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故事 关于贝多芬的故事

\u5173\u4e8e\u8d1d\u591a\u82ac\u7684\u4e8b\u8ff9\u548c\u6545\u4e8b

\u8d1d\u591a\u82ac\u4e8e1770\u5e7412\u670816\u65e5\u8bde\u751f\u4e8e\u5fb7\u56fd\u6ce2\u6069\u3002\u7236\u4eb2\u662f\u8be5\u5730\u5bab\u5ef7\u5531\u8bd7\u73ed\u7684\u7537\u9ad8\u97f3\u6b4c\u624b\uff0c\u559c\u6012\u65e0\u5e38\u3001\u55dc\u9152\u5982\u547d\uff1b
\u6bcd\u4eb2\u662f\u4e00\u4e2a\u53a8\u53f8\uff0c\u5fc3\u5730\u5584\u826f\u3001\u6027\u60c5\u6e29\u67d4\u3002\u8270\u8f9b\u7684\u751f\u6d3b\u5265\u593a\u4e86\u8d1d\u591a\u82ac\u4e0a\u5b66\u7684\u6743\u5229\uff0c\u4ed6\u81ea\u5e7c\u8868\u73b0\u51fa\u7684\u97f3\u4e50\u5929\u8d4b\uff0c\u4f7f\u4ed6\u7684\u7236\u4eb2\u4ea7\u751f\u4e86\u8981\u4ed6\u6210\u4e3a\u97f3\u4e50\u795e\u7ae5\u7684\u613f\u671b\uff0c\u6210\u4e3a\u4ed6\u7684\u6447\u94b1\u6811\u3002
\u4ed6\u4e0d\u60dc\u6253\u9a82\uff0c\u8feb\u4f7f\u8d1d\u591a\u82ac\u4ece4\u5c81\u8d77\u5c31\u6574\u5929\u6ca1\u5b8c\u6ca1\u4e86\u7684\u7ec3\u4e60\u7fbd\u7ba1\u952e\u7434\u548c\u5c0f\u63d0\u7434\u3002
8\u5c81\u7684\u8d1d\u591a\u82ac\u9996\u6b21\u767b\u53f0\uff0c\u83b7\u5f97\u5de8\u5927\u7684\u6210\u529f\uff0c\u88ab\u4eba\u4eec\u6210\u4e3a\u7b2c\u4e8c\u4e2a\u83ab\u624e\u7279\u3002\u6b64\u540e\u62dc\u5e08\u4e8e\u98ce\u7434\u5e08\u5c3c\u798f\uff0c\u5f00\u59cb\u5b66\u4e60\u4f5c\u66f2\u3002
11\u5c81\u53d1\u8868\u7b2c\u4e00\u9996\u4f5c\u54c1\u300a\u94a2\u7434\u53d8\u594f\u66f2\u300b\u300213\u5c81\u53c2\u52a0\u5bab\u5ef7\u4e50\u961f\uff0c\u4efb\u98ce\u7434\u5e08\u548c\u53e4\u94a2\u7434\u5e08
\u5728\u4ed6\u9996\u6b21\u83b7\u5f97\u80dc\u5229\u540e\uff0c\u4e00\u4e2a\u5149\u660e\u7684\u524d\u9014\u5728\u8d1d\u591a\u82ac\u7684\u9762\u524d\u5c55\u5f00\u3002\u53ef\u662f\u4e09\u56db\u5e74\u6765\uff0c\u4e00\u4ef6\u53ef\u6015\u7684\u4e8b\u60c5\u4e0d\u505c\u7684\u6298\u78e8\u7740\u4ed6\uff0c\u8d1d\u591a\u82ac\u53d1\u73b0\u81ea\u5df1\u8033\u6735\u53d8\u804b\u4e86
\u5bf9\u4e8e\u4e00\u4e2a\u97f3\u4e50\u5bb6\u6765\u8bf4\uff0c\u6ca1\u6709\u6bd4\u5931\u806a\u66f4\u53ef\u6015\u7684\u4e86\u3002\u56e0\u800c\u4eba\u4eec\u53ef\u4ee5\u5728\u4ed6\u7684\u65e9\u671f\u94a2\u7434\u594f\u9e23\u66f2\u7684\u6162\u677f\u4e50\u7ae0\u4e2d\u7406\u89e3\u5230\u8fd9\u79cd\u4ee4\u4eba\u5fc3\u788e\u7684\u75db\u82e6\u3002
\u8d1d\u591a\u82ac\u65e0\u65f6\u4e0d\u51b2\u6ee1\u7740\u4e00\u9897\u706b\u70ed\u7684\u5fc3\uff0c\u53ef\u662f\u4ed6\u7684\u70ed\u60c5\u662f\u975e\u5e38\u4e0d\u5e78\u7684\uff0c\u4ed6\u603b\u662f\u4ea4\u66ff\u5730\u7ecf\u5386\u7740\u5e0c\u671b\u548c\u70ed\u60c5\u3001\u5931\u671b\u548c\u53cd\u6297\uff0c\u8fd9\u65e0\u7591\u6210\u4e86\u4ed6\u7684\u7075\u611f\u6e90\u6cc9\u30021801\u5e74\uff0c\u8d1d\u591a\u82ac\u7231\u4e0a\u4e86\u6731\u5217\u5854•\u572d\u6070\u8fea\u5c14\uff0c\u4ed6\u628a\u300a\u6708\u5149\u594f\u9e23\u66f2\u300b\u732e\u7ed9\u5979\u3002\u4f46\u662f\u5e7c\u7a1a\u81ea\u79c1\u7684\u5947\u4e3d\u7231\u592a\u4e0d\u7406\u89e3\u4ed6\u5d07\u9ad8\u7684\u7075\u9b42\u30021803\u5e74\u4e0e\u4ed6\u4eba\u7ed3\u5a5a\uff0c\u8fd9\u662f\u4ee4\u4eba\u7edd\u671b\u7684\u65f6\u523b\uff0c\u4ed6\u66fe\u5199\u4e0b\u9057\u4e66\u3002
1803\u5e74\u4ed6\u4ece\u7070\u6697\u4e2d\u8d70\u51fa\u6765\uff0c\u5199\u51fa\u4e86\u660e\u6717\u4e50\u89c2\u7684\u300a\u7b2c\u4e8c\u4ea4\u54cd\u66f2\u300b\u3002
\u4e4b\u540e\u66f4\u591a\u66f4\u597d\u7684\u97f3\u4e50\u5728\u4ed6\u7684\u7b14\u4e0b\u6e90\u6e90\u4e0d\u65ad\u7684\u6d8c\u73b0\u3002\u300a\u7b2c\u4e09\u4ea4\u54cd\u66f2\u300b\uff08\u82f1\u96c4\uff09\u3001\u300a\u7b2c\u4e94\u4ea4\u54cd\u66f2\u300b\uff08\u547d\u8fd0\uff09\u3001\u300a\u7b2c\u516d\u4ea4\u54cd\u66f2\u300b\uff08\u7530\u56ed\uff09\uff0c\u8fd8\u6709\u4f18\u7f8e\u52a8\u542c\u3001\u6d0b\u6ea2\u7740\u6b22\u4e50\u7684\u5c0f\u63d0\u7434\u534f\u594f\u66f2\uff0c\u4ee5\u53ca\u7eda\u4e3d\u591a\u5f69\u7684\u94a2\u7434\u534f\u594f\u66f2\u548c\u594f\u9e23\u66f2\u30021823\u5e74\uff0c\u8d1d\u591a\u82ac\u5b8c\u6210\u4e86\u6700\u540e\u4e00\u90e8\u5de8\u4f5c\u300a\u7b2c\u4e5d\u4ea4\u54cd\u66f2\u300b\uff08\u5408\u5531\uff09\u3002\u8fd9\u90e8\u4f5c\u54c1\u521b\u9020\u4e86\u4ed6\u7406\u60f3\u4e2d\u7684\u4e16\u754c\u30021826\u5e7412\u6708\u8d1d\u591a\u82ac\u60a3\u91cd\u611f\u5192\uff0c\u5bfc\u81f4\u80ba\u6c34\u80bf\u30021827\u5e743\u670826\u65e5\uff0c\u4ed6\u5728\u66b4\u98ce\u96ea\u4e2d\u79bb\u5f00\u3002\u7ec8\u751f\u672a\u5a5a\u300229\u65e5\u51fa\u6ba1\uff0c\u9001\u846c\u8005\u6709\u4e24\u4e07\u4eba\uff0c\u9057\u4f53\u846c\u4e8e\u5723\u9ea6\u65af\u516c\u5893\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8def\u5fb7\u7ef4\u5e0c\u00b7\u51e1\u00b7\u8d1d\u591a\u82ac \uff08Ludwig van Beethoven\uff0c 1770\u5e7412\u670816\u65e5\u20141827\u5e743\u670826\u65e5\uff09\uff0c\u51fa\u751f\u4e8e\u5fb7\u56fd\u6ce2\u6069\uff0c\u7ef4\u4e5f\u7eb3\u53e4\u5178\u4e50\u6d3e\u4ee3\u8868\u4eba\u7269\u4e4b\u4e00\uff0c\u6b27\u6d32\u53e4\u5178\u4e3b\u4e49\u65f6\u671f\u4f5c\u66f2\u5bb6\u3002
\u8d1d\u591a\u82ac\u5728\u7236\u4eb2\u4e25\u5389\u82db\u523b\u7684\u6559\u80b2\u4e0b\u5ea6\u8fc7\u4e86\u7ae5\u5e74\uff0c\u9020\u5c31\u4e86\u4ed6\u5014\u5f3a\u3001\u654f\u611f\u6fc0\u52a8\u7684\u6027\u683c\u300222\u5c81\u5f00\u59cb\u7ec8\u751f\u5b9a\u5c45\u4e8e\u7ef4\u4e5f\u7eb3\uff0c\u521b\u4f5c\u4e8e1803\u5e74\u81f31804\u5e74\u95f4\u7684\u300a\u7b2c\u4e09\u4ea4\u54cd\u66f2\u300b\u6807\u5fd7\u7740\u5176\u521b\u4f5c\u8fdb\u5165\u6210\u719f\u9636\u6bb5\u3002
\u6b64\u540e20\u4f59\u5e74\u95f4\uff0c\u4ed6\u6570\u91cf\u4f17\u591a\u7684\u97f3\u4e50\u4f5c\u54c1\u901a\u8fc7\u5f3a\u70c8\u7684\u827a\u672f\u611f\u67d3\u529b\u548c\u5b8f\u4f1f\u6c14\u9b44\uff0c\u5c06\u53e4\u5178\u4e3b\u4e49\u97f3\u4e50\u63a8\u5411\u9ad8\u5cf0\uff0c\u5e76\u9884\u793a\u4e8619\u4e16\u7eaa\u6d6a\u6f2b\u4e3b\u4e49\u97f3\u4e50\u7684\u5230\u6765\u30021827\u5e743\u670826\u65e5\uff0c\u8d1d\u591a\u82ac\u4e8e\u7ef4\u4e5f\u7eb3\u53bb\u4e16\uff0c\u4eab\u5e7457\u5c81 \u3002
\u8d1d\u591a\u82ac\u4e00\u751f\u521b\u4f5c\u9898\u6750\u5e7f\u6cdb\uff0c\u91cd\u8981\u4f5c\u54c1\u5305\u62ec9\u90e8\u4ea4\u54cd\u66f2\u30011\u90e8\u6b4c\u5267\u300132\u9996\u94a2\u7434\u594f\u9e23\u66f2\u30015\u9996\u94a2\u7434\u534f\u594f\u66f2\u3001\u591a\u9996\u7ba1\u5f26\u4e50\u5e8f\u66f2\u53ca\u5c0f\u63d0\u7434\u3001\u5927\u63d0\u7434\u594f\u9e23\u66f2\u7b49\u3002\u56e0\u5176\u5bf9\u53e4\u5178\u97f3\u4e50\u7684\u91cd\u5927\u8d21\u732e\uff0c\u5bf9\u594f\u9e23\u66f2\u5f0f\u548c\u4ea4\u54cd\u66f2\u5957\u66f2\u7ed3\u6784\u7684\u53d1\u5c55\u548c\u521b\u65b0\uff0c\u800c\u88ab\u540e\u4e16\u5c0a\u79f0\u4e3a\u201c\u4e50\u5723\u201d\u3001\u201c\u4ea4\u54cd\u4e50\u4e4b\u738b\u201d\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 \u8d1d\u591a\u82ac

1\u3001\u8d1d\u591a\u82ac\u7684\u5bb6\u4e16\u80cc\u666f
\u4ed6\u7684\u7236\u4eb2\u7ea6\u7ff0\u00b7\u8303\u00b7\u8d1d\u591a\u82ac\u662f\u79d1\u9686\u9009\u5e1d\u4faf\u5bab\u5ef7\u7684\u7537\u9ad8\u97f3\u6b4c\u624b\uff0c\u517c\u94a2\u7434\u4e0e\u5531\u6b4c\u6559\u5e08\uff0c\u56e0\u55dc\u9152\u5f71\u54cd\u5168\u5bb6\u751f\u6d3b\u3002\u5176\u6bcd\u739b\u4e3d\u4e9a\u00b7\u739b\u683c\u8fbe\u7433\u5a1c\u53ea\u6d3b\u4e8641\u5c81\u3002
\u8d1d\u591a\u82ac\u662f\u5bb6\u4e2d\u7684\u7b2c2\u4e2a\u5b69\u5b50\uff08\u7b2c\u4e00\u4e2a\u65e9\u592d\u53ea\u6d3b\u4e866\u5929\uff09\uff0c\u6b64\u540e\u5176\u6bcd\u739b\u683c\u8fbe\u7433\u5a1c\u8fd8\u76f8\u7ee7\u8bde\u4e0b5\u4e2a\u5b69\u5b50\uff0c\u4f46\u53ea\u6709\u4e24\u4e2a\u7537\u5b69\u5361\u65af\u5e15\u5c14\u00b7\u5b89\u4e1c\u00b7\u5361\u5c14\u3001\u5c3c\u53e4\u62c9\u65af\u00b7\u7ea6\u7ff0\u957f\u5927\u6210\u4eba\uff0c\u4ed6\u4eec\u5728\u8d1d\u591a\u82ac\u7684\u97f3\u4e50\u751f\u6d3b\u4e2d\u626e\u6f14\u7740\u91cd\u8981\u7684\u89d2\u8272\u3002

2\u3001\u8d1d\u591a\u82ac\u7684\u611f\u60c5\u751f\u6d3b
\u8d1d\u591a\u82ac\u59cb\u7ec8\u6ca1\u6709\u627e\u5230\u7ec8\u751f\u4f34\u4fa3\uff0c\u7ec8\u751f\u672a\u5a36\uff0c\u4f46\u662f\u5176\u60c5\u611f\u7ecf\u5386\u662f\u76f8\u5f53\u4e30\u5bcc\u7684\u30021800\u5e74\uff0c\u8d1d\u591a\u82ac\u88ab16\u5c81\u7684\u8d35\u65cf\u5c0f\u59d0\u742a\u4e3d\u7231\u6cf0\u8ff7\u4f4f\u3002\u7531\u4e8e\u51fa\u8eab\u7684\u5929\u58e4\u4e4b\u522b\uff0c\u6700\u7ec8\u4f7f\u4ed6\u4eec\u52b3\u71d5\u5206\u98de\uff0c\u4f7f\u5f97\u5f53\u65f6\u6df1\u53d7\u8033\u75be\u6270\u7684\u8d1d\u591a\u82ac\u5dee\u70b9\u4e3a\u5979\u81ea\u6740\uff0c\u5e76\u4e3a\u5979\u521b\u4f5c\u4e86\u300aC\u5c0f\u8c03\u6708\u5149\u594f\u9e23\u66f2\u300b\u3002
1804\u5e74\u8d1d\u591a\u82ac\u4e0e\u5be1\u5987\u7ea6\u745f\u82ac\u4ea7\u751f\u4e86\u611f\u60c5\uff0c\u4f46\u4e8c\u4eba\u6700\u7ec8\u56e0\u8eab\u4efd\u5730\u4f4d\u76f8\u5dee\u60ac\u6b8a\uff0c\u5931\u4e4b\u4ea4\u81c2\u3002
3\u3001\u8d1d\u591a\u82ac\u7684\u7ae5\u5e74
\u8d1d\u591a\u82ac\u81ea\u5c0f\u5bb6\u5ead\u73af\u5883\u4e0d\u597d\uff0c\u4ed6\u7684\u6bcd\u4eb2\u548c\u7236\u4eb2\u662f\u4e8c\u5a5a\uff0c\u7236\u4eb2\u53ea\u662f\u4e2a\u6b4c\u624b\uff0c\u5e73\u65f6\u5c31\u7ed9\u4e9b\u8d35\u65cf\u8868\u6f14\u53d6\u4e50\uff0c\u8d5a\u94b1\u4e0d\u591a\uff0c\u53c8\u7ecf\u5e38\u9157\u9152\uff0c\u9152\u559d\u591a\u4e86\u5c31\u800d\u9152\u75af\uff0c\u6253\u9a82\u4ed6\u4eec\u6bcd\u5b50\u4e8c\u4eba\u3002
\u6240\u4ee5\u8d1d\u591a\u82ac\u4e0d\u4ec5\u6709\u4e2a\u8d2b\u7a77\u7684\u7ae5\u5e74\uff0c\u8fd8\u662f\u4e2a\u4e0d\u5e78\u7684\u7ae5\u5e74\u3002\u8d1d\u591a\u82ac\u7684\u7236\u4eb2\u4e3a\u4e86\u8ba9\u4ed6\u51fa\u53bb\u8d5a\u94b1\uff0c\u5c31\u865a\u62a5\u4ed6\u7684\u5e74\u9f84\uff0c\u5e74\u4ec5\u516d\u5c81\u5c31\u88ab\u7236\u4eb2\u5e26\u7740\u5230\u5904\u8868\u6f14\u3002
4\u3001\u8d1d\u591a\u82ac\u4ea4\u53cb
1787\u5e74\u6625\u5929\uff0c\u8d1d\u591a\u82ac\u7b2c\u4e00\u6b21\u8bbf\u95ee\u7ef4\u4e5f\u7eb3\uff0c\u89c1\u523031\u5c81\u7684\u83ab\u624e\u7279\uff0c\u5176\u5f39\u594f\u6280\u672f\u53d7\u5230\u83ab\u624e\u7279\u7684\u8d5e\u8d4f\uff1b\u540c\u5e74\u7ed3\u8bc6\u6bd4\u81ea\u5df1\u59279\u5c81\u7684\u534e\u5c14\u65af\u5766\u4f2f\u7235\uff0c\u4ed6\u662f\u8d1d\u591a\u82ac\u5728\u827a\u672f\u4e8b\u4e1a\u4e0e\u7ecf\u6d4e\u4e0a\u7684\u91cd\u8981\u652f\u6301\u8005\u3002
1790\u5e74\uff0c\u4f5c\u66f2\u5bb6\u6d77\u987f\u53bb\u4f26\u6566\u9014\u7ecf\u6ce2\u6069\uff0c\u8d1d\u591a\u82ac\u7ed3\u8bc6\u6d77\u987f\uff1b\u540c\u5e74\u53d7\u59d4\u6258\u5b8c\u6210\u4e86\u4e24\u90e8\u6e05\u5531\u5267\uff1a\u300a\u4e3a\u7ea6\u745f\u592b\u4e8c\u4e16\u901d\u4e16\u6240\u4f5c\u7684\u60bc\u5ff5\u6e05\u5531\u5267\u300b\uff08woO87\uff09\uff0c\u8fd9\u4e5f\u662f\u8d1d\u591a\u82ac\u7b2c\u4e00\u90e8\u4e0e\u653f\u6cbb\u6cbe\u4e0a\u8fb9\u7684\u4f5c\u54c1\uff1b\u4ee5\u53ca\u300a\u4e3a\u5229\u5965\u6ce2\u5fb7\u4e8c\u4e16\u767b\u57fa\u800c\u4f5c\u7684\u6e05\u5531\u5267\u300b\uff08woO88\uff09\u3002
5\u3001\u8d1d\u591a\u82ac\u7684\u6b7b\u4ea1
\u8d1d\u591a\u82ac\u8eab\u8fb9\u4e00\u76f4\u6ca1\u4ec0\u4e48\u4eb2\u4eba\uff0c\u53ea\u6709\u4ed6\u5f1f\u5f1f\u5361\u5c14\u7ed9\u4ed6\u7559\u4e0b\u4e00\u4e2a\u4f84\u513f\u3002\u4ed6\u628a\u5e0c\u671b\u5bc4\u6258\u5728\u5c0f\u5361\u5c14\u8eab\u4e0a\uff0c\u4ed6\u60f3\u628a\u5c0f\u5361\u5c14\u9886\u4e0a\u9ad8\u7b49\u6559\u80b2\u4e4b\u8def\uff0c\u5e76\u7ed9\u4f84\u5b50\u7b79\u5212\u4e86\u65e0\u6570\u7f8e\u5999\u7684\u524d\u7a0b\u3002\u53ef\u5c0f\u5361\u5c14\u5374\u8f9c\u8d1f\u4e86\u4f2f\u7236\u7684\u5e0c\u671b\uff0c\u4ed6\u53bb\u7ecf\u5546\uff0c\u7ed3\u679c\u8d1f\u503a\u7d2f\u7d2f\u3002
\u8feb\u4e8e\u503a\u52a1\uff0c\u4ed6\u671d\u81ea\u5df1\u5934\u4e0a\u6253\u4e86\u4e00\u67aa\uff0c\u4f46\u5e76\u6ca1\u6709\u6b7b\u6389\uff0c\u7136\u800c\u8d1d\u591a\u82ac\u5374\u53d7\u5230\u4e86\u5de8\u5927\u7684\u521b\u4f24\uff0c\u51e0\u4e4e\u4e27\u547d\u3002\u4e24\u5929\u540e\u624d\u91cd\u65b0\u60f3\u8d77\u3002\u7b49\u5230\u533b\u751f\u6765\u4e86\uff0c\u8d1d\u591a\u82ac\u75c5\u60c5\u6076\u5316\uff0c\u867d\u7ecf\u4e09\u6b21\u624b\u672f\uff0c\u4f46\u533b\u6cbb\u65e0\u6548\uff0c\u7ec8\u4e8e\u54bd\u4e0b\u4e86\u6700\u540e\u4e00\u53e3\u6c14\u3002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 生平逸话 ]

一、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二、良师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可称为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院的经理尼费(Neefe)的手里。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乐教师,友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对贝多芬来说实在是一个幸运。因为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地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的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那里学习哪怕是两三个月,在他眼里读书远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年轻的贝多芬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于是当他刚满十四岁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那可恨而又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是多么得意啊!

三、访问莫扎特
大约在这个时候,他生平第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种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巧的展品,出于客气,只好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一下。小贝多芬生气了,要求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莫扎特惊讶不已,马上跑到隔壁房间门口,“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向里面一群正在聚会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的声音!”

四、贝多芬和海顿
贝多芬终于明白,他在家乡是不可能有更大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刚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大加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决定首先转向海顿学习。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并且在创作和指挥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子。而且他要求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于是贝多芬常常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他很生气。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过,不久后,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五、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六、失聪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七、贝多芬和他的朋友们
没有一个音乐家象他那样,在一生中有那么多的成功和那么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们
是善良而忠诚的,但是他的该诅咒的耳聋把他同他们隔离开了。甚至他的助听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们保持接触的唯一方法就是他经常带在身边的“会话本”和铅笔。他看见他们互相谈话,以为他们总是谈论他,说他的坏话,阴谋害他。有一天他这样写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条卑鄙的狗,一个不老实的家伙!”第二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疑心是错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诚的时候,他又写了另外一个便条:“亲爱的朋友,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是对的。我现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来我这里,接受你的贝多芬的爱吧。”而他的朋友们——他们是多么好的人啊——总是原谅他那粗暴的吵嘴,并且和他相伴到最后。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终都是悲惨的:他从来也没有结过婚。当他头一次到维也纳的时候,他向一个从他自己家乡来的歌唱家玛格戴林娜·威尔曼(Magdalene Willman)求婚,但是她拒绝了,因为贝多芬“太丑了”。从那以后,他曾先后爱上过好几位贵族女子——有着可爱的名字的可爱的女子——他用音乐向她们倾诉,但她们接受了他的音乐,而拒绝了他的爱!

[ 大师风范 ]

一、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二、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三、《月光曲》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交谈。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宁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即兴弹的‘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贝多芬的这个曲子(作品27之2——《#c小调钢琴奏鸣曲》)描写的是海上月光的说法,源出于德国音乐批评家雷尔施塔布(1799—1860)。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暝想、沉思、安静的,总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绪。《#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用小调来暗示),是布满云彩的天空,是阴郁的情绪。末乐章是狂暴的、热情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东西。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在德国,也有人称此曲为“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筑在树荫下的凉亭,显然这标题对于这首奏鸣曲也同样是不确切的。看来,这首曲子所表现的决不是一幅明净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1817—1897)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祈祷”,这无论如何要比“月光”和“园亭”恰当一些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个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 ,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象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

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象《#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号)就是一例。”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是并不十分满意的。

四、热情奏鸣曲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寒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五、拍节机·友谊·卡农

贝多芬的朋友美尔策尔(1772—1838),以发明和制造机械乐器著称于世。1813年秋,贝多芬为美尔策尔发明的万能琴(即机械乐队)写作了一部战争交响曲,题为《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之战》,描写同年6月21日英将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大败拿破仑的场景。美尔策尔曾经在温克尔(1776—1826)发明的基础上,创制了今天通用的拍节机。贝多芬首先采用,并按照它每分钟所打的拍数来标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贝多芬的助听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尔策尔为他制作的。有一次,贝多芬在送美尔策尔出行时,写了首富于风趣的卡农,来歌颂拍节机的创制者。这首象征贝多芬和美尔策尔之间友谊的卡农,后来被贝多芬选进了他的第八交响曲(作品93号),成为第二乐章的主题。 六、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称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作品92号)为“舞蹈的极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体运动的最妙的体现”。据说他曾设想在李斯特的钢琴伴奏下,用舞蹈来表现《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的理想,后来由俄国舞剧编导马辛实现了。1938年,他把这部交响曲编成了芭蕾舞,用来表现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情节——世界的创造和毁灭:

第一乐章:创造——在创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变成了植物和动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现了男人和女人,还有危险的蛇。第二乐章:大地——地球上出现了憎恨和强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着被谋杀的少年。第三乐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对大地上的骚乱无动于衷,依然尽情欢乐第四乐章:酒色和毁灭——人们沉湎于酒色。神看见他们恶劣地模仿上界的欢乐,因为愤怒而用火毁灭了世界。1938年5月,这出舞剧由巴西尔的俄国芭蕾舞团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七、欢乐颂与合唱交响曲
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希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多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在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 作品115号)。贝多芬在1795年的前后为毕尔格的诗所作的歌曲《互爱》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后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号)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演唱库夫纳歌颂音乐魅力的诗。《钢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 尝试。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才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响曲》完成于卡尔斯巴德决议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期。1824年5月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所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着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 乐圣境界 ]

一、欣然忘食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 ”“不! 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二、日有进境
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
“你的。”朋友回答说。
“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作品20号)。这决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三、令敌手剽窃无门
贝多芬在18岁时(1788年)和波恩的勃劳宁一家交上了朋友,这一家的女儿埃雷奥诺勒(1772-1841)和儿子罗伦茨(1777-1798)跟贝多芬学习钢琴。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波恩去维也纳。由于离别前发生了一场争吵,贝多芬到了维也纳以后有一年没有和埃雷奥诺勒通过信。1793年,他把在维也纳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其中一部分是在波恩写的)题献给了埃雷奥诺勒。这部作品就是以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中费加罗的咏叹调为主题的小提琴和钢琴变奏曲。1793年11月2日,贝多芬写给埃雷奥诺勒的信里,在谈到尾声中钢琴部分技术艰难的颤音时说:“维也纳有些人在晚上听了我的即兴演奏后,第二天就会把我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也有传说是波兰的),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司,心地善良、性情温柔。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贝多芬无时不冲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他人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

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他在暴风雪中离开。终生未婚。29日出殡,送葬者有两万人,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

作曲家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等。

【生平逸话】

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良师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可称为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院的经理尼费(Neefe)的手里。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乐教师,友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对贝多芬来说实在是一个幸运。因为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地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的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那里学习哪怕是两三个月,在他眼里读书远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年轻的贝多芬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于是当他刚满十四岁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那可恨而又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是多么得意啊!

访问
莫扎特大约在这个时候,他生平第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种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巧的展品,出于客气,只好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一下。小贝多芬生气了,要求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莫扎特惊讶不已,马上跑到隔壁房间门口,“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向里面一群正在聚会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的声音!”

贝多芬终于明白,他在家乡是不可能有更大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刚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大加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决定首先转向海顿学习。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并且在创作和指挥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子。而且他要求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于是贝多芬常常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他很生气。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过,不久后,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失聪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贝多芬和他的朋友们
没有一个音乐家像他那样,在一生中有那么多的成功和那么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们是善良而忠诚的,但是他的该诅咒的耳聋把他同他们隔离开了。甚至他的助听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们保持接触的唯一方法就是他经常带在身边的“会话本”和铅笔。他看见他们互相谈话,以为他们总是谈论他,说他的坏话,阴谋害他。有一天他这样写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条卑鄙的狗,一个不老实的家伙!”第二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疑心是错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诚的时候,他又写了另外一个便条:“亲爱的朋友,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是对的。我现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来我这里,接受你的贝多芬的爱吧。”而他的朋友们——他们是多么好的人啊——总是原谅他那粗暴的吵嘴,并且和他相伴到最后。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终都是悲惨的:他从来也没有结过婚。当他头一次到维也纳的时候,他向一个从他自己家乡来的歌唱家玛格戴林娜•威尔曼(MagdaleneWillman)求婚,但是她拒绝了,因为贝多芬“太丑了”。从那以后,他曾先后爱上过好几位贵族女子——有着可爱的名字的可爱的女子——他用音乐向她们倾诉,但她们接受了他的音乐,而拒绝了他的爱!

【大师风范】

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月光曲》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交谈。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宁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即兴弹的‘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

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贝多芬的这个曲子(作品27之2——《#c小调钢琴奏鸣曲》)描写的是海上月光的说法,源出于德国音乐批评家雷尔施塔布(1799—1860)。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暝想、沉思、安静的,总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绪。《#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用小调来暗示),是布满云彩的天空,是阴郁的情绪。末乐章是狂暴的、热情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东西。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在德国,也有人称此曲为“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筑在树荫下的凉亭,显然这标题对于这首奏鸣曲也同样是不确切的。看来,这首曲子所表现的决不是一幅明净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1817—1897)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祈祷”,这无论如何要比“月光”和“园亭”恰当一些。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个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象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象《#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号)就是一例。”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是并不十分满意的。

热情奏鸣曲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寒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贝多芬的朋友
美尔策尔(1772—1838),以发明和制造机械乐器著称于世。1813年秋,贝多芬为美尔策尔发明的万能琴(即机械乐队)写作了一部战争交响曲,题为《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之战》,描写同年6月21日英将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大败拿破仑的场景。美尔策尔曾经在温克尔(1776—1826)发明的基础上,创制了今天通用的拍节机。贝多芬首先采用,并按照它每分钟所打的拍数来标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贝多芬的助听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尔策尔为他制作的。有一次,贝多芬在送美尔策尔出行时,写了首富于风趣的卡农,来歌颂拍节机的创制者。这首象征贝多芬和美尔策尔之间友谊的卡农,后来被贝多芬选进了他的第八交响曲(作品93号),成为第二乐章的主题。

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响曲
瓦格纳称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作品92号)为“舞蹈的极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体运动的最妙的体现”。据说他曾设想在李斯特的钢琴伴奏下,用舞蹈来表现《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的理想,后来由俄国舞剧编导马辛实现了。1938年,他把这部交响曲编成了芭蕾舞,用来表现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情节——世界的创造和毁灭:第一乐章:创造——在创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变成了植物和动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现了男人和女人,还有危险的蛇。第二乐章:大地——地球上出现了憎恨和强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着被谋杀的少年。第三乐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对大地上的骚乱无动于衷,依然尽情欢乐。第四乐章:酒色和毁灭——人们沉湎于酒色。神看见他们恶劣地模仿上界的欢乐,因为愤怒而用火毁灭了世界。1938年5月,这出舞剧由巴西尔的俄国芭蕾舞团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欢乐颂与合唱交响曲
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希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多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在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号)。贝多芬在1795年的前后为毕尔格的诗所作的歌曲《互爱》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后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号)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演唱库夫纳歌颂音乐魅力的诗。《钢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尝试。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才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响曲》完成于卡尔斯巴德决议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时期。1824年5月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所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着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乐圣境界】

欣然忘食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日有进境
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说。“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作品20号)。这决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令敌手剽窃无门
贝多芬在18岁时(1788年)和波恩的勃劳宁一家交上了朋友,这一家的女儿埃雷奥诺

我也追星

山西省大同市矿务局同煤三中初一五班 高健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难了:我可不是狂热追星组哎!不追星是可以,作文不写不行,怎么办呢?在脑海中搜索搜索吧!看着书包上挂的饰物、挂件,突然灵光一现——追他好了!
他是谁?给读者们一点线索吧:凌乱的黑发,皎洁的眼神,翘翘的鼻子,矮矮的个子,戴一副黑框大眼镜,系着红领结,手腕上戴着手表,永远的白衬衫、蓝外套、吊带灰短裤、白袜子和特大号红白球鞋。此人极不安分,总爱跑来跑去,像穿梭在水中的泥鳅似的。对于身边簇拥的一堆小学生总露出无奈的表情——他自己不也是个小孩吗,怎么会这样看待同龄人呢?我们先不下定论。大家应该早就猜出他是谁了吧?对,就是他——关东的名侦探,江户川柯南!(插句废话:是动画片里的~~)
“江户川柯南?为什么他的姓和日本著名小说家江户川乱步相同?为什么他的名字和英国著名小说家柯南·道尔一样?”因为这是假名呀!柯南的真实身份是高中生工藤新一,在与女朋友毛利兰约会的时候发现可疑的黑衣组织,由于观察太入神了,被黑衣组织发现并灌下毒药。不料新一并没有死,却化身为六岁的小男孩!于是结合两位侦探小说家的名字,自命名为江户川柯南。以前的好朋友阿笠博士将他寄养在不知情的小兰家中(运气太好了~)。小兰的父亲毛利小五郎是个蹩脚侦探,没神经、没头脑,常常自以为是,是个自大狂。起初他看柯南十分不顺眼,抱怨要照顾这么一个小孩,然而当他见到柯南的一大笔抚养费,立刻改口说,这个孩子多可爱啊,哈哈哈哈……还是个见钱眼开的家伙呢!于是,新一的新生活,就以柯南的名义在女朋友家展开了。
每次毛利外出办案,柯南总吵着要跟去——当然啦,他不去,我们看什么?毛利当然很不情愿,而且这个小家伙总爱私自行动,弄得别人头大,他自己又总要挨毛利的拳头。不过作为侦探,当然要观察出事现场的状况啦!地毯上的花粉、照片上的时钟、电梯按钮上的痕迹和嫌疑人的每个细微动作,都瞒不过柯南的眼睛。一次,毛利接到绑架案后火速前往现场,在与罪犯的电话中听到被绑架的孩子说那里有好大的鲸鱼、烟囱,还有很多的螃蟹。毛利带着大队人马四处寻找鲸鱼、烟囱和螃蟹,去了水族馆,去了工厂,去了买小饰品的街道,都没有发现任何线索。而柯南无意中发现天上飞过某厂商的广告,是由鲸鱼行的热气球携带飞行的。他顿时开窍,推算出通话当时鲸鱼的位置,果然找到了一栋从侧面看非常窄,就像烟囱一样的建筑。按照相对位置,柯南登上另一栋大楼,在观光电梯里望下去,露天的餐桌椅就像一只只的白色螃蟹!最终,柯南在这栋酒店大楼的门口,发现的被绑架的孩子和罪犯。我不禁佩服起柯南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事物的直觉来。他的思维能像网状扩散、拓展,不局限于线索中的字眼,而是联系到孩子的目光中与这些字眼有关的事物,结合实际与猜测,做出准确判断。柯南的行动十分有计划性,因此看到的所有情况能与猜测完全符合,条理清晰。若是这些优点我也具备,把它们应用到班级管理与学习安排中……看来得努力才是!
而在一剧场版中,柯南不但观察到了细微的线索、研究过了人们的行动,还十分勇敢地含着一口气潜下海去解救被重物困住的小兰。然而把空气送给小兰后,他自己的脚却被夹住了,小兰在迷糊状态下将他看成了新一,把空气送还给柯南,柯南才得以脱身。也许只有情侣间才会有这样的默契与心吧!柯南立刻卸下自己的背带(伸缩功能),绕在一根大柱子上,拉起重物。而毛利此时也已赶到,救出了小兰。在遇险时刻临危不惧,愿意冒生命危险解救他人,还能机智地想出办法,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啊!
但是,一个孩子的话,谁会认同呢?谁又会相信,一个孩子有那么大的能力呢?柯南每次破案,都是利用阿笠博士为他发明的手表麻醉枪瞄准毛利小五郎,发射,再利用蝴蝶结变声器模仿他的声音,把真相说出。谁知毛利又是个厚颜无耻、大言不惭的家伙,虽然觉得怪怪的,还是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对柯南很不公平,可是却帮了他隐瞒自己是身份。虽然如此,柯南还是积极地破案,不存有一丝私心,不愧为敬业的好侦探!
虽是虚构人物,但柯南的观察力、联想力和他的条理性,他的常识和他的爱心,他的“事业心”(可以这么说吧?~),都是最值得我“追”的。柯南,是没有偶像的我所“追”的闪耀的“星”!

我也追星[逍遥ぁ帅帅-原创]
发表:2004年04月16日 20点14分 栏目:[杂记随笔] 出处:家 阅读:次 鲜花:0朵 臭鸡蛋:0个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心中崇敬的名人,他就是贝多芬……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纪后年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
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家说来,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
虽然他失聪,但是他于 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说明他没有放弃他深爱着的音乐事业,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正是我崇敬他的原因。
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他的九首交响曲像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我崇敬他的叛逆气质,崇敬他的坚强性格,崇敬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崇敬他对社会的责任感……
贝多芬,我心中的明星……

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纪后年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兰籍,移居德国后,曾任当地宫廷乐长。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御厨的女儿。贝多芬生长的年代,正是约瑟夫二 世实行"开明专制"的时期,波恩的统治者也实行了一些改良的措施。波恩成了当时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地之一。贝多芬的幼年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但是,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他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 树,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强 迫孩子练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后把孩子从熟睡中拖起来拉琴,不满八岁的贝多芬被强迫在寇恩的听众面前表演、卖艺,十一岁的贝多芬就开始在剧院的乐队里工作。这种严酷的童 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 也就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

从1781年起,贝多芬在剧院工作的同时,跟乐队指挥奈弗学习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和作曲法。奈弗是位很有修养、倾向于启蒙运动的作曲家.指挥家,他对发展德国的民族歌剧、清唱剧都曾有过贡献。贝多芬通过向这位老师学习,认识到学习德国 民族音乐传统的重要,并在奈弗的引导下也接受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对德国当时的进步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787年以后,贝多芬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但贝多芬并未被艰难困苦的适遇所屈服,他设法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他醉心于诵读和研究古代神话、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学,他对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非常喜爱。他虽然没有莫扎特的早熟天赋,也没有莫扎特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他那孜孜不倦的自学所取得的成就,是他所有的前辈都不及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进步的反封建运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成长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渐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1790年他创作的大合唱《约瑟 夫二世之死》,把约瑟夫二世当做人民的救世主来赞颂,这一方面表现出他对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贝多芬早年对改良主义的不合实际的幻想。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把声乐和交响乐溶为一体的最早尝试。

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钢琴家出入维也纳的贵族门庭,并受到贵族们的热情接待和保护,他也曾一度产生过对上流社会的幻 想。但是,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毕竟与海顿,莫扎特的时代不同,时代赋予贝多芬更成熟的资产阶级自觉性和个人的自信和自尊。因而他一开始就不甘愿做贵族门的奴仆,而是要与贵族们有平等的地位。后来贝多芬渐渐发现自己的资产阶级理想和当时的封建 社会有着很大的矛盾,再加上他1796年开始面临耳聋的威胁,使贝多芬很快增长起一种对现实不满,对个人命运反抗的思想感情。

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家说来,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恶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他不得不放弃演出,而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

从1800年起,贝多芬在创作上很自然地逐渐 脱开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力求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追求新的理想。他于 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了他在创作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熟时期。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力极 为旺盛,表现出巨人般的工作能力,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品。贝多芬成熟时期作品的基本思想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在这一时期中逐步得到确立,英雄性、群众性的交响乐新风格形 成了,革命的内容、戏剧性的交响乐发展手法、形式上的各种重 大革新等等,在这一时期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聋状态中创作的。

1815一1819年是贝多芬经历的四年危机时期。当时,欧洲陷入了反动的封建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杀,黑暗笼罩着欧洲大陆。这个时期贝多芬的思想较为复杂,他的自信和坚定被失望和动摇所袭扰;创作上的英雄风格向抒情性风格转变;作品很少,大部分时间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编欧洲各国的民 歌上。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共和主义者是有其历史局限的。然而,贝多芬最后终于从沉默中挣扎出来,度过了他的危机 时期。从1819年起,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 斗争中来。此时他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乃至他创作中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 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据说在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 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 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斌、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通过对贝多芬九首交响曲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其中四首(即第三.五、六,九首)标题性交响曲的剖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贝多芬全部创作的基本面貌和他那伟大而纯真的思想,而且可以了解到交响乐创作上的重大革新,可以看到交响乐是如何从海顿、莫扎特时代过渡到以舒柏特、门德尔逊为代表的新发展时期。早在贝多芬在世时他就已被公认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音乐家, 他既是伟大的古典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驱而载入史册。

乐家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7.-1827.3.26.)
一七九二年,二十二岁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从波恩来到维也纳,一直到他一八二七年逝世,他就从未离开过这座对音乐家特别有吸引力的城市。贝多芬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在这里创作的。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一八零五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德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部交响曲取材於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辉煌的创作并不能掩饰贝多芬多难的一生。一八零二年,贝多芬由於逐渐丧失听力,悲愤之余,写下了一封可能是给他兄弟的遗嘱。激情满腔的禀性迫使他频繁地搬家。他在维也纳市区北部有温泉的地方留下了几十处居所。但是温泉最终还是无法挽救他的失聪,一八一九年,贝多芬的听力彻底丧失了。一八二七年,人们在Waehringer Friedhof 魏林格墓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八八八年,贝多芬的遗骨被安放到维也纳中央陵园。

造访音乐家贝多芬
贝多芬晚年频繁迁居,虽然留下了众多的故居,但是很多故居未能作为展览馆向游客开放。贝多芬当年喜欢居住在名叫海里根施塔特(Heiligenstadt)的地方,离市区很远,在市区的正北方。一八零二年,贝多芬居住这个城区,在这里创作了他第二部交响曲。同年十月,贝多芬在这里写下了《海里根施塔特遗嘱》,这是一封他写给两个兄弟的信,这封信并未寄出,如今仍然完好地被保存在这里。贝多芬的这处遗址如今被称作为「海里根施塔特遗嘱屋」,周二至周日向游客开放。
地址:Probusgasse 6, 1190 Wien

帕斯克瓦尔蒂楼房(Paqualitihaus)是贝多芬居住时间较长的一处住所。一八零四年至一八一五年间,贝多芬虽然数次离开这个居所,但是最后却又返回到此地。楼房的主人帕斯克瓦尔蒂是贝多芬的好朋友,每次贝多芬出走,他都吩咐佣人不要出租贝多芬的房间,因为“他总是会回来的”。在这里,贝多芬经历了创作的鼎盛期,他的第四、五、六部交响曲,第四钢琴协奏曲和歌剧《费德里奥》都是在这里创作的。

地址:Moelkerbastei 8, 1010 Wien

一八二七年,贝多芬去世时,众多的朋友和崇拜者前来吊唁。贝多芬被安葬在魏林格墓地(Waehringer Friedhof)。文学巨匠格里尔帕策曾经在悼词中说 “贝多芬把他的一切献给了众人,从他们那里却一无所获,於是他就远离了众人。”能够让贝多芬瞑目九泉的是,舒伯特一八二八年也被安葬在此,与他相伴。人们为了纪念舒伯特这位年轻的天才音乐家,在魏林格墓地的旁边修建了一座舒伯特花园(Schubertpark)。如今,这座魏林格大街上的舒伯特花园是众多游客流连的地方。

一八八八年,两位音乐大师的棺木被一起移到中央陵园。如今,贝多芬被埋葬在中央陵园名人墓地32A的第29号墓穴中。

一八八零年,崇拜贝多芬的人们还为其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从此,这个地方更名为贝多芬广场。贝多芬塑像的周围围绕著九个小天使,象徵音乐大师不朽的

  • 璐濆鑺殑涓昏鏁呬簨
    绛旓細璐濆鑺璧拌繎鑼呭眿锛岀惔澹扮獊鐒跺仠浜嗭紝灞嬪瓙閲屾湁浜哄湪璋堣瘽銆備竴涓濞樿鈭垛滆繖棣栨洸瀛愬闅惧脊鍟婏紒鎴戝彧鍚埆_杩囧嚑閬嶏紝鎬绘槸璁颁笉浣忚鎬庢牱寮癸紝瑕佹槸鑳藉惉涓鍚礉澶氳姮鑷繁鏄庢牱寮圭殑锛岄偅鏈夊濂藉晩锛佲濅竴涓敺鐨勮鈭垛滄槸鍟婏紝鍙槸闊充箰浼氱殑鍏ュ満鍒稿お璐典簡锛屽挶浠張澶┓銆傗濆濞樿鈭垛滃摜鍝ワ紝浣犲埆闅捐繃锛屾垜涓嶈繃闅忎究璇磋缃簡銆...
  • 鍏充簬璐濆鑺殑鏁呬簨
    绛旓細1銆璐濆鑺殑瀹朵笘鑳屾櫙 浠栫殑鐖朵翰绾︾堪路鑼兟疯礉澶氳姮鏄闅嗛夊笣渚寤风殑鐢烽珮闊虫瓕鎵嬶紝鍏奸挗鐞翠笌鍞辨瓕鏁欏笀锛屽洜鍡滈厭褰卞搷鍏ㄥ鐢熸椿銆傚叾姣嶇帥涓戒簹路鐜涙牸杈剧惓濞滃彧娲讳簡41宀併傝礉澶氳姮鏄涓殑绗2涓瀛愶紙绗竴涓棭澶彧娲讳簡6澶╋級锛屾鍚庡叾姣嶇帥鏍艰揪鐞冲杩樼浉缁ц癁涓5涓瀛愶紝浣嗗彧鏈変袱涓敺瀛╁崱鏂笗灏斅峰畨涓溌峰崱灏斻佸凹鍙ゆ媺鏂风害缈伴暱...
  • 璐濆鑺殑鍚嶄汉鏁呬簨
    绛旓細璐濆鑺殑鍚嶄汉鏁呬簨1 寰峰浗钁楀悕闊充箰瀹惰礉澶氳姮鎵х潃浜庨煶涔愬垱浣,缁忓父杈惧埌浜嗗鐥村閱夌殑绋嬪害,蹇樿浜嗗懆鍥寸殑涓鍒,鐢氳嚦蹇樿浜嗗悆楗 涓澶,楗ヨ偁杈樿緲鐨勮礉澶氳姮鏉ュ埌涓瀹堕キ棣嗗噯澶囩敤椁,鐐硅繃鑿滃湪绛夊緟鐨勯棿闅,浠栫敤鎵嬫暡鐫妗屽瓙,鍢撮噷鍝煎敱鐫,浠栦竴鎷嶈吙,鏈変簡,鑴戜腑闂繃闊充箰鐨勭伀鑺,浠栬刀绱ф嬁璧烽妗屼笂鐨勮彍璋,鍦ㄨ彍璋辩殑鑳岄潰蹇熷湴璁板綍璧锋潵,瀹屽叏娌夋蹈...
  • 璐濆鑺殑鏁呬簨
    绛旓細璐濆鑺殑绁栫埗涓庣埗浜查兘鏄寤锋瓕鎵.鍦ㄥぇ灞閮ㄦ椂闂撮噷,浠栫殑鐖朵翰閮藉枬寰楀ぇ閱,娌℃湁瀵瑰搴拰鐫﹁繃涓鐐,鐢氳嚦杩炲浜轰滑鏄惁鏈夎冻澶熺殑鍚冪┛閮戒粠鏈繃闂.璧峰垵,鍠勮壇鐨勭鐖惰繕鑳戒娇杩欎釜瀹跺涵鍏嶅彈澶鐨勮嫤;鍙嶈繃鏉,浠栨渶澶х殑瀛欏瓙鐨勯煶涔愭墠骞蹭篃浣胯佷汉瑙夊緱鑾ぇ鐨勫揩鎱.浣嗘槸褰撳皬璐濆鑺彧鏈夊洓宀佹椂,绁栫埗灏卞幓涓栦簡.璐濆鑺殑鐖朵翰甯告妸瀛╁瓙鎷...
  • 鍚嶄汉浼犺礉澶氳姮浜虹墿缁忓巻銆愯鍏蜂綋鐐广
    绛旓細璐濆鑺1770骞12鏈17鏃ュ嚭鐢熶簬璐瘨鐨勫搴紝鐖朵翰鏄瓕鍓ф紨鍛橈紝鎬ф牸绮楅瞾锛岀埍閰楅厭锛屾瘝浜叉槸涓コ浠嗐傝礉澶氳姮鏈汉鐩歌矊涓戦檵锛岀骞村拰灏戝勾鏃朵唬鐢熸椿鍥拌嫤锛岃繕缁忓父鍙楀埌鐖朵翰鐨勬墦楠傘傝礉澶氳姮鍗佷竴宀佸姞鍏ユ垙闄箰闃燂紝鍗佷笁宀佸綋澶ч鐞存墜銆傚崄涓冨瞾涓ф瘝锛屼粬鐙嚜涓浜烘壙鎷呯潃涓や釜鍏勫紵鐨勬暀鑲茬殑璐d换銆1792骞12鏈堣礉澶氳姮绂诲紑浜嗘晠涔℃尝鎭╋紝鍓嶅線闊充箰...
  • 璐濆鑺殑缁忓吀鍔卞織鏁呬簨
    绛旓細璐濆鑺殑缁忓吀鍔卞織鏁呬簨 绡1 鑹伴毦纾ㄩ毦 璐濆鑺嚭鐢熷湪涓涓传鍥扮殑瀹跺涵锛堣礉澶氳姮鍑虹敓鐨勬晠浜锛夛紝鐖朵翰鏄竴涓粡甯搁叄閰掔殑鐢烽珮闊虫瓕鎵嬶紝姣嶄翰鏄釜濂充粏銆傝壈鑻︾殑绔ュ勾鐢熸椿娌℃湁璁╄礉澶氳姮鍍忚帿鎵庣壒鍎挎椂閭f牱浜彈杩囧搴殑娓╂儏銆備竴寮濮嬨備汉鐢熷浜庝粬鏉ヨ锛屼竴鍒囬兘鏄偅涔堟偛鎯ㄨ屾畫鏆淬傜埗浜叉兂鍙戞帢浠栫殑闊充箰澶╂枌锛屾妸浠栧綋鍋氱绔ヤ竴鑸偒鑰銆
  • 闊充箰瀹璐濆鑺殑鏁呬簨
    绛旓細鐡︽牸绾崇О璐濆鑺殑銆婄涓冧氦鍝嶆洸銆(浣滃搧92鍙)涓衡滆垶韫堢殑鏋佽嚧鈥濄佲滄渶楂樺舰寮忕殑鑸炶箞鈥濄佲滄寜鐓х悊鎯冲舰寮忕殑韬綋杩愬姩鐨勬渶濡欑殑浣撶幇鈥濄傛嵁璇翠粬鏇捐鎯冲湪鏉庢柉鐗圭殑閽㈢惔浼村涓,鐢ㄨ垶韫堟潵琛ㄧ幇銆婄涓冧氦鍝嶆洸銆嬨傜摝鏍肩撼鐨勭悊鎯,鍚庢潵鐢变縿鍥借垶鍓х紪瀵奸┈杈涘疄鐜颁簡銆1938骞,浠栨妸杩欓儴浜ゅ搷鏇茬紪鎴愪簡鑺暰鑸,鐢ㄦ潵琛ㄧ幇涓涓瘬瑷寮鐨勬晠浜鎯呰妭鈥斺斾笘鐣...
  • 璐濆鑺殑灏鏁呬簨浠ュ強鍚ず
    绛旓細鏁呬簨涓锛氬洓宀佺粌鐞 璐濆鑺嚭鐢熶簬寰峰浗鐨勬尝鎭╋紝鏄淮涔熺撼鍙ゅ吀涔愭淳鐨勪唬琛ㄤ汉鐗╀箣涓锛屾娲茶憲鍚嶇殑浣滄洸瀹躲璐濆鑺殑鐖朵翰鏄釜鐢烽珮闊虫瓕鎵嬶紝浠栨兂鎸栨帢鍎垮瓙鐨勯煶涔愬ぉ璧嬶紝甯屾湜鎶婁粬鍩瑰吇鎴愯帿鎵庣壒閭f牱鐨勭绔ャ傜埗浜叉湜瀛愭垚榫欏績鍒囷紝璐濆鑺4宀佹椂锛岀埗浜插氨閫肩潃浠栫粌鐞淬傛妸浠栧叧鍦ㄦ埧闂撮噷锛屼竴缁冨氨鏄ソ鍑犱釜灏忔椂銆傚竷缃涔犱换鍔★紝瀹屼笉鎴愬氨...
  • 璐濆鑺鎴愬姛鐨勪簨渚 璐濆鑺垚鍔鐨勬晠浜3绡
    绛旓細璐濆鑺鎴愬姛鐨勬晠浜绡1 璐濆鑺紝鏄痉鍥界潃鍚嶉煶涔愬銆備粬鐨勭骞存槸涓嶅垢鐨勶紝鐖朵翰浠ョ矖鏆寸殑鎬佸害閫艰揩浠栧涔犻煶涔愶紝缇界閿惔銆佹彁鐞存垚浜嗕粬鐖朵翰鍘嬭揩浠栫殑鏋烽攣锛屽簡骞哥殑鏄紝浠栭偅涓棰楀ソ瀛︾殑蹇冿紝绔熺劧娌℃湁琚帇鐏備粬鍗佷笁宀佸叆鎴忛櫌涔愰槦锛屽綋澶ч鐞存墜锛屽崄涓冨瞾鐢变簬鎱堟瘝鍘讳笘锛屾寫璧蜂簡鍏ㄥ鐢熸椿鐨勯噸鎷呫備笉骞哥殑浜嬫儏鍙戠敓浜嗭紝姝e綋浠栧湪...
  • 璐濆鑺殑鏁呬簨50瀛
    绛旓細璐濆鑺鍑虹敓浜庡痉鍥芥尝鎭╋紝浠庡皬灏辫鐖哥埜閫肩潃缁冧範閽㈢惔锛屽叓宀佹娲插贰婕斻備负浜嗙敓璁★紝瀹冨綋浜嗗寤蜂箰甯堬紝鎺ュ彈浜嗕箰甯堥暱鐨勬暀璇诧紝鍒濇鎳傚緱浜嗕氦鍝嶄箰涓悇绉嶄箰鍣ㄧ殑鐗圭偣鍜屼綔鐢ㄣ傞潚骞存椂鍒扮淮涔熺撼鎷滆鑾墡鐗癸紝寰楀埌璇勮锛氣滄湭鏉ョ殑闊充箰瀹垛濄傚悗缁忓巻浜嗕抚姣嶃佸け鎭嬨佽宠亱鐨勬墦鍑伙紝鍗村湪娴峰埄鏍规柦濉旂壒閬椾功鍚庯紝鍛愬枈鈥滄垜瑕佹壖浣忓懡杩愮殑鍜藉枆锛屽畠...
  • 扩展阅读:贝多芬双耳失聪的故事 ... 贝多芬耳聋的故事 ... 贝多芬的励志故事 ... 莫扎特的真正死因 ... 贝多芬耳朵失聪的故事 ... 贝多芬一生经历的挫折 ... 贝多芬简短小故事 ... 贝多芬十大名曲 ... 贝多芬耳聋励志事例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