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陈廷敬

大清康熙一朝,由于康熙帝的励精图治,使大清王朝开始步入辉煌盛世。皇帝的圣明,使得政治环境相对宽松透明,如“春夜喜雨”般滋生了一批像明珠、索额图、徐乾学、陈廷敬这样的政治明星。然而,纵观这些名臣,大都不能善终。明珠被削权罢相,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

只有陈廷敬是个例外。康熙在位61年,陈廷敬从政53年间,历经28次升迁,一直做到文源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清朝不设宰相,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了。陈廷敬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成为康熙朝的一代重臣。难得的是,在风云变幻的康熙政坛,陈廷敬善始善终,死后犹获殊荣,被康熙帝赞扬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关于陈廷敬,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他主持编撰的《康熙字典》几乎人尽皆知。陈廷敬一生四平八稳,历精图治,成就了康熙给他的八字评语“宽大老成,几近完人”。在错综复杂的官场,陈廷敬凭什么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又靠什么屡任要职,而不失皇帝信任,成为一棵政坛常青树呢?

        纵观陈廷敬的仕途生涯,你会发现陈廷敬一生没有太大的波折,他既没有李光地因“贪位忘亲”而被言官弹劾的情况,也没有徐元文、徐乾学兄弟那种时而“势倾满汉”、时而“解职投闲”的戏剧性人生。陈廷敬是一步一步,谨小慎微,通过脚踏实地效忠朝廷,以及和康熙数十年的长期相处中逐渐获得信任,稳扎稳打地登上了权力的高峰。这种处世哲学、为官之道,正像是龟兔赛跑的制胜逻辑,虽然慢,但稳,而且能够笑到最后。

      一、不怕慢就怕站,稳固才是硬道理

陈廷敬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皇城村,现在他的故居“皇城相府”,已成为山西著名的旅游景点。陈氏家族作为晋商文化的早期代表,早在明末清初时,生意就南跨东南亚,北达俄罗斯,财源广进,富甲一方。

陈家富而求学,陈氏家族在明清两代,科甲鼎盛,人才辈出, 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其中最显赫的,当然就属陈廷敬了。

陈廷敬,原名“敬”,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辄不忘”。顺治十五年参加殿试时,因与另一位考生同名,顺治皇帝特别在他名字中加“廷”字以示分别。殿试后,陈廷敬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是明清两代的人材储备库,朝廷选任官员,一般都从这里挑选,所以庶吉士也被视为“储相”。

庶吉士的工作颇为“清贵”,平常的职责,主要是给皇帝讲解经史子籍,并帮皇帝起草诏书,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所以从三十四岁起,陈廷敬就当起了康熙的老师,为这位年轻的皇帝讲讲课,切磋切磋学问,交流一下思想。陈廷敬正是通过这一特殊职位,在和皇帝的朝夕相处中,逐渐展露才华,获得赏识。有一次,被康熙皇帝赞赏道:“每日进讲,启迪朕心,甚有裨益。”并特赐予他表里绸缎各二匹,以示奖励。

然而,朝廷复杂,陈廷敬虽然深得康熙的宠幸,却毕竟是初来乍到,且官职不大,最要命的他还是一个汉臣。大清朝廷,虽然创制了著名的“满汉全席”,却从未出现过真正的满汉大臣之间的和谐共处,很多事情,满臣可以做,汉臣却不能做。初涉仕途的陈廷敬,深知其中的厉害,所以处处小心,事事谨慎。

此时的康熙朝廷,看似平静,却暗涌波涛。随着索额图和明珠的权倾朝野,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索”党和“明”党,两个同样为满臣的康熙重臣,表面上一团和气,却各怀野心,巴不得打倒对方,独掌朝纲。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拼命拉拢人才,对皇上颇为器重的陈廷敬,当然都要极力拉拢。

          面对“索”党和“明”党的亲近拉拢,陈廷敬表现得相当理智和聪明。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岳父李振邺的指点,他知道两党相争,必然是两败俱伤,自己唯有清清白白,两不相帮,一心为皇上着想才是正道。所以,陈廷敬采取了中立的态度,牢牢记住李振邺告诉他的“等”字,摈弃浮躁,韬光养晦,允许自己像乌龟一样慢慢前行。

事实证明,陈廷敬的判断是正确的,对于一个根基不稳的年轻人而言,远离是非之地,稳固才是硬道理。

二、路线正确,站在皇帝立场上考虑问题

陈廷敬站稳脚跟后,果然不负康熙重望,在处理政务和上谏时,权衡利弊,考虑周全,处处为皇帝的江山社稷着想的同时,也想着天下黎民百姓。

康熙二十三年元月,陈廷敬被调任为吏部右侍郎,管理户部钱法。上任后,经过认真考察,陈廷敬发现铜钱铸造中存在严重问题。原来,古代铜钱因为使用的需要,经常要重新铸造,以至于铜钱时轻时重,没有统一的标准。过去,一两白银可以兑一千枚铜钱,到陈廷敬上任时只能兑换九百枚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陈廷敬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商人把铜钱熔化成铜,从中渔利造成的恶果。那么,商人为什么要把铜钱熔化成铜呢?原来,一两银子可以买七斤铜,但如果把一两银子兑换成铜钱,可以得到一千枚铜钱,把这一千枚铜钱熔化,就可以得到八斤十二两铜。也就是说,从铜钱的熔化中,商人可以获利一斤十二两的铜价。

按说,销毁钱币,其罪至重,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长期不能禁止的原因,完全是受利益的驱使,导致一些不法商人以此盈利,使得市场上铜钱日趋减少。

找到了问题所在,陈廷敬于是在八月份上疏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增加钱币的重量,而应改重为轻。只有这样,私铸之风才会不禁自绝。”不仅如此,陈廷敬还见解独特地提出:“让百姓也来开采铜矿,以增加铜的产量。随着铜的增加,铜钱价值自然就会日趋稳定。”

陈廷敬的上疏送至朝廷后,得到了康熙的认可和重视,很快这些建议就被采纳,并付诸实施了。

因为业绩显著,同年九月,陈廷敬被升任为左都御史。当时清廷腐化之风严重,有钱人家竞相铺张,节俭之人反遭讥笑。奢侈之风的盛行,让贪污求利、触犯法律的事情随之增加,陈廷敬对此深为痛恨,在反贪倡廉、肃清吏治方面提出了重要的观点和措施。

康熙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陈廷敬上《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指出:“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意思是说,奢侈导致贪污,节俭才能清廉。由此,陈廷敬提出,通过朝廷立法,使天下移风易俗,人心崇俭,才能培养真正的清廉之风。这种思想的中心,便是“俭以养廉”,虽与今天政府提倡的“高薪养廉”背道而驰,却是异曲同工,对于当时现状的改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对于陈廷敬的上疏,康熙帝表示赞同,指出:今后“务须返朴还淳,格循法制,以副朕敦本务实,崇尚书俭至意”。

对贪官污吏的打击惩治,陈廷敬同样不遗余力。三藩叛乱期间,清朝用兵西南,政府因财政困难,于是大开“捐纳之门”,云南巡抚王继文积储了许多捐纳而来的粮草。三藩平定之后,王继文尚余粮米五十一万四千六百余石,谷草一千一百六十一万五千余束。按例,王继文应该支放这些储积粮草以备军用,但他却另外动用库银购买粮草,而且数额巨大。

陈廷敬于康熙二十四年上《抚臣亏饷负国据实纠参疏》弹劾王继文,认为他在战时不用捐纳粮草,却动用库银,大军凯旋之后又将所存谷米以官俸抵给本省官员,前后银数相差九十万两之多。弹章一上,王继文罢官,史书记载:从此以后“风纪整肃”。

在奖廉惩贪、整饬吏治方面,陈廷敬正直敢言,主张具体可行,确有其独到之处。对于康熙帝朝大政方针的执行,发挥了显著作用。

陈廷敬在提倡别人廉洁的同时,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有一次,有人拿着千金贺礼去为他祝寿,想要作陈廷敬的门生。当时,富裕的庶族地主,为了提高社会政治地位,求取官职,往往通过送礼行贿,去投靠高门世族做门生。陈廷敬痛恨以权谋私,从不收这样的门生,得知对方来意后,便把对方拒之门外。谁知对方贼心不死,守在门外数日,趁某个月黑风高之夜闯入陈府,见到陈廷敬便长跪不起。然而,即便这样也仍是无济于事,被陈廷敬大声怒斥出去。

陈廷敬不为金钱所动,亦不为亲情所动。他的弟弟陈廷愫在河北武安县任知县,深得民心,有“陈青天”的美誉。任期届满后,陈廷愫写信给在京做官的大哥陈廷敬,让其为自己在京城另谋一官职。

陈廷敬深知官场险恶,面对弟弟的请求,写了封家书,劝弟弟知足常乐,不要跑官,还是返回老家管理好田地庄园,照看好年迈的父母,以诗书为伴,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陈廷愫接信后,依言返回故里,赡养父母,以终天年。

如此清廉为官,以至于陈廷敬虽官至宰辅,生活却非常清贫,常常记诵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忍饥诵书,率常半饱”的话,因此被人称为“半饱居士”。他生活俭朴,饮食无珍疏膏粱,一冬只吃腌菜,还甚觉有味,赋诗曰:“残杯冷炙易酸辛,多少京华旅食人。索莫一冬差有味,菜根占得菜花春。”陈廷敬在京为官五十余年,整理行囊,并无长物,只有老屋数间,准备变卖之后归老。

        三、多事之秋,避其锋芒,像乌龟一样缩回头去

陈廷敬始终奉行清正廉洁的做官准则,取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和赞赏,却无形中伤害到“明”“索”两党的利益,让他们十分恼火,寻找各种机会对陈廷敬实施打击。

他们找到的第一个打击对象,是陈廷敬的弟弟陈廷统。“明”、“索”两党利用计谋陷害他贪污,间接地打击陈廷敬,使他在皇上面前的印象分下降。而陈廷敬对此三缄其口,不为弟弟求情解释,只在家中闭门不出,胆颤心惊地赋诗道“为人清贫始做官”。

接着,“明”、“索”两党又通过打击陈廷敬的亲家张汧,令陈廷敬倍受牵连,经历了一次重大危机。张汧,山西高平人,与陈廷敬为顺治戊戌同榜进士,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同年,因此结成了儿女亲家。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张汧任湖广巡抚时,山西道御史陈紫芝疏劾他“位任未久,黩货多端”。说他在福建布政使任上亏损库银三十余万两,这就是康熙年间震动朝野的张汧贪黩案。康熙帝历来以奖廉惩贪为要务,对此事非常重视,让直隶巡抚于成龙、山西巡抚马齐等人前去会审此案。

审案归来后,于成龙将案情上报皇上时,兵部尚书张玉书趁机说“被弹劾者张汧有亲戚(指陈廷敬)在北京为他打点此事,应该一块追究!”此时,案情还因为涉及到徐乾学受贿,徐乾学于是贿赂康熙左右,向康熙帝进言说:“张汧用银,又有送银子者,陈廷敬也!收银子者,高士奇也,与徐乾学实无涉。”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陈廷敬深知自己处境艰难,再多的申辩也只能招来更多的是非,于是缄墨不语,等待案情水落石出。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张汧因“贪污银九万余两”而被处绞。康熙帝觉察到陈廷敬被冤,却不闻不问。对此,陈廷敬感触良深,赶紧向康熙帝上《俯沥恳诚祈恩回籍以安愚分疏》,向皇上谢罪,恳请回家守孝。

事后,陈廷敬对李光地等人说:“实在迫张汧做巡抚,要银子,也是徐乾学。后来银子不应手,教人参他,又是徐乾学。”可见,陈廷敬因为亲家的贪污案件大受牵连,而又实在无辜。然而,既然无辜,为什么还要一再忍让?

这正是陈廷敬的明智之处,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多事之秋,应该避其锋芒,像乌龟一样缩回头去才是上策。如此低调,不仅可以积蓄能量,为自己在康熙的心目中的形象加分,还能为日后的反击寻找机会。

回家后,陈廷敬更加谨慎,勤勉修书,缄口不论政事,就这样度过了三年时光。再看在这场风波中,同样被牵连的徐乾学、高士奇等人,他们与陈廷敬一样,同是康熙身边的要人,其表现却大相径庭。徐乾学、高士奇被解任后,却声焰更炽,纳贿更多,虽被革职却仍旧留在北京修书,天天到南书房值班,所有文字,如果不经徐乾学改定,就不能称之为旨,整个大清朝廷,不管是满、汉大臣都归到他的门下。

对徐乾学的招摇,没等康熙发话,高士奇就看不过去了,在康熙二十八年九月上疏弹劾徐乾学。不过,高士奇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康熙帝深知徐乾学、高士奇招摇多事,气愤地说:“汉人倾险,可恶已极。”于是,把徐、高二人一块儿赶出了京城。

而在次年的康熙二十九年二月,就在徐、高二人被迫离京后不久,陈廷敬又被起用为左都御吏,从此以后备受重用,一直做到文渊阁大学士。

陈廷敬尽管和高士奇、徐乾学等人彼此推崇,过从甚密,但绝不像高、徐那样呼朋引类,植党揽权,从不参与互相倾轧的权力之争,所以能够在避过锋芒之后,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在当时满朝官僚“三五成群,互相交结”的政治风气下,表现出一种独善其身的道德情操。陈廷敬这种老成谨慎的政治作风,深得康熙的欣赏,所以评价他“老成宽大”、“慎守无过”。

四,该出手时就出手,像乌龟一样咬住对手

重新被朝廷启用后,陈廷敬内心感慨万分,他深知自己在康熙心目中所占的份量。面对当时明珠权倾朝野的现状,陈廷敬仔细揣摩康熙的心思,准确把握到了自己应该担负的政治使命。

一次,皇上找陈廷敬问话,言谈间,陈廷敬随口说出“明相国”几个字时,不料康熙大怒,说“大清从未设过什么相国,何来的明相国?”就是这一句话中,让陈廷敬敏锐地察觉到了康熙帝对明珠的反感和态度,也让他知道,反击明珠的时机成熟了。

随后,陈廷敬立刻搜集证据,利用康熙检阅海军的机会,设计了一个连环参,直接间接地连参了明珠、索额图、徐乾学和高士奇四位大臣。正像陈廷敬预料的那样,从前地位稳固的朝廷重臣,此时再也经不起风吹雨打,弹指间就倾倒在地。

弹劾的结果是,明珠被罢相削权,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倍享尊荣却被斥退回籍。

陈廷敬的连环参,不仅保全了自己,更帮康熙铲除了朝廷头痛已久的“明”“索”两党之争。关键时刻,一向稳重的陈廷敬痛下狠手,把明珠、高士奇等人一网打尽。其动作突然而迅猛,如同乌龟取食,咬住目标绝不松口。然而,陈廷敬这样做的目的,却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大清康熙朝廷,为了国家。

当政治的风烟远去,陈廷敬流传千古,能够让大家记住的,却只有他主持编纂那部《康熙字典》。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皇帝下诏,命令张玉书、陈廷敬领导编纂一部大型字典。编纂开始后的第二年,张玉书就病逝了,剩下陈廷敬独自担任总裁官。

《康熙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辞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共42卷,计47035字,这部字典的编辑,在文字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后来字典编纂奠定了基础。陈廷敬领导编纂这部字典时,已是70多岁高龄,这部中国文化史上首部辞书,是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给后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部大字典的编纂,组织了三十多人的编辑班子,陈廷敬的儿子陈壮履也在其中。父子留名于一书,一时传为美谈。可惜字典问世时,陈廷敬已经去世,没能亲眼看出《康熙字典》的出版。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陈廷敬病危,康熙皇帝遣太医前往诊视。四月病卒,终年七十三岁,康熙率大臣侍卫奠洒,并令各部院满、汉大臣前往吊祭。康熙皇帝亲笔写了挽诗,赐祭葬典礼,十分隆重。谥曰文贞。

陈廷敬最后老死相位。一代大清名相,宦海风云,浮沉难料,如履薄冰几十载,终于悟透官场秘诀,得以善终。 像那只和兔子赛跑的乌龟,慢悠悠跑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 鍚嶅彲鍚嶉潪甯稿悕鈥斺旇銆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嬫湁鎰
    绛旓細浣欑礌涓嶅枩瑙傚悗瀹簤鏂楀墽锛屾竻鍓ф洿鐢,鍗村亸鐖变簬鍚勭璐磋繎鍙插疄鐨勫巻鍙插墽锛屻婂ぇ绉﹀笣鍥姐嬨併婂悍鐔欑帇鏈濄嬨併婁竴浠e粔鍚忎簬鎴愰緳銆嬬瓑銆傝繎鏃ヨ銆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嬶紝鏀惰幏棰囦赴銆傚湪鍓т腑锛屽彜浠e鑰呭磭灏氳涔︺佹枃浜哄+瀛愪箣椋庨锛屼负鍥藉鑸嶇敓璇峰懡涔嬮缚楣勪箣蹇楋紝瀹跺娓婃簮銆佽瘲涔︿紶瀹惰缁欐垜鐨勫嵃璞″挨涓烘繁鍒汇傗滃鑰屼紭鍒欎粫锛屼粫鑰屼紭鍒...
  • 銆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嬮檲寤锋暚鍎垮瓙闄堝.灞ョ粨灞鏄粈涔?
    绛旓細銆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嬮檲寤锋暚鍎垮瓙闄堝.灞ョ粨灞鏄缁堟瀵濄傘婁竴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嬮檲澹饱鏄檲寤锋暚鐨勭涓変釜鍎垮瓙锛屽厛涓句汉鍚庤繘澹紝鐒跺悗琚縼渚嶈瀛﹀+銆備篃鏇句换澶氫釜绾簨缂栧啓鐨勬牎鍕樺畼锛屼箣鍚庤浜哄脊鍔鹃檷涓虹紪淇紝杩樺弬涓庣紪鍐欍婂悍鐔欏瓧鍏搞嬶紝閫濅笘鏃69宀侊紝涔熺畻鏄缁堟瀵濄傘婁竴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嬮檲澹饱浜虹墿褰㈣薄 闄堝.灞ユф牸鎵ф嫍锛屼篃鏄...
  • 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蹇冭鍘熷瀷
    绛旓細搴风啓鐨勮佸笀銆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蹇冭鍘熷瀷鏄悍鐔欑殑鑰佸笀闄堝环鏁紝闄堝环鏁紝瀛楀瓙绔紝鍙疯宀╋紝鏅氬彿鍗堜涵锛屽磭绁崄浜屽勾鐨勬椂鍊欏湪娉藉窞搴滈槼鍩庯紙灞辫タ鏅嬪煄甯傞槼鍩庡幙鍖楃暀闀囩殗鍩庢潙锛夊嚭鐢燂紝娓呴『娌诲崄浜斿勾锛岄檲寤锋暚鍙傚姞绉戜妇鑰冭瘯锛岄『鍒╃殑鑰冧腑杩涘+锛屽悗鏉ラ変负搴跺悏澹紝瀵瑰悍鐔欑殗甯濆奖鍝嶆瀬涓烘繁鍒荤殑浜恒
  • 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閲囪枃缁撳眬
    绛旓細闄堝环鏁コ鍎块噰钖囩粨灞鏄彟瀚佷粬浜恒傚湪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杩欓儴鐢佃鍓т腑锛岄檲閲囪枃鏈鍚庢病鏈夊珌涓庣撼鍏板鑻ワ紝鑰屾槸鍙﹀珌浠栦汉锛屽钩璋堣繃瀹屼竴鐢熴
  • 鐢佃鍓 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 鐗囧熬姝屾洸鍚嶆槸浠涔?璋佸敱鐨?
    绛旓細鍗冪 - 鏈卞厠 (鐢佃鍓с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嬬墖灏炬洸)浣滆瘝锛氬懆娲侀 浣滄洸锛氳儭灏忛弗 鍗冪澶у湴瀵勬ⅵ閲 鍛藉墠绋嬩竾缁 宄板肠濡傝仛鎵嬩腑鎵舵憞璧 鍔垮澶忕伀鐢熺敓涓嶆伅 绾㈢儧鐓ч暱琛 涓囧嵎缁堣娴 瀵掔獥鍐闅惧叆鐪 椋庝簯鐧炬湞鍙 姘稿皢澶╀笅鍏 涓鑵旇闀屽埢鍦ㄨ兏鍓 鐢ㄤ竴鐢熸椂闂 鐢讳竴鍝侀潚鑾 鐧惧勾闂撮殢椋庢祬娴呮憞鏇 涓鸿媿鐢熺珛涓 澶╁湴鐨嗗彲瑙 ...
  • 浜庢垚榫欓檲寤锋暚浠涔堝叧绯 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鍘嗗彶鍘熷瀷浠嬬粛
    绛旓細鐢佃鍓с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嬫鍦ㄧ儹鎾紝闄堝环鏁槸甯濆笀涔熸槸鏈濆环閲嶈嚕锛屼箣鍓嶄竴閮ㄣ婁簬鎴愰緳銆嬩篃璁╁ぇ瀹跺ぇ鑷翠簡瑙d簡闄堝环鏁紝閭e巻鍙蹭笂浜庢垚榫欓檲寤锋暚浠涔堝叧绯诲憿?鍓т腑闄堝环鏁笌浜庢垚榫欎竴鏍锋槸涓竻姝e粔鏄庣殑濂藉畼锛屼袱浜哄搧鎬х浉鍚岋紝鑰屼笖鍚屾槸搴风啓鐪嬮噸鐨勫ぇ鑷o紝鑷劧涔熶細鏈夋墍鍏宠仈銆傞檲寤锋暚鐪熷疄瀛樺湪 銆婁竴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嬮檲寤锋暚 闄堝环鏁鐨囧懡...
  • 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蹇冭鏄ソ浜哄悧
    绛旓細鏄ソ浜恒傛牴鎹埍濂囪壓鏌ヨ寰楃煡锛屽湪銆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嬩腑蹇冭鏄储灏肩殑绗簲瀛愶紝瀹樺眳棰嗕緧鍗唴澶ц嚕锛屼篃鏄袱姹熻祱鐏捐椽澧ㄦ鐨勫法锠广傚湪姹ゅ鐣欎笅鐨勯粦璐︾翱琚掍氦缁欏悍鐔欏悗锛屽績瑁曡8闇蹭笂韬紝鍚戝悍鐔欒缃紝閫氳繃鍓嶈兏鍚庤儗涓婇暱闀跨殑浼ょ棔锛屾彁閱掑悍鐔欎笉瑕佸繕鎭┿備粬鏇惧湪鎿掗硨鐨勫竷搴撳ぇ鎴樹腑锛屾尐浜嗛硨鎷滄暟鍒銆傚ぇ闅句笉姝伙紝璇ユ湁鍚庣銆傘...
  • 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姹ょ鎱х粨灞
    绛旓細銆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嬬殑鍓ф儏涓檲寤锋暚鍎垮姹ょ鎱х殑缁撳眬锛氫负浜嗕笉杩炵疮闄堟皬鐖跺瓙锛岀嫭鑷墠鍘诲ぇ鐞嗗璁ょ姜锛岃屾湞鍫備箣涓婃槑鐝犵瓑浜哄啀娆″脊鍔鹃檲寤锋暚锛屽悍鐔欏姏淇濅笅浜嗕簩浜猴紝鍙垽姹ょ鎱ф湁缃紝涓嬫湞涔嬪悗搴风啓绛斿簲闄堝环鏁細淇濇堡绂忔収涓嶆锛岃繖鏄湪澶х嫳涓堡绂忔収绐佺劧瑕佹涓炬槑鐝犵瓑浜恒傚悍鐔欎翰鑷墠鏉ュ綋寰楃煡鏄庣彔涓庡姝や箣澶氬畼鍛樺嬀缁撲箣鏃舵劋鎬掍笉宸诧紝...
  • 浠庝竴鍝佸崌鍒版涓鍝佹湁澶氶毦:闄堝环鏁鐢ㄤ簡20骞存椂闂
    绛旓細娓呮湞鏃舵湡姝d竴鍝佸畼鍛樺拰浠庝竴鍝佸畼鍛樼殑鏈濇湇娌℃湁宸埆锛岄兘鏄埓涓滅彔绾㈠疂鐭崇殑椤跺瓙锛屾枃瀹樼敤鐨勯兘鏄粰楣よˉ瀛愶紝姝﹀畼鐢ㄧ殑閮芥槸楹掗簾琛ュ瓙銆傜敋鑷虫湁浜涢儴闂ㄥ伐浣滃唴瀹圭晫闄愭ā绯婏紝浠庝竴鍝佸共鐨勫氨鏄涓鍝佺殑娲汇備絾鏄兂瑕佷粠涓鍝佸崌鍒版涓鍝侊紝瀵逛簬鏈変簺浜烘潵璇达紝閭e彲鑰佽垂鍔蹭簡锛屽湪鐢佃鍓с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嬩腑璁茶堪鐨勪富浜哄叕闄堝环鏁紝鍦ㄩ『娌...
  • 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鐨勬紨鍛
    绛旓細銆涓浠e悕鐩搁檲寤锋暚銆嬬殑婕斿憳鏈夐櫠娉藉锛屾湵瀹忓槈锛屾浌鍔涳紝钖涘北锛岃姳楱夌瓑浜恒傝鍓ц杩颁簡娓呮湞搴风啓骞撮棿锛屾鐩撮搧闈㈡棤绉佺殑娓呭畼闄堝环鏁潗涓婄浉浣嶏紝缁忓巻浼楀纾ㄩ毦鏁撮】鍚忔不鐨勬晠浜嬨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