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名臣房玄龄夫人:历史上爱吃醋的古代女子

   导读 : 是贞观名臣,新唐书上说他,「玄龄当国,夙夜勤缰,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娼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是一个好宰相。但我最感兴趣的是他的爱情故事。>  《隋唐嘉话》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梁公夫人至妒,太宗将赐公美人,屡辞不受。帝乃令皇后召夫人,告以媵妾之流,今有常制,且司空年暮,帝亦有所优诏之意。夫人执心不回。帝乃令谓之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曰:「妾宁妒而死。」乃遣酌卮酒与之,曰:「若然,可饮此酡。」一举便尽,无所留难。帝曰:「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   的夫人姓卢,她的「妒」可称得上天下之最。皇帝老子不怕,死也不怕,有谁能与她相匹敌?最后让步的不是她,是皇帝。雄才大略、举世无双的李世民在她面前也无可奈何,只好说「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给自己找台阶下。>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妒理解成为爱呢?>  应该说,妒是爱的一种表现,不爱即无妒。很难找到没有妒的爱,只是卢夫人的表现有些过分。她的过分,自有她的道理。>>>萤幕中的 与夫人>  《朝野佥载》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唐左仆射房玄龄少时,卢夫人质性端雅,姿神令淑,抗节高厉,贞操逸群。龄当病甚,乃嘱之曰:「吾多不救,卿年少,不可守志,善事后人。」卢夫人泣曰:「妇人无再见,岂宜如此!」遂入帐中,剜一目睛以示龄。龄后宠之弥厚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卢夫人不但美丽端庄,而且对爱情忠贞不二,只是做法上有些极端。>  我们回过来看房玄龄。>  与卢夫人相比,房玄龄的爱情显得更博大更深沉一些。他没有把她当成私有财产,为她的幸福着想。他病危时对她说,「吾多不救,卿年少,不可守志,善事后人。」这种心胸的开阔,思想的开放,就是在今天也是令人敬佩的。当她挖掉自己的一只眼睛,以此表示爱情时,「龄后宠之弥厚也」。「宠」与「厚」连起来,中间加一个「弥」字,可见房玄龄对妻子的爱了。>  很难想像房玄龄当时的心境。是不是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既然你认为挖掉一只眼睛,永远生活在我的身边是幸福的,那么,你的幸福也就是我的幸福了。>  然而,再怎么漂亮的女人挖掉一只眼睛,看起来也不那么顺眼。房玄龄却要看几十年。而且这几十年,又是卢夫人专制的几十年,绝不允许他去看别的女人。>  房玄龄不是一般人。他活了71岁,当了15年宰相。他出身官宦人家,父亲是隋朝司隶剌史,他18岁中进士,当过隋朝的羽骑尉。中年以后,他一直是唐朝的股肱大臣。从某种角度说,这几十年是他高官厚禄的几十年。一个如此高级别的高级干部,和一个独眼女人厮守几十年,而且要容忍她极端的妒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是不是有过累的感觉,做过纳妾的打算?当时,他大可不必要离婚,三妻四妾是合法的,所谓「媵妾之流,今有常制」。我想,有这种可能。要不,就很难理解李世民的这句话,「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显然他的这种打算遭到卢夫人坚决的反对,而且这种打算和反对不止一次,要不,就很难理解卢夫人的妒忌会如此出名,以至于连皇帝都知道。>  如果真是这样,是不是有损于房玄龄的形象呢?>  我想也不会。>  爱美是人的天性。看惯了一只眼睛的妻子想看一看别的女子,这也是人之常情。宰相府里的女人一定不在少数,比卢夫人年轻美貌的也一定会有。日理万机的房玄龄,偶尔动了春心,看中了哪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当然,由此而引发的烦恼也是可以想像的。>  如果真是这样,房玄龄倒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了。有一点非分之想,和妻子闹一点小别扭,然后,在妻子的坚决反对之下,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房玄龄似乎更可爱一些。>  房玄龄只好去忍受妻子的「至妒」了。好在,他「宰相肚里能撑船」,「取人不求备」,更何况是对自己坚贞不二有妻子?不能说他一点也不累,但他毕竟活了71岁。人生70古来稀,很可以了。>



扩展阅读:贞观大唐杜府庶子 ... 贞观秘史 ... 沁园春夏 ... 贞观年间的名臣 ... 《贞观驸马爷》 ... 南京旅游 ... 初唐四大名臣 ... 唐朝100位名臣名将 ... 唐玄宗时期的名臣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