军官跳舞而遭打,他打抱不平打死了军官,被解救的姑娘让他到巴黎避难,他匆匆给母亲留了一张便条就逃走了,他出了边境,到了法兰西。

在巴黎,他过着艰苦的生活,一方面他要找工作糊口,另一方面他又不肯亵渎音乐艺术。最后,他为一个肉店老板女儿葛拉赛、一个汽车制造商的女儿史丹芬以及她的表妹葛拉齐亚教授钢琴。葛拉齐亚充满爱心,经常为克里斯朵夫的不幸命运而痛苦。

在别人的引荐下,他参加了巴黎文艺界的活动,用交响诗的形式写成了话剧,并拿到剧院去演出。可社会党议员和一些别的政客们,虽是自命自由的思想家,其实禁止别人的思想自由。一个社会党议员热心促成他的歌剧《大卫》的上演,并拉自己的情妇担任剧中主角,结果这女人声音恶俗不堪,克里斯朵夫为撤换角色与议员闹翻,演出告吹。气得克里斯朵夫大病一场,唯一的收获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个靠教书为生的青年诗人奥里维。他的几份教课的差事都因此丢了,生活又陷入窘境。克里斯朵夫的一切都得到葛拉齐亚的深切关注,她一直在无法给克里斯朵夫提供帮助而伤心。

克里斯朵夫与朋友奥里维合租一所公寓,奥里维非常钦佩约翰的音乐天才和充沛精力,约翰也喜欢奥里维的智慧清明,谦和仁爱,他们都热爱自由。约翰随奥里维到平民中去,他看到了法国潜藏的生机。他要求团结抗暴,扫除贵族气息,而奥里维醉心宗教,梦想有一个爱一切的公平世界。他们在社会上经过几年的激昂奋斗之后,终于都为成千上万的淳朴心灵埋头创作了,他的《大卫》在法德两国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以前被喝倒彩的《伊芙琴尼亚》也被重新发现,受到热烈欢迎。大家公认克利斯朵夫是天才,生活也因此出现了转机。这时,克里斯朵夫发现自己和奥里维都爱上了工程师的女儿雅葛丽纳,他主动退出,促成他们的婚约,并搬到别处居住。

克里斯朵夫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又一次遭到别人的陷害,出版商哀区脱篡改出版克利斯朵夫的作品,使他陷入困境。很快,他发现他的文章又有了改变,奥国大使馆还邀他前去演奏。原来当年狂热爱他、曾是他学生的葛拉齐亚,当上了奥国的伯爵夫人,是她在暗中保护他,使他又一次得以脱身。不久,“五一”节那天,他和好朋友奥里维参加游行运动,奥里维为救一个挤倒的孩子被人群踏在脚下,他在混战中刺死了一名施暴的警察,也不得不逃往瑞士。在瑞士,他思念亡友,心都要碎了。心情平息之后的他和一个医生妻子发生了关系。事后,他无法原谅自己的道德行为,托辞离开隐遁到一个小村里。

在一次散步的时候,他偶遇已丧夫的葛拉齐亚,俩人沉入重逢的喜悦,虽然葛拉齐亚的儿子阻止俩人的结合,他们仍在心心相印中获得了满足。

十年过去了,克利斯朵夫开始重新思索人生,他感到自己为创造以道德为目标的最高艺术已无能为力了,他把上帝当作心灵的寄托和理想的归宿。这时,他的作品在欧洲各地演奏并极受欢迎。他在德国杀死军官的旧案已经撤销,在法国打死警察的事也被人遗忘。他可以自由来入于德法之间。但约翰想逃避巴黎的伤心往事,自愿留在瑞士。在葛拉齐亚的支持下,他接受了巴黎的邀请,去指挥几个音乐会,他的演出引起巨大轰动,连过去反对他的人也捧他了。

晚年的克利斯朵夫誉满欧洲,他继续创作,但他的作品已不像早年那样风雷激荡,而是和谐恬静。葛拉齐亚去世后,克里斯朵夫也闭门不出,他在弥留之际,脑际回想起临终的自慰:“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

《约翰·克里斯朵夫》,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年),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他受家庭氛围熏陶,酷爱音乐,并以一篇关于意大利歌剧起源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这部小说创作于1904年至1912年间,他因这部小说一举成名,并获得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这部小说共有十卷,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充满庸俗、倾轧的社会里的奋斗历程。

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座小城,他们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祖父曾是王府乐队的指挥,父亲却经常酗酒,以至家境逐步败落。

小克里斯朵夫长相丑陋,但受到祖父的喜爱,常和祖父一起漫步田野,听祖父讲古代的英雄故事,使他从小就萌发了做大人物的想法。做厨娘的母亲胆小善良,一天,他在母亲帮佣的主人家遭到少爷、小姐作弄,因反抗受到主人毒打,母亲还让他赔礼下跪。这使他感到非常难过,更气愤人间的不公。

祖父送他一架旧钢琴,还带他到剧场欣赏歌剧,引起了他对音乐的兴趣,常常自己爬到椅子上去按琴键。父亲发现了他的这个爱好,想做为他的一个特长,作为将来向上爬的手段,于是天天用戒尺逼他练琴,累得他终于有一天支持不住了,他起而反抗:故意弹错音节。父亲气得吼声连连,戒尺雨点一样打下去,克里斯朵夫被制服了,不得不每天一边流泪一边弹琴,他对音乐厌恶透顶的同时,内心已被音乐占据,他不由自主的爱上音乐,并要把一生都献给这个凝聚自己所有喜怒哀乐的艺术。

祖父留心把孙子随时哼唱的曲谱整理起来,还加了伴奏与和声,编成乐曲,取名为《童年遣兴》,在乐谱的封皮上还题上了小克里斯朵夫的名字,让克利斯朵夫弹奏,并呈报宫廷开了专场音乐会,他的表演受到全场欢迎,大公爵夸这个6岁孩子是“再世莫扎特”。从那以后,他受到莫大的鼓舞,开始有意识的弹琴作曲,这让祖父高兴得哭了起来。

他做乡村货郎的舅舅崇尚“平常的人”,他感情真切,给了约翰另一种教育。他唱动听的歌谣,让约翰呼吸田野清新的空气,在夜里感觉大自然交响曲中数不清的乐器,到生活中去创作真正的音乐,使克里斯朵夫又受到更好的音乐熏陶。

克利斯朵夫11岁时被任命为宫廷音乐联合会的第二小提琴手,跟管风琴师学和声,他学多种乐器,用他的收入补家庭生活的困难。祖父这时在欣慰中死去,父亲整日喝得烂醉如泥,根本指不上,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身上,他不得不经常应召到公爵府替讨厌的笨蛋去演奏,这使他深感屈辱和痛苦,也和仰慕金钱、权势的长辈更疏远了,他还找了几份家庭教师的兼职。生活的重担把他压得喘不过起来。只有舅舅带给他快乐,他们月下荡舟,听桨上滴水的琶音,看河面水气的颤动……约翰边接受音乐教育,边参加乐队演奏,他已经升任第一小提琴手,他有一个伟大的信念:将来要写出伟大的作品。

一次赴乡间野餐,克利斯朵夫在渡船上结识了一个博学多闻的青年奥多,两人成为知交。和奥多的友谊成为他未来爱情的先导。参议官新寡的太太克里赫,带着女儿弥娜,从柏林搬来与他家毗邻。太太请他做女儿的家庭教师,教女儿弹琴,弥娜和他年纪相仿,很赏识克利斯朵夫的天赋和品格,也不时修正他的举止和仪态,对他产生了好感。克里斯朵夫一次在弹琴时很冲动的吻了弥娜的手。很快,弥娜的母亲窥破了他们的关系,她以出身、门第和财产为由极力反对,这使克里斯朵夫认清了他和她们的距离,悲愤交加的离开了这里。

爱情的打击还未在内心平息,父亲又醉死在沟里。两个弟弟都去外出谋生,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们换到了一处更简陋、便宜的住所。房东的外孙女洛莎迷恋他,可是他爱上了开小针线铺的年轻寡妇萨皮纳。不料,萨皮纳突然患流行性感冒去世了,悲痛之余,又和帽店女职员阿达相爱,但很快被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抛弃。爱情的打击使他消沉下去,整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泡在酒馆里。舅舅帮助了他,教育他突破情欲之网,重新振作精神,埋头音乐创作,克里斯朵夫警醒了。

克利斯朵夫在听音乐会时,感到演奏者萎靡不振,观众也听得百无聊赖,他懊丧的发现,所谓大师的作品无不充满着虚假和造作。他义无反顾地撕毁了以前俗套的乐曲,批评了几乎所有德国古典音乐大师的虚伪。守旧势力说他“标新立异”,“完全疯了”,曾喜爱他的大公爵也开始反感他,震动的乐坛联合反击,使他举办的演奏自己新作品的音乐会受到了挫折和冷落。就在事业受挫时,他受人利用,在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音乐评论,把那些乐队指挥、演奏家、歌唱家乃至观众都得罪了。他孤独、愤怒,决意远走他乡。临行前,他去参加农庄的节日舞会,因一个姑娘不愿和醉酒的军官跳舞而遭打,他打抱不平打死了军官,被解救的姑娘让他到巴黎避难,他匆匆给母亲留了一张便条就逃走了,他出了边境,到了法兰西。

在巴黎,他过着艰苦的生活,一方面他要找工作糊口,另一方面他又不肯亵渎音乐艺术。最后,他为一个肉店老板女儿葛拉赛、一个汽车制造商的女儿史丹芬以及她的表妹葛拉齐亚教授钢琴。葛拉齐亚充满爱心,经常为克里斯朵夫的不幸命运而痛苦。

在别人的引荐下,他参加了巴黎文艺界的活动,用交响诗的形式写成了话剧,并拿到剧院去演出。可社会党议员和一些别的政客们,虽是自命自由的思想家,其实禁止别人的思想自由。一个社会党议员热心促成他的歌剧《大卫》的上演,并拉自己的情妇担任剧中主角,结果这女人声音恶俗不堪,克里斯朵夫为撤换角色与议员闹翻,演出告吹。气得克里斯朵夫大病一场,唯一的收获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个靠教书为生的青年诗人奥里维。他的几份教课的差事都因此丢了,生活又陷入窘境。克里斯朵夫的一切都得到葛拉齐亚的深切关注,她一直在无法给克里斯朵夫提供帮助而伤心。

克里斯朵夫与朋友奥里维合租一所公寓,奥里维非常钦佩约翰的音乐天才和充沛精力,约翰也喜欢奥里维的智慧清明,谦和仁爱,他们都热爱自由。约翰随奥里维到平民中去,他看到了法国潜藏的生机。他要求团结抗暴,扫除贵族气息,而奥里维醉心宗教,梦想有一个爱一切的公平世界。他们在社会上经过几年的激昂奋斗之后,终于都为成千上万的淳朴心灵埋头创作了,他的《大卫》在法德两国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以前被喝倒彩的《伊芙琴尼亚》也被重新发现,受到热烈欢迎。大家公认克利斯朵夫是天才,生活也因此出现了转机。这时,克里斯朵夫发现自己和奥里维都爱上了工程师的女儿雅葛丽纳,他主动退出,促成他们的婚约,并搬到别处居住。

克里斯朵夫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又一次遭到别人的陷害,出版商哀区脱篡改出版克利斯朵夫的作品,使他陷入困境。很快,他发现他的文章又有了改变,奥国大使馆还邀他前去演奏。原来当年狂热爱他、曾是他学生的葛拉齐亚,当上了奥国的伯爵夫人,是她在暗中保护他,使他又一次得以脱身。不久,“五一”节那天,他和好朋友奥里维参加游行运动,奥里维为救一个挤倒的孩子被人群踏在脚下,他在混战中刺死了一名施暴的警察,也不得不逃往瑞士。在瑞士,他思念亡友,心都要碎了。心情平息之后的他和一个医生妻子发生了关系。事后,他无法原谅自己的道德行为,托辞离开隐遁到一个小村里。

在一次散步的时候,他偶遇已丧夫的葛拉齐亚,俩人沉入重逢的喜悦,虽然葛拉齐亚的儿子阻止俩人的结合,他们仍在心心相印中获得了满足。

十年过去了,克利斯朵夫开始重新思索人生,他感到自己为创造以道德为目标的最高艺术已无能为力了,他把上帝当作心灵的寄托和理想的归宿。这时,他的作品在欧洲各地演奏并极受欢迎。他在德国杀死军官的旧案已经撤销,在法国打死警察的事也被人遗忘。他可以自由来入于德法之间。但约翰想逃避巴黎的伤心往事,自愿留在瑞士。在葛拉齐亚的支持下,他接受了巴黎的邀请,去指挥几个音乐会,他的演出引起巨大轰动,连过去反对他的人也捧他了。

晚年的克利斯朵夫誉满欧洲,他继续创作,但他的作品已不像早年那样风雷激荡,而是和谐恬静。葛拉齐亚去世后,克里斯朵夫也闭门不出,他在弥留之际,脑际回想起临终的自慰:“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

书摘: 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女儿,叫做安多纳德,一个是儿子,叫做奥里维,比安多纳德小五岁。
安多纳德是个美丽的褐发姑娘,一张法国式的妩媚而忠厚的小圆脸,眼睛很精神,天庭饱满,下巴很细气,小鼻子长得笔直,——好似一个法国老肖像画家所说的,是"那种清秀的,很有格局的鼻子,有种微妙的小动作,使她显得神情生动,表示她说话或听人说话的时候心中很有点儿细密的思潮"。她从父亲那儿秉受着快乐的无愁无虑的脾气。
奥里维是个淡黄头发的娇弱的孩子,身材跟父亲一样矮小,性格却完全不同。小时候不断的疾病大大的损害了他的健康;虽然家里的人因之格外疼他,但虚弱的身体使他很早就成为一个悒郁寡欢的孩子,爱幻想,怕死,没有一点儿应付人生的能力。天生的怕见人,喜欢孤独,他不愿意和别的孩子做伴,觉得和他们在一起非常不舒服;他讨厌他们的游戏,打架,尤其受不了他们的凶横。他让他们打,并非因为没有勇气,而是因为胆怯,不敢自卫,怕伤害别人;要不是靠着父亲的地位,他可能被小朋友们磨折死的。他心肠很软,灵敏的感觉近乎病态:随便一句话,一个同情的表示,或是一句埋怨,就能使他大哭一场。比他健全得多的姊姊常常嘲笑他,叫他泪人儿。
两个孩子非常相爱;可是性情相差太远,混不到一块儿。他们各过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幻想。安多纳德越长越美;人家告诉她,她自己也知道,心里很高兴,编着些未来的梦。娇弱而悒郁的奥里维,一接触外界就觉得格格不入,便躲在他荒唐的小脑子里去胡思乱想。他象女孩子一样需要爱别人,也需要别人爱他。既然过着孤独生活,不跟年龄相仿的同伴往来,他便自己造出两三个幻想的朋友:一个叫做约翰,一个叫做哀蒂安,一个叫做法朗梭阿;他老是和他们在一起,所以从来不跟周围的人在一起。他睡得很少,空想极多。早晨,人家把他从床上拉起来,他往往把赤裸的两腿挂在床外,出神了;再不然他会把两只袜子套在一只脚上。双手浸在脸盆里,他也会出神的。在书桌上写字或温课的当口,他又会几小时的胡思乱想;随后他忽然惊醒过来,发觉什么也没做。在饭桌上,人家和他说话,他会吃了一惊,过了两分钟才回答;而回答了半句又不知自己要说些什么。他迷迷懵懵的听着自己的念头在胸中窃窃私语,过着内地那种度日如年的单调的岁月,被一些亲切的感觉催眠了。——空荡荡的大屋子只住了一半;有的是可怕而挺大的地窖和阁楼,上了锁的神秘的空房,百叶窗都关了,家具,镜子,烛台,都遮着布;祖先画像上的笑容老是在他的脑子里;还有帝政时代的版画,题材都是轻佻的与有德的故事。外边,马蹄匠在对门打铁,锤子一下轻一下重,呼吸艰难的风箱在喘气,马蹄受着熏炙发出一股怪味道;洗衣妇蹲在河边捣衣;屠夫在隔壁屋子里砍肉;街上走过一骑马,蹄声得得;水龙头轧轧的响;河上的转桥转来转去,装着木料的沉重的船,被纤绳拉着在铺得很高的花坛前面缓缓驶过。铺着石板的小院子有块方形的泥地,长着两株紫丁香,四周是一大堆风吕草和喇叭花,临河的平台上,大木盆里种着月桂和开花的榴树。有时邻近的广场上有赶集的喧闹声,猪叫声,乡下人穿着耀眼的蓝色上衣。……星期日在教堂里,歌咏队连声音都唱不准,老教士做着弥撒快睡着了;全家在车站大路上散步,一路跟别人(他们也以为全家散步是必不可少的节目)脱帽招呼,——直走到大太阳的田里,看不见的云雀在上空盘旋,——或者沿着明净的,死水似的河走去,两旁的白杨瑟瑟索索的发抖;……然后是丰盛的晚餐,东西多得吃不完;大家头头是道,津津有味的谈着吃喝的问题;因为在座的都是行家,而讲究吃喝在内地是桩大事,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大家也谈到商情,说些笑话,还夹着一些关于疾病的议论,牵涉到无穷的细节……而这孩子坐在一角,不声不响象头小耗子,尽管咬嚼,可并不怎么吃东西,拚命伸着耳朵听。他把大人的话句句听着,凡是听不大清的,便用想象去补充。象旧家的儿童一样给几百年的印象刻得太深了,他有种奇特的天赋,能够猜到他还从来不曾有过而不大了解的思想。——还有那厨房,充满着神秘的血腥和各种味道;老妈子讲着奇怪而可怕的故事……最后是晚上,蝙蝠悄悄的飞来飞去,妖形怪状的东西教人害怕,那是他明知在这座老屋子里到处蠢动的,例如大耗子和多毛的大蜘蛛等等。随后是跪在床前的祈祷,根本不听自己说些什么;隔壁救济院里响起声音不平匀的钟声,那是女修士们睡觉的钟;——然后是雪白的床,给他躺着做梦的岛……
一年最好的时节是春秋两季在离城几里的别庄中过的日子。那边,一个人都看不到,尽可以称心如意的幻想。象多数小布尔乔亚的子弟一样,两个孩子是不跟平民接触的,他们对仆役和长工还有点儿恐惧,有点儿厌恶。他们秉受了母亲的贵族脾气,——其实主要是布尔乔亚脾气,——瞧不起劳力的工人。奥里维成天气在一株槐树的枝头读着奇妙的故事:美丽的神话,缪查或奥诺埃夫人的童话,《天方夜谭》,或是游记体的小说,因为法国内地的青年常常渴想遥远的世界,做着漫游海外的梦。一个小树林把屋子遮掉了,于是他自以为在很远的地方。但他知道离家很近,心里很高兴:因为他不大喜欢独自走远,他已经在大自然中迷失了。四周尽是树木,从树叶的空隙里可以看见远处黄黄的葡萄藤,杂色的母牛在草原上啮草,迟缓的鸣声冲破田野的静寂。尖锐的鸡啼在农庄间遥相呼应。仓屋里传出节奏不匀的捣鐰E声。成千成万的生灵在这个恬静的天地中活跃。奥里维不大放心的瞧着一行老是匆匆忙忙的蚂蚁,满载而归的蜜蜂象管风琴的管子一般轰轰的响着,漂亮的蠢头蠢脑的黄蜂到处乱撞,——所有这些忙碌的小虫似乎都急于要到一个地方去……哪儿呢?它们不知道。无论哪里都好!只要是到一个地方……奥里维处在这个盲目而满是敌人的宇宙内打了一个寒噤。他象一头小兔子,听到松实落地或枯枝折断的声音就会发抖……花园的那一头,安多纳德发疯似的荡着秋千,把架上的铁钩摇得吱格吱格的响,奥里维听到这个才放了心。
她也在做梦,不过依着她的方式。她成天在园子里搜索,又贪嘴,又好奇,笑嘻嘻的象画眉般琢些葡萄,偷偷的采一只桃子,爬上枣树,或是在走过的时候轻轻摇几下,让小黄梅象雨点似的掉下来,入口即化,跟香蜜一样。再不然她就不顾禁令去采花:一眨眼她就把从早上起就在打主意的一朵蔷薇摘到手,往花园深处的夹道中一溜。于是她把小鼻子竭力往醉人的花心中嗅着,吻着,咬着,吮着;随后把赃物揣在怀里,放在她不胜奇怪的眼看在敞开着的衬衣底下膨大起来的一对小乳房中间……还有一件被禁止的,挺有意思的乐事,就是脱了鞋袜,赤着脚踏在小径的凉快的细砂上,潮湿的草地上,踩在阴处冰冷的、或是给太阳晒得滚热的石板上;再不然她走入林边的小溪,用脚,用腿,用膝盖,去接触水,泥土,日光。躺在柏树荫下,她瞧着在阳光中照得通明的手,心不在焉的尽吻着细腻丰满的手臂上象缎子一般的皮肤;她用蔓藤和橡树叶做成冠冕,项链,和裙子,再加上蓝蓟,红的伏牛花,和带着青的柏实的树枝作点缀。她把自己装成一个野蛮的小公主。然后她自个儿绕着小喷水池跳舞,伸着胳膊拚命的打转,直转到头晕眼花,才往草地上倒下,把脸钻在草里,莫名片妙的纵声狂笑,不能自已。
两个孩子就是这样的消磨他们的日子,只隔着几步路,却各管各的,——除非安多纳德走过的时候想耍弄一下兄弟,抓一把松针扔在他鼻子上,或是摇他的树,威吓他要把他摔下来,或是冷不防扑在他身上吓他,嘴里叫着:“呜!呜!……”
她有时拚命要跟他淘气,哄他说母亲在叫他,要他从树上爬下来。赶到他下来了,她却上去占了他的位置不肯走了。于是奥里维叽叽咕咕,说要去告她。可是安多纳德决不会永远待在树上:她连安静两分钟都办不到。爬在树上把奥里维戏弄够了,气够了,看他快要哭出来了,她就爬下来,扑在他身上,笑着摇他的身子,喊他"小傻瓜",把他摔在地下,拿一把草擦他的鼻子。他勉强挣扎,可不是她的对手,于是他仰天躺着,一动不动,象条黄金虫,细瘦的胳膊被安多纳德结实的手按在草地里,装着一副可怜的屈服的脸。这时安多纳德忍不住了,看着他打败而认输的神气放声大笑,突然把他拥抱了,撒手了,——但临走仍不免用一把青草塞在他嘴里表示告别,那是他痛恨的,只得拚命的吐,抹着嘴巴,愤愤的叫嚷,她却笑着赶紧溜了。
她老是笑着,夜里睡着的时候还在笑。奥里维在隔壁屋子里醒着,正在编故事,听到她的傻笑和在静悄悄的夜里断断续续的说梦话,常常吓了一跳。外边,风把树吹得簌簌的响,一只猫头鹰在哭;远远的,在树林深处的农庄里,狗狺狺的叫着。在半明半暗的夜色中,奥里维看见重甸甸黑沉沉的柏树枝象幽灵一般在窗前摇曳,那时安多纳德的笑声倒是让他松了口气。
两个孩子笃信宗教,尤其是奥里维。父亲公然反对教会的言论使他们听了骇然;但他让他们自由;骨子里他象多数不信教的布尔乔亚一样,觉得有家族代他信仰也不坏:在敌方有些盟友总是好的;将来的事,我们也没把握。并且他虽不信教,还是相信有神的,预备到必要的时候把神甫请来,象他父亲一样办法:那即使不会有什么好处,也不见得有害;一个人不一定因为相信家里要着火才去保火险的。
态的奥里维很有点神秘的倾向。有时他觉得自己不存在了。又温柔,又轻信,他需要一个依傍。平日忏悔的时候他体验到一种痛苦的快感,觉得把自己交托给无形的朋友非常舒服;他老是对你张着臂抱,你可以尽情倾诉,他什么都懂得,什么都原谅;在这种谦卑与爱的空气中洗过了澡,灵魂净化了,得到了休息。奥里维觉得信仰这回事那么自然,不懂别人怎么会怀疑;他想,那要不是由于人家的恶意,便是上帝特意惩罚他们。他暗中祈祷,求上帝开恩,点醒父亲。有一天在乡下参观一所教堂,奥里维看见父亲划了个十字,不禁大为快慰。在他心中,《圣徒行述》是和儿童故事混在一起的。他小时候认为两者都一样的真实。童话中嘴唇破裂的史格白克,多嘴的理发匠,驼背嘉斯伽,他都是很熟的;在乡间散步的时候,他常常留神找那黑色的啄木鸟,嘴里衔着觅宝人的神奇的草根,而迦南与福地,经过儿童的想象也就成为皮尔乔或贝里①区域的地方了。当地一个圆形的山岗,顶上矗立着一株小树好像枯萎的羽毛一般,在他眼里仿佛就是亚伯拉罕燃起火把的山头。麦田尽处,有一堆枯萎的丛树,他认为就是上帝显灵的燃烧的荆棘,因为年代久远而熄灭了②的。后来到了不再相信神话的年纪,他仍旧喜欢拿那些点缀他的信心的通俗传说来陶醉自己,觉得其乐无穷;他即使并不真的受这些传说之骗,心里却极愿意受骗。因此有个很久的时期,他在复活节以前的星期六留着神,想看那些在星期四飞出去的钟从罗马带着小幡飞回来。后来,他终于懂得那不是真的,但听到教堂的钟声仍不免仰着鼻子向天空呆望;有一回他似乎看到——虽然明知不可能——有一口钟系着蓝丝带在屋顶上飞过。(卷六)

《约翰·克里斯朵夫》,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年),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他受家庭氛围熏陶,酷爱音乐,并以一篇关于意大利歌剧起源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这部小说创作于1904年至1912年间,他因这部小说一举成名,并获得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这部小说共有十卷,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充满庸俗、倾轧的社会里的奋斗历程。
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座小城,他们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祖父曾是王府乐队的指挥,父亲却经常酗酒,以至家境逐步败落。
小克里斯朵夫长相丑陋,但受到祖父的喜爱,常和祖父一起漫步田野,听祖父讲古代的英雄故事,使他从小就萌发了做大人物的想法。做厨娘的母亲胆小善良,一天,他在母亲帮佣的主人家遭到少爷、小姐作弄,因反抗受到主人毒打,母亲还让他赔礼下跪。这使他感到非常难过,更气愤人间的不公。
祖父送他一架旧钢琴,还带他到剧场欣赏歌剧,引起了他对音乐的兴趣,常常自己爬到椅子上去按琴键。父亲发现了他的这个爱好,想做为他的一个特长,作为将来向上爬的手段,于是天天用戒尺逼他练琴,累得他终于有一天支持不住了,他起而反抗:故意弹错音节。父亲气得吼声连连,戒尺雨点一样打下去,克里斯朵夫被制服了,不得不每天一边流泪一边弹琴,他对音乐厌恶透顶的同时,内心已被音乐占据,他不由自主的爱上音乐,并要把一生都献给这个凝聚自己所有喜怒哀乐的艺术。
祖父留心把孙子随时哼唱的曲谱整理起来,还加了伴奏与和声,编成乐曲,取名为《童年遣兴》,在乐谱的封皮上还题上了小克里斯朵夫的名字,让克利斯朵夫弹奏,并呈报宫廷开了专场音乐会,他的表演受到全场欢迎,大公爵夸这个6岁孩子是“再世莫扎特”。从那以后,他受到莫大的鼓舞,开始有意识的弹琴作曲,这让祖父高兴得哭了起来。
他做乡村货郎的舅舅崇尚“平常的人”,他感情真切,给了约翰另一种教育。他唱动听的歌谣,让约翰呼吸田野清新的空气,在夜里感觉大自然交响曲中数不清的乐器,到生活中去创作真正的音乐,使克里斯朵夫又受到更好的音乐熏陶。
克利斯朵夫11岁时被任命为宫廷音乐联合会的第二小提琴手,跟管风琴师学和声,他学多种乐器,用他的收入补家庭生活的困难。祖父这时在欣慰中死去,父亲整日喝得烂醉如泥,根本指不上,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身上,他不得不经常应召到公爵府替讨厌的笨蛋去演奏,这使他深感屈辱和痛苦,也和仰慕金钱、权势的长辈更疏远了,他还找了几份家庭教师的兼职。生活的重担把他压得喘不过起来。只有舅舅带给他快乐,他们月下荡舟,听桨上滴水的琶音,看河面水气的颤动……约翰边接受音乐教育,边参加乐队演奏,他已经升任第一小提琴手,他有一个伟大的信念:将来要写出伟大的作品。
一次赴乡间野餐,克利斯朵夫在渡船上结识了一个博学多闻的青年奥多,两人成为知交。和奥多的友谊成为他未来爱情的先导。参议官新寡的太太克里赫,带着女儿弥娜,从柏林搬来与他家毗邻。太太请他做女儿的家庭教师,教女儿弹琴,弥娜和他年纪相仿,很赏识克利斯朵夫的天赋和品格,也不时修正他的举止和仪态,对他产生了好感。克里斯朵夫一次在弹琴时很冲动的吻了弥娜的手。很快,弥娜的母亲窥破了他们的关系,她以出身、门第和财产为由极力反对,这使克里斯朵夫认清了他和她们的距离,悲愤交加的离开了这里。
爱情的打击还未在内心平息,父亲又醉死在沟里。两个弟弟都去外出谋生,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们换到了一处更简陋、便宜的住所。房东的外孙女洛莎迷恋他,可是他爱上了开小针线铺的年轻寡妇萨皮纳。不料,萨皮纳突然患流行性感冒去世了,悲痛之余,又和帽店女职员阿达相爱,但很快被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抛弃。爱情的打击使他消沉下去,整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泡在酒馆里。舅舅帮助了他,教育他突破情欲之网,重新振作精神,埋头音乐创作,克里斯朵夫警醒了。
克利斯朵夫在听音乐会时,感到演奏者萎靡不振,观众也听得百无聊赖,他懊丧的发现,所谓大师的作品无不充满着虚假和造作。他义无反顾地撕毁了以前俗套的乐曲,批评了几乎所有德国古典音乐大师的虚伪。守旧势力说他“标新立异”,“完全疯了”,曾喜爱他的大公爵也开始反感他,震动的乐坛联合反击,使他举办的演奏自己新作品的音乐会受到了挫折和冷落。就在事业受挫时,他受人利用,在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音乐评论,把那些乐队指挥、演奏家、歌唱家乃至观众都得罪了。他孤独、愤怒,决意远走他乡。临行前,他去参加农庄的节日舞会,因一个姑娘不愿和醉酒的军官跳舞而遭打,他打抱不平打死了军官,被解救的姑娘让他到巴黎避难,他匆匆给母亲留了一张便条就逃走了,他出了边境,到了法兰西。
在巴黎,他过着艰苦的生活,一方面他要找工作糊口,另一方面他又不肯亵渎音乐艺术。最后,他为一个肉店老板女儿葛拉赛、一个汽车制造商的女儿史丹芬以及她的表妹葛拉齐亚教授钢琴。葛拉齐亚充满爱心,经常为克里斯朵夫的不幸命运而痛苦。
在别人的引荐下,他参加了巴黎文艺界的活动,用交响诗的形式写成了话剧,并拿到剧院去演出。可社会党议员和一些别的政客们,虽是自命自由的思想家,其实禁止别人的思想自由。一个社会党议员热心促成他的歌剧《大卫》的上演,并拉自己的情妇担任剧中主角,结果这女人声音恶俗不堪,克里斯朵夫为撤换角色与议员闹翻,演出告吹。气得克里斯朵夫大病一场,唯一的收获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个靠教书为生的青年诗人奥里维。他的几份教课的差事都因此丢了,生活又陷入窘境。克里斯朵夫的一切都得到葛拉齐亚的深切关注,她一直在无法给克里斯朵夫提供帮助而伤心。
克里斯朵夫与朋友奥里维合租一所公寓,奥里维非常钦佩约翰的音乐天才和充沛精力,约翰也喜欢奥里维的智慧清明,谦和仁爱,他们都热爱自由。约翰随奥里维到平民中去,他看到了法国潜藏的生机。他要求团结抗暴,扫除贵族气息,而奥里维醉心宗教,梦想有一个爱一切的公平世界。他们在社会上经过几年的激昂奋斗之后,终于都为成千上万的淳朴心灵埋头创作了,他的《大卫》在法德两国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以前被喝倒彩的《伊芙琴尼亚》也被重新发现,受到热烈欢迎。大家公认克利斯朵夫是天才,生活也因此出现了转机。这时,克里斯朵夫发现自己和奥里维都爱上了工程师的女儿雅葛丽纳,他主动退出,促成他们的婚约,并搬到别处居住。
克里斯朵夫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又一次遭到别人的陷害,出版商哀区脱篡改出版克利斯朵夫的作品,使他陷入困境。很快,他发现他的文章又有了改变,奥国大使馆还邀他前去演奏。原来当年狂热爱他、曾是他学生的葛拉齐亚,当上了奥国的伯爵夫人,是她在暗中保护他,使他又一次得以脱身。不久,“五一”节那天,他和好朋友奥里维参加游行运动,奥里维为救一个挤倒的孩子被人群踏在脚下,他在混战中刺死了一名施暴的警察,也不得不逃往瑞士。在瑞士,他思念亡友,心都要碎了。心情平息之后的他和一个医生妻子发生了关系。事后,他无法原谅自己的道德行为,托辞离开隐遁到一个小村里。
在一次散步的时候,他偶遇已丧夫的葛拉齐亚,俩人沉入重逢的喜悦,虽然葛拉齐亚的儿子阻止俩人的结合,他们仍在心心相印中获得了满足。
十年过去了,克利斯朵夫开始重新思索人生,他感到自己为创造以道德为目标的最高艺术已无能为力了,他把上帝当作心灵的寄托和理想的归宿。这时,他的作品在欧洲各地演奏并极受欢迎。他在德国杀死军官的旧案已经撤销,在法国打死警察的事也被人遗忘。他可以自由来入于德法之间。但约翰想逃避巴黎的伤心往事,自愿留在瑞士。在葛拉齐亚的支持下,他接受了巴黎的邀请,去指挥几个音乐会,他的演出引起巨大轰动,连过去反对他的人也捧他了。
晚年的克利斯朵夫誉满欧洲,他继续创作,但他的作品已不像早年那样风雷激荡,而是和谐恬静。葛拉齐亚去世后,克里斯朵夫也闭门不出,他在弥留之际,脑际回想起临终的自慰:“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

《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本世纪初向欧洲的知识分子们发出的热烈呼吁——无疑的是那个时代中最光辉的历史性文献之一。它笼罩着艺术性形象,并且用精炼的技巧写成,同时是从一个仁爱而敏感的性灵深处进发出来的呐喊,这个性灵敏锐地感到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衰落和一个腐败社会的精神崩溃。那一系列《巨人传》,尤其是其中的《贝多芬传》,不过是一些先声,导引着这部雄伟的、充满了大气磅礴的思想与形象的艺术创作。

罗曼·罗兰在写这部小说以前曾经屡次宣称:世界要窒息了,必须打开窗子,让新鲜空气吹进来。这个观念在这部具有史诗规模的小说中表达出来,书中的情节在欧洲两个主要的国家——德国和法国展开着。作者描绘他的主人公时以当时汹涌澎湃的各种事件作为背景,同时述及20世纪初叶欧洲生活中极其纷繁的各方面,从文化艺术以至政治动态。

只有像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一个激昂慷慨的、天赋着巨大意志力和崇高目标的性格才能经得起他所遭遇的无数困厄,抵抗一切卑鄙和可憎的、渗透在社会机构的每一个细胞中的机会主义。只有一种不可压抑的创造的企冀,一种健全而精力充沛的肯定人生的动力,才能支持约翰·克利斯朵夫,使他能克服逆境。当小说展开到具有史诗规模的气象,囊括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英勇的生活和沉痛的经历时,在那些年代中使作家激动的社会问题的冲击也越来越扩大了。

在开始几卷中,罗兰描写约翰·克利斯朵夫反抗德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环境以及其中典型的虚伪与伪善,同时摧枯拉朽地抨击着腐化与颓废的法国艺术,把一切毫无生气和病态的东西暴露得体无完肤;然而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中,他的主题却是团结一切理智正常的普通的男男女女,号召他们阻止欧洲和欧洲文化的毁灭。他警告人们:随着大家日益滋长的麻痹和意志力的销蚀,危险也在与日俱增。这是一个呼声,号召知识分子们鼓起勇气,集合起来,保卫生活。

罗兰在鼓舞人们团结一致并振作精神力量时给他们指出什么目标呢?那时他只提出了相当空洞的宗旨,说迫切地需要打击自私自利,并赞美着爱的幸福和自我牺牲的欣悦。

“不要在政治和宗教问题上争论不同的见解。这些事情是完全无用的。无论你的国家是皈依宗教还是信仰理智,这又有什么关系?主要的它应该生活!一切颂扬生命的就是美好的。只有一个敌人,追求逸乐的自私主义,才会玷污生命的源泉,使它涸竭。歌颂力,歌颂光明,歌颂产生果实的爱、自我牺牲的欢乐和行动……干吧,行动吧,团结起来!

严格地说,我们在这些话中发现推动过易卜生的同样的精神动力。在我们的时代,这种观点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因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这些话仅仅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无能,他们在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时走错了方向,而那正确的道路——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他们却是陌生的。

奥里维对这个紧要问题的看法跟约翰·克利斯朵夫相差无几。他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互相容忍与同情,这只有当生活本身建立在一个健全与和谐的基础上,并且在一个能发动全国力量的政权所统治的国家内才有可能;奥里维却说到一种“超党派的、强有力的、智慧的权力。但是唯一能超出党派分歧的是能够从自己身上而不是从群众那里汲取力量的权力,不是依靠乌合之众来支持的权力(犹如目前的政府那样)……而它固有的价值是以它对人民所作的服务来衡量的:如辉煌的军事胜利、纯粹以公共福利为指归的专政、以理智为最高的准则……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我们没有权力来抉择……有利的时机一定会涌现的……只要有幸运和天才就行了。让我们等待并希望吧。”

其实,唯一能够为公共福利服务的政府是无产阶级的政权,在建设自己国家的工人阶级的政权。因此在一个研究并了解社会斗争的理论的人看来,改造生活并不靠运气的偶然好转,并不需要等待魔术般的敕令来惊醒法国沉睡的力量。这种敕令确实存在着——那就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已经被参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法国最优秀的心灵所接受的理论。事实上,那时罗兰思想中触目的矛盾就是:他融会贯通了自己祖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一切文化宝藏,却没有注意社会科学理论中最新、最进步的理论——马克思主义。

约翰·克利斯朵夫本能地感到了法兰西的真正文化与艺术,可是在他彻底理解之前,他先看到了法国的人民月p些真正代表这个国家的男人和女人们。这些人并不是法国的商人、工业家或银行家;他们并不住在时髦的地区或聚集在沙龙里,一面温文尔雅地谈论音乐,一面大做其生意经。不,他们都是法国的普通人——就像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音乐会上碰到的那个年轻的缝衣妇,她脸上的表情告诉他真正的音乐使她受到怎样深刻的感动;或音像西杜尼,那个替人家帮佣的姑娘,她在他那场重病后看护着他,直到他恢复健康为止。西杜尼以及她天生的健全的常识、她的纯洁的道德和“巨大的生命力”;西杜尼把所有她的积蓄都给了父亲和妹妹,她从来没有在生活中找到过任何快乐,并且用“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她的清峻自持的人生哲学;她是法国农民的典型代表,“既勤恳而又淡漠,既反抗而又驯顺”,“不需要人为的刺激来支持那忠诚的勇敢”。这个法国人民的女儿以她对生活的热爱、精神的忠实、天性的淳朴与自豪引起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敬仰。真的,她确实是普通人的杰出代表。约翰·克利斯朵夫想称赞她的道德时,西杜尼答道:“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跟别人完全一样。你还没有碰到过一个法国老百姓呢。”

“真的,”罗兰写道,“现在他才开始懂得法国的老百姓,他们似乎是为了永恒的生命而诞生的,他们跟自己的乡土血肉相关;就像这些土地,他们看到了那么多征服者、那么多国王都如烟云过眼,而他们是万古长青。”

“我在完成这部作品时把它献给一切国家的自由心灵,那些受苦、战斗而胜利的人们。”这是罗曼·罗兰给小说的最后一部第10卷所写的题词。换一句话说,他把小说呈献给那些像约翰·克利斯朵夫和奥里维的人,他们保持了精神的纯洁,不肯背叛自己的良心去适应“节场”上腐朽的世界,而且保持了忠实与诚挚的天性。这是一场为了人性而进行的斗争,因为在普遍衰落和道德沦亡的可憎泥潭中;主要的应该是维持人们的人性,帮助他们维持人道、理智和良心,不要丧失真诚和荣誉。

这部小说很可以称为20世纪初叶人类伟大的忏悔录;在那些年代中,政治投机和无耻的腐败渗透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生活和文化的每一方面,正直的人们在这种腐蚀的氛围中闷死了。作者用现实主义手腕描绘了“日薄西山”的一代的悲剧,同时力求真实,为了不辜负那些热情的诺言:“我什么都不想隐瞒,无论它的罪恶、它的道德、它那深刻的悲哀、它的狂妄自大、它的英勇努力以及它在一项超人任务的重担下所感到的彻骨的筋疲力尽;整整一个世界——道德、美学、信念、人道——都必须改造。我们得重新做人。”

这里所说的一代无疑的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和罗兰自己的一代。克利斯朵夫在精神上感到骚乱,他深深地厌恶一切非人性的、矫饰和伪善的、使人的天性变成拘谨和畸形的东西,所有这一切都是罗兰本人的特性。这就是我们从他的作品中,首先是从他早年的日记中所认识的罗兰,那个高尚而不安定的、诚实与真挚的性格。

罗兰所刻划的世界“必须改造”。他所描述的一代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事实上,他描绘的并不是那一代的生活,而是它的悲剧,就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们可以把这部作品称为乐观性的悲剧吗?我想是可以的,尽管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和不再年轻的作者都受到了如许命运的打击和沉痛的幻灭。即使约翰·克利斯朵夫拒绝了改造旧世界的最有力的工具,工人阶级的运动,以为里面只是些自私的工人领袖在卑琐地争权夺利,我们还是可以这样说。即使约翰·克利斯朵夫不能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强大的创造力,即使他看不清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袖,只有跟工人阶级联合起来知识分子才能有救并摆脱罗兰这一代的绝境,我们还是可以这样说。

事实上,罗兰在经过10年的劳动而完成这部史诗体小说时,还是和他在开始创作这部作品时同样地跟马克思主义疏远,这就决定了他对那一代人和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抱着“悲观”的看法,并在结束最后一卷的序言时说:“克利斯朵夫,我们必须灭亡,为了得到新生。”

真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只能灭亡,因为他已经耗尽了自己的力量,走到了人生旅程的尽头;如果再要前进,他就必须克服使他停顿的障碍物,就像许多别的诚恳的资产阶级民主人士一样,他们知道旧世界已经在崩溃了,但是他们不懂得只有社会主义革命的生气蓬勃的暴风雨才能扫除垂死的社会,使人类恢复自由,尽情地享受纯朴和欢乐的生活。

约翰·克利斯朵夫必须灭亡,为了在安纳特·李维埃尔的形象中得到新生。她是他的精神继承者,序言结束时的话无疑的是针对她所说的:“现在要轮到你们了,当代的人们,青年们!前进,把我们的身体当作阶梯,向前挺进吧。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吧。”

安纳特·李维埃尔确实比她的先驱者们更幸福、更伟大。俄国革命以及千百万普通人用手和脑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罗兰得到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给他指出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下一代应该走怎样的新道路。

《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本世纪初向欧洲的知识分子们发出的热烈呼吁——无疑的是那个时代中最光辉的历史性文献之一。它笼罩着艺术性形象,并且用精炼的技巧写成,同时是从一个仁爱而敏感的性灵深处进发出来的呐喊,这个性灵敏锐地感到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衰落和一个腐败社会的精神崩溃。那一系列《巨人传》,尤其是其中的《贝多芬传》,不过是一些先声,导引着这部雄伟的、充满了大气磅礴的思想与形象的艺术创作。

罗曼·罗兰在写这部小说以前曾经屡次宣称:世界要窒息了,必须打开窗子,让新鲜空气吹进来。这个观念在这部具有史诗规模的小说中表达出来,书中的情节在欧洲两个主要的国家——德国和法国展开着。作者描绘他的主人公时以当时汹涌澎湃的各种事件作为背景,同时述及20世纪初叶欧洲生活中极其纷繁的各方面,从文化艺术以至政治动态。

只有像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一个激昂慷慨的、天赋着巨大意志力和崇高目标的性格才能经得起他所遭遇的无数困厄,抵抗一切卑鄙和可憎的、渗透在社会机构的每一个细胞中的机会主义。只有一种不可压抑的创造的企冀,一种健全而精力充沛的肯定人生的动力,才能支持约翰·克利斯朵夫,使他能克服逆境。当小说展开到具有史诗规模的气象,囊括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英勇的生活和沉痛的经历时,在那些年代中使作家激动的社会问题的冲击也越来越扩大了。

在开始几卷中,罗兰描写约翰·克利斯朵夫反抗德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环境以及其中典型的虚伪与伪善,同时摧枯拉朽地抨击着腐化与颓废的法国艺术,把一切毫无生气和病态的东西暴露得体无完肤;然而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中,他的主题却是团结一切理智正常的普通的男男女女,号召他们阻止欧洲和欧洲文化的毁灭。他警告人们:随着大家日益滋长的麻痹和意志力的销蚀,危险也在与日俱增。这是一个呼声,号召知识分子们鼓起勇气,集合起来,保卫生活。

罗兰在鼓舞人们团结一致并振作精神力量时给他们指出什么目标呢?那时他只提出了相当空洞的宗旨,说迫切地需要打击自私自利,并赞美着爱的幸福和自我牺牲的欣悦。

“不要在政治和宗教问题上争论不同的见解。这些事情是完全无用的。无论你的国家是皈依宗教还是信仰理智,这又有什么关系?主要的它应该生活!一切颂扬生命的就是美好的。只有一个敌人,追求逸乐的自私主义,才会玷污生命的源泉,使它涸竭。歌颂力,歌颂光明,歌颂产生果实的爱、自我牺牲的欢乐和行动……干吧,行动吧,团结起来!

严格地说,我们在这些话中发现推动过易卜生的同样的精神动力。在我们的时代,这种观点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因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这些话仅仅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无能,他们在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时走错了方向,而那正确的道路——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他们却是陌生的。

奥里维对这个紧要问题的看法跟约翰·克利斯朵夫相差无几。他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互相容忍与同情,这只有当生活本身建立在一个健全与和谐的基础上,并且在一个能发动全国力量的政权所统治的国家内才有可能;奥里维却说到一种“超党派的、强有力的、智慧的权力。但是唯一能超出党派分歧的是能够从自己身上而不是从群众那里汲取力量的权力,不是依靠乌合之众来支持的权力(犹如目前的政府那样)……而它固有的价值是以它对人民所作的服务来衡量的:如辉煌的军事胜利、纯粹以公共福利为指归的专政、以理智为最高的准则……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我们没有权力来抉择……有利的时机一定会涌现的……只要有幸运和天才就行了。让我们等待并希望吧。”

其实,唯一能够为公共福利服务的政府是无产阶级的政权,在建设自己国家的工人阶级的政权。因此在一个研究并了解社会斗争的理论的人看来,改造生活并不靠运气的偶然好转,并不需要等待魔术般的敕令来惊醒法国沉睡的力量。这种敕令确实存在着——那就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已经被参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法国最优秀的心灵所接受的理论。事实上,那时罗兰思想中触目的矛盾就是:他融会贯通了自己祖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一切文化宝藏,却没有注意社会科学理论中最新、最进步的理论——马克思主义。

约翰·克利斯朵夫本能地感到了法兰西的真正文化与艺术,可是在他彻底理解之前,他先看到了法国的人民月p些真正代表这个国家的男人和女人们。这些人并不是法国的商人、工业家或银行家;他们并不住在时髦的地区或聚集在沙龙里,一面温文尔雅地谈论音乐,一面大做其生意经。不,他们都是法国的普通人——就像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音乐会上碰到的那个年轻的缝衣妇,她脸上的表情告诉他真正的音乐使她受到怎样深刻的感动;或音像西杜尼,那个替人家帮佣的姑娘,她在他那场重病后看护着他,直到他恢复健康为止。西杜尼以及她天生的健全的常识、她的纯洁的道德和“巨大的生命力”;西杜尼把所有她的积蓄都给了父亲和妹妹,她从来没有在生活中找到过任何快乐,并且用“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她的清峻自持的人生哲学;她是法国农民的典型代表,“既勤恳而又淡漠,既反抗而又驯顺”,“不需要人为的刺激来支持那忠诚的勇敢”。这个法国人民的女儿以她对生活的热爱、精神的忠实、天性的淳朴与自豪引起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敬仰。真的,她确实是普通人的杰出代表。约翰·克利斯朵夫想称赞她的道德时,西杜尼答道:“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跟别人完全一样。你还没有碰到过一个法国老百姓呢。”

“真的,”罗兰写道,“现在他才开始懂得法国的老百姓,他们似乎是为了永恒的生命而诞生的,他们跟自己的乡土血肉相关;就像这些土地,他们看到了那么多征服者、那么多国王都如烟云过眼,而他们是万古长青。”

“我在完成这部作品时把它献给一切国家的自由心灵,那些受苦、战斗而胜利的人们。”这是罗曼·罗兰给小说的最后一部第10卷所写的题词。换一句话说,他把小说呈献给那些像约翰·克利斯朵夫和奥里维的人,他们保持了精神的纯洁,不肯背叛自己的良心去适应“节场”上腐朽的世界,而且保持了忠实与诚挚的天性。这是一场为了人性而进行的斗争,因为在普遍衰落和道德沦亡的可憎泥潭中;主要的应该是维持人们的人性,帮助他们维持人道、理智和良心,不要丧失真诚和荣誉。

这部小说很可以称为20世纪初叶人类伟大的忏悔录;在那些年代中,政治投机和无耻的腐败渗透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生活和文化的每一方面,正直的人们在这种腐蚀的氛围中闷死了。作者用现实主义手腕描绘了“日薄西山”的一代的悲剧,同时力求真实,为了不辜负那些热情的诺言:“我什么都不想隐瞒,无论它的罪恶、它的道德、它那深刻的悲哀、它的狂妄自大、它的英勇努力以及它在一项超人任务的重担下所感到的彻骨的筋疲力尽;整整一个世界——道德、美学、信念、人道——都必须改造。我们得重新做人。”

这里所说的一代无疑的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和罗兰自己的一代。克利斯朵夫在精神上感到骚乱,他深深地厌恶一切非人性的、矫饰和伪善的、使人的天性变成拘谨和畸形的东西,所有这一切都是罗兰本人的特性。这就是我们从他的作品中,首先是从他早年的日记中所认识的罗兰,那个高尚而不安定的、诚实与真挚的性格。

罗兰所刻划的世界“必须改造”。他所描述的一代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事实上,他描绘的并不是那一代的生活,而是它的悲剧,就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们可以把这部作品称为乐观性的悲剧吗?我想是可以的,尽管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和不再年轻的作者都受到了如许命运的打击和沉痛的幻灭。即使约翰·克利斯朵夫拒绝了改造旧世界的最有力的工具,工人阶级的运动,以为里面只是些自私的工人领袖在卑琐地争权夺利,我们还是可以这样说。即使约翰·克利斯朵夫不能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强大的创造力,即使他看不清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袖,只有跟工人阶级联合起来知识分子才能有救并摆脱罗兰这一代的绝境,我们还是可以这样说。

事实上,罗兰在经过10年的劳动而完成这部史诗体小说时,还是和他在开始创作这部作品时同样地跟马克思主义疏远,这就决定了他对那一代人和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抱着“悲观”的看法,并在结束最后一卷的序言时说:“克利斯朵夫,我们必须灭亡,为了得到新生。”

真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只能灭亡,因为他已经耗尽了自己的力量,走到了人生旅程的尽头;如果再要前进,他就必须克服使他停顿的障碍物,就像许多别的诚恳的资产阶级民主人士一样,他们知道旧世界已经在崩溃了,但是他们不懂得只有社会主义革命的生气蓬勃的暴风雨才能扫除垂死的社会,使人类恢复自由,尽情地享受纯朴和欢乐的生活。

约翰·克利斯朵夫必须灭亡,为了在安纳特·李维埃尔的形象中得到新生。她是他的精神继承者,序言结束时的话无疑的是针对她所说的:“现在要轮到你们了,当代的人们,青年们!前进,把我们的身体当作阶梯,向前挺进吧。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吧。”

安纳特·李维埃尔确实比她的先驱者们更幸福、更伟大。俄国革命以及千百万普通人用手和脑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罗兰得到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给他指出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下一代应该走怎样的新道路。

  • 绾︾堪鍏嬮噷鏂湹澶鏄粈涔堝皬璇
    绛旓細銆婄害缈奥峰厠鍒╂柉鏈靛か銆鏄硶鍥戒綔瀹剁綏鏇悸风綏鍏颁簬1912骞村畬鎴愮殑涓閮ㄩ暱绡囧皬璇淬傘婄害缈奥峰厠鍒╂柉鏈靛か銆嬫槸涓閮ㄦ弿缁橀煶涔愬鍏嬪埄鏂湹澶笉鏈藉鏂椼佹縺鎯呭媰鍙戙佸厖婊′紶濂囪壊褰╃殑浼犺灏忚銆備綔鑰呯綏鏇悸风綏鍏伴氳繃涓讳汉鍏竴鐢熺粡鍘嗭紝鍘诲弽鏄犵幇瀹炵ぞ浼氫竴绯诲垪鐭涚浘鍐茬獊锛屽鎵汉閬撲富涔夊拰鑻遍泟涓讳箟銆傚皬璇村紑绡囷紝浣滆呭氨瀵瑰厠鍒╂柉鏈靛か鐨勭骞...
  • 銆婄害缈.鍏嬮噷鏂湹澶鍏ㄦ枃
    绛旓細浠栧仛涔℃潙璐ч儙鐨勮垍鑸呭磭灏氣滃钩甯哥殑浜衡濓紝浠栨劅鎯呯湡鍒囷紝缁欎簡绾︾堪鍙︿竴绉嶆暀鑲层備粬鍞卞姩鍚殑姝岃埃锛岃绾︾堪鍛煎惛鐢伴噹娓呮柊鐨勭┖姘旓紝鍦ㄥ閲屾劅瑙夊ぇ鑷劧浜ゅ搷鏇蹭腑鏁颁笉娓呯殑涔愬櫒锛屽埌鐢熸椿涓幓鍒涗綔鐪熸鐨勯煶涔愶紝浣垮厠閲屾柉鏈靛か鍙堝彈鍒版洿濂界殑闊充箰鐔忛櫠銆鍏嬪埄鏂湹澶11宀佹椂琚换鍛戒负瀹环闊充箰鑱斿悎浼氱殑绗簩灏忔彁鐞存墜锛岃窡绠¢鐞村笀瀛﹀拰澹帮紝...
  • 姹銆婄害缈板厠鍒╂柉鏈靛か銆 涓昏鍐呭
    绛旓細涓昏鍐呭锛绾︾堪路鍏嬪埄鏂湹澶鍑虹敓鍦ㄥ痉鍥借幈鑼垫渤鐣斾竴涓皬鍩庡競鐨勭┓闊充箰甯堝搴噷銆傚叾绁栫埗鍜岀埗浜查兘鏇炬槸鍏埖鐨勪箰甯堬紝浣嗘鏃跺搴凡缁忚触钀姐傝佺鐖跺緢鍠滄灏忓厠鍒╂柉鏈靛か锛屽悜浠栫亴杈撲簡涓嶅皯鑻遍泟鍒涢犱笘鐣岀殑瑙傚康锛岃繖浣夸粬浠庡皬灏变骇鐢熶簡瑕佸綋澶т汉鐗╃殑鎯虫硶銆備粬鏃╁勾鐢熸椿鍦ㄥ痉鍥斤紝绔ュ勾鍜屽皯骞存椂浠e氨琛ㄧ幇鍑哄嚭浼楃殑闊充箰澶╄祴锛屼絾鍗戝井...
  • 缃楁浖路缃楀叞涓銆婄害缈奥峰厠鍒╂柉鏈靛か銆嬬畝浠?
    绛旓細缃楀叞(1866~1944)锛屾硶鍥戒綔瀹躲傜敓浜庢硶鍥戒腑閮ㄩ珮鍘熶笂鐨勫皬甯傞晣鍏嬫媺濮嗚タ銆銆婄害缈奥峰厠鍒╂柉鏈靛か銆鍙戣〃浜1912骞淬1916骞磋幏璇鸿礉灏旀枃瀛﹀銆傘婄害缈奥峰厠鍒╂柉鏈靛か銆嬫弿鍐欎簡鍑虹敓浜庡痉鍥借幈鑼垫渤鐣旂殑涓涓皬鍩庨噷鐨勪富浜哄叕锛屼粬浠庡皬闅忓寤蜂箰甯堢殑鐖朵翰杩涘寤锋紨鍑猴紝鐩澒浜嗗皝寤鸿吹鏃忕殑楠勬í銆佸皬甯傛皯鐨勫ゴ棰滐紝浠栭剻瑙嗚豹闂紝鏀诲嚮甯備京銆傜劧鑰...
  • 灏忚绾︾堪鍏嬮噷鏂湹澶鏄摢浣嶄綔瀹剁殑浠h〃浣
    绛旓細灏忚銆婄害缈奥峰厠閲屾柉鏈靛か銆嬫槸鍝綅浣滃鐨勪唬琛ㄤ綔锛熸纭瓟妗堬細缃楁浖路缃楀叞 銆婄害缈奥峰厠鍒╂柉鏈靛か銆锛圝ean-Christophe锛夋槸娉曞浗浣滃 缃楁浖路缃楀叞浜1912骞村畬鎴愮殑涓閮ㄩ暱绡囧皬璇达紝閫氳繃涓讳汉鍏竴鐢熺粡鍘嗗幓鍙嶆槧鐜板疄绀句細涓绯诲垪鐭涚浘鍐茬獊锛屽鎵 浜洪亾涓讳箟鍜 鑻遍泟涓讳箟鐨勯暱绡囧皬璇淬傚皬璇存弿鍐欎簡涓讳汉鍏鏂楃殑涓鐢燂紝浠庡効鏃堕煶涔愭墠鑳界殑...
  • 绾︾堪鍏嬮噷鏂湹澶涓昏鍐呭姒傛嫭
    绛旓細銆婄害缈奥峰厠鍒╂柉鏈靛か銆鏄硶鍥戒綔瀹剁綏鏇悸风綏鍏颁簬1912骞村畬鎴愮殑涓閮ㄩ暱绡囧皬璇淬傝灏忚鎻忓啓浜嗕富浜哄叕濂嬫枟鐨勪竴鐢燂紝浠庡効鏃堕煶涔愭墠鑳界殑瑙夐啋銆佸埌闈掑勾鏃朵唬瀵规潈璐电殑钄戣鍜屽弽鎶椼佸啀鍒版垚骞村悗鍦ㄤ簨涓氫笂鐨勮拷姹傚拰鎴愬姛銆佹渶鍚庤揪鍒扮簿绁炲畞闈欑殑宕囬珮澧冪晫銆傞氳繃涓讳汉鍏竴鐢熺粡鍘嗗幓鍙嶆槧鐜板疄绀句細涓绯诲垪鐭涚浘鍐茬獊锛屽鎵汉閬撲富涔夊拰鑻遍泟涓讳箟鐨...
  • 绾︾堪鍏嬪埄鏂湹澶鏈夊摢浜涗富瑕佸唴瀹?
    绛旓細銆婄害缈路鍏嬮噷鏂湹澶鍐呭姒傝堪锛氫綔鍝佷富浜哄叕绾︾堪路鍏嬮噷鏂湹澶嚭鐢熷湪寰峰浗鑾辫尩娌崇晹涓搴у皬鍩庯紝浠栦滑瀹舵槸涓涓彈浜哄皧鏁殑闊充箰涓栧锛岀鐖舵浘鏄帇搴滀箰闃熺殑鎸囨尌锛屾湁寮虹儓鐨勪釜浜鸿嫳闆勪富涔夋濇兂锛屽仛鍘ㄥ鐨勬瘝浜茶儐灏忓杽鑹紝鐖朵翰鍗寸粡甯搁厳閰掞紝浠ヨ嚦瀹跺閫愭璐ヨ惤銆傚皬鍏嬮噷鏂湹澶暱鐩镐笐闄嬶紝浣嗗彈鍒扮鐖剁殑鍠滅埍銆傜鐖堕佷粬涓鏋舵棫閽㈢惔锛岃繕...
  • 绾︾堪鍏嬭帀鏂湹澶 涓昏浜虹墿
    绛旓細浠栧仛涔℃潙璐ч儙鐨勮垍鑸呭磭灏氣滃钩甯哥殑浜衡,浠栨劅鎯呯湡鍒,缁欎簡绾︾堪鍙︿竴绉嶆暀鑲层備粬鍞卞姩鍚殑姝岃埃,璁╃害缈板懠鍚哥敯閲庢竻鏂扮殑绌烘皵,鍦ㄥ閲屾劅瑙夊ぇ鑷劧浜ゅ搷鏇蹭腑鏁颁笉娓呯殑涔愬櫒,鍒扮敓娲讳腑鍘诲垱浣滅湡姝g殑闊充箰,浣垮厠閲屾柉鏈靛か鍙堝彈鍒版洿濂界殑闊充箰鐔忛櫠銆 鍏嬪埄鏂湹澶11宀佹椂琚换鍛戒负瀹环闊充箰鑱斿悎浼氱殑绗簩灏忔彁鐞存墜,璺熺椋庣惔甯堝鍜屽0,浠栧澶氱涔愬櫒,鐢...
  • 娉曞浗浣滃缃楁浖路缃楀叞鐨銆婄害缈奥峰厠鍒╂柉鏈靛か銆,鎻忓啓鐨勬槸涓涓粈涔堟晠浜?_鐧 ...
    绛旓細杩欐湰涔︾殑涓昏绾︾堪锛屽嚭鐢熶簬寰峰浗鐨勪竴涓煶涔愪笘瀹讹紝浠栫殑绁栫埗鍜岀埗浜查兘鏄煶涔愬銆傝櫧鐒跺澧冨紑濮嬭“钀斤紝浣嗙鐖跺苟娌℃湁鏀惧純瀵绾︾堪鐨鏁欒偛锛屼粬鎯抽氳繃鍦ㄧ害缈板緢灏忕殑鏃跺欙紝灏辨暀鑲蹭粬鏉ュ紑鍒涜嚜宸辩殑浜嬩笟锛岃屼粬鐨勭埗浜蹭粠绾︾堪寰堝皬鐨勬椂鍊欙紝灏卞紑濮嬭浠栧涔犻煶涔愶紝绾︾堪鐨勯煶涔愬ぉ璧嬩篃闈炲父鎯婁汉锛屼粬闅忔剰鍝煎敱鐨勬洸瀛愶紝涔熷彲浠ュ彉鎴愪箰璋便11宀...
  • 绾︾堪鍏嬮噷鏂澶澶殑绠浠,200瀛楀乏鍙,鎬ユユ
    绛旓細绁栫埗鐣欏績鎶婂瓩瀛愰殢鏃跺摷鍞辩殑鏇茶氨鏁寸悊璧锋潵,杩樺姞浜嗕即濂忎笌鍜屽0,缂栨垚涔愭洸,鍙栧悕涓恒婄骞撮仯鍏淬,鍦ㄤ箰璋辩殑灏佺毊涓婅繕棰樹笂浜嗗皬鍏嬮噷鏂湹澶殑鍚嶅瓧,璁鍏嬪埄鏂湹澶寮瑰,骞跺憟鎶ュ寤峰紑浜嗕笓鍦洪煶涔愪細,浠栫殑琛ㄦ紨鍙楀埌鍏ㄥ満娆㈣繋,澶у叕鐖靛じ杩欎釜6宀佸瀛愭槸鈥滃啀涓栬帿鎵庣壒鈥濄備粠閭d互鍚,浠栧彈鍒拌帿澶х殑榧撹垶,寮濮嬫湁鎰忚瘑鐨勫脊鐞翠綔鏇,杩欒绁栫埗楂樺叴寰楀摥浜...
  • 扩展阅读:约翰克里斯多夫人物表 ... 约翰 克利斯朵夫电影 ... 约翰克利斯朵夫4册 ... 约翰克利斯朵夫 阿娜 ... 约翰克里斯多夫多少字 ... 莎士比亚《约翰王》 ... 约翰克利斯朵夫 搜狐 ... 约翰克里斯多夫摘抄 ...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集)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