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许多文人都曾以书斋命名自己的文集,例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请再写出几个!! 那些名人的文集是以书斋命名

\u53e4\u4ee3\u6587\u4eba\u7528\u4e66\u658b\u547d\u540d\u81ea\u5df1\u7684\u6587\u7ae0

\u5b8b\u671d\u6d2a\u8fc8\u300a\u5bb9\u658b\u968f\u7b14\u300b
\u6881\u542f\u8d85\u7684\u300a\u996e\u51b0\u5ba4\u5408\u96c6\u300b
\u7eaa\u6653\u5c9a\u300a\u9605\u5fae\u8349\u5802\u7b14\u8bb0\u300b
\u300a\u4e03\u5f55\u658b\u96c6\u300b\u2014\u2014\u3010\u660e\u3011\u5f20\u6ea5

\u5386\u4ee3\u6587\u4eba\u4e66\u658b\u540d\uff1a
\u83ca\u9999\u4e66\u5c4b ----- \u65b0\u4e2d\u56fd\u7684\u5f00\u56fd\u9886\u8896\u6bdb\u6cfd\u4e1c\u7684\u4e66\u658b\u540d\u3002
\u52b1\u8018\u4e66\u5c4b ----- \u5f53\u4ee3\u53f2\u5b66\u5bb6\u9648\u57a3\u7684\u4e66\u658b\u540d\u3002
\u79ef\u5fae\u658b ----- \u5f53\u4ee3\u8bed\u8a00\u5bb6\u6768\u6811\u8fbe\u7684\u4e66\u658b\u540d\u3002
\u7f18\u7f18\u5802 ----- \u5f53\u4ee3\u753b\u5bb6\u4e30\u5b50\u607a\u7684\u4e66\u658b\u540d\u3002
\u767e\u6885\u4e66\u5c4b ----- \u5f53\u4ee3\u56fd\u753b\u5927\u5e08\u9f50\u767d\u77f3\u7684\u5c45\u5ba4\u540d\u3002
\u5e08\u725b\u5802 ----- \u5f53\u4ee3\u753b\u5bb6\u674e\u53ef\u67d3\u7684\u753b\u5ba4\u540d\u3002
\u77e5\u89c9\u658b ----- \u5f53\u4ee3\u8bd7\u4eba\u753b\u5bb6\u9ec4\u9526\u7965\u7684\u4e66\u658b\u540d\u3002
\u53cc\u6e05\u697c ----- \u5f53\u4ee3\u56fd\u753b\u5bb6\u4f55\u9999\u51dd\u7684\u4e66\u658b\u540d\u3002
\u53cc\u67ff\u658b ----- \u5f53\u4ee3\u753b\u5bb6\u80e1\u6308\u9752\u7684\u753b\u5ba4\u540d\u3002
\u827a\u6d77\u5802 ----- \u5f53\u4ee3\u753b\u5bb6\u5218\u6d77\u7c9f\u7684\u4e66\u658b\u540d\u3002
\u5bbd\u5802 ----- \u5f53\u4ee3\u7ea2\u5b66\u5bb6\u51af\u5176\u5eb8\u7684\u4e66\u658b\u540d\u3002
\u4e00\u6728\u4e00\u77f3\u658b ----- \u73b0\u4ee3\u4e66\u6cd5\u5bb6\u8d56\u5c11\u5947\u7684\u4e66\u658b\u540d\u3002

分析以斋室之名命名自己著作的情况,大体有以下三种。

一是将自己的著作直接冠以书斋之名。宋代大诗人陆游晚年“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而名书斋为“老学庵”,故其文集即命之为《老学庵笔记》。清代大儒俞樾因赴京复试,手占一诗,开首两句为“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博得主考官曾国藩赏识,于是名上金榜,故他题斋名曰《春在堂》,其一生著作遂命之为《春在堂全集》。又如侯方域的《壮悔文集》、张溥的《七录斋诗文全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沈尹默的《秋明室杂诗》等,均以斋名冠之。

二是有些名流学者的著作名取自其居室之名。清代著名诗人黄仲则因家贫,所居之处“既当书斋,复当寝室,故名两当”。居室取名“两当轩”,乃有论文集《两当集》传世。叶圣陶有室名“未厌居”,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短篇小说集《未厌集》自序中曾交待过书名的来历:“厌,厌足也。作小说家虽不定是甚胜甚盛的事,也总得做个样儿。自家一篇一篇地作,作罢重复看过,往往不像个样儿,因此未能厌足……又,厌,厌憎也。有人说我是厌世家,自家检查过后,似乎尚未。不欲去自杀,这世如何能厌?自家是作如是想的,几篇小说集拢来付刊,就用‘未厌’两字题之。”又如清代学者陆陇其的《三鱼堂文集》,现代作家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等也是如此。

三是有的文人,因是仕宦出身,筑有庭院、别业。晚年身居华屋,其著作乃以庭园之名命之。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自云晚年“弃浔阳之居,筑室于京口之陲,巨木蓊然,水出峡中,停萦杳缭,环地之一偏者,目之梦溪。”这便是他的名著《梦溪笔谈》的由来。晚清诗人黄遵宪曾在故乡营建别墅,取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诗意,题名“人境庐”,后有《人境庐诗草》行世。江南名园“弇州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的私家花园,其文集故名《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堂别集》。清代诗人袁枚在南京清凉山下筑有“随园”,故其著作有《随园诗话》等。

将自己的著作冠以“斋室之美名”,流风所及,迄今不衰。如当代诗人苏渊雷的《钵水斋集》、台湾著名作家彭歌的《双月楼说书》、戴逸如的《启锁斋笑林》等。

以书斋命名。如《七录斋集》(张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惜抱轩文集》(姚鼐)。

古今不少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陋室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老学庵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
七录斋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聊斋 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瓶水斋 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北望斋 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梦草斋 上海作家谢冰心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王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
四步斋 上海作家赵丽宏1988年喜得新居,书房只有四步之长,却也自得其乐,因而命名为“四步斋”。
积微居 语言学家杨树达曾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因此,他给书屋取名为“积微居”。
马虎居 社会学家邓伟志的居室取名为“马虎居”,其一是他的生肖是马,妻属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简单、马虎一点。
泥土巢 擅长农村题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给自己在河北三河县居住的农家小院取名为“泥土巢”,表明了他长期扎根农村的决心和对农村的热爱。
静虚村 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此外,自古以来,许多学者名流在钻研学问、攀登事业高峰之余,还喜欢集藏以怡情悦目,调剂精神。兴之所至,往往以所藏之物来命名居室、书斋,说来颇有情趣。
抱残守缺斋 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取室名“抱残守缺斋”,并非给自己脸上抹黑,而是因为他生平“嗜古成痴”,人称“竭其力之所至,不以营田宅,治生产,惟古器物是求”。他集藏“上自殷及隋碑,巨若鼎彝,纤如泉珍,旁罗当壁,广及罂登”。这些千年古董,因历经沧桑,难免残缺不全,但刘视若珍宝,因此,他的书斋名表达了甘心一辈子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为伴的志向。
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 清代文人李盛铎爱收集古墨,他的书斋里珍藏文物历朝尽有,各种各样齐全,因此他自署室名曰“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其室名之长,堪称历代之最。
百梅书屋 书法家陈叔通得到父亲所藏唐伯虎一幅墨梅,引为奇迹。为纪念他父亲的嗜梅之癖,以这幅唐画为基础,千方百计搜求,共购得历代名家画梅一百幅,最后又得到高澹游的《百梅书屋图》,珍爱非常,故取斋名“百梅书屋”。
平复堂 书法家张伯驹购得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手书的《平复堂》,当他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法真迹,高兴万分,遂自题斋名曰“平复堂”。
梅花诗屋 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30年代得到“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画家金农所绘《扫饭僧》真迹一帧,随后又得金农所书“梅花诗屋”斋额,均视为珍宝,并将此一书一画悬挂斋壁,朝夕临摹。后干脆将自己的书屋命名“梅花诗屋”。
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画家吴湖帆曾用古铜器商彝与人换得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名画《富春山居图卷》(又称《剩山图》)残卷,十分珍惜,从此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鸳鸯七志斋 书法巨匠于右任喜欢收藏墓志,他先后收藏北魏墓志300余方。在这些墓志中,有七种鸳鸯志,据此于老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鸳鸯七志斋”。
万卷书斋 以“万卷”命书斋,在古人书斋中并不少见,但不少是虚张声势,装潢门面的。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戈宝权的“万卷书斋”却是名符其实,他积50多年的藏书,计有中外图书约两万卷。他说:“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读书,知识得不到;不读书,知识面不会广。行万里路,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丰富感性知识。”因之,他称自己的书斋为“万卷书斋”。
无倦苦斋 当代著名书画家钱君淘因为收藏着清代书画名家赵之谦“无闷”、包世臣“倦翁”、吴昌硕“苦铁”等3人的数百方佳印,遂从3人中各取一字,组成“无倦苦斋”命其画室。“无倦苦”蕴含哲理,以此名室,既可表达敬慕前贤之意,又有勉励自己钻研学问之志。
与石居 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出生在一个七代藏石的世家,一生与石交友,他在诗中写到:“掇恰满吾居,安然伴石眼。”可见他生活在一个石头的世界,即使朋友来往,亦以石为礼。现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一块色泽深黑,一尺有余的石头,是沈老于1900年在老河口石滩捡拾的。他的室名为“与石居”,其内涵引人深悟。
百盂斋 上海著名收藏家陈玉堂室名为“百盂斋”,这是因为他以毕生精力藏有上至始皇之前,下迄民国之后的水盂300多个之故。陈玉堂曾在《藏盂小志》中说:昔日白石老人,以蓄石自号“三百石富翁”,我历经若干寒暑,藏盂竟逾三个百数,故戏谓友人曰:余则可称“三百盂小康”,因此以“百盂斋”而命之。
此外,如藏书家傅惜华先生的“碧蕖馆”,收藏有四方乾隆御题古砚的阎家宪先生的“四御砚斋”,以收藏筷子闻名的藏家蓝翔先生的“筷乐斋”,专门收藏古玉件的梨园名宿玉瑶卿先生的“古瑁轩”,百龄画师朱屺瞻先生的“三墨室”,收藏杂项的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的“纸帐铜瓶室”,专集紫砂壶的许四海先生的“壶天阁”等,都有美妙的故事隐于其中。

古今不少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陋室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老学庵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
七录斋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聊斋 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瓶水斋 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北望斋 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梦草斋 上海作家谢冰心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王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
四步斋 上海作家赵丽宏1988年喜得新居,书房只有四步之长,却也自得其乐,因而命名为“四步斋”。
积微居 语言学家杨树达曾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因此,他给书屋取名为“积微居”。
马虎居 社会学家邓伟志的居室取名为“马虎居”,其一是他的生肖是马,妻属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简单、马虎一点。
泥土巢 擅长农村题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给自己在河北三河县居住的农家小院取名为“泥土巢”,表明了他长期扎根农村的决心和对农村的热爱。
静虚村 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此外,自古以来,许多学者名流在钻研学问、攀登事业高峰之余,还喜欢集藏以怡情悦目,调剂精神。兴之所至,往往以所藏之物来命名居室、书斋,说来颇有情趣。
抱残守缺斋 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取室名“抱残守缺斋”,并非给自己脸上抹黑,而是因为他生平“嗜古成痴”,人称“竭其力之所至,不以营田宅,治生产,惟古器物是求”。他集藏“上自殷及隋碑,巨若鼎彝,纤如泉珍,旁罗当壁,广及罂登”。这些千年古董,因历经沧桑,难免残缺不全,但刘视若珍宝,因此,他的书斋名表达了甘心一辈子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为伴的志向。
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 清代文人李盛铎爱收集古墨,他的书斋里珍藏文物历朝尽有,各种各样齐全,因此他自署室名曰“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其室名之长,堪称历代之最。
百梅书屋 书法家陈叔通得到父亲所藏唐伯虎一幅墨梅,引为奇迹。为纪念他父亲的嗜梅之癖,以这幅唐画为基础,千方百计搜求,共购得历代名家画梅一百幅,最后又得到高澹游的《百梅书屋图》,珍爱非常,故取斋名“百梅书屋”。
平复堂 书法家张伯驹购得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手书的《平复堂》,当他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法真迹,高兴万分,遂自题斋名曰“平复堂”。
梅花诗屋 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30年代得到“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画家金农所绘《扫饭僧》真迹一帧,随后又得金农所书“梅花诗屋”斋额,均视为珍宝,并将此一书一画悬挂斋壁,朝夕临摹。后干脆将自己的书屋命名“梅花诗屋”。
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画家吴湖帆曾用古铜器商彝与人换得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名画《富春山居图卷》(又称《剩山图》)残卷,十分珍惜,从此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鸳鸯七志斋 书法巨匠于右任喜欢收藏墓志,他先后收藏北魏墓志300余方。在这些墓志中,有七种鸳鸯志,据此于老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鸳鸯七志斋”。
万卷书斋 以“万卷”命书斋,在古人书斋中并不少见,但不少是虚张声势,装潢门面的。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戈宝权的“万卷书斋”却是名符其实,他积50多年的藏书,计有中外图书约两万卷。他说:“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读书,知识得不到;不读书,知识面不会广。行万里路,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丰富感性知识。”因之,他称自己的书斋为“万卷书斋”。
无倦苦斋 当代著名书画家钱君淘因为收藏着清代书画名家赵之谦“无闷”、包世臣“倦翁”、吴昌硕“苦铁”等3人的数百方佳印,遂从3人中各取一字,组成“无倦苦斋”命其画室。“无倦苦”蕴含哲理,以此名室,既可表达敬慕前贤之意,又有勉励自己钻研学问之志。
与石居 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出生在一个七代藏石的世家,一生与石交友,他在诗中写到:“掇恰满吾居,安然伴石眼。”可见他生活在一个石头的世界,即使朋友来往,亦以石为礼。现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一块色泽深黑,一尺有余的石头,是沈老于1900年在老河口石滩捡拾的。他的室名为“与石居”,其内涵引人深悟。
百盂斋 上海著名收藏家陈玉堂室名为“百盂斋”,这是因为他以毕生精力藏有上至始皇之前,下迄民国之后的水盂300多个之故。陈玉堂曾在《藏盂小志》中说:昔日白石老人,以蓄石自号“三百石富翁”,我历经若干寒暑,藏盂竟逾三个百数,故戏谓友人曰:余则可称“三百盂小康”,因此以“百盂斋”而命之。
此外,如藏书家傅惜华先生的“碧蕖馆”,收藏有四方乾隆御题古砚的阎家宪先生的“四御砚斋”,以收藏筷子闻名的藏家蓝翔先生的“筷乐斋”,专门收藏古玉件的梨园名宿玉瑶卿先生的“古瑁轩”,百龄画师朱屺瞻先生的“三墨室”,收藏杂项的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的“纸帐铜瓶室”,专集紫砂壶的许四海先生的“壶天阁”等,都有美妙的故事隐于其中。

  • 鍙や唬鍚嶄汉鐨勭О鍙峰強涔︽枊鍚
    绛旓細鐡舵按鏂嬶細娓呮湞璇椾汉鑸掍綅涓鐢熸秹鐚庢瀬骞匡紝鐭ヨ瘑娓婂崥锛屾枃鎬濇晱鎹凤紝鍐欒瘲鎸ユ磼鑷銆備粬鎶婅嚜宸辩殑鍒涗綔鎴愭灉姣斾綔浠庢豹娲嬪ぇ娴蜂腑姹插彇鍑虹殑涓鐡舵按锛屾墍浠鍛藉悕鑷繁鐨涔︽枊涓衡滅摱姘存枊鈥濄傜豢鏋椾功灞嬶細20骞翠唬鍒濓紝钁楀悕鏂囧瀹躲佹濇兂瀹堕瞾杩呭厛鐢熸敮鎸佸鐢熻繍鍔紝琚弽鍔鏂囦汉璇负鈥滃鍖濄傗滃鍖濅綇鐨勬埧瀛愶紝褰撶劧鏄己鐩楃殑鎵鍦紝鍥犳锛岄瞾杩...
  • 鍙や唬鏂囦汉閮鏈夊摢浜涙枊鍙?
    绛旓細2銆佸痉棣ㄦ枊锛氬攼浠h瘲浜哄垬绂归敗铏界劧灞呬綇绠闄嬶紝鍗村畨璐箰閬擄紝鑷瘮浜庝笁鍥芥椂鏈熻钁涗寒鐨勮崏搴愩佽タ姹夋枃瀛﹀鏉ㄩ泟鐨勭巹浜備粬灏涔︽枊鍛藉悕涓哄痉棣ㄦ枊锛屼互琛ㄨ揪鑷繁楂樺皻鐨勫搧寰峰拰娣℃硦鐨勭敓娲绘佸害銆3銆佽佸搴碉細鍗楀畫璇椾汉闄嗘父鏅氬勾灏嗗叾涔︽枊鍛藉悕涓鸿佸搴碉紝婧愯嚜鈥滃笀鏃疯佽屽鐘圭鐑涘琛屸濈殑鍙よ銆傝繖涓悕瀛椾綋鐜颁簡闄嗘父娲诲埌鑰併佸鍒拌佺殑...
  • 鏂嬪悕鐨勬枊鍚嶈叮浜
    绛旓細姝e紡鍛藉悕涔︽枊锛屼技璧锋簮浜庡寳瀹嬨傚彶浼犲徃椹厜鏈夋枊鍚嶁滆涔﹀爞鈥濓紝铏借川鏈翠絾杩囦簬骞崇櫧銆備互鍚庢湁娲繄鐨勨滃鏂嬧濄侀檰娓哥殑鈥滆佸搴碘濋棶涓栥傚湪鍏冧唬锛屼负涔︽枊鍛藉悕鐨勫仛娉曞凡缁忓奖鍝嶅埌瑗垮煙涓甯︾殑灏戞暟姘戞棌浜哄+銆傝繖鍦ㄩ檲鍨e厛鐢熴婂厓瑗垮煙浜哄崕鍖栬冦嬩腑鏈夊ぇ閲忚杞姐傝嚦鏄庢湞锛屾枊鍚嶇洓琛岋紝鏂囦汉瀛﹀+宸笉澶氶兘鏈鑷繁鐨勯泤鍚嶄功鏂嬨傚褰掓湁鍏...
  • 姹6涓 鍚嶄汉涔︽枊鍚嶅強鍏跺惈涔
    绛旓細鑷彜浠ユ潵锛屾垜鍥借瑾変负璇椾功绀间华涔嬮偊锛屼紬澶鏂囦汉澧ㄥ閮芥嫢鏈変笓闂ㄧ殑钘忎功銆佽涔︺佸啓浣滀箣鍦帮紝浠栦滑绉颁箣涓涔︽枊銆佸銆佸眳銆佽僵銆佸爞绛夈傝繖浜涗功鏂嬬殑鍛藉悕寰寰鍙嶆槧浜嗕富浜虹殑鎬ф牸鍜屽織瓒o紝鍚勬湁鍏剁嫭鐗圭殑瀵撴剰銆備互涓嬫槸涓浜涜憲鍚嶆枃浜虹殑涔︽枊鍚嶅強鍏跺惈涔夛細1. 闄嬪锛氬攼浠eぇ璇椾汉鍒樼閿$殑灞呭鍏涔︽埧鍚嶃傚垬绂归敗鏇惧啓涓嬨婇檵瀹ら摥銆嬶紝浠ユ弿杩...
  • 鍙や唬鏂囦汉閮鏈夊摢浜涙枊鍙?
    绛旓細1銆佹儨瀛楁枊锛屾竻浠e彶瀛﹀榛勫畻缇蹭竴鐢熷崥瑙堢兢涔︼紝閫氭檽澶╂枃锛屽湴鐞嗭紝寰嬪巻锛屾暟瀛︾瓑锛屼綔鏂囨儨瀛楀閲戯紝鍔涙眰绠娲侊紝鍥犳锛屼粬鎶鑷繁鐨涔︽枊鍙栧悕涓烘儨瀛楁枊銆2銆侀檵瀹わ紝鍞愭湞澶ц瘲浜哄垬绂归敗鎶婅嚜宸辩殑闄嬪涓庝笁鍥芥椂璇歌憶浜殑鑼呭簮浠ュ強瑗挎眽鏂囧瀹舵潹闆勭殑鐜勪涵鐩告彁骞惰锛屽熶互琛ㄨ揪鍏跺畨璐箰閬撶殑鐢熸椿杩芥眰銆3銆佽佸搴碉紝鍗楀畫澶ц瘲浜洪檰娓告櫄骞...
  • 寰堝鏂囦汉閮戒細鐢鑷繁鐨涔︽枊鏉鍛藉悕浣滃搧閭d箞缂樼紭鍫傛槸鍝綅鐢诲鏂囧瀹剁殑涔︽枊...
    绛旓細寰堝鏂囦汉閮戒細鐢ㄨ嚜宸辩殑涔︽枊鏉鍛藉悕浣滃搧锛岄偅涔堚滅紭缂樺爞鈥濇槸鍝綅鐢诲銆佹枃瀛﹀鐨勪功鏂嬶紵姝g‘绛旀锛氫赴瀛愭伜 姘戝浗15骞(1926)涓板瓙鎭哄悓寮樹竴娉曞笀浣忓湪姹熸咕姘镐箟閲岀殑绉熸埧閲岋紝鏈変竴澶╀赴瀛愭伜鍦ㄥ皬鏂圭焊涓婂啓浜璁稿鑷繁鍠滄涓斿彲浠ョ浉浜掓惌閰嶇殑鏂囧瓧锛屽洟鎴愯澶氬皬绾哥悆锛屾拻鍦ㄤ經绁栭噴杩︽懇灏肩敾鍍忓墠鐨勪緵妗屼笂锛屾嬁涓ゆ闃勶紝缁撴灉鎷胯捣鏉ョ殑閮芥槸...
  • 鍙や唬瀵鑷繁闆呭眳鐨勫埆绉
    绛旓細1. 鏂嬶細鍙や唬鏂囦汉瀵鑷繁涔︽埧鐨勫埆绉颁箣涓锛屽父瑙佷簬鍙や唬鏂囦汉鐨勯泤鍙蜂箣涓傛枊鐨勬湰涔夋槸鏂嬫垝锛屼絾鍦ㄦ枃鍖栨椿鍔ㄤ腑锛屾枊鐨勬剰涔夎浆鍖栦负瀹佸績闈欑銆佷慨韬吇鎬х殑鐞嗘兂澧冪晫銆2. 涔︽枊锛氫功鏂嬬殑鍛藉悕璧锋簮浜庡寳瀹嬶紝褰撴椂鍙搁┈鍏夋湁鏂嬪悕鈥滆涔﹀爞鈥濄傛鍚庯紝鏂囦汉瀛﹀+绾风悍鏁堜豢锛屽娲繄鐨勨滃鏂嬧濄侀檰娓哥殑鈥滆佸搴碘濄傚埌浜嗘槑鏈濓紝涔︽枊鐨勫懡鍚...
  • 鍙や唬鏂囦汉鐨涔︽枊鍚嶅瓧閮借繖涔堝ソ鍚,閮芥槸鎬庝箞鍙栧緱鍚嶅瓧?
    绛旓細鍙ゆ椂鍊锛屾枃浜哄ⅷ瀹负浜嗗瘎鎵樻鎶憋紝甯稿父缁鑷繁鐨勫眳瀹ゆ垨涔︽埧鍙栦竴涓瘬鎰忔繁鍒荤殑鍚嶅瓧锛岃繖涓悕瀛楀氨鍙鍚嶃傚鍚嶄篃鏄竴绉嶆枃鍖栫幇璞★紝涓斿巻鍙叉偁涔呫佸搧浣嶉珮闆呫佸崥澶х簿娣憋紝鍙О鏄鍙や唬鏂囦汉鐨勪竴绉嶉泤鍡溿傚畫·鍒樻澗骞淬婄绐楄鏄撳浘銆嬫嵁銆婃檵涔︺嬭杞斤細“鍒濓紝妗撶巹浜庡崡宸炶捣鏂嬶紝鎮夌敾鐩橀緳浜庡叾涓婏紝鍙蜂负鐩橀緳鏂嬨&...
  • 涔︽枊鍚嶇О鏈変粈涔堣绌?
    绛旓細鍙ゅ線浠婃潵锛屽ぇ鍑鏂囦汉澧ㄥ閮借缁鑷繁鐨涔︽埧銆佺敾瀹よ捣涓泤鍚嶏紝浜﹁皳涔嬫枊鍙枫傛枊鍙风殑鍙栧悕锛屾棦鍙嶆槧涓讳汉鐨勪釜鎬т笌鍝佹э紝鍙堝叧鑱斾富浜虹殑瀵勬儏涓庣埍濂姐備富浜哄湪鍛藉悕鍓嶏紝瑕佸鏂嬪悕鍐呭鐨勯泤涓庝織銆佹繁涓庢祬銆佺畝涓庣箒銆佺ǔ涓庢诞浣滃弽澶嶆帹鏁诧紝涓缁忓畾鍚嶇粓韬笉鏀广傚瀵ュ嚑瀛楋紝鎰忎箟娣遍們锛屾槸涓讳汉鏄庡織淇韩鐨勫澶栬〃鐧斤紝鏄粬浜鸿瑷瀵熻...
  • 鏂囦汉澧ㄥ涓轰綍瑕佺粰涔︽枊璧峰悕
    绛旓細涔︽枊锛屽浜鏂囦汉澧ㄥ鑰岃█锛屾槸涓涓潤蹇冪爺璇汇佹尌娲掓墠鎯呯殑绮剧瀹跺洯銆傝繖浜涢泤鑷寸殑鍚嶇О涓嶄粎鏄畝鍗曠殑鏍囩锛屾洿瀵勫瘬浜嗕富浜虹殑鎬ф儏銆佸織鍚戝拰瀛﹂棶杩芥眰銆傞氳繃缁涔︽枊鍛藉悕锛屾枃浜哄ⅷ瀹㈣兘澶熻惀閫犱竴涓笌涓栦織鍠у殻鐩稿闅旂粷鐨勫畞闈欑┖闂达紝璁鑷繁娌夋蹈鍦ㄧ煡璇嗙殑娴锋磱涓紝杩芥眰鐪熺悊鍜屾櫤鎱с傝捣鍚嶈繕鑳戒綋鐜颁富浜虹殑鏂囧寲搴曡暣鍜屽缇庢儏瓒c傛瘮濡傦紝鏈夌殑涔︽枊...
  • 扩展阅读:古风淡雅书斋名字 ... 给书斋取名及理由 ... 女生书斋取名字 ... 古代书斋的雅称 ... 书斋取名大全文雅 ... 古代十大文人名字 ... 文人书斋名字大全 ... 古代文人书斋名及意思 ... 古代对风雅的文人的尊称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