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赏析 急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u81f4\u897f\u4f2f\u5229\u4e9a\u7684\u56da\u5f92\u7684\u4f5c\u54c1\u8d4f\u6790

\u666e\u5e0c\u91d1\u4e0e\u5341\u4e8c\u6708\u515a\u4eba\u7684\u5173\u7cfb\u5bc6\u5207\uff0c\u4ed6\u867d\u7136\u6ca1\u6709\u53c2\u52a0\u4ed6\u4eec\u7684\u79d8\u5bc6\u7ec4\u7ec7\uff0c\u4f46\u5728\u653f\u6cbb\u548c\u601d\u60f3\u4e0a\u4e0e\u4ed6\u4eec\u662f\u5b8c\u5168\u4e00\u81f4\u7684\u30021825\u5e74\u8d77\u4e49\u53d1\u751f\u65f6\uff0c\u666e\u5e0c\u91d1\u6b63\u88ab\u5e7d\u7981\u5728\u6d41\u653e\u5730\uff0c\u8d77\u4e49\u5931\u8d25\u540e\uff0c\u6709\u4e94\u4f4d\u9886\u8896\u88ab\u5904\u6b7b\uff0c\u4e00\u767e\u591a\u4eba\u88ab\u6d41\u653e\u897f\u4f2f\u5229\u4e9a\u670d\u82e6\u5f79\u3002\u5728\u5ba1\u8baf\u8fc7\u7a0b\u4e2d\uff0c\u51e0\u4e4e\u4ece\u6bcf\u4e2a\u8d77\u4e49\u8005\u7684\u5bb6\u91cc\uff0c\u90fd\u641c\u51fa\u4e86\u666e\u5e0c\u91d1\u7684\u653f\u6cbb\u8bd7\uff0c\u5b9e\u9645\u4e0a\u4ed6\u4e5f\u662f\u4e00\u4e2a\u7f3a\u5e2d\u7684\u53d7\u5ba1\u8005\u3002\u8bd7\u4eba\u4ece\u6d41\u653e\u5730\u56de\u6765\u540e\uff0c\u5341\u5206\u5173\u5fc3\u8fd9\u4e9b\u82e6\u5f79\u72af\u7684\u547d\u8fd0\u30021827\u5e74\u521d\uff0c\u5341\u4e8c\u6708\u515a\u4eba\u5c3c\u00b7\u7a46\u62c9\u7ef4\u7ea6\u592b\u7684\u59bb\u5b50\u53bb\u897f\u4f2f\u5229\u4e9a\u63a2\u671b\u4e08\u592b\uff0c\u666e\u5e0c\u91d1\u5c31\u6258\u5979\u5e26\u53bb\u4e86\u8fd9\u9996\u732e\u8bd7\uff0c\u5b83\u4e8e1856\u5e74\u624d\u5728\u4f26\u6566\u7684\u300a\u5317\u6781\u661f\u300b\u6742\u5fd7\u4e0a\u9996\u6b21\u516c\u5f00\u53d1\u8868\u3002\u8fd9\u9996\u8d60\u8bd7\u9996\u5148\u5bf9\u5341\u4e8c\u515a\u4eba\u7684\u529f\u7ee9\u4f5c\u4e86\u9ad8\u5ea6\u7684\u8bc4\u4ef7\uff0c\u6307\u51fa\u4ed6\u4eec\u7684\u9769\u547d\u4e8b\u4e1a\u6ca1\u6709\u843d\u7a7a\u3002\u5b83\u5411\u5728\u6b8b\u9177\u7684\u73af\u5883\u91cc\u53d7\u96be\u7684\u9769\u547d\u8005\u9001\u53bb\u4e86\u8bd7\u4eba\u7684\u5fe0\u8bda\u7684\u53cb\u8c0a\u3001\u5fc5\u80dc\u7684\u4fe1\u5ff5\u3001\u70ed\u60c5\u7684\u9f13\u52b1\u548c\u5d07\u9ad8\u7684\u656c\u610f\u3002\u8bd7\u5199\u5f97\u8a00\u7b80\u610f\u8d45\uff0c\u60c5\u6df1\u4e49\u91cd\uff0c\u683c\u8c03\u6fc0\u6602\uff0c\u5145\u6ee1\u7740\u4e50\u89c2\u7cbe\u795e\uff0c\u5b83\u4f7f\u5728\u897f\u4f2f\u5229\u4e9a\u53d7\u96be\u7684\u540c\u5fd7\u4eec\u53d7\u5230\u4e86\u6781\u5927\u7684\u9f13\u821e\u3002\u5341\u4e8c\u6708\u515a\u4eba\u8bd7\u4eba\u5965\u9640\u8036\u592b\u65af\u57fa\u4ee3\u8868\u56da\u5f92\u4eec\u548c\u4e86\u4e00\u9996\u8bd7\u3002\u8bd7\u4e2d\u8868\u793a\uff0c\u4ed6\u4eec\u4ecd\u7136\u575a\u4fe1\u9769\u547d\uff0c\u5c06\u628a\u81ea\u7531\u4e4b\u706b\u91cd\u65b0\u71c3\u8d77\uff0c\u201c\u661f\u661f\u4e4b\u706b\u5fc5\u5c06\u71c3\u6210\u718a\u718a\u7684\u70c8\u7130\u201d\u3002\u8fd9\u4e24\u9996\u9769\u547d\u7684\u9882\u6b4c\u4e00\u540c\u5e7f\u4e3a\u6d41\u4f20\uff0c\u9f13\u821e\u7740\u4e00\u4ee3\u4ee3\u7684\u9769\u547d\u8005\u30021900\u5e74\u5217\u5b81\u521b\u529e\u4e86\u300a\u706b\u661f\u62a5\u300b\uff0c\u8fd9\u4e2a\u540d\u79f0\uff0c\u5c31\u53d6\u81ea\u5965\u9640\u8036\u592b\u65af\u57fa\u7684\u4e0a\u8ff0\u8bd7\u53e5\u3002

(1)\u5728\u5f00\u5934\u90e8\u5206\u8bd7\u4eba\u4e3a\u4ec0\u4e48\u8981\u5bc4\u8bed\u90a3\u4e9b\u201c\u56da\u5f92\u201d\u8981\u201c\u575a\u6301\u7740\u9ad8\u50b2\u7684\u5fcd\u8010\u7684\u699c\u6837\u201d?
\u660e\u786e\uff1a\u56e0\u4e3a\u8bd7\u4eba\u77e5\u9053\uff0c\u5728\u77ff\u4e95\u6df1\u5904\u670d\u82e6\u5f79\uff0c\u72b9\u5982\u5728\u5730\u72f1\u91cc\u6323\u624e\uff0c\u9700\u8981\u6709\u987d\u5f3a\u7684\u610f\u5fd7\u548c\u575a\u5b9a\u7684\u4fe1\u5ff5\u624d\u80fd\u652f\u6491\uff0c\u8089\u4f53\u7684\u6298\u78e8\u51b3\u4e0d\u80fd\u662f\u9ad8\u8d35\u7684\u7075\u9b42\u5c48\u670d\u3002
(2)\u201c\u4f60\u4eec\u7684\u60b2\u75db\u5de5\u4f5c\u548c\u601d\u60f3\u7684\u5d07\u9ad8\u5fd7\u5411\u201d\u6307\u7684\u662f\u4ec0\u4e48?
\u660e\u786e\uff1a\u89e3\u653e\u519c\u5974\uff0c\u63a8\u7ffb\u6c99\u7687\u66b4\u653f\u3002
(3)\u201c\u5e0c\u671b\u201d\u5bf9\u4e8e\u201c\u897f\u4f2f\u5229\u4e9a\u56da\u5f92"\u548c\u8bd7\u4eba\u6765\u8bf4\u5206\u522b\u610f\u5473\u7740\u4ec0\u4e48?(\u627e\u51fa\u76f8\u5173\u8bd7\u53e5\u8bf4\u660e)
\u660e\u786e\uff1a\u5bf9\u4e8e\u88ab\u6d41\u653e\u7684\u5341\u4e8c\u6708\u515a\u4eba\u800c\u8a00\uff0c\u201c\u5e0c\u671b\u201d\u5c31\u662f\u7231\u548c\u53cb\u60c5\uff0c\u53ea\u8981\u7231\u548c\u53cb\u60c5\u4ecd\u5728\uff0c\u4ed6\u4eec\u5c31\u80fd\u6218\u80dc\u82e6\u96be\uff0c\u5b9e\u73b0\u7406\u60f3\u3002\u5728\u7528\u5e0c\u671b\u6fc0\u52b1\u6218\u53cb\u7684\u540c\u65f6\uff0c\u8bd7\u4eba\u4e5f\u7528\u5e0c\u671b\u6fc0\u52b1\u81ea\u5df1\uff0c\u4ed6\u5e0c\u671b\u7684\u662f\u201c\u6c89\u91cd\u7684\u67b7\u9501\u4f1a\u6389\u4e0b\uff0c\u9ed1\u6697\u7684\u7262\u72f1\u4f1a\u8986\u4ea1\u201d\uff0c\u8bd7\u4eba\u5411\u6c99\u7687\u66b4\u653f\u53d1\u51fa\u4e86\u8bc5\u5492\uff0c\u9884\u793a\u4e86\u5b83\u7684\u8986\u4ea1\u3002
(4)\u4e3a\u4ec0\u4e48\u6700\u540e\u9001\u4e0a\u7684\u662f\u201c\u5229\u5251\u201d\u800c\u4e0d\u662f\u201c\u9c9c\u82b1\u201d?
\u660e\u786e\uff1a\u56e0\u4e3a\u8fd9\u662f\u5199\u7ed9\u6218\u58eb\u7684\u8bd7\u3002
\u8fd9\u9996\u8bd7\u5199\u4e8e\u7279\u5b9a\u7684\u65f6\u4ee3\u3001\u7279\u5b9a\u7684\u6c14\u6c1b\uff0c\u8868\u73b0\u51fa\u6218\u6597\u8005\u7684\u8c6a\u60c5\u3002\u867d\u7136\u8d77\u4e49\u5931\u8d25\uff0c\u9634\u4e91\u7b3c\u7f69\uff0c\u4f46\u662f\u8bd7\u7684\u683c\u8c03\u9ad8\u4ea2\uff0c\u58ee\u5fd7\u51cc\u4e91\uff0c\u8c6a\u8fc8\u5954\u653e\uff0c\u5145\u6ee1\u4e86\u5fc5\u80dc\u7684\u4fe1\u5ff5\u3002\u8bd7\u4eba\u4ee5\u65e0\u754f\u800c\u81ea\u7531\u7684\u6b4c\u5531\uff0c\u4f20\u9012\u4e86\u5bf9\u6218\u53cb\u548c\u540c\u5fd7\u771f\u631a\u7684\u611f\u60c5\u3002

(1)在开头部分诗人为什么要寄语那些“囚徒”要“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明确:因为诗人知道,在矿井深处服苦役,犹如在地狱里挣扎,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肉体的折磨决不能是高贵的灵魂屈服。
(2)“你们的悲痛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指的是什么?
明确:解放农奴,推翻沙皇暴政。
(3)“希望”对于“西伯利亚囚徒"和诗人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找出相关诗句说明)
明确:对于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而言,“希望”就是爱和友情,只要爱和友情仍在,他们就能战胜苦难,实现理想。在用希望激励战友的同时,诗人也用希望激励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诗人向沙皇暴政发出了诅咒,预示了它的覆亡。
(4)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剑”而不是“鲜花”?
明确:因为这是写给战士的诗。
3、作品的时代背景
1825年12月,轰轰烈烈的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了。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
动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领导起义的贵族革命者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十
二月党人”他们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奋不顾身地为俄国劳苦大众谋幸福, 被俄国人民
视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镇压了起义,绞死了起义的五位领导者,并对十一月党人残
酷迫害,将百余名起义者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在这些被流放的囚徒中,有普希金的许多
同学和朋友。想到朋友们正在西伯利亚服苦役,诗人写下这首诗托人捎给他们。
(1) 第_二段末尾一句最后的词“临降”,意思是“降临”,为什么说成“临降”?
探讨后明确,这样做足为了压韵——形式为内容服务,翻译时比较好地再现了原诗音韵上
的和谐优美。
(2)标题中西伯利亚的囚徒是指谁?(讨论后明确,囚徒指不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探讨后明确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革命的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对未来充满着希
望,同时用希望、爱情和友谊去鼓舞战友的顽强斗志,只要爱情和友谊仍在,战友们就能实
现理想,也以此来激励自己。诗人以无畏而自由的歌唱,传递了对战友和同志们的真挚的感
情。
(4)诗人通过哪些句子、词语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A“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她(希望)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大家期望的时辰
不及将会来临。”“爱情和友谊会来到你们的身旁,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
洞窟一样。”‘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等等。
5、朗读并概括出普希金抒情诗的特点。(特点不会一下子全找出,每读一遍,找出些特点)
讨论明确:感情真挚,结构精巧,韵律优美(如有学生概括出其他特点,只要有道理均
予丁二肯定。)
6、“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中“榜样”一词表达了人们对十二月党人的景仰,为
什么十二月党人值得人们景仰?
(十二月党人简介见教参78)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
尊处优,绝无农食之虞,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在这点上他们与屈原有相似之处)。
他们有高尚的品格,为推翻专制的沙皇同志,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
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到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
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的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
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这些理想,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
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 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
7、这些当年的俄国贵族青年(十二月党人)的人格理想的选择,对我们青年学生的人生选
择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学生畅谈自己感想。

一、 社会历史背景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新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文学。
�(一)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1. 决定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
民族解放运动。启蒙主义理想破灭→失望情绪,不满现实,喜欢幻想和追求新厅与非凡事物的心态→浪漫主义。
�2. 当时流行的社会哲学思潮也都有助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 文学自身的一些原因。
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和前浪漫主义文学,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文学及法国卢梭的创作――重感情描写。
�(二)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1. 浪漫主义作家强烈地不满现实,他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重于表现自己的主观理想和抒发个人的感情。强烈的感情色彩。
�2. 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强烈的爱,他们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描写大自然或远方异域。
�3. 浪漫主义作家对中世纪红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
�4. 他们反对古典主义的困袭成规、压制个性,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他们在创作中经常采用那些容易抒写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
�5. 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爱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期给人角下鲜明,强烈的印象。
�(三) 浪漫主义的分类:
�1. 保守的浪漫主义。
�2. 激进的浪漫主义。
二、 德国文学
�(一) 歌德和席勒的晚期创作:略
�(二) 德国早期浪漫派:
� 1. 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
� 2. 创作上:蒂克和诺瓦利斯。
�(三) 新浪漫主义作家(后期浪漫派)
� 1. 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
� 2. 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格林童话》)。
�(四) 霍夫曼和沙米索:
� 1. 霍夫曼:通过奇异和荒诞的故事来反映现实,对现实中的黑暗进行揭露和讽刺。《侏儒查赫斯》。
� 2. 沙米索,童话体小说《彼得.史雷米尔奇异的故事》。
�(五) 海涅早期创作:
��1827:《歌集》
�1833:《论浪漫派》
三、 英国文学
�(一) 历史背景:略。
�(二) 湖畔派:
�1. 概念:P171
�2. 华滋华斯:
�(1) 1798年出版《抒怀歌谣集》,1800年再版时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纲领。
�(2) 热爱大自然,描写纯真恬静的自然景物以及活动在大自然的普通人形象。名诗介绍。
�3. 柯尔律治和骚塞。
�(三)《雪莱》
�1. 生平略述。
�2.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 其他长诗和抒情诗。名诗介绍。
�4. 济慈。
�(四) 各特和奥斯汀:
�1. 司各特:历史小说27部,代表作《艾凡赫》。
�2. 奥斯汀:反映外省中产阶级生活习俗的小说《傲慢与偏见》。
四、 法国文学
�(一) 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
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
�1. 夏多布里昂:
�(1)《阿达拉》的问世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勒内》,续篇,第一个表现出世纪博�特征的浪潮主义”英雄。
�2. 斯塔尔夫人:
�(1) 理论著作:《论文学》,《论德国》。
�(2) 小说:《黛尔券》和《柯丽娜》。
�(二) 几位诗人:
�1. 拉马丁:《沉思集》。
�2. 维尼。
�3. 民主诗人贝朗瑞。
�(三) 司汤达:《阿尔艺斯》、《瓦尼娜. 瓦尼尼》。
五、 俄国文学
�(一) 历史概况:略。
�(二) 浪漫主义文学:
� 1. 茹科夫斯基:《斯维特兰娜》。
� 2. 雷列耶夫。
� 3. 克雷洛夫。
�(三) 现实主义文学:
� 1. 格利包耶多夫:《智慧的痛苦》。
� 2. 普希金
�第二节 拜伦
�一、 生平和创作
(一) 生平简介。
(二) 《东方故事诗》:书P182。
(三) 《唐璜》:
1. 情节介绍。
2. 主题:(1)P185。(2)P186。
3. 艺术:P186两点
(四) 拜伦的其他作品:略。�
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一)《游记》的基本内容:
贯串着反暴政、反侵略、追求自由,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主题。
第一章:哈罗德在葡萄牙、西班牙的游历,主要写游西班牙观感。
第二章:写哈罗德在阿尔马尼亚和希腊的游历。
第三章:写哈罗德在比利时和瑞士的游历。
第四章:意大利游记。
(二)《游记》的主人公:
1. 哈罗德:虚构人物。
英国贵族公子,多善感的神秘人物。他虽然同情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但始终采取旁观的态度。骄傲、孤僻、忧郁是他性格的主导方面。他只反映了拜伦思想中的消极方面,这种消极的悲观失望的情绪反映了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具有民主主度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社会现状,又找不到出路的思想特征。
2. 抒情主人公:
热情奔放,宪有反抗精神。他反对暴政和民族�压迫,热情讴歌欧洲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反映了作者思想积极方面。
哈罗德和抒情主人公代表了作者思想的不同侧面,反映了拜伦世界观中的矛盾。
(三)《游记》的艺术特点:参P36指导书
1. 在体裁上它是一种新型的抒情叙事诗。
2. 其次,长诗中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对比。
3. 再次,长诗中描绘了多贴画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景画。
�第三节 雨果
� 一、 生平和创作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创作的一条主线。
(一) 流亡以前的作品:
1. 早年,保皇主义政治立畅�诗歌、小说创作尝试。
2. 查理十世上台后,渐渐脱离保皇主义立场,为文学进步而斗争。
3. 1827年,剧本《克伦威尔》――序言: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皇言,内容。
4. 1829年,诗集《东方集》。雨果:浪漫主义运动领袖。
5. 1830年,《艾尔那尼》(据《克伦威尔.序言》理论创作),引起古典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的一畅�战役”,其胜利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6. 1831年,长篇小说《巴黎圣姆院》,雨果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内容。美丑对照原则。
7. 剧本《国王取乐》(1832)。
8. 中篇小说《克洛德.格》:探讨了工人的贫困和由此造成的犯罪问题。
9. 诗集《秋叶集》、《微明之歌》、《心声集》、《光与影》。
10. 剧本《吕依.布拉斯》。剧本《卫戊官》。
(二) 流亡期间的作品:
1.1853年,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揭露拿破仑三世,革命气势。
2.1866年,长篇小说《海上劳工》,浪漫主义风格,劳动者与大自然。
3.1869年,长篇小说《笑面人》,内容。
(三) 回国后的作品:
1.1873年 篇小说《九三年》,人道主义。
2.1885年逝世。
△、雨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悲惨世界》
(一)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主题思想:
1. 情节内容介绍。
2. 主题思想及人物形象:
(1)主题思想:见书P205-206
以下形象体现了这一主题:
① 芳汀:经历。
② 珂赛特:经历,尤其童年。
③ 冉阿让:早年经历。
(2) 主题思想:P207
① 描写1832年巴黎举行的
② 塑造了几个感人的形象:马吕斯、马贝夫老人、伽夫洛什。
(3) 主题思想:208页
① 卡福汝主教及冉阿让的转变。
② 沙威的良心发现。�
雨果是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他对仁慈、博爱的力量确信不疑。他始终主张对人进行道德化。
(二)《悲惨世界》的艺术特点:
1.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离奇、巧遇、戏剧性。
2. 对照原则:人物形象的配置和描写上。
3. 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典型特点:夸张手法,不平凡人物。
�第四节 普希金
� 一、 生平和创作
普希金地位和影响概述。
(一) 早期创作(1799-1819):
1. 对文学的热爱。
2. 1817-1819年间,反暴政思想不断发展,写了一些猛烈鞭挞暴政和歌颂自由的抒情诗。著名的有《自由颂》、《乡村》、《童话》、《致恰阿达耶夫》。赏析《致恰阿达耶夫》。
(二) 流放时期创作(1820-1825):
1. 放逐南俄时期(1820-1824)
(1) 和“南社”十二月党人联系密切,诗歌中反对暴政,追求自由,要求改变俄国现实更加强烈。短诗《我惯于战斗》、《短剑》中得到表现。
(2) “南方长诗”:浪漫主义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契萨拉伊的喷泉》和《茨冈》。这组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当代现实的强烈不满,展示了俄国文学前所未见的全新世界,充满幻想色彩。
介绍《高加索俘虏》、《茨冈》。
开始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
2. 在北方边远地区期间(1825):
(1) 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提出人民的公意决定历史进程的重要思想。
(2) 抒情诗创作: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完全没有感伤主义和保守浪漫主义诗人那种单调的伤感和衰悉色彩,表现了作者真挚的感受:对黑暗的不满,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对纯真爱情和友谊的珍视。
著名作品:《酒神之歌》、《我汇得那美妙的一瞬》、《冬天的黄昏》、《先知》、《作壁上观如生活欺骗了你》、《冬天的黄昏》等。分别赏析。
(三) 后期创作(1825-1837):
1.“十二月党人”起义。在一些短诗中,普希金表达了同十二月党人共命运的思想,如《阿里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赏析。
2.1827年,悲观的调子。
3.“包尔金诺的秋天”:
1830年秋,其父领地包尔金诺,创作丰收。
(1) 完成写了七年之久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 写《别尔金小说集》。
△ 、介绍分析《驿站长》,开俄国文学史中“小人物”题材先河。
(4) 四个小悲剧,长诗《柯洛姆纳的小屋》和许多抒情诗。
4. 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杜勃罗夫斯基》)1833),《上尉的女儿》(1836)。分析介绍《上尉的女儿》。
5. 其他三十年代创作:长诗《青钢骑士》,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短篇小说《黑桃皇后》。
6. 1837年,著名诗篇《红念碑》。
7. 1837年2月10日,决斗云世。
二、《叶甫盖尼.奥涅金》
(一)内容介绍:
1. 概述。
2. 情节。
(二)人物形象:
1. 奥涅金形象:
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青年中的一种典型,具有复杂的性格。矛盾性。
(1) 脱离人民、空虚。
(2) 受当代进步思潮影响。
具体表现:
(1) 与连斯基的决斗。
(2) 拒绝塔吉雅娜的爱情。
(3) 旅行归来后,对塔吉雅娜态度的改变。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他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先进贵族青年的本质特征――脱离人民。
2.塔吉雅娜形象:
塔吉雅娜的形象和空虚无聊,脱离人民的奥涅金形成对比,反映着普希金的道德理想。
(1)纯朴、真挚、深沉,憧憬美好的爱情。出嫁后不愿过双重人格的虚伪。
(3) 局限性:沉浸于个人爱情和生活天地里,设有更高的社会理想。
思考:塔吉雅娜是否“多余的人”?
(四) 作品的揭露性:
作品中对彼得堡,英斯科上流社会的腐化,寄生生活的揭露;以及对外省地主的庸俗丑陋的讽刺,也是全诗精萃所在。
(五) 作品艺术成就:
1. 最早地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 “抒情插话”起着重要作用。
3. 对俄罗斯大自然的出色描绘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学生能通过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对文本的研习,了解人和时代的关系,了解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不同人格追求。
过程与方法
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及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二、写作背景
见课下注释1。
补充:12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俄国俄国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了12月党人起义。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动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贵族革命者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奋不顾身地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他们被恶果人民视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镇压了起义,5个领袖被绞死,100多人被流芳西伯利亚服苦役。更多的人手牵连。他们中间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
十二月党人为什么值得尊敬?
明确: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绝无衣食之虞,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屈原有相似之处)。他们有高尚的品德,为推翻专制的沙皇统治,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受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理想,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
三、文本研习
1.教师范读。
2.分别请几位同学朗读。
3.师生齐读。
4.问题探讨
自读研讨下列问题:
(1)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对12月党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励战友的斗志,激励他们继续战斗,也用希望激励自己。)
(2)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
(强调了12月党人生活环境的艰苦,这黑暗的环境暗示社会环境的黑暗,而这些人能放弃自己原来优越的条件,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可见他们的可贵,值得敬仰。)
(用许多“不会”与“会”,突出志向不会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时辰回降临,爱和友谊会来来到你们身边,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对革命具有必胜的信念,同时激励朋友坚持斗争。)
(3)“枷锁”“利剑”分别象征什么?
(“枷锁”象征沙皇专制制度的束缚。“利剑”象征革命者继续战斗的精神。普希金的这首诗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剑。这首诗歌在12月党人中广泛传诵,对他们是极大的鼓励。)
(4)普希金在写《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仍受当局的监视,为什么还把他的诗歌称作“自由的歌声”?
(并不仅仅因为他在牢狱之外,而是指他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永远不会停止。)
(5)诗人为什么把希望称作“灾难的忠实的姐妹”?用自己的话说出其中的含义。
(要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就会有灾难。而在斗争中才会有胜利的希望。把“希望”说成是“灾难的姊妹”,表现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和乐观态度)
(6)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
(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乐观。这首诗歌写于特定的年代,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但诗歌的基调高亢,豪迈奔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5.诗文分析
(1)在开头部分诗人为什么要寄语那些“囚徒”要“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明确:因为诗人知道,在矿井深处服苦役,犹如在地狱里挣扎,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肉体的折磨决不能是高贵的灵魂屈服。
(2)“你们的悲痛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指的是什么?
明确:解放农奴,推翻沙皇暴政。
(3)“希望”对于“西伯利亚囚徒"和诗人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找出相关诗句说明)
明确:对于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而言,“希望”就是爱和友情,只要爱和友情仍在,他们就能战胜苦难,实现理想。在用希望激励战友的同时,诗人也用希望激励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诗人向沙皇暴政发出了诅咒,预示了它的覆亡。
(4)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剑”而不是“鲜花”?
明确:因为这是写给战士的诗。
四、小结
这首诗写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气氛,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阴云笼罩,但是诗的格调高亢,壮志凌云,豪迈奔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诗人以无畏而自由的歌唱,传递了对战友和同志真挚的感情。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教学主要环节:
1、导入
在世界的文学史上总有一些天才的作家,在他们短暂而炽热的生命里创造出惊人的瑰
宝。他们的作品并不像他们的生俞那样如流星般划过万年如斯的历史长河,而将照耀人类千
秋万代。在这类天才中,普希金就是其中一位。
2、作者概况:(学生自由说出自己所了解到的有关普希金的情况,然后老师补充。)
大概应该知道以下陈述的知识:普希金(1799.1837)是19世纪气势恢弘的俄罗斯文学
的源头。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
俄语的创始人。他以自己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开创了俄国文学的新时代,因而被称为“俄国
文学之父”。
普希金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他的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诗体小说三类。普希金
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年)、《自
由颂》(1817年年)、《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年)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普希金
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年)。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年)、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年)及长篇小说《上尉
的女儿》(1836年)。
普希金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一,他的抒情诗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高的审
美价值,我们可以通过译文感悟到。介绍《叶甫盖尼?奥涅金》和《上尉的女儿》,激起学
生的阅读兴趣。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他的作品是“反映俄
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3、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由老师陈述)
1825年12月,轰轰烈烈的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了。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
动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领导起义的贵族革命者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十
二月党人”他们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奋不顾身地为俄国劳苦大众谋幸福, 被俄国人民
视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镇压了起义,绞死了起义的五位领导者,并对十一月党人残
酷迫害,将百余名起义者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在这些被流放的囚徒中,有普希金的许多
同学和朋友。想到朋友们正在西伯利亚服苦役,诗人写下这首诗托人捎给他们。
4、朗诵涛歌,分析诗歌
问题探讨:
(1) 第_二段末尾一句最后的词“临降”,意思是“降临”,为什么说成“临降”?
探讨后明确,这样做足为了压韵——形式为内容服务,翻译时比较好地再现了原诗音韵上
的和谐优美。
(2)标题中西伯利亚的囚徒是指谁?(讨论后明确,囚徒指不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探讨后明确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革命的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对未来充满着希
望,同时用希望、爱情和友谊去鼓舞战友的顽强斗志,只要爱情和友谊仍在,战友们就能实
现理想,也以此来激励自己。诗人以无畏而自由的歌唱,传递了对战友和同志们的真挚的感
情。
(4)诗人通过哪些句子、词语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A“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她(希望)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大家期望的时辰
不及将会来临。”“爱情和友谊会来到你们的身旁,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
洞窟一样。”‘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等等。
5、朗读并概括出普希金抒情诗的特点。(特点不会一下子全找出,每读一遍,找出些特点)
讨论明确:感情真挚,结构精巧,韵律优美(如有学生概括出其他特点,只要有道理均
予丁二肯定。)
6、“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中“榜样”一词表达了人们对十二月党人的景仰,为
什么十二月党人值得人们景仰?
(十二月党人简介见教参78)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
尊处优,绝无农食之虞,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在这点上他们与屈原有相似之处)。
他们有高尚的品格,为推翻专制的沙皇同志,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
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到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
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的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
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这些理想,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
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 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
7、这些当年的俄国贵族青年(十二月党人)的人格理想的选择,对我们青年学生的人生选
择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学生畅谈自己感想。
8、布置作业:介绍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普希金的抒情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然后背诵并
介绍讨论,这首诗是否较全面地体现了“感情深挚,结构精巧,韵律优美”的特点。

板书设计: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抒情诗:感情真挚
结构精巧
韵律优美
(陈杰)

普希金:俄罗斯文学之父
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
《上尉的女儿》

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529378

扩展阅读:宠物邮寄 ... 《姜汁撞奶糖》金银花露 ... 活体运输 ... 玩具小乌龟 ... 活物托运 ... 电影《西伯利亚》 ... 澳大利亚空运价格 ... 日剧《绝对湿度》 ... 穿越巴伐利亚的玫瑰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