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简介

\u5b5f\u5b50\u7684\u7b80\u4ecb

\u300a\u5b5f\u5b50\u300b\u4e00\u4e66\u5171\u4e03\u7bc7\uff0c\u662f\u6218\u56fd\u65f6\u671f\u5b5f\u5b50\u7684\u8a00\u8bba\u6c47\u7f16\uff0c\u8bb0\u5f55\u4e86\u5b5f\u5b50\u4e0e\u5176\u4ed6\u5404\u5bb6\u601d\u60f3\u7684\u4e89\u8fa9\uff0c\u5bf9\u5f1f\u5b50\u7684\u8a00\u4f20\u8eab\u6559\uff0c\u6e38\u8bf4\u8bf8\u4faf\u7b49\u5185\u5bb9\uff0c\u7531\u5b5f\u5b50\u53ca\u5176\u5f1f\u5b50\uff08\u4e07\u7ae0\u7b49\uff09\u5171\u540c\u7f16\u64b0\u800c\u6210\u3002
\u300a\u5b5f\u5b50\u300b\u8bb0\u5f55\u4e86\u5b5f\u5b50\u7684\u6cbb\u56fd\u601d\u60f3\u3001\u653f\u6cbb\u7b56\u7565\uff08\u4ec1\u653f\u3001\u738b\u9738\u4e4b\u8fa8\u3001\u6c11\u672c\u3001\u683c\u541b\u5fc3\u4e4b\u975e\uff0c\u6c11\u4e3a\u8d35\u793e\u7a37\u6b21\u4e4b\u541b\u4e3a\u8f7b\uff09\u548c\u653f\u6cbb\u884c\u52a8\uff0c\u6210\u4e66\u5927\u7ea6\u5728\u6218\u56fd\u4e2d\u671f\uff0c\u5c5e\u5112\u5bb6\u7ecf\u5178\u8457\u4f5c\u3002\u5176\u5b66\u8bf4\u51fa\u53d1\u70b9\u4e3a\u6027\u5584\u8bba\uff0c\u4e3b\u5f20\u5fb7\u6cbb\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
\u300a\u5b5f\u5b50\u300b\u6709\u4e03\u7bc7\u5341\u56db\u5377\u4f20\u4e16\uff1a\u300a\u6881\u60e0\u738b\u300b\u4e0a\u3001\u4e0b\uff1b\u300a\u516c\u5b59\u4e11\u300b\u4e0a\u3001\u4e0b\uff1b\u300a\u6ed5\u6587\u516c\u300b\u4e0a\u3001\u4e0b\uff1b\u300a\u79bb\u5a04\u300b\u4e0a\u3001\u4e0b\uff1b\u300a\u4e07\u7ae0\u300b\u4e0a\u3001\u4e0b\uff1b\u300a\u544a\u5b50\u300b\u4e0a\u3001\u4e0b\uff1b\u300a\u5c3d\u5fc3\u300b\u4e0a\u3001\u4e0b\u3002
\u4f46\u8003\u8bf8\u300a\u5b5f\u5b50\u300b\uff0c\u5b5f\u8f72\u6240\u89c1\u65f6\u541b\u5982\u6881\u60e0\u738b\u3001\u6881\u8944\u738b\u3001\u9f50\u5ba3\u738b\u3001\u90b9\u7a46\u516c\u3001\u6ed5\u6587\u516c\u3001\u9c81\u5e73\u516c\u7b49\u7686\u79f0\u8c25\u53f7\uff0c\u6050\u975e\u5b5f\u5b50\u81ea\u4f5c\u65f6\u6240\u4e3a\u4e5f\uff1b\u53c8\u8bb0\u5b5f\u5b50\u5f1f\u5b50\u4e50\u6b63\u5b50\u3001\u516c\u90fd\u5b50\u3001\u5c4b\u5362\u5b50\u7686\u4ee5\u201c\u5b50\u201d\u79f0\uff0c\u4e5f\u65ad\u975e\u5b5f\u5b50\u4e4b\u6240\u4e3a\uff0c\u5176\u7f16\u5b9a\u8005\u6781\u53ef\u80fd\u662f\u5b5f\u5b50\u7684\u5f1f\u5b50\u3002\u6210\u4e66\u5927\u7ea6\u5728\u6218\u56fd\u4e2d\u671f\u3002
\u300a\u5b5f\u5b50\u300b\u4e00\u4e66\u4e0d\u4ec5\u662f\u5112\u5bb6\u7684\u91cd\u8981\u5b66\u672f\u8457\u4f5c\uff0c\u4e5f\u662f\u6211\u56fd\u53e4\u4ee3\u6781\u5bcc\u7279\u8272\u7684\u6563\u6587\u4e13\u96c6\u3002\u5176\u6587\u6c14\u52bf\u5145\u6c9b\uff0c\u611f\u60c5\u6d0b\u6ea2\uff0c\u903b\u8f91\u4e25\u5bc6\uff1b\u65e2\u6ed4\u6ed4\u96c4\u8fa9\uff0c\u53c8\u4ece\u5bb9\u4e0d\u8feb\u3002\u7528\u5f62\u8c61\u5316\u7684\u4e8b\u7269\u4e0e\u8bed\u8a00\uff0c\u8bf4\u660e\u4e86\u590d\u6742\u7684\u9053\u7406\u3002\u5bf9\u540e\u4e16\u6563\u6587\u5bb6\u97e9\u6108\uff0c\u67f3\u5b97\u5143\uff0c\u82cf\u8f7c\u7b49\u5f71\u54cd\u5f88\u5927\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5b5f\u5b50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孟子(Mencius)(前385年?-前304年?)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他找了3个地方。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
孟子(Mencius)(前385年?-前304年?)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 (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孟子师承子思,但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
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他找了3个地方。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亚圣---孟轲

私淑于孔子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坚信人性本善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轲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学说要点
心性论
性善与四端 —— 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义利之辨
—— 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於自觉心的, 属於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异於禽兽之处, 这种「异於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於受私欲蒙蔽。因此, 人应放弃私利, 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於内心的「四端」, 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 培养出浩然之气, 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再以「心志统气」, 控制自己的情感, 便能成德。
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 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 便是「天」, 「天」表现於人, 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够修养, 便能知天, 达致「天人合一」。政治思想 民本说 孟子指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因此, 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 苦君主无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应谨守岗位。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 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必须先有仁心, 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 乃有「不忍人之政」, 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 就是使家给人民、百姓安乐的王道, 要实行王道, 又要「尊肾使能」。
德治观念 孔子论「仁」, 是自觉的道德; 孟子的「仁」, 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 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 故主张「有德者执政」。反对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 反对霸力服人。恢复井田制度 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 国家授田人民耕种, 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 当作纳税, 因此, 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 国家自会安定。

教育主张
—— 贯彻始终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 但又认为人善性, 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 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 主张自由发展, 因势利导。
此外, 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 置学子於优良环境中, 施以自发的教育, 方能成功.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启发未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扩充善性, 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 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 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形成「道统」观念 孟子时, 更把尧、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 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 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 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本思想的影响 孟子的民本思想, 行仁政的主张,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 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 号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 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 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
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 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 如隋唐的均田制。

孟子的名句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关于孟子的生卒年月有两种说法
一、认为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
二、认为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继承人,地位次于孔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有《孟子》七篇传世

  • 瀛熷瓙绠浠
    绛旓細瀛熷瓙绠浠 瀛熷瓙(绾﹀墠372锝炲墠289)锛屾垬鍥芥椂鏈熶紵澶х殑鎬濇兂瀹讹紝鍎掑鐨勪富瑕佷唬琛ㄤ箣涓銆傚悕杞诧紝閭(浠婂北涓滈偣鍩庡競)浜恒绾︾敓浜庡懆鐑堢帇鍥涘勾锛岀害鍗掍簬鍛ㄨ掸鐜嬩簩鍗佸叚骞銆鐩镐紶瀛熷瓙鏄瞾鍥借吹鏃忓瓱瀛欐皬鐨勫悗瑁锛屽辜骞翠抚鐖讹紝瀹跺涵璐洶锛屾浘鍙椾笟浜庡瓙鎬濈殑瀛︾敓銆傚鎴愪互鍚庯紝浠ュ+鐨勮韩浠芥父璇磋渚紝浼佸浘鎺ㄨ鑷繁鐨勬斂娌讳富寮狅紝鍒拌繃姊(榄)鍥...
  • 瀛熷瓙绠浠鍙婁釜浜鸿祫鏂
    绛旓細鍦ㄦ粫鍥芥湡闂,瀛熷瓙鎻愬嚭浜嗚憲 鍚嶇殑鈥滄у杽鈥濊銆傚瓱瀛愯涓:浜轰笌绂藉吔鐨勬渶鏍规湰鐨勫尯鍒氨鍦ㄤ簬浜烘湁鈥滃杽绔,鍏锋湁 鎬濇兂瑙傚康,鑰屼汉涔嬫ф槸鎸団滃杽鈥,鍗充粊銆佷箟銆佺ぜ銆佹櫤绛夐亾寰风殑鈥滃杽绔濄傚叕鍏冨墠318骞,瀛熷瓙鍐嶆鏉ュ埌榻愬浗,鍚戦綈瀹g帇瀹f壃鈥滀粊銆佷箟銆佺ぜ銆佹櫤鈥濈瓑鎬у杽璁 鐨勮鐐,鍙嶅鏆存斂,浣嗕緷鐒舵棤缁撴灉銆傚敖绠″姝,瀛熷瓙...
  • 銆瀛熷瓙銆嬨婅璇嬪瓱瀛愬拰瀛斿瓙鐨勭畝浠
    绛旓細瀛熷瓙锛堢害鍏厓鍓372骞粹旂害鍏厓鍓289骞达級锛屽悕杞诧紝瀛楀瓙鑸嗭紝鍗庡鏃忥紙姹夋棌锛夛紝閭癸紙浠婂北涓滈偣鍩庡競锛変汉銆備粬鏄瓟瀛愪箣瀛欏瓟浼嬬殑鍐嶄紶寮熷瓙銆傜浉浼犱粬鏄瞾鍥藉К濮撹吹鏃忓叕瀛愬簡鐖剁殑鍚庤锛岀埗鍚嶆縺锛屾瘝浠夛紙zh菐ng锛夋皬銆瀛熷瓙鏄垬鍥芥椂鏈熶紵澶х殑鎬濇兂瀹躲佹暀鑲插锛屽剴瀹跺娲剧殑浠h〃浜虹墿銆備笌瀛斿瓙骞剁О鈥滃瓟瀛熲濄備唬琛ㄤ綔鏈夈婇奔鎴戞墍娆...
  • 瀛熷瓙浠h〃浣滄湁鍝簺?
    绛旓細瀛熷瓙鐨勪釜浜虹畝浠嬶細瀛熷瓙锛堢害鍓372骞磋嚦鍓289骞达級锛屽К濮擄紝瀛熸皬锛屽悕杞诧紝瀛楀瓙鑸嗭紝鎴樺浗鏃舵湡閭瑰浗锛堜粖灞变笢娴庡畞閭瑰煄锛変汉銆傛垬鍥芥椂鏈熻憲鍚鍝插瀹躲佹濇兂瀹躲佹斂娌诲銆佹暀鑲插锛屽剴瀹跺娲剧殑浠h〃浜虹墿涔嬩竴锛屽湴浣嶄粎娆′簬瀛斿瓙锛屼笌瀛斿瓙骞剁О鈥滃瓟瀛熲濄瀹f壃鈥滀粊鏀库濓紝鏈鏃╂彁鍑衡滄皯璐靛悰杞烩濈殑鎬濇兂銆浠h〃浣滄湁銆婇奔鎴戞墍娆蹭篃銆銆婂緱閬...
  • 瀛熷瓙绠浠
    绛旓細瀛熷瓙锛屽К濮擄紝瀛熸皬锛屽悕杞诧紝瀛楀彿涓嶈锛堝瓙鑸嗐佸瓙灞呯瓑瀛楄〃鐨嗗嚭鑷吉涔︼紝鎴栧悗浜烘潨鎾帮級锛屾垬鍥芥椂鏈熼偣鍥戒汉銆傛垬鍥芥椂鏈熻憲鍚鍝插瀹躲佹濇兂瀹躲佹斂娌诲銆佹暀鑲插锛屽剴瀹跺娲剧殑浠h〃浜虹墿涔嬩竴锛屽湴浣嶄粎娆′簬瀛斿瓙锛屼笌瀛斿瓙骞剁О鈥滃瓟瀛熲濄瀹f壃鈥滀粊鏀库濓紝鏈鏃╂彁鍑衡滄皯璐靛悰杞烩濈殑鎬濇兂銆傞煩鎰堛婂師閬撱嬪皢瀛熷瓙鍒椾负鍏堢Е鍎掑缁ф壙瀛斿瓙鈥滈亾缁...
  • 銆瀛熷瓙銆鐨勭畝浠
    绛旓細瀛熷瓙锛堢害鍓372-鍓289锛夛紝鍚嶈讲锛屽瓧瀛愯垎锛屾垬鍥戒腑鏈熺毐鍥斤紙浠婂北涓滅毐鍘夸笢鍗椾汉锛夛紝绂诲瓟瀛愮殑鏁呬埂鏇查槣涓嶈繙銆傛槸钁楀悕鐨勬濇兂瀹躲佹斂娌诲銆佹暀鑲插锛屽瓟瀛愬璇寸殑缁ф壙鑰咃紝鍎掑鐨勯噸瑕佷唬琛ㄤ汉鐗┿瀛熷瓙鐨鍑虹敓璺濆瓟瀛愪箣姝伙紙鍓479锛夊ぇ绾︾櫨骞村乏鍙炽傚叧浜庝粬鐨勮韩涓栵紝娴佷紶涓嬫潵鐨勫凡寰堝皯锛屻婇煩璇楀浼犮嬭浇鏈変粬姣嶄翰鈥滄柇缁団濈瓑鏁呬簨锛...
  • 瀛熷瓙鍘熷悕鍙粈涔
    绛旓細1銆佸師鍚嶅瓱杞层2銆佺畝浠 瀛熷瓙锛堢害鍏厓鍓372骞粹旂害鍏厓鍓289骞达級锛屽悕杞诧紝瀛楀瓙鑸嗭紝鍗庡鏃忥紝鍛ㄦ湞璇镐警鍥介偣鍥斤紙浠婂北涓滅渷閭瑰煄锛変汉銆備粬鏄瓟瀛愪箣瀛欏瓟浼嬬殑鍐嶄紶寮熷瓙銆傜浉浼犱粬鏄瞾鍥藉К濮撹吹鏃忓叕瀛愬簡鐖剁殑鍚庤锛岀埗鍚嶆縺锛屾瘝浠夛紙zh菐ng锛夋皬銆瀛熷瓙鏄垬鍥芥椂鏈熶紵澶х殑鎬濇兂瀹躲佹暀鑲插锛屽剴瀹跺娲剧殑浠h〃浜虹墿銆備笌瀛斿瓙骞剁О鈥滃瓟瀛...
  • 瀛熷瓙绠浠
    绛旓細瀛熷瓙锛圡encius锛夛紙鍓385骞达紵-鍓304骞达紵锛夊悕杞诧紝瀛楀瓙鑸嗭紝涓瀛楀瓙杞︼紝瀛愬眳锛岄瞾鍥介偣锛堜粖灞变笢閭瑰煄锛変汉銆備腑鍥藉彜浠h憲鍚嶆濇兂瀹讹紝鎴樺浗鏃舵湡鍎掑浠h〃浜虹墿銆傚瓱瀛愯憲鏈夈婂瓱瀛愩嬩竴涔︺傛湁銆婂瓱瀛愩嬩竷绡囦紶涓栵紝涓哄剴瀹剁粡鍏镐箣涓銆傚瓱瀛愬笀鎵垮瓙鎬濓紝缁ф壙銆佸彂鎸ヤ簡瀛斿瓙鐨勬濇兂锛屾垚涓轰粎娆′簬瀛斿瓙鐨勪竴浠e剴瀹跺畻甯堬紝鏈夆滀簹鍦b濅箣绉帮紝涓...
  • 瀛熷瓙绠浠
    绛旓細瀛熷瓙锛堝墠372骞粹斿墠289骞达級锛堢敓鏂煎懆鐑堢帇鍥涘勾锛屽崚鏂煎懆璧х帇浜屽崄鍏勾锛夛紝姹夋棌锛屽北涓滈偣鍩庝汉銆傚悕杞诧紝瀛楀瓙鑸嗐傚張瀛楀瓙杞︺佸瓙灞呫傜埗鍚嶆縺锛屾瘝浠夋皬銆備腑鍥藉彜浠d紵澶х殑鎬濇兂瀹躲傛垬鍥芥椂鏈熷剴瀹朵唬琛ㄤ汉鐗┿傚北涓滈偣鍩庝汉銆傝憲鏈夈婂瓱瀛愩嬩竴涔︺傚瓱瀛愬笀鎵垮瓙鎬(涓璇存槸甯堟壙鑷瓙鎬濈殑瀛︾敓)锛岀户鎵垮苟鍙戞壃浜嗗瓟瀛愮殑鎬濇兂锛屾垚涓轰粎娆′簬...
  • 瀛熷瓙绠浠
    绛旓細瀛熷瓙(鍓372鈥斿墠289)鍚嶈讲锛屾垬鍥戒腑鏈熼瞾鍥介偣浜恒傚彈涓氫簬瀛愭(瀛斿瓙涔嬪瓩锛屽悕)涔嬮棬浜猴紝鏇炬父鍘嗕簬瀹嬨佹粫銆侀瓘銆侀綈绛夊浗锛岄槓杩颁粬鐨勬斂娌讳富寮狅紝杩樻浘鍦ㄩ綈涓哄嵖銆傛櫄骞撮鑰岃憲涔︼紝浼犱笘鏈夈婂瓱瀛愩嬩竷绡囥備粬鏄垬鍥戒腑鏈熷剴瀹剁殑浠h〃銆瀛熷瓙鐨鎬濇兂鏉ユ簮浜庡瓟瀛愩傚瓱瀛愭妸瀛斿瓙鐨勨滀粊鈥濆彂灞曚负鈥滀粊鏀库濈殑瀛﹁銆備粬璁や负瀹炶鈥滀粊鏀库...
  • 扩展阅读:《孟子》一书的简介 ... 《孟子》作品简介 ... 《孟子》原文 ... 孟子姓孟还是姓姬 ... 孟子十大经典作品 ... 孟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 孔子姓孔还是子 ... 孟子的思想主张 ... 孔子真名叫李耳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