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逵旁听 贾逵勤学的翻译

\u8d3e\u9035\u7684\u9035\u600e\u4e48\u8bfb\u8981\u6709\u62fc\u97f3

\u5355\u97f3\u5b57\u3002
\u9035 ku\u00ed
\u3008\u540d\u3009\u5f62\u58f0\u3002\u4ece\u8fb5 chu\u00f2),\u5774( l\u00f9)\u58f0\u3002\u672c\u4e49:\u56db\u901a\u516b\u8fbe\u7684\u9053\u8def\u3002
\u540e\u4e5f\u6cdb\u6307\u5927\u9053\u3002
\u5982:\u5927\u9035(\u5927\u9053);\u9035\u8862(\u5927\u9053);\u9035\u8def(\u56db\u901a\u516b\u8fbe\u7684\u5927\u9053);\u9035\u5f84(\u5c94\u8def)
\u540c\u97f3\u5b57
\u8637
\u6ac6
\u5dd9
\u9997
\u777d
\u9377
\u6951
\u8770
\u5914

\u5b57\u8bd1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①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②笃仁,异于髃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③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篃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④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注①集解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索隐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后以为周公之菜邑,故曰周公。即今之扶风雍东北故周城是也。谥曰周文公,见国语。
注②索隐邹诞本“孝”作“敬”也。
注③正义韂州即牧野之地,东北去朝歌七十三里。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外城即鲁公伯禽所筑也。”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髃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①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②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③告于太王、王季、文王。④史策祝曰:⑤“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⑥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⑦旦巧能,多材多蓺,能事鬼神。⑧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⑨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⑩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⑾今我其即命于元龟,⑿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⒀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⒁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⒂周公喜,开钥,乃见书遇吉。⒃周公入贺武王曰:
“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⒄兹道能念予一人。”⒅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⒆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注①集解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戚,近也。未可以死近先王也。”郑玄曰:“二公欲就文王庙卜。戚,忧也。未可忧怖我先王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璧以礼神,圭以为贽。”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告谓祝辞。”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史为策书祝*(祠)**[词]*也。”郑玄曰:“策,周公所作,谓简书也。祝者读此简书,以告三王。”
注⑥集解徐广曰:“阻,一作‘淹’。”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大子之责,谓疾不可救也。不可救于天,则当以旦代之。
死生有命,不可请代,圣人□臣子之心以垂世教。”索隐尚书“负”为“丕”,今此为“负”者,谓三王负于上天之责,故我当代之。郑玄亦曰“丕”读曰“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言可以代武王之意。”
注⑨集解马融曰:“武王受命于天帝之庭,布其道以佑助四方。”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言武王用受命帝庭之故,能定先人子孙于天下,四方之民无不敬畏也。”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言不救,则坠天宝命也;救之,则先王长有所依归矣。”
郑玄曰:“降,下也。宝犹神也。有所依归,为宗庙之主也。”正义坠,直类反。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就受三王之命于元龟,卜知吉凶者也。”马融曰:“元龟,大龟也。”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许谓疾瘳。待命,当以事神也。”马融曰:“待汝命。
武王当愈,我当死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不许,不愈也。屏,藏。言不得事神。”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占兆书也。”
注⒃集解王肃曰:“钥,藏占兆书管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我新受三王命,武王维长终是谋周之道。”
注⒅集解马融曰:“一人,天子也。”郑玄曰:“兹,此也。”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也。”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①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髃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②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③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注①索隐强葆即“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正义强阔八寸,长八尺,用约小儿于背而负行。葆,小儿被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也。”
注③正义音避。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韂,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①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
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②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③王亦未敢训周公。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穗’。颖即穗也。”索隐尚书曰“异亩”,此“母”义并通。邹诞本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嘉,一作‘鲁’,今书序作‘旅’也。”索隐徐广云一作“鲁”,“鲁”字误也。今书序作“旅”。史记嘉天子命,于文亦得,何须作“嘉旅”?
注③集解毛诗序曰:“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
毛传曰:“鸱鸮,□塇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训,一作‘诮’。”索隐按:尚书作“诮”。诮,让也。此作“训”,字误耳,义无所通。徐氏合定其本,何须云一作“诮”也!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①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②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③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注①集解马融曰:“周,镐京也。丰,文王庙所在。朝者,举事上朝,将即土中易都,大事,故告文王、武王庙。”郑玄曰:“步,行也,堂下谓之步。丰、镐异邑,而言步者,告武王庙即行,出庙入庙,不以为远,为父恭也。”索隐丰,文王所作邑。后武王都镐,于丰立文王庙。按:丰在鄠县东,临丰水,东去镐二十五里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相,视也。”
注③集解公羊传曰:“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①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堏堏如畏然。②

注①集解礼记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郑玄曰:“周公摄王位,以明堂之礼仪朝诸侯也。不于宗庙,避王也。天子,周公也。
负之言倍也。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闲,周公于前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堏堏,谨敬貌也。见三苍,音穷穷。一本作‘夔夔’也。”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①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注①索隐经典无文,其事或别有所出。而谯周云“秦既燔书,时人欲言金縢之事,失其本末,乃云‘成王少时病,周公祷河欲代王死,藏祝策于府。成王用事,人谗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策,乃迎周公’”,又与蒙恬传同,事或然也。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①治民,震惧不敢荒宁,②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③久劳于外,为与小人,④作其即位,乃有亮暗,三年不言,⑤言乃讙,⑥不敢荒宁,密靖殷国,⑦至于小大无怨,⑧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⑨其在祖甲,⑩不义惟王,久为小人⑾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寡,⑿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⒀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⒁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⒂其民皆可诛。”*(周多士)*“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用法度也。”
注②集解马融曰:“知民之劳苦,不敢荒废自安也。”
注③正义武丁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父小乙使之久居人闲,劳是稼穑,与小人出入同事也。”
马融曰:“武丁为太子时,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劳役于外,与小人从事,知小人艰难劳苦也。”郑玄曰:“为父小乙将师役于外也。”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武丁起其即王位,则小乙死,乃有信嘿,三年不言,言孝行着也。”郑玄曰:“楣谓之梁,暗谓庐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讙,喜悦也。言乃喜悦,则臣民望其言久矣。”
注⑦集解马融曰:“密,安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小大之政,民无怨者,言无非也。”
注⑨集解尚书云五十九年。
注⑩集解孔安国、王肃曰:“祖甲,汤孙太甲也。”马融、郑玄曰:“祖甲,武丁子帝甲也。”索隐孔安国以为汤孙太甲,马融、郑玄以为武丁子帝甲。按:
纪年太甲唯得十二年,此云祖甲享国三十三年,知祖甲是帝甲明矣。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为王不义,久为小人之行,伊尹放之桐宫。”马融曰:
“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欲立之,祖甲以王废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闲,故曰‘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也。武丁死,祖庚立。祖庚死,祖甲立。”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小人之所依,依仁政也。故能安顺于觽民,不敢侮慢惸独也。”
注⒀集解王肃曰:“先中宗后祖甲,先盛德后有过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无敢失天道者,故无不配天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作‘敬之’也。”骃案:马融曰“纣大淫乐其逸,无所能顾念于天施显道于民而敬之也”。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①以便百姓。百姓说。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周公既致政成王,恐其怠忽,故以君臣立政为戒也。”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①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②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韂世家云管叔欲袭成周,然则或说尚书者不以成周为洛阳乎?诸侯年表□曰‘齐、晋、楚、秦,其在成周,微之甚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①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②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③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⑤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⑥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⑦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⑧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⑨祭文王。⑩鲁有天子礼乐者,以曪周公之德也。

注①索隐据尚书,武王崩后有此雷风之异。今此言周公卒后更有暴风之变,始开金縢之书,当不然也。盖由史迁不见古文尚书,故说乖误。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简’。”骃案:孔安国曰“所藏请命策书本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二公倡王启之,故先见书也。史百执事皆从周公请命者。”
郑玄曰:“问者,问审然否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泣者,伤周公忠孝如是而无知之者。”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本欲敬卜吉凶,今天意可知,故止。”
注⑥集解王肃曰:“亦宜曪有德也。”正义孔安国云:“周公以成王未寤,故留东未还。成王改过自新,遣使者逆之,亦国家礼有德之宜也。”王、孔二说非也。按:言成王以开金縢之书,知天风雷以彰周公之德,故成王亦设郊天之礼以迎,我国家先祖配食之礼亦当宜之,故成王出郊,天乃雨反风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郊,以玉币谢天也。天即反风起禾,明郊之是也。”马融曰:“反风,风还反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筑,拾也。”骃案:马融曰“禾为木所偃者,起其木,拾其下禾,乃无所失亡也”。
注⑨集解礼记曰:“鲁君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
注⑩集解礼记曰:“诸侯不得祖天子。”郑玄曰:“鲁以周公之故,立文王之庙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①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②

注①索隐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其余食小国者六人,凡、蒋、邢、茅、胙、祭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云‘政不简不行,不行不乐,不乐则不平易;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又一本云‘夫民不简不易;有近乎简易,民必归之’。”索隐言为政简易者,民必附近之。近谓亲近也。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①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②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③马牛其风,臣妾逋逃,④勿敢越逐,敬⑤复之。⑥无敢寇攘,逾墙垣。⑦鲁人三郊三隧,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⑨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一0]无敢不及,有大刑。”⑾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淮浦之夷,徐州之戎,并起为寇。”
注②集解徐广曰:“肸,一作‘鲜’,一作‘狝’。”骃案:尚书作“粊”。孔安国曰“鲁东郊之地名也”。索隐尚书作“费誓”。徐广云一作“鲜”,一作“狝”。
按:尚书大传见作“鲜誓”,鲜誓即肸誓,古今字异,义亦变也。鲜,狝也。言于肸地誓觽,因行狝田之礼,以取鲜兽而祭,故字或作“鲜”,或作“狝”。孔安国云“费,鲁东郊地名”,即鲁卿季氏之费邑地也。
注③正义古毒反。牿,牛马牢也。令臣无伤其牢,恐牛马逸。
注④集解郑玄曰:“风,走逸。臣妾,畼役之属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作‘振’。”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勿敢□越垒伍而求逐也。觽人有得佚马牛,逃臣妾,皆敬还。”
注⑦集解郑玄曰:“寇,劫取也。因其失亡曰‘攘’。”
注⑧集解王肃曰:“邑外曰郊,郊外曰隧。不言四者,东郊留守,故言三也。”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皆当储歭汝粮,使足食;多积刍茭,供军牛马。”马融曰:“桢、干皆筑具,桢在前,干在两旁。”正义糗,去九反。桢音贞。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甲戌日当筑攻敌垒距堙之属。”
注⑾集解马融曰:“大刑,死刑。”
鲁公伯禽卒,①子考公酋立。②考公四年卒,立弟熙,③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④六年卒,子幽公宰立。⑤幽公十四年。幽公弟垊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⑥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⑦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⑧子真公濞立。⑨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卒。”
注②索隐系本作“就”,邹诞本作“遒”。
注③索隐一作“怡”。考公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第’,又作‘夷’。世本曰‘炀公徙鲁’,宋忠曰:‘今鲁国’。”
注⑤索隐系本名圉。
注⑥集解徐广曰:“世本作‘微公’。”索隐系本“垊”作“弗”,音沸。“魏”作“微”。且古书多用魏字作微,则太史公意亦不殊也。
注⑦索隐系本作“翟”,音持角反。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五十年。皇甫谧云三十六年。”
注⑨索隐真音慎,本亦多作“慎公”。按:韂亦有真侯,可通也。濞,系本作“挚”,或作“鼻”,音匹位反。邹诞本作“慎公坙”。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①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②行而不顺,民将□上。
③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④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⑤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⑥诛之亦失,不诛亦失,⑦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⑧戏立,是为懿公。

注①正义许义反,又音许宜反,后同。
注②集解韦昭曰:“令不行则政不立。”
注③集解韦昭曰:“使长事少,故民将□上。”
注④集解唐固曰:“言不教之顺而教之逆。”
注⑤集解韦昭曰:“言先王立长之命将壅塞不行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先王之命立长,今鲁亦立长,若诛之,是自诛王命。”
注⑦集解韦昭曰:“诛之,诛王命;不诛,则王命废。”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立二年。”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①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②以为鲁后。樊穆仲曰:③“鲁懿公弟称,④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⑤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咨]*。”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⑥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注①正义御,我嫁反,下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顺,一作‘训’。”正义道音导。顺音训。
注③集解韦昭曰:“穆仲,仲山父之谥也。犹鲁叔孙穆子谓之穆叔也。”
注④正义尺证反。
注⑤集解徐广曰:“固,一作‘故’。”韦昭曰:“故实,故事之是者。”
注⑥集解韦昭曰:“夷宫者,宣王祖父夷王之庙。古者爵命必于祖庙。”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①是为惠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表云弗生也。”索隐系本作“弗皇”。年表作“弗生”。
惠公三十年,晋人弑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晋人又弑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①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夫人无子,②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③生子允。④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注①索隐隐公也。系本隐公名息姑。
注②正义适音的。
注③索隐左传宋武公生仲子,仲子手中有“为鲁夫人”文,故归鲁,生桓公。
今此云惠公夺息妇而自妻。又经传不言惠公无道,左传文见分明,不知太史公何据而为此说。谯周亦深不信然。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轨’。”索隐系本亦作“轨”也。
隐公五年,观渔于棠。①八年,与郑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君子讥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棠,鲁地。陈渔而观之。”杜预曰:“高平方与县北有武棠亭,鲁侯观渔台也。”
注②集解谷梁传曰:“祊者,郑伯之所受命于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许田乃鲁之朝宿之邑。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
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①隐公曰:“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②以授子允政。”挥惧子允闻而反诛之,乃反谮隐公于子允曰:“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杀隐公。”子允许诺。十一月,隐公祭钟巫,③齐于社圃,④馆于蒍氏。⑤挥使人杀隐公于蒍氏,而立子允为君,是为桓公。

注①集解左传曰:“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菟裘,鲁邑也。营菟裘以作宫室,欲居之以终老也。”杜预曰:“菟裘在泰山梁父县南。”
注③集解贾逵曰:“钟巫,祭名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社圃,园名。”
注⑤集解服虔曰:“馆,舍也。蒍氏,鲁大夫。”
桓公元年,郑以璧易天子之许田。①二年,以宋之赂鼎入于太庙,君子讥之。


注①集解麋信曰:“郑以祊不足当许田,故复加璧。”
注②集解谷梁传曰:“桓公内杀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公羊传曰:“周公庙曰太庙。”
三年,使挥迎妇于齐为夫人。六年,夫人生子,与桓公同日,故名曰同。同长,为太子。
十六年,会于曹,伐郑,入厉公。
十八年春,公将有行,①遂与夫人如齐。申繻谏止,②公不听,遂如齐。
齐襄公通桓公夫人。公怒夫人,夫人以告齐侯。夏四月丙子,齐襄公飨公,③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折其胁,公死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好礼。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得彭生除丑于诸侯。”齐人杀彭生以说鲁。立太子同,是为庄公。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

注①集解杜预曰:“始议行事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申繻,鲁大夫。”
注③集解服虔曰:“为公设享燕之礼。”
庄公五年冬,伐韂,内韂惠公。
八年,齐公子纠来奔。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召忽死。齐告鲁生致管仲。鲁人施伯曰:①“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②与之。”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齐人相管仲。

注①正义世本云:“施伯,鲁惠公孙。”
注②索隐本亦作“死”字也。
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沬会齐桓公于柯,曹沬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桓公欲背约,管仲谏,卒归鲁侵地。十五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庄公如齐观社。①

注①集解韦昭曰:“齐因祀社,搜军实以示军容,公往观之。”
三十二年,初,庄公筑台临党氏,①见孟女,②说而爱之,许立为夫人,割臂以盟。③孟女生子斑。斑长,说梁氏女,④往观。圉人荦自墙外与梁氏女戏。⑤斑怒,鞭荦。庄公闻之,曰:“荦有力焉,遂杀之,是未可鞭而置也。”斑未得杀。会庄公有疾。
庄公有三弟,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哀姜无子。哀姜娣⑥曰叔姜,生子开。庄公无适嗣,爱孟女,欲立其子斑。庄公病,而问嗣于弟叔牙。叔牙曰:“一继一及,鲁之常也。⑦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庄公患叔牙欲立庆父,退而问季友。季友曰:“请以死立斑也。”庄公曰:“曩者叔牙欲立庆父,柰何?”季友以庄公命命牙待于针巫氏,⑧使针季劫饮叔牙以鸩,⑨曰:“饮此则有后奉祀;不然,死且无后。”牙遂饮鸩而死,鲁立其子为叔孙氏。⑩八月癸亥,庄公卒,季友竟立子斑为君,如庄公命。侍丧,舍于党氏。⑾

注①集解贾逵曰:“党氏,鲁大夫,任姓。”
注②集解贾逵曰:“党氏之女。”索隐即左传云孟任。党氏二女。孟,长也;
任,字也,非姓耳。
注③集解服虔曰:“割其臂以与公盟。”
注④集解杜预曰:“梁氏,鲁大夫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圉人,掌养马者,荦其名也。”正义荦,力角反。
注⑥正义田戾反。
注⑦集解何休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注⑧集解杜预曰:“针巫氏,鲁大夫也。”
注⑨集解服虔曰:“鸩鸟,一曰运日鸟。”
注⑩集解杜预曰:“不以罪诛,故得立后,世继其禄也。”
注⑾正义未至公宫,止于舅氏。
先时庆父与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开。及庄公卒而季友立斑,十月己未,庆父使圉人荦杀鲁公子斑于党氏。季友礶陈。①庆父竟立庄公子开,是为愍公。


注①集解服虔曰:“季友内知庆父之情,力不能诛,故避其难出奔。”
注②索隐系本名启,今此作“开”,避汉景帝讳耳。春秋作“闵公”也。
愍公二年,庆父与哀姜通益甚。哀姜与庆父谋杀愍公而立庆父。庆父使卜齮袭杀愍公于武闱。①季友闻之,自陈与愍公弟申如邾,请鲁求内之。鲁人欲诛庆父。庆父恐,奔莒。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为厘公。②厘公亦庄公少子。哀姜恐,奔邾。季友以赂如莒求庆父,庆父归,使人杀庆父,庆父请奔,弗听,乃使大夫奚斯行哭而往。庆父闻奚斯音,乃自杀。齐桓公闻哀姜与庆父乱以危鲁,及召之邾而杀之,以其尸归,戮之鲁。鲁厘公请而葬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卜齮,鲁大夫也。宫中之门谓之闱。”正义齮,鱼绮反。
闱音韦。
注②索隐愍公弟名申,成季相之,鲁国以理,于是鲁人为僖公作鲁颂。
季友母陈女,故亡在陈,陈故佐送季友及子申。季友之将生也,父鲁桓公使人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闲于两社,为公室辅。①季友亡,则鲁不昌。”
及生,有文在掌曰“友”,遂以名之,号为成季。其后为季氏,庆父后为孟氏也。

注①集解贾逵曰:“两社,周社、亳社也。两社之闲,朝廷执政之臣所在。”
厘公元年,以汶阳鄪封季友。①季友为相。

注①集解贾逵曰:“汶阳,鄪,鲁二邑。”杜预曰:“汶阳,汶水北地也。汶水出泰山莱芜县。”索隐“鄪”或作“费”,同音秘。按:费在汶水之北,则“汶阳”非邑。贾言二邑,非也。地理志东海费县,班固云“鲁季氏邑”。盖尚书费誓即其地。
九年,晋里克杀其君奚齐、卓子。①齐桓公率厘公?/ca>

原文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

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至年十岁,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 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 赞。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一早一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到贾逵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回答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于是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或者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在他住家的街巷里,每当人们看到他刻苦好学,都称赞他是亘古以来也无与伦比的。后来许多学生来向他求教,有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背着孩子住到他的家门附近,贾逵就一一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给他一些粮食作为学费,积累起来都装满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明惠——聪明智慧。惠,同“慧”。无嗣(sì)——无子。嗣,子孙后代
贾逵勤学(3张)。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扉屏——门扇屏风。且——“且……且……”,相当于“一边……一边……”。文中是说一边读一边记。期(jī)年——满一年。闾里——里巷。闾,是古代里巷(类似现在街巷)的门。襁负——用布带子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着。舌耕——以舌代耕,旧时指靠教书为生。《六经》——指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即:《诗》、《书》、《易》、《礼》、《春秋》、《乐》。《三坟》——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之书。文中是泛指古书。《五典》——传说中的古书名,指少昊(hào),颛(zhuān)顼(xū)、高辛、尧、舜之书。文中是泛指古书。汉代著名学者贾逵从小聪明过人,这当然是很好的条件,但他所以能成为很有学问的人,还在于他好学刻苦。关于这一精神,文中也写得很生动具体,如:“乃剥庭中桑皮……”几句所写的。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至年十岁,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 赞。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一早一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到贾逵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回答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于是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或者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

中国古时有一个“抱弟隔篱听读书”的故事,一直被传作为家庭教育的佳话。传说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小时候聪明过人,他的姐姐因没生孩子而被休弃,回到娘家居住后因贞节贤明而为人称道。他只要一听到邻居家里有读书声传来,都要抱年仅5岁的贾逵隔着篱笆去听。受到其姐姐的影响,贾逵能够静下心来,一声不响地安心听读书。到贾逵长到10岁那一年,他已能背诵《六经》,姐姐问:“我们家境贫寒,从没有请过教书先生,你怎么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样一类古书,而且背诵起来从不遗漏一句呢?”贾逵答道:“回想当年,姐姐抱着我隔着篱笆旁听邻家读书,至今仍没有忘记其中的任何一句。”
贾逵并非天生就不喜欢玩,而只爱读书,也没有人对他说过许多读书足以励志,足以明理,足以怡情,足以成长,足以医愚的大道理,他的成功固然与其聪慧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姐姐的一番苦心,从小就培养了他静心听读书的习惯。
在学龄以前,要让孩子玩,允许他尽情地玩,但是也应该注意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孩子静心地坐下来,做一些与读书有关的事,如听故事、讲故事、绘画、写字等,在这些时间里,就要要求孩子不随便走动,根据你的个体要求完成任务。这样做的最重要目的,在于让孩子养成静下心来专门学习的习惯,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逵年五岁,明惠过⼈。其姊韩瑶之 妇,嫁瑶⽆嗣,⽽归居焉,亦以贞明 见称。闻邻中读书,旦⼣抱逵隔篱⽽ 听之。逵静听不⾔,姊以为喜。⾄年 ⼗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 ⽈:“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门, 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 诵⽆遗句耶?”逵⽈:“忆昔姊抱逵于 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 ”乃剥庭中桑⽪以为牒,或题于扉 屏,且诵且记,期年,经⽂通遍。于 闾⾥每有观者,称云振古⽆伦。门徒 来学,不远万⾥,或襁负⼦孙,舍于 门侧,皆⼝授经⽂。赠献者积粟盈 仓。或云:“贾逵⾮⼒耕所得,诵经 吞倦,世所谓⾆耕也。” 【 注释】: 明惠——聪明智慧。惠,同“慧”。 ⽆ 嗣(sì)——⽆⼦。嗣,⼦孙后代 牒 ——供写字⽤的⽵⽚或⽊⽚。 扉屏 ——门扇屏风。 且——“且…… 且……”,相当于“⼀边……⼀边……”。 ⽂中是说⼀边读⼀边记。 期(jī)年 ——满⼀年。 闾⾥——⾥巷。闾, 是古代⾥巷(类似现在街巷)的门。 襁负——⽤布带⼦把孩⼦捆在后背上 背着。 ⾆耕——以⾆代耕,旧时指 靠教书为⽣。 《六经》——指儒家 的六种经典著作,即:《诗》、 《书》、《易》、《礼》、《春 秋》、《乐》。 《三坟》——传说 中我国最古的书籍,指的是伏羲、神 农、黄帝之书。⽂中是泛指古书。 《五典》——传说中的古书名,指少 昊(hào),颛(zhuān)顼 (xū)、⾼⾟、尧、舜之书。⽂中是 泛指古书。 ⽂本说明: 汉代著名学 者贾逵从⼩聪明过⼈,这当然是很好

7.贾达旁听【故事大意】东汉时的贾造,是个大学问家。他5岁时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韩瑶听到邻居家有读书声,便每天抱着他隔着篱笆听诵。贾远静静地听,一言不发,十分专心,姐姐很高兴。贾达到了10岁,竟能默背《诗》、《书》、《礼》、《易》等经典著作。姐姐奇怪地问他:“我们家很贫困,从未请过老师上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那么多经典著作,而且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透说:“回忆从前姐姐抱着我到篱笆间,去听邻人读书,我默默地记住了,到现在万不漏一。”家里没书写的材料,贾达就将庭院中的桑树皮剥下来,晒干后做成一片片似竹简的东西,然后在上面写字。有时写在门上或屏风上,边读边记,一年后所有的经典文章都能熟读背诵。[原文夹注]贾逢年五岁,明惠(聪明。惠同“慧”)过人。其姊韩瑶闻邻中读书,旦夕(早晚。此指每天)抱遶隔篱而听之。远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默背)大经(指《诗》、《书》、《礼》、《乐》等优家经典)。姊谓速曰:“吾家贫困,未尝(曾)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此泛指古代经典)而诵无遗(冯)句耶(呢)?”连曰:“忆昔姊抱达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骤(dié,供写字用的竹片、木片之类),或(有时)题(写)于扉屏(门窗与屏风),且诵且记(边读边记),期年(满一年),经文诵遍。(选自王嘉《拾遗记》)

  • 钀ч澹偛鐗╄嚜渚枃瑷鏂囧姪璇
    绛旓細涓銆佸涔1.閭村師娉e2.鐜嬪啎鍍у澶滆3.鍖¤ 鍑垮鍊熷厜4.钁涙椽鍗栬柂涔扮焊5.浠绘湯鍓婅崋涓虹瑪6.娆ч槼淇彂鎰よ嫤瀛7.璐鹃垫梺鍚8.鈥滃泭钀も濅笌鈥滄槧闆'9.鐜嬫瀹夎传涔愰亾10.鐗涘紭绗冨11.楂樺嚖涓撳績鑷村織12.绋嬮棬绔嬮洩13.瀹嬫總鑻﹀14.鍙搁┈鍏夎憲涔15绾槍瀛﹀皠16鍒樼窘鍐叉璇讳功浜屻佷汉鍝17.瑁村害鎷鹃噾涓嶆槯18.鏉庡媺鍩嬮噾19.浣曞渤涓ゆ杩橀噾20.瀛欐嘲...
  • 璐鹃鏂囪█鏂
    绛旓細2. 璐鹃垫梺鍚鏂囪█鏂囩炕璇 璐鹃典簲宀佺殑鏃跺,灏辫仾鏄庤繃浜恒 浠栫殑濮愬鏄煩鐟剁殑濡诲瓙,鍑哄珌浠ュ悗娌℃湁瀛╁瓙,渚胯浼戝洖鍒板瀹舵潵浣,濂逛篃鍥犱负璐炶妭鍜岃仾鏄庤浜虹О 璧炪傚惉鍒伴偦瀹惰涔,濂规瘡澶╀竴鏃╀竴鏅氶兘鎶辩潃璐鹃甸殧鐫绡辩瑔澧欐潵鍚 璐鹃靛畨闈欏湴鍚潃涓嶈璇,濮愬涔熷洜姝ゆ劅鍒伴珮鍏淬傚埌璐鹃靛崄宀佹椂,灏辫兘鑳岃銆婂叚缁忋嬩簡銆 濮愬闂淳閫佃:鈥滃挶浠...
  • 鏂囪█鏂囦箣璐鹃
    绛旓細2. 璐鹃垫梺鍚鏂囪█鏂囩炕璇 璐鹃典簲宀佺殑鏃跺,灏辫仾鏄庤繃浜恒 浠栫殑濮愬鏄煩鐟剁殑濡诲瓙,鍑哄珌浠ュ悗娌℃湁瀛╁瓙,渚胯浼戝洖鍒板瀹舵潵浣,濂逛篃鍥犱负璐炶妭鍜岃仾鏄庤浜虹О 璧炪傚惉鍒伴偦瀹惰涔,濂规瘡澶╀竴鏃╀竴鏅氶兘鎶辩潃璐鹃甸殧鐫绡辩瑔澧欐潵鍚 璐鹃靛畨闈欏湴鍚潃涓嶈璇,濮愬涔熷洜姝ゆ劅鍒伴珮鍏淬傚埌璐鹃靛崄宀佹椂,灏辫兘鑳岃銆婂叚缁忋嬩簡銆 濮愬闂淳閫佃:鈥滃挶浠...
  • 鏂扮紪鍒濅腑鏂囪█鏂囧姪璇荤浜旂瘒
    绛旓細涓銆佸涔 1.閭村師娉e 2.鐜嬪啎鍍у澶滆 3.鍖¤ 鍑垮鍊熷厜 4.钁涙椽鍗栬柂涔扮焊 5.浠绘湯鍓婅崋涓虹瑪 6.娆ч槼淇彂鎰よ嫤瀛 7.璐鹃垫梺鍚 8.鈥滃泭钀も濅笌鈥滄槧闆' 9.鐜嬫瀹夎传涔愰亾 10.鐗涘紭绗冨 11.楂樺嚖涓撳績鑷村織 12.绋嬮棬绔嬮洩 13.瀹嬫總鑻﹀ 14.鍙搁┈鍏夎憲涔 15绾槍瀛﹀皠 16鍒樼窘鍐叉璇讳功 浜屻佷汉鍝 17.瑁村害鎷鹃噾涓嶆槯 18.鏉庡媺...
  • 鏂扮紪鍒濅腑鏂囪█鏂囧姪璇荤敯鍗曞ぇ鎽嗙伀鐗涢樀
    绛旓細涓銆佸涔 1.閭村師娉e 2.鐜嬪啎鍍у澶滆 3.鍖¤ 鍑垮鍊熷厜 4.钁涙椽鍗栬柂涔扮焊 5.浠绘湯鍓婅崋涓虹瑪 6.娆ч槼淇彂鎰よ嫤瀛 7.璐鹃垫梺鍚 8.鈥滃泭钀も濅笌鈥滄槧闆' 9.鐜嬫瀹夎传涔愰亾 10.鐗涘紭绗冨 11.楂樺嚖涓撳績鑷村織 12.绋嬮棬绔嬮洩 13.瀹嬫總鑻﹀ 14.鍙搁┈鍏夎憲涔 15绾槍瀛﹀皠 16鍒樼窘鍐叉璇讳功 浜屻佷汉鍝 17.瑁村害鎷鹃噾涓嶆槯 18.鏉庡媺...
  • 鏂囪█鏂囧姪璇1钀ч澹
    绛旓細涓銆佸涔1.閭村師娉e2.鐜嬪啎鍍у澶滆3.鍖¤ 鍑垮鍊熷厜4.钁涙椽鍗栬柂涔扮焊5.浠绘湯鍓婅崋涓虹瑪6.娆ч槼淇彂鎰よ嫤瀛7.璐鹃垫梺鍚8.鈥滃泭钀も濅笌鈥滄槧闆'9.鐜嬫瀹夎传涔愰亾10.鐗涘紭绗冨11.楂樺嚖涓撳績鑷村織12.绋嬮棬绔嬮洩13.瀹嬫總鑻﹀14.鍙搁┈鍏夎憲涔15绾槍瀛﹀皠16鍒樼窘鍐叉璇讳功浜屻佷汉鍝17.瑁村害鎷鹃噾涓嶆槯18.鏉庡媺鍩嬮噾19.浣曞渤涓ゆ杩橀噾20.瀛欐嘲...
  • 鏂扮紪鍒濅腑鏂囪█鏂囧姪璇11
    绛旓細涓銆佸涔1.閭村師娉e2.鐜嬪啎鍍у澶滆3.鍖¤ 鍑垮鍊熷厜4.钁涙椽鍗栬柂涔扮焊5.浠绘湯鍓婅崋涓虹瑪6.娆ч槼淇彂鎰よ嫤瀛7.璐鹃垫梺鍚8.鈥滃泭钀も濅笌鈥滄槧闆'9.鐜嬫瀹夎传涔愰亾10.鐗涘紭绗冨11.楂樺嚖涓撳績鑷村織12.绋嬮棬绔嬮洩13.瀹嬫總鑻﹀14.鍙搁┈鍏夎憲涔15绾槍瀛﹀皠16鍒樼窘鍐叉璇讳功浜屻佷汉鍝17.瑁村害鎷鹃噾涓嶆槯18.鏉庡媺鍩嬮噾19.浣曞渤涓ゆ杩橀噾20.瀛欐嘲...
  • 鑷繁鐪嬬潃鍔炴枃瑷鏂
    绛旓細1. 鍒濅腑鐢熸枃瑷鏂囧姪璇21绡囨槸浠涔 涓銆佸 涔 1.閭村師娉e 2.鐜嬪啎鍍у澶滆 3.鍖¤ 鍑垮鍊熷厜 4.钁涙椽鍗栬柂涔扮焊 5.浠绘湯鍓婅崋涓虹瑪 6.娆ч槼淇彂濂嬭嫤瀛 7.璐鹃垫梺鍚 8.鈥滃泭钀も濅笌鈥滄槧闆9.鐜嬫瀹夎传涔愰亾 10.鐗涘紭绗冨 11.楂樺嚖涓撳績鑷村織 12.绋嬮棬绔嬮洩 13.瀹嬫總鑻﹀ 14.鍙搁┈鍏夊ソ瀛 15.鈥滃湥灏忓効鈥...
  • 璧涜窇瀹氭鏂囪█鏂囪瘧鏂
    绛旓細璐鹃垫梺鍚8.浜庝护浠浜47銆佹姉鏁31.鏇规涓冩鎴愯瘲109.楝兼曟伓浜153.鐚庝汉涓庣寧鐙122.閽辫嫢璧撴柇楣100.涓変护浜旂敵137.鐪夌溂鍙i蓟浜夎兘182.闃挎煷鎶樼鍠荤悊76.瀹夐槼浜功鐢熸柀濡151.绌轰腑妤奸榿144.閭村師娉e2.榻愪汉鏀噾158.缂囪惁鏁戠埗54銆佹櫤鎱66涓銆佹枃瑷鏂囪嚜娴嬮155.璇歌憶鎭嵎杈74.榛勪粰瑁冲姪浜58銆佸涔1.瀹嬫總鑻﹀14.瀛愯矾鍙楁暀48....
  • 鐜嬩箟澹か濡囪涔夊媷涓烘枃瑷鏂
    绛旓細涓銆佸涔1.閭村師娉e2.鐜嬪啎鍍у澶滆3.鍖¤ 鍑垮鍊熷厜4.钁涙椽鍗栬柂涔扮焊5.浠绘湯鍓婅崋涓虹瑪6.娆ч槼淇彂鎰よ嫤瀛7.璐鹃垫梺鍚8.鈥滃泭钀も濅笌鈥滄槧闆'9.鐜嬫瀹夎传涔愰亾10.鐗涘紭绗冨11.楂樺嚖涓撳績鑷村織12.绋嬮棬绔嬮洩13.瀹嬫總鑻﹀14.鍙搁┈鍏夎憲涔15绾槍瀛﹀皠16鍒樼窘鍐叉璇讳功浜屻佷汉鍝17.瑁村害鎷鹃噾涓嶆槯18.鏉庡媺鍩嬮噾19.浣曞渤涓ゆ杩橀噾20.瀛欐嘲...
  • 扩展阅读:庭审旁听网上预约 ... 原文及译文全部 ... 贾逵旁听文言文拼音 ... 贾逵旁听启示 ... 贾逵旁听原文及翻译 ... 如何网上申请法庭旁听 ... 贾逵旁听翻译简单版 ... 诵经吞倦 ... 贾逵旁听文言文阅读答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