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为什么打加沙 以色列为什么要攻打加沙?

\u4ee5\u8272\u5217\u548c\u52a0\u6c99\u4e3a\u4ec0\u4e48\u6253\u4ed7\uff1f

\u52a0\u6c99\u4e3a\u5df4\u52d2\u65af\u5766\u4eba\u7684\u805a\u5c45\u533a\u3002\u6b64\u524d\uff0c\u4ee5\u8272\u5217\u4ee5\u5df4\u52d2\u65af\u5766\u54c8\u9a6c\u65af\u4ece\u52a0\u6c99\u5730\u533a\u53d1\u5c04\u706b\u7bad\u5f39\u88ad\u51fb\u5176\u57ce\u5e02\uff0c\u5e76\u9020\u6210\u4eba\u5458\u4f24\u4ea1\u4e3a\u7406\u7531\uff0c\u5bf9\u52a0\u6c99\u91c7\u53d6\u4e86\u519b\u4e8b\u884c\u52a8\u3002\u8fd1\u6765\uff0c\u5df4\u52d2\u65af\u5766\u53c8\u83b7\u5f97\u4e86\u8054\u5408\u56fd\u89c2\u5bdf\u5458\u56fd\u7684\u6b63\u6cbb\u5730\u4f4d\uff0c\u4fc3\u4f7f\u4ee5\u8272\u5217\u65b9\u9762\u66f4\u4e3a\u4e0d\u60a6\uff0c\u4e8e\u662f\u5bf9\u52a0\u6c99\u7684\u519b\u4e8b\u6253\u51fb\u529b\u5ea6\u6709\u6240\u52a0\u5f3a\u3002

\u9996\u5148\u6211\u4eec\u8981\u660e\u786e\u4e00\u4e2a\u6982\u5ff5\uff0c\u52a0\u6c99\u4e0d\u662f\u4e00\u4e2a\u56fd\u5bb6\uff0c\u800c\u662f\u4e00\u4e2a\u5730\u533a\u3002\u5b83\u7684\u4e3b\u8981\u4eba\u53e3\u7ec4\u6210\u662f\u5df4\u52d2\u65af\u5766\u4eba\uff0c\u800c\u4ee5\u8272\u5217\u7684\u4e3b\u8981\u7ec4\u6210\u662f\u72b9\u592a\u4eba\u3002\u5df4\u52d2\u65af\u5766\u4eba\u548c\u72b9\u592a\u4eba\u53ef\u4ee5\u7528\u4e16\u4ec7\u8fd9\u4e24\u4e2a\u5b57\u6765\u5f62\u5bb9\u3002
\u7b2c\u4e8c\u6b21\u4e16\u754c\u5927\u6218\u4e4b\u524d\uff0c\u4ee5\u8272\u5217\u8fd8\u672a\u5efa\u56fd\uff0c\u4f4f\u5728\u8fd9\u7247\u7684\u5927\u90e8\u5206\u90fd\u662f\u5df4\u52d2\u65af\u5766\u4eba\u3002\u4e8c\u6218\u4e4b\u540e\uff0c\u8054\u5408\u56fd\u51b3\u5b9a\u5728\u8fd9\u7247\u5730\u65b9\u5efa\u7acb\u4ee5\u8272\u5217\u56fd\uff0c\u72b9\u592a\u4eba\u90fd\u80fd\u5c45\u4f4f\u3002\u539f\u4f4f\u6c11\u5df4\u52d2\u65af\u5766\u4eba\u8ba4\u4e3a\u72b9\u592a\u4eba\u62a2\u4e86\u81ea\u5df1\u7684\u5730\u76d8\uff0c\u4e00\u76f4\u60f3\u8981\u62a2\u56de\u6765\u3002
\u4f46\u662f\u72b9\u592a\u4eba\u5728\u7f8e\u56fd\u6709\u975e\u5e38\u5e9e\u5927\u7684\u8d22\u529b\u652f\u6301\uff0c\u5df4\u52d2\u65af\u5766\u4eba\u4e00\u76f4\u6ca1\u80fd\u6210\u529f\u3002\u5728\u7ecf\u5386\u4e86\u4e94\u6b21\u6218\u4e89\u4e4b\u540e\uff0c\u4ee5\u8272\u5217\u4e0d\u4ec5\u6ca1\u88ab\u6d88\u706d\uff0c\u53cd\u800c\u5360\u4e86\u5df4\u52d2\u65af\u5766\u4eba\u4e0d\u5c11\u5730\u76d8\u3002\u5f88\u591a\u652f\u6301\u5df4\u52d2\u65af\u5766\u4eba\u7684\u4e2d\u4e1c\u56fd\u5bb6\u5c31\u51c6\u5907\u64a4\u51fa\u8fd9\u573a\u6218\u5f79\u3002
\u4f46\u662f\u5728\u5df4\u52d2\u65af\u5766\u4eba\u5f53\u4e2d\uff0c\u6709\u4e00\u4e2a\u53eb\u505a\u54c8\u9a6c\u65af\u7684\u7ec4\u7ec7\u3002\u8fd9\u4e2a\u7ec4\u7ec7\u4e00\u76f4\u4ee5\u6d88\u706d\u4ee5\u8272\u5217\u4e3a\u7ec8\u6781\u76ee\u6807\uff0c\u56e0\u6b64\u4e00\u76f4\u5728\u4ee5\u8272\u5217\u641e\u6050\u6016\u4e8b\u4ef6\u3002\u8fd8\u65f6\u4e0d\u65f6\u7684\u4ece\u52a0\u6c99\u5730\u533a\u53d1\u5c04\u706b\u7bad\u70ae\u30022008\u5e7412\u6708\u4efd\uff0c\u54c8\u9a6c\u65af\u4e00\u53e3\u6c14\u671d\u4ee5\u8272\u5217\u653e\u4e86\u51e0\u5341\u9897\u706b\u7bad\u70ae\u3002\u5f15\u53d1\u4e86\u4ee5\u8272\u5217\u6c11\u4f17\u7684\u6781\u5927\u6124\u6012\u3002\u540c\u65f6\u4e5f\u9020\u6210\u4e86\u793e\u4f1a\u7684\u5de8\u5927\u6050\u614c\u3002\u4ee5\u8272\u5217\u5c31\u7b97\u662f\u8feb\u4e8e\u6c11\u4f17\u7684\u538b\u529b\uff0c\u4e5f\u5fc5\u987b\u8981\u5bf9\u52a0\u6c99\u5730\u533a\u91c7\u53d6\u519b\u4e8b\u884c\u52a8\u3002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历史渊源!看完就知道为什么了!
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教圣殿。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开始了持续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从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犹太人就没有忘记过重返故园。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这次大会召开的1897年,被认为是犹太人将自己的家园梦想开始付诸实践的一年,也被认为是巴以争端的开始之年。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1936至1939年期间,英国曾建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面积远比后来联合国划定的小)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绝。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下午4时,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周围阿拉伯国家备感耻辱,到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1949年3月、8月和12月,叙利亚先后3次发生政变。1951年7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父子被巴勒斯坦难民刺杀。阿卜杜拉国王18岁的孙子侯赛因由于子弹击中了祖父亲手别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勋章而幸免于难,于1953年继位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1952年7月,埃及军人推翻法鲁克王朝,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纳赛尔于1956年6月成为总统。
第一次中东战争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联合向其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军队4万多人,以只有3万人游击武装,没有正规军队。但以民众全力保护新生国家,出色的游击战也破坏了阿拉伯联军的统一作战,使其被迫各自为战,加之阿拉伯各国怀有抢占地盘的私心,致难以协调指挥。美国紧急建议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休战,苏联也不满阿拉伯国家的贸然进攻。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以在全世界犹太人的及时帮助下,迅速恢复战斗力,并组建了正规部队“以色列国防军”。阿拉伯国家于7月9日再次发起攻击,但以国防军已扩充到6万人以上,而且武器精良。以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战后,以不仅夺回了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它的领土,而且占领了大部分联合国划归巴勒斯坦人的领土,占领面积相当于巴总面积的80%。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叫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开通以来,英国长期控制,巨额收益绝大部分落入英法垄断资本手中。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领导埃及革命胜利4周年之际,纳赛尔宣布回收运河主权,将其收归国有。英法于心不甘,恼羞成怒,秘密策划联合以色列,以武力夺回苏伊士运河控制权。战争于1956年10月底爆发,但美苏均强烈不满英法的举动。在巨大压力下,英法只好于11月6日宣布停火,并于12月从埃及全部撤军,以也退回到第一次中东战争停火线以前的位置。埃及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第三次中东战争,也叫“六•五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经过精心计算、侦察和准备,以军可供作战的196架飞机全部起飞,采用超低空飞行等高超技术,很快炸毁了埃及的近200架飞机。埃及失去制空权,以陆军放手进攻。战争打了六天就很快结束了,历史上也称“六日战争”。由于以的迷惑战术加上埃及等国军队的战略战术失误等原因,阿方损失惨重,损失飞机560多架,坦克820辆,伤亡6万人,40多万人逃离家园。以只损失61辆战车,伤亡3100多人。以夺取了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土扩张三倍。196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但以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以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以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对立加深,双方和平共处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第四次中东战争,也叫“十月战争”、“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萨达特上台后,深感以突然袭击的威力,也决定用同样的方式回击以。为了迷惑以,阿方成功施行了欺骗战术。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向以发起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埃及军队在战争中,横渡苏伊士运河,成功摧毁了以吹嘘的坚固防线——“巴列夫防线”。打头阵的埃及空军从30个机场同时出动240架飞机直扑对岸以军阵地,20分钟内摧毁了以军在西奈半岛90%以上的军事目标,埃及仅损失5架 飞机。这一战果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队,前后击毁以军坦克和装甲车400余辆。叙军也一度打到以北部的重要淡水供应地——加利利湖。但以现任总理沙龙临危授命并表现出卓越的指挥才干,他带领一部分军队强攻并渡过苏伊士运河,指挥其部队继续挺进,截断了埃军与后方的联系,并打开了通往开罗的大门,一举赢得战争主动。同时,由于超级大国插手、美大力援助以等原因,阿方被迫在10月25日停战。阿方取得了部分胜利,但大部分被占领土仍然控制在以手中。1974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重申以应遵从242号决议,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但以拒不执行决议。但第四次中东战争使阿以双方充分认识到,用战争手段消灭对方是不可能的,阿方领导人转向现实主义的想法,开始考虑与以和平共存的道路。以领导人也开始考虑采用放弃部分占领土地换取和平的念头。这为1979年3月埃以毅然决定正式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外交关系做出了重大铺垫。

需要指出的是,1982年,以色列为打击在黎巴嫩活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根除其活动基地,调集大批军队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进攻,重创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使之离散到其他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占领黎巴嫩南部地区,并建立所谓“安全区”(联合国后通过425号决议,要求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20005年5月以色列巴拉克政府履行决议,从黎南部安全区撤军)史称黎巴嫩战争,也有人称其为“第五次中东战争”。但该次战争总体规模和涉及范围远小于前四次中东大战。

五轮和谈,步履艰难

埃、以、美戴维营会谈开启中东和谈先河。1978年8月,在美国总统卡特的直接参与下,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华盛顿附近的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就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后埃以双方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即戴维营协议。协议确认了解决中东问题的基础文件是安理会第242号决议。前者的主要内容包括:在5年过渡期内,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居民实行自治和成立自治政府,以负责安全;允许以在规定地方保留军队;5年内由埃、以、约同当地巴人民代表讨论决定这两个地方的归属问题等。后者规定:西奈主权归埃及,埃、以在3个月内签署和约;在和约签署后的3~9个月内,以从西奈的部分地区撤出,埃以即建交;和约签署2~3年内,以完全撤出西奈等。协议签署后,以分期撤出西奈,埃以建交。但以立场顽固,致使《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未能实施。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反对戴维营协议,埃及一时陷入孤立,萨达特于1981年10遇刺身亡。

从马德里和谈到奥斯陆协议。1991年10月,在美苏主持下,阿以在马德里召开中东和会,后移师挪威首都奥斯陆进行了14轮秘密会谈。经过美国总统克林顿极力斡旋,1993年9月,巴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秘密达成了和解协议,即“奥斯陆协议”。为照顾美的斡旋作用,以总理拉宾同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规定巴在加沙和杰里科首先实行自治,巴以双方相互承认,这是和谈的重大突破。1994年5月5日,开始实行预期5年的巴自治。虽然“奥斯陆协议”只是为巴以全面和解勾勒了粗线框架,但它毕竟开启了和谈之路的新起点,之后的谈判气氛总体良好。巴以在1995年签署了实施“奥斯陆协议”第二阶段的“塔巴协议”,也称西岸和加沙地区过渡协议。但1995年11月,拉宾总理在巴以和谈的关键时刻遇刺身亡,中东和平进程遭受重挫。1996年6月大选中,立场强硬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上台后,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僵持。

2000年美以巴戴维营会谈。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总理。他表示将致力于全面启动中东和平进程。同年9月,巴以签署《沙姆沙伊赫协议》,但协议内容未获落实。为推动和谈在关键时刻取得突破,2000年7月,临近结束任期的克林顿将以总理巴拉克和巴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召集到戴维营,试图效仿卡特总统,促成一揽子解决巴以问题。以准备作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让步,答应归还加沙地带全部和约旦河西岸96%的土地,其余4%也作出相应补偿。在此重要关头,埃及警告阿拉法特无权在耶路撒冷等涉及阿拉伯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独自作出决断,阿拉法特慑于警告,并寄望于以做出更大让步,最终未在协议上签字。会晤没有达成任何书面协议,但在会晤中,各方对耶城地位、巴难民回归、边界等几个重大问题进一步摸清了各自底线,有利于谈判的继续推进。正当谈判进入关键时刻,2000年9月28日,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强行“参观”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圣地,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2001年初布什和沙龙相继上台,中东和平进程转向。

有关“路线图”计划的和谈。2002年12月美、俄、欧和联合国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时,为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定稿。2003年4月,由美正式公布计划的内容。2003年6月4日,巴以美首脑在约旦的亚喀巴举行三方会晤,正式启动“路线图”计划。“路线图”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当年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政治改革;以方撤离2000年9月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第三阶段,在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巴以总理也曾多次举行双边会晤。但巴以之间发生的多次严重流血冲突使“路线图”计划搁浅。2004年,以努力推行“单边行动”计划,推行“定点清除”行动,巴内部也发生权力争斗。11月,阿拉法特去世后, 巴方权力交接基本顺利。

2001年以来的巴以最高首脑会晤。2005年1月,阿巴斯以高票赢得巴大选。2005年2月8日,在美幕后撮合下,在埃及和约旦的直接斡旋下,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与以总理沙龙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4年来的首次历史性会晤,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正式结束巴以暴力冲突。停火协议立即受到广泛欢迎,因为多数人充分意识到,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从2000年9月以来,已有1000多名以色列人和33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月1日,支持巴改革的伦敦国际会议召开。6月,以巴首脑第二次举行会晤,但没有取得成果,双方都不愿妥协。

六类原因,掣肘和谈

涉及到难民回归、边界划分、耶路撒冷最终地位、定居点拆除、水资源分配等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巴以一贯归于缁铢必较,这些都是阻挡巴以和谈彻底突破的棘手硬伤。巴以双方和美国、阿拉伯世界等相关方面都存在强大的反对和牵制力量,受双方强硬势力影响,沙龙和阿巴斯都难以作出实质性妥协,巴以局势再度紧张的可能随时存在。

第一,边界划分和水资源分配。巴方坚持按照联合国242号和 338号决议,要求以1967年战争以前的巴以边界线作为标准,要求以色列严格履行奥斯陆协议和“路线图”计划,单边计划只能是“路线图计划”和奥斯陆协议的一个进程和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而从沙龙的观点看,以色列至多希望顺利履行“单边行动计划”,即交还加沙全部和约旦河西岸50%左右的土地,比巴实际要求的领土要少一半左右。而回溯2000年戴维营谈判时,当时的以总理巴拉克曾答应出让约旦河西岸96%的土地,阿拉法特当时慑于国内压力和一些阿拉伯大国的反对而没有签字;而目前以已经通过隔离墙基本实际控制了“单边计划”划定的范围,造成了既成事实。所以说,目前沙龙答应的领土返还比例就更不可能使阿巴斯签字画押了,阿巴斯也一再表示不会比阿拉法特有更多的让步和妥协。另外,巴勒斯坦地区淡水贵如油,以极力在谈判中保障未来的淡水资源供应,而巴勒斯坦以及叙利亚都一直要求享有应有的淡水供应权利。

第二,巴难民回归问题。400多万巴难民的回归问题几乎一直是巴以和谈中不可逾越的关键所在。以惧怕巴难民回归被占领土后,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人口比例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因此坚持巴难民在所在国就地安置,以对其做出补偿,实际剥夺了其回归权。这是巴方所一直拒绝的。
第三,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单边行动计划”将撤出加沙地带的全部定居点以及约旦河西岸的部分次要定居点,但以不会撤出西岸地区的许多重要定居点,而是继续在约旦河西岸修建定居点让从加沙地带撤出来的犹太人居住,引起巴方强烈不满。

第四,耶路撒冷问题。该城作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宗教圣地,双方都有各自强硬立场。尽管该城市被以实际控制,但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一直要求获得其应得的领土和宗教权利。

第五,巴以内部都面临反对势力。巴内部的哈马斯等激进组织的斗争方式和策略有所改变,但其设定的民族解放目标不会有多大改变,它们今后继续袭击以的可能是随时存在的,而一旦袭击连续发生往往就破坏和谈,以多次要求巴方必须加强打击力度。以色列内阁和议会中同样有一股股强大的反和谈、反让步的政治派别和民众。联合政府中,犹太圣经联盟强烈反对对巴让步,利库德集团主张有条件谈判。议会中还存在移民党、沙斯党等许多反和派别。20多万定居者多数反对拆除定居点,且其活动能力非常大。沙龙本人也非常强硬,他谋求的和平必须有利于以既得利益和安全维护。但即便如此仍有以色列的极右翼分子扬言要杀害沙龙。

第六,外部因素影响存在局限。布什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撮合巴以和谈,并承诺对巴进行大力财政援助。但美国这些举措是有条件的,要求巴方大力度推行民主改革、打击激进反以势力,美国袒以的政策不会根本改变。面对复杂的中东局势,布什政府今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在多长时间内持续重视巴以问题还存在悬念。从表面上看,阿拉伯国家都对巴以局势紧张深表焦虑,但出于争取美援、显示本国在中东影响力等考虑,个别国家内心里并不愿该问题尽快彻底解决。近年来,欧洲和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促和力度和影响越来越大,但其对巴以和谈施加的影响依然是有限的,美国也不容许其介入影响美国作用的发挥。

尽管巴以和谈还要面对无限风雨,但无论如何,人们盼望有关各方加大力度,切实采取实质举措,尽早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推动中东和平尽可能取得实质进展。

中东地区历经5次战争4次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直接战争结果都是阿拉伯人失败,不但丢失的土地一寸没有夺回,反而丢失了大片约旦河西岸的肥沃土地,丧师辱国之恨必然铭刻在每个阿拉伯人的心中。由此可以看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尖锐矛盾就是因土地而引发的和宗教无关。现在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强力支持以色列一些阿拉伯极端主义者把其视为宗教冲突,但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阿拉伯土地被占的问题,所以才有“土地换和平”的计划。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历史渊源!看完就知道为什么了!
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教圣殿。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开始了持续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从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犹太人就没有忘记过重返故园。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这次大会召开的1897年,被认为是犹太人将自己的家园梦想开始付诸实践的一年,也被认为是巴以争端的开始之年。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1936至1939年期间,英国曾建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面积远比后来联合国划定的小)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绝。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下午4时,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周围阿拉伯国家备感耻辱,到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1949年3月、8月和12月,叙利亚先后3次发生政变。1951年7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父子被巴勒斯坦难民刺杀。阿卜杜拉国王18岁的孙子侯赛因由于子弹击中了祖父亲手别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勋章而幸免于难,于1953年继位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1952年7月,埃及军人推翻法鲁克王朝,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纳赛尔于1956年6月成为总统。
第一次中东战争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联合向其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军队4万多人,以只有3万人游击武装,没有正规军队。但以民众全力保护新生国家,出色的游击战也破坏了阿拉伯联军的统一作战,使其被迫各自为战,加之阿拉伯各国怀有抢占地盘的私心,致难以协调指挥。美国紧急建议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休战,苏联也不满阿拉伯国家的贸然进攻。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以在全世界犹太人的及时帮助下,迅速恢复战斗力,并组建了正规部队“以色列国防军”。阿拉伯国家于7月9日再次发起攻击,但以国防军已扩充到6万人以上,而且武器精良。以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战后,以不仅夺回了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它的领土,而且占领了大部分联合国划归巴勒斯坦人的领土,占领面积相当于巴总面积的80%。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叫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开通以来,英国长期控制,巨额收益绝大部分落入英法垄断资本手中。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领导埃及革命胜利4周年之际,纳赛尔宣布回收运河主权,将其收归国有。英法于心不甘,恼羞成怒,秘密策划联合以色列,以武力夺回苏伊士运河控制权。战争于1956年10月底爆发,但美苏均强烈不满英法的举动。在巨大压力下,英法只好于11月6日宣布停火,并于12月从埃及全部撤军,以也退回到第一次中东战争停火线以前的位置。埃及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第三次中东战争,也叫“六•五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经过精心计算、侦察和准备,以军可供作战的196架飞机全部起飞,采用超低空飞行等高超技术,很快炸毁了埃及的近200架飞机。埃及失去制空权,以陆军放手进攻。战争打了六天就很快结束了,历史上也称“六日战争”。由于以的迷惑战术加上埃及等国军队的战略战术失误等原因,阿方损失惨重,损失飞机560多架,坦克820辆,伤亡6万人,40多万人逃离家园。以只损失61辆战车,伤亡3100多人。以夺取了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土扩张三倍。196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但以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以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以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对立加深,双方和平共处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第四次中东战争,也叫“十月战争”、“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萨达特上台后,深感以突然袭击的威力,也决定用同样的方式回击以。为了迷惑以,阿方成功施行了欺骗战术。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向以发起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埃及军队在战争中,横渡苏伊士运河,成功摧毁了以吹嘘的坚固防线——“巴列夫防线”。打头阵的埃及空军从30个机场同时出动240架飞机直扑对岸以军阵地,20分钟内摧毁了以军在西奈半岛90%以上的军事目标,埃及仅损失5架 飞机。这一战果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队,前后击毁以军坦克和装甲车400余辆。叙军也一度打到以北部的重要淡水供应地——加利利湖。但以现任总理沙龙临危授命并表现出卓越的指挥才干,他带领一部分军队强攻并渡过苏伊士运河,指挥其部队继续挺进,截断了埃军与后方的联系,并打开了通往开罗的大门,一举赢得战争主动。同时,由于超级大国插手、美大力援助以等原因,阿方被迫在10月25日停战。阿方取得了部分胜利,但大部分被占领土仍然控制在以手中。1974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重申以应遵从242号决议,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但以拒不执行决议。但第四次中东战争使阿以双方充分认识到,用战争手段消灭对方是不可能的,阿方领导人转向现实主义的想法,开始考虑与以和平共存的道路。以领导人也开始考虑采用放弃部分占领土地换取和平的念头。这为1979年3月埃以毅然决定正式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外交关系做出了重大铺垫。

需要指出的是,1982年,以色列为打击在黎巴嫩活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根除其活动基地,调集大批军队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进攻,重创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使之离散到其他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占领黎巴嫩南部地区,并建立所谓“安全区”(联合国后通过425号决议,要求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20005年5月以色列巴拉克政府履行决议,从黎南部安全区撤军)史称黎巴嫩战争,也有人称其为“第五次中东战争”。但该次战争总体规模和涉及范围远小于前四次中东大战。

五轮和谈,步履艰难

埃、以、美戴维营会谈开启中东和谈先河。1978年8月,在美国总统卡特的直接参与下,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华盛顿附近的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就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后埃以双方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即戴维营协议。协议确认了解决中东问题的基础文件是安理会第242号决议。前者的主要内容包括:在5年过渡期内,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居民实行自治和成立自治政府,以负责安全;允许以在规定地方保留军队;5年内由埃、以、约同当地巴人民代表讨论决定这两个地方的归属问题等。后者规定:西奈主权归埃及,埃、以在3个月内签署和约;在和约签署后的3~9个月内,以从西奈的部分地区撤出,埃以即建交;和约签署2~3年内,以完全撤出西奈等。协议签署后,以分期撤出西奈,埃以建交。但以立场顽固,致使《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未能实施。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反对戴维营协议,埃及一时陷入孤立,萨达特于1981年10遇刺身亡。

从马德里和谈到奥斯陆协议。1991年10月,在美苏主持下,阿以在马德里召开中东和会,后移师挪威首都奥斯陆进行了14轮秘密会谈。经过美国总统克林顿极力斡旋,1993年9月,巴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秘密达成了和解协议,即“奥斯陆协议”。为照顾美的斡旋作用,以总理拉宾同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规定巴在加沙和杰里科首先实行自治,巴以双方相互承认,这是和谈的重大突破。1994年5月5日,开始实行预期5年的巴自治。虽然“奥斯陆协议”只是为巴以全面和解勾勒了粗线框架,但它毕竟开启了和谈之路的新起点,之后的谈判气氛总体良好。巴以在1995年签署了实施“奥斯陆协议”第二阶段的“塔巴协议”,也称西岸和加沙地区过渡协议。但1995年11月,拉宾总理在巴以和谈的关键时刻遇刺身亡,中东和平进程遭受重挫。1996年6月大选中,立场强硬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上台后,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僵持。

2000年美以巴戴维营会谈。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总理。他表示将致力于全面启动中东和平进程。同年9月,巴以签署《沙姆沙伊赫协议》,但协议内容未获落实。为推动和谈在关键时刻取得突破,2000年7月,临近结束任期的克林顿将以总理巴拉克和巴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召集到戴维营,试图效仿卡特总统,促成一揽子解决巴以问题。以准备作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让步,答应归还加沙地带全部和约旦河西岸96%的土地,其余4%也作出相应补偿。在此重要关头,埃及警告阿拉法特无权在耶路撒冷等涉及阿拉伯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独自作出决断,阿拉法特慑于警告,并寄望于以做出更大让步,最终未在协议上签字。会晤没有达成任何书面协议,但在会晤中,各方对耶城地位、巴难民回归、边界等几个重大问题进一步摸清了各自底线,有利于谈判的继续推进。正当谈判进入关键时刻,2000年9月28日,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强行“参观”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圣地,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2001年初布什和沙龙相继上台,中东和平进程转向。

有关“路线图”计划的和谈。2002年12月美、俄、欧和联合国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时,为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定稿。2003年4月,由美正式公布计划的内容。2003年6月4日,巴以美首脑在约旦的亚喀巴举行三方会晤,正式启动“路线图”计划。“路线图”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当年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政治改革;以方撤离2000年9月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第三阶段,在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巴以总理也曾多次举行双边会晤。但巴以之间发生的多次严重流血冲突使“路线图”计划搁浅。2004年,以努力推行“单边行动”计划,推行“定点清除”行动,巴内部也发生权力争斗。11月,阿拉法特去世后, 巴方权力交接基本顺利。

2001年以来的巴以最高首脑会晤。2005年1月,阿巴斯以高票赢得巴大选。2005年2月8日,在美幕后撮合下,在埃及和约旦的直接斡旋下,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与以总理沙龙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4年来的首次历史性会晤,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正式结束巴以暴力冲突。停火协议立即受到广泛欢迎,因为多数人充分意识到,暴力不能解决问题,从2000年9月以来,已有1000多名以色列人和33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月1日,支持巴改革的伦敦国际会议召开。6月,以巴首脑第二次举行会晤,但没有取得成果,双方都不愿妥协。

六类原因,掣肘和谈

涉及到难民回归、边界划分、耶路撒冷最终地位、定居点拆除、水资源分配等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巴以一贯归于缁铢必较,这些都是阻挡巴以和谈彻底突破的棘手硬伤。巴以双方和美国、阿拉伯世界等相关方面都存在强大的反对和牵制力量,受双方强硬势力影响,沙龙和阿巴斯都难以作出实质性妥协,巴以局势再度紧张的可能随时存在。

第一,边界划分和水资源分配。巴方坚持按照联合国242号和 338号决议,要求以1967年战争以前的巴以边界线作为标准,要求以色列严格履行奥斯陆协议和“路线图”计划,单边计划只能是“路线图计划”和奥斯陆协议的一个进程和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而从沙龙的观点看,以色列至多希望顺利履行“单边行动计划”,即交还加沙全部和约旦河西岸50%左右的土地,比巴实际要求的领土要少一半左右。而回溯2000年戴维营谈判时,当时的以总理巴拉克曾答应出让约旦河西岸96%的土地,阿拉法特当时慑于国内压力和一些阿拉伯大国的反对而没有签字;而目前以已经通过隔离墙基本实际控制了“单边计划”划定的范围,造成了既成事实。所以说,目前沙龙答应的领土返还比例就更不可能使阿巴斯签字画押了,阿巴斯也一再表示不会比阿拉法特有更多的让步和妥协。另外,巴勒斯坦地区淡水贵如油,以极力在谈判中保障未来的淡水资源供应,而巴勒斯坦以及叙利亚都一直要求享有应有的淡水供应权利。

第二,巴难民回归问题。400多万巴难民的回归问题几乎一直是巴以和谈中不可逾越的关键所在。以惧怕巴难民回归被占领土后,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人口比例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因此坚持巴难民在所在国就地安置,以对其做出补偿,实际剥夺了其回归权。这是巴方所一直拒绝的。
第三,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单边行动计划”将撤出加沙地带的全部定居点以及约旦河西岸的部分次要定居点,但以不会撤出西岸地区的许多重要定居点,而是继续在约旦河西岸修建定居点让从加沙地带撤出来的犹太人居住,引起巴方强烈不满。

第四,耶路撒冷问题。该城作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宗教圣地,双方都有各自强硬立场。尽管该城市被以实际控制,但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一直要求获得其应得的领土和宗教权利。

第五,巴以内部都面临反对势力。巴内部的哈马斯等激进组织的斗争方式和策略有所改变,但其设定的民族解放目标不会有多大改变,它们今后继续袭击以的可能是随时存在的,而一旦袭击连续发生往往就破坏和谈,以多次要求巴方必须加强打击力度。以色列内阁和议会中同样有一股股强大的反和谈、反让步的政治派别和民众。联合政府中,犹太圣经联盟强烈反对对巴让步,利库德集团主张有条件谈判。议会中还存在移民党、沙斯党等许多反和派别。20多万定居者多数反对拆除定居点,且其活动能力非常大。沙龙本人也非常强硬,他谋求的和平必须有利于以既得利益和安全维护。但即便如此仍有以色列的极右翼分子扬言要杀害沙龙。

第六,外部因素影响存在局限。布什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撮合巴以和谈,并承诺对巴进行大力财政援助。但美国这些举措是有条件的,要求巴方大力度推行民主改革、打击激进反以势力,美国袒以的政策不会根本改变。面对复杂的中东局势,布什政府今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在多长时间内持续重视巴以问题还存在悬念。从表面上看,阿拉伯国家都对巴以局势紧张深表焦虑,但出于争取美援、显示本国在中东影响力等考虑,个别国家内心里并不愿该问题尽快彻底解决。近年来,欧洲和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促和力度和影响越来越大,但其对巴以和谈施加的影响依然是有限的,美国也不容许其介入影响美国作用的发挥。

尽管巴以和谈还要面对无限风雨,但无论如何,人们盼望有关各方加大力度,切实采取实质举措,尽早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推动中东和平尽可能取得实质进展。

中东地区历经5次战争4次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直接战争结果都是阿拉伯人失败,不但丢失的土地一寸没有夺回,反而丢失了大片约旦河西岸的肥沃土地,丧师辱国之恨必然铭刻在每个阿拉伯人的心中。由此可以看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尖锐矛盾就是因土地而引发的和宗教无关。现在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强力支持以色列一些阿拉伯极端主义者把其视为宗教冲突,但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阿拉伯土地被占的问题,所以才有“土地换和平”的计划。

首先驳斥一下打伞和尚的说法,“责任肯定是巴勒斯坦一方”的说法是不对的,加沙是巴勒斯坦领土,刚刚被以色列归还,以色列到现在还占领着巴勒斯坦的很多土地(根据联合国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分治决议),不能怪哈马斯,当然,哈马斯的目的可能是将犹太人驱逐出整个地区,并且推行恐怖的袭击,这点也不大对,双方都有责任,这一地区归属很复杂,两个民族历史上都曾占有,不能说一定是谁的,和平共处才是解决的唯一办法。

以报披露以色列空袭加沙内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11:09 中国网
中国网08年12月29日讯,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以色列为发动针对加沙地带的空袭进行了长期的准备,情报部门进行了认真的情报收集活动,高层就作战计划进行了机密的讨论,为了保持作战行动的突然性,以色列故意散布了许多假消息,甚至不惜误导公众。以色列防务官员称,以色列瞒天过海的行动使哈马斯中计,哈马斯成员在空袭中死伤惨重。

防务官员称,国防部长巴拉克六个月前就下令以色列国防军进行作战行动的准备工作,以色列当时正在与哈马斯就停火协议进行谈判。官员称,巴拉克认为,尽管停火协议给了哈马斯与以色列摆牌的准备时间,但以色列国防军也需要时间进行作战准备。巴拉克下令进行大规模的情报收集活动,收集哈马斯安全部门基础设施和在加沙活动的其它武装分子组织的情报,情报部门收集到的情报包括有关哈马斯永久基地、武器库、训练营、高级官员住址、其它设施的坐标。代号为“锤击行动”的作战方案在一个月前还只是一份蓝图。

在哈马斯武装人员向以色列发射了数十枚火箭和迫击炮弹之后, 代号为“锤击行动”的作战方案于11月19日呈送巴拉克批准。12月18日,奥尔默特总理和巴拉克在特拉维夫以军司令部举行了会谈,批准了这一作战方案。不过,他们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以观察哈马斯在停火协议过后是否会遵守停火协议,他们为此没有将作战计划提交内阁批准,只向以色列外长利夫尼一人通报了这一计划。总理办公室当晚向媒体发表讲话时称,如果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继续从加沙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那么与哈马斯的摊牌将不可避免。”

12月24日,以色列召开内阁会议。总理办公室向媒体发布的消息称,会议将讨论“全球圣战”的情况。部长们只是在当天早上才知道,会议的真实议题是对加沙地带采取军事行动。总理办公室在对外公布的新闻公报中只有一行字涉及加沙局势,但却花了五页的篇幅来谈论取缔35个伊斯兰组织。事实上,内阁当时花了五个小时来讨论作战行动的细节,部长们听取了作战方案的汇报。一位部长称:“那是一份非常详细的作战方案。所有的人都完全明白,我们将采取军事行动,军事行动将导致何种后果。作战方案显然吸取了两年前以黎战争的教训。”在讨论结束后,所有的内阁部长一致投票支持采取军事行动,把开战的具体时间交由总理、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决定。

在巴拉克和负责军事行动的军官们敲定空袭行动的最后细节时,利夫尼前往开罗,向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通报称,以色列已决定对哈马斯采取军事行动。与此同时,以色列继续采取瞒天过海的措施,它宣布即将开放加沙口岸,奥尔默特总理将在周日举行的三次会议后再来决定是否采取军事行动。一位以色列防务官员称:“哈马斯在内阁24日的会议后撤离了所有总部人员,当获悉以色列将在28日举行会议后,他们又让所有人员返回了岗位。”

对加沙地带实施空袭的最后决策于26日早上作出,巴拉克当天早上会见了以军总参谋长加比-阿什凯纳齐、国内安全局辛贝特的局长、军事情报局局长。巴拉克、奥尔默特、利夫尼在数小时后举行了最后的会议,他们向空军下达了空袭命令。反对派领导人和以色列政要于26日晚上和27日晨获得了以军即将对加沙地带实施空袭的通报。空袭行动于当地时间27日11时30分全面展开,首个攻击波次的50多架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向50个目标投射了100多枚炸弹和导弹。30分钟后,第二波60架战机和直升机对60个目标进行了空袭。空袭目前已造成近三百名巴勒斯坦人丧生,近千人受伤,其中多数是哈马斯的警察和武装人员。(萧熙)

耶路撒冷问题~~~领土问题
圣经上耶路撒冷是耶和华赐予亚伯拉罕及其子孙(犹太人)的家园,圣经上还描述了大卫王、所罗门王(古以色列)对这块土地的治理(但是都是很久远的时候了)以色列王国灭亡以后在很长的历史上这里却是阿拉伯人的家园
2边都把对方当作入侵者~这是很头痛的历史遗留问题了
个人很反感以色列,在欧洲的历史很长的时间内犹太人是游牧商人是没有自己的国家。
二战后当时的盟国将阿拉伯世界的领土强行割让出一块给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历史上以色列国的部分土地)
而犹太人建国后则想回复大卫王、所罗门王的犹太帝国时期的版图,所以爆发了无数次中东战争。

而建立大犹太帝国的这个逻辑本身就是荒谬的,如果这样
那现在的伊朗可以要建立昔日的波斯帝国
意大利可以要建立昔日的罗马帝国(墨索里尼就是这样干的)
希腊可以要建立昔日的马其顿帝国
德国可以要建立昔日的神圣罗马帝国(希特勒就是这样干的)
英国和西班牙可以要建立昔日的日不落帝国
葡萄牙可以要求建立昔日的葡萄牙帝国
法国可以要求建立昔日的法兰克帝国
俄罗斯可以要求建立昔日的沙皇俄国或苏联
蒙古可以要求建立昔日的蒙古帝国
中国可以要求建立历史上的大唐帝国

目的就是为了再次占领加沙,哈马斯的一些问题只是借口,如果真是为了打哈马斯他们现在应该停火了,不是吗?

  • 浠ヨ壊鍒椾负浠涔瑕佺┖琚鍔犳矙?浠栦滑涔嬮棿鐨勫叧绯?
    绛旓細1. 浠ヨ壊鍒瀵鍔犳矙杩涜绌鸿鐨勫師鍥犱箣涓鏄负浜嗘墦鍑诲搱椹柉鎭愭栫粍缁囥傚搱椹柉琚涓轰互鑹插垪鍦ㄧ編鍥芥敮鎸佷笅娓呴櫎闃挎媺浼浗瀹跺弽缇庢縺杩涙淳鐨勪竴涓叧閿姏閲忋2. 浠ヨ壊鍒楋紝浣滀负鐘瑰お浜虹殑鍥藉锛屼笌榛庡反瀚┿佸姞娌欙紙宸村嫆鏂潶鍦板尯鍐呯殑浠ヨ壊鍒楁帶鍒跺尯锛夈佸反鍕掓柉鍧︺佺害鏃︼紙鍖呮嫭绾︽棪娌宠タ宀革紝鐜板睘浜庡反鍕掓柉鍧﹀湴鍖猴級浠ュ強鍩冨強锛堥樋鎷変集鍥藉锛変箣闂寸殑鍏崇郴...
  • 浠ヨ壊鍒鏀鎵撳姞娌鍘熷洜
    绛旓細1. 棰嗗湡浜夌鏄鑷浠ヨ壊鍒鏀鎵撳姞娌鐨勪竴涓富瑕佸師鍥犮備互鑹插垪鍜屽反鍕掓柉鍧︿箣闂撮暱鏈熺殑棰嗗湡浜夎锛屼娇寰楀弻鏂瑰叧绯荤揣寮犮備互鑹插垪璁や负鍔犳矙鐨勫反鍕掓柉鍧︽瑁呯粍缁囧鍏跺彂鍔ㄤ簡琚嚮锛岃屽姞娌欏垯鎸囪矗浠ヨ壊鍒椾镜鐘叾棰嗗湡涓绘潈锛屽苟鍚﹁瀵瑰叾琚嚮璐熻矗銆2. 鏀挎不鍥犵礌涔熸槸寮曞彂鍐茬獊鐨勯噸瑕佸師鍥犮備互鑹插垪鏀垮簻鍦ㄦ斂娌诲眰闈㈠彲鑳介潰涓村浗鍐呭鍘嬪姏鍜屾壒璇勶紝鍏跺鍔犳矙...
  • 浠ヨ壊鍒楀姞娌鍐茬獊鍘熷洜
    绛旓細浠ヨ壊鍒楀姞娌鍐茬獊鐨勫師鍥犱富瑕佹秹鍙婂埌浠ヤ笅鍑犱釜鏂归潰锛1. 棰嗗湡浜夌锛氬反鍕掓柉鍧︽柟闈竴鐩村姹傚缓绔嬩互鍔犳矙鍦板甫涓哄熀鍦扮殑鍔垮姏鑼冨洿锛屽寘鎷绾︽棪娌宠タ宀哥殑鎺у埗锛岃繖涓璇夋眰閬埌浜嗕互鑹插垪鐨勫己鐑堝弽瀵广備互鑹插垪璁や负鍔犳矙鍦板甫鐨勫瓨鍦ㄥ鍏跺浗瀹跺畨鍏ㄦ瀯鎴愪簡濞佽儊銆2. 浠ヨ壊鍒楃殑鍐涗簨绛栫暐锛氫互鑹插垪涓鐩磋瘯鍥惧皢鍔犳矙鍦板甫鐨勫反鍕掓柉鍧︿汉浠庡叾棰嗗湡涓婃案涔呮у湴椹遍...
  • 浠ヨ壊鍒椾负浠涔瑕鎵撳姞娌
    绛旓細1988骞12鏈堬紝闃挎媺娉曠壒鎵胯浠ヨ壊鍒鐨勭敓瀛樻潈锛岃按璐f亹鎬栦富涔夈1993骞9鏈13鏃ワ紝鍦ㄦ尓濞佷富鎸佺殑绉樺瘑璋堝垽涔嬪悗锛屼互鑹插垪鍜屽反瑙g粍缁囩缃蹭簡鍜屽钩鍗忓畾锛屾彁鍑轰簡宸村嫆鏂潶鑷不璁″垝銆1994骞5鏈4鏃ワ紝宸磋В缁勭粐鍜屼互鑹插垪鍦ㄥ紑缃楃缃蹭簡鍏锋湁鍘嗗彶鎰忎箟鐨勫叧浜庡湪鍔犳矙鍜屾澃閲岀瀹炶鏈夐檺鑷不鐨勫崗璁紝5鏈12鏃ワ紝宸村嫆鏂潶姘戞棌鏉冨姏鏈烘瀯鎴愮珛銆傚悓骞7鏈...
  • 浠ヨ壊鍒绌鸿鍔犳矙鐨勫師鍥
    绛旓細浠ヨ壊鍒绌鸿鍔犳矙鐨勫師鍥犱富瑕佹湁浠ヤ笅鍑犵偣锛1. 鍝堥┈鏂寔缁殑鐏寮硅鍑伙細浠ヨ壊鍒楅暱鏈熸寚璐e搱椹柉瀵逛互鑹插垪鍙戝姩浜嗘寔缁殑鐏寮硅鍑伙紝鍖呮嫭鍦ㄨ繎鍑犱釜鏈堝唴瀵逛互鑹插垪鍩庡競鍙戝姩鐨勫娆¤鍑伙紝杩欎簺鐏寮硅鍑婚犳垚浜嗕互鑹插垪鍏皯鐨勫畨鍏ㄥ▉鑳併2. 棰嗗湡浜夌锛氫互鑹插垪鍜屽搱椹柉鍦ㄩ鍦熼棶棰樹笂瀛樺湪涓ラ噸鐨勪簤绔傚搱椹柉鍧氭寔瑕佹眰浠ヨ壊鍒楀畬鍏ㄦ挙鍑哄姞娌欙紝鑰...
  • 浠ヨ壊鍒杞扮偢鍔犳矙璧峰洜
    绛旓細浠ヨ壊鍒杞扮偢鍔犳矙鐨勮捣鍥犳槸鍝堥┈鏂瑁呯粍缁囧湪鍔犳矙鍦板甫鍚戜互鑹插垪鍙戝皠鐏寮瑰拰鏃犱汉鏈虹瓑鏀诲嚮琛屽姩銆傝儗鏅俊鎭細鍔犳矙鍦板甫鏄互鑹插垪鍜屽反鍕掓柉鍧︿箣闂寸殑涓涓暱鏈熷啿绐佸湴鍖恒傚搱椹柉姝﹁缁勭粐鏄反鍕掓柉鍧︾殑涓涓縺杩涚粍缁囷紝鎺у埗鍔犳矙鍦板甫锛屽苟涓斾竴鐩翠互鏉ラ兘鍦ㄥ姹傛秷鐏互鑹插垪鍥藉銆傚湪杩欑绱у紶鐨勮儗鏅笅锛屽搱椹柉鍜屼互鑹插垪涔嬮棿鐨勫啿绐佹椂甯哥垎鍙戙傚搱椹柉鐨...
  • 浠ヨ壊鍒琚嚮宸插湪鍔犳矙閫犳垚83浜烘浜,琚嚮鐨勫師鍥犳槸浠涔?
    绛旓細1. 浠ヨ壊鍒琚嚮鍔犳矙鐨勫師鍥 浠ヨ壊鍒楄鍑诲姞娌欑殑鍘熷洜鍙互杩芥函鍒5鏈7鏃ユ櫄锛屽綋鏃跺反鍕掓柉鍧︽皯浼楀湪闃垮厠钀ㄦ竻鐪熷鎶楄浠ヨ壊鍒楀徃娉曢儴闂ㄨ姹傚眳浣忓湪涓滆惰矾鎾掑喎鍜屾澃鎷夊湴鍖虹殑宸村嫆鏂潶浜烘挙绂汇備互鑹插垪鍐涜涓庢姉璁呭彂鐢熶簡鏆村姏鍐茬獊锛屽鑷磋秴杩200浜哄彈浼ゃ2. 鍐茬獊鐨勫崌绾 5鏈10鏃ワ紝鍙屾柟鍦ㄨ佸煄鍦f灞卞啀娆$垎鍙戝啿绐侊紝閫犳垚300浣欎汉鍙椾激銆傞殢鍚庯紝...
  • 涓轰粈涔堜互鑹插垪瑕鎵撳姞娌
    绛旓細浠ヨ壊鍒瀵鍔犳矙鐨勫啗浜嬭鍔ㄤ富瑕佹槸涓轰簡搴斿鍝堥┈鏂粍缁囩殑鐏寮硅鍑伙紝璇曞浘閫氳繃鍐涗簨鎵嬫鏀瑰彉鍝堥┈鏂粍缁囩殑鏀诲嚮鏂瑰紡锛屽苟淇濇姢鏈浗鐨勭粡娴庡拰绀句細绋冲畾銆傛嫇灞曠煡璇嗭細鍝堥┈鏂槸涓涓反鍕掓柉鍧︿紛鏂叞缁勭粐锛屽叾鎺у埗鐫鍔犳矙鍦板甫鐨勫ぇ閮ㄥ垎鍦板尯銆傚搱椹柉涓鐩撮噰鍙栧彂灏勭伀绠脊鐨勬柟寮忓浠ヨ壊鍒楄繘琛屾敾鍑伙紝灏界杩欑鏀诲嚮閫氬父涓嶄細閫犳垚閲嶅ぇ浼ゅ锛屼絾鐏寮硅鍑...
  • 浠ヨ壊鍒绌鸿鍔犳矙鐨勫師鍥
    绛旓細浠ヨ壊鍒绌鸿鍔犳矙鐨勫師鍥犱富瑕佹湁浠ヤ笅鍑犵偣锛1. 鍝堥┈鏂寔缁殑鐏寮硅鍑伙細浠ヨ壊鍒楅暱鏈熸寚璐e搱椹柉瀵逛互鑹插垪鍙戝姩浜嗘寔缁殑鐏寮硅鍑伙紝鍖呮嫭鍦ㄨ繎鍑犱釜鏈堝唴瀵逛互鑹插垪鍩庡競鍙戝姩鐨勫娆¤鍑伙紝杩欎簺鐏寮硅鍑诲浠ヨ壊鍒楃殑鍏叡瀹夊叏鍜屾皯浼楃敓娲婚犳垚浜嗕弗閲嶅▉鑳併2. 杩濆弽鍋滅伀鍗忚锛氫互鑹插垪璁や负鍝堥┈鏂娆¤繚鍙嶄簡涓庡叾绛捐鐨勫仠鐏崗璁紝鍖呮嫭鎸佺画鍦ㄥ叾...
  • 鍔犳矙鎴樹簤鐨勫師鍥犳槸浠涔??
    绛旓細2008骞12鏈26鏃ワ紝浠ヨ壊鍒绌哄啗鏁板崄鏋舵垬鏈哄湪4鍒嗛挓鍐咃紝鍚鍔犳矙鐨100涓洰鏍囨姇鎺蜂簡涓婄櫨鍚ㄧ偢寮癸紝閫犳垚鑷冲皯270姝700浼わ紝鍏朵腑澶氭暟鏄搱椹柉鐨勮瀵熷拰姝﹁浜哄憳锛屽綋鐒朵篃鏈夋棤杈滃钩姘戙傝繖娆′唬鍙封滈摳閾呪濈殑鍐涗簨琛屽姩鍫О鍏稿瀷鐨勨滈棯鐢垫垬鈥濓紝涓鎵袱骞村墠榛庝互鎴樹簤鏈熼棿浠ュ啗鐨勨滅獫鍥娾濆舰璞★紝閲嶇幇鍏朵綔鎴樿繀鐚涚殑鐗圭偣銆傛垬浜夌粨鏋滐細绾 1...
  • 扩展阅读:中国为什么不帮加沙 ... 为什么没人帮巴勒斯坦 ... 以色列被群殴最新消息 ... 中国唯一侵略过的国家 ... 中国为何不帮巴勒斯坦 ... 加沙战况最新消息今天 ... 加沙一旦失守意味着什么 ... 巴以冲突为啥打加沙 ... 巴勒斯坦的军队哪去了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