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端午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u7aef\u5348\u8282\u6709\u54ea\u4e9b\u98ce\u4fd7\u4e60\u60ef?

\u4f60\u77e5\u9053\u7aef\u5348\u8282\u7684\u98ce\u4fd7\u4e60\u60ef\u662f\u4ec0\u4e48\u5417

\u4f60\u77e5\u9053\u7aef\u5348\u8282\u7684\u98ce\u4fd7\u4e60\u60ef\u662f\u4ec0\u4e48\u5417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浙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湖北省

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一.端午节起源: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二.粽子的南北风味:

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三.粽子的一些包法: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少不了吃粽子。盛夏闻艾叶香,包上粽子过端午。虽然现在超市里有速冻的粽子,但吃起来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还是自己动手包粽子,想吃什么口味全凭自己作主,也许一代名粽就会在你的手上诞生。

1.原料的预加工1.糯米、绿豆、花生米的泡制:

将纯糯米淘洗后,用60℃的水浸泡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

绿豆淘洗后,加滚水浸泡3.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后去皮,效果最佳。

花生米加滚水浸泡3小时,或冷水浸泡5小时后去皮。

2.葱姜油的制作方法:把葱末、姜末、精盐少许放在25克猪油中炒成金黄色,出香味后,捡去葱姜末,即成葱姜油。

3.糯米绿豆瓣:将泡好的糯米、绿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匀后,加点碱(3公斤糯米,10克碱),再拌入葱姜油,即成糯米绿豆瓣。

4.陈皮咸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少许盐1汤匙葱白适量姜丝20根陈皮2块切丝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洗净,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盐、料酒调好,搓在肉条上,然后放入葱丝、姜丝、陈皮丝拌匀。腌渍10小时后,捡去葱丝、姜丝。

5.腐乳咸肉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1汤匙葱结、姜丝适量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料酒、葱结、姜丝调好,搓在肉条上,腌渍10小时,捡去葱、姜,放腐乳碾碎,拌入腌渍肉条的味料,再腌渍1小时即可。

6.陈皮牛肉制法:

用料:牛腱子肉500克糖2汤匙酱油100克葱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许小茴香30粒(以纱布包好)陈皮两片小苏打少许

制法:将洗净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用小苏打搓匀,放入适量滚开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葱、料酒、花椒粉、小茴香、煮一会儿即放酱油,煮至八分熟即好。

7.腊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500克甜面酱250克料酒少许葱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绳毛头纸(窗户纸)。

制法:将肉洗净,切33厘米左右长、3.3厘米宽、3.3厘米厚的条。将料酒、葱花、姜末放甜面酱中拌匀。把肉条放甜面酱中浸2小时。用窗户纸分别把每一条肉包严,用绳扎好,挂在阴凉处风干,约10天左右即好。

8.腊肠的制法:

用料:猪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肠匙白砂糖3汤匙精盐1汤匙葱2根姜25克肠衣3条喜欢陈皮味的,可放些陈皮丝腌渍,或放味精也可。

制法:将猪肉切1厘米见方的丁,用上述调味料腌渍10小时。用50℃的水将肠衣泡5~6小时即软,再用水灌进肠内输通备用。将肉丁(捡去陈皮丝、葱姜)用漏斗灌入肠衣,边灌边分节,挂在阴凉处阴干,约1星期左右便可。

9.叉烧肉的制法:

用料:肥瘦兼有的猪肉500克五香粉1汤匙料酒半汤匙白糖50克葱丝和鲜姜丝少许,高级酱油100克油适量。

制作:把猪肉切成3.3厘米宽、6.7厘米长、2.7厘米厚的长条,用上述调味料腌制24小时,将肉条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

10.豆沙的制法:

将煮烂的豆子,放在小竹筛中,筛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筛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筛入水盆中,将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挤落水分,即成豆沙。

11.各类粽子的具体包法:

火腿肉粽用料:配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猪肉末50克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猪油25克葱末、姜末、精盐适量白糖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用猪油将葱末、姜末炒黄,除去葱姜末后,依次放放火腿肉丁、猪肉末、冬菇丁白糖、盐炒30秒钟,勾芡,淋上麻油,即成馅料待用。

取2片泡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蒸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便。煮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即好。若用压力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如没有竹叶,苇叶也行。每边三片苇叶,折成斗形。

陈皮咸肉粽用料:泡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陈皮咸肉条250克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改用陈皮咸肉条。

腐乳咸肉粽用料及制法、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换成陈皮牛肉。

咸鸭蛋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咸鸭蛋黄5个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火腿粽相同。包成,上蒸锅煮1小时后,移文火煮10分钟即好。

腊肉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腊肉丁250克白砂糖2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馅心改为腊肉即可。

腊肠粽子用料、包制、煮制时间均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将馅心换成腊肠丁即可。

叉烧肉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叉烧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猪油25克白糖1汤匙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马啼丁50克葱结、姜片适量。

制法:用猪油把葱结、姜片炒香,除去葱姜,依次放入叉烧肉丁、冬菇丁、马蹄丁、白糖、适量腌叉烧肉的酱油,炒30秒钟,勾芡,淋上订油、即成粽馅。将两片竹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夹在糯米绿豆瓣中,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锅码紧,放冷水与粽齐,煮1小时后,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若用高压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小蚝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鲜嫩肥美的小蚝(淡菜)75克猪肉末100克嫩笋丝25克精制淀粉1汤匙葱花、姜末、白胡椒粉少许猪油(或素油)、精盐、白砂糖适量。

制法:用猪油煸炒猪肉末,出香味时放入小蚝、葱花、姜末、白糖、精盐、炒1分钟,放白胡椒粉,炒匀后,勾芡,即成粽馅。

包法与煮制时间与叉烧肉粽相同。干小蚝须用冷水发3小时左右。

以上的9种咸粽,吃时可蘸红酱油。

澄沙粽子用料:泡制过的糯米1公斤绿豆沙或乌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猪油250克精盐、糖桂花适量。

制法:将豆沙用猪油炒匀炒透,加糖(绿豆沙加白砂糖,乌豆沙加土制红糖,亦叫板糖),出锅后放点糖桂花。将两片苇叶折成斗形,填进糯米,豆沙馅,上面再盖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装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宜。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熟。

果仁桂花粽用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破开2/3)生猪油100克白砂糖250克盐少许糖桂花50克精制淀粉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把白糖、盐、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匀,拌入生猪油中(捡出猪油中的丝状物),边拌边倒湿淀粉,最后放入糖桂花,拌匀后即成馅。

包制与煮制时间同澄沙粽子。

百果粽子用料: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

制法: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包法与煮制时间同果仁桂花粽。

四.与粽子有关的文章:

1.粽子食趣 笑说厨娘藕复松

又快到端午节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很古老的传统了,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清代诗人吴曼云,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

“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

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的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再来尝尝母亲制作粽子的风味。

缅甸人也爱吃粽子,他们在端午节时,用糯米作主料,将熟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酥酥,甜滋滋,别具风味。

日本的端午节是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的粽子主料是米粉,其粽子形状酷似钟形。

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一种豆沙粽、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粽子还是菲律宾过圣诞节时必不可少的食品。(文/傅治宇)

2.喝茶吃粽子 端午过得有滋味

粽子不是人人都爱吃,但端午吃粽子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气氛。今天告诉你就着粽子喝茶,配对了茶,粽子味道会更好呢。

超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相配的茶有薄荷茶、绿茶。超甜的粽子需要助消化的茶品,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这两种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超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油腻的粽子适合重口味的茶水,去除口感上的油腻,普洱茶是上乘的选择,因为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菊花茶能降火气。山楂茶则能促进胃酸分泌,帮助肠胃消化。咸甜的粽子如椒盐,蛋黄等可配乌龙茶,和超甜、超油的粽子比起来,咸甜的口味比较清爽,喝乌龙茶是不错的考虑。因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不如绿茶来得生涩,有温润的美感,能衬出咸甜口味的思古幽情。清淡的粽子:如赤豆、白粽子等可搭配稍有味道的茶品。在一壶玫瑰花茶里加一颗酸梅,就能衬出玫瑰的香气,还能带出淡淡的甜味,此时再咀嚼清淡不腻的粽子感觉特别好。玫瑰花茶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对女性尤佳,抹茶的儿茶素则具有抗癌抗老的效果,以上两者都适合重视健康的养生族。以上绿茶、红茶、花茶系列,在南京华联商厦一楼食品柜均有销售,端午节期间,购各种茶叶均有一定幅度的折扣。(文/晓燕)

3.吃粽子与赛龙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都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人们都知道,这种世代相传的古俗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纪念屈原呢?原来在屈原故乡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屈原投汨罗江之后,有天夜里,屈原故乡的人忽然都梦见屈原回来了。他峨冠博带,一如生前,只见面容略带几分忧戚与憔悴。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拥上前去,向他行礼致敬。屈原一边还礼,一边微笑着说:"谢谢你们的一片盛情,楚国人民这样爱憎分明,不忘记我,我是死而无憾了。"话别谈旧间,众人发现屈原的身体已大不如过去,就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我们给你送去的米饭,你吃到了没有?"谢谢",屈原先是感激,接着又叹气说:"遗憾哪。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给鱼虾龟蚌这般水族吃了。"乡亲们听后都很焦急:"要怎样才能不让鱼虾们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说:"如果用箬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节,乡亲们便用箬叶包成许多角黍,投入江中。可是端午节过后,屈原又托梦说:"你们送来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还有不少给水族抢去了。"大家又问他:"那还有什么好法子呢?"屈原说:"有办法,你们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龙的标记就行了。因为水族都归龙王管,到时候,鼓角齐鸣,桨桡翻动,它们以为是龙王送来的,就再也不敢去抢了。"角黍,就是现在的粽子。
从此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的习俗,就由屈原的故乡传向全国,由古代传到今天

椒盐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汩罗之遗风也”。据梁朝吴钧《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大众化的节日食品了,唐明皇的诗曾写道:“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人姚合的诗中也记载有当时的民俗民风:“渚闹涣歌响,风和角粽香”。说明在古代,宫廷和民间在端午之时都食用粽子。

时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风俗遍及我国南北东西,甚至还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人们借古色古午的粽子发思古之幽情。粽子,实际上已溶入了中国文化的情趣。

我国各地的粽子异彩纷呈,历史上就形成了许多风味独特的品种,且各有名气,如象北京的小枣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上海的猪油夹沙粽子、嘉兴的鲜肉粽、湖州猪油豆沙粽、陕西的蜂蜜凉粽子、广东的碱水粽、烧鸭粽、椰茸粽、四川的椒盐粽子都是很有名气的,历来为美食家所称道。

四川粽子的制作技术,在宋代已有相当水平。那时曾宦游四川的诗人陆游,在其诗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川味粽子。不仅有“白白粢筒美”的赞誉,在其《剑南诗稿》中也有“端午数日间,更约为解粽”之句。据清末的《成都通览.成都之小儿咒语》里就有:“肚皮痛,打鼓送,捡颗米,包个粽,吃了二回再痛”的记载,可见成都人很早就喜欢吃粽子。

成都的粽子品种较多,但尤以“椒盐粽子”风味突出。成都市新津县张月英,其空世代制作粽子、叶儿粑等小吃。她制作的椒盐粽子工艺考察、滋润爽口、软糯清香、口感舒适、味道质朴而鲜美,为一方名食。1987年4月在成都市个体小食、名工艺、名产品评展会上,获“名小吃”奖;1990年6月在成都市第二届个体名小吃评展会上,获“传统奖”;同年9月,应邀到北京参加迎亚运美食节献艺,受到中外顾客欢迎;1990年12月,张月英制作的椒盐粽子、洗沙叶儿粑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世界各地的华人,无论是本地、中国、台湾、香港,还是海外的唐人街,都会按传统,在农历五月初五前准备各式粽子应节。

但你知道吗,粽子的由来已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已有“粽子”的记载,是一种用芦叶裹米的食品。

不过,在古代,粽子可是称为角黍。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因地区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叶, 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 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唐代时,长安街有许多粽子铺,有多种果仁馅。

棕子的名称也经过很多变化,西晋周处《风土记》说,端午节用菰叶裹黍米栗枣,叫做筒粽,也叫角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吃粽子,纪念屈原;抹雄黄酒在手臂、额头,寓意为驱邪。

tehyujdrydrutyutdddd

吃棕子,挂香袋,插艾叶

  • 鍚勫湴绔崍鑺傛湁浠涔堥淇椾範鎯
    绛旓細绔崍鑺傜殑涔犱織鍙皳涓板瘜澶氬僵锛鎴戜滑鐔熸倝鐨勭鍗堜範淇椾富瑕佸寘鎷悆绮藉瓙銆佽禌榫欒垷銆佹寕鑹捐崏銆佷僵棣欏泭绛銆備絾鏄悇鍦扮殑绔崍椋庝織涔犳儻涔熸湁涓嶄竴鏍风殑鍦版柟銆傛瘮濡傛垜浠骞胯タ鍖楁捣甯傜殑绔崍涔犳儻娓歌姳鑹锛屽洓宸濋樋鍧濈殑涓囦汉鏈濆北浼氾紝杩樻湁鍥涘窛鎶㈤腑瀛愶紝浜戝崡棣欐牸閲屾媺璧涢┈绛夈備笅闈㈠氨鐩樼偣10涓笉鍚屽湴鏂圭鍗堣妭鏃跺欑殑椋庝織涔犳儻锛屾惉濂藉皬鍑崇櫥锛屼竴璧锋潵娆h祻...
  • 涓嶅悓鍦版柟鐨绔崍鑺備範淇閮芥槸浠涔鏍风殑?
    绛旓細娌冲寳鐪佺殑绔崍鑺備範淇楀寘鎷彃鑹捐崏銆侀涚爜澶村拰鍚冪偢绯銆傜Е鐨囧矝鍦板尯杩樻湁鈥滈涚爜澶粹濇椿鍔紝浜轰滑鏈涙捣绁堢銆傚唨涓滀竴甯﹀垯娴佽鍦ㄧ鍗堣妭鍓嶈厡鍒堕浮铔嬶紝鍒拌妭鏃ュ綋澶╀笌瀹朵汉鍒嗕韩銆傞偗閮稿競鎴愬畨鍘挎瘡骞寸鍗堣妭浼氫妇琛屸滄姮浜旈緳鐖封濇椿鍔紝浠ョキ濂犳儵鎭舵壃鍠勭殑鈥滀簲榫欑埛鈥濄傜櫧娲嬫穩鍦板尯鏈夊悆鐐哥硶銆佹礂鑹惧彾婢$殑涔犱織銆傚唴钂欏彜鐨勭鍗堣妭鏈変竴涓壒鍒殑椋...
  • 鍚勫湴绔崍鑺傛湁浠涔堥淇椾範鎯?
    绛旓細9. 姹熻嫃鐪佸槈瀹氬幙锛氱鍗堬紝涓嶈璐瘜锛屽繀涔扮煶棣栭奔锛堜織绉伴硣楸硷級鐓銆備华寰佸幙涔熸湁鈥滃綋瑁ゅ瓙銆佷拱榛勯奔鈥濈殑淇楄皻銆傚崡浜鍗堬紝鍚勫鐨嗕互娓呮按涓鐩掞紝鍔犲叆灏戣闆勯粍锛岄箙鐪奸挶涓ゆ灇锛屽悎瀹跺ぇ灏忓潎鐢ㄦ姘存礂鐪硷紝绉颁负鈥滅牬鐏溂鈥濓紝鎹鍙繚涓骞存病鏈夌溂鐤俱傛杩涙湁澶滈緳鑸熶箣鎴忥紝鏅氫笂鍦ㄩ緳鑸熷洓闈㈡偓涓婂皬鐏珵娓★紝涓旀湁绠紦姝屽0鐩稿拰銆1...
  • 鍚勫湴绔崍鑺傛湁浠涔堥淇椾範鎯
    绛旓細绔崍鑺傜殑涔犱織涓板瘜澶氬僵锛鍖呮嫭鍚冪步瀛愩佽禌榫欒垷銆佹寕鑹捐崏銆佷僵棣欏泭绛銆傜劧鑰岋紝涓嶅悓鍦板尯鏈夌潃鍚勮嚜鐙壒鐨勭鍗堥淇椼備互涓嬫槸鍗佷釜涓嶅悓鍦版柟绔崍鑺傜殑涔犱織锛1. 骞胯タ鍖楁捣锛氭父鑺辫墖銆傚寳娴风殑绔崍鐗硅壊椤圭洰鏄姳鑹囷紝閫氬父鐢卞叓鑹橀┏鑹囪仈缁擄紝瑁呴グ鍗庝附锛岃墖涓婃湁浜烘ā浠垮彜浜洪闆咃紝楗厭鍞辨洸銆傝姳鑹囦粠娓告吵鍦鸿嚦澶栨矙闂存潵鍥炲贰娓革紝鐑椆闈炲嚒銆
  • 绔崍鑺傚悇鍦版湁鍝簺椋庝織?
    绛旓細绔崍鑺傛槸涓浗浼犵粺鑺傛棩涔嬩竴锛屽悇鍦版湁鐫涓板瘜澶氬僵鐨勯淇椾範鎯浠ヤ笅鏄竴浜涘湴鍖虹殑绔崍鑺備範淇楋細1. 骞夸笢锛氬箍涓滃湴鍖虹殑绔崍鑺備範淇楀寘鎷墥榫欒埞銆侀绮姐佹寕鑹捐崏鏉$瓑銆備汉浠繕浼氭斁绾搁涪銆佸搴崍楗ぇ椁愩佹礂鑽按婢$瓑銆傚箍涓滃湴澶勪簹鐑甫锛屼负浜嗛傚簲鐐庣儹鐨勫ぉ姘旓紝浜轰滑鍦ㄢ滀簲鏈堢鈥濊繖涓澶╅噰鍙栧悇绉嶆帾鏂介槻姣掋佹秷鏆戙侀伩鐏撅紝閫愭笎褰㈡垚浜嗗悇绉...
  • 涓嶅悓鍦版柟鐨绔崍鑺備範淇閮芥槸浠涔鏍风殑?
    绛旓細鏅嬪寳杩樻湁鍦绔崍鑺褰撳ぉ閫涘煄澧欑殑椋庝織涔犳儻銆傚闃炽佷氦鍩庣瓑鍦帮紝杩樻湁涓惧姙澶у瀷搴欎細鐨涔犱織銆🌟闄曡タ鐪佲斺旂唬鍒朵簲姣掕倸鍏🌟浜旀瘨鑲氬厹涓昏娴佽浜庝腑鍥界殑瑗垮寳鍦板尯锛岃岄檿瑗挎渶鐩涳紝鍚湁鏇村鐨勫帆鏈剰涔夈備簲姣掑叿浣撴槸鎸囧摢浜旀瘨锛屾皯闂存湁涓嶅悓鐨勮娉曘備竴鑸槸鎸囪泧銆佽潕銆佽湗铔涖佸铏庛佺櫈铔よ焼绛夈傝繖鍑犵鍔ㄧ墿閮芥槸甯︽瘨鐨...
  • 绔崍鑺姣忎釜鍦版柟鐨椋庝織鏄浠涔?
    绛旓細绔崍鑺鏄腑鍥芥皯闂村崄鍒嗙洓琛岀殑姘戜織澶ц妭锛岃繃绔崍鑺傦紝鏄腑鍗庢皯鏃忚嚜鍙や互鏉ョ殑浼犵粺涔犳儻锛岀敱浜庡湴鍩熷箍澶э紝鍔犱笂璁稿鏁呬簨浼犺锛屾墍浠鍚勫湴鐨椋庝織涔犳儻涔熶笉涓鏍凤紝涓嬮潰鎴戜滑灏辩湅鐪嬪叏鍥戒笉鍚屽湴鍖虹殑绔崍椋庝織鍚1銆佹渤鍖椻斺斿悆妯辨妗戣憵锛屼簲姣掗ゼ锛岄璧犵ぜ鍝 鍖楀钩蹇岀鍗堣妭鎵撲簳姘达紝寰寰浜庤妭鍓嶉姹诧紝鎹鏄负浜嗛伩浜曟瘨銆傚競浜曞皬璐╀篃浜...
  • 绔崍鑺備範淇閮鏈夊摢浜?
    绛旓細鍦绔崍鑺鏃讹紝浜轰滑浼氬皢闆勯粍娉″湪閰掍腑锛屽湪灏忓鐨勮虫湹銆侀蓟瀛愩佽剳闂ㄣ佹墜鑵曘佽剼鑵曠瓑澶勬姽涓婇泟榛勯厭锛屾嵁璇达紝杩欑鍋氭硶鍙互浣胯殜铏佽泧銆佽潕銆佽湀铓c佸铏庛佽湗铔涖佽熅铚嶇瓑涓嶄笂韬6銆佸悆绮藉瓙 绔崍鑺傚悆绮藉瓙锛岃繖鏄腑鍥戒汉姘戠殑鍙堜竴浼犵粺涔犱織銆傜步瀛愶紝鍙堝彨鍋氣滆榛嶁濄佲滅瓛绮解濄傜鍗堣妭鐨勬棭鏅ㄥ瀹跺悆绮藉瓙绾康灞堝師锛屼竴鑸槸鍓...
  • 绔崍鑺闄や簡鍚冪步瀛,鍒掗緳鑸,杩樻湁浠涔堜範淇?
    绛旓細绔崍鑺闄や簡鍚冪步瀛愶紝鍒掗緳鑸燂紝杩樻湁寰堝涔犱織锛屽锛1銆佷僵棣欏泭 绔崍鑺傚皬瀛╀僵棣欏泭锛屼紶璇存湁閬块偑椹辩槦涔嬫剰锛堝彜鏃朵汉浠互涓鸿嚜宸卞彂鐥呮槸鍥犱负濡栭瓟楝兼笂韬級锛屽疄闄呮槸鐢ㄤ簬瑗熷ご鐐圭紑瑁呴グ銆傞鍥婂唴鏈夋湵鐮傘侀泟榛勩侀鑽紝澶栧寘浠ヤ笣甯冿紝娓呴鍥涙孩锛屽啀浠ヤ簲鑹蹭笣绾垮鸡鎵f垚绱紝浣滃悇绉嶄笉鍚屽舰鐘讹紝缁撴垚涓涓诧紝褰㈠舰鑹茶壊锛屽皬宸у彲鐖便傚湪涓浗...
  • 绔崍鑺傛湁鍝簺涔犱織?
    绛旓細绔崍鑺傜殑浼犵粺涔犱織 1銆佹墥榫欒垷 鎵掗緳鑸熸槸澶氫汉闆嗕綋鍒掓〃绔炶禌,鏄鍗堣妭鐨勪竴椤归噸瑕佹椿鍔,鏄彜浠i緳鍥捐吘绁鐨勮妭浠,涔冮仐淇椾篃銆傛槸绔崍鑺傜殑涓椤归噸瑕佹椿鍔,鑷充粖鍦ㄦ垜鍥藉崡鏂规部娴蜂竴甯︿粛鍗佸垎娴佽,浼犲嚭鍥藉鍚,娣卞彈鍚勫浗浜烘皯鐨勫枩鐖卞苟褰㈡垚浜嗗浗闄呮瘮璧涖 绔崍鏈榫欒垷涔熸湁鍑よ垷,鍑よ垷鏄簮浜庤繙鍙ょ殑涔岃垷,鏈夌殑鍦版柟杩樻湁榫欏嚖鑸广傛墥榫欒垷鏄皯闂翠俊浠颁腑...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