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58到1961傅雷家书数量锐减? 傅雷家书从1958年到1960年的好词?

\u5085\u96f7\u5bb6\u4e66\uff081958\u5e74\u81f31961\u5e74\uff09\uff081962\u5e74\u81f31966\u5e74\uff09\u5199\u7684\u4fe1\u7684\u5185\u5bb9\u6982\u62ec\uff08130\u9875\u81f316

ancffffffffffffffffffff

\u65e5\u6652\u96e8\u6dcb \u593a\u7736\u800c\u51fa \u5b64\u7acb\u65e0\u63f4 \u51bb\u997f\u4e4b\u865e \u95fb\u6240\u672a\u95fb \u90d1\u91cd\u5176\u4e8b \u77e5\u8db3\u5b89\u547d \u91cd\u89c1\u5929\u65e5 \u4e0e\u4e16\u9694\u7edd \u4e0d\u6bdb\u4e4b\u5730 \u597d\u9ad8\u9a9b\u8fdc \u901e\u5f3a\u597d\u80dc \u597d\u5403\u61d2\u505a \u597d\u5927\u559c\u529f \u597d\u8272\u4e4b\u5f92\u4e0d\u53ef\u601d\u8bae \u7528\u4e4b\u4e0d\u5c3d \u717d\u52a8\u98a0\u8986 \u5065\u5eb7\u5b89\u5b81 \u4ea4\u53cb\u5a31\u4e50\u8d64\u80c6\u5fe0\u5fc3 \u5fe0\u5fc3\u803f\u803f \u820d\u5df1\u6551\u4eba \u5149\u660e\u78ca\u843d \u62fe\u91d1\u4e0d\u6627 \u4e0d\u8bc6\u597d\u6b79 \u4e09\u597d\u4e8c\u602f \u675f\u8eab\u81ea\u597d \u8bf4\u597d\u5acc\u6b79 \u597d\u81ea\u4e3a\u4e4b\u597d\u9038\u6076\u52b3 \u6e38\u624b\u597d\u95f2 \u597d\u81ea\u4e3a\u4e4b \u7eff\u6797\u597d\u6c49 \u6d69\u6c14\u51db\u7136\u7ecf\u9a8c\u6559\u8bad \u804a\u4ee5\u81ea\u6170 \u4e00\u5fc3\u4e00\u610f \u5b89\u585e\u8170\u9f13 \u60ca\u5fc3\u52a8\u9b44\u53f9\u4e3a\u89c2\u6b62 \u6d69\u6c14\u957f\u5b58 \u6cdb\u6d69\u6469\u82cd \u58f0\u52bf\u6d69\u5927 \u660f\u660f\u6d69\u6d69 \u6d69\u6c14\u51db\u7136 \u6d69\u7136\u4e4b\u6c14 \u6bb7\u6d69\u4e66\u7a7a \u4e1c\u98ce\u6d69\u8361 \u6c6a\u6d0b\u6d69\u535a \u4eba\u70df\u6d69\u7a70 \u82f1\u52c7\u5584\u6218 \u8db3\u667a\u591a\u8c0b \u4e0d\u5c48\u4e0d\u6320 \u767e\u6298\u4e0d\u6320 \u575a\u97e7\u4e0d\u62d4 \u77e5\u96be\u800c\u8fdb \u65e0\u53ef\u5948\u4f55 \u52ab\u540e\u9022\u751f \u81ea\u98df\u5176\u529b\u575a\u6301\u4e0d\u61c8 \u7edd\u5904\u9022\u751f \u6ce2\u6f9c\u8d77\u6d6a \u81ea\u5f3a\u4e0d\u606f \u4e34\u5371\u4e0d\u60e7 \u4e50\u4e8e\u52a9\u4eba \u6bc5\u529b\u60ca\u4eba \u4e0d\u754f\u8270\u9669 \u4e00\u5fc3\u4e00\u610f \u5c4f\u6c14\u51dd\u795e \u5168\u795e\u8d2f\u6ce8 \u4e13\u5fc3\u81f4\u5fd7 \u7cbe\u536b\u586b\u6d77 \u59cb\u7ec8\u5982\u4e00 \u59cb\u7ec8\u4e0d\u6e1d\u5b5c\u5b5c\u4e0d\u5026 \u4e00\u4e1d\u4e0d\u82df \u4e13\u5fc3\u81f4\u5fd7 \u5e9f\u5bdd\u5fd8\u98df \u5162\u5162\u4e1a\u4e1a \u52e4\u52e4\u6073\u6073 \u5455\u5fc3\u6ca5\u8840 \u591c\u4ee5\u7ee7\u65e5 \u7ee7\u6677\u711a\u818f \u575a\u5fcd\u4e0d\u62d4 \u9532\u800c\u4e0d\u820d \u4e5d\u6b7b\u4e0d\u6094 \u6728\u4eba\u77f3\u5fc3 \u767e\u6298\u4e0d\u6320 \u4e0d\u5c48\u4e0d\u6320 \u50b2\u7136\u633a\u7acb \u767e\u70bc\u6210\u94a2 \u4e0d\u6320\u4e0d\u6298 \u767e\u6298\u4e0d\u6467 \u767e\u6298\u4e0d\u56de\u767e\u6298\u4e0d\u6320 \u767e\u6298\u4e0d\u5c48 \u7825\u67f1\u4e2d\u6d41 \u94a2\u7b4b\u94c1\u9aa8 \u521a\u6bc5\u6728\u8bb7\u521a\u4e2d\u67d4\u5916 \u5f18\u6bc5\u5bbd\u539a \u575a\u5b9a\u4e0d\u79fb \u75be\u98ce\u52b2\u8349 \u94c1\u58c1\u94dc\u5c71 \u94dc\u5c71\u94c1\u58c1 \u54ac\u9489\u56bc\u94c1 \u4e2d\u6d41\u5e95\u67f1 \u67f1\u77f3\u4e4b\u575a \u94ee\u94ee\u94c1\u9aa8 \u94ee\u94ee\u94c1\u6c49 \u94a2\u6b63\u4e0d\u963f \u94c1\u9762\u65e0\u79c1 \u901d\u6b7b\u5982\u5f52 \u5750\u4ee5\u5f85\u65e6

傅敏,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傅雷的儿子,音乐家傅聪的弟弟,兄弟俩只差三岁。
两人外貌迥异:傅聪身材颀长,浓眉大眼,颇有艺术家气质;傅敏中等个子,气质儒雅。
傅聪更多地像他的母亲朱梅馥,日常生活中也是同母亲一样不拘小节;傅敏则像极了傅雷,尤其到了中年,简直是父亲的翻版,行事也是同傅雷一样认真细致到了极致。
执花者为傅聪,持像者为傅敏
两个孩子,一个像你,一个像我,很有意思。
1953年的夏天,蝉鸣聒噪。那年,傅敏初中毕业了。
在上海江苏路的花园洋房里,满脸是泪的傅敏跟父亲发生了激烈争吵。原因很简单:傅敏想要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傅雷则坚决不同意。
傅雷的理由例举如下:
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
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
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
最后,傅雷不忘给儿子补刀(神预言):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家里的经济情况,傅敏自然也是知道的,全家生活只靠着父亲的翻译工作,学音乐非常费钱,哥哥的学习尚可支持,再来一个,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父亲的脾气,傅敏也是知道的,一旦父亲打定了主意,凭谁也不能让他改变。
这个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心里的委屈和痛楚可以炸开一座山了。
从小,傅敏也酷爱音乐。有一次,他去房东家玩,无意中看到原房主留下的小提琴。房东看傅敏这么喜欢,便干干脆脆送给了他。
从那以后,这把小提琴便成了傅敏的心爱之物。
傅聪曾经的钢琴老师雷垣听说傅敏要学小提琴,便二话不说,收下了这个小弟子。
此后,傅敏还曾师从中央乐团小提琴家和原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系主任。
当哥哥的房间传来悠扬的钢琴声时,傅敏也陶醉在自己的小提琴声中。傅聪立志要当钢琴家,傅敏也早就暗暗发誓要做一个小提琴手。
谁知,这个音乐梦想这么早就要被迫折翼了。傅敏心里满是不甘:同样都是父亲的儿子,为什么父亲要厚此薄彼?
哥哥从小就被父亲不遗余力地培养,家里不仅为他租了钢琴,而且为了让他专心学琴,没让他上学。傅雷亲自自己编教材,请老师来家中。傅雷还规定傅聪每天练琴八小时,稍有松懈,便严加责罚。
傅雷与傅聪
傅敏呢,从初一开始便住宿在华东师大一附中。当然,这样的好处也是有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会比较强些。
“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十根手指伸出来,尚有长短,养子女要做到毫不偏心,也实在是难。
音乐梦碎之后,傅敏直升华东师大一附中的高中部。那个有着小提琴梦的少年,已经被按死在了无法选择的岁月里。
年轻的傅敏不知道,往后余生还会有更多无法选择的事情。面对无常命运,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之物凋零、毁灭,却无计可施。
三年后,傅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命运此时又一次不由分说地做了推手。
傅敏的志向是想报考复旦大学的外国文学系,像父亲那样做文学翻译家。
然而组织上却格外看重他。父亲傅雷是上海市政协委员,哥哥获得了国际比赛的大奖,家庭有着良好的政治背景,再加上傅敏本身成绩优异,知识广博,因而组织上要保送他去北京外交学院——培养他做新中国的年轻外交家。
1956年,傅敏一脚踏入了北京外交学院的大门。此时的他意气风发,美好未来正在遥遥地向他招手。
就读北京外交学院的傅敏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1958年,傅敏进入大学的第二年,父亲傅雷就被错划为了右派。八个月后,哥哥傅聪误听了种种传闻,在一时冲动之下,从波兰出走到了英国。
傅敏背后原本辉煌灿烂的家庭背景,一下子暗淡无光:父亲,从著名的民主人士变成了右派分子;哥哥从著名钢琴家变成了逃叛。
在校读书的傅敏一下子成了重点批判对象。1959年,外交学院没做任何解释,就把傅敏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傅敏的外交家之梦,从此也破碎了。
在周围冷漠的目光中,1962年,傅敏终于熬到了毕业。
他等待着国家的统一分配,然而他左等右等,眼看着周围同学一个个接到了分配通知书,唯有他,望眼欲穿,却还是杳无音讯。
直到多年以后,傅敏才知道,当时的他因为有着“可怕”的家庭背景,竟没有一个单位敢要他。
朱梅馥与傅敏
好在这个时候,北京中学界“四大校长”之一的杨滨慧眼识英雄,接纳了傅敏,并叮嘱他人,谁也不许把傅敏的家庭情况往外说。
此时的傅敏,根本不知道是杨校长费了好大一番波折把他“要”来的,他只觉前途黯淡,目之所及一片理想之花的凋零。
在他二十几年的光阴里,他有过小提琴家的梦想,也有过翻译家、外交家的梦想,可这些梦想想,那么的不合时宜,注定只能在空中漂浮。
他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要当一个中学教员。十年前,父亲与他争执时说了句“你是块教书的料”,没想到竟被他言中。
命运残酷,半点不由人。
那时的校舍条件简陋,三四个人住一间。当晚他就趴在床上给父亲写信,想到漫长的一生便要如今天这般度过,泪水便忍不住夺眶而出。
好在父亲常写信鼓励他,天真无邪的学生也让傅敏心中的坚冰一点点融化。
勤勉刻苦的天性使得傅敏在教书过程中认真踏实,绝不马虎,再加上从小润物细无声地接受了父亲启发式的教育,他也把这套方法用在教学上,旁敲侧击地启发学生,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不久之后,杨校长便让傅敏开实验班,许多外校教师也来观摩傅敏的课,渐渐地,傅敏在英语教学上小有名气了。
傅敏与学生在一起
半年多之后,傅敏回家探亲。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哭着鼻子给父亲写信的小青年了。校长看重他,学生喜欢他,他开始热爱教学,并潜心地钻研教学。
“我没有名利思想,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很好了。”傅敏在给父亲的信中如是说。
对于未来,傅敏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还打算在教书之余,着手实现未竟的梦想——翻译。
他把《英语史》翻译了前两章,寄到家中。傅雷详加批改,并写了封近20页的长信给他,指出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
还能怎样呢?命运撒给我一地鸡毛,我只能努力把它们扎成精致的鸡毛掸子。
然而,拥有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
傅敏的命运,注定要跟时代紧紧纠缠在一起。他狼狈地左突右绌,试图闯过一关又一关。但人生的关,对他来说,似乎永远过不完。
1963年9月3日,他永远记得这一天。那天晚上8点,他突然接到舅舅朱人秀发来的电报,上面只有六个字:“父母亡故速归”。
好像晴天霹雳一般,傅敏仿佛全身麻木了。十天前与母亲朱梅馥通电话时,母亲还说一切都好,谁知,那竟是此生最后一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回,朱梅馥是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强忍内心痛苦,说了些宽慰的话罢了。
不祥的预感之前也是有的,特殊年代里,批判傅雷的会议越来越多,运动越来越水深火热。
与父亲往来的那些信件中,父亲的那些耿耿直言无疑会给父亲带来更深重的灾难,万不得已,傅敏忍痛烧毁了那些精心保存的家书。
从此,《傅雷家书》几乎只剩下一半。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件,因傅聪远在欧洲而得以幸存。
一夜之间,双亲顿失,环顾四周,满目萧然。
打击一个接着一个,与傅敏相恋数年的初恋女友也在此时提出了分手。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但女孩实在难以承受社会压力。
“幸亏没有结婚。要不,只会连累她,使她不幸!”
多年以后,傅敏回忆这段感情,如此善良地说道。因为深深爱她,亦不想拖累她。
傅敏
1968年8月,风雨如晦,时代的一粒灰,落在傅敏头上变成了一座山。
之前因为有杨校长的保护,傅敏的身份一直没有暴露。然而8月份,杨校长被揪出来之后,有人顺藤摸瓜查到了傅敏这个“阶级敌人”。
面对傅敏的批斗铺天盖地而来,他全身浮肿,每天连冷馒头都吃不饱。他不知道去哪里伸冤,他亦不再有家书可抒胸怀,也不再有情书可慰伤情。
孑然一身的傅敏实在忍无可忍,他决心跳河自尽。谁知水太浅,没有淹死。
这时,他被发现了,就拼命把头往墙上撞,顿时血流如注。
急送医院后,因为身份特殊,医生给他缝头皮的时候,连麻醉针都不打。那十几针,傅敏生忍住一声不吭。
后来,他又被拖回学校,等待他的是一场又一场更严厉的批斗。痛不欲生之中,傅敏用手摸电门,想要再次自杀。谁知这回因为穿的是胶鞋,触电未死。
时代之轮滚滚向前,有人熬过来了,便成了新生活的见证者,而那些没熬过来的,便永远留在了过去。芸芸众生命如蝼蚁,想要安稳度过一生,有时候竟也是种奢侈。
左:傅聪,右:傅敏
1979年,傅敏去英国探亲,并在英国学习了一年。
就在大家都以为他会定居英国,再退而求其次,以他的水平也会回国当大学教师的时候,傅敏竟回国继续做着他的中学英语教员,并且用他学到的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反哺国家的教育事业。
多年之后,傅敏作为国家特级教师身份从学校退休。他一生兢兢业业,淡泊名利,把毕生精力默默奉献给了这平凡而又伟大的三尺讲台。
朱梅馥与两兄弟
可以说,傅雷父子三人都是命运多舛之人,其中傅敏最为坎坷,却也最不为人知晓。
傅敏一直活在父亲和兄长的光环之下,他从未拥有过父兄那样的璀璨荣光,他只是艰难地爬着,爬着,而那份生命的坚韧却成了那个时代风骨最佳的注脚。
. END .
【文| 水清】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一、傅雷的爱子情深

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父母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
二、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作了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既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前进的路线。

傅敏,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傅雷的儿子,音乐家傅聪的弟弟,兄弟俩只差三岁。
两人外貌迥异:傅聪身材颀长,浓眉大眼,颇有艺术家气质;傅敏中等个子,气质儒雅。
傅聪更多地像他的母亲朱梅馥,日常生活中也是同母亲一样不拘小节;傅敏则像极了傅雷,尤其到了中年,简直是父亲的翻版,行事也是同傅雷一样认真细致到了极致。
执花者为傅聪,持像者为傅敏
两个孩子,一个像你,一个像我,很有意思。
1953年的夏天,蝉鸣聒噪。那年,傅敏初中毕业了。
在上海江苏路的花园洋房里,满脸是泪的傅敏跟父亲发生了激烈争吵。原因很简单:傅敏想要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傅雷则坚决不同意。
傅雷的理由例举如下:
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
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
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
最后,傅雷不忘给儿子补刀(神预言):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家里的经济情况,傅敏自然也是知道的,全家生活只靠着父亲的翻译工作,学音乐非常费钱,哥哥的学习尚可支持,再来一个,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父亲的脾气,傅敏也是知道的,一旦父亲打定了主意,凭谁也不能让他改变。
这个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心里的委屈和痛楚可以炸开一座山了。
从小,傅敏也酷爱音乐。有一次,他去房东家玩,无意中看到原房主留下的小提琴。房东看傅敏这么喜欢,便干干脆脆送给了他。
从那以后,这把小提琴便成了傅敏的心爱之物。
傅聪曾经的钢琴老师雷垣听说傅敏要学小提琴,便二话不说,收下了这个小弟子。
此后,傅敏还曾师从中央乐团小提琴家和原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系主任。
当哥哥的房间传来悠扬的钢琴声时,傅敏也陶醉在自己的小提琴声中。傅聪立志要当钢琴家,傅敏也早就暗暗发誓要做一个小提琴手。
谁知,这个音乐梦想这么早就要被迫折翼了。傅敏心里满是不甘:同样都是父亲的儿子,为什么父亲要厚此薄彼?
哥哥从小就被父亲不遗余力地培养,家里不仅为他租了钢琴,而且为了让他专心学琴,没让他上学。傅雷亲自自己编教材,请老师来家中。傅雷还规定傅聪每天练琴八小时,稍有松懈,便严加责罚。
傅雷与傅聪
傅敏呢,从初一开始便住宿在华东师大一附中。当然,这样的好处也是有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会比较强些。
“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十根手指伸出来,尚有长短,养子女要做到毫不偏心,也实在是难。
音乐梦碎之后,傅敏直升华东师大一附中的高中部。那个有着小提琴梦的少年,已经被按死在了无法选择的岁月里。
年轻的傅敏不知道,往后余生还会有更多无法选择的事情。面对无常命运,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之物凋零、毁灭,却无计可施。
三年后,傅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命运此时又一次不由分说地做了推手。
傅敏的志向是想报考复旦大学的外国文学系,像父亲那样做文学翻译家。
然而组织上却格外看重他。父亲傅雷是上海市政协委员,哥哥获得了国际比赛的大奖,家庭有着良好的政治背景,再加上傅敏本身成绩优异,知识广博,因而组织上要保送他去北京外交学院——培养他做新中国的年轻外交家。
1956年,傅敏一脚踏入了北京外交学院的大门。此时的他意气风发,美好未来正在遥遥地向他招手。
就读北京外交学院的傅敏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1958年,傅敏进入大学的第二年,父亲傅雷就被错划为了右派。八个月后,哥哥傅聪误听了种种传闻,在一时冲动之下,从波兰出走到了英国。
傅敏背后原本辉煌灿烂的家庭背景,一下子暗淡无光:父亲,从著名的民主人士变成了右派分子;哥哥从著名钢琴家变成了逃叛。
在校读书的傅敏一下子成了重点批判对象。1959年,外交学院没做任何解释,就把傅敏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傅敏的外交家之梦,从此也破碎了。
在周围冷漠的目光中,1962年,傅敏终于熬到了毕业。
他等待着国家的统一分配,然而他左等右等,眼看着周围同学一个个接到了分配通知书,唯有他,望眼欲穿,却还是杳无音讯。
直到多年以后,傅敏才知道,当时的他因为有着“可怕”的家庭背景,竟没有一个单位敢要他。
朱梅馥与傅敏
好在这个时候,北京中学界“四大校长”之一的杨滨慧眼识英雄,接纳了傅敏,并叮嘱他人,谁也不许把傅敏的家庭情况往外说。
此时的傅敏,根本不知道是杨校长费了好大一番波折把他“要”来的,他只觉前途黯淡,目之所及一片理想之花的凋零。
在他二十几年的光阴里,他有过小提琴家的梦想,也有过翻译家、外交家的梦想,可这些梦想想,那么的不合时宜,注定只能在空中漂浮。
他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要当一个中学教员。十年前,父亲与他争执时说了句“你是块教书的料”,没想到竟被他言中。
命运残酷,半点不由人。
那时的校舍条件简陋,三四个人住一间。当晚他就趴在床上给父亲写信,想到漫长的一生便要如今天这般度过,泪水便忍不住夺眶而出。
好在父亲常写信鼓励他,天真无邪的学生也让傅敏心中的坚冰一点点融化。
勤勉刻苦的天性使得傅敏在教书过程中认真踏实,绝不马虎,再加上从小润物细无声地接受了父亲启发式的教育,他也把这套方法用在教学上,旁敲侧击地启发学生,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不久之后,杨校长便让傅敏开实验班,许多外校教师也来观摩傅敏的课,渐渐地,傅敏在英语教学上小有名气了。
傅敏与学生在一起
半年多之后,傅敏回家探亲。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哭着鼻子给父亲写信的小青年了。校长看重他,学生喜欢他,他开始热爱教学,并潜心地钻研教学。
“我没有名利思想,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很好了。”傅敏在给父亲的信中如是说。
对于未来,傅敏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还打算在教书之余,着手实现未竟的梦想——翻译。
他把《英语史》翻译了前两章,寄到家中。傅雷详加批改,并写了封近20页的长信给他,指出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
还能怎样呢?命运撒给我一地鸡毛,我只能努力把它们扎成精致的鸡毛掸子。
然而,拥有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
傅敏的命运,注定要跟时代紧紧纠缠在一起。他狼狈地左突右绌,试图闯过一关又一关。但人生的关,对他来说,似乎永远过不完。
1963年9月3日,他永远记得这一天。那天晚上8点,他突然接到舅舅朱人秀发来的电报,上面只有六个字:“父母亡故速归”。
好像晴天霹雳一般,傅敏仿佛全身麻木了。十天前与母亲朱梅馥通电话时,母亲还说一切都好,谁知,那竟是此生最后一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回,朱梅馥是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强忍内心痛苦,说了些宽慰的话罢了。
不祥的预感之前也是有的,特殊年代里,批判傅雷的会议越来越多,运动越来越水深火热。
与父亲往来的那些信件中,父亲的那些耿耿直言无疑会给父亲带来更深重的灾难,万不得已,傅敏忍痛烧毁了那些精心保存的家书。
从此,《傅雷家书》几乎只剩下一半。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件,因傅聪远在欧洲而得以幸存。
一夜之间,双亲顿失,环顾四周,满目萧然。
打击一个接着一个,与傅敏相恋数年的初恋女友也在此时提出了分手。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但女孩实在难以承受社会压力。
“幸亏没有结婚。要不,只会连累她,使她不幸!”
多年以后,傅敏回忆这段感情,如此善良地说道。因为深深爱她,亦不想拖累她。
傅敏
1968年8月,风雨如晦,时代的一粒灰,落在傅敏头上变成了一座山。
之前因为有杨校长的保护,傅敏的身份一直没有暴露。然而8月份,杨校长被揪出来之后,有人顺藤摸瓜查到了傅敏这个“阶级敌人”。
面对傅敏的批斗铺天盖地而来,他全身浮肿,每天连冷馒头都吃不饱。他不知道去哪里伸冤,他亦不再有家书可抒胸怀,也不再有情书可慰伤情。
孑然一身的傅敏实在忍无可忍,他决心跳河自尽。谁知水太浅,没有淹死。
这时,他被发现了,就拼命把头往墙上撞,顿时血流如注。
急送医院后,因为身份特殊,医生给他缝头皮的时候,连麻醉针都不打。那十几针,傅敏生忍住一声不吭。
后来,他又被拖回学校,等待他的是一场又一场更严厉的批斗。痛不欲生之中,傅敏用手摸电门,想要再次自杀。谁知这回因为穿的是胶鞋,触电未死。
时代之轮滚滚向前,有人熬过来了,便成了新生活的见证者,而那些没熬过来的,便永远留在了过去。芸芸众生命如蝼蚁,想要安稳度过一生,有时候竟也是种奢侈。
左:傅聪,右:傅敏
1979年,傅敏去英国探亲,并在英国学习了一年。
就在大家都以为他会定居英国,再退而求其次,以他的水平也会回国当大学教师的时候,傅敏竟回国继续做着他的中学英语教员,并且用他学到的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反哺国家的教育事业。
多年之后,傅敏作为国家特级教师身份从学校退休。他一生兢兢业业,淡泊名利,把毕生精力默默奉献给了这平凡而又伟大的三尺讲台。
朱梅馥与两兄弟
可以说,傅雷父子三人都是命运多舛之人,其中傅敏最为坎坷,却也最不为人知晓。
傅敏一直活在父亲和兄长的光环之下,他从未拥有过父兄那样的璀璨荣光,他只是艰难地爬着,爬着,而那份生命的坚韧却成了那个时代风骨最佳的注脚。
. END .
【文| 水清】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傅敏,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傅雷的儿子,音乐家傅聪的弟弟,兄弟俩只差三岁。
两人外貌迥异:傅聪身材颀长,浓眉大眼,颇有艺术家气质;傅敏中等个子,气质儒雅。
傅聪更多地像他的母亲朱梅馥,日常生活中也是同母亲一样不拘小节;傅敏则像极了傅雷,尤其到了中年,简直是父亲的翻版,行事也是同傅雷一样认真细致到了极致。
执花者为傅聪,持像者为傅敏
两个孩子,一个像你,一个像我,很有意思。
1953年的夏天,蝉鸣聒噪。那年,傅敏初中毕业了。
在上海江苏路的花园洋房里,满脸是泪的傅敏跟父亲发生了激烈争吵。原因很简单:傅敏想要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傅雷则坚决不同意。
傅雷的理由例举如下:
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
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
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
最后,傅雷不忘给儿子补刀(神预言):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家里的经济情况,傅敏自然也是知道的,全家生活只靠着父亲的翻译工作,学音乐非常费钱,哥哥的学习尚可支持,再来一个,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父亲的脾气,傅敏也是知道的,一旦父亲打定了主意,凭谁也不能让他改变。
这个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心里的委屈和痛楚可以炸开一座山了。
从小,傅敏也酷爱音乐。有一次,他去房东家玩,无意中看到原房主留下的小提琴。房东看傅敏这么喜欢,便干干脆脆送给了他。
从那以后,这把小提琴便成了傅敏的心爱之物。
傅聪曾经的钢琴老师雷垣听说傅敏要学小提琴,便二话不说,收下了这个小弟子。
此后,傅敏还曾师从中央乐团小提琴家和原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系主任。
当哥哥的房间传来悠扬的钢琴声时,傅敏也陶醉在自己的小提琴声中。傅聪立志要当钢琴家,傅敏也早就暗暗发誓要做一个小提琴手。
谁知,这个音乐梦想这么早就要被迫折翼了。傅敏心里满是不甘:同样都是父亲的儿子,为什么父亲要厚此薄彼?
哥哥从小就被父亲不遗余力地培养,家里不仅为他租了钢琴,而且为了让他专心学琴,没让他上学。傅雷亲自自己编教材,请老师来家中。傅雷还规定傅聪每天练琴八小时,稍有松懈,便严加责罚。
傅雷与傅聪
傅敏呢,从初一开始便住宿在华东师大一附中。当然,这样的好处也是有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会比较强些。
“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十根手指伸出来,尚有长短,养子女要做到毫不偏心,也实在是难。
音乐梦碎之后,傅敏直升华东师大一附中的高中部。那个有着小提琴梦的少年,已经被按死在了无法选择的岁月里。
年轻的傅敏不知道,往后余生还会有更多无法选择的事情。面对无常命运,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之物凋零、毁灭,却无计可施。
三年后,傅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命运此时又一次不由分说地做了推手。
傅敏的志向是想报考复旦大学的外国文学系,像父亲那样做文学翻译家。
然而组织上却格外看重他。父亲傅雷是上海市政协委员,哥哥获得了国际比赛的大奖,家庭有着良好的政治背景,再加上傅敏本身成绩优异,知识广博,因而组织上要保送他去北京外交学院——培养他做新中国的年轻外交家。
1956年,傅敏一脚踏入了北京外交学院的大门。此时的他意气风发,美好未来正在遥遥地向他招手。
就读北京外交学院的傅敏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1958年,傅敏进入大学的第二年,父亲傅雷就被错划为了右派。八个月后,哥哥傅聪误听了种种传闻,在一时冲动之下,从波兰出走到了英国。
傅敏背后原本辉煌灿烂的家庭背景,一下子暗淡无光:父亲,从著名的民主人士变成了右派分子;哥哥从著名钢琴家变成了逃叛。
在校读书的傅敏一下子成了重点批判对象。1959年,外交学院没做任何解释,就把傅敏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傅敏的外交家之梦,从此也破碎了。
在周围冷漠的目光中,1962年,傅敏终于熬到了毕业。
他等待着国家的统一分配,然而他左等右等,眼看着周围同学一个个接到了分配通知书,唯有他,望眼欲穿,却还是杳无音讯。
直到多年以后,傅敏才知道,当时的他因为有着“可怕”的家庭背景,竟没有一个单位敢要他。
朱梅馥与傅敏
好在这个时候,北京中学界“四大校长”之一的杨滨慧眼识英雄,接纳了傅敏,并叮嘱他人,谁也不许把傅敏的家庭情况往外说。
此时的傅敏,根本不知道是杨校长费了好大一番波折把他“要”来的,他只觉前途黯淡,目之所及一片理想之花的凋零。
在他二十几年的光阴里,他有过小提琴家的梦想,也有过翻译家、外交家的梦想,可这些梦想想,那么的不合时宜,注定只能在空中漂浮。
他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要当一个中学教员。十年前,父亲与他争执时说了句“你是块教书的料”,没想到竟被他言中。
命运残酷,半点不由人。
那时的校舍条件简陋,三四个人住一间。当晚他就趴在床上给父亲写信,想到漫长的一生便要如今天这般度过,泪水便忍不住夺眶而出。
好在父亲常写信鼓励他,天真无邪的学生也让傅敏心中的坚冰一点点融化。
勤勉刻苦的天性使得傅敏在教书过程中认真踏实,绝不马虎,再加上从小润物细无声地接受了父亲启发式的教育,他也把这套方法用在教学上,旁敲侧击地启发学生,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不久之后,杨校长便让傅敏开实验班,许多外校教师也来观摩傅敏的课,渐渐地,傅敏在英语教学上小有名气了。
傅敏与学生在一起
半年多之后,傅敏回家探亲。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哭着鼻子给父亲写信的小青年了。校长看重他,学生喜欢他,他开始热爱教学,并潜心地钻研教学。
“我没有名利思想,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很好了。”傅敏在给父亲的信中如是说。
对于未来,傅敏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还打算在教书之余,着手实现未竟的梦想——翻译。
他把《英语史》翻译了前两章,寄到家中。傅雷详加批改,并写了封近20页的长信给他,指出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
还能怎样呢?命运撒给我一地鸡毛,我只能努力把它们扎成精致的鸡毛掸子。
然而,拥有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
傅敏的命运,注定要跟时代紧紧纠缠在一起。他狼狈地左突右绌,试图闯过一关又一关。但人生的关,对他来说,似乎永远过不完。
1963年9月3日,他永远记得这一天。那天晚上8点,他突然接到舅舅朱人秀发来的电报,上面只有六个字:“父母亡故速归”。
好像晴天霹雳一般,傅敏仿佛全身麻木了。十天前与母亲朱梅馥通电话时,母亲还说一切都好,谁知,那竟是此生最后一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回,朱梅馥是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强忍内心痛苦,说了些宽慰的话罢了。
不祥的预感之前也是有的,特殊年代里,批判傅雷的会议越来越多,运动越来越水深火热。
与父亲往来的那些信件中,父亲的那些耿耿直言无疑会给父亲带来更深重的灾难,万不得已,傅敏忍痛烧毁了那些精心保存的家书。
从此,《傅雷家书》几乎只剩下一半。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件,因傅聪远在欧洲而得以幸存。
一夜之间,双亲顿失,环顾四周,满目萧然。
打击一个接着一个,与傅敏相恋数年的初恋女友也在此时提出了分手。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但女孩实在难以承受社会压力。
“幸亏没有结婚。要不,只会连累她,使她不幸!”
多年以后,傅敏回忆这段感情,如此善良地说道。因为深深爱她,亦不想拖累她。
傅敏
1968年8月,风雨如晦,时代的一粒灰,落在傅敏头上变成了一座山。
之前因为有杨校长的保护,傅敏的身份一直没有暴露。然而8月份,杨校长被揪出来之后,有人顺藤摸瓜查到了傅敏这个“阶级敌人”。
面对傅敏的批斗铺天盖地而来,他全身浮肿,每天连冷馒头都吃不饱。他不知道去哪里伸冤,他亦不再有家书可抒胸怀,也不再有情书可慰伤情。
孑然一身的傅敏实在忍无可忍,他决心跳河自尽。谁知水太浅,没有淹死。
这时,他被发现了,就拼命把头往墙上撞,顿时血流如注。
急送医院后,因为身份特殊,医生给他缝头皮的时候,连麻醉针都不打。那十几针,傅敏生忍住一声不吭。
后来,他又被拖回学校,等待他的是一场又一场更严厉的批斗。痛不欲生之中,傅敏用手摸电门,想要再次自杀。谁知这回因为穿的是胶鞋,触电未死。
时代之轮滚滚向前,有人熬过来了,便成了新生活的见证者,而那些没熬过来的,便永远留在了过去。芸芸众生命如蝼蚁,想要安稳度过一生,有时候竟也是种奢侈。
左:傅聪,右:傅敏
1979年,傅敏去英国探亲,并在英国学习了一年。
就在大家都以为他会定居英国,再退而求其次,以他的水平也会回国当大学教师的时候,傅敏竟回国继续做着他的中学英语教员,并且用他学到的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反哺国家的教育事业。
多年之后,傅敏作为国家特级教师身份从学校退休。他一生兢兢业业,淡泊名利,把毕生精力默默奉献给了这平凡而又伟大的三尺讲台。
朱梅馥与两兄弟
可以说,傅雷父子三人都是命运多舛之人,其中傅敏最为坎坷,却也最不为人知晓。
傅敏一直活在父亲和兄长的光环之下,他从未拥有过父兄那样的璀璨荣光,他只是艰难地爬着,爬着,而那份生命的坚韧却成了那个时代风骨最佳的注脚。
. END .
【文| 水清】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傅敏,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傅雷的儿子,音乐家傅聪的弟弟,兄弟俩只差三岁。
两人外貌迥异:傅聪身材颀长,浓眉大眼,颇有艺术家气质;傅敏中等个子,气质儒雅。
傅聪更多地像他的母亲朱梅馥,日常生活中也是同母亲一样不拘小节;傅敏则像极了傅雷,尤其到了中年,简直是父亲的翻版,行事也是同傅雷一样认真细致到了极致。
执花者为傅聪,持像者为傅敏
两个孩子,一个像你,一个像我,很有意思。
1953年的夏天,蝉鸣聒噪。那年,傅敏初中毕业了。
在上海江苏路的花园洋房里,满脸是泪的傅敏跟父亲发生了激烈争吵。原因很简单:傅敏想要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傅雷则坚决不同意。
傅雷的理由例举如下:
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
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
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
最后,傅雷不忘给儿子补刀(神预言):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家里的经济情况,傅敏自然也是知道的,全家生活只靠着父亲的翻译工作,学音乐非常费钱,哥哥的学习尚可支持,再来一个,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父亲的脾气,傅敏也是知道的,一旦父亲打定了主意,凭谁也不能让他改变。
这个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心里的委屈和痛楚可以炸开一座山了。
从小,傅敏也酷爱音乐。有一次,他去房东家玩,无意中看到原房主留下的小提琴。房东看傅敏这么喜欢,便干干脆脆送给了他。
从那以后,这把小提琴便成了傅敏的心爱之物。
傅聪曾经的钢琴老师雷垣听说傅敏要学小提琴,便二话不说,收下了这个小弟子。
此后,傅敏还曾师从中央乐团小提琴家和原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系主任。
当哥哥的房间传来悠扬的钢琴声时,傅敏也陶醉在自己的小提琴声中。傅聪立志要当钢琴家,傅敏也早就暗暗发誓要做一个小提琴手。
谁知,这个音乐梦想这么早就要被迫折翼了。傅敏心里满是不甘:同样都是父亲的儿子,为什么父亲要厚此薄彼?
哥哥从小就被父亲不遗余力地培养,家里不仅为他租了钢琴,而且为了让他专心学琴,没让他上学。傅雷亲自自己编教材,请老师来家中。傅雷还规定傅聪每天练琴八小时,稍有松懈,便严加责罚。
傅雷与傅聪
傅敏呢,从初一开始便住宿在华东师大一附中。当然,这样的好处也是有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会比较强些。
“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十根手指伸出来,尚有长短,养子女要做到毫不偏心,也实在是难。
音乐梦碎之后,傅敏直升华东师大一附中的高中部。那个有着小提琴梦的少年,已经被按死在了无法选择的岁月里。
年轻的傅敏不知道,往后余生还会有更多无法选择的事情。面对无常命运,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之物凋零、毁灭,却无计可施。
三年后,傅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命运此时又一次不由分说地做了推手。
傅敏的志向是想报考复旦大学的外国文学系,像父亲那样做文学翻译家。
然而组织上却格外看重他。父亲傅雷是上海市政协委员,哥哥获得了国际比赛的大奖,家庭有着良好的政治背景,再加上傅敏本身成绩优异,知识广博,因而组织上要保送他去北京外交学院——培养他做新中国的年轻外交家。
1956年,傅敏一脚踏入了北京外交学院的大门。此时的他意气风发,美好未来正在遥遥地向他招手。
就读北京外交学院的傅敏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1958年,傅敏进入大学的第二年,父亲傅雷就被错划为了右派。八个月后,哥哥傅聪误听了种种传闻,在一时冲动之下,从波兰出走到了英国。
傅敏背后原本辉煌灿烂的家庭背景,一下子暗淡无光:父亲,从著名的民主人士变成了右派分子;哥哥从著名钢琴家变成了逃叛。
在校读书的傅敏一下子成了重点批判对象。1959年,外交学院没做任何解释,就把傅敏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傅敏的外交家之梦,从此也破碎了。
在周围冷漠的目光中,1962年,傅敏终于熬到了毕业。
他等待着国家的统一分配,然而他左等右等,眼看着周围同学一个个接到了分配通知书,唯有他,望眼欲穿,却还是杳无音讯。
直到多年以后,傅敏才知道,当时的他因为有着“可怕”的家庭背景,竟没有一个单位敢要他。
朱梅馥与傅敏
好在这个时候,北京中学界“四大校长”之一的杨滨慧眼识英雄,接纳了傅敏,并叮嘱他人,谁也不许把傅敏的家庭情况往外说。
此时的傅敏,根本不知道是杨校长费了好大一番波折把他“要”来的,他只觉前途黯淡,目之所及一片理想之花的凋零。
在他二十几年的光阴里,他有过小提琴家的梦想,也有过翻译家、外交家的梦想,可这些梦想想,那么的不合时宜,注定只能在空中漂浮。
他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要当一个中学教员。十年前,父亲与他争执时说了句“你是块教书的料”,没想到竟被他言中。
命运残酷,半点不由人。
那时的校舍条件简陋,三四个人住一间。当晚他就趴在床上给父亲写信,想到漫长的一生便要如今天这般度过,泪水便忍不住夺眶而出。
好在父亲常写信鼓励他,天真无邪的学生也让傅敏心中的坚冰一点点融化。
勤勉刻苦的天性使得傅敏在教书过程中认真踏实,绝不马虎,再加上从小润物细无声地接受了父亲启发式的教育,他也把这套方法用在教学上,旁敲侧击地启发学生,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不久之后,杨校长便让傅敏开实验班,许多外校教师也来观摩傅敏的课,渐渐地,傅敏在英语教学上小有名气了。
傅敏与学生在一起
半年多之后,傅敏回家探亲。彼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哭着鼻子给父亲写信的小青年了。校长看重他,学生喜欢他,他开始热爱教学,并潜心地钻研教学。
“我没有名利思想,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很好了。”傅敏在给父亲的信中如是说。
对于未来,傅敏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还打算在教书之余,着手实现未竟的梦想——翻译。
他把《英语史》翻译了前两章,寄到家中。傅雷详加批改,并写了封近20页的长信给他,指出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
还能怎样呢?命运撒给我一地鸡毛,我只能努力把它们扎成精致的鸡毛掸子。
然而,拥有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
傅敏的命运,注定要跟时代紧紧纠缠在一起。他狼狈地左突右绌,试图闯过一关又一关。但人生的关,对他来说,似乎永远过不完。
1963年9月3日,他永远记得这一天。那天晚上8点,他突然接到舅舅朱人秀发来的电报,上面只有六个字:“父母亡故速归”。
好像晴天霹雳一般,傅敏仿佛全身麻木了。十天前与母亲朱梅馥通电话时,母亲还说一切都好,谁知,那竟是此生最后一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回,朱梅馥是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强忍内心痛苦,说了些宽慰的话罢了。
不祥的预感之前也是有的,特殊年代里,批判傅雷的会议越来越多,运动越来越水深火热。
与父亲往来的那些信件中,父亲的那些耿耿直言无疑会给父亲带来更深重的灾难,万不得已,傅敏忍痛烧毁了那些精心保存的家书。
从此,《傅雷家书》几乎只剩下一半。傅雷写给傅聪的信件,因傅聪远在欧洲而得以幸存。
一夜之间,双亲顿失,环顾四周,满目萧然。
打击一个接着一个,与傅敏相恋数年的初恋女友也在此时提出了分手。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但女孩实在难以承受社会压力。
“幸亏没有结婚。要不,只会连累她,使她不幸!”
多年以后,傅敏回忆这段感情,如此善良地说道。因为深深爱她,亦不想拖累她。
傅敏
1968年8月,风雨如晦,时代的一粒灰,落在傅敏头上变成了一座山。
之前因为有杨校长的保护,傅敏的身份一直没有暴露。然而8月份,杨校长被揪出来之后,有人顺藤摸瓜查到了傅敏这个“阶级敌人”。
面对傅敏的批斗铺天盖地而来,他全身浮肿,每天连冷馒头都吃不饱。他不知道去哪里伸冤,他亦不再有家书可抒胸怀,也不再有情书可慰伤情。
孑然一身的傅敏实在忍无可忍,他决心跳河自尽。谁知水太浅,没有淹死。
这时,他被发现了,就拼命把头往墙上撞,顿时血流如注。
急送医院后,因为身份特殊,医生给他缝头皮的时候,连麻醉针都不打。那十几针,傅敏生忍住一声不吭。
后来,他又被拖回学校,等待他的是一场又一场更严厉的批斗。痛不欲生之中,傅敏用手摸电门,想要再次自杀。谁知这回因为穿的是胶鞋,触电未死。
时代之轮滚滚向前,有人熬过来了,便成了新生活的见证者,而那些没熬过来的,便永远留在了过去。芸芸众生命如蝼蚁,想要安稳度过一生,有时候竟也是种奢侈。
左:傅聪,右:傅敏
1979年,傅敏去英国探亲,并在英国学习了一年。
就在大家都以为他会定居英国,再退而求其次,以他的水平也会回国当大学教师的时候,傅敏竟回国继续做着他的中学英语教员,并且用他学到的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反哺国家的教育事业。
多年之后,傅敏作为国家特级教师身份从学校退休。他一生兢兢业业,淡泊名利,把毕生精力默默奉献给了这平凡而又伟大的三尺讲台。
朱梅馥与两兄弟
可以说,傅雷父子三人都是命运多舛之人,其中傅敏最为坎坷,却也最不为人知晓。
傅敏一直活在父亲和兄长的光环之下,他从未拥有过父兄那样的璀璨荣光,他只是艰难地爬着,爬着,而那份生命的坚韧却成了那个时代风骨最佳的注脚。
. END .
【文| 水清】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 銆鍌呴浄瀹朵功銆1958骞存鎷槸浠涔?
    绛旓細銆鍌呴浄瀹朵功銆1958骞寸殑鎰忎箟 涓嶈鍦ㄥ仛浜烘柟闈紝鍦ㄧ敓娲荤粏鑺傛柟闈紝鍦ㄨ壓鏈慨鍏绘柟闈紝鍦ㄦ紨濂忓Э鎬佹柟闈傜┛鍏ㄩ儴瀹朵功鐨勬儏鎰忥紝鏄鍎垮瓙鐭ラ亾鍥藉鐨勮崳杈憋紝鑹烘湳鐨勫皧涓ワ紝鑳藉鐢ㄤ弗鑲冪殑鎬佸害瀵瑰緟涓鍒囷紝鍋氫竴涓痉鑹轰勘澶囥佷汉鏍煎崜瓒婄殑鑹烘湳瀹躲傚涔︿腑鐖舵瘝鐨勮皢璋嗘暀璇诧紝瀛╁瓙涓庣埗姣嶇殑鐪熻瘹浜ゆ祦锛屼翰鎯呮孩浜庡瓧閲岃闂达紝缁欏ぉ涓嬬埗姣嶅瓙濂冲己鐑...
  • 鍌呴浄瀹朵功涓1958鍒1960鍌呰仾瀵圭悊鎯宠拷姹傜殑琛ㄧ幇
    绛旓細鍋氫竴涓湁鎷呭綋鐨勮壓鏈銆傚仛涓涓潥寮虹殑浜猴紝澶辫触鏁簬闈㈠锛屾垚鍔熸椂淇濇寔璋﹀崙锛屼繚鎸佽丹瀛愪箣蹇冿紝鏈夋墠鑳戒笉鎯у鐙傚倕鑱槸涓浣嶅璇嗘笂鍗氥佹劅鎯呮晱閿愩佸叿鏈夎瘲浜烘皵璐ㄧ殑閽㈢惔瀹讹紝鎿呴暱浠ョ簿鑷寸殑鎶宸у拰缁嗚吇鐨勮Е閿紝婕斿涓浜涢煹鍛冲拰鎰忓娣遍們鐨勬娲蹭綔鏇插鐨勪綔鍝侊紝灏ゅ叾浠ユ搮闀挎紨濂忚帿鎵庣壒銆佽倴閭︺佸痉褰タ鐨勯挗鐞翠綔鍝佽岃憲绉般
  • 鍌呴浄瀹朵功1958骞翠富瑕佸唴瀹规鎷槸浠涔?
    绛旓細銆鍌呴浄瀹朵功銆嬬畝浠嬶細鏄2018骞磋瘧鏋楀嚭鐗堢ぞ閲嶆柊鍑虹増鐨勫浘涔︼紝浣滆呭倕闆枫佹湵姊呴Ε锛岀紪鑰呮槸鍌呮晱銆傚畠鏄倕闆峰か濡囧湪1954骞村埌1966骞5鏈堟湡闂村啓缁欏倕鑱拰鍎垮寮ユ媺鐨勫淇★紝鐢辨瀛愬倕鏁忕紪杈戣屾垚銆傚崄浜屽勾閫氫俊鏁扮櫨灏侊紝璐┛鐫鍌呰仾鍑哄浗瀛︿範銆佹紨濂忔垚鍚嶅埌缁撳鐢熷瓙鐨勬垚闀跨粡鍘嗭紝涔熸槧鐓х潃鍌呴浄鐨勭炕璇戝伐浣溿佹湅鍙嬩氦寰浠ュ強鍌呴浄涓瀹剁殑鍛借繍璧蜂紡銆
  • 鍌呴浄瀹朵功1958骞8鏈20鏃,瀵岃仾闀挎湡涓嶅啓淇$殑鍘熷洜
    绛旓細1958骞达紝鍌呮晱杩涘叆澶у鐨勭浜屽勾锛岀埗浜鍌呴浄灏辫閿欏垝涓轰簡鍙虫淳銆傚叓涓湀鍚庯紝鍝ュ摜鍌呰仾璇惉浜嗙绉嶄紶闂伙紝鍦ㄤ竴鏃跺啿鍔ㄤ箣涓嬶紝浠庢尝鍏板嚭璧板埌浜嗚嫳鍥姐2012骞村ぉ娲ョぞ浼氱瀛﹀嚭鐗堢ぞ缂栭変簡鍌呴浄澶涔︿俊184閫氾紝鍏朵腑鍌呴浄涔︿俊143閫氾紝鍌呴浄澶汉涔︿俊41閫氾紝鍒犲幓寰堝鈥滄斂娌诲拰瀹跺父鐨勬钀解濄傚悓骞存睙鑻忔枃鑹哄嚭鐗堢ぞ鍑虹増鐨勭増鏈ぇ鑷寸浉鍚岋紝...
  • 鍌呴浄瀹朵功1958骞村洓鐐规杩
    绛旓細1銆鍌呴浄鐨勭埍瀛愭儏娣憋細鈥滀翰鐖辩殑瀛╁瓙锛屼綘璧板悗绗簩澶╋紝灏辨兂鍐欎俊锛屾曚綘瀚岀儲锛屼篃灏辩舰浜嗐傚彲鏄病涓澶╀笉鎯崇潃浣狅紝姣忓ぉ娓呮棭鍏竷鐐归挓灏遍啋锛岀炕鏉ヨ鍘荤殑鐫′笉鐫锛屼篃璇翠笉鍑涓轰粈涔銆傚ソ鍍忓厠鍒╂柉鏈靛か鐨勬瘝浜茬嫭鑷畧鍦ㄥ閲岋紝鎯宠捣瀛╁瓙绔ュ勾涓骞曞箷鐨勫舰璞′竴鏍凤紝鎴戝拰浣犲濡堣佹槸鎯崇潃浣犱簩涓夊瞾鍒板叚涓冨瞾闂寸殑灏忔晠浜嬨傗濄婂倕闆...
  • 鍌呴浄瀹朵功涓夎涔︾瑪璁
    绛旓細鎴戜滑鍦鍌呴浄韬笂鑳界湅鍒扮殑涓嶅彧鏄紵澶ц屾繁娌夌殑鐖剁埍銆傚湪1957鍒1958骞撮棿,鍌呴浄鏇捐鎵撲笂浜嗗彸缈间唤瀛愮殑鏃楀彿,琚崟鍏ョ嫳銆備负浜嗕笉褰卞搷鍒板湪鍥藉鐮旇鐨勫効瀛,鍌呴浄澶濮嬬粓涔熸病鏈夊憡鐭ュ倕鑱崐鐐瑰疄鎯呫備粠杩欎欢浜嬩腑,鎴戠湅鍒颁簡鍌呴浄韬笂鐨勯殣蹇嶅拰鍧氶煣,閭g鈥滆垗灏忓,涓哄ぇ瀹垛濈殑姘戞棌绮剧銆 鍋囧褰撳勾浠栧憡璇変簡鍌呰仾瀹炴儏,鎷呭咖鐖朵翰瀹夊嵄鐨勫効瀛愬畾鏄細鏃...
  • 鍌呴浄瀹朵功浠庡嚑鍑犲勾寮濮嬪垝鍒嗕负涓や釜閮ㄥ垎?
    绛旓細4銆佹棤鑺辨灉锛氭棤鑺辨灉鑲変腑鍚姉鐦ゆ垚浠斤紝鑳芥姂鍒剁檶缁嗚優铔嬬櫧鐨勫悎鎴愩傛嵁6瀹惰偪鐦ゅ尰闄㈤氳繃瀵1300澶氫緥鎮h呰瀵燂紝鍙戠幇鏃犺姳鏋滃鑵规按鐧屻佽倝鐦ゃ佽倽鐧屻佽偤鐧岀瓑鏈変竴瀹氭姂鐦ょ巼锛屽彲浣滀负鐧岀棁鎮h呯殑椋熺枟浣虫灉銆5銆佺寱鐚存锛氭瘡鐧惧厠鏋滃疄鍚淮鐢熺礌C150姣厠銆佸叾缁碈鍚噺灞呮按鏋滀箣鍐犮傜寱鐚存鑳介氳繃淇濇姢缁嗚優闂磋川灞忛殰锛屾秷闄ら杩涚殑鑷寸檶鐗╄川锛...
  • 璇鍌呴浄,鐪嬫暀鑲层
    绛旓細閫夌紪浜1954骞村埌1958骞磋荡鑱暀瀛︽尝鍏版湡闂翠笌鐖舵瘝鐨勪袱鍦颁功,鍏156绡囥 涓銆佽璇鍌呴浄銆 鍌呴浄涓嶄粎浠呮槸钁楀悕鐨勭炕璇戝,涔熸槸钁楀悕鐨勬枃鑹烘壒璇勫鍜岀編鏈瘎璁哄銆備粬瀛﹁疮涓タ,鑹烘湳閫犺鏋佷负娣卞帤,瀵瑰彜浠婁腑澶栫殑鏂囧銆佺粯鐢汇侀煶涔愬悇涓鍩熼兘鏈夋瀬娓婂崥鐨勭煡璇嗐備粬鍐欑粰鍎垮瓙鐨勪俊涓笉浠呮祦闇茬潃鍛曞績娌ヨ,鐢ㄥ績鑹嫤鐨勬繁鍘氱埗鐖,鏇翠綋鐜板嚭鑻﹀績瀛よ...
  • 鍌呴浄瀹朵功涓昏鍐呭鏄浠涔?
    绛旓細銆鍌呴浄瀹朵功銆1958骞翠富瑕佸唴瀹瑰涓嬶細涓鏈堝叓鏃ヨ仾淇★紝鍌呰仾璋堝績鎯呭潖锛岄煶涔愶紝璇椼備簩鏈堜簩鍗佸叓鏃ヨ仾淇★紝鍌呰仾璋堟棤娉曟紨鍑猴紝鏉ㄩ儴闀胯皥璇濓紝涓嬩埂鍔冲姩銆備笁鏈堝崄涓冩棩鏅氾紝鍌呴浄璋堟紨鍑猴紝鍥炲浗锛屾斂娌婚棶棰樸傚洓鏈堝崄涓冩棩锛屽濡堣皥楠勫偛闂銆傚叓鏈堜簩鏃ワ紝濡堝璋堝倕闆疯繎鍐点傚叓鏈堜簩鍗佹棩鑱俊锛屽倕鑱皥鍥炲浗銆備節鏈堝崄鍏棩锛屽濡堣皥鍥炲浗锛岄樋鏁忎笅鏀惧北鍖...
  • 鍌呴浄瀹朵功1956鍒1958骞存鎷唴瀹规槸浠涔?
    绛旓細涓銆鍌呴浄鐨勭埍瀛愭儏娣 瀵逛簬闀垮ぇ鐨勫効瀛愶紝甯屾湜鍚戝鍙戝睍锛屼絾鍙堜笉蹇嶅瀛愯繙绂昏韩杈广傜埗姣嶈緵杈涜嫤鑻︼紝涓姝ユ灏嗗効濂冲摵鑲叉垚浜猴紝鍎垮コ鎴愭墠涔嬮檯锛屼害鏄寮灞嬫獝鐙涔嬫椂銆備綔涓虹埗姣嶏紝鏃负浠栦滑鑰岄珮鍏达紝涔熶负姝や激蹇冮毦杩囥備簩銆佸倕闆峰鍎垮瓙鐨勯紦鍔 鍌呰佸笀瀵瑰効瀛愮殑褰曢煶锛屼綔浜嗙簿缁嗙殑鍒嗘瀽锛屼互鍙婂瑙傜殑璧炶祻銆傚苟涓旀彁鍒颁簡瀵瑰効瀛愮殑甯屾湜銆
  • 扩展阅读:60年自然灾害死了多少人 ... 傅雷家书1961年感悟 ... 1961年发生了什么灾难 ... 1959年自然灾害真相 ... 1996年洪灾发生在哪里 ... 1960年闹饥荒的真相 ... 1959-1961三年天灾 ... 1963年三大自然灾害 ... 1958年航天史发生了什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