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从早到晚顺序排列<唐太宗,秦始皇,忽必烈,康熙,明太祖》一定都带的,作业需要啊 唐太宗、秦始皇、忽必烈、康熙、明太祖这些词语应该怎样排列顺序...

\u6392\u5e8f:1\u5510\u592a\u5b97\uff0c2.\u79e6\u59cb\u7687\uff0c\u5ffd\u5fc5\u70c8\uff0c\u5eb7\u7199\uff0c\u660e\u592a\u7956

\u79e6\u59cb\u7687\uff0c\u5510\u592a\u5b97\uff0c2\u5ffd\u5fc5\u70c8\uff0c\u660e\u592a\u7956\uff0c\u5eb7\u7199

\u79e6\u59cb\u7687
\u5510\u592a\u5b97
\u5ffd\u5fc5\u70c8
\u660e\u592a\u7956
\u5eb7\u7199
\u6309\u7167\u751f\u6d3b\u5e74\u4ee3\u7684\u65f6\u95f4\u987a\u5e8f\u8fdb\u884c\u6392\u5217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 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 西 周 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 西 汉 公元前206-公元23
东 汉 25-220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 晋 265-316
东晋 十六国 东 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 朝 北 魏 386-534
东 魏 534-550
北 齐 550-577
西 魏 535-557
北 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 后 梁 907-923
后 唐 923-936
后 晋 936-946
后 汉 947-950
后 周 951-960
十 国 902-979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已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武王(姬发)

成王(姬诵)

康王(姬钊)

昭王(姬瑕)

穆王(姬满)

共王(姬翳扈)

懿王(姬鞯)

孝王(姬辟方)

夷王(姬燮)

厉王(姬胡)

共和

宣王(姬静)

幽王(姬宫星)

东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桓王(姬林)

庄王(姬佗)

禧王(姬胡齐)

惠王(姬阆)

襄王(姬郑)

顷王(姬壬臣)

匡王(姬班)

定王(姬瑜)

简王(姬夷)

灵王(姬泄心)

景王(姬贵)

悼王(姬猛)

敬王(姬丐)

元王(姬仁)

贞定王(姬介)

哀王(姬去疾)

思王(姬叔)

考王(姬嵬)

威烈王(姬午)

安王(姬骄)

烈王(姬喜)

显王(姬扁)

慎靓王(姬定)

赧王(姬延)

秦[秦帝国(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

孝文王(嬴柱)

庄襄王(嬴子楚)

始皇帝(嬴政)

二世皇帝(嬴胡亥)

汉(前206——公元220)[西汉、东汉]

西汉(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刘邦)

惠帝(刘盈)

高后(吕雉)

文帝(刘恒)——后元

景帝(刘启)——中元、后元

武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

宣帝(刘询)——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元帝(刘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成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哀帝(刘欣)——建平、元寿

平帝(刘侃)——元始

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初始

[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

更始帝(刘玄)——更始

东汉(25——220)

光武帝(刘秀)——建武、建武中元

明帝(刘庄)——永平

章帝(刘怛)——建初、元和、章和

和帝(刘肇)——永元、元兴

殇帝(刘隆)——延平

安帝(刘祜)——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顺帝(刘保)——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冲帝(刘炳)——永嘉

质帝(刘缵)——本初

桓帝(刘志)——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灵帝(刘宏)——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献帝(刘协)——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三国(220——280)[魏、蜀汉、吴]

魏(220——265)

文帝(曹丕)——黄初

明帝(曹壑)——太和、青龙、景初

齐王(曹芳)——正始、嘉平

高贵乡公(曹髦)——正元、甘露

勃帝[曹奂(陈留王)]——景元、咸熙

蜀汉(221——263)

昭烈帝(刘备)——章武

后主(刘禅)——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吴(222——280)

大帝(孙权)——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会稽王(孙亮)——建兴、五凤、太平、

景帝(孙休)——永安

乌程侯(孙皓)——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晋(265——420)[东晋、西晋]

西晋(265-317)

武帝(司马炎)——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惠帝(司马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兴、光熙

怀帝(司马炽)——永嘉

愍帝(司马邺)——建兴

东晋(317——420)

元帝(司马睿)——建武、大兴、永昌

明帝(司马绍)——永昌、太宁

成帝(司马衍)——太宁、咸和、咸康

康帝(司马岳)——建元

穆帝(司马聃)——永和、升平

哀帝(司马丕)——隆和、兴宁

海西公(司马奕)——太和

简文帝(司马昱)——咸安

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太元

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兴、义熙

恭帝(司马德文)——元熙

南北朝(420——589)

南朝(宋、齐、梁、陈)

宋(420——479)

武帝(刘裕)——永初

少帝(刘义符)——景平

文帝(刘义隆)——元嘉

孝武帝(刘骏)——孝建、大明

前废帝(刘子业)——永光、景和

明帝(刘彧)——泰始、泰豫

后废帝[刘昱(苍梧王)]——元徽

顺帝(刘淮)——升明

齐(479——502)

高帝(萧道成)——建元

武帝(萧赜)——永明

郁林王(萧昭业)——隆昌

海陵王(萧昭文)——延兴

明帝(萧鸾)——建武、永泰

东昏侯(萧宝卷)——永元

和帝(萧宝融)——中兴

梁(502——557)

武帝(萧衍)——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简文帝(萧纲)——大宝

元帝(萧绎)——承圣

敬帝(萧方智)——绍泰、太平

陈(557——589)

武帝(陈霸先)——永定

文帝(陈倩)——天嘉、天康

废帝[陈伯宗(临海王)]——光大

宣帝(陈顼)——太建

后主(陈叔宝)——至德、祯明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圭)——登国、皇始、天兴、天赐

明元帝(拓跋嗣)——永兴、神瑞、泰常

太武帝(拓跋焘)——始光、神珈、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永(承)平

文成帝(拓跋睿)——兴安、兴光、太安、和平

献文帝(拓跋弘)——天安、皇兴

孝文帝(元宏)——延兴、承明、太和

宣武帝(元恪)——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孝明帝(元诩)——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武泰

孝庄帝(元子攸)——建义、永安

长广王(元晔)——建明

节闵帝(元恭)——普泰

安定王(元朗)——中兴

孝武帝(元攸)——太昌、永兴、永熙

东魏(534——550)

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元象、兴和、武定

北齐(550——577)

文宣帝(高洋)——天保

废帝(高殷)——乾明

孝昭帝(高演)——皇建

武成帝(高湛)——太宁、河清

后主(高纬)——天统、武平、隆化

幼主(高恒)——承光

西魏(536——556)

文帝(元宝炬)——大统

废帝(元钦)

恭帝(元廓)

北周(557——581)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武成

武帝(宇文邕)——保定、建德、宣政

宣帝(宇文赟)——大成

静帝(宇文阐)——大象、大定

隋(581——618)

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文帝(杨坚)——开皇、仁寿

炀帝(杨广)——大业

恭帝(杨侑)——义宁

唐(618——907)

高祖(李渊)——武德

太宗(李世民)——贞观

高宗(李治)——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中宗(李显,又名哲)——嗣圣

睿宗(李旦)——文明

武后(武曌)——光宅、垂拱、永昌、载初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国号——神龙、景龙

睿宗(李旦)——景云、太极、延和

玄宗(李隆基)——先天、开元、天宝

肃宗(李亨)——至德、乾元、上元

代宗(李豫)——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德宗(李适)——建中、兴元、贞元

顺宗(李诵)——永贞

宪宗(李纯)——元和

穆宗(李恒)——长庆

敬宗(李湛)——宝历

文宗(李昂)——宝历、大(太)和、开成

武宗(李炎)——会昌

宣宗(李忱)——大中

懿宗(李崔)——大中、咸通

僖宗(李儇)——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昭宗(李晔)——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佑

哀帝(李柷)——天佑

五代(907——960)[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开平、乾化

末帝(朱真)——乾化、贞明、龙德

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同光

明宗(李亶)——天成、长兴

闵帝(李从厚)——应顺

末帝(李从珂)——清泰

后晋(936——947)

高祖(石敬瑭)——天福

出帝(石重贵)——天福、开运

后汉(947——950)

高祖(刘皓,本名知远)——天福、乾佑

隐帝(刘承佑)——乾佑

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广顺、显德

世宗(柴荣)——显德

恭帝(柴宗训)——显德

宋(960——1279)[北宋、南宋]

北宋(960——1127)

太祖(赵匡胤)——建隆、乾德、开宝

太宗(赵炅,本名匡义,又名光义)——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真宗(赵恒)——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

仁宗(赵祯)——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英宗(赵曙)——治平

神宗(赵顼)——熙宁、元丰

哲宗(赵煦)——元佑、绍圣、元符

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钦宗(赵桓)——靖康

南宋(1127——1279)

高宗(赵构)——建炎、绍兴

孝宗(赵慎)——隆兴、乾道、淳熙

光宗(赵敦)——绍熙

宁宗(赵扩)——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理宗(赵昀)——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

度宗(赵祺)——咸淳

恭宗(赵显)——德佑

端宗(赵是)——景炎

帝丙(赵丙)——祥兴

辽[耶律氏](907——1125)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天赞、天显

太宗(耶律德光)——天显、会同、大同

世宗(耶律阮)——天禄

穆宗(耶律璟)——应历

景宗(耶律贤)——保宁、乾亨

圣宗(耶律隆绪)——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兴宗(耶律宗真)——景福、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天庆、保大

金[完颜氏](1115——1234)

太祖(完颜文,本名阿骨打)——收国、天辅

太宗(完颜晟)——天会

熙宗(完颜亶)——天会、天眷、皇统

海陵王(完颜亮)——天德、贞元、正隆

世宗(完颜雍)——大定

章宗(完颜璟)——明昌、承安、泰和

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崇庆、至宁

宣宗(完颜珣)——贞佑、兴定、元光

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开兴、天兴

元[孛儿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

拖雷(监国)

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乃马真后(称制)

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海迷失后(称制)

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至元

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大德

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至大

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延佑

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至治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泰定、致和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天顺

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天历

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剌)——至顺

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至顺

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洪武

惠帝(朱允文)——建文

成祖(朱棣)——永乐

仁宗(朱高炽)——洪熙

宣宗(朱瞻基)——宣德

英宗(朱祁镇)——正统

代宗(朱祁钰)[景帝]——景泰

英宗(朱祁镇)——天顺

宪宗(朱见深)——成化

孝宗(朱佑樘)——弘治

武宗(朱厚照)——正德

世宗(朱厚璁)——嘉靖

穆宗(朱载后)——隆庆

神宗(朱翊钧)——万历

光宗(朱常洛)——泰昌

熹宗(朱由校)——天启

思宗(朱由检)——崇祯

清[爱新觉罗氏](1616——1911)

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世宗(爱新觉罗胤祯)——雍正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嘉庆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宣统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月10月1日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

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

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

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

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

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

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

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

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

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

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

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

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

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

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

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

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

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

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

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

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

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

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

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

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

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

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

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

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

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

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

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

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

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新华词典后面有的

秦唐忽明康

秦始皇(秦朝) 唐太宗(唐朝) 忽必烈(元朝) 明太祖(明朝) 康熙(清朝)

  • 鎴愬悏鎬濇睏銆佺Е濮嬬殗銆侀儜鎴愬姛銆佸攼澶畻銆佹眽姝﹀笣銆浠庢棭鍒版櫄鐨椤哄簭鎺掑垪銆
    绛旓細1銆佺Е濮嬬殗锛屼粬鏄Е鏈濈殑绗竴涓殗甯濓紙鍓259骞粹斿墠210骞达級锛岀Е鏈濓紱2銆佹眽姝﹀笣锛屼粬鏄タ姹夌涓冧綅澶╁瓙锛堝墠156骞达紞鍓87骞达級锛岃タ姹夛紱3銆佸攼澶畻锛屼粬鏄攼鏈濈浜屼綅鐨囧笣锛599骞粹649骞达級锛屽攼鏈濓紱4銆佹垚鍚夋濇睏锛屼粬寤虹珛钂欏彜甯濆浗銆佺伃鑺卞埡瀛愭ā锛1162骞粹1227骞达級锛屽厓鏈濓紱5銆侀儜鎴愬姛锛屼粬椹遍愯嵎鍏颁汉锛屾敹澶嶅疂宀涘彴婀...
  • 姝﹀垯澶 绉﹀鐨 姊佸惎瓒 搴风啓甯 鍒橀偊 鎸椤哄簭鎺掑垪
    绛旓細绉﹀鐨囷細瀣存斂銆傛眽楂樼锛氬垬閭︺傛鍒欏ぉ锛氭濯氥搴风啓锛氱埍鏂拌缃.鐜勭儴銆傛鍚秴銆
  • 涔鹃殕鐨囧笣鐨勪竴澶╁浣曞畨鎺?4鐐硅捣搴,8鐐圭炕鐗屽瓙,涓澶╀箯鍛冲張鏋嚗
    绛旓細浠ユ竻鏈濅咕闅嗙殗甯濈殑浣滄伅涓轰緥锛浠栫殑鏃ョ▼瀹夋帓濡備笅锛氭瘡澶╂棭涓4鐐硅捣搴婃礂婕辨洿琛o紝5鐐瑰埌7鐐逛笂鏃╂湞锛8鐐瑰悆鏃╅キ锛9鐐硅銆婂疄褰曘嬨婂湥璁锛9鐐瑰崐鍒12鐐瑰鐞嗘斂鍔★紝13鐐瑰悆鍗堥キ锛14鐐瑰埌15鐐瑰崍浼戯紝15鐐瑰埌18鐐逛笅鍗堣尪鍜岃嚜鐢辨椿鍔ㄦ椂闂达紝18鐐瑰悆鏅氶キ锛19鐐硅缁忎功锛20鐐规矏娴存洿琛e悗缈荤墝瀛愩備粠涔鹃殕鐨囧笣鐨勪綔鎭彲浠ョ湅鍑猴紝浠...
  • ...涓浗鍘嗗彶缁欐垜璁蹭竴閬,鎴戦潪甯告兂浜嗚В,浠庢棭鍒版櫄鐨椤哄簭灏卞ソ
    绛旓細寤虹珛钂欏彜甯濆浗銆傚厓涓栫蹇藉繀鐑堝崡寰侊紝鐏畫锛屾敼鍥藉彿涓哄厓鏈濄傚厓鏈啘姘戣捣涔夛紝鏈卞厓鐠嬭劚棰栬屽嚭锛屾渶鍚庣粺涓鍏ㄥ浗锛屽缓绔嬫槑鏈濄傚コ鐪熸棌棰嗚鍔皵鍝堣丹缁熶竴鍖楁柟濂崇湡鍚勯儴锛屽缓绔嬪悗閲戞斂鏉冦備紶鑷虫槑鎬濆畻鏈辩敱妫锛岃闂帇鏉庤嚜鎴愭墍鐏紝鍚庤呭缓绔嬪ぇ椤恒傚悗閲戞憚鏀跨帇澶氬皵琛緟浣愰『娌鐨囧笣鍏ュ北娴峰叧锛岀伃浜嗗ぇ椤猴紝鏀瑰浗鍙锋竻鏈濄
  • 鐨囦笂浠庢棭鍒版櫄瑕佸共浠涔
    绛旓細鍥犱负鍚勪唬瀹樺埗涓嶅悓 鍚涙潈涓嶅悓锛鐨囧笣鏃ュ父鐨勪簨鐗╀篃鏄笉鍚岀殑銆傛瘮濡傛槑澶闆嶆杩欑被楂樺害闆嗘潈鐨勬椂闂翠篃灏辨槸澶勭悊濂忕珷锛屽ぉ鍚殗甯濊繖绫诲洜鏂囧畼闆嗗洟杩囦簬寮哄娍鑰屼娇鍚涙潈杩囧急鐨勫氨鍙戝睍涓汉鐖卞ソ锛屽嚭甯潰瀛愬伐绋嬨傛湁鐨勭殗甯濆睘浜庤崚娣殑锛岄偅灏辨槸閰掋佸コ浜猴紝姣斿杈戒唬鏈変釜鐨囧笣鍙风О鈥滅潯鐜嬧濆ぉ澶╁氨鏄枬閰掔潯瑙夈傛甯哥偣鐨勬槸涓婃棭鏈濄佸悆浜...
  • 鐨囧笣鍧愭嫢澶╀笅,鍙负浣曞ぇ澶氭暟鐨囧笣閮藉鍛藉緢鐭?
    绛旓細鍏朵笁锛岃繃搴︽搷鍔炽鍙や唬澶╀笅澶т簨閮借鍐充簬鐨囦笂涔嬫墜锛屼粬浠瘡鏃ユ畾绮剧铏戝鐞嗗浗浜嬶紝鑰楄垂浜嗗お澶氱簿鍔涳紝鍥犳瀹规槗鐭懡銆傛瘮濡傞泹姝e笣涓嶉噸娆诧紝鍕や笌鏀垮姟锛浠庢棭鍒版櫄閮藉湪鎵归槄濂忕珷锛屽湪杩欐牱楂樺己搴︾殑鍔冲姩涓嬶紝浠栧洜涓鸿繃浜庢搷鍔宠岃嫳骞存棭閫濅簡銆傚綋鐒讹紝涔熸湁璇翠粬鏆存瘷鏄洜涓哄悆浜嗕腹鑽傛渶鍚庝竴涓師鍥犲氨鏄矇杩峰コ鑹层鐨囧笣鎷ユ湁鍚庡浣充附涓夊崈锛...
  • 鍙や唬澶╁瓙涓轰粈涔堝緢闅炬椿寰楄繃鍥涘崄宀,鍘熷洜鏈夊摢4涓?
    绛旓細鑰鐨囧笣闇瑕佷负涓涓浗瀹舵潵鑰冭檻锛鍘嗗彶涓浣嗗嚒鏈変簺鍔熺哗鐨勭殗甯濅竴鑸兘寰堝嫟濂嬶紝姣斿绉﹀鐨囨瘡澶╅兘瑕佺湅瀹120鏂ょ殑绔圭畝锛屾湵鍏冪拫澶勭悊鏀夸簨浠庢棭鍒版櫄锛岄泹姝f洿鏄嚭浜嗗悕鐨勫嫟浜庢斂鍔★紝鎵浠ュ湪浠栫殑娌荤悊涓嬫竻鏈濆埌浜嗕咕闅嗘椂鏈熻繕渚濈劧鐨勬槍鐩涗笉琛般傚綋鐒朵簡涔熸湁涓閮ㄥ垎鐨囧笣鏄伒寰韩涔愪富涔夌殑锛屼絾鏄竴鑸兘娌¤兘琚悗浜虹О璧炪
  • 鍘嗗彶涓鍏辨湁559涓甯濈帇,涓轰粈涔堝钩鍧囧鍛戒笉瓒40宀?
    绛旓細姝e父鏉ヨ涓哄悰鑰咃紝瑕佹棩鐞嗕竾鏈猴紝鐢佃鍓ч噷闈㈠父甯告紨缁鍙や唬鍚涚帇鎵归槄濂忔姌锛屽彫瑙佺兢鑷o紝濂戒笉濞侀锛屽叾瀹為兘鏄湅鐫姣旇緝鐖借屽凡銆傜湡姝g殑鍙や唬鐨囧笣姣忓ぉ閮借璧锋棭锛岀潯寰堟櫄锛屼綘鐪嬬湅闆嶆鐨囧笣锛屾椿娲绘妸鑷繁绱锛浠庢棭鍒版櫄鍩烘湰涓婇櫎浜嗗伐浣滆繕鏄伐浣溿備綔涓哄悰鐜嬶紝浠栦滑涓嶈兘鍍忚佺櫨濮撲竴鏍凤紝璇翠紤鎭氨浼戞伅锛屼綘瑕佷竴浼戞伅锛屾弧鏈濇枃姝︽帓鐫...
  • 鍙鐨囦笂绔熺劧姣旀墦宸ヤ汉杩樿嫤(璺熸垜浠兂璞$殑宸窛寰堝ぇ)
    绛旓細鍏跺疄锛屽湪鍙や唬锛岃韩涓鐨囧笣锛屾棩瀛愯繃寰楀苟涓嶆瘮鏅氱櫨濮撹交鏉撅紝鍥犱负鐨囧笣鐨勪竴澶╅兘鏄瀹夋帓濡ュ綋鐨勶紝鏍规湰娌℃湁鑷繁鐨勬椂闂磋繖涓璇存硶锛屼粠鏃╀笂琚汉鏃╂棭鐨勫彨閱掍笂鏃╂湞锛屽埌鏅氫笂杩樿缈荤墝瀛愬喅瀹氬湪鍝灏卞瘽锛屽彲浠ヨ锛岀殗甯濈殑鐢熸椿浠庢棭鍒版櫄閮芥槸琚畨鎺掍笂鐨勶紝骞舵病鏈夊睘浜庤嚜宸辩殑鏃堕棿銆傜敋鑷筹紝鐨囧笣杩炲悆楗殑鏃跺欓兘涓嶈兘闅忓績鎵娆诧紝鍦...
  • 鍙や唬鐨囧笣鏄儢瀛愬杩樻槸鐦﹀瓙澶?褰撶殗甯濇洿瑕佹敞閲嶉敾鐐艰韩浣
    绛旓細杩欐槸璇鍘嗗彶涓鐨勮儢瀛鐨囧笣浠紝涔嬫墍浠ョ暀鍚嶏紝骞朵笉鏄洜涓轰粬浠殑鍚岃浠笉鑳栵紝鑰屾槸鍥犱负浠栦滑鑳栧緱鍑哄鈥︹﹁嚦浜庢竻鏈濈殗甯濅笉鍑鸿儢瀛愶紝璧勬枡姣旇緝鍏呰锛屾垜浠彲浠ュ垎鏋愪竴浜屽師鍥狅細1锛岃瀹氶ギ椋熶负涓鏃ヤ袱椁愶紝鍙楀埌涓ユ牸鐨勭鍒惰鐭╃害鏉燂紝寰堥毦鐪熸鏆撮ギ鏆撮锛2锛屾竻鏈濈殗甯濈殑杩愬姩閲忓緢澶э紝宸ヤ綔鍘嬪姏涔熷苟涓嶈交锛屽嚑涔浠庢棭鍒版櫄閮芥湁婊℃弧鐨勫伐浣...
  • 扩展阅读:唐代最出色三位皇帝 ... 中国上古帝王一览表 ... 唯一一个全是昏君的朝代 ... 明朝最强的三个皇帝 ... 中国494个帝王顺序 ... 中国共有24个朝代 ... 唐朝21位皇帝一览表 ... 清朝12位皇帝列表 ... 中国422个皇帝顺序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