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习俗 腊八节的习俗

\u814a\u516b\u8282\u7684\u4e60\u4fd7\u6709\u54ea\u4e9b?

\u8fc7\u4e86\u814a\u516b\u5c31\u662f\u5e74\uff0c\u814a\u516b\u7684\u5230\u6765\u610f\u5473\u7740\u65b0\u5e74\u5c06\u81f3\u3002\u5728\u8fd9\u4e00\u5929\uff0c\u5404\u5bb6\u5404\u6237\u90fd\u4f1a\u71ac\u5f88\u591a\u7684\u814a\u516b\u7ca5\uff0c\u9664\u4e86\u81ea\u5df1\u5403\uff0c\u8fd8\u4f1a\u5206\u7ed9\u5916\u9762\u90a3\u4e9b\u6709\u9700\u8981\u7684\u4eba\u3002\u4f46\u4f60\u77e5\u9053\u9664\u4e86\u814a\u516b\u7ca5\uff0c\u8fd9\u4e00\u5929\u8fd8\u6709\u4ec0\u4e48\u597d\u73a9\u7684\u5417\uff1f

1\u3001\u5403\u814a\u516b\u7ca5
\u814a\u516b\u8fd9\u4e00\u5929\u6709\u5403\u814a\u516b\u7ca5\u7684\u4e60\u4fd7\uff0c\u814a\u516b\u7ca5\u4e5f\u53eb\u4e03\u5b9d\u4e94\u5473\u7ca5\u3002\u6211\u56fd\u559d\u814a\u516b\u7ca5\u7684\u5386\u53f2\uff0c\u5df2\u6709\u4e00\u5343\u591a\u5e74\u3002\u6700\u65e9\u5f00\u59cb\u4e8e\u5b8b\u4ee3\u3002
\u4e0d\u540c\u5730\u533a\u814a\u516b\u7ca5\u7684\u7528\u6599\u867d\u6709\u4e0d\u540c\uff0c\u4f46\u57fa\u672c\u4e0a\u90fd\u5305\u62ec\u5927\u7c73\u3001\u5c0f\u7c73\u3001\u7cef\u7c73\u3001\u9ad8\u7cb1\u7c73\u3001\u7d2b\u7c73\u3001\u858f\u7c73\u7b49\u8c37\u7c7b\uff0c\u9ec4\u8c46\u3001\u7ea2\u8c46\u3001\u7eff\u8c46\u3001\u82b8\u8c46\u3001\u8c47\u8c46\u7b49\u8c46\u7c7b\uff0c\u7ea2\u67a3\u3001\u82b1\u751f\u3001\u83b2\u5b50\u3001\u67b8\u675e\u5b50\u3001\u6817\u5b50\u3001\u6838\u6843\u4ec1\u3001\u674f\u4ec1\u3001\u6842\u5706\u3001\u8461\u8404\u5e72\u3001\u767d\u679c\u7b49\u5e72\u679c\u3002\u814a\u516b\u7ca5\u4e0d\u4ec5\u662f\u65f6\u4ee4\u7f8e\u98df\uff0c\u66f4\u662f\u517b\u751f\u4f73\u54c1\uff0c\u5c24\u5176\u9002\u5408\u5728\u5bd2\u51b7\u7684\u5929\u6c14\u91cc\u4fdd\u517b\u813e\u80c3\u3002
2\u3001\u796d\u7940
\u814a\u516b\u672c\u6765\u5c31\u662f\u796d\u7940\u7684\u65e5\u5b50\uff0c\u4e00\u4e9b\u5730\u65b9\u81f3\u4eca\u8fd8\u4fdd\u7559\u7740\u8fd9\u6837\u7684\u4e60\u4fd7\u3002\u796d\u7940\u7684\u5bf9\u8c61\u5305\u62ec\uff1a\u5148\u556c\u795e\u795e\u519c\u3001\u53f8\u556c\u795e\u540e\u7a37\u3001\u519c\u795e\u7530\u5b98\u4e4b\u795e\u3001\u90ae\u8868\u7566\u795e\u3001\u5f00\u8def\u3001\u5212\u7586\u754c\u4e4b\u4eba\u3001\u732b\u864e\u795e\u3001\u574a\u795e\u3001\u6c34\u5eb8\u795e\u3001\u6606\u866b\u795e\u7b49\u3002\u5510\u5b8b\u540e\u6765\u53c8\u878d\u5165\u4e86\u62dc\u796d\u4f5b\u7956\u7684\u6210\u5206\uff0c\u4f5b\u6559\u4e60\u60ef\u5728\u8fd9\u5929\u796d\u4f5b\u3002
3\u3001\u5403\u51b0
\u814a\u516b\u524d\u4e00\u5929\uff0c\u4eba\u4eec\u4e00\u822c\u7528\u94a2\u76c6\u8200\u6c34\u7ed3\u51b0\uff0c\u7b49\u5230\u4e86\u814a\u516b\u8282\u5c31\u8131\u76c6\u51b0\u5e76\u628a\u51b0\u6572\u6210\u788e\u5757\u3002\u636e\u8bf4\u8fd9\u5929\u7684\u51b0\u5f88\u795e\u5947\uff0c\u5403\u4e86\u5b83\u5728\u4ee5\u540e\u4e00\u5e74\u4e0d\u4f1a\u809a\u5b50\u75bc\u3002
4\u3001\u6ce1\u5236\u814a\u516b\u849c
\u5317\u4eac\u3001\u534e\u5317\u5927\u90e8\u5206\u5730\u533a\u8fd8\u6709\u5728\u8fd9\u5929\u6ce1\u5236\u814a\u516b\u849c\u7684\u4e60\u4fd7\uff0c\u814a\u516b\u849c\u5373\u662f\u7528\u918b\u6ce1\u7684\u849c\uff0c\u7528\u7d2b\u76ae\u849c\u548c\u7c73\u918b\uff0c\u628a\u849c\u74e3\u7684\u8001\u76ae\u53bb\u6389\uff0c\u6d78\u5165\u7c73\u918b\u4e2d\uff0c\u88c5\u5165\u5c0f\u575b\u5c01\u4e0a\u53e3\u653e\u5230\u4e00\u4e2a\u51b7\u7684\u5730\u65b9\uff0c\u76f4\u5230\u849c\u53d8\u6210\u7eff\u8272\u3002

5\u3001\u5236\u814a\u516b\u8c46\u8150
\u5b89\u5fbd\u9ed4\u53bf\u6c11\u95f4\u4e60\u4fd7\uff0c\u662f\u5f53\u5730\u7684\u98ce\u5473\u7279\u4ea7\uff0c\u5c06\u81ea\u5236\u8c46\u8150\u6652\u5e72\u53ef\u7559\u65e5\u540e\u5403\u3002\u5177\u4f53\u5236\u4f5c\u8fc7\u7a0b\u5982\u4e0b\uff1a\u7528\u4e0a\u7b49\u5c0f\u9ec4\u8c46\u505a\u6210\u8c46\u8150\uff0c\u628a\u8c46\u8150\u62b9\u4ee5\u76d0\u6c34\uff0c\u5728\u6e29\u548c\u7684\u592a\u9633\u4e0b\u6162\u6162\u70e4\u6652\u800c\u6210\u3002\u201c\u814a\u516b\u8c46\u8150\u201d\u5e73\u65f6\u7528\u8349\u7ef3\u60ac\u6302\u5728\u901a\u98ce\u5904\u667e\u7740\uff0c\u5403\u65f6\u6458\u53d6\uff0c\u4e00\u822c\u53ef\u667e\u653e\u4e09\u4e2a\u6708\u4e0d\u53d8\u8d28\u3001\u53d8\u5473\u3002
6\u3001\u5403\u814a\u516b\u9762
\u9664\u4e86\u751c\u53e3\u6216\u54b8\u53e3\u7684\u814a\u516b\u7ca5\uff0c\u4ee5\u53ca\u814a\u516b\u849c\u3001\u814a\u516b\u8c46\u8150\u4e4b\u5916\uff0c\u5f53\u7136\u4e5f\u5c11\u4e0d\u4e86\u9655\u897f\u7684\u814a\u516b\u9762\u3002\u5728\u6bcf\u5e74\u519c\u5386\u814a\u6708\u521d\u516b\u65e9\u4e0a\u592a\u9633\u51fa\u6765\u4e4b\u524d\uff0c\u9655\u897f\u4eba\u5bb6\u5bb6\u6237\u6237\u90fd\u8981\u5403\u7897\u70ed\u6c14\u817e\u817e\u3001\u56db\u6ea2\u98d8\u9999\u7684\u814a\u516b\u9762\u3002

腊八节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 腊八粥材料 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腊月《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腊八节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有的农民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有的地区人们陈设香腊刀头和糖点果品敬供“灶神”等。其实,现在的人们大都不信奉“神灵”之类,这样做只是沿袭古代的某些习俗,或者只是趣味罢了。
腊八粥
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1]还有一说,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另有一说是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2],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汉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 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俩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 腊八粥材料展示
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 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
编辑本段腊八节习俗
综述
[3]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腊祭”本是原始先民庆贺农业丰收的报酬之礼,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庆。那么,腊八节有何习俗呢?
祭祀
[3]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 腊八节
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 、司啬神后稷 、农神田官之神 、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 、猫虎神、坊神堤防 、水庸神水沟 、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各地的习俗
[1]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仍然保留着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习俗。各地腊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北京腊八节的习俗: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西北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陕西腊八节的习俗: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腊八节的习俗: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腊八节的习俗: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和陕北一样,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西宁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江浙腊八节的习俗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编辑本段腊八粥
[3] 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选料有讲究
[3]如今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腊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独具特色。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豆类是“腊八粥”的配料,常用的有黄豆、赤小豆。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中医认为本品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不可小看“腊八粥”中果仁的食疗作用,花生和核桃是不可缺少的原料。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如果在“腊八粥”内再加羊肉、狗肉、鸡肉等,就更使腊八粥营养滋补价值倍增。对于高血压患者,不妨在粥里加点白萝卜、芹菜,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如果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何首乌、枸杞子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对血脂也有辅助的调节作用,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燕麦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食用燕麦后可减慢血糖值的上升,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麦后可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对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妨在粥里放点燕麦。大枣也是一种益气养血、健脾的食疗佳品,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一定疗效。
腊八粥历史记载
[3]《鸡肋篇》所记配方: 腊八粥
“宁州(今辽宁复县一带)腊月八日,人家竟作白粥,于上以林栗之类,染以众色,为花鸟象,更相送遗。” 《金瓶梅》所记配方:“(苏周)粳米投着各样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粥儿。” 《明宫史》所记配方:“(明宫内)前几日将红枣捣破泡汤,至初八早,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于佛圣前,并于房牖、园树、 井灶之上,各分布所煮之粥。” 《清嘉录》所记配方:“(苏州)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调之腊八粥;或有债自僧尼者,名曰佛粥。” 《红楼梦》所记配方:各色米豆加五种菜果(红枣、栗子、花生、蒙用、香芋)。 宋朝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每逢十二月初八日,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各个寺院送七宝五味粥让门徒斗饮,称之为“腊八粥”,又称“佛粥”。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中说:“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也说的是腊八送粥之事。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江米、桂圆,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技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颇有京城特色。 天津人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芸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关中地区的群众,都十分重视“腊八节”。但又各有不同的讲究。富平县的农家,这一天喜欢酿酒,名曰“腊脚”;长安县的古风俗,这一天要煮肉糜,抛洒在花木之上,谓之“不歇枝”;乾县、礼泉一带,讲究腊八节要给老人送粥,女方家要请新女婿吃粥;凤翔一带则是用黄米和八种豆子,加上油盐做一顿腊八焖饭;铜川地区的农村,在这天还流传着为幼男幼女剃头理发的习惯。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青海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但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异乡人来此品尝,虽入乡随俗,但很难习惯,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腊八与粥可谓密切相关,而粥喝在腊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样,喝出了水平。 河北腊八粥制作方法:将大白云豆提前(最好头一天晚上泡,第二天用)泡发至胖大;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去绿色芯,同白云豆先下入煮锅煮20分钟,再加入大米、糯米、麦仁、葛仙米、小枣及饭豆,栗子去掉硬壳和内衣。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钟,至粥稠豆糯、枣烂时止。 粥熟后加蜜桂花、红糖(或先将红糖煮成糖汁,加在粥中)拌匀即成。 从营养功效看,腊八粥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并有御寒作用,是冬令的滋补佳品,故能传承百代而不衰。
煮“五豆”
[3]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编辑本段饮食习俗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
腊八蒜
[3]老北京人家,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 腊八蒜
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没有卖腊八蒜的。这是为什么呢?您想啊,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再说了,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么过。 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紫皮蒜?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 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米醋?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那老醋熏醋泡过蒜色泽发黑,蒜瓣也不够绿,口感较差,尤其是熏醋,略带糊味,也许这正是它的特色,
翡翠碧玉腊八蒜
[3]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 腊八蒜
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豆腐
[3]“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面
[3]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习俗二:吃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荤腊八粥 :
1、土豆和小米各120千克煮半熟,大蒜20千克均捣碎后用兆福牌原味牛油调和
2、冬瓜片35千克 白菜丝25千克 青椒丝15千克 鸡肉末25千克作配料放入
3、加入适量清水和调味品:味精、盐、黄酒、花椒等然后文火相煮
4、煮至冒气停火几分钟,然后再文火相煮,反复三次左右即可出

习俗三:吃腊八蒜
老北京人家,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没有卖腊八蒜的。这是为什么呢?您想啊,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再说了,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么过。

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紫皮蒜?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近年来市场上紫皮蒜不多见。用一般的蒜,泡出来,别看瓣大但口感不脆,发紫。种蒜的又怎么说呢?紫皮蒜低产,比一般的蒜少收两成,谁还种?紫皮蒜在市场上偶有所见,麦收后就上市了,价格比一般蒜高三分之一。这道理不是一样吗?收成少,可能卖个好价呀!

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米醋?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那老醋熏醋泡过蒜色泽发黑,蒜瓣也不够绿,口感较差,尤其是熏醋,略带糊味,也许这正是它的特色,其实这只是习惯罢了,好吃不如爱吃嘛!

腊八粥食俗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宋朝 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每逢十二月初八日,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各个寺院送七宝五味粥让门徒斗饮,称之为“腊八粥”,又称“佛粥”。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中说:“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也说的是腊八送粥之事。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天津人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芸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青海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异乡人来此品尝,虽入乡随俗,但很难习惯,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腊八与粥可谓密切相关,而粥喝在腊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样,喝出了水平。

河北腊八粥制作方法:将大白云豆提前(最好头一天晚上泡,第二天用)泡发至胖大;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去绿色芯,同白云豆先下入煮锅煮20分钟,再加入大米、糯米、麦仁、葛仙米、小枣及饭豆,栗子去掉硬壳和内衣。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钟,至粥稠豆糯、枣烂时止。 粥熟后加蜜桂花、红糖(或先将红糖煮成糖汁,加在粥中)拌匀即成。
特点:黏糯滑软,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年迈体弱者食此粥有利于恢复健康。不论哪种腊八粥,都有暖肚、润肠、补脾、清肺等功能。

国人如此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说来,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应注意不宜多喝。其实,何止是腊八,平素喝粥,对老年人也是大有裨益的。粥的品种也相当多,可因人而异,按需选择,酌情食用。

腊八习俗

  腊八节习俗
  综述
  [3]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腊祭”本是原始先民庆贺农业丰收的报酬之礼,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庆。那么,腊八节有何习俗呢?
  祭祀
  [3]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 腊八节
  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 、司啬神后稷 、农神田官之神 、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 、猫虎神、坊神堤防 、水庸神水沟 、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各地的习俗
  [1]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仍然保留着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习俗。各地腊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北京腊八节的习俗: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西北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陕西腊八节的习俗: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腊八节的习俗: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腊八节的习俗: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和陕北一样,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西宁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江浙腊八节的习俗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吃腊八粥,腌制腊八蒜



  • 鑵婂叓鑺鐨涔犱織鏈夊摢浜?
    绛旓細鍥剧墖鏉ユ簮锛氳瑙変腑鍥 浜屻佽厞鍏播浠ュ鐨涔犱織锛氳厞鍏挏銆佽厞鍏潰 鑵婂叓鑺鐨勪範淇楁渶骞夸负浜虹煡鐨勫簲璇ユ槸鍠濊厞鍏播锛屼絾闄ゆ涔嬪锛屽叾瀹炶繕鏈夊悆鑵婂叓钂滃拰鑵婂叓闈㈢殑涔犱織銆傝厞鍏挏鏄崕鍖楀湴鍖轰汉浠枩娆㈠悆鐨勯鐗╋紝鑵婂叓闈㈠垯鏄寳鏂逛互闈㈤涓轰富鐨勫湴鍖虹殑鑵婂叓鑺備紶缁熶箣涓銆傝厞鍏潰浼氬湪闈腑鍔犲叆鏈ㄨ炽侀粍璞嗐佹潖椴嶈弴銆佽儭钀濆崪绛夛紝鍙や唬鐨勬椂鍊...
  • 鑵婂叓鑺鏈変粈涔堥淇?
    绛旓細鑵婂叓鑺鏄腑鍥戒紶缁熻妭鏃ヤ箣涓锛岄氬父鍦ㄥ啘鍘嗗崄浜屾湀鍒濆叓搴嗙銆傚湪杩欎竴澶╋紝浜轰滑浼氬弬涓庡绉嶄紶缁涔犱織鍜屾椿鍔ㄣ備互涓嬫槸鑵婂叓鑺傜殑涓浜涗富瑕侀淇楋細1. 鑵婂叓绮ョ殑椋熺敤锛氳厞鍏妭褰撳ぉ锛屾渶浼犵粺鐨勯鐗╂槸鑵婂叓绮ャ傝繖绉嶇播鐢卞绉嶆潅绮拰璞嗙被鐔埗鑰屾垚锛屽瘜鍚薄寰佹剰涔夛紝浠h〃鐫涓版敹鍜屽鏉ュ勾鐨勭編濂界鎰裤2. 绁浠紡锛氬湪鏌愪簺鍦板尯锛屼汉浠細鍦...
  • 鑵婂叓鑺鐨涔犱織鏈夊摢浜
    绛旓細浜屻佽樃鑵婂叓閱 鑵婂叓閱嬶紝浼犵粺鑵婂叓鑺備範淇銆傚湪鑵婂叓杩欏ぉ鐢ㄩ唻娉″ぇ钂滅殑涔犱織锛屽悕鈥滆厞鍏唻鈥濄傝厞鍏唻锛岃娉″埌澶у勾鍒濅竴锛屽垵涓鍚冮ズ瀛愶紝瑕佸悆绱犻ズ瀛愶紝鍙栦竴骞寸礌绱犲噣鍑涔嬫剰锛岃樃鑵婂叓閱嬪悆锛屽埆鏈変竴鐣粙鍛虫槸銆傗滆厞鍏唻鈥濅笉浠呭懗閬撻唶姝o紝鑰屼笖涔呮斁涓嶅潖銆備笁銆佸悆鍐 鑵婂叓鍓嶄竴澶╋紝浜轰滑涓鑸敤閽㈢泦鑸姘寸粨鍐帮紝绛夊埌浜嗚厞鍏妭灏辫劚...
  • 鑵婂叓鑺鏈夊摢浜涗紶缁熼淇
    绛旓細鑵婂叓鑺鐨涔犱織鏈夌キ绁銆佸枬鑵婂叓绮ャ佹场鑵婂叓钂溿佸埗鑵婂叓璞嗚厫銆佽厞鍏潰銆1銆佺キ绁 鍙や唬绁鐨勫璞℃湁鍏細鍏堝暚绁炵鍐溿佸徃鍟鍚庣ǚ銆佸啘绁炵敯瀹樹箣绁炪侀偖琛ㄧ暒绁炲鍒涚敯闂村簮鑸嶃佸紑璺佸垝鐤嗙晫涔嬩汉銆佺尗铏庣銆佸潑绁炲牑闃层佹按搴哥姘存矡銆佹槅铏銆傚埌浜嗗攼瀹嬶紝姝よ妭鍙堣钂欎笂绁炰經鑹插僵銆2銆佸枬鑵婂叓绮 鎹鎴戝浗鍠濊厞鍏播鐨勭殑鍘嗗彶...
  • 鑵婃湀鍒濆叓鏈変粈涔堥淇
    绛旓細3銆佽厞鍏挏 娉¤厞鍏挏涔熸槸鑵婂叓鑺鑺傛棩椋熶織锛屽挨鍏舵槸鍗庡寳鍦板尯鐨勬眽鏃忎紶缁熷皬鍚冦傚湪闃村巻鑵婃湀鍒濆叓鐨勮繖澶╁瀹舵埛鎴风敤閱嬫场鍒惰挏銆4銆侀ズ瀛 鑵婂叓钂滅殑鍛抽亾閰革紝鏈変簺杈c傞氬父閰嶇潃鍒氬嚭閿呯殑楗哄瓙涓璧峰悆銆傛槬鑺傛湡闂达紝鑵婂叓钂滀笉浠呮槸涓閬撲綈椁愬皬鑿滐紝瀵逛簬杩囧勾鐨勫悆璐т滑鏄竴澶х闊炽5銆佽厞鍏潰 鍖楁柟寰堝鍦板尯鏈夊悆鑵婂叓闈㈢殑涔犱織銆傝厞鍏潰...
  • 鑵婂叓鑺鏈変粈涔堥淇
    绛旓細2銆鑵婂叓绮ヨ厞鍏播涔熷彨鈥滀竷瀹濅簲鍛崇播鈥濄備腑鍥藉枬鑵婂叓绮ョ殑鍘嗗彶锛屽凡鏈変竴鍗冨骞淬傛渶鏃╁紑濮嬩簬瀹嬩唬銆傛瘡閫㈣厞鍏繖涓澶╋紝涓嶈鏄湞寤枫佸畼搴溿佸闄㈣繕鏄粠姘戠櫨濮撳閮借鍋氳厞鍏播銆3銆佽厞鍏挏鑵婂叓钂滃氨鏄湪闃村巻鑵婃湀鍒濆叓鐨勮繖澶╂潵娉″埗钂滐紝鏄寳鏂癸紝灏ゅ叾鏄崕鍖楀湴鍖虹殑涓涓涔犱織銆傚叾鏉愭枡灏辨槸閱嬪拰澶ц挏鐡e効銆
  • 鑵婂叓鑺甯歌鐨涔犱織鏈夊摢浜
    绛旓細3. 鍒朵綔鑵婂叓璞嗚厫锛氳厞鍏眴鑵愭槸瀹夊窘鐪侀粩鍘跨殑鐗逛骇锛屽埗浣滆繃绋嬫槸灏嗚嚜鍒惰眴鑵愭檼骞诧紝浠ュ鏃ュ悗椋熺敤銆傝繖绉嶈眴鑵愰氬父浼氬湪娓╁拰鐨勯槼鍏変笅鎱㈡參鏅掑共锛屽彲浠ヤ繚瀛樹笁涓湀鑰屼笉鍙樿川銆4. 娉″埗鑵婂叓钂滐細鍦ㄥ寳浜拰鍗庡寳鍦板尯锛屼汉浠湁鍦鑵婂叓鑺娉″埗鑵婂叓钂滅殑涔犱織銆傝厞鍏挏鏄敤閱嬫蹈娉$殑钂滃ご锛岀粡杩囦竴娈垫椂闂寸殑娴告场鍚庯紝钂滃ご浼氬彉鎴愮豢鑹层5. 鍚...
  • 鑵婂叓鑺鐨勯淇楁湁鍝簺
    绛旓細2銆鑵婂叓绮ヨ厞鍏播涔熷彨鈥滀竷瀹濅簲鍛崇播鈥濄備腑鍥藉枬鑵婂叓绮ョ殑鍘嗗彶锛屽凡鏈変竴鍗冨骞淬傛渶鏃╁紑濮嬩簬瀹嬩唬銆傛瘡閫㈣厞鍏繖涓澶╋紝涓嶈鏄湞寤枫佸畼搴溿佸闄㈣繕鏄粠姘戠櫨濮撳閮借鍋氳厞鍏播銆3銆佽厞鍏挏鑵婂叓钂滃氨鏄湪闃村巻鑵婃湀鍒濆叓鐨勮繖澶╂潵娉″埗钂滐紝鏄寳鏂癸紝灏ゅ叾鏄崕鍖楀湴鍖虹殑涓涓涔犱織銆傚叾鏉愭枡灏辨槸閱嬪拰澶ц挏鐡e効銆
  • 鑵婂叓鑺鐨勯淇
    绛旓細2銆佸枬鑵婂叓绮 鑵婂叓绮ワ紝鍙堢О鈥滀竷瀹濅簲鍛崇播鈥濄佲滀經绮モ濄佲滃ぇ瀹堕キ鈥濈瓑锛屾槸涓绉嶇敱澶氭牱椋熸潗鐔埗鑰屾垚鐨勭播銆鑵婂叓鑺鍠濊厞鍏播鐨涔犱織鏉ユ簮浜庝經鏁欍傚啘鍘嗗崄浜屾湀鍒濆叓杩欏ぉ鏄經绁栭噴杩︾墴灏兼垚閬撲箣鏃ワ紝鍙ゅ嵃搴︿汉涓轰簡涓嶅繕浣涚鎴愰亾浠ュ墠鎵鍙楃殑鑻﹂毦锛屼篃涓轰簡绾康浣涚鍦ㄥ崄浜屾湀鍒濆叓鎮熼亾鎴愪經锛屼究鍦ㄨ繖澶╀互鍚冩潅鎷岀播浣滀负绾康銆傝嚜浠...
  • 鑵婂叓鑺鏈変粈涔堥淇 浼犵粺
    绛旓細鑵婂叓鑺鐨勪富瑕涔犱織鏈夊枬鑵婂叓绮ャ佹场鑵婂叓钂溿佸悆鍐般佹檼鑵婂叓璞嗚厫銆佸悆鑵婂叓闈1銆佸枬鑵婂叓绮 鑵婂叓绮ヤ竴鑸敱绯背銆佺孩璞嗐佹鍦嗐佹灒瀛愩佹牀瀛愩佽姳鐢熴佺櫧鏋滅瓑鐔埗鑰屾垚锛岄鐢滅儹涔庛傚緢澶氫汉璁や负鑵婂叓绮ユ槸鐢卞叓绉嶆潗鏂欑粍鎴愮殑锛屽叾瀹炶繖鏄竴涓璇嗚鍖恒傗滆厞鍏播鈥濇槸鎸囪厞鏈堝垵鍏仛鐨勭播锛岃屼笉鏄敱鍏鏉愭枡鍋氱殑绮ャ傝嚦浜庤厞鍏播...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