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谁发明的 科举考试是谁发明的

\u79d1\u4e3e\u8003\u8bd5\u662f\u8c01\u53d1\u660e\u7684\uff1f

\u6b63\u5f0f\u5f00\u59cb\u7684\u662f\u968b\u7080\u5e1d\uff0c\u4e0d\u8fc7\u968b\u6587\u5e1d\u4e5f\u4e3a\u79d1\u4e3e\u5236\u5960\u5b9a\u7684\u57fa\u7840\u3002
\u4e2d\u56fd\u53e4\u4ee3\u79d1\u4e3e\u5236\u5ea6\u6700\u65e9\u8d77\u6e90\u4e8e\u968b\u4ee3\u3002\u968b\u671d\u7edf\u4e00\u5168\u56fd\u540e\uff0c\u968b\u6587\u5e1d\u4e3a\u4e86\u9002\u5e94\u5c01\u5efa\u7ecf\u6d4e\u548c\u653f\u6cbb\u5173\u7cfb\u7684\u53d1\u5c55\u53d8\u5316\uff0c\u4e3a\u4e86\u6269\u5927\u5c01\u5efa\u7edf\u6cbb\u9636\u7ea7\u53c2\u4e0e\u653f\u6743\u7684\u8981\u6c42\uff0c\u52a0\u5f3a\u4e2d\u592e\u96c6\u6743\uff0c\u4e8e\u662f\u628a\u9009\u62d4\u5b98\u540f\u7684\u6743\u529b\u6536\u5f52\u4e2d\u592e\uff0c\u5e9f\u9664\u4e5d\u54c1\u4e2d\u6b63\u5236\uff0c\u5f00\u59cb\u91c7\u7528\u5206\u79d1\u8003\u8bd5\u7684\u65b9\u5f0f\u9009\u62d4\u5b98\u5458\uff0c\u4ed6\u4ee4"\u8bf8\u5dde\u5c81\u8d21\u4e09\u4eba"\u53c2\u52a0\u8003\u8bd5\uff0c\u5408\u683c\u8005\u53ef\u4ee5\u505a\u5b98\u3002
\u636e\u53f2\u8f7d\uff0c\u5f00\u7687\u4e09\u5e74\uff08583\u5e74\uff09\u6b63\u6708\uff0c\u968b\u6587\u5e1d\u66fe\u4e0b\u8bcf\u4e3e\u201c\u8d24\u826f\u201d\u3002\u5f00\u7687\u5341\u516b\u5e74\uff08598\u5e74\uff09\u4e03\u6708\uff0c\u53c8\u4ee4\u4eac\u5b98\u4e94\u54c1\u4ee5\u4e0a\uff0c\u603b\u7ba1\uff0c\u523a\u53f2\uff0c\u4ee5\u201c\u5fd7\u884c\u4fee\u8c28\u201d\u201c\u6e05\u5e73\u5e72\u6d4e\u201d\u4e8c\u79d1\u4e3e\u4eba\u3002
\u968b\u7080\u5e1d\u5927\u4e1a\u4e09\u5e74\uff08607\u5e74\uff09\u56db\u6708\uff0c\u8bcf\u4ee4\u6587\u6b66\u5b98\u5458\u6709\u804c\u4e8b\u8005\uff0c\u53ef\u4ee5\u201c\u5b5d\u608c\u6709\u95fb\u201d\u201c\u5fb7\u884c\u6566\u539a\u201d\u201c\u7ed3\u4e49\u53ef\u79f0\u201d\u201c\u64cd\u5c65\u6e05\u6d01\u201d\u201c\u5f3a\u6bc5\u6b63\u76f4\u201d\u201c\u6267\u5baa\u4e0d\u9976\u201d\u201c\u5b66\u4e1a\u4f18\u654f\u201d\u201c\u6587\u624d\u79c0\u7f8e\u201d\u201c\u624d\u582a\u5c06\u7565\u201d\u201c\u8182\u529b\u9a84\u58ee\u201d\u7b4910\u79d1\u4e3e\u4eba\u3002
\u5927\u4e1a\u4e94\u5e74\uff08609\u5e74\uff09\u6b63\u6708\uff0c\u53c8\u8bcf\u4ee4\u8bf8\u90e1\u4ee5\u201c\u5b66\u4e1a\u8be5\u901a\uff0c\u624d\u827a\u4f18\u6d3d\u201d\u201c\u8182\u529b\u9a84\u58ee\uff0c\u8d85\u7edd\u7b49\u4f26\u201d\u201c\u5728\u5b98\u52e4\u614e\uff0c\u582a\u7406\u653f\u4e8b\u201d\u201c\u7acb\u6027\u6b63\u76f4\uff0c\u4e0d\u907f\u5f3a\u5fa1\u201d\u7b494\u79d1\u4e3e\u4eba\u3002
\u8fd9\u4e9b\u867d\u90fd\u662f\u4e34\u65f6\u53d6\u4eba\u4e4b\u6cd5\uff0c\u5c1a\u672a\u5f62\u6210\u5236\u5ea6\uff0c\u4f46\u5206\u79d1\u4e3e\u4eba\u7684\u7279\u5f81\uff0c\u4ee5\u5177\u79d1\u4e3e\u5236\u7684\u96cf\u5f62\u3002\u5927\u4e1a\u5e74\u95f4\uff0c\u968b\u7080\u5e1d\u8fd8\u66fe\u8bbe\u7f6e\u660e\u7ecf\uff0c\u8fdb\u58eb\u4e8c\u79d1\uff0c\u5e76\u4ee5\u201c\u8bd5\u7b56\u201d\u53d6\u58eb\uff0c\u8fd9\u6807\u5fd7\u7740\u79d1\u4e3e\u5236\u6b63\u5f0f\u8bde\u751f\u4e86\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ff1a
\u79d1\u4e3e\u8003\u8bd5\u5236\u5ea6\u79ef\u6781\u4f5c\u7528\uff1a
1\u3001\u6253\u7834\u4e16\u5bb6\u5927\u65cf\u7684\u7279\u6743\u5784\u65ad\uff1b
2\u3001\u63d0\u9ad8\u5b98\u5458\u7d20\u8d28\u4e0e\u884c\u653f\u6548\u7387\uff1b
3\u3001\u4fdd\u8bc1\u4e86\u653f\u5e9c\u884c\u653f\u4eba\u5458\u7684\u6765\u6e90\uff0c\u6269\u5927\u4e86\u7edf\u6cbb\u57fa\u7840\uff1b
4\u3001\u4fc3\u8fdb\u4e86\u793e\u4f1a\u7a33\u5b9a\uff1b
5\u3001\u6709\u5229\u4e8e\u793e\u4f1a\u516c\u5e73\u516c\u6b63\uff1b
6\u3001\u6709\u5229\u4e8e\u91cd\u5b66\u98ce\u6c14\u7684\u5f62\u6210\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79d1\u4e3e\u8003\u8bd5

\u6b63\u5f0f\u5f00\u59cb\u7684\u662f\u968b\u7080\u5e1d\uff0c\u4e0d\u8fc7\u968b\u6587\u5e1d\u4e5f\u4e3a\u79d1\u4e3e\u5236\u5960\u5b9a\u7684\u57fa\u7840\u5566\u3002

\u4e2d\u56fd\u53e4\u4ee3\u79d1\u4e3e\u5236\u5ea6\u6700\u65e9\u8d77\u6e90\u4e8e\u968b\u4ee3\u3002\u968b\u671d\u7edf\u4e00\u5168\u56fd\u540e\uff0c\u968b\u6587\u5e1d\u4e3a\u4e86\u9002\u5e94\u5c01\u5efa\u7ecf\u6d4e\u548c\u653f\u6cbb\u5173\u7cfb\u7684\u53d1\u5c55\u53d8\u5316\uff0c\u4e3a\u4e86\u6269\u5927\u5c01\u5efa\u7edf\u6cbb\u9636\u7ea7\u53c2\u4e0e\u653f\u6743\u7684\u8981\u6c42\uff0c\u52a0\u5f3a\u4e2d\u592e\u96c6\u6743\uff0c\u4e8e\u662f\u628a\u9009\u62d4\u5b98\u540f\u7684\u6743\u529b\u6536\u5f52\u4e2d\u592e\uff0c\u5e9f\u9664\u4e5d\u54c1\u4e2d\u6b63\u5236\uff0c\u5f00\u59cb\u91c7\u7528\u5206\u79d1\u8003\u8bd5\u7684\u65b9\u5f0f\u9009\u62d4\u5b98\u5458\uff0c\u4ed6\u4ee4"\u8bf8\u5dde\u5c81\u8d21\u4e09\u4eba"\u53c2\u52a0\u8003\u8bd5\uff0c\u5408\u683c\u8005\u53ef\u4ee5\u505a\u5b98\u3002\u636e\u53f2\u8f7d\uff0c\u5f00\u7687\u4e09\u5e74\uff08583\u5e74\uff09\u6b63\u6708\uff0c\u968b\u6587\u5e1d\u66fe\u4e0b\u8bcf\u4e3e\u201c\u8d24\u826f\u201d\u3002\u5f00\u7687\u5341\u516b\u5e74\uff08598\u5e74\uff09\u4e03\u6708\uff0c\u53c8\u4ee4\u4eac\u5b98\u4e94\u54c1\u4ee5\u4e0a\uff0c\u603b\u7ba1\uff0c\u523a\u53f2\uff0c\u4ee5\u201c\u5fd7\u884c\u4fee\u8c28\u201d\u201c\u6e05\u5e73\u5e72\u6d4e\u201d\u4e8c\u79d1\u4e3e\u4eba\u3002\u968b\u7080\u5e1d\u5927\u4e1a\u4e09\u5e74\uff08607\u5e74\uff09\u56db\u6708\uff0c\u8bcf\u4ee4\u6587\u6b66\u5b98\u5458\u6709\u804c\u4e8b\u8005\uff0c\u53ef\u4ee5\u201c\u5b5d\u608c\u6709\u95fb\u201d\u201c\u5fb7\u884c\u6566\u539a\u201d\u201c\u7ed3\u4e49\u53ef\u79f0\u201d\u201c\u64cd\u5c65\u6e05\u6d01\u201d\u201c\u5f3a\u6bc5\u6b63\u76f4\u201d\u201c\u6267\u5baa\u4e0d\u9976\u201d\u201c\u5b66\u4e1a\u4f18\u654f\u201d\u201c\u6587\u624d\u79c0\u7f8e\u201d\u201c\u624d\u582a\u5c06\u7565\u201d\u201c\u8182\u529b\u9a84\u58ee\u201d\u7b4910\u79d1\u4e3e\u4eba\u3002\u5927\u4e1a\u4e94\u5e74\uff08609\u5e74\uff09\u6b63\u6708\uff0c\u53c8\u8bcf\u4ee4\u8bf8\u90e1\u4ee5\u201c\u5b66\u4e1a\u8be5\u901a\uff0c\u624d\u827a\u4f18\u6d3d\u201d\u201c\u8182\u529b\u9a84\u58ee\uff0c\u8d85\u7edd\u7b49\u4f26\u201d\u201c\u5728\u5b98\u52e4\u614e\uff0c\u582a\u7406\u653f\u4e8b\u201d\u201c\u7acb\u6027\u6b63\u76f4\uff0c\u4e0d\u907f\u5f3a\u5fa1\u201d\u7b494\u79d1\u4e3e\u4eba\u3002\u8fd9\u4e9b\u867d\u90fd\u662f\u4e34\u65f6\u53d6\u4eba\u4e4b\u6cd5\uff0c\u5c1a\u672a\u5f62\u6210\u5236\u5ea6\uff0c\u4f46\u5206\u79d1\u4e3e\u4eba\u7684\u7279\u5f81\uff0c\u4ee5\u5177\u79d1\u4e3e\u5236\u7684\u96cf\u5f62\u3002\u5927\u4e1a\u5e74\u95f4\uff0c\u968b\u7080\u5e1d\u8fd8\u66fe\u8bbe\u7f6e\u660e\u7ecf\uff0c\u8fdb\u58eb\u4e8c\u79d1\uff0c\u5e76\u4ee5\u201c\u8bd5\u7b56\u201d\u53d6\u58eb\uff0c\u8fd9\u6807\u5fd7\u7740\u79d1\u4e3e\u5236\u6b63\u5f0f\u8bde\u751f\u4e86\u3002[1]

正式开始的是隋炀帝,不过隋文帝也为科举制奠定的基础。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建立后,广大中小地主的势力得到加强,要求做官参政的愿望也愈加强烈。科举制度不但能满足这种愿望,而且能更广泛地发掘、笼络人才,因此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方式之一。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科举制度开始系统和完善起来。在政府各级学馆学习的生徒和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都可参加科举,此外还有现任官员参加的科考等。

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科,稍后又开设了制举和武举。考中进士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科举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发展。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科、制科、词科、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 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考生官职。

扩展资料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正式开始的是隋炀帝,不过隋文帝也为科举制奠定的基础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五年(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这些虽都是临时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举人的特征,以具科举制的雏形。大业年间,隋炀帝还曾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1]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形成过程:隋朝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考试开始形成
完善:唐朝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隋炀帝--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科举制

隋唐之际新兴起来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魏晋以后,封建政权利用九品中正制品第人才,录用官员,清要官职被门阀世族垄断。南北朝时期,寒门庶族政治势力逐渐扩大。北周时,“选无清浊”。隋朝建立后,九品中正制废弛,但以秀才、明经等科课试选士的做法仍沿袭下来,隋炀帝杨广又置进士科,科举制逐渐形成,并在唐代获得进一步发展。这一制度,被唐以后各代封建王朝所承袭,并为古代朝鲜和越南所仿效。科举制在清朝末期被废止。

唐 唐初历高祖、太宗、高宗、武后各朝,科举制日益趋于完整。唐制取士分制科和常科。制科由皇帝特旨召试,以待“非常之才”。制科主要试对策,科目繁多,比较常见的有直言极谏、贤良方正、博学宏词、才堪经邦、武足安边等科。应制科对策及第,高者授以美官,其次仅予出身。现任官吏也可应制科,而且可以一再应试。常科的科名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此外,唐玄宗时还一度置道举(试《老子道德经》、《庄子》),还有童子(限十岁以下)举等。常科以明经、进士二科最为重要;玄宗以后,进士科占突出的地位。唐中叶以后,官僚虽位极人臣,如果不是进士科出身,“终不为美”。因为这种新的选举制度是分科举人,故名之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的特点是不再以家世,而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它的产生为寒门庶族地主开辟了仕途。



除间或因事停举外,唐代一般每年都设科取士。报考的人来自各级学馆者,称生徒,由学馆荐举学成者,送尚书省参加考试;未入学馆而直接来自州县者,称乡贡,他们首先自己在州县报名,经州县考试及格后,举送到尚书省参加礼部(开元二十四年以前则为吏部)主持的考试(亦称省试)。

明经科主要试帖经,即择所习之经掩其两端,中间仅露一行,用纸帖遮掩其中部分字句,以测试应考者记诵经书的能力。此科主要试记诵,易于应付,三十岁考中的人已经被看作“老明经”了,因此地位不如进士科。隋朝的进士科仅试策,唐太宗时曾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又加试帖经、杂文。杂文最初是指箴、铭、论、表之类,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考试分上、中、下三等,中等以上为及第,下等即落第。由于举子多而录取名额少,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因为考中进士非常难,一旦登第就闻名士林,所以进士及第被社会称作“成名”,亦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明法科试律令,明算科试《九章》、《夏侯阳》、《周髀》等数学著作,明书科试《说文》、《字林》等字书,这三科是选择专门人才,录取后只在和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唐代应考秀才科者极少,及第者屈指可数。

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进士科的应试者,多在礼部试之前,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编录成卷轴,投献给主考官及有地位的人物,以表现自己,并争取有力者的推荐。唐初以吏部的考功郎中主持贡举。贞观以后,则由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四年(736),考功员外郎李昂为举人所责骂,玄宗以员外郎位望较轻,遂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科考,以后成为定制。也有由其他官员来作主考官的,称为“知贡举”。及第进士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同时及第的进士称“同年”,进士彼此互称“先辈”。礼部试一般是正月考试,二月放榜。开元中,礼部考试毕送中书门下详覆,但详覆有时于放榜之前进行,有时于放榜之后进行。放榜之前礼部将录取名单进呈宰相征求意见,称“呈榜”,宰相如不同意,可以改动。详覆之制屡兴屡废。若遇科场生事,皇帝即令覆试。录取者覆试不中,主考官往往因此被贬官。

贡士如科举考试通过,仅取得进士及第或明经及第的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除官。故吏部试亦称“释褐试”。吏部铨选主要以身、言、书、判选人。身指体貌丰伟,言指言辞辩正,书指书法遒美,判指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则先以德行取;德行一样,则先取才能。

武则天执政时期,曾进行殿试,并创立武举;吏部试一度糊名。武举之制始于长安二年(702)。州县以下习艺者每岁如明经、进士之法选送于兵部,进行课试。所试科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上述各科考试通过,兵部即可除官给禄,不必如文官须再经过吏部试才能释褐任职。唐代武举亦为常选,但远不如进士、明经等科重要。

隋朝和唐朝前期初行科举制时,曾经起了抑制门阀、奖拔寒庶的进步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举子趋附奔竞的风气,这种风气随着全国吏制的普遍趋向败坏而日益严重。甚至发生过漏泄考题、冒名顶替的科场舞弊现象。尤其严重的是座主、门生、同年相互援引,结为朋党,大大败坏了宦风。如李宗闵与牛僧孺就是同年进士,并且同年登制科,两人即牛党之魁(见牛李党争);又如令狐楚、萧■与皇甫■亦有同年之谊,三人遂成穆宗朝的牛党中坚。随着科举制弊端的产生,其为中小地主广开仕途的作用亦大大降低。有的时候,“榜出,率皆权豪子弟”,出现了“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严重情况。为克服这些弊病,宋代科举考试采取了糊名、誊录等作法。

唐穆宗和敬宗时,都下令“名登科第,即免征徭”。唐武宗时,更明确规定进士科出身的人称“衣冠户”,有免除差科色役的经济特权。唐代“衣冠户”是宋代官户的前身。

五代时,中原列朝都承袭唐朝的科举制度,惟“偏方小国,兵乱之际,往往废坠”。

(胡如雷)

宋宋初太祖、太宗、真宗等朝,在革除唐代科举制弊病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严密的科举制度,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熙宁四年(1071)前,有贡举、武举、童子举、制举等。贡举又设进士、明经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传、三礼、学究、明法等科)。熙宁四年,废罢明经、诸科,命诸科举人改应进士科,又另设新科明法。后又废制举。元■后,进士科分为诗赋进士、经义进士两科,一度设经明行修、八行、宏词等科。南宋时,进士一般仍分诗赋进士、经义进士。另有武举、制举、博学宏词科等,但应举及登科人数都很少。终宋一代,科目呈现逐步减少趋势,进士科愈益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士人皆以进士科登第为荣。



宋代实行解试、省试、殿试等三级考试制。解试又称乡贡,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解试包括州试(乡试)、转运司试(漕试)、国子监试(太学试)等几种方式,每逢科场年,在八月十五日开考,连考三日,逐场淘汰。举人解试合格,由州或转运司、国子监等按照解额解送礼部,参加省试。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管,在春季选日考试各地举人,分别科目连试三日,合格者由礼部奏名朝廷,参加殿试。自开宝六年(973)开始,由皇帝亲临殿陛出题考试礼部奏名合格举人,并重定名次。从此,每次省试后,必定举行殿试,殿试所定名次与省试有所不同,举人殿试合格才算真正“登科”。除解试、省试、殿试外,南宋四川还举行与省试相当的类省试,以照顾远离临安的四川举人。为了防止各级考试的考官作弊,规定有关官员的子弟、亲戚、门客应试时必须回避,另派考官设场屋考试,称“别头试”。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科目和身分的举人,实行不同的考试方式,有牒试、帘试、附试、同文馆试、锁厅试、比试、拍试、刑法试等。

各级考试的考试程式逐步完备。如省试,在开考前数日,考官全部同时进入贡院,开始进行考试准备工作,在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称锁院。举人向贡院交纳试纸和家状,加盖官印。在考场内,举人按座位榜对号入座,座位上标明举人姓名;官府刻印试题及注解,分发举人,举人纳卷后,封弥院负责密封试卷卷头,亦即将举人姓名、乡贯糊住,或截去卷头,编成字号;誊录院负责誊写出试卷副本,对读所校勘副本使无脱误。考官根据副本批分定等,再送复考官及知举官复审并最后决定名次。

省试时,朝廷委派权知贡举一员,主持该次考试。为分割事权,又委派权同知贡举二至三员协助。另外,选派贡院监门官数员,巡察院门,谨视出入;编排试卷官、封弥卷首官各数员,负责编排试卷字号、密封卷头及考官所定等第;誊录官、对读官各数员,负责誊写和核对该卷副本;每五百名举人又设点检试卷官一员,按课题(经义、诗、赋、论、策)分房考校试卷,批定分数,初定等第;参详官负责复查点检试卷官所定等第和批分。殿试时,增派详定官数员,负责详审初考和复考官所定试卷等第。

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科士人,通称“举人”。举人登科便授官,不再称举人,应试不合格则须再次应举。举人没有出身,只享有免除本人丁役、身丁钱米的特权;曾赴省试的举人,可以赎免徒以下的公罪和杖以下的私罪。举人殿试合格,按五甲授予本科及第、出身或同出身等身分。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放榜,举行唱名仪式,皇帝临殿,由知举官依照甲次、名次宣唤中第举人姓名,当殿授予出身,并各赐绿袍、笏、靴等。新及第人选日期集,赴闻喜宴,编同年小录等。

宋代科举向士大夫广泛开放,除严禁有“大逆人”近亲、“不孝”、“不悌”、“工商杂类”、僧道还俗、废疾、吏胥、犯私罪等人应试外,对于各科举人,不重门第,只要文章合格,就可录取。每次殿试录取的举人总数,比唐代礼部试要多十倍左右,大多数举人出身于一般地主和殷富农民,还有部分工、商子弟,世代官宦的子弟居于少数。

朝廷还禁止及第举人与知举官结成“座主”或“师门”与“门生”的关系,防止考官为非作歹,与举人结成朋党;禁止台阁近臣在知举官入贡院前,“公荐”自己所熟悉的士人,或“嘱请”知举官录取某一举人;禁止举人在试场夹带文字、暗传经义或点烛等,严防作弊。

宋代科举制曾经起过一些积极作用。许多杰出的政治家、经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等均由此途选拔出来,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朱瑞熙)

辽金元 辽王朝取得燕云十六州以后,即曾在汉人聚居区开科取士。圣宗统和六年(988)起,辽政府参照唐、宋之制,逐渐将科试制度化。科目以词赋为主。考试分乡试(州县试,中式者称乡荐)、府试(中式者称府解)、省试(礼部试),亦尝用殿试之制。在推行科举制的最初二十年中,每科不过取数人;后来逐次增加,多至一百数十人。辽代后期三年一试基本成为定制。辽代政府禁止契丹人应试。但从西辽德宗耶律大石举天应五年(1115)进士一事可知,到辽末,上述禁令实际上已经废弛。

金代采取科举形式擢用汉士,始于灭辽之前。初无定数,亦无定期。天会六年(1128)定“南北选”制。辽朝旧土儒士试词赋,北宋旧土儒士试经义,分别称为“北选”和“南选”。未久又定三岁一试之制。考试分为乡试、府试和会试(礼部试)三级。金熙宗时,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海陵王时,增设殿试;并南、北选为一;并曾一度罢废经义科。章宗时取消乡试。府试地点,最初有三处,后来逐次增加为六处、九处、十处。取录进士人数,116O年后,每次都在五百人以上,最多时达到九百余人。取士科目除正科(即词赋和经义)外,还有制举、宏词科以及杂科(经童、律科、策试等)。此外还有武举。世宗时又设立女真进士科,以女真文字试策、诗,同汉人进士三年一试之制,称“策论进士”。

元朝前期曾多次议行科举,但都未实行。至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才正式宣布恢复科举制度,次年即举行考试。此后每三年一次(至元年间曾停科两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全国共设十七个乡试科场,分布在京城、中书省直属行政区以及各行省的省治所在地。总共录取三百人,其中蒙古、色目人、汉人、南人各七十五名。会试在乡试次年举行,定额一百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二十五名。次月举行殿试,分两榜公布,蒙古、色目人为右榜,汉人、南人为左榜,各分三甲,赐进士及第(右、左榜各一人)、进士出身及同进士出身,并授以官职。考试时的命题答卷,基本上以程朱理学(见理学)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为依据。蒙古、色目人必须以汉文应试,但试题较汉人、南人为易。元朝科举所取录的人数和进士的地位,都要低于前代。

(姚大力)

明 明代选拔官吏,虽以岁贡、荐举、进士分为三途,但偏重进士。朱元璋即吴王位后不久,即下文武二科取士之令。洪武三年(1370)诏设科举,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四年,定三年一举。六年旋令罢去,改行荐举。十五年复设科举。十七年始定科举之式,命礼部颁行各省,后遂以为永制,十八年廷试,擢一甲进士为翰林院修撰,二甲进士为翰林院编修或检讨,进士入翰林自此始,使进士观政于诸司,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衙门者,称庶吉士,进士之为庶吉士,亦自此始。其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者仍称进士。观政进士之名亦自此始。英宗天顺二年(1458)起,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明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进者,十居其九。

科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分乡试、会试、廷试三级。

乡试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南、北直隶由京府,各省由布政司主持。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八月,故乡试亦称秋闱或秋试。凡国子学生员及府州县学生员之学成者,儒士之未入仕者,官之未入流者,由有司保举,均可应考。学官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隶卒之徒,与居父母之丧者,俱不许应试。中式者为举人,其第一名通称解元。嘉靖五年(1526),乡试除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谓之副榜。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明初只两京乡试简派翰林官主考,各省则由教官充任。万历以后,始定翰林或科、部官派往。提调一人,在内学官,在外布政司官。乡试之额,洪武十七年诏不拘额数,洪熙元年(1425)始有定额,其后渐增。隆庆、万历、天启、崇祯间,南北直隶增至一百三十名,他省无出百名者。(参见彩图插页第102页)

会试于乡试次年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考期在二月,故会试亦称春闱或春试。各省举人均可应考。中式者为贡士,其第一名通称会元。永乐四年(1406)起,会试有副榜。正统后,中副榜者不参加廷试。举人不第,入监而选者,或授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官,或授教职。会试主考二人,初由礼部临期具奏,于翰林内钦命简任,天启二年(1622)后,以二辅臣典试,成为常例。同考初为八人,正德六年(1511)增至十七人,后增至二十人,其中翰林十二人,科、部各四人,至明末不变。会试之额,初无定制。成化十一年(1475)后,定为三百名(题请及思诏加取者不在其中)。礼部会试考房,称礼闱。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洪熙元年,南人北人分房取中,名额有定,谓之南闱、北闱。宣德、正统间,又分南、北、中闱。南闱,包括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闱,包括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中闱,包括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三闱取中的比例,南取一百六十五名,北取一百零五名,中取三十名,自弘治二年(1489)从宣德、正统间旧制起,除正德三年一度更动外,嗣后相沿不改。

廷试即殿试,紧接会试后举行。初为三月初一,后大都定为三月十五。会试中式者均可应考。以一、二、三甲为名次。一甲止三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第二、三甲各若干人,均赐进士出身,其第一名通称传胪。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翰林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廷试由皇帝主持,用翰林及朝臣文学之优者为读卷官,共阅对策,拟定名次。

乡试、会试均分三场,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后三日考第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又三日考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四书》、《五经》所用注疏起初各有规定,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廷试只有一场,试策问。科试命题必须出自《四书》、《五经》。其文略仿宋经义,但必须以古人的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八股一说始于明初,一说始于成化),通称制义。乡试、会试之所,亦谓之贡院。诸生席舍,谓之号房。试卷之首,书三代姓名及本人籍贯、年龄,所习本经,所司印记。文字中回避御名、庙号,不许自序门第。试卷弥封编号。

明代重文轻武,但亦始终设武科取士。初只有乡试、会试,崇祯四年(1631),始有殿试。弘治六年定武科六年举行一次,十七年改为三年一次。正德十四年规定,初场试马上箭,以三十五步为则;二场试步下箭,以八十步为则;三场试策一道。子、午、卯、酉年乡试。嘉靖初定制,各省应武举者,巡按御史于十月考试,两京武学于兵部选取,俱送兵部。次年四月会试,翰林二员为考试官,给事中、部曹四员为同考。乡试、会试场期均固定为月之初九、十二、十五。万历三十八年(1610)规定会试之额,取中进士以百名为率。

此外,还有宗科。明代宗室旧无就试者。万历二十三年,郑世子载■请宗室得儒服应试,始诏奉国中尉以下可入试,辅国以上爵尊不得与。天启二年始开宗科,朱慎■成进士,崇祯四年朱统钸成进士,任庶吉士。

(杨祖希)

清清于顺治二年(1645)实行科举取士。其制既承明制,又有所发展,是科举制的最完备的形式,包括有文科、武科、制科和翻译科。

①文科考试。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童试,为最初级的考试。清代的学校,和明代一样是科举的必由之路。府、州、县学的学生,称为生员。未取得生员资格的知识分子,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儒童或童生。童生要取得生员的资格,必须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总称童试。

经三级考试,录取的生员留州、县学者称州、县学生员,拨往府学者称府学生员。此外,清代的最高学府称为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分为贡生和监生两大类。贡生和监生都要在监肄业,并由国子监的官员定期进行考核。每逢乡试之年,在国子监肄业的贡生和监生,经国子监考试录科,即可参加乡试。各府、州、县学的生员,则参加学政主持的科试。凡名列一、二等及三等之大省前十名,中、小省前五名,就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其他三等的生员或因故未参加科试的生员以及在籍的监生、贡生,在乡试之年的七月,可以参加学政主持的录科考试;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试、录科的生员,还可以参加一次录遗与大收的考试,考试及格,也可参加乡试。

乡试,三年一科。亦分正科、恩科,主持乡试的官员称为主考,由皇帝选派。乡试除直隶不派考官,参加顺天乡试之外,其他各省都在省城举行。

乡试沿明制,例于秋八月举行,考试分三场,初九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考试内容,虽以《四书》、《五经》为主,但在清中期以前,并不要求应试者遍治群经,如康熙五十五年(1716),论题就曾专用《性理》,后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认为考生各治一经,于他经并不旁通博涉,非敦崇实学之道,分经阅卷,又容易产生弊端,决定从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科乡试开始,在五科之内,按《诗》、《书》、《易》、《礼记》、《春秋》的顺序轮流命题,考完《五经》;然后将第二场论题裁去,以《五经》各出一题,一并进行考试。此后成为定制。乡试中额,各省多少不一。如顺治二年时多者一百六十八名(顺天),少者四十名(贵州)。后来,各直省的乡试中额,有分有合,有增有减。中额者称为正榜,正榜之外,还有副榜。名列正榜者称举人,正榜第一名称解元。名列副榜的称副贡。副榜要取得举人资格,还必须在以后的乡试中取入正榜。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的考试,称为礼闱。举人须经资格审查或复试,才能参加会试。会试的日期,清初定于二月,乾隆十年改为三月,此后成为定例。会试场次、考试内容等和乡试略同。会试主考官称为总裁,下有同考官,俱由礼部题请皇帝选派;一经宣布,立即前往贡院,不与外界往来,其职责等亦与乡试略同。会试中式,没有定额。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庚戌科。录取了四百零六名,最少的一次是乾隆己酉科,仅录取了九十六名。会试中式,称为贡士。前十名名次,由皇帝钦定,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在会试之后举行。清初是四月举行殿试;乾隆二十六年定于四月二十一日,从此成为定制。殿试的内容是经史时务策一道。每策包括三至五题。出题时严加保密。殿试对策以一日为限,试卷弥封后,收掌官用箱盛储送读卷官评阅。殿试策题,是以皇帝的名义发问,所以评阅试卷的官员称为读卷官。评阅完毕,以前十卷进呈,由皇帝亲定名次。皇帝亲定进呈十卷的甲第名次之后,由填榜官填榜。填榜后一日,皇帝亲临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王公百官和全体贡士届时参加。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参见彩图插页第125页)。传胪后,新进士还要在保和殿参加朝考。内容是论、疏、诗各一道,试题由皇帝亲命,当日交卷。朝考试卷,由阅卷大臣拟定一、二、三等进呈,前十卷的名次,亦由皇帝亲定。一等第一名称为朝元。按照清代的规定,一甲三人,在殿试揭晓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则按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所得等第的数字,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至于在殿试、朝考时文字谬误或犯规的进士,则以知县归班,不予分发。进士是科举的终点,也是仕途的起点。在清代的政治舞台上,许多飞黄腾达的人物,均是进士出身。

清代文科,沿袭明代的制度,以八股文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专取《四书》、《五经》命题;由于题目来源不同,又分别称为《四书》文和《五经》文。这种用于科举考试的特殊文体,不论内容和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内容方面,作者必须代圣人立言,不仅要依据《四书》、《五经》等儒家的经典,而且要遵守一定的注释。《四书》主朱熹集注;《易》主程颐传、朱熹本义;《书》主蔡沈传;《诗》主朱熹集传;《春秋》主胡安国传;《礼记》主陈■集说。后来,《春秋》改用《左传》本事,参用《公羊传》、《谷梁传》。在形式■方面,每篇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或收结等部分组成。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各有两股互相对应的文字,共有八股。八股文名称由此而来。全篇的字数也有一定。顺治二年规定:每篇限五百五十字。康熙二十年,增为六百五十字。乾隆四十三年,又增至每篇七百字,违者不录。《四书》文和《五经》文,虽然同是八股文,但是,在科举考试中,《四书》文比《五经》文更为重要。八股取士,既禁锢人们思想,亦抑制科学文化发展,流弊甚大。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下诏改革科举:乡会二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凡《四书》、《五经》义,均不准用八股程式。”在中国资产阶级兴学校、废科举的革命舆论压力下,慈禧太后根据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于1905年9月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结束(见清末“新政”)。

②武科考试。亦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武童试,三年一次,于学政到任的第一年举行。它和文童试一样,先经县试、府试然后院试。武童考试分三场:头场马射,二场步射,三场原试策论,后改默写《武经》。合格者为武生。武生举优者,准予参加乡试;乡试亦三年一次,于十月举行,中式者称为武举人。次年九月,各省武举人会集北京进行会试,中式者称为武进士。武殿试,于会试后一月举行。先试中式武举人策题于太和殿,再于西苑(今中南海)试马、步射及弓、刀、石。由皇帝亲定甲第,再行传胪典礼。一甲三名赐武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武进士出身;一甲三名,分别称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传胪后,武进士分别以武职录用。

清代的武科,虽更加完备,但不过旧制相沿,对封建政治的影响远不如文科。光绪二十七年下令废武科。

③制科由皇帝特诏举行。

清代的制科,有博学宏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保举经学和巡幸召试。但是,孝廉方正科仅在皇帝即位之年举行,重在品德;保举经学和巡幸召试仅在个别地区和特定范围内偶一行之。人们常常谈到的,只不过康熙、乾隆年间的博学鸿词科和光绪年间的经济特科而已。制科程序简单,一般由皇帝下诏开科,文武内外百科各举所知;被举者到京进行廷试,考试内容为制策或诗赋,然后从中择出合格者,分别授以官职。

  • 鍙や唬绉戜妇绉扮涓鍚嶄负鈥滅姸鍏冣,鏈変粈涔堢敱鏉?
    绛旓細鐘跺厓鐨勬潵婧愯繕寰椾粠绉戜妇鍒跺害璇磋捣锛屽彜鏃跺欎汉浠鍘诲弬鍔绉戜妇鑰冭瘯锛岄鍏堝緱鍏堟姇鐘讹紝绉戜妇鎴愮哗鍑烘潵涔嬪悗锛屾涓婇潰鐨勭涓鍚嶅氨鏄姸澶达紝涔熸垚涓虹姸鍏冦傜姸鍏冪殑鐢辨潵锛屽拰绉戜妇鍒跺害鐨勫嚭鐜板瘑涓嶅彲鍒嗐傜涓惧埗搴︽渶鍏堟槸鐢遍殝鏈濈殑寮鍥藉悰涓绘潹鍧鍙戞槑鐨锛屽綋鏃朵粬缁熶竴浜嗗崡鍖楋紝鍥藉闈炲父闇瑕佷汉鎵嶃備负浜嗗敖鍙兘澶氱殑鎷涚撼鍒颁汉鎵嶏紝鏉ㄥ潥鍐冲畾搴熼櫎鎺...
  • 璋佸彂鏄庝簡鑰冭瘯鏄皝鍙戞槑浜嗗鏍¤皝鍙戞槑浜嗕綔涓氥
    绛旓細1銆佺煶鍕鍙戞槑鑰冭瘯锛氱煶鍕掑湪姣忎釜閮¢兘璁剧珛瀛﹀畼锛岃礋璐e綋鍦扮殑鏁欒偛宸ヤ綔銆傚苟鍦ㄥ綋鍦板姙瀛︽牎锛屾瘡涓幙鎷150浜猴紝缁忚繃涓夋鑰冭瘯姣曚笟锛屼綔涓哄浗瀹跺悗澶囧共閮ㄦ潵鍩瑰吇銆傛鏄繖涓鏀跨瓥锛屼娇鍚庤档鍦ㄤ汉鎵嶇殑鏀寔鍜岀煶铏庣殑鏆存斂涓嬶紝浠嶇劧鍗犻涓師20骞淬備竴绉嶆敼闈╂槸涓嶅彲鑳介┈涓婂疄鐜扮殑銆傞殝鏈绉戜妇鍒跺害灏辨槸鍦ㄨ繖浜涘皾璇曚笅寤虹珛璧锋潵鐨勩傜煶鍕掓槸鍏堥┍鑰呫...
  • 鏄皝鍙戞槑鐨勮冭瘯
    绛旓細鐭冲嫆銆傜煶鍕掓槸鑰冭瘯鍒跺害鐨鍒涘浜猴紝鎹彶涔﹁杞斤紝鐭冲嫆鍦ㄩ儭鍥借绔嬪畼瀛︽嫑鐢燂紝杩欎簺鍦版柟瀛︽牎涓鑸鎷涗竴鐧句簲鍗佷汉锛岃繖浜涚敓婧愰兘寰楃粡鍘嗕笁娆¤冭瘯鎵嶈兘姣曚笟锛岀浉褰撲弗鏍笺傚悗鏉ワ紝闅嬫湞鐨绉戜妇鍒跺害灏辨槸鍦ㄦ鍩虹涓婁笉鏂畬鍠勮屾垚鐨勩傜煶鍕掑師鍚嶅寪鍕掞紝鍚庤档鏄庡笣锛274骞-333骞8鏈17鏃ワ紝瀛椾笘榫欙紝涓婂厷姝︿埂缇儭鏃忎汉锛屾槸鍚庤档鐨勫紑鍥藉悰涓伙紝...
  • 璋佸彂鏄庣殑鑰冭瘯
    绛旓細鐭冲嫆鍙戞槑浜嗚冭瘯銆傜煶鍕掓槸鑰冭瘯鍒跺害鐨鍒涘浜猴紝鎹彶涔﹁杞斤紝鐭冲嫆鍦ㄩ儭鍥借绔嬪畼瀛︽嫑鐢燂紝杩欎簺鍦版柟瀛︽牎涓鑸鎷涗竴鐧句簲鍗佷汉锛岃繖浜涚敓婧愰兘寰楃粡鍘嗕笁娆¤冭瘯鎵嶈兘姣曚笟锛岀浉褰撲弗鏍笺傚悗鏉ワ紝闅嬫湞鐨绉戜妇鍒跺害灏辨槸鍦ㄦ鍩虹涓婁笉鏂畬鍠勮屾垚鐨勩傚悗璧典富鐭冲嫆铏界劧鏄┈涓婂緱澶╀笅鐨勭殗甯濓紝鍗翠笉鏄彧鎳傚幃鏉鐨勮幗澶紝鑰屾槸鑳芥枃鑳芥鐨勫叏鎵嶃備粬闈炲父...
  • 鍙戞槑鑰冭瘯鐨浜鏄皝
    绛旓細鐭冲嫆銆傜煶鍕鍙戞槑浜嗚冭瘯锛岀煶鍕掑湪姣忎釜閮¢兘璁剧珛瀛﹀畼锛岃礋璐e綋鍦扮殑鏁欒偛宸ヤ綔銆傚苟鍦ㄥ綋鍦板姙瀛︽牎锛屾瘡涓幙鎷150浜猴紝缁忚繃涓夋鑰冭瘯姣曚笟锛屼綔涓哄浗瀹跺悗澶囧共閮ㄦ潵鍩瑰吇銆傞殝鏈绉戜妇鍒跺害灏辨槸鍦ㄨ繖浜涘皾璇曚笅寤虹珛璧锋潵鐨勩傜煶鍕掓槸鍏堥┍鑰呫
  • 璋佸彂鏄庣殑鑰冭瘯
    绛旓細鐭冲嫆鍙戞槑浜嗚冭瘯銆傜煶鍕掍腑鍥藉巻鍙插崄鍏浗鏃舵湡鍚庤档鐨勫紑鍥界殗甯濓紝鐭冲嫆鍦ㄦ瘡涓儭閮借绔嬪瀹橈紝璐熻矗褰撳湴鐨勬暀鑲插伐浣滐紝骞跺湪褰撳湴鍔炲鏍★紝姣忎釜鍘挎嫑150浜猴紝缁忚繃涓夋鑰冭瘯姣曚笟锛屼綔涓哄浗瀹跺悗澶囧共閮ㄦ潵鍩瑰吇锛岄殝鏈绉戜妇鍒跺害灏辨槸鍦ㄤ釜灏濊瘯涓嬪缓绔嬭捣鏉ョ殑锛岀煶鍕掓槸鍏堥┍鑰呫傜煶鍕掑枩娆㈠剴瀹舵枃鍖栵紝鍑忕缂撳垜锛屽紑鍔炲鏍★紝鏍稿畾鎴风睄锛屽垱鍔鑰冭瘯鍒跺害锛岄噸鏂...
  • 绉戜妇鑰冭瘯鏄皝鍙戞槑鐨
    绛旓細姝e紡寮濮嬬殑鏄殝鐐甯濓紝涓嶈繃闅嬫枃甯濅篃涓绉戜妇鍒濂犲畾鐨勫熀纭銆傛嵁鍙茶浇锛屽紑鐨囦笁骞达紙583骞达級姝f湀锛岄殝鏂囧笣鏇句笅璇忎妇璐よ壇銆傚紑鐨囧崄鍏勾锛598骞达級涓冩湀锛屽張浠や含浜斿搧浠ヤ笂锛屾荤锛屽埡鍙诧紝浠ュ織琛屼慨璋紝娓呭钩骞叉祹锛屼簩绉戜妇浜恒傞殝鐐甯濆ぇ涓氫笁骞达紙607骞达級鍥涙湀锛岃瘡浠ゆ枃姝﹀憳鏈夎亴浜嬭咃紝鍙互瀛濇倢鏈夐椈锛屽痉琛屾暒鍘氾紝缁撲箟鍙О锛屾搷灞...
  • 鑰冭瘯鏄皝鍙戞槑鐨
    绛旓細鐭冲嫆銆傜煶鍕掓槸鑰冭瘯鍒跺害鐨鍒涘浜猴紝鎹彶涔﹁杞斤紝鐭冲嫆鍦ㄩ儭鍥借绔嬪畼瀛︽嫑鐢燂紝杩欎簺鍦版柟瀛︽牎涓鑸鎷涗竴鐧句簲鍗佷汉锛岃繖浜涚敓婧愰兘寰楃粡鍘嗕笁娆¤冭瘯鎵嶈兘姣曚笟锛岀浉褰撲弗鏍笺傚悗鏉ワ紝闅嬫湞鐨绉戜妇鍒跺害灏辨槸鍦ㄦ鍩虹涓婁笉鏂畬鍠勮屾垚鐨勩傜煶鍕掑師鍚嶅寪鍕掞紝鍚庤档鏄庡笣锛274骞-333骞8鏈17鏃ワ紝瀛椾笘榫欙紝涓婂厷姝︿埂缇儭鏃忎汉锛屾槸鍚庤档鐨勫紑鍥藉悰涓伙紝...
  • 涓鐢熼兘鏈兘鑰冨彇涓句汉,鏄粈涔堟敮鎾戣挷鏉鹃緞涓冨崄宀佽繕鍙傚姞绉戜妇?
    绛旓細鍦ㄣ婅挷鏉鹃緞骞磋氨銆嬮噷锛屸滃簲涔¤瘯鏈腑鈥濊繖鏍风殑璁板綍姣旀瘮鐨嗘槸锛屼护浜鸿Е鐩儕蹇冦傞偅涔堬紝鏄粈涔堟敮鎾戣挷鏉鹃緞锛岀洿鍒70澶氬瞾杩樿鍙傚姞绉戜妇鑰冭瘯锛熻挷鏉鹃緞 涓銆绉戜妇鑰冭瘯鏄钂叉澗榫勫嚭浜哄ご鍦扮殑鍞竴鍑鸿矾銆傜涓惧埗搴﹀彂婧愪簬闅嬪攼锛屽叴鐩涗簬瀹嬫湞锛屽埌浜嗘槑娓呭垯鍙戝睍鍒板穮宄扮姸鎬併傝挷鏉鹃緞鏄竻鏈濅汉銆傚湪浠栫敓娲荤殑鏃朵唬锛岀涓捐冭瘯鏄棤鏁拌涔︿汉鍑轰汉澶村湴...
  • 鏄皝鍙戞槑浜鑰冭瘯
    绛旓細涓浗鐨勮冭瘯鍒跺害鏄鍙や唬鐨勭煶鍕鍙戞槑鐨锛岃タ鏂圭涓涓彁鍑衡滆冭瘯鈥濈殑浜哄垯鏄煆鎷夊浘銆傜煶鍕掓槸涓浗鑰冭瘯鍒跺害鐨勫垱濮嬩汉锛屾嵁鍙蹭功璁拌浇锛岀煶鍕掑湪閮″浗璁剧珛瀹樺鎷涚敓锛岃繖浜涘湴鏂瑰鏍′竴鑸鎷涗竴鐧句簲鍗佷汉锛岃繖浜涚敓婧愰兘寰楃粡鍘嗕笁娆¤冭瘯鎵嶈兘姣曚笟锛岀浉褰撲弗鏍笺傚悗鏉ワ紝闅嬫湞鐨绉戜妇鍒跺害灏辨槸鍦ㄦ鍩虹涓婁笉鏂畬鍠勮屾垚鐨勩備竴銆佷汉鐗╃畝浠 1銆佺煶鍕掓槸...
  • 扩展阅读:科举制是隋文帝还是隋炀帝 ... 科举殿试是谁主持的 ... 古时候科举考试前三名 ... 科举殿试从哪个皇帝开始的 ... 科举制到底是谁开创的 ... 古代科举考试四个级别 ... 科举制是谁正式确立的 ... 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 ... 古代科举排名依次顺序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