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拢就抢!芬兰10%的领土是如何被俄罗斯吞并的?

说起芬兰,其周边的几方豪强不容忽视:北欧的瑞典、挪威,以及东边的俄罗斯。随着俄乌冲突的日益加剧,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矛盾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境况下,芬兰忽然放弃了自二战以来“永不结盟”的中立立场,忽然宣布加入北约,让国际社会震惊不已。要知道,作为一个中立国,却忽然加入一个军事集团组织,这在世界历史上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芬兰此举也意味着俄罗斯北方第二大城市以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圣彼得堡将完全暴露在北约的威胁之下,使得俄罗斯面临两面夹击的战略困境。不过,芬兰忽然背刺俄罗斯并非没有原因。要知道,芬兰人对于俄罗斯的恨意抵触刻入骨髓,两国之间的恩怨可谓是源远流长。所以,芬兰会选择在俄乌冲突的关键时刻忽然与俄罗斯撕破脸,似乎一点也不意外。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芬兰为何患上“恐俄症”?俄罗斯是如何与芬兰结下恩怨的?
芬兰,人们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可能就是北欧国家里存在感不太强的一个国家,它的名气比起同为北欧国家的瑞典、挪威要小很多。也许很多中国人知道芬兰还是从诺基亚手机开始的,也许还有很多人到现在都以为诺基亚是来自英法美日等电子科技知名大国。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被许多人遗忘的国家,在连续三年蝉联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时,忽然选择走出舒适圈,加入对外冲突日益剧烈的北约阵营。显然,这一举动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芬兰感受到了来自东边俄罗斯的扩张威胁。
芬兰虽然富足发达,却是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它的国土面积仅有33.8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两个河南省这么大。在这本就小得可怜的领土之中,还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常年被北极冰封,全部人口更是不到600万,发展空间极其有限。
再纵观芬兰的地缘政治环境,被夹在北欧老大瑞典和超级大国俄罗斯的夹缝中间,两面老大都对芬兰这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国虎视眈眈,让芬兰着实感觉身不由己。
单从民族发源来看,芬兰虽然地处北欧,同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但是芬兰人的人种却并非北欧本土的维京人,而是发源于现如今俄罗斯的伏尔加河流域,经过两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徙和扩张,才来到如今波罗的海的芬兰地区。所以,单从血缘上来说,芬兰人与北欧维京人根本就毫无关系,反而与斯拉夫人的血统最近。
在11世纪,瑞典实现统一,随即旋风般地入侵芬兰,对芬兰展开了长达600多年的统治。在这个过程中,瑞典不仅强迫芬兰人信仰基督教,还让芬兰人将瑞典语列为芬兰第一语言,要求所有的公务员和老师都必须说瑞典语,不许说芬兰语。即便是在瑞典接连不断地扩张战争里,芬兰也要被迫帮忙打仗,搞得自己不堪重负,十分狼狈。
在这样的境况下,芬兰的日子过得自然是非常憋屈。直到16世纪后期,受欧洲宗教改革思潮的影响,芬兰开始奠定芬兰语的书写体系,他们的民族意识才逐渐觉醒,自此开启了反抗瑞典的独立思潮。
与此同时,东欧平原也诞生出一个正在急速扩张的斯拉夫民族——俄罗斯帝国。直到18世纪,俄罗斯的扩张爪牙逐渐触碰到瑞典的势力范围,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此时,夹在俄罗斯与瑞典中间的芬兰,便成为了两个大国交锋的主战场。
最终,瑞典落败,芬兰地区的统治权划归俄罗斯帝国所有,芬兰由此成为了沙俄麾下的一个藩属国——芬兰大公国,开启了被俄罗斯统治的时代。接手芬兰后,沙俄为了进一步瓦解瑞典在芬兰的影响力,给予了芬兰高度自治的权力,不但让芬兰恢复了芬兰语的官方语言地位,还让芬兰各级官员都由芬兰人出任,芬兰议会还可以决定除外交与军事以外的大部分事务。
在这一期间,芬兰也充分利用自治权,大力发展国内经济,为如今的繁荣奠定基础,日子过得欣欣向荣。所以,经历600多年限制初尝自由的芬兰,对于芬兰大公国的体制和俄罗斯帝国的统治都十分满意,局面一度和谐异常。
直到19世纪末,随着沙俄的由盛转衰,人民生活水平急转直下,境内民族情绪和分裂势力开始滋长。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帝国也开始转变政策,对少数民族采取强硬的“俄罗斯化”进行高压管理。
对于芬兰这个少数民族,俄罗斯显然也不例外。他们开始在芬兰推广俄语,缩小芬兰语的适用范围,还限制了芬兰议会的立法权,并强行要求芬兰人在俄军服役,而不是向过去那样维持一个相对独立的芬兰军队。
俄罗斯此举,显然与当年统治芬兰时的瑞典别无二致,从而彻底激怒了芬兰人。于是,趁着沙俄国内政局不稳,芬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俄运动,要求独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直到1917年沙俄倒台、苏俄政权建立,芬兰便趁势宣布独立。
苏俄建立初期,由于列宁曾承诺交还所有沙俄时期被侵占的别国领土,所以苏俄起初对芬兰十分宽容,不但交还了部分芬兰领土,还第一个承认芬兰是独立国家。直到苏俄转变为苏联,列宁逝世、野心勃勃的斯大林上位,苏联对于芬兰这个夹缝中的小国再度开启虎视眈眈的模式。
二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加紧建立“东方战线”,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苏芬战争,最终如愿以偿地占领了芬兰包括卡累利阿地区的大片领土。那么,苏联为何要侵占芬兰呢?
这是因为苏芬边境距离苏联北方第二大城市以及经济中心-列宁格勒仅有32公里,一旦发生战事,列宁格勒将无险可守。所以,芬兰的政治倒向,几乎就决定着苏联经济重镇的生死存亡。为了保障列宁格勒的地缘安全,斯大林便对芬兰提出“换地计划”,企图用5523平方公里的苏联领土来换取列宁格勒北部芬兰的2761平方公里领土。
然而,这一看似十分划算的要求却遭到了芬兰的果断拒绝。因为苏联要求换取的2761平方土地里,包含着芬兰耗费12年时间修筑起的长达135公里、纵深95公里的“曼纳海姆防线”。一旦换地,这一防线将落入苏联手中,芬兰对于苏联就将无险可守,极有可能被苏联再度吞并。
1939年11月13日,苏芬谈判破裂,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正式发出最后通牒:“外交官无能为力,接下来该军队发言。”便急速开启了苏芬战争。但苏联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成立了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加盟共和国平级的“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企图借此吞并芬兰全境,实在是“谈不拢就抢”。
苏联此举也让芬兰感受到莫大的威胁,为了对抗苏联,芬兰竟然站在纳粹德国的阵营。而德国自然也乐于利用芬兰完成自己的侵苏大业,鼓动芬兰收复失地。就这样,芬兰从本就不多的人口之中勉勉强强地凑出了10万军队,与德军一同参加侵苏战争,其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芬兰节节败退,不得不被迫割让领土向苏联求和。
直至1945年,芬兰共计有10%的领土丧失于苏联手中,它们不但没有如愿以偿地收回失地,连最重要的北冰洋出海口不冻港都赔了进去,可谓是得不偿失。在吃了大亏之后,芬兰从此“收心不爱”,宣布自己成为中立国,既不加入北约也不加入华约。
谁料随着美苏争霸的日益激烈,芬兰的中立地位反倒变得十分吃香,西方国家和苏联都在想方设法地拉拢芬兰,对芬兰施以援手。而芬兰也在两面通吃的滋养下成功成为一个工业国,国力迅速崛起,成为了发达国家之一。
苏联解体后,即便是面对依旧庞大的俄罗斯,芬兰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依旧保持着中立地位。如今,“恐俄症”频发的芬兰选择毅然失去这个中立地位,结局究竟是好是坏,就只能交给时间去检验了。

  • 涓涓腑瀛︾敓鍏充簬涓笢鐨勯棶棰
    绛旓細绗簩涓棶棰樸傞鍏堢編鍥界殑鐘瑰お浜烘槸寰堟湁瀹炲姏鐨勶紝鍙互璇存槸缇庡浗鏈寮虹殑闄㈠闆嗗洟锛屼换浣曟斂娌讳汉鐗╅兘涓嶈兘涓嶈冭檻浠栦滑鐨勬佸害銆傚啀璇达紝灏辩編鍥芥潵璇达紝涓嶆槸涓笢瓒婁贡瓒婂ソ锛岃屾槸鑳藉缓绔嬩竴涓緝涓轰翰缇庣殑绋冲畾鐨勪腑涓滄槸鏈濂界殑锛岀幇鍦ㄧ編鍥芥妸娌欑壒鍜屽焹鍙婇兘鎷夎繃鏉ヤ簡锛屼紛鎷夊厠涔熶笉琛岋紝缇庡浗鏇村笇鏈涗互鑹插垪璺熼樋鎷変集鍥藉杈炬垚鍜屽钩銆傚綋鍒濈編鍥藉氨鏄...
  • 鏄熼檯浜夐湼涓汉銆佽櫕銆佺涓夋棌鍒板簳鏈夊暐娣变粐澶ф仺?鎬绘槸鎵撳緱浣犳鎴戞椿?_鐧惧害鐭...
    绛旓細铏棌灏忕嫍浠暣澶╁氨鐬庤烦,涔熶笉瀹炶璁″垝鐢熻偛,鍗婂ぉ灏变竴绐濄傜鏃忔洿绁,楗兘涓嶇敤鍚,涔熷氨涓嶇敤鐮旂┒鍩烘湰鐢熷瓨鏈浜嗐備綘璇磋繖鏍蜂笅鍘诲畤瀹欒繕涓嶈铏棌铏捣娣规病浜嗗晩銆備汉鏃,绁炴棌閾佸畾瑕佺帺鐜┿傛墍浠ヤ汉鏃,绁炴棌灏变笉骞蹭簡,瑕佸幓鎵惧コ鐜,璁╁ス鎺у埗鎺у埗铏彛銆傝繖鏄共娑夊唴鏀垮晩,濂崇帇褰撶劧涓嶅共浜,杩欎笉璋堜笉鎷㈠氨鍙ソ寮鎴樹簡銆傘傘 宸茶禐杩 宸...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