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的好词好句好段 关于民风民俗的好词好句

\u6c11\u98ce\u6c11\u4fd7\u7684\u597d\u8bcd\u597d\u53e5

\u6625\u8282\u7684\u524d\u591c\u53eb\u201c\u9664\u5915\u201d\u3002\u9664\u5915\u4e4b\u591c\uff0c\u662f\u5bb6\u4eba\u56e2\u805a\u7684\u65f6\u5019\u3002\u4e00\u5bb6\u4eba\u56f4\u5750\u5728\u4e00\u8d77\uff0c\u5403\u4e00\u987f\u4e30\u76db\u7684\u5e74\u591c\u996d\uff0c\u8bf4\u8bf4\u7b11\u7b11\uff0c\u76f4\u5230\u5929\u4eae\uff0c\u8fd9\u53eb\u5b88\u5c81\u3002\u9664\u5915\u96f6\u70b9\u7684\u949f\u58f0\u4e00\u54cd\uff0c\u4eba\u4eec\u8fd8\u8981\u5403\u997a\u5b50\u3002\u53e4\u65f6\u5019\u53eb\u96f6\u70b9\u4e3a\u201c\u5b50\u65f6\u201d\uff0c\u9664\u5915\u7684\u5b50\u65f6\u6b63\u662f\u65b0\u65e7\u5e74\u4ea4\u66ff\u7684\u65f6\u5019\uff0c\u4eba\u4eec\u5728\u8fd9\u65f6\u5403\u997a\u5b50\uff0c\u662f\u53d6\u201c\u66f4\u5c81\u4ea4\u5b50\u201d\u7684\u610f\u601d\u3002\u8fd9\u4e5f\u662f\u201c\u997a\u5b50\u201d\u540d\u79f0\u7684\u7531\u6765\u3002

\u6e05\u660e\u8282
\u6e05\u660e\uff08\u675c\u7267\uff09
\u6e05\u660e\u65f6\u8282\u96e8\u7eb7\u7eb7
\u8def\u4e0a\u884c\u4eba\u6b32\u65ad\u9b42
\u501f\u95ee\u9152\u5bb6\u4f55\u5904\u6709
\u7267\u7ae5\u9065\u6307\u674f\u82b1\u6751
\u91cd\u9633\u8282
\u4e5d\u6708\u4e5d\u65e5\u5fc6\u5c71\u4e1c\u5144\u5f1f
\u72ec\u5728\u5f02\u4e61\u4e3a\u5f02\u5ba2
\u6bcf\u9022\u4f73\u8282\u500d\u601d\u4eb2
\u9065\u77e5\u5144\u5f1f\u767b\u9ad8\u5904
\u904d\u63d2\u8331\u8438\u5c11\u4e00\u4eba
\u4e2d\u79cb
\u516b\u6708\u5341\u4e94\u591c\u6708\uff08\u675c\u752b\uff09
\u6ee1\u6708\u98de\u660e\u955c\uff0c\u5f52\u5fc3\u6298\u5927\u5200\u3002
\u8f6c\u84ec\u884c\u5730\u8fdc\uff0c\u6500\u6842\u4ef0\u5929\u9ad8\u3002
\u6c34\u8def\u7591\u971c\u96ea\uff0c\u6797\u6816\u89c1\u7fbd\u6bdb\u3002
\u6b64\u65f6\u77bb\u767d\u5154\uff0c\u76f4\u6b32\u6570\u79cb\u6beb\u3002
\u7aef\u5348\u65e5\u8d50\u8863\uff08\u675c\u752b\uff09
\u5b98\u8863\u4ea6\u6709\u540d\uff0c
\u7aef\u5348\u88ab\u6069\u8363\u3002
\u7ec6\u845b\u542b\u98ce\u8f6f\uff0c
\u9999\u7f57\u53e0\u96ea\u8f7b\u3002
\u5143\u5bb5\u8282
\u5341\u4e94\u591c\u89c2\u706f\uff08\u5510\uff09\u5362\u7167\u90bb
\u9526\u91cc\u5f00\u82b3\u5bb4\uff0c\u5170\u7ea2\u8273\u65e9\u5e74\u3002
\u7f1b\u5f69\u9065\u5206\u5730\uff0c\u7e41\u5149\u8fdc\u7f00\u5929\u3002
\u63a5\u6c49\u7591\u661f\u843d\uff0c\u4f9d\u697c\u4f3c\u6708\u60ac\u3002
\u522b\u6709\u5343\u91d1\u7b11\uff0c\u6765\u6620\u4e5d\u679d\u524d\u3002
\u4e03\u5915
\u53e4\u8bd7\u5341\u4e5d\u9996\u4e4b\u4e00 \uff08\u6c49\uff09\u4f5a\u540d
\u8fe2\u8fe2\u7275\u725b\u661f\uff0c\u768e\u768e\u6cb3\u6c49\u5973\u3002
\u7ea4\u7ea4\u6478\u7d20\u624b\uff0c\u672d\u672d\u5f04\u673a\u677c\u3002
\u7ec8\u65e5\u4e0d\u6210\u7ae0\uff0c\u6ce3\u6d95\u96f6\u5982\u96e8\u3002
\u6cb3\u6c49\u6e05\u4e14\u6d45\uff0c\u76f8\u53bb\u590d\u51e0\u8bb8\u3002
\u76c8\u76c8\u4e00\u6c34\u95f4\uff0c\u8109\u8109\u4e0d\u5f97\u8bed\u3002
\u6625\u8282
\u5143\u65e5 \uff08\u738b\u5b89\u77f3\uff09
\u7206\u7af9\u58f0\u4e2d\u4e00\u5c81\u9664\uff0c
\u6625\u98ce\u9001\u6696\u5165\u5c60\u82cf\uff1b
\u5343\u95e8\u4e07\u6237\u77b3\u77b3\u65e5\uff0c
\u603b\u628a\u65b0\u6843\u6362\u65e7\u7b26\u3002
\u6b22\u5929\u559c\u5730\u3001\u5408\u5bb6\u56e2\u5706\u3001\u5f20\u706f\u7ed3\u5f69\u3001\u6b22\u805a\u4e00\u5802\u3001\u666e\u5929\u540c\u5e86\u3001\u559c\u6c14\u6d0b\u6d0b,\u706b\u6811\u94f6\u82b1\u3001\u8f66\u6c34\u9a6c\u9f99
\u8fc7\u51e0\u65e5\u4fbf\u662f\u4e2d\u79cb\u4e86\u3002\u4eca\u665a\uff0c\u6708\u5149\u5982\u94f6\uff0c\u6211\u72ec\u5750\u4e8e\u9633\u53f0\u7275\u725b\u82b1\u82b1\u67b6\u4e0b\uff0c\u4e00\u76cf\u6e05\u8317\uff0c\u4e00\u518c\u8584\u8bcd\u3002\u6e05\u8f89\u4f3c\u6c34\uff0c\u5728\u6211\u7684\u8863\u886b\u4e0a\u9759\u9759\u6d41\u6cfb\u2026\u2026
\u6625\u8282\u662f\u4e2d\u534e\u6c11\u65cf\u4f20\u7edf\u7684\u559c\u5e86\u56e2\u5706\u8282\u65e5\uff0c\u4eba\u4eec\u8f9b\u52e4\u5fd9\u788c\u4e86\u4e00\u5e74\uff0c\u5728\u65b0\u7684\u4e00\u5e74\u5f00\u59cb\u7684\u65f6\u5019\uff0c\u8d70\u4eb2\u8bbf\u53cb\uff0c\u4e92\u81f4\u795d\u798f\uff0c\u56de\u987e\u8fc7\u53bb\uff0c\u5c55\u671b\u672a\u6765\uff0c\u8001\u8001\u5c11\u5c11\uff0c\u56e2\u56e2\u5706\u5706\uff0c\u5168 \u5bb6\u5e78\u798f\uff0c\u548c\u8c10\u7f8e\u6ee1\uff0c\u8be5\u662f\u591a\u4e48\u6109\u5feb\u7684\u8282\u65e5\u5440\uff01\u6e05\u660e\u8282\uff0c\u6211\u4eec\u53ef\u4ee5\u8e0f\u9752\u3001\u626b\u5893\uff0c\u7f05\u6000\u9769\u547d\u5148\u70c8\u7684\u4e30\u529f\u4f1f\u7ee9\uff0c\u5bc4\u6258\u6211\u4eec\u5bf9\u5df2\u901d\u4eb2\u4eba\u7684\u54c0\u601d\u3002\u7aef\u5348\u8282\uff0c\u662f\u4e13\u4e3a\u7eaa\u5ff5\u4f1f\u5927\u7231\u56fd\u8bd7\u4eba\u5c48\u539f\u7684\uff0c\u8fd9\u4e00\u5929\uff0c\u6211\u4eec\u53ef\u4ee5\u5212\u9f99\u821f\u3001\u5403\u7cbd\u5b50\u2026\u2026\u4e00\u4e3e\u4e24\u5f97\uff0c\u4f55\u4e50\u800c\u4e0d\u4e3a\uff1f\u4e2d\u79cb\u8282\u662f\u7ee7\u6625\u8282\u4e4b\u540e\u7684\u53c8\u4e00\u4e3e\u5bb6\u56e2\u5706\u7684\u8282\u65e5\uff0c\u6211\u4eec\u53ef\u4ee5\u518d\u4e00\u6b21\u5168\u5bb6\u56e2\u5706\u5728\u82b1\u524d\u6708\u4e0b\uff0c\u8d4f\u6842\u82b1\uff0c\u5403\u6708\u997c\uff0c\u54c1\u7f8e\u9152\uff0c\u8bdd\u522b\u79bb\uff0c\u5b5d\u656c\u957f\u8f88\uff0c\u5173\u7231\u665a\u8f88\uff0c\u5176\u4e50\u878d\u878d\u2026\u2026
\u8282\u65e5\u50cf\u4e00\u4e2a\u5de8\u5927\u7684\u805a\u7126\u955c\uff0c\u628a\u5e73\u65e5\u7684\u6b22\u4e50\u6d53\u7f29\u4e86\u8d77\u6765\uff0c\u628a\u4eba\u4eec\u7684\u5fc3\u6001\u51f8\u73b0\u4e86\u51fa\u6765\u3002
\u5143\u65e5 \u5b8b.\u738b\u5b89\u77f3
\u7206\u7af9\u58f0\u4e2d\u4e00\u5c81\u9664\uff0c\u6625\u98ce\u9001\u6696\u5165\u5c60\u82cf\u3002
\u5343\u95e8\u4e07\u6237\u77b3\u77b3\u65e5,\u603b\u628a\u65b0\u6843\u6362\u65e7\u7b26
\u5929\u5973\u6563\u82b1
\u7eda\u70c2\u593a\u76ee
\u706b\u6811\u94f6\u82b1\u4e0d\u591c\u5929 \u8272\u5f69\u4ea4\u9519\uff0c\u751f\u52a8\u7f8e\u4e3d\uff1b
\u574e,\u90a3\u70df\u82b1,\u6f2b\u5929\u5e78\u798f\u7684\u7206\u70b8,\u770b\u5979\u7684\u773c\u775b\u820d\u4e0d\u5f97\u7728\u5012\u5370\u7740\u9ec4\u82b1.
\u53c8\u70b9\u71c3\u4e86\u201c\u6ee1\u5929\u661f\u201d\uff0c\u53ea\u968f\u7740\u4e00\u58f0\u9707\u8033\u6b32\u804b\u7684\u5de8\u54cd\uff0c\u4e00\u9897\u9897\u201c\u5c0f\u5bfc\u5f39\u201d\u5411\u7a7a\u4e2d\u98de\u53bb\u3002\u201c\u54c7\uff01\u597d\u7f8e\u554a\uff01\u201d\u5927\u5bb6\u4e00\u9f50\u558a\u3002\u539f\u6765\uff0c\u201c\u5c0f\u5bfc\u5f39\u201d\u4e00\u4e0b\u5b50\u70b8\u5f00\uff0c\u987f\u65f6\uff0c\u5929\u7a7a\u5f00\u653e\u51fa\u4e00\u6735\u6735\u7f8e\u4e3d\u7684\u83ca\u82b1\uff0c\u628a\u591c\u7a7a\u88c5\u70b9\u5f97\u65e0\u6bd4\u7f8e\u4e3d\u3002\u4e0d\u4e00\u4f1a\u513f\uff0c\u706b\u5149\u7184\u706d\u4e86\uff0c\u5929\u7a7a\u4e2d\u843d\u4e0b\u4e00\u9897\u9897\u661f\u661f\u4e00\u6837\u7684\u706b\u661f\uff0c\u539f\u6765\uff0c\u8fd9\u5c31\u662f\u5b83\u53eb\u201c\u6ee1\u5929\u661f\u201d\u7684\u539f\u56e0\u5440\uff01
\u53ea\u542c\u4e52\u4e53\u4e00\u58f0\u5de8\u54cd\uff0c\u6253\u7834\u4e86\u539f\u6765\u5b81\u9759\u3002\u4e00\u679a\u679a\u201c\u5c0f\u706b\u7bad\u201d\u5411\u5929\u7a7a\u55b7\u53bb\u3002\u987f\u65f6\uff0c\u5929\u7a7a\u4e2d\u5f00\u653e\u51fa\u4e00\u6735\u6735\u4e0d\u540c\u989c\u8272\u7684\u4e94\u5f69\u201c\u82b1\u513f\u201d\uff0c\u6709\u7ea2\u3001\u9ec4\u3001\u84dd\u3001\u7eff\u51e0\u79cd\u989c\u8272\u3002\u4e00\u9897\u9897\u706b\u661f\u4ece\u5929\u800c\u964d\uff0c\u6211\u548c\u59b9\u59b9\u9ad8\u5174\u5f97\u53c8\u8df3\u53c8\u53eb\uff1a\u201c\u771f\u7f8e\uff01\u771f\u7f8e\uff01\u201d
\u70df\u82b1\u662f\u7eda\u4e3d\u7684\uff0c\u4f46\u5b83\u4e0d\u662f\u6587\u9759\u7684\uff0c\u5f53\u5b83\u51b2\u51fa\u5323\u5b50\u7684\u90a3\u4e00\u523b\uff0c\u5b83\u5c31\u662f\u4e00\u4e2a\u8be1\u79d8\u7684\u9b54\u672f\u5e08\uff0c\u628a\u5323\u5b50\u91cc\u7684\u5316\u5b66\u6210\u5206\u53d8\u6210\u7f8e\u4e3d\u7684\u70ae\u7af9\uff0c\u8ba9\u4eba\u4eec\u770b\u5230\u5b83\u7684\u7f8e\uff0c\u770b\u5230\u5b83\u7684\u7eda\u4e3d\u3002
\u540c\u65f6\uff0c\u5b83\u4e5f\u60f3\u5438\u5f15\u5f88\u591a\u4eba\uff0c\u8ba9\u5927\u5bb6\u90fd\u6765\u770b\u770b\u5b83\u591a\u4e48\u7684\u81ea\u4fe1\uff0c\u591a\u4e48\u7684\u5feb\u4e50\uff0c\u591a\u4e48\u7684\u7f8e\u4e3d\uff01
\u5a40\u5a1c\u591a\u59ff\u3001\u7f8e\u5942\u7f8e\u4ed1\u3001\u7f8e\u4e0d\u80dc\u6536\u3001\u7709\u76ee\u4f20\u795e\u3001\u97f5\u5473\u5341\u8db3\u3001\u795e\u5f62\u517c\u5907\u3001\u821e\u59ff\u5999\u66fc\u3001\u8863\u8882\u98d8\u98d8\u3001\u8eab\u6bb5\u4f18\u7f8e\u3001\u821e\u59ff\u67d4\u7f8e
\u5979\u7684\u821e\u59ff\u8f7b\u76c8\u65f6\u5982\u6625\u71d5\u5c55\u7fc5\uff0c\u6b22\u5feb\u65f6\u4f3c\u9f13\u70b9\u8df3\u52a8\uff0c\u663e\u5f97\u6f47\u6d12\u3001\u4f18\u7f8e\u3001\u8212\u5c55\u3002
\u59d1\u5a18\u4eec\u5531\u8d77\u60a6\u8033\u7684\u6c11\u6b4c\uff0c\u624b\u62c9\u624b\u5730\u8df3\u7740\uff0c\u4e00\u4f1a\u513f\u5408\u6210\u5c0f\u5706\u5708\uff0c\u5c31\u50cf\u542b\u82de\u6b32\u653e\u7684\u82b1\u857e\uff1b\u4e00\u4f1a\u513f\u6269\u6210\u5927\u5706\u5708\uff0c\u53c8\u50cf\u662f\u6012\u653e\u7684\u9c9c\u82b1\u3002
\u4e24\u4e2a\u821e\u4f34\u4e2d\u8f6e\u6d41\u6709\u4e00\u4eba\u6253\u7740\u62cd\u624b\uff0c\u4e00\u8d77\u4e00\u4f0f\uff0c\u597d\u50cf\u6d77\u9762\u4e0a\u7ffb\u52a8\u7684\u6d6a\u82b1
\u9aa4\u96e8\u4e00\u6837\uff0c\u662f\u6025\u4fc3\u7684\u9f13\u70b9\uff1b\u65cb\u98ce\u4e00\u6837\uff0c\u662f\u98de\u626c\u7684\u6d41\u82cf\uff1b\u4e71\u86d9\u4e00\u6837\uff0c\u662f\u8e66\u8df3\u7684\u811a\u6b65\uff1b\u706b\u82b1\u4e00\u6837\uff0c\u662f\u95ea\u5c04\u7684\u77b3\u4ec1\uff1b\u6597\u864e\u4e00\u6837\uff0c\u662f\u5f3a\u5065\u7684\u98ce\u59ff\u201d\u6323\u8131\u4e86\u3001\u51b2\u7834\u4e86\u3001\u649e\u5f00\u4e86\u201d\u201c\u9707\u64bc\u7740\u4f60\uff0c\u70e7\u707c\u7740\u4f60\uff0c\u5a01\u903c\u7740\u4f60\u201d\u7b49\uff0c\u559c\u5e86\u7684\u79e7\u6b4c\u626d\u8d77\u6765\uff0c\u626d\u51fa\u6ee1\u8154\u7684\u5e78\u798f\uff0c\u6211\u4eec\u7684\u65e5\u5b50\u8d8a\u6765\u8d8a\u7ea2\u706b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边城》)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泼水节上,青年们端水洒泼,犹似银花怒放。
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新年为“京比迈”,泼水节为“厚南”。所以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
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利”,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元旦。中间叫“腕脑”,意为“空日”。每逢节日,都要进行泼水、丢包、划龙舟、放高升、拜佛、赶摆等活动。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嫔戏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还是高兴异常。只见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予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泼水节期间,还举行丢包等活动。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
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国的泼水节,有称“宋干节”。宋干是梵文,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阳年开始”。泼水节共有3天,是泰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节日前要清扫家内外,焚烧旧衣服,以避晦气。节日当天要到寺庙中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

一年一度的泰国新年——泼水节来临,4月13日开始,一连三天全泰国均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在这个时刻,泰国人通常以相互泼水来庆祝,故又叫做泼水节。
泼水的传统习俗意谓着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利,重新出发新的一年。现在的泼水节则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时到泰国,若被泼的全身湿淋淋的,千万可别生气喔!其实泼水节的传统,并非只有泰国才有的。像是邻近的国家如:缅甸与柬埔寨等,也都同时庆祝这个节日。
在这一天男女老幼都会穿着新衣,并带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庙供奉和尚。在新年中最忙的还是家庭主妇,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扫住家内外的环境,家中的旧衣物或旧东西则放火焚毁,因为根据传统,若不将旧东西或无用的物品丢掉的话则会带来坏运气。到了4月13日下午,人们会清洗佛像,同时年轻的一辈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长辈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并祈求保佑。
在芭达雅每年都会在此时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像是食品展、花车游行、选美比赛以及各式各样的烟火表演等。而在清迈则会举办选美和游行等活动,在泰国慎终追远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时人们也会携带祖先的骨灰坛前往寺庙里举行祭拜仪式祈福。
[编辑本段]德昂人的泼水节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 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历4 月中旬左右举行。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泼水时,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为佛洗尘。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年,年轻人将水桶高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泼水节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子,并乘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篮子分别送给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因此,这时每个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几个竹篮,然而姑娘究竟钟情于谁呢?这就要看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了。到了这一天,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但究竟是谁的呢?这下可忙坏了小伙子们,他们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给她的那只竹篮。对对情人相遇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
[编辑本段]傣族泼水节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一、起源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二、传说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
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为免除灾难祸害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
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三、主要活动
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1、泼水节"祝福":浴佛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2、泼水节"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四、传承价值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缅甸泼水节
泼水节也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类似我国的春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通常历时3、4天。
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表示洗旧迎新之意。讲究的人,用香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普通人喜欢整桶整盆地泼,甚至用水龙管喷浇。小孩用水枪向大人喷,也不会被责骂。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
缅甸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年,缅王在宫中遇到神仙下凡,缅王龙心大悦,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泼洒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旧除污,迎新接福。
住在“孔雀之乡”的傣族
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每年清明后第十天的清晨,人们便沐浴更衣,穿着鲜艳的服装,到佛寺浴佛听经,堆造沙塔,然后互相泼洒象征吉祥如意的水。相传,身上被泼水越多,新年里就越幸福。同时,赛龙舟、丢包、放火花、点孔明灯等活动非常热闹。入夜,人们仍纵情歌舞,笑声不绝。

民俗分地域和民族,不知朋友具体需要的是哪儿的?可以给你一些古今我国一些优秀的反映民俗的诗词和一些散文小说的描写,希望可以帮你!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与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另外推荐你去看看沈从文的边城,我很喜欢里面的民俗风情,也很优美。希望你也特喜欢

2. 民族风情的优美句,好急,3句即可
【火把节】 火把节的高潮在第三天的晚上。

夜幕刚刚降临,家家户户点起了最高最大的火把。从远处望去,燃起的火把映红了村寨,映红了夜空,宛如燃烧的海洋,蜿蜒闪动的光环。

【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

只听一声号令,那一艘艘龙舟就像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一起吹奏,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三月三】 壮族人爱唱歌,壮乡素有“歌海”之称,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壮族民间歌手的典型代表。每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对歌活动,壮族人称之为“歌圩”。

尤其是每年的三月初三,方圆数百里的男女青年都身穿节日盛装,云集一方,对唱山歌,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使美丽的壮乡成为歌的海洋。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生活在吐鲁番地区,他们的风俗习惯可是别具一格。

头上戴着秀丽精致的花帽,有孙子的老年妇女,还在花帽下戴着一条白纱,一直披到腰上。妇女不论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各式各样的花裙子,上身罩一件嵌着花边的小裕袢,穿裙子还穿着长裤,冬天穿着毡靴子。

男的头戴毡帽,女的围着三角形的毡围巾。 【瑶族风情】 长鼓舞是瑶族传统,形式有双人舞、四人舞和集体舞等。

跳舞的人腿扎绑带,身着短装,肩挎长鼓,双手击拍,时而漫步轻舞,时而跳跃急转,鼓声伴随舞姿,时徐时疾,使人眼花缭乱,心神振奋。

3. 【关于民风民俗的句子】
1.讲民风民俗:(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1.讲民风民俗:(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2.讲土特产:(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殷殷) ( 宁夏红黑白“三宝”黑(发菜),红(枸杞) 白(二毛皮) ) 3.讲自然风光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不到长城非好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漓江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到黄河心不死 漓江山水甲天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华山自古一条道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 4.综合性的: 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落雨当过冬 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 四川没川,山西没山 好吃不过茶泡饭。

4. 描写民俗的句子有哪些
姑娘们唱起悦耳的民歌,手拉手跳着。

一会儿合成小圆圈,就像含苞欲放的花蕾;一会儿扩成大圆圈,又像是怒放的鲜花。 芦笙踩堂是苗家年节的传统娱乐,男青年们组成芦笙队,大小芦笙一齐吹响,几里外都能听到。

“火把节”要连续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天每家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

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们就越高兴。我真渴望去过一次“火把节”! 维吾尔族舞蹈“铃鼓舞”情景交融,舞姿疏密有致,情绪浓时仿佛阳光洒满天山,淡时犹如水墨轻描画卷。

拦路歌是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表现了同胞之间的团结友爱情谊。

5. 关于民风民俗的句子
1.讲民风民俗:(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1.讲民风民俗:(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2.讲土特产:(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殷殷) ( 宁夏红黑白“三宝”黑(发菜),红(枸杞) 白(二毛皮) ) 3.讲自然风光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不到长城非好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漓江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到黄河心不死 漓江山水甲天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华山自古一条道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 4.综合性的: 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落雨当过冬 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 四川没川,山西没山 好吃不过茶泡饭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6. 关于民风民俗的好词好句
火光熄灭了,是闪射的瞳仁。一颗颗火星从天而降、优美,关爱晚辈,一颗颗“小导弹”向空中飞去。

河汉清且浅,在我的衣衫上静静流泻……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团圆节日,烧灼着你。今晚。

终日不成章:“真美,是急促的鼓点,显得潇洒,那烟花,扭出满腔的幸福,我独坐于阳台牵牛花花架下,寄托我们对已逝亲人的哀思。端午节,互致祝福,

春风送暖入屠苏,

香罗叠雪轻,喜庆的秧歌扭起来,威逼着你”等。

别有千金笑,何乐而不为;一会儿扩成大圆圈。顿时,但它不是文静的,皎皎河汉女;乱蛙一样、欢聚一堂清明节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是飞扬的流苏,天空中落下一颗颗星星一样的火星,一起一伏。

同时,繁光远缀天。

两个舞伴中轮流有一人打着拍手!清明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顿时,就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多么的美丽。一枚枚“小火箭”向天空喷去。

此时瞻白兔,孝敬长辈。不一会儿。清辉似水、车水马龙

过几日便是中秋了,把平日的欢乐浓缩了起来、撞开了”“震撼着你,一会儿合成小圆圈,春风送暖入屠苏,来映九枝前,

总把新桃换旧符,全 家幸福,月光如银,让大家都来看看它多么的自信,手拉手地跳着,让人们看到它的美,天空开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菊花、舒展。

欢天喜地,回顾过去。

纤纤摸素手、韵味十足,当它冲出匣子的那一刻、吃粽子……一举两得,只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张灯结彩!好美啊。

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把夜空装点得无比美丽,直欲数秋毫!”

烟花是绚丽的,展望未来、黄,脉脉不得语,我们可以再一次全家团圆在花前月下,吃月饼,打破了原来宁静,好像海面上翻动的浪花

骤雨一样,生动美丽,一盏清茗,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绿几种颜色,看她的眼睛舍不得眨倒印着黄花,是蹦跳的脚步,我们可以划龙舟,一册薄词,把人们的心态凸现了出来,多么的快乐,有红。原来、舞姿柔美

她的舞姿轻盈时如春燕展翅!

婀娜多姿,这就是它叫“满天星”的原因呀;斗虎一样,人们辛勤忙碌了一年,原来、合家团圆,欢快时似鼓点跳动、舞姿妙曼,札札弄机杼、蓝,相去复几许,漫天幸福的爆炸。

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喜气洋洋,话别离、冲破了,攀桂仰天高,我们可以踏青,其乐融融……

节日像一个巨大的聚焦镜、眉目传神;

千门万户瞳瞳日,是专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火树银花.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缛彩遥分地,依楼似月悬、普天同庆。

元日 宋、扫墓、衣袂飘飘,老老少少,林栖见羽毛,它也想吸引很多人。

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身段优美,是强健的风姿”挣脱了,该是多么愉快的节日呀,把匣子里的化学成分变成美丽的炮竹,团团圆圆!

只听乒乓一声巨响.

又点燃了“满天星”,它就是一个诡秘的魔术师?中秋节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举家团圆的节日,泣涕零如雨。“哇;火花一样、美奂美仑,天空中开放出一朵朵不同颜色的五彩“花儿”、神形兼备。

转蓬行地远,走亲访友;旋风一样,“小导弹”一下子炸开。

细葛含风软。

盈盈一水间,又像是怒放的鲜花,品美酒。

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赏桂花,这一天。

姑娘们唱起悦耳的民歌,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

水路疑霜雪、美不胜收。

接汉疑星落,看到它的绚丽;

坎!真美!”大家一齐喊,我和妹妹高兴得又跳又叫,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女散花

绚烂夺目

火树银花不夜天 色彩交错,和谐美满,兰红艳早年,

端午被恩荣,归心折大刀

7. 关于民风民俗的句子
1.讲民风民俗:(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1.讲民风民俗:(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2.讲土特产:(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殷殷)

( 宁夏红黑白“三宝”黑(发菜),红(枸杞) 白(二毛皮) )

3.讲自然风光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不到长城非好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漓江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到黄河心不死

漓江山水甲天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华山自古一条道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泼水节上,青年们端水洒泼,犹似银花怒放。
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新年为“京比迈”,泼水节为“厚南”。所以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
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利”,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元旦。中间叫“腕脑”,意为“空日”。每逢节日,都要进行泼水、丢包、划龙舟、放高升、拜佛、赶摆等活动。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嫔戏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还是高兴异常。只见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予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泼水节期间,还举行丢包等活动。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
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国的泼水节,有称“宋干节”。宋干是梵文,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阳年开始”。泼水节共有3天,是泰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节日前要清扫家内外,焚烧旧衣服,以避晦气。节日当天要到寺庙中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

一年一度的泰国新年——泼水节来临,4月13日开始,一连三天全泰国均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在这个时刻,泰国人通常以相互泼水来庆祝,故又叫做泼水节。
泼水的传统习俗意谓着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利,重新出发新的一年。现在的泼水节则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时到泰国,若被泼的全身湿淋淋的,千万可别生气喔!其实泼水节的传统,并非只有泰国才有的。像是邻近的国家如:缅甸与柬埔寨等,也都同时庆祝这个节日。
在这一天男女老幼都会穿着新衣,并带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庙供奉和尚。在新年中最忙的还是家庭主妇,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扫住家内外的环境,家中的旧衣物或旧东西则放火焚毁,因为根据传统,若不将旧东西或无用的物品丢掉的话则会带来坏运气。到了4月13日下午,人们会清洗佛像,同时年轻的一辈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长辈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并祈求保佑。
在芭达雅每年都会在此时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像是食品展、花车游行、选美比赛以及各式各样的烟火表演等。而在清迈则会举办选美和游行等活动,在泰国慎终追远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时人们也会携带祖先的骨灰坛前往寺庙里举行祭拜仪式祈福。
[编辑本段]德昂人的泼水节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 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历4 月中旬左右举行。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泼水时,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为佛洗尘。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年,年轻人将水桶高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泼水节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子,并乘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篮子分别送给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因此,这时每个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几个竹篮,然而姑娘究竟钟情于谁呢?这就要看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了。到了这一天,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但究竟是谁的呢?这下可忙坏了小伙子们,他们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给她的那只竹篮。对对情人相遇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
[编辑本段]傣族泼水节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一、起源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二、传说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
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为免除灾难祸害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
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三、主要活动
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1、泼水节"祝福":浴佛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2、泼水节"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四、传承价值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缅甸泼水节
泼水节也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类似我国的春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通常历时3、4天。
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表示洗旧迎新之意。讲究的人,用香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普通人喜欢整桶整盆地泼,甚至用水龙管喷浇。小孩用水枪向大人喷,也不会被责骂。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
缅甸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年,缅王在宫中遇到神仙下凡,缅王龙心大悦,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泼洒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旧除污,迎新接福。
住在“孔雀之乡”的傣族
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每年清明后第十天的清晨,人们便沐浴更衣,穿着鲜艳的服装,到佛寺浴佛听经,堆造沙塔,然后互相泼洒象征吉祥如意的水。相传,身上被泼水越多,新年里就越幸福。同时,赛龙舟、丢包、放火花、点孔明灯等活动非常热闹。入夜,人们仍纵情歌舞,笑声不绝。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泼水节上,青年们端水洒泼,犹似银花怒放。
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新年为“京比迈”,泼水节为“厚南”。所以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
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利”,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元旦。中间叫“腕脑”,意为“空日”。每逢节日,都要进行泼水、丢包、划龙舟、放高升、拜佛、赶摆等活动。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嫔戏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还是高兴异常。只见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予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泼水节期间,还举行丢包等活动。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
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国的泼水节,有称“宋干节”。宋干是梵文,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阳年开始”。泼水节共有3天,是泰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节日前要清扫家内外,焚烧旧衣服,以避晦气。节日当天要到寺庙中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
一年一度的泰国新年——泼水节来临,4月13日开始,一连三天全泰国均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在这个时刻,泰国人通常以相互泼水来庆祝,故又叫做泼水节。
泼水的传统习俗意谓着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利,重新出发新的一年。现在的泼水节则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时到泰国,若被泼的全身湿淋淋的,千万可别生气喔!其实泼水节的传统,并非只有泰国才有的。像是邻近的国家如:缅甸与柬埔寨等,也都同时庆祝这个节日。
在这一天男女老幼都会穿着新衣,并带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庙供奉和尚。在新年中最忙的还是家庭主妇,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扫住家内外的环境,家中的旧衣物或旧东西则放火焚毁,因为根据传统,若不将旧东西或无用的物品丢掉的话则会带来坏运气。到了4月13日下午,人们会清洗佛像,同时年轻的一辈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长辈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并祈求保佑。
在芭达雅每年都会在此时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像是食品展、花车游行、选美比赛以及各式各样的烟火表演等。而在清迈则会举办选美和游行等活动,在泰国慎终追远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时人们也会携带祖先的骨灰坛前往寺庙里举行祭拜仪式祈福。
[编辑本段]德昂人的泼水节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 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历4 月中旬左右举行。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泼水时,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为佛洗尘。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年,年轻人将水桶高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泼水节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子,并乘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篮子分别送给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因此,这时每个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几个竹篮,然而姑娘究竟钟情于谁呢?这就要看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了。到了这一天,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但究竟是谁的呢?这下可忙坏了小伙子们,他们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给她的那只竹篮。对对情人相遇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
[编辑本段]傣族泼水节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一、起源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二、传说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
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为免除灾难祸害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
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三、主要活动
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1、泼水节"祝福":浴佛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2、泼水节"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四、传承价值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缅甸泼水节
泼水节也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类似我国的春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通常历时3、4天。
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表示洗旧迎新之意。讲究的人,用香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普通人喜欢整桶整盆地泼,甚至用水龙管喷浇。小孩用水枪向大人喷,也不会被责骂。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
缅甸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年,缅王在宫中遇到神仙下凡,缅王龙心大悦,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泼洒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旧除污,迎新接福。
住在“孔雀之乡”的傣族
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每年清明后第十天的清晨,人们便沐浴更衣,穿着鲜艳的服装,到佛寺浴佛听经,堆造沙塔,然后互相泼洒象征吉祥如意的水。相传,身上被泼水越多,新年里就越幸福。同时,赛龙舟、丢包、放火花、点孔明灯等活动非常热闹。入夜,人们仍纵情歌舞,笑声不绝。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傣族人大多居位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及甘蔗、樟脑、咖啡等多种经济作物,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

  • 鍏充簬鏄ヨ妭鐨勫ソ璇嶅ソ鍙ュソ娈
    绛旓細浣滃鍐欐槬鑺傜殑鏂囩珷濡備笅锛1銆佽佽垗鐨勩婂寳浜殑鏄ヨ妭銆嬫枃涓弿缁樹簡涓骞呭箙鑰佸寳浜槬鑺傜殑姘戦姘戜織鐢诲嵎锛岃〃鐜颁簡鏄ヨ妭鐨勯殕閲嶄笌鐑椆锛屽睍鐜颁簡涓浗鑺傛棩涔犱織鐨娓╅Θ缇庡ソ锛屽悓鏃跺姣旀柊鏃хぞ浼氱殑鏄ヨ妭锛岀獊鍑轰簡鏂扮ぞ浼氱Щ椋庢槗淇椼佹槬鑺傝繃寰楁涔愯屽仴搴凤紝琛ㄨ揪浜嗕綔鑰呭鏂颁腑鍥姐佹柊绀句細鐨勮禐缇庛傚叏鏂囧厖婊″寳浜懗鍎跨殑鏈村疄璇█锛岄檲杩版湸绱犺嚜鐒讹紝涓...
  • 璧颁翰璁垮弸鐨勫ソ璇嶄匠鍙
    绛旓細5. 鍏充簬姘戦姘戜織鐨勫ソ璇嶅ソ鍙 鐏厜鐔勭伃浜,鏄棯灏勭殑鐬充粊銆備竴棰楅鐏槦浠庡ぉ鑰岄檷銆佷紭缇,鍏崇埍鏅氳緢,涓棰楅鈥滃皬瀵煎脊鈥濆悜绌轰腑椋炲幓銆 娌虫眽娓呬笖娴,鍦ㄦ垜鐨勮。琛笂闈欓潤娴佹郴鈥︹ 鏄ヨ妭鏄腑鍗庢皯鏃忎紶缁熺殑鍠滃簡鍥㈠渾鑺傛棩,鐑х伡鐫浣犮備粖鏅氥 缁堟棩涓嶆垚绔:鈥滅湡缇,鏄ヤ績鐨勯紦鐐,鏄惧緱娼囨磼,閭g儫鑺,鎵嚭婊¤厰鐨勫垢绂,鎴戠嫭鍧愪簬闃冲彴鐗电墰鑺辫姳...
  • 璧颁翰璁垮弸鏈缁忓吀鐨勪竴鍙
    绛旓細濂藉彞濂芥锛氱┖姘旈噷寮ユ极鐫杩囧勾鐨勯鐢滄皵銆傛剤鏉ユ剤娴撱傚浜庤繃骞达紝鎬绘湁涓绉嶈涓嶅嚭鐨勬鎮︺佹鍠滃拰涔呬箙鐨勬湡寰呫傜溂鐪嬬潃鏄ヨ妭灏辫鏉ヤ复浜嗭紝杩欏嚑澶╄蛋鍦ㄨ涓婂埌澶勯兘鏄嫀鐫澶у寘灏忓寘璐拱骞磋揣鐨勮浜猴紝姣忎釜浜虹殑鑴镐笂锛岃韩涓婇兘鏄竴鐗囧枩姘旀磱娲嬶紝浠夸經杩囧勾鐨勫揩涔愪粠浜轰滑鐨勫績閲屾孩浜嗗嚭鏉ユ祦娣屽埌浜嗗叏韬5. 鍏充簬姘戦姘戜織鐨勫ソ璇嶅ソ鍙...
  • 褰㈠鑺傛棩娆㈠簡姘旀皼鐨勮瘲鍙ユ槸浠涔
    绛旓細浣犲彲浠ユ憳閫夊叾涓嚑鍙 3.鎻忓啓鑺傛棩姘旀皼鐨勫ソ璇嶅ソ鍙ュソ娈鏈夊摢浜 鎻忓啓鑺傛棩姘旀皼鐨勮瘝璇:1銆佸枩姘旀磱娲:娲嬫磱:寰楁剰鐨勬牱瀛愩 鍏呮弧浜嗘鍠滅殑绁炶壊鎴栨皵姘涖2銆佸枩绗戦寮:棰滃紑:鑴搁潰鑸掑紑,鎸囩瑧瀹广 褰㈠蹇冮噷楂樺叴,婊¢潰绗戝銆3銆侀敚榧撳枾澶:鍠:澹伴煶澶с 閿i紦闇囧ぉ鍝嶃傚師鎸囦綔鎴樻椂鏁查敚鍑婚紦鎸囨尌杩涢銆 鍚庡褰㈠鍠滃簡銆佹涔愮殑鏅薄銆4銆佹瓕鑸...
  • 濂借瘝濂芥鎽樻妱澶у叏鍒濅腑
    绛旓細涓鐢濂藉彞鎽樻妱澶у叏 1銆佺敓娲绘槸涓棣栨瓕,鍚熷敱鐫浜虹敓鐨勮妭濂忓拰鏃嬪緥;鐢熸椿鏄竴鏉¤矾,寤朵几鐫浜虹敓鐨勮冻杩瑰拰甯屾湜;鐢熸椿鏄竴鏉厭,楗卞惈鐫浜虹敓鐨勬竻閱囦笌蹇ф剚;鐢熸椿鏄竴鍥㈤夯,浜ょ粐鐫浜虹敓鐨勭儲鎭间笌蹇箰;鐢熸椿鏄竴骞呯敾,鎻忕粯鐫浜虹敓缁忓巻鐨勭孩缁胯摑;鐢熸椿鏄竴鍥㈢伀,鐕冪儳鐫浜虹敓鐨勬啩鎲拰姊︽兂銆 2銆佺敓娲讳腑瑕佸浼氫韩鍙:浜彈宸ヤ綔鐨勬蹇,浜彈鏈嬪弸鐨...
  • 鎻忓啓鏉戣惤鐨勮瘝璇
    绛旓細鎻忓啓鏉戝簞鐨勫ソ璇嶅ソ鍙ュソ娈銆傝繖钃濇偁鎮犵殑鐐婄儫浠庡眿姊㈢紦缂撳崌璧锋槸鍌績鍦ㄧ敯鍦伴噷鍔充綔鐨勪汉浠洖瀹剁殑璇楁剰绗﹀彿銆 7. 鐏厜涓,鎴戠敤绗斿皷鍊惧惉鍗堝鐨勬潙搴勩傚畨瀹,闈欒哀銆傚崍澶滅殑鏉戝簞,鍍忔矇鐫′腑鐨勮佷汉,鎴戜技涔庡彲浠ュ惉鍒板ス鍧囧寑鐨勫績璺充互鍙婂钩闈欑殑鍛煎惛,鍋跺皵涔熻兘鍚埌濂硅交杞荤殑榧惧0!澶滃緢榛,娌℃湁鏈堝厜浜叉樀,澶╃┖鐨勬槦鏄熼棯鐑佺潃鍏夎姃,瀛ょ嫭鍦板畧鏈涚潃杩欎竴鐗...
  • 涓や釜浣冲彞涓涓ソ鐗囨
    绛旓細1. 濂借瘝5涓 濂藉彞2涓 濂芥1涓 鏄 濂借瘝:鏄ヨ壊婊″洯 楦熻鑺遍 妗冪孩鏌崇豢 鏄ラ洦缁电坏 鍜岄缁嗛洦 濂藉彞:1鍙埍鐨勬槬濮戝,杩堢潃杞荤泩鐨勬瀛愭潵鍒颁汉闂,閭d竴鐗囩敓鏈虹殑鏅薄渚块殢涔嬫潵鍒板洓闈㈠叓鏂,鏁翠釜涓栫晫鍍忓垰浠庝竴涓极闀跨殑鐫℃ⅵ涓嫃閱掕繃鏉ャ 2銆佸皬鐕曞瓙鎷栫潃鍓垁浼肩殑灏惧反,鍥炲埌鍖楁柟鐨勫涔,瀹冧滑鈥滃徑鍠,鍙藉柍鈥濆湴鍙 濂芥: 鐩兼湜鐫,鐩兼湜鐫...
  • 鍏勾绾ц鏂囦綔鏂
    绛旓細瑕佹槸鍦ㄩ槄璇荤殑杩囩▼涓,閬囧埌浜嗕簺濂借瘝銆濂藉彞銆濂芥,鎴戜細鎶婁粬浠憳鎶勫湪鎴戠殑绉疮鏈笂,涓鏈夋椂闂村氨浼氭嬁璧锋潵鏀惧0鏈楄銆傚洜涓鸿繖鏍锋湁鍔╀簬澧炲己瀵硅繖浜涜瘝銆佸彞銆佹鐨勮蹇,鍐欎綔鏃朵篃鏂逛究鐢ㄥ埌銆 杩欎竴鏈湰濂戒功浼存垜鎴愰暱,璁╂垜鎰熷埌浜嗗彜鍏哥殑缇;杩欎竴鏈湰濂戒功闄悓鎴戝害杩囪繖鍗佷簩涓槬绉,甯︽垜璧伴亶鍘嗗彶鐨勯暱娌;杩欎竴鏈湰濂戒功鍜屾垜涓璧疯繋鎺ユ槑...
  • 绔ュ勾涓殑浣冲彞
    绛旓細1.楂樺皵鍩 绔ュ勾 濂借瘝濂藉彞 濂借瘝:鏄忔殫 琛h3 榫囩潃鐗欏挧鐫鍢 鑷█鑷 娴戣韩鍙戞姈 鑾悕濂囧 鎭愭儳 鐓ч【 澶氬槾澶氳垖 绗戝樆鍢 蹇冪涓嶅畾 杞急 鍒╁埄绱㈢储 姝枩鍑屼贡 涔屼竷鍏碂 蹇藉鍏舵潵 椋樺拷 鍏磋叮鐩庣劧鐔犵啝鐢熻緣 璧よ8 鍙岀洰绱ч棴 闈㈠瓟閾侀潚 鍛诲悷 鎶樿吘 鑽掑噳 鎸h劚 鍩嬫 榛橀哗 鑲剰 棰戠箒 娓╂殩 椴滆壋 娑堝け 棰ゆ姈 鑴歌壊閾侀潚 鍙岃吙绱ч棴 ...
  • 楂樺皵鍩恒婄骞淬嬮噷鐨勫ソ璇嶅ソ鍙ュソ娈!(瑕佸~!)
    绛旓細楂樺皵鍩恒婄骞淬嬮噷鐨勫ソ璇嶅ソ鍙ュソ娈!(瑕佸~!) 鍚岃繖澶皯浜嗗惂!闅鹃亾浣犱滑鏉ュ彧鎯虫嬁璧颁袱鍒唦~!... 鍚岃繖澶皯浜嗗惂!闅鹃亾浣犱滑鏉ュ彧鎯虫嬁璧颁袱鍒唦~! 灞曞紑  鎴戞潵绛 7涓洖绛 #鐑# 浣犲彂鏈嬪弸鍦堜細浣跨敤閮ㄥ垎浜哄彲瑙佸姛鑳藉悧? 闆効姣旇矾闆 2007-07-22 鐭ラ亾绛斾富 鍥炵瓟閲:74 閲囩撼鐜:0% 甯姪鐨勪汉:0 鎴戜篃鍘...
  • 扩展阅读:传统节日好词20个 ... 民风民俗摘抄好词好句 ... 赞美民俗风情的句子 ... 民俗文化的唯美句子 ... 赞美民俗的优美句子 ... 民风民俗优美摘抄 ... 民俗摘抄好段 ... 家乡情怀经典句子 ... 关于民俗的优美句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