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的意思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意思??????急!!!!!!

\u81f4\u4e2d\u548c\uff0c\u5929\u5730\u4f4d\u7109\uff0c\u4e07\u7269\u80b2\u7109.\u600e\u6837\u89e3\u91ca

\u865a\u7a7a\u5148\u751f\u6d45\u89e3\u300a\u4e2d\u5eb8\u300b\u81f4\u4e2d\u548c\uff0c\u5929\u5730\u4f4d\u7109\uff0c\u4e07\u7269\u80b2\u7109\u3002#\u865a\u7a7a\u6d4e##\u865a\u7a7a\u5148\u751f#

\u865a\u7a7a\u5148\u751f\u6d45\u89e3\u300a\u4e2d\u5eb8\u300b\u81f4\u4e2d\u548c\uff0c\u5929\u5730\u4f4d\u7109\uff0c\u4e07\u7269\u80b2\u7109\u3002#\u865a\u7a7a\u6d4e##\u865a\u7a7a\u5148\u751f#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出自战国子思的《中庸》。

节选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

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扩展资料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是一篇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它涉及的教育论述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中庸》开头便说修道即为教育,而教育的作用则在于“率性”,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量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

2、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中庸》概括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

“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详细地问其真伪;“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明辨”即明确分辨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笃行”即切实的实行,使观念和行为得到统一。这是一套完整的内省方法,包括学一思一行等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关于教育途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里的诚指的就是天道本然的状态,“明”即彰明、显明,它是“诚”这个本体所自然生发的东西,在本质上说诚和明是一致的,故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诚明与明诚指的是人的修养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即性与教: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诚”是修身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彰显、发明一切道德,所以说“自诚明,谓之性”,因其是在本心本性范围内所做的修养工夫,或称“尊德性”。

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自明诚”则可以解释为:明白了事物所以然之理与所当然之则,就可以达到“诚”的境界,所以说“自明诚,谓之教”,因其首先需要做学习、教化的工夫,或称“道问学”。

4、重视主观努力的作用。《中庸》明确指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坚强意志,是在个人努力和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而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天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意思:如果达到理想境界中的不偏不倚,中和状态,那么天地间的位置就会安排的很恰当,世上的万物就会顺利地生长发育了。

一、出处

出自《中庸》

二、原文选段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三、选段解释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天地位焉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

扩展资料

一、赏析

南宋叶适《中庸》:“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也就是,君子要用中和的态度改变现实,重建天地自然的秩序。

南宋时期,外族入侵,内部不断有屈膝主和的权臣。这种对《中庸》的理解影响至今。现在仍然有学者把“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翻译成:“天地各得其位,万物自然发育。”

二、创作背景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且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人人都达到该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地位焉



传统文化中的道性也即是德,而德的特征表现即为“中和原理”,也就是谐调各类关系和处理矛盾的原理。中和态是宇宙间的自然稳定态,无论宏观和微观的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所有运动都有趋向中和态的倾向。《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故而“中和”、“折中”、“中庸”、“中道”、“和谐”都是达到整体平衡,达到自然及天人合一极为重要的方法。倘若我们能掌握此原理并很好地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中去,就能很轻松地解决一系列问题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现可理解为:了解事物的基本规律后,就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就达到了掌握事物基本规律(中和),天地就能正确运行它们自身的规则,万物就能共荣共生一起发展。即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有人适应当前环境,并且为美好的生活,寻找最佳的生活的环境意思。

出自先秦的《喜怒哀乐未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虚空先生浅解《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虚空济##虚空先生#



扩展阅读:文言文翻译转换器 ... 天地孕育万物 ...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财政金融底线 ... 天为父地为母生万物 ... 勤于学 善于思 敏于行 ... 万物相生相克下一句 ... 黄帝内经阴阳篇 ... 慎言慎行慎独 ... 致中和广东省读后感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