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说刘禹锡是怎样的人

\u5218\u79b9\u9521\u662f\u4e2a\u4ec0\u4e48\u6837\u7684\u4eba\uff1f

[\u53e4\u4ee3\u6587\u5b66]\u5218\u79b9\u9521\uff084\uff09

\u5218\u79b9\u9521\uff08772\uff0d842\uff09\uff0c\u5b57\u68a6\u5f97 \uff0c\u6c49\u65cf\uff0c\u5510\u671d\u5f6d\u57ce\u4eba\uff0c\u7956\u7c4d\u6d1b\u9633\uff0c\u5510\u671d\u6587\u5b66\u5bb6\uff0c\u54f2\u5b66\u5bb6\uff0c\u81ea\u79f0\u662f\u6c49\u4e2d\u5c71\u9756\u738b\u540e\u88d4\uff0c\u66fe\u4efb\u76d1\u5bdf\u5fa1\u53f2\uff0c\u662f\u738b\u53d4\u6587\u653f\u6cbb\u6539\u9769\u96c6\u56e2\u7684\u4e00\u5458\u3002\u5510\u4ee3\u4e2d\u665a\u671f\u8457\u540d\u8bd7\u4eba\uff0c\u6709\u201c\u8bd7\u8c6a\u201d\u4e4b\u79f0\u3002\u4ed6\u7684\u5bb6\u5ead\u662f\u4e00\u4e2a\u4e16\u4ee3\u4ee5\u5112\u5b66\u76f8\u4f20\u7684\u4e66\u9999\u95e8\u7b2c\u3002\u653f\u6cbb\u4e0a\u4e3b\u5f20\u9769\u65b0\uff0c\u662f\u738b\u53d4\u6587\u6d3e\u653f\u6cbb\u9769\u65b0\u6d3b\u52a8\u7684\u4e2d\u5fc3\u4eba\u7269\u4e4b\u4e00\u3002\u540e\u6765\u6c38\u8d1e\u9769\u65b0\u5931\u8d25\u88ab\u8d2c\u4e3a\u6717\u5dde\u53f8\u9a6c\uff08\u4eca\u6e56\u5357\u5e38\u5fb7\uff09\u3002\u636e\u6e56\u5357\u5e38\u5fb7\u5386\u53f2\u5b66\u5bb6\u3001\u6536\u85cf\u5bb6\u5468\u65b0\u56fd\u5148\u751f\u8003\u8bc1\u5218\u79b9\u9521\u88ab\u8d2c\u4e3a\u6717\u5dde\u53f8\u9a6c\u5176\u95f4\u5199\u4e86\u8457\u540d\u7684\u201c\u6c49\u5bff\u57ce\u6625\u671b\u201d\u3002

  人物生平
  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 刘禹锡像
  “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馀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湖南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朗州司马刘禹锡,现专在柳叶湖边建有“司马楼”。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有说是洛阳人,有说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说是定州人以及中山无极人。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编辑本段汉寿城春望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刘禹锡被贬后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秋词》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 刘禹锡题跋像
  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刘禹锡还写了一本医书,名叫《传信方》。
  编辑本段刘禹锡与《乌衣巷》诗
  刘禹锡的《乌衣巷》诗云: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 乌衣巷
  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之一,其以即小见大的手法描写贵族的盛衰变化,而后两句,千载传诵,脍炙人口。通常,这后两句诗的解释是:从前在王谢世族广厦华堂中筑巢燕子,现在则因为那些第宅已经荡然无存了,所以只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筑巢了。此处,通过燕子迁飞筑巢的变化来反映人事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人世之沧桑。 此外,施补华在《岘庸说诗》中另有说法,云:“若作燕子他去,便果。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里,提出了“王谢堂”与“寻常百姓家”是两码事还是一码事的问题,但感慨系之,似亦无关大局。但是,离奇怪诞的是,有人曾从此诗本事上偷梁换柱,别出奇说。刘斧《青琐摭遗》引宋张敦颐《六朝事迹》云:“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于燕尾,曰:‘谈到华胥国上来,至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及来春,燕复飞来,榭见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皆冥数,如今睽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燕飞’。至来岁,燕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故刘禹锡有诗云‘……乌衣巷口……’也。”这样,以“木”字偏旁换“言”字偏旁而以榭代谢,则分明是王姓,谢姓两家族族姓便轻松地变成“王榭”一人;加之又塞进了子虚乌有的燕翼传书,使原本寄帅古兴怀感慨的诗意彻底变了味,变成了刘禹锡追恋旧欢的情歌。倘此偏偏又被素有诗豪称谓的刘禹锡闻见,真不知其感慨又将如之何?奈之何?
  编辑本段刘禹锡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始终跳动着一 朗州司马刘禹锡
  颗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1]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 刘禹锡诗句石刻
  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念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世,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重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 刘禹锡公园里的塑像
  [2]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前一首是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后一首则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常有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 刘禹锡墓
  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 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都有一种高扬 刘禹锡故居
  [3]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此外还应该提到他受民歌影响所写的一些诗篇。皎然、灵澈等人生活在民歌兴盛的吴地,而在禅宗看来,民歌率直自然、活泼朴素,正是语言的极致,所以他们也曾汲取民歌的特色来写诗,这无疑对刘禹锡有一定影响;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 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 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 飞去入遥碧。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编辑本段刘禹锡诗集
  特点: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抒写情怀,多有名篇传世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 “陋室”
  [4]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出自《全唐文》卷六八〇。《陋室铭》已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2课。“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陋室铭》不是刘禹锡所作。 《旧唐书》中并未提及刘禹锡作过《陋室铭》,而且《陋室铭》中所表达的豁达情怀也与刘禹锡在朗州时的心境不相符合。已经有人专门发表过文章对这一观点进行更正了。 《陋室铭》的作者应该是早于刘禹锡的唐人崔沔,《新唐书》中说他:“俭约自持,禄察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 (《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已经是一条错误信息,为什么不更正呢?)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成了有灵气的水了。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来往的人都是 《陋室铭》
  博学的人,谈笑交往的人里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装饰的佛经。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敬仰。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人物生平
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 刘禹锡像
“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馀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湖南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朗州司马刘禹锡,现专在柳叶湖边建有“司马楼”。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有说是洛阳人,有说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说是定州人以及中山无极人。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编辑本段汉寿城春望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刘禹锡被贬后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秋词》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 刘禹锡题跋像
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刘禹锡还写了一本医书,名叫《传信方》。
编辑本段刘禹锡与《乌衣巷》诗
刘禹锡的《乌衣巷》诗云: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 乌衣巷
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之一,其以即小见大的手法描写贵族的盛衰变化,而后两句,千载传诵,脍炙人口。通常,这后两句诗的解释是:从前在王谢世族广厦华堂中筑巢燕子,现在则因为那些第宅已经荡然无存了,所以只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筑巢了。此处,通过燕子迁飞筑巢的变化来反映人事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人世之沧桑。 此外,施补华在《岘庸说诗》中另有说法,云:“若作燕子他去,便果。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里,提出了“王谢堂”与“寻常百姓家”是两码事还是一码事的问题,但感慨系之,似亦无关大局。但是,离奇怪诞的是,有人曾从此诗本事上偷梁换柱,别出奇说。刘斧《青琐摭遗》引宋张敦颐《六朝事迹》云:“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于燕尾,曰:‘谈到华胥国上来,至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及来春,燕复飞来,榭见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皆冥数,如今睽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燕飞’。至来岁,燕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故刘禹锡有诗云‘……乌衣巷口……’也。”这样,以“木”字偏旁换“言”字偏旁而以榭代谢,则分明是王姓,谢姓两家族族姓便轻松地变成“王榭”一人;加之又塞进了子虚乌有的燕翼传书,使原本寄帅古兴怀感慨的诗意彻底变了味,变成了刘禹锡追恋旧欢的情歌。倘此偏偏又被素有诗豪称谓的刘禹锡闻见,真不知其感慨又将如之何?奈之何?
编辑本段刘禹锡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始终跳动着一 朗州司马刘禹锡
颗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1]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 刘禹锡诗句石刻
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念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世,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重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 刘禹锡公园里的塑像
[2]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前一首是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后一首则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常有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 刘禹锡墓
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 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都有一种高扬 刘禹锡故居
[3]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此外还应该提到他受民歌影响所写的一些诗篇。皎然、灵澈等人生活在民歌兴盛的吴地,而在禅宗看来,民歌率直自然、活泼朴素,正是语言的极致,所以他们也曾汲取民歌的特色来写诗,这无疑对刘禹锡有一定影响;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 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 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 飞去入遥碧。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编辑本段刘禹锡诗集
特点: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抒写情怀,多有名篇传世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 “陋室”
[4]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出自《全唐文》卷六八〇。《陋室铭》已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2课。“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陋室铭》不是刘禹锡所作。 《旧唐书》中并未提及刘禹锡作过《陋室铭》,而且《陋室铭》中所表达的豁达情怀也与刘禹锡在朗州时的心境不相符合。已经有人专门发表过文章对这一观点进行更正了。 《陋室铭》的作者应该是早于刘禹锡的唐人崔沔,《新唐书》中说他:“俭约自持,禄察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 (《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已经是一条错误信息,为什么不更正呢?)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成了有灵气的水了。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来往的人都是 《陋室铭》

刘禹锡是一个光明正大,坦荡,淡泊名利,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不管面对什么事情都会微笑面对的人

刘禹锡是一个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乐观向上,坚强的人。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承旨,号梦得,汉族,唐朝文学家、政治家、官员。他有“陇西文学泰斗”之称,是唐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同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家。他的作品通俗易懂,善于抒发情感和人民疾苦,被誉为唐代豪放派的代表之一。他在官场上历任监察御史、观察使、刺史等官职,较为公正廉明,并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深受百姓爱戴。

  • 鍒樼閿$殑鎬ф牸鐗圭偣?
    绛旓細锛堜竴锛夊斿己銆傚攼浠eぇ璇椾汉鍒樼閿$殑鎬ф牸鍗佸垎鍊斿己锛屾湁涓绉嶈鍑嗕簡鐞嗕笉鍥炲ご鐨勭簿绁锛岄暱鏈熺殑璐蔼骞舵病鏈夋敼鍙樹粬鐨勬斂娌荤珛鍦猴紝杩欏彲浠ラ忚繃浠栫殑璇楅浣撶幇鍑烘潵銆備粬鐨勫緢澶氳瘲绡囨寚鏂ュ皷閿愶紝鍢茶杈涜荆锛岀煕澶寸洿鍚戝綋鏈濈殑鏉冭吹寮勮嚕銆傝船瀹樺崄骞村悗浠栬鍙洖闀垮畨锛屽湪娓哥巹閮借娆h祻妗冭姳鏃讹紝鍐欎簡棣栬瘲銆婂厓鍜屽崄骞磋嚜鏈楀窞鍙嚦浜紝鎴忚禒鐪嬭姳璇稿悰...
  • 鍒樼閿℃槸鎬庢牱涓涓汉?
    绛旓細浜屻佸垬绂归敗鍛借繍澶氳垱锛涓嶆儳寮烘潈鍒樼閿℃槸涓涓潪甯告鐩寸殑浜猴紝鑰屼笖浠栦篃鏄竴涓儹鐖卞浗瀹跺拰浜烘皯鐨勪汉銆備粬杩涘叆浠曢斿氨鏄负浜嗚兘澶熼犵鐧惧锛屼娇鍥藉鑳藉闀挎不涔呭畨锛岀櫨濮撳畨灞呬箰涓氥備粬鍙傚姞浜嗘案璐炴敼闈╋紝涓嶈繃澶辫触浜嗐傚氨绠楀け璐ヤ簡锛屼粬涔熸暍浜庤〃杈捐嚜宸辩殑鐪熷疄鎯虫硶锛鎬掓兼潈璐碉紝涓濇娌℃湁鐣忔儳锛屼箟姝h█杈銆備笉杩囷紝浠栨渶鍚庤繕鏄紑濮嬩簡浜屽崄...
  • 鍒樼閿$殑鎬ф牸鐗圭偣
    绛旓細涔愯璞佽揪銆傚垬绂归敗璁稿璇楁枃閮借〃鐜板嚭浠栦箰瑙傝眮杈剧殑鎬佸害銆傚銆婇檵瀹ら摥銆嬩腑鐨勨滃崡闃宠钁涘簮锛岃タ铚瀛愪簯浜紝瀛斿瓙浜戯細浣曢檵涔嬫湁锛熲濊岃繖绉嶆佸害涓鐩翠即闅忕潃浠栫殑涓鐢燂紝鏃犺鍦ㄥ涔堝噭鑻︾殑鐜涓兘琛ㄧ幇鍑烘瀬涓轰箰瑙傜殑涓闈傞櫎浜嗕箰瑙備互澶栵紝浠栨渶澶х殑鎬ф牸鐗圭偣瑕佹暟鍊斿己銆傚湪鍒樼閿¤韩涓婏紝骞朵笉鍙槸鍊斿己锛岃繕鏈夌潃璁╀汉鑲冪劧璧锋暚鐨勪箰瑙銆
  • 鍒樼閿℃槸涓涓庢牱鐨勪汉?
    绛旓細鍒樼閿℃槸涓浗鍘嗗彶涓婃湁鍚嶇殑澶ц瘲浜锛屽湪鍞愭湞鐨勬枃鍧涙湁鐫寰堥珮鐨勫湴浣嶏紝浠栦竴鐢熶粫閫斿潕鍧凤紝鍦ㄥ勾瀵屽姏寮虹殑鏃跺欏嵈灞¢伃璐蔼锛屽湪鍦版柟涓婁负瀹锛屽埌浜嗗勾鑰佹墠寰椾互鍥炰含瀹夊吇锛屼絾鏄繖鏍风殑鐢熸动涔熼敾閫犱簡浠涓嶅眻鐨勬ф牸鍜屼箰瑙傚悜涓婄殑浜虹敓鎬佸害锛岃浠栨湁鏇村鐨勭簿鍔涙姇韬埌鏂囧鍝插鐨勭爺绌朵箣涓紝瀵逛簬涓浗鍙や唬鏂囧鍜屽摬瀛﹁蹇电殑鍙戝睍鍋氬嚭浜嗛噸瑕...
  • 瀵鍒樼閿$殑璇勪环
    绛旓細鍒樼閿℃槸涓涓椃杈句箰瑙傘佷笉鎯у己鏉冦佷笉涓庝粬浜哄悓娴佸悎姹$殑鍞愪唬鍚嶅+銆傚叾瀹炰竴浣嶆枃璞粰浜烘渶澶ф槸鎰熻Е寰寰鏄氳繃鍏朵綔鍝佽鐭ュ叾姘旇妭涓庡搧璐ㄣ傚垬绂归敗鎴栬涓嶆槸涓浣嶆澃鍑虹殑鏀挎不瀹讹紝浣嗕粬涓瀹氭槸涓涓瀛愰噷鏈変竴鑲″偛姘斿拰鍊斿己鐨勬枃浜恒傚垬绂归敗鏄攼浠h憲鍚嶇殑鏂囧瀹躲佹斂娌诲銆傛垜浠煡閬擄紝鍞愪唬鏄竴涓紑鏀捐岀箒鑽g殑鏃朵唬锛屽ぇ鍞愪赴瀵岃...
  • 鍒樼閿℃槸鎬庢牱鐨勪竴涓汉
    绛旓細鍒樼閿(772鈥斺842)瀛楁ⅵ寰,鑷繁璇存槸涓北浜恒備竴璇存礇闃(浠婃渤鍗楁礇闃冲競)浜恒傚搴笘浠h鍎掑銆傚垬绂归敗浜屽崄涓宀佷笌鏌冲畻鍏冨悓姒滅櫥绗,寰椾腑鍗氬瀹忚緸绉,鍠勪簬鍐欐枃绔犮傚悗鍏ユ湞涓虹洃瀵熷尽鍙层備竴鍚戝拰闊︽墽璋婂弸鍠勩傚綋鏃剁帇鍙旀枃琚お瀛愬疇骞,鍒樼閿′篃鍥犳枃绔犲悕閲嶄竴鏃,鍜岀帇鍙旀枃浜ゅ線,鐜嬪彅鏂囧父璇翠粬鏈夊仛瀹扮浉鐨勬墠鑳姐傚お瀛愮户鎵跨殗浣,鏈濆环涓殑澶т簨...
  • 鍒樼閿℃槸涓涓庢牱鐨勪汉?
    绛旓細鍒樼閿″攼鏈濆勾闂寸殑鏂囧潧娉版枟锛屽湪褰撴椂鏈夌潃寰堥珮鐨勭ぞ浼氬湴浣嶏紝浠栫殑涓鐢熸湁鐫涓板瘜鐨勭粡鍘嗭紝鍦ㄥ綋鏃跺嚑缁忚船璋紝鍜屾潈璐典腑鐨勬槒鑱╄呰繘琛岀潃涓嶉棿鏂殑鏂椾簤銆傚垬绂归敗鐨勮瘲鏂囨湁鐫鑷繁鐙壒鐨勯鏍肩壒鑹诧紝浠庝腑鍙互鐪嬪嚭鍒樼閿℃槸涓涓闈炲父寮鏈楄眮杈鐨勪汉锛屾湁鐫寰堥珮鐨勬枃鍖栧摬瀛︾礌銆傚垬绂归敗锛772鈥842锛夛紝鍞愪唬鏂囧瀹讹紝涓庢煶瀹楀厓骞剁О鈥滃垬鏌斥濓紝...
  • 鍏充簬鍒樼閿$殑璧勬枡
    绛旓細鍒樼閿锛772骞达紞842骞达級锛屾渤鍗楁礇闃充汉锛屽瓧姊﹀緱锛岀鍏堟潵鑷寳鏂癸紝鑷█鍑轰簬涓北锛堜粖娌冲寳鐪佸畾宸炲競锛夛紙鍙堣嚜绉扳滃鏈崶涓婏紝绫嶅崰娲涢槼鈥濓級銆傚攼鏈濊憲鍚嶈瘲浜猴紝涓攼鏂囧鐨勪唬琛ㄤ汉鐗╀箣涓锛屾湁璇楄豹涔嬬О銆傚洜鏇句换澶瓙瀹惧锛屾晠绉鍒樺瀹锛屾櫄骞存浘鍔犳鏍$ぜ閮ㄥ皻涔︺佺涔︾洃绛夎櫄琛旓紝鏁呭張绉扮涔﹀垬灏氫功銆傚垬绂归敗鎿呬簬鍐欒瘲锛岃瘲椋庢湸瀹炴祦鐣...
  • 濡備綍璇勪环鍒樼閿?
    绛旓細璐蔼鏄嚜鍙ゆ枃浜虹殑鍔暟锛岄潰瀵硅繖涓鍔毦锛屽績鎯呮殫娣★紝蹇ц皸鐣忚锛屾弧鐩惂鐒跺疄灞炴甯革紱鎽斾簡璺熷ご锛岀浜嗛拤瀛愶紝浠庢瀛︿箹鐨勪篃涓嶅湪灏戞暟锛涗絾鏄儚鍒樼閿杩欎箞杞达紝杩欐牱姣笉鍚庨鐨勪汉杩樻槸鍗佸垎缃曡銆傚垬绂归敗姘歌礊鏀归潻澶辫触琚船鍗佸勾锛屽鍙洖浜悗鍙戠幇鏈濆环涓厖鐩堢潃璺虫灏忎笐銆傛寜鐞嗚锛涓涓琚船鍗佸勾鐨勪汉锛屽簲璇ュ浼氭斂娌昏鍒欙紝淇濇寔缂勯粯...
  • 璇<闄嬪閾>,鎴戜滑鍙互鐭ラ亾鍒樼閿℃槸涓庢牱鐨勪汉?鍘嗗彶涓婅繕鏈夎皝鍏锋湁浠栫殑杩欑...
    绛旓細鍒樼閿锛涓涓鏁版閬船銆佷絾鍙堜笉鐣忚船璋殑鏂囦汉
  • 扩展阅读:李白最吓人的一首古诗 ... 刘禹锡当过的最大的官 ... 刘禹锡十大经典诗 ... 刘禹锡为什么被贬23年 ... 《陋室铭》全诗 ... 刘禹锡最漂亮的一首诗 ... 刘禹锡最好的六首诗 ... 刘禹锡的命运如何 ... 陋室铭刘禹锡是什么样的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