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从体裁上分成哪几类 诗从体裁上分成哪几类

\u8bd7\u6b4c\u6309\u4f53\u88c1\u5206\u53ef\u4ee5\u5206\u6210\u51e0\u7c7b

\u53e4\u4ee3\u8bd7\u6b4c\u7684\u4f53\u88c1\u5e38\u8bc6
\u53e4\u4ee3\u8bd7\u6b4c\u7684\u5206\u7c7b
\u53e4\u4ee3\u8bd7\u6b4c\u5305\u62ec\u8bd7\u3001\u8bcd\u3001\u66f2\u3002
1\uff0e
\u4ece\u8bd7\u6b4c\u7684\u5f62\u5f0f\u53ef\u5206\u4e3a\uff1a
\u2460
\u53e4\u4f53\u8bd7\uff0c\u5305\u62ec\u53e4\u8bd7\uff08\u5510\u4ee5\u524d\u7684\u8bd7\u6b4c\uff09\u3001\u695a\u8f9e\u3001\u4e50\u5e9c\u8bd7\u3002\u6ce8\u610f\u201c\u6b4c\u201d\u3001\u201c\u6b4c\u884c\u201d\u3001\u201c\u5f15\u201d\u3001\u201c\u66f2\u201d\u3001\u201c\u5464\u201d\u7b49\u53e4\u8bd7\u4f53\u88c1\u7684\u8bd7\u6b4c\u4e5f\u5c5e\u53e4\u4f53\u8bd7\u3002\u53e4\u4f53\u8bd7\u4e0d\u8bb2\u5bf9\u4ed7\uff0c\u62bc\u97f5\u8f83\u81ea\u7531\u3002\u53e4\u4f53\u8bd7\u7684\u53d1\u5c55\u8f68\u8ff9\uff1a\u300a\u8bd7\u7ecf\u300b\u2192\u695a\u8f9e\u2192\u6c49\u8d4b\u2192\u6c49\u4e50\u5e9c\u2192\u9b4f\u664b\u5357\u5317\u671d\u6c11\u6b4c\u2192\u5efa\u5b89\u8bd7\u6b4c\u2192\u9676\u8bd7\u7b49\u6587\u4eba\u4e94\u8a00\u8bd7\u2192\u5510\u4ee3\u7684\u53e4\u98ce\u3001\u65b0\u4e50\u5e9c\u3002
\u2461
\u8fd1\u4f53\u8bd7\uff0c\u5305\u62ec\u5f8b\u8bd7\u548c\u7edd\u53e5\u3002
\u2462
\u8bcd\uff0c\u53c8\u79f0\u4e3a\u8bd7\u4f59\u3001\u957f\u77ed\u53e5\u3001\u66f2\u5b50\u3001\u66f2\u5b50\u8bcd\u3001\u4e50\u5e9c\u7b49\u3002\u5176\u7279\u70b9\uff1a\u8c03\u6709\u5b9a\u683c\uff0c\u53e5\u6709\u5b9a\u6570\uff0c\u5b57\u6709\u5b9a\u58f0\u3002\u5b57\u6570\u4e0d\u540c\u53ef\u5206\u4e3a\u957f\u8c03\uff0891\u5b57\u4ee5\u4e0a\uff09\u3001\u4e2d\u8c03\uff0859\uff0d90\u5b57\uff09\u3001\u5c0f\u4ee4\uff0858\u5b57\u4ee5\u5185\uff09\u3002\u8bcd\u6709\u5355\u8c03\u548c\u53cc\u8c03\u4e4b\u5206\uff0c\u53cc\u8c03\u5c31\u662f\u5206\u4e24\u5927\u6bb5\uff0c\u4e24\u6bb5\u7684\u5e73\u4ec4\u3001\u5b57\u6570\u662f\u76f8\u7b49\u6216\u5927\u81f4\u76f8\u7b49\u7684\uff0c\u5355\u8c03\u53ea\u6709\u4e00\u6bb5\u3002\u8bcd\u7684\u4e00\u6bb5\u53eb\u4e00\u9619\u6216\u4e00\u7247\uff0c\u7b2c\u4e00\u6bb5\u53eb\u524d\u9619\u3001\u4e0a\u9619\u3001\u4e0a\u7247\uff0c\u7b2c\u4e8c\u6bb5\u53eb\u540e\u9619\u3001\u4e0b\u9619\u3001\u4e0b\u7247\u3002
\u2463
\u66f2\uff0c\u53c8\u79f0\u4e3a\u8bcd\u4f59\u3001\u4e50\u5e9c\u3002\u5143\u66f2\u5305\u62ec\u6563\u66f2\u548c\u6742\u5267\u3002\u6563\u66f2\u5174\u8d77\u4e8e\u91d1\uff0c\u5174\u76db\u4e8e\u5143\uff0c\u4f53\u5f0f\u4e0e\u8bcd\u76f8\u8fd1\u3002\u7279\u70b9\uff1a\u53ef\u4ee5\u5728\u5b57\u6570\u5b9a\u683c\u5916\u52a0\u886c\u5b57\uff0c\u8f83\u591a\u4f7f\u7528\u53e3\u8bed\u3002\u6563\u66f2\u5305\u62ec\u6709\u5c0f\u4ee4\u3001\u5957\u6570\uff08\u5957\u66f2\uff09\u4e24\u79cd\u3002\u5957\u6570\u662f\u8fde\u8d2f\u6210\u5957\u7684\u66f2\u5b50\uff0c\u81f3\u5c11\u662f\u4e24\u66f2\uff0c\u591a\u5219\u51e0\u5341\u66f2\u3002\u6bcf\u4e00\u5957\u6570\u90fd\u4ee5\u7b2c\u4e00\u9996\u66f2\u7684\u66f2\u724c\u4f5c\u4e3a\u5168\u5957\u7684\u66f2\u724c\u540d\uff0c\u5168\u5957\u5fc5\u987b\u540c\u4e00\u5bab\u8c03\u3002\u5b83\u65e0\u5bbe\u767d\u79d1\u4ecb\uff0c\u53ea\u4f9b\u6e05\u5531\u3002
2\uff0e
\u4ece\u8bd7\u6b4c\u7684\u9898\u6750\u53ef\u5206\u4e3a\uff1a
\u2460
\u5199\u666f\u6292\u60c5\u8bd7\uff0c\u6b4c\u548f\u5c71\u6c34\u540d\u80dc\u3001\u63cf\u5199\u81ea\u7136\u666f\u8272\u7684\u6292\u60c5\u8bd7\u6b4c\u3002\u53e4\u4ee3\u6709\u4e9b\u8bd7\u4eba\u7531\u4e8e\u4e0d\u6ee1\u73b0\u5b9e\uff0c\u5e38\u5bc4\u60c5\u4e8e\u5c71\u6c34\uff0c\u901a\u8fc7\u63cf\u7ed8\u6c5f\u6e56\u98ce\u5149\u3001\u81ea\u7136\u98ce\u666f\u5e73\u5bc4\u5bd3\u81ea\u5df1\u7684\u601d\u60f3\u611f\u60c5\u3002\u8fd9\u7c7b\u8bd7\u5e38\u5c06\u8981\u6292\u53d1\u7684\u60c5\u611f\u5bc4\u5bd3\u5728\u540e\u63cf\u5199\u7684\u666f\u7269\u4e4b\u4e2d\uff0c\u8fd9\u5c31\u662f\u4eba\u4eec\u5e38\u8bf4\u7684\u5bd3\u60c5\u4e8e\u666f\u3002\u5176\u98ce\u683c\u6e05\u65b0\u81ea\u7136\u3002
\u2461
\u548f\u7269\u8a00\u5fd7\u8bd7\uff0c\u8bd7\u4eba\u5bf9\u6240\u548f\u4e4b\u7269\u7684\u5916\u5f62\u3001\u7279\u70b9\u3001\u795e\u97f5\u3001\u54c1\u683c\u8fdb\u884c\u63cf\u6479\uff0c\u4ee5\u5bc4\u6258\u8bd7\u4eba\u81ea\u5df1\u7684\u611f\u60c5\uff0c\u8868\u8fbe\u8bd7\u4eba\u7684\u7cbe\u795e\u3001\u54c1\u8d28\u6216\u7406\u60f3\u3002
\u2462
\u5373\u4e8b\u611f\u6000\u8bd7\uff0c\u56e0\u4e00\u4e8b\u7531\u800c\u5f15\u53d1\u8bd7\u4eba\u7684\u611f\u6168\uff0c\u5982\u6000\u4eb2\u3001\u601d\u4e61\u3001\u5ff5\u53cb\u7b49\u3002
\u2463
\u6000\u53e4\u548f\u53f2\u8bd7\uff0c\u4ee5\u5386\u53f2\u5178\u6545\u4e3a\u9898\u6750\uff0c\u6216\u8868\u660e\u81ea\u5df1\u7684\u770b\u6cd5\uff0c\u6216\u501f\u53e4\u8bbd\u4eca\uff0c\u6216\u6292\u53d1\u6ca7\u6851\u53d8\u5316\u7684\u611f\u6168\u3002
\u2464\u8fb9\u585e\u5f81\u6218\u8bd7\uff0c\u63cf\u5199\u8fb9\u585e\u98ce\u5149\u548c\u620d\u8fb9\u5c06\u58eb\u7684\u519b\u65c5\u751f\u6d3b\uff0c\u6216\u6292\u53d1\u4eec\u4e50\u89c2\u8c6a\u8fc8\u6216\u76f8\u601d\u79bb\u6101\u7684\u60c5\u611f\uff0c\u98ce\u683c\u60b2\u58ee\u5b8f\u6d51\uff0c\u7b14\u52bf\u8c6a\u653e\u3002

\u6309\u6211\u6240\u77e5\u9053\u7684\u53ef\u5206\u4e3a\u5982\u4e0b\u51e0\u7c7b\uff1a\u4e50\u5e9c\uff08\u8bd7\u7ecf\u91cc\u9762\u7684\u8bd7\u5927\u90e8\u5206\u4e3a\u4e50\u5e9c\u6c11\u6b4c\u3001\u6c49\u4e50\u5e9c\u3001\u5357\u671d\u4e50\u5e9c\u7b49\uff09\u3001\u695a\u8f9e\uff08\u7531\u5c48\u539f\u9996\u521b\uff09\u3001\u5f8b\u8bd7\uff08\u5206\u5f8b\u7edd\u4e24\u79cd\uff0c\u5f8b\u5305\u62ec\u4e03\u5f8b\u3001\u4e94\u5f8b\u3001\u957f\u5f8b\u2014\u4e5f\u53ef\u79f0\u6392\u5f8b\uff0c\u7edd\u53e5\u6709\u4e03\u7edd\u3001\u4e94\u7edd\uff09\u3001\u6b4c\u884c\uff08\u6bd4\u5982\u674e\u767d\u7684\u300a\u5c06\u8fdb\u9152\uff0c\u6b4c\u884c\u4e0e\u4e50\u5e9c\u76f8\u4f3c\uff0c\u4f46\u662f\u4e0d\u5165\u4e50\uff09\u3001\u6700\u540e\u662f\u6211\u4eec\u73b0\u5728\u4e0d\u5206\u53e5\u5f0f\u957f\u77ed\u751a\u81f3\u4e0d\u62bc\u97f5\u7684\u201c\u65b0\u8bd7\u201d\u3002

诗歌讲究格律,从体裁上分可分为“律诗”、“绝句”、“词”和“曲”。其中“律诗”每首有八句,“绝句”有四句。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①。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②。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③。
注释
[注释]
①苍翠:青绿色。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
②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
③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在这里是代指裴迪。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这是诗人自比.

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

现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郿坞(第二首)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

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

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③泊,入声。烟,平声。④比,上声。西,平声。⑤恐,上声。天,平声。⑥不,客,入声。何,平声。⑦看,平声。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渔歌子⑤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歌讲究格律,从体裁上分可分为“律诗”、“绝句”、“词”和“曲”。其中“律诗”每首有八句,“绝句”有四句。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①。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②。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③。
注释
[注释]
①苍翠:青绿色。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
②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
③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在这里是代指裴迪。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这是诗人自比.

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

现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郿坞(第二首)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

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

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③泊,入声。烟,平声。④比,上声。西,平声。⑤恐,上声。天,平声。⑥不,客,入声。何,平声。⑦看,平声。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渔歌子⑤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按我所知道的可分为如下几类:乐府(诗经里面的诗大部分为乐府民歌、汉乐府、南朝乐府等)、楚辞(由屈原首创)、律诗(分律绝两种,律包括七律、五律、长律—也可称排律,绝句有七绝、五绝)、歌行(比如李白的《将进酒,歌行与乐府相似,但是不入乐)、最后是我们现在不分句式长短甚至不押韵的“新诗”。

按我所知道的可分为如下几类:乐府(诗经里面的诗大部分为乐府民歌、汉乐府、南朝乐府等)、楚辞(由屈原首创)、律诗(分律绝两种,律包括七律、五律、长律—也可称排律,绝句有七绝、五绝)、歌行(比如李白的《将进酒,歌行与乐府相似,但是不入乐)、最后是我们现在不分句式长短甚至不押韵的“新诗”。

才5分呀?你也太小气了.不想回答 !

古体诗 现代诗
律诗 绝句

  • 璇楁瓕鐨勫洓绉嶅熀鏈被鍨嬫槸浠涔?
    绛旓細鈶′箰搴滐細涔愬簻鏄嚜绉︿唬浠ユ潵鏈濆环璁剧珛鐨勭鐞嗛煶涔愭満鏋勶紝姹夋甯濇椂鏈熷ぇ瑙勬ā鎵╁缓锛屼粠姘戦棿鎼滈泦浜嗗ぇ閲忕殑璇楁瓕锛屽悗浜虹粺绉颁负姹変箰搴溿傚悗鏉ヤ箰搴滄垚涓轰簡涓绉璇楁瓕浣撹銆傦紙1976骞村湪绉﹀鐨囬櫟鍖哄嚭鍦熶簡涓浠堕挳閽燂紝涓婁功閿欓噾閾枃锛氣滀箰搴溾濓紝2000骞村湪瑗垮畨绉﹂仐鍧鍑哄湡鈥滀箰搴滄壙鍗扳濆皝娉ヤ竴鏋氾紝杩涗竴姝ヨ偗瀹氫簡杩欎竴鍙插疄锛岃岄潪濮嬩簬姹夋甯濇椂鏈...
  • 鍙や唬璇楁瓕鍖呮嫭浠涔堣瘲,鏈変粈涔浣撹
    绛旓細鍙や唬璇楁瓕鐨浣撹甯歌瘑 涓銆佸彜浠h瘲姝岀殑鍒嗙被 鍙や唬璇楁瓕鍖呮嫭璇椼佽瘝銆佹洸.浠庤瘲姝鐨勫舰寮忓彲鍒嗕负锛氣憼鍙や綋璇,瀹冩湁鍥涜█鍙よ瘲锛堟渶鏃╁嚭鐜颁簬銆婅瘲缁忋嬶級銆佷簲瑷鍙よ瘲锛堟垚鐔熶簬姹,濡傘婂彜璇楀崄涔濋銆嬶級銆佷竷瑷鍙よ瘲锛堟垚鐔熶簬鍞愪唬,濡傘婇暱鎭ㄦ瓕銆嬶級銆佷箰搴滆瘲锛堟爣棰樻湁鐨勫姞涓娾滄瓕鈥濃滆鈥濃滃紩鈥濃滄洸鈥濃滃悷鈥濃滃紕鈥濈瓑鍚嶇О,濡傘...
  • 璇楃殑浣撹鏈鍝簺
    绛旓細璇楃殑浣撹涓昏鏈変互涓嬪嚑绉嶏細1. 鏍煎緥璇 鏍煎緥璇楁槸鍦ㄦ牸寮忎笂鏈変竴瀹氳鏍煎拰闊靛緥瑕佹眰鐨璇楁瓕銆傚畠鏈夌潃鍥哄畾鐨勫瓧鏁般佸彞鏁板拰鎶奸煹瑙勫垯銆傚浜旇█寰嬭瘲鍜屼竷瑷寰嬭瘲锛屾瘡棣栭兘鏈夊浐瀹氱殑瀛楁暟鍜屽彞寮忥紝璁茬┒骞充粍鎶奸煹锛岃妭濂忛矞鏄庛傛牸寰嬭瘲鍦ㄤ腑鍥藉彜浠h瘲姝屼腑鍗犳湁閲嶈鍦颁綅锛屽鍞愯瘲銆2. 鑷敱璇 鑷敱璇楁槸鐩稿浜庢牸寰嬭瘲鑰岃█鐨勶紝瀹冩病鏈夊浐瀹氱殑...
  • 璇烽棶涓浗鍙や唬璇楁瓕鎸浣撹鍙鍒嗕负鍝涓ゅぇ绫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璇楁瓕鎸浣撹鍙鍒嗕负鍙や綋璇椼佽繎浣撹瘲(鍖呮嫭寰嬭瘲:涓冨緥浜斿緥銆佺粷鍙:涓冪粷浜旂粷)涓ゅぇ绫汇 璇楁瓕鍒嗙被 鍙や唬璇楁瓕鐨勫垎绫绘槸鍩虹鎬х殑闂锛屽湪鍘嗗勾鐨勯珮鑰冧腑閮芥湁鎵浣撶幇锛屾墍浠ヨ鐗㈣瑕佺偣锛氭寜璇楁瓕鐨勪綋瑁佸垎绫伙細鍒嗕负鍙や綋璇椼佽繎浣撹瘲锛堝寘鎷緥璇楋細涓冨緥浜斿緥銆佺粷鍙ワ細涓冪粷浜旂粷锛夈傛寜璇楁瓕鐨勯鏉愬垎绫伙細鍒嗕负鍜忔璇椼佸拸鍙茶瘲銆佸拸鐗...
  • 璇楁瓕浣撹鍒嗙被
    绛旓細璇楁瓕浣撹鍙互鍒嗕负璁稿涓嶅悓鐨勭被鍨嬪拰褰㈠紡锛屽寘鎷姃鎯呰瘲銆佸彊浜嬭瘲銆佸摬鐞嗚瘲銆佽薄寰佽瘲绛夈備竴銆佹姃鎯呰瘲 鐖辨儏璇楁槸琛ㄨ揪浣滆呭鐖辨儏鐨勬儏鎰熷拰浣撻獙鐨勪竴绉嶈瘲姝屻傚畠鍙互鎻忚堪鐖辨儏鐨勭編濂藉拰骞哥锛屼篃鍙互琛ㄨ揪澶辨亱鍜岀棝鑻︾殑鎰熷彈銆傝嚜鐒惰瘲鏄弿鍐欒嚜鐒舵櫙鐗╁拰鑷劧鐣岀殑涓绉嶈瘲姝屻傚畠鍙互琛ㄨ揪瀵瑰ぇ鑷劧鐨勮禐缇庛佹劅鎱ㄥ拰鎬濊冿紝灞曠幇浜轰笌鑷劧鐨...
  • 閫氬父鎵璇寸殑璇楁瓕鍖呮嫭鍝簲澶х被
    绛旓細(涓)鍙や唬璇楁瓕(鍖呮嫭璇椼佽瘝銆佹洸)鐨勫垎绫 1.浠庤瘲姝鐨勫舰寮忓彲鍒嗕负: 鈶犲彜浣撹瘲,鍖呮嫭鍙よ瘲(鍞愪互鍓嶇殑璇楁瓕)銆佹杈炪佷箰搴滆瘲銆傛敞鎰忊滄瓕鈥濄佲滄瓕琛屸濄佲滃紩鈥濄佲滄洸鈥濄佲滃懁鈥濈瓑鍙よ瘲浣撹鐨勮瘲姝屼篃灞炲彜浣撹瘲銆傚彜浣撹瘲涓嶈瀵逛粭,鎶奸煹杈冭嚜鐢便傚彜浣撹瘲鐨勫彂灞曡建杩:銆婅瘲缁忋嬧啋妤氳緸鈫掓眽璧嬧啋姹変箰搴溾啋榄忔檵鍗楀寳鏈濇皯姝屸啋寤哄畨璇楁瓕鈫掗櫠璇...
  • 鎸浣撹鍒,鍙や唬璇楁瓕涓昏鍒嗕负鍝鍥涚被
    绛旓細鍙や唬璇楁瓕鐨勪綋瑁佸父璇 鍙や唬璇楁瓕鐨勫垎绫 鍙や唬璇楁瓕鍖呮嫭璇椼佽瘝銆佹洸銆1锛 浠庤瘲姝鐨勫舰寮忓彲鍒嗕负锛氣憼 鍙や綋璇楋紝鍖呮嫭鍙よ瘲锛堝攼浠ュ墠鐨勮瘲姝岋級銆佹杈炪佷箰搴滆瘲銆傛敞鎰忊滄瓕鈥濄佲滄瓕琛屸濄佲滃紩鈥濄佲滄洸鈥濄佲滃懁鈥濈瓑鍙よ瘲浣撹鐨勮瘲姝屼篃灞炲彜浣撹瘲銆傚彜浣撹瘲涓嶈瀵逛粭锛屾娂闊佃緝鑷敱銆傚彜浣撹瘲鐨勫彂灞曡建杩癸細銆婅瘲缁忋嬧啋妤氳緸鈫掓眽璧嬧啋...
  • 涓浗璇楁瓕鐨浣撹鏈鍝簺?
    绛旓細璇楁瓕鐨勯鏉愭湁锛1銆佸北姘寸敯鍥瘲 灞辨按鐢板洯娲句互灞辨按绛夎嚜鐒舵櫙瑙備负涓昏鎻忓啓瀵硅薄锛屾瓕鍜忕敯鍥敓娲伙紝澶у浠ュ啘鏉戠殑鏅墿鍜屽啘姘戙佺墽浜恒佹笖鐖剁瓑鐨勫姵鍔ㄤ负棰樻潗銆傚睘浜庡啓鏅瘲鐨勮寖鐣达紝杩绫昏瘲姝鐨勪富瑕佺壒鐐瑰氨鏄滀竴鍒囨櫙璇殕鎯呰鈥濓紝浜﹀嵆浣滆呯瑪涓嬬殑灞辨按鑷劧鏅墿閮借瀺鍏ヤ簡浣滆呯殑涓昏鎯呮劔锛屾垨鑰呭熸櫙鎶掓儏锛屾垨鑰呮儏鏅氦铻嶃2銆佹鍙ゅ拸鍙茶瘲...
  • 璇楃殑浣撹鏈鍝嚑绉嶅舰寮?
    绛旓細璇楁瓕棰樻潗涓昏鏈夊彜浠h瘲姝屽拰鏂拌瘲涓ょ被銆傚彜浣撹瘲娌℃湁涓瀹氱殑鏍煎緥锛屽彜浠g殑鈥滆嚜鐢辫瘲鈥濓紝鍒嗕负鍥涜█璇椼佷簲瑷鍙や綋锛堜簲鍙わ級銆佷竷瑷鍙や綋锛堜竷鍙わ級銆佹潅瑷浣撱傝繎浣撹瘲鏈変弗鏍肩殑鏍煎緥锛屽彞鏁般佸瓧鏁般佹娂闊点佸钩浠勭瓑閮芥湁涓瀹氱殑瑙勫垯锛屾槸鍙や唬鐨勬牸寰嬭瘲锛屼竴鑸寘鎷緥璇楋紙浜斿緥銆佷竷寰嬶級銆佺粷鍙ワ紙浜旂粷銆佷竷缁濓級銆佹帓寰嬶紙浜旇█鎺掑緥銆佷竷瑷鎺掑緥...
  • 涓浗鍙や唬璇楁瓕鍑虹幇浜鍝簺璇楁瓕浣撹?
    绛旓細浠庤瘲姝鐨勫舰寮忓彲鍒嗕负:鈶犲彜浣撹瘲,瀹冩湁鍥涜█鍙よ瘲銆佷簲瑷鍙よ瘲銆佷竷瑷鍙よ瘲鍜屼箰搴滆瘲绛夊舰寮忋傚彜浣撹瘲涓嶈瀵逛粭锛屾娂闊佃緝鑷敱銆傚彜浣撹瘲鐨勫彂灞曡建杩癸細銆婅瘲缁忋嬧啋妤氳緸鈫掓眽璧嬧啋姹変箰搴溾啋榄忔檵鍗楀寳鏈濇皯姝屸啋寤哄畨璇楁瓕鈫掗櫠璇楃瓑鏂囦汉浜旇█璇椻啋鍞愪唬鐨勫彜椋庛佹柊涔愬簻銆傗憽杩戜綋璇楋紝鍖呮嫭寰嬭瘲鍜岀粷鍙ャ傝繎浣撹瘲榧庣洓浜庡攼浠o紝闄ゆ帓寰嬪锛岀瘒鏈夊畾鍙...
  • 扩展阅读:古诗体裁一览表 ... 古诗的五种体裁 ... 古代诗歌七种体裁 ... 格律诗一共几种 ... 四大文体和四大体裁 ... 诗歌体裁有哪四种 ... 诗歌的五种体裁 ... 记叙文的四种体裁 ... 现代诗歌体裁有哪几种形式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