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日战争经过哪三个阶段 什么是历史?

\u4ec0\u4e48\u53eb\u5386\u53f2\uff1f

第一个阶段:敌进攻我防御;

第二阶段:敌战略保守我准备反攻;

第三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

《论持久战》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该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扩展资料:

《论持久战》的创作背景:

《论持久战》发表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10个月。全国军民为了民族的生存进行了浴血奋战,天天都在渴望着战争早日胜利。

然而,10个月中,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陷落。战争的进程会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怎样看待抗战以来一直流传着的“亡国论”、“速胜论”?

对这些问题,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感到迷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对坚持长期抗战是不利的。毛泽东深感有必要对抗战10个月的经验做个总结性的解释,特别是有着重研究持久战的必要,以回答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并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批驳。 



防御 相持 反攻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