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是什么朝代 施肩吾是哪个朝代的

\u65bd\u80a9\u543e\u662f\u4ec0\u4e48\u671d\u4ee3\u7684

\u540c\u540d\u6709\u4e24\u4eba1\u3001\u65bd\u80a9\u543e\uff08\u516c\u5143780\u5e74-861\u5e74\uff09\uff0c\u5510\u5baa\u5b97\u5143\u548c\u5341\u4e94\u5e74\uff08\u516c\u5143820\u5e74\uff09\u8fdb\u58eb\uff0c\u676d\u5dde\u7b2c\u4e00\u4f4d\u72b6\u5143\u3002
\u751f\u4e8e\u5510\u676d\u5dde\u5e9c\u65b0\u57ce\u53bf\u62db\u8d24\u8d24\u5fb7\u4e61\uff08\u65b0\u767b\u53bf\uff0c\u4eca\u5bcc\u9633\u6d1e\u6865\u9547\u8d24\u5fb7\u6751\uff09\uff0c\u6bd5\u4e1a\u4e8e\u6b66\u76db\u53bf\uff08\u5206\u6c34\u53bf\uff0c\u4eca\u6850\u5e90\u5206\u6c34\u9547\u67cf\u5c71\u6751\uff09\u3002
\u4ed6\u662f\u96c6\u8bd7\u4eba\u3001\u9053\u5b66\u5bb6\u3001\u53f0\u6e7e\u6f8e\u6e56\u7684\u7b2c\u4e00\u4f4d\u6c11\u95f4\u5f00\u62d3\u8005\u4e8e\u4e00\u8eab\u7684\u5386\u53f2\u4f20\u5947\u4eba\u7269\u3002
2\u3001\u5317\u5b8b\u9053\u58eb\u3002\u81ea\u53f7\u534e\u9633\u5b50\u3002\u4e5d\u6c5f\uff08\u4e00\u8bf4\u6e53\u6d66\uff09\u4eba\u3002\u751f\u5352\u5e74\u4e0d\u8be6\u3002\u5c11\u5e74\u4e60\u4f5b\uff0c\u535a\u5b66\u7ecf\u53f2\uff0c\u5de5\u8bcd\u7ae0\u3002\u540e\u8f6c\u800c\u5b66\u9053\uff0c\u9690\u5c45\u897f\u5c71\uff08\u5728\u4eca\u6c5f\u897f\u5357\u660c\uff09\u3002\u5176\u6d3b\u52a8\u65f6\u4ee3\u7ea6\u5f5310\u4e16\u7eaa\u4e0b\u534a\u53f6\u81f311\u4e16\u7eaa\u4e0a\u534a\u53f6\u7684\u5317\u5b8b\u521d\u4e2d\u671f\u3002

\u5510\u4ee3

  1. 施肩吾是唐代的。

  2. 个人简介: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贤德乡(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贤德村)人。他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是集诗人、道学家、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传奇人物。施肩吾幼年家贫,好学的他不畏劳苦,每日上山识字习文,并在唐元和十年殿试中被钦赐状元及第。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天下大乱,施肩吾率领族人乘木船,经过多日漂泊,到达了澎湖并最终在此定居。他把大陆的先进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也带到了那里,与当地人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开发宝岛。被后人誉为“开发澎湖的先驱者”。

  3. 作品:

    施肩吾一生与诗歌同行,他的诗歌及道教著作极为丰富,有诗集《西山集》十卷传世,《万首唐人绝句》诗集中收入其诗一百五十一首,后人评论他的诗作"新奇瑰丽,格高似陶,韵胜似谢,其品格当不在李杜下"。另有道教著作《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



施肩吾(公元780——861),字希圣,号东斋,本市贤德上施家人。中唐时著名诗人和作家,青年时期曾与同乡诗友徐凝结成东林诗社。东林,位于新登城西三十五里的广陵中堂畈地方,山峻林茂,景色优美,五代时建有隐居院,后改净严寺,明清时改建中堂寺。东林诗社的诗大都失传,《道光新登县志》仅留施肩吾《游东林》一首:火输烈烈采云浮,才到东林便是秋,有客可人来未暮,松风几沸碧山头。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施肩吾以《太羹不和赋》与《早春茂雪诗》科考中式,名列十三位进士遣任江西按察使。由于生性淡泊,难耐官场交接,乃只身隐居于洪州(今南昌)西山之游惟观,潜心修道。其贻徐凝书曰:“仆虽忝成名,自知命薄,遂养性林壑,栖心元门。赖仙圣扶持,虽年迫迟暮,幸免龙钟。”学道之余,惟以诗酒自娱,其自序诗集《西山集》曰:“二十年烟萝松月之下,饮而不食,肠胃无滓,形神益清,见天地六合之奥”。于此可见其学道后的自得与闲适。

施肩吾一生,历经德、顺、宪、穆、敬、文、武、宣、懿等九朝,正当唐王朝走向衰微之际,军阀混战,内宦朋党,官场斗争激烈,苛捐杂税繁重,阶级矛盾深化,人民生活不得安宁,种种因素促使平民出身的他,潜心退隐学道。洪州西山原有“十二真人羽化成仙”之说,心甚慕之,故三十岁退隐学道之初,作《西山静中吟》曰:“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教西山得道者,连余便是十三人。”因而,他的隐居之地始终不离西山之游惟观,后期才回到家乡招贤里(今贤德地方)之石壁寺。

唐文宗太和初(约公元827年左右)萌发寻访海外仙山之愿,便率领族人买舟泛海,历经几多沧桑,方上登上一无名小岛,即今之澎湖列岛。此时,岛上仅有少数土人,生产呈原始状态。而当时唐王朝的经济文化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施族的入居,给澎湖的生产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而大陆的文明道德也在岛上不断传播,乃至生根发芽。“澎湖”的名气逐渐显着,对外的交流日益频繁,终于引起朝廷的重视。从南宋起,就在岛上设置了“巡检司”,驻有军队、官员负责防卫和民政,而大陆人民也络绎不绝地向岛上移居,成为我国行政区域的一部分。

施肩吾的晚年迁居澎湖,成为他人生旅程中一大亮点,在开发澎湖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唐懿宗咸通二年,施肩吾谢世于澎湖,享年八十二岁。其后,他的族人将他及其刘氏夫人的寿棺一同移葬于大陆故里罗墓山(今名花山)。

施肩吾一生著作甚丰,可分诗歌和道家研究两大部分。诗作奇丽隽永,有《西山集》十卷传世;道教著作较多但传世不多,书目有《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
参考资料:http://bbs.xdzx.net/dispbbs.asp?boardID=25&ID=130&page=1

施肩吾故里探究
施启宇 罗益坪
一、施氏缘何迁徙僻壤山村
据杭州孔子文化展览馆有关资料记载,施肩吾是我们杭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著名道人、大诗人,也是我国民间开发澎湖列岛第一人。这样一位历史名人,关于他的故里却众说不一。对此,我们曾多次去洞桥镇贤德查考施状元的祖居及其墓地,针对施状元故里究竟在分水还是富阳洞桥的问题,进行探究。
据幸存的三部《东安施氏宗谱》及各种历史资料记载,在施肩吾的祖辈中,早期的公候王卿、尚书、太尉、将军等名望之仕很多。施氏本姓姬,系周公后裔。周公笫四子伯禽被分封到鲁(今山东),谓鲁惠公,其子尾又封爵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带),敇施伯,此乃施姓起源。西汉时,施氏族人曾迁徙到安徽砀山一带,历二十五代。东汉永嘉年间,太尉施延又从安徽回迁吴兴。据吴兴谱载,从此,施氏子孙遍及湖州、安吉、临安、余杭、新城一带。施状元的太祖父施世瑛,在高宗时赐金钟绸缎,官封东兴侯;曾祖父施邦伦、字继宗,官历太子中书舍人(正五品)。施肩吾是施氏家族的第四十四代。
那么,施肩吾的祖父为何要从繁华的吴兴迁徙到新城与分水交界地域,而且是个“三不管”的人烟稀少僻壤山野?
据《施氏族谱》及新、旧《唐史》《资治通鉴》等有关资料查考,不外乎有二种版本,一是中唐时吴兴发生了罕见的灾荒,黎民四处逃生,施肩吾的祖父用面箩担,一头装着其父施光国,一头装着其姑姑,从吴兴一路逃荒耒到分水和新城两县交界处,看到这里山清水秀,地肥人少,就决定安顿下耒。对此,不觉有不少疑点,首先是施氏祖上时乃名门富贵之家,在鱼米之乡的吴兴,即使有罕见饥荒,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应该可以度过的。再者,就是要迁徙,也不需要定居到如此僻壤之“三不管”地段呀。
二是与施氏曾祖施邦伦官历中书舍人有关。当朝的“知制诰”是上官婉儿。据《新唐史》载:“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被殊,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馅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资治通鉴》也载,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后,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和韦后得宠,专掌起草诏令。曾建议中宗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操纵政治,树立私党,广纳贿赂。景龙四年(710年),中宗崩,韦后欲效武后而称帝,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发动政变。诛韦后、安乐公主及其上官婉儿,拥立其父唐睿宗为帝。
施状元的曾祖施邦伦是当朝中书舍人,因此,施状元的祖父唯恐株连,乃携家眷躲难来到贤德这“三不管”的僻壤山坞定居,个中奥秘也就不言而喻。但对此也有疑点,譬如《旧唐史》并无韦皇后、安乐公主和太医合谋毒死唐中宗一说。深藏宫中的阴暗历史真面目,是否只有后人才敢揭开?仍是千古之谜。
笔者前去贤德考察,当地几位老人告诉我们,施肩吾的祖父来到这“三不管”的地方落脚,在当时是十分聪明之举,据传,当年,这里有一条石坎,是两县的交界线。坎上属睦州郡分水县管辖,而坎下却是属于吴郡新城县所辖。开始时施肩吾的父亲在坎上搭建一间茅屋住了下耒(即在睦州分水县界内)。后耒待生活安定之后,却在坎下的新城县境内建造了住房定居下耒,而将原耒的小屋作为堆放杂物之用。他们在新城县内的屋旁,开荒耕田种地。因为施肩吾的祖父是位相当有文化、有教养的谦谦君子,又勤劳善施,两县近居都十分敬重他。时间久了就稳居此地,在此繁衍生息。施肩吾便出生在贤德这幢新建的住房里。
据明代《睦州郡志》记载:“唐施肩吾,分水(招贤)人,今县境招贤乡施姓者甚众,皆其后裔。有施宪者,藏《施肩吾及笫告首》载:施肩吾年三十五,注云睦州郡桐砚乡宝城里人,身为寄客。县境已不复有此乡里,当为后世改为招贤矣!”从《睦州郡志》所述,"桐砚乡宝城里不复存在"一语,那末这个地方到那里去了呢?原耒这个桐砚乡,早在唐哀宗三年 (906)时,己从分水划出,初属临安,次属南新县, 宋熙宁五年(1072),南新县降格为镇,归新城所辖。这就是说,不管施肩吾家住在坎上或坎下,后耒均属新城县辖区内。所以,施肩吾是新城县人应该没有错。
二、施肩吾故里探究
在吴郡,正对施状元的故居在何方一事,世代流传着一则《两个知县争状元》的故事。
传说,施肩吾高中状元后,新城、分水知县分别派出得力衙役,千方百计探听京城报喜大员到耒的时间、路线等消息。一日,两知县都确知京城大员到耒的日期和路线等重要消息。新城知县马上在渌渚搭建彩牌,准备迎接报喜大员,而且还搞得十分隆重。当然这一切是瞒不住分水县的。分水县在报喜大员到来之日,亲率官员摸黑乘船,很早到了窄溪迎候大员,准备在渌渚的前一站,将大员截走,耒个既成事实。殊不知,新登县却由陆路步行,在桐洲沙(在窄溪前几站)将报喜大员接到了新城。至于渌渚闹剧那是虚晃一枪罢了。上了当的分水县令一气之下,便上告说新城县抢了分水的状元。而新城县一口咬定施肩吾是新城人。双方各执一词,绝不相让。
分水县称:施肩吾父亲一开始便居住在分水地界内,有当时居住小屋为证。当地村民、地保均可作证。同时,施肩吾在庆云山读书,在分水考取秀才,这一切均可证明施状元是分水人。而新城县却拿出交皇粮的册子,指着施肩吾的父名说:状元公父亲在新城交皇粮国税,你分水县有何解释?更何况状元公家的住房造在新城地界内,而且他就出生在那里的。状元公一家种新城的地,吃新城的粮,喝新城的水,他分明是新城人。你那个小屋无非是堆放杂物的地方而己,这哪能作证呢?
那么,两位知县为和要如此处心积虑地争夺这位施状元呢?原来当时的朝庭,为了鼓励各地多出人才,作出一条规定:凡高中状元的县,县官可连升三级,该县百姓可免税三年,以示奖励。因此两知县都互不相让,争斗不息。
后耒,一直争到京殿,还是皇帝做了和事佬,两知县俱升迁,两县百姓也都免了税。
那么,施状元故居到底为哪县所属呢?据太平兴国时期的《南新县记》所载:“唐天祐丙寅岁(906) (钱鏐)割南新乡(今万市,南安,南新),宁善乡(今洞桥镇),广陵乡(今三溪乡),新登乡(今胥口镇除去邦坎及胥口), 及桐砚乡等五乡隶属于临安县。”
明万历《新城县志》称:“南新镇,县西五十里南新乡,旧为南新县,本建德路分水县东境,后属新城县。”
据宋咸淳《临安志》新城县境图,新安乡(即现今南安乡,原桐砚乡大部分)均为新城所属。在明万历《新城县志》的地图中原桐砚乡地区(如石壁村, 上施家村, 叶家村等)也在新城县辖区内。
在万历《新城县志》有关广陵乡的介绍中,是这样讲的:广陵乡庄十三: 三溪, 上章, 寄庄, 高村, 黄村,大老, 义门村, 溪口, 鲍家村, 俞家山下, 圹头施家, 石壁口, 义庭村。
以上列志可以肯定: 分水县东境的桐砚乡,在唐哀宗天祐丙寅岁(906)时,已从分水县辖区内划出,初属临安县,后隶属于新城县。
由于出了个施状元,分水县将施肩吾家曾居住过的乡,改名为招贤乡。而新城县也将施肩吾的居住地改名为昭德乡。后耒行政区改动时,两乡合并为一乡,它的乡名便是从两个乡名中各取一字,曰:贤德乡。施状元家曾种过田的那个畈,大家也改称施公畈,这些地名至今一直沿用。
再从目前保存的三部《施氏族谱》来查考,其中历史最久远的新城仙里《施氏宗谱》,初谱为宋淳祐三年壬寅岁(1241),该谱为族人国子监助教施启元所作。该谱称:“吾家自伏羲受封吴兴,世居新城石壁(今洞桥镇贤德)。唐丁亥状元施肩吾,其妻娄氏早亡,继娶叶氏,所生三子,长宗尧,次宗舜,三宗禹。宗尧世居石壁,宗舜迁临安,宗禹则徙仙里。”又载:“施肩吾,字希圣、号东斋。唐元和二年,以《太羹不和赋》、《早春茂雪》诗,科考中式,名列进士笫十三名。迁任江西观察使。后出家江西洪州西山。”
其次为贤德《施氏家谱》和永昌《施氏家谱》,都记载“施肩吾世居石壁,唐元和年间钦赐状元及笫。” 又:“(施肩吾)生于唐建中元年(780)三月十五日 ,卒于唐咸通二年(861)九月十九日,葬于罗梦山(今花家山)。宗尧世居石壁口,宗舜则迁临安施家园,宗禹迁仙里。”
由于施肩吾的祖父携家小曾在坎上临时居住过,而那里属分水县所辖,这就是施肩吾是睦州分水人之说的原因。
三、施状元辞官从道又迁徙澎湖为那般
施肩吾不仅是位状元,更是一位著名道学家,他著有《养生辨疑诀》《黄帝阴符经解》、《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符颂》等著名道学著作。他也是我国民间开发澎湖笫一人,他更是一位大诗人。他的《西山集》共有十卷,目前大陆发现一卷,编入《全唐诗》内,共一百九十八首诗。在台湾有《西山集》全集保存着,施肩吾为他的《西山集》写了序:“二十年辛苦烟萝松下之月,见天地六合之奥妙,凡一切奇兆,异状心目者,锐思一孑搜者,均落我文字网中,幽不逃也。编此成什,凡五百篇。云今世所传是也!以见其大率,言神仙鬼神之事,然能自立名家也!唐之诗流也!”
据贤德《施氏宗谱》记载:施肩吾考取进士时年三十五岁,“出家江西洪州(今南昌)西山,潜身钻研道经二十年,回新城后,居住在石壁寺。唐文宗太和初年(约827年左右),率族人赴澎湖。于咸通二年,卒于澎湖。其后,族人将他和夫人的寿棺,一同送移大陆故乡新城县贤德罗梦山(今花家山)安葬。”享寿八十二岁。
人们不仅要问,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历代为人们所认同,施肩吾是名门后代,又怀有满腔爱国报国之情,荣登进士后,摆在面前好好的大官不做,怎会走入道教之门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凌准的外甥,新城才子徐鼎来到施肩吾家,谈及大唐发生的巨变,以王叔文为首的改革派,受到俱文珍一伙的疯狂打击迫害,他舅舅凌准也被贬荒蛮之地连州,并“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施肩吾怒火中烧,拍案而起,立志要南宫折桂,获取阶梯,为国扶正祛邪。
施肩吾没有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一举中的,但出于寒门的无奈,只得求助于恩师发展,则因时运不佳,恩师亡故,又巧遇挚友白居易,荐为洪州刺史李宪幕僚,在当地屡屡断案如神,广受称道。长庆四年,为捕蝗赈灾,救百姓于饿殍遍野,而擅自开仓,为防响马劫粮,情急之下还船插杏黄旗,分赴各地赈灾,抢救了一大批即将饿死的灾民,百姓感恩戴德,至今犹有口碑流传。但此举却被朝廷所不允,导致其上司李宪被贬。为此,施肩吾也联想到曾祖之事,要是有人发觉自己是韦后手下中书舍人的玄孙,不禁一阵寒战。
再者,道教曾被高祖下诏宣布为三教之首,在当朝的地位之受人青睐,可想而知。大都小邑、名山幽谷道观几乎无处不在,道教深深赢得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信仰。因此,他看穿了官场的黑暗,悄然离职从道。
施肩吾从道后,在游今日富阳市胥口镇上练村葛仙洞时,他写了一首诗:“行逢葛溪水,不见葛仙人。空抛青竹杖,咒作葛坡人。”胥口上练葛仙洞,相传为晋时葛洪炼丹的地方,洞前这条溪叫葛溪,他是新城县内三大水系之一(另外两条分别叫松溪、湘溪,葛溪上游洞桥一带溪流也称洞桥溪)。诗人看着蔓络烟萝的葛洪炼丹之处,以及日夜长流的葛溪水,往事如烟,万般惆伥,写下了这首诗。
随着朝局的渐渐失控,黄河流域战祸连连,朝廷的苛捐杂税日趋加重,东南地区的战乱也纷起,施肩吾家已食不果腹,人间已没了净土。为了超凡欲脱,摆脱人间烦恼,施肩吾就筹划了一起举世闻名的泛海开发澎湖岛之举。 一九五五年台湾出版的《台湾史话》中,有这祥一段话:“最早见于历史文献的,是施肩吾率族人移居澎湖的故事。施肩吾是唐代知识分子,元和年间进士,(806--820)他不肯在宦海沉浮,率族人渡海到澎湖,从事劳动生活。
一九八一年台湾出版的《台湾省地图册》载:“唐朝以耒,东南沿海,为了躲避战乱,出现了人们移居台湾、澎湖的现象。唐进士施肩吾,曾率族人到台湾定居。施肩吾《题澎湖屿》:“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少年学采珠,手把生犀照盐水。”

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九江(一说湓浦,今江西九江一带)人。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
其活动时代约当10世纪下半叶至11世纪上半叶的北宋初中期。元和十年登第,隐洪州之西山,为诗奇丽。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幼女词》和《诮山中叟》,前者写一六岁幼女,“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学别人的样子在堂前拜月乞巧),真是不知巧拙,让人又怜又爱;后者描写一山中老翁,八十多岁了还“伛偻带嗽”地“向岩前种松子”,真是老有所为、令人起敬啊!此诗描摹生动细致,虽题为讥诮,实是赞奖。另外《古别离二首》和《壮士行》等诗亦都是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动人心魄的佳作。有《西山集》十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四百九十四)。著作有《钟吕传道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钟吕传道记》)三卷、《西山群仙会真记》五卷、《华阳真人秘诀》一卷、《三住铭》一卷和《座右铭》等。此外,《直斋书录解题》又有《真仙传道集》三卷,不著撰者,而《宋史·艺文志》题施肩吾撰,作二卷;又传钟吕金丹道重要典籍《灵宝毕法》。

  • 鏈夊叧鈥滈泚闂ㄥ叧鈥濈殑璇楀彞鏈夊摢浜?
    绛旓細闃儙褰 鐙湪妗ヤ綋 浣滆咃細鍏冨ソ闂鏈濅唬锛氶噾銆浣撹锛氳瘝 鍒儙瀹规槗瑙侀儙闅俱傚崈灞卞涓囧北銆傛潹鑺卞笜骞曟櫄椋庨棿銆傛剚鐪夋竟婢瑰北銆傚厜绂勫锛岄泚闂ㄥ叧銆傛湜澶厓鏈夊北銆傚綋鏃跺彧鍚堥攣闆曢瀺銆傚北澶翠笉鏀惧北銆備簯涓亾涓婁綔 浣滆咃細鏂借偐鍚銆鏈濅唬锛氬攼銆浣撹锛氫竷缁 缇婇┈缇や腑瑙呬汉閬擄紝闆侀棬鍏冲缁濅汉瀹躲傛様鏃堕椈鏈変簯涓儭锛屼粖鏃ユ棤浜戠┖瑙佹矙銆傞泚...
  • 鏈夊悕璇椾汉鐨勫瓧 鍙
    绛旓細鏂借偐鍚,瀛楀笇鍦,娲窞浜恒傚厓鍜屽崄骞寸櫥绗,闅愭椽宸炰箣瑗垮北,涓鸿瘲濂囦附銆傚叾鏈钁楀悕鐨勪唬琛ㄤ綔涓恒婂辜濂宠瘝銆嬪拰銆婅灞变腑鍙熴,鍓嶈呭啓涓鍏瞾骞煎コ,鈥滃悜澶滃湪鍫傚墠,瀛︿汉鎷滄柊鏈堚(瀛﹀埆浜虹殑鏍峰瓙鍦ㄥ爞鍓嶆嫓鏈堜篂宸),鐪熸槸涓嶇煡宸ф嫏,璁╀汉鍙堟滃張鐖;鍚庤呮弿鍐欎竴灞变腑鑰佺縼,鍏崄澶氬瞾浜嗚繕鈥滀紱鍋诲甫鍡解濆湴鈥滃悜宀╁墠绉嶆澗瀛愨,鐪熸槸鑰佹湁鎵涓恒佷护浜鸿捣鏁...
  • 鍏充簬闆侀棬鍏崇殑鍙よ瘲鍙
    绛旓細浣滆:鍏冨ソ闂 鏈濅唬:閲 浣撹:璇 鍒儙瀹规槗瑙侀儙闅俱傚崈灞卞涓囧北銆傛潹鑺卞笜骞曟櫄椋庨棿銆傛剚鐪夋竟婢瑰北銆 鍏夌濉,闆侀棬鍏炽傛湜澶厓鏈夊北銆傚綋鏃跺彧鍚堥攣闆曢瀺銆傚北澶翠笉鏀惧北銆 浜戜腑閬撲笂浣 浣滆:鏂借偐鍚 鏈濅唬:鍞 浣撹:涓冪粷 缇婇┈缇や腑瑙呬汉閬,闆侀棬鍏冲缁濅汉瀹躲 鏄旀椂闂绘湁浜戜腑閮,浠婃棩鏃犱簯绌鸿娌欍 閫佽枦鎵跨煩绉╂弧鍖楁父 浣滆:鍒橀暱鍗...
  • 闆侀棬鍏崇粡鍏搁湼姘旇瘲鍙
    绛旓細浣滆:鍏冨ソ闂 鏈濅唬:閲 浣撹:璇 鍒儙瀹规槗瑙侀儙闅俱傚崈灞卞涓囧北銆傛潹鑺卞笜骞曟櫄椋庨棿銆傛剚鐪夋竟婢瑰北銆 鍏夌濉,闆侀棬鍏炽傛湜澶厓鏈夊北銆傚綋鏃跺彧鍚堥攣闆曢瀺銆傚北澶翠笉鏀惧北銆 浜戜腑閬撲笂浣 浣滆:鏂借偐鍚 鏈濅唬:鍞 浣撹:涓冪粷 缇婇┈缇や腑瑙呬汉閬,闆侀棬鍏冲缁濅汉瀹躲 鏄旀椂闂绘湁浜戜腑閮,浠婃棩鏃犱簯绌鸿娌欍 閫佽枦鎵跨煩绉╂弧鍖楁父 浣滆:鍒橀暱鍗...
  • 鍏充簬浜瓙鑺辩殑璇楀彞
    绛旓細銆愬攼銆鏂借偐鍚 鍙礌浜粡榛涜壊,婧儫涓烘垜鏌撹帗鑻. 娆茬煡婧愪笂鏄ラ璧,鐪嬪彇妗冭姳閫愭按鏉. 鐧诲矘浜 銆愬攼銆戝徃绌烘洐 宀樺北鍥為鏈涚Е鍏,鍗楀悜鑽嗗窞鍑犳棩杩. 浠婃棩鐧讳复鍞湁娉,涓嶇煡椋庢櫙鍦ㄤ綍灞. 姊呬涵 銆愬攼銆戝攼褰﹁唉 涓滄捣绌疯瘲瀹,瑗块鍙ら┛浜.鍙戜粠娈嬪瞾鐧,灞卞叆鏁呬埂闈. 涓栦簨寰掍笁绐,鍎挎浌涓斾竴缁.涓佸畞閫熻祳閰,鐓牀璇曠爞...
  • 铔よ焼涓庡ぉ楣呯殑璇楀彞
    绛旓細鏈濅唬:鏄庢湞 椋庨┍鎬ラ洦娲掗珮鍩,浜戝帇杞婚浄娈峰湴澹般 闆ㄨ繃涓嶇煡榫欏幓澶,涓姹犺崏鑹蹭竾铔欓福銆 鎵╁睍璧勬枡: 闈掕洐(Frog)灞炰簬鑴婄储鍔ㄧ墿闂ㄣ佷袱鏍栫翰銆佹棤灏剧洰銆佽洐绉戠殑涓ゆ爾绫诲姩鐗,鎴愪綋鏃犲熬,鍗典骇浜庢按涓,浣撳鍙楃簿,瀛靛寲鎴愯潓铓,鐢ㄩ硟鍛煎惛,缁忚繃鍙樺紓,鎴愪綋涓昏鐢ㄨ偤鍛煎惛,鍏肩敤鐨偆鍛煎惛銆傜粷澶ч儴鍒嗛潚铔欓氳繃浣撳鍙楃簿绻佹畺,鍙楃簿鍗靛湪姣嶄綋澶栧鍖栨垚...
  • 鐜嬫槶鍚涘嚭濉炶瘲鍙ユ潨鐢
    绛旓細4.鏉滅敨鏈変竴棣栧啓鐜嬫槶鍚涚殑璇楁槸鍙粈涔 鍜忔鍙よ抗浜旈路鍏朵笁 鏈濅唬:鍞愪唬 浣滆:鏉滅敨 鍘熸枃: 缇ゅ北涓囧璧磋崋闂,鐢熼暱鏄庡灏氭湁鏉戙 涓鍘荤传鍙拌繛鏈旀紶,鐙暀闈掑啟鍚戦粍鏄忋 鐢诲浘鐪佽瘑鏄ラ闈,鐜僵绌哄綊澶滄湀榄傘(澶滄湀 涓浣:鏈堝 鐜僵 涓浣:鐜僵) 鍗冭浇鐞电惗浣滆儭璇,鍒嗘槑鎬ㄦ仺鏇蹭腑璁恒 杩欐槸缁勮瘲銆婂拸鎬鍙よ抗浜旈銆嬪叾涓殑绗笁棣,...
  • 骞煎コ璇嶇殑璇椾汉
    绛旓細璇椾汉鍐欏辜濂斥滃灏忓鎷溾濓紝鏃ㄥ湪鎻忕粯鍏跺績鎬侊紝鏁呰瘲涓苟鏈叿浣撴弿缁樺ス瀛︽嫓鐨勬儏鏅紝杩欎竴鐐逛笌鏂借偐鍚銆婂辜濂宠瘝銆嬪埆鏃犱簩鑷淬備笁銆佸洓涓ゅ彞绗旈攱涓杞紝浠ュ辜濂崇殑鍔ㄤ綔鎽瑰啓鍏跺惈缇炰箣蹇冩併傗滅緸瑙佷汉鈥濓紝杩欐槸鐩存帴鐐规槑骞煎コ瀹崇緸锛屾曞埆浜哄彇绗戝ス鈥滃灏忓鎷溾濄傗滃弻鎵嬬粨瑁欏甫鈥濓紝杩欐槸鍐欏辜濂充互鍙屾墜鎵庣細銆佹姎寮勮甯︽潵鎺╅グ鍏跺惈缇炰箣...
  • 鍏充簬澶ц嚜鐒剁殑鍠滅埍璇楀彞鏈浠涔
    绛旓細銆愪綔鑰呫戞煶瀹楀厓 銆鏈濅唬銆戝攼 鍗冨北楦熼缁,涓囧緞浜鸿釜鐏 瀛よ垷钃戠瑺缈,鐙挀瀵掓睙闆 鐧借瘽缈昏瘧: 鍗冨北涓囧箔涓嶈椋為笩鐨勮釜褰;鍗冭矾涓囧緞涓嶈琛屼汉鐨勮冻杩广 涓鍙跺鑸熶笂,涓浣嶈韩鎶搼琛eご鎴存枟绗犵殑娓旂縼;鐙嚜鍦ㄦ极澶╅闆腑鍨傞挀銆 5銆併婂北灞呯鏆濄 銆愪綔鑰呫戠帇缁 銆愭湞浠c戝攼 绌哄北鏂伴洦鍚,澶╂皵鏅氭潵绉嬨 鏄庢湀鏉鹃棿鐓,娓呮硥鐭充笂...
  • 鎻忓啓鐎戝竷鐨勮瘲鏈夊摢浜?
    绛旓細[鍞愪唬] 鏂借偐鍚 璞佸紑闈掑啣棰狅紝娉诲嚭涓囦笀娉夈傚瑁佷竴鏉$礌锛岀櫧鏃ユ偓绉嬪ぉ銆8銆佺戝竷 [瀹嬩唬] 鐭冲欢骞 椋炲娍鎸傚渤椤讹紝鏃犳椂鍚戞鍊俱傜帀铏瑰瀭鍦拌壊锛岄摱姹夎惤澶╁0銆備竾涓堝瘨浜戞箍锛屽崈宀╂殤姘旀竻銆傛钵娴綍瓒崇尽锛屽氨姝ゆ刊灏樼绩銆9銆佺戝竷 [瀹嬩唬] 绁栨棤鎷 缁濆窐鍗冨鍔匡紝椋炴硥涓囧彔鐥曘傚瘨鍏夋兜鐜夊搏锛岀伒娲炬瀽鐠囨簮銆傚抄澹佹渤娴佺珛锛岃媿宕...
  • 扩展阅读:夏桀骑了多少女子 ... 国家为什么隐瞒修真 ... 外蒙古把内蒙叫什么 ... 金国为什么灭国最惨 ... 中国最可怕的三个朝代 ... 勾践的妻子为什么自刎 ... 史上唯一被累死的皇帝 ... 百里奚的儿子有多厉害 ... 汉朝最厉害的三个女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