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以前是干什么的?能说说他小时候的事和怎么当的皇帝么? 朱元璋小时候的故事

\u5386\u53f2\u4e0a\u6709\u54ea\u4f4d\u7687\u5e1d\u4e0d\u8ba4\u8001\u4e61\uff1f\u5f53\u4ed6\u7684\u8001\u4e61\u8ba4\u4ed6\uff0c\u5e76\u628a\u5c0f\u65f6\u5019\u4e00\u8d77\u73a9\u513f\u7684\u4e8b\u544a\u8bc9\u4ed6\u540e\uff0c\u5374\u88ab\u6740\u4e86\u3002

\u6731\u5143\u748b\uff0c\u4e00\u4e2a\u62cd\u9a6c\u5c41\u7684\u6545\u4e8b\u3002
\u6731\u5143\u748b\u505a\u4e86\u7687\u5e1d\u4e4b\u540e\uff0c\u6709\u4e00\u5929\uff0c\u4ed6\u4ece\u524d\u7684\u4e00\u4f4d\u82e6\u96be\u670b\u53cb\u4ece\u4e61\u4e0b\u8d76\u6765\u627e\u4ed6\uff0c\u5bf9\u4ed6\u8bf4\uff1a\u201c\u5f53\u5e74\u5fae\u81e3\u968f\u9a7e\u626b\u8361\u82a6\u82b1\u5e9c\uff0c\u6253\u7834\u7f50\u5dde\u57ce\uff0c\u6c64\u5143\u5e05\u5728\u9003\uff0c\u62ff\u4f4f\u8c46\u5c06\u519b\uff0c\u7ea2\u5b69\u513f\u5f53\u5173\uff0c\u591a\u4e8f\u4e86\u83dc\u5c06\u519b\u3002\u201d\u6731\u5143\u748b\u542c\u540e\uff0c\u5f88\u662f\u9ad8\u5174\uff0c\u5fc3\u91cc\u660e\u767d\u4ed6\u8fd9\u4f4d\u8001\u4e61\u8bdd\u91cc\u5305\u542b\u4e86\u4ece\u524d\u4e00\u4e9b\u7684\u5077\u9e21\u6478\u72d7\u7684\u6742\u4e8b\u3002\u6240\u4ee5\uff0c\u5c31\u7acb\u523b\u5c01\u4ed6\u505a\u4e86\u5927\u5b98\u3002\u8fd9\u4e2a\u6d88\u606f\u88ab\u6731\u5143\u748b\u7684\u53e6\u5916\u4e00\u4e2a\u670b\u53cb\u542c\u8bf4\u4e86\uff0c\u4e5f\u60f3\u53bb\u8ba8\u4e2a\u4e00\u5b98\u534a\u804c\uff0c\u548c\u6731\u5143\u748b\u4e00\u89c1\u9762\uff0c\u5f53\u7740\u5176\u4ed6\u5b98\u5458\u7684\u9762\u4e0e\u6731\u5143\u748b\u5957\u8d77\u4e86\u8fd1\u4e4e\uff0c\u76f4\u901a\u901a\u7684\u628a\u6731\u5143\u748b\u7ed9\u4eba\u653e\u725b\u3001\u5077\u4eba\u5bb6\u8c46\u5b50\u5e76\u88ab\u8c46\u5b50\u5361\u4f4f\u5589\u5499\u7684\u4e8b\u7ed9\u6296\u6402\u4e86\u51fa\u6765\uff0c\u6c14\u7684\u6731\u5143\u748b\u5927\u53eb\uff1a\u201c\u63a8\u51fa\u53bb\u65a9\u4e86\uff01\uff01\u201d

\u6731\u5143\u748b\u5c0f\u65f6\u5019\u7684\u6545\u4e8b\uff1a
\u6731\u5143\u748b\u5728\u5341\u4e00\u3001\u4e8c\u5c81\u5728\u4ed6\u5341\u4e00\u4e8c\u5c81\u7684\u65f6\u5019\uff0c\u5979\u7684\u7236\u6bcd\u90fd\u53bb\u4e16\u4e86\uff0c\u4ed6\u53ea\u597d\u5230\u6751\u91cc\u7684\u8d22\u4e3b\u5bb6\u6253\u5de5\uff0c\u7531\u4e8e\u5c0f\u5b69\u5b50\u4e5f\u6ca1\u6709\u4ec0\u4e48\u529b\u6c14\uff0c\u8d22\u4e3b\u5bb6\u5c31\u8ba9\u4ed6\u653e\u725b\u3002
\u4f20\u8bf4\u5f53\u5e74\u6709\u4e2a\u4e91\u6e38\u7684\u65b9\u58eb\uff0c\u5bfb\u627e\u9f99\u8109\uff0c\u671b\u89c1\u5929\u5b50\u6c14\uff0c\u4e00\u8def\u5bfb\u8bbf\u4fbf\u6765\u5230\u51e4\u9633\u4e00\u5e26\uff0c\u89c1\u5230\u8fd9\u91cc\u5730\u7f8e\u4eba\u7075\uff0c\u6599\u5b9a\u4e00\u5b9a\u4f1a\u6709\u8d35\u4eba\u51fa\u73b0\u3002\u8fd9\u4e00\u5929\uff0c\u8fd9\u4e2a\u65b9\u58eb\u6765\u5230\u4e00\u5904\u5c71\u5761\u3002
\u53ef\u5de7\u5c31\u662f\u6765\u5230\u4e86\u6731\u5143\u748b\u653e\u725b\u7684\u5c71\u5761\u4e0b\uff0c\u90a3\u65b9\u58eb\u8fdc\u8fdc\u7684\u671b\u89c1\uff0c\u5728\u524d\u65b9\u6709\u4e00\u56e2\u4e94\u5f69\u7965\u4e91\u5347\u8d77\uff0c\u8d70\u8fd1\u4e00\u770b\u8fd9\u56e2\u4e94\u5f69\u7965\u4e91\u7adf\u7136\u662f\u4ece\u4e00\u4e2a\u653e\u725b\u5a03\u8eab\u4e0a\u53d1\u51fa\u7684\uff0c\u65b9\u58eb\u7acb\u9a6c\u611f\u89c9\u5230\u8fd9\u91cc\u6807\u7684\u8e4a\u8df7\u3002
\u5c31\u5728\u6b64\u65f6\uff0c\u65b9\u58eb\u8d70\u5230\u8fd1\u524d\u4e00\u770b\uff0c\u8fd9\u4e2a\u653e\u725b\u5a03\u6b63\u5728\u547c\u547c\u7684\u7761\u89c9\uff0c\u53ea\u89c1\u4ed6\u7684\u56db\u80a2\u5f20\u5f00\uff0c\u6446\u51fa\u4e86\u4e00\u4e2a\u201c\u5927\u201d\u5b57\uff0c\u800c\u4ed6\u5934\u4e0b\u6795\u6709\u4e00\u6761\u6241\u62c5\uff0c\u6070\u5de7\u662f\u4e2a\u201c\u5929\u201d\u5b57\u3002
\u90a3\u65b9\u58eb\u8d70\u4e0a\u524d\u53bb\u63a8\u4e86\u63a8\u8fd9\u4e2a\u5b69\u5b50\uff0c\u4fbf\u60f3\u53eb\u9192\u4ed6\uff0c\u8c01\u77e5\u9053\u8fd9\u4e2a\u5c0f\u5b69\u5b50\u6ca1\u6709\u9192\u6765\uff0c\u800c\u662f\u4e00\u7ffb\u8eab\uff0c\u628a\u6241\u62c5\u538b\u5230\u8170\u95f4\uff0c\u7528\u80f3\u818a\u62b1\u7740\u5934\u7ee7\u7eed\u7761\u3002
\u90a3\u65b9\u58eb\u6123\u4e86\u4e00\u6123\uff0c\u5728\u653e\u773c\uff0c\u770b\u8fd9\u5f62\u72b6\u6b63\u597d\u50cf\u4e2a\u201c\u5b50\u201d\u5b57\uff0c\u6697\u5730\u60f3\u8fd9\u4eba\u4e0d\u6b63\u662f\u672a\u6765\u7684\u201c\u5929\u5b50\u201d\u5417?\u60f3\u5230\u8fd9\u91cc\uff0c\u65b9\u58eb\u5413\u4e86\u4e00\u8df3\u3002
\u614c\u5fd9\u5c06\u8fd9\u4e2a\u653e\u725b\u7684\u5b69\u5b50\u53eb\u9192\uff0c\u4e00\u95ee\u59d3\u540d\uff0c\u6b64\u4eba\u6b63\u662f\u6731\u5143\u748b\u3002\u90a3\u4e2a\u65b9\u5f0f\u5c31\u8bb0\u4e0b\u6731\u5143\u748b\u7684\u76f8\u8c8c\u7279\u5f81\uff0c\u4fbf\u53c8\u53bb\u4e91\u6e38\u5929\u4e0b\u4e86\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6731\u5143\u748b\u5e7c\u65f6\u8d2b\u7a77\uff0c\u66fe\u4e3a\u5730\u4e3b\u653e\u725b\u30021344\u5e74\u5165\u7687\u89c9\u5bfa\uff0c25\u5c81\u65f6\u53c2\u52a0\u90ed\u5b50\u5174\u9886\u5bfc\u7684\u7ea2\u5dfe\u519b\u8d77\u4e49\u53cd\u6297\u5143\u671d\uff0c 1356\u5e74\u88ab\u90e8\u4e0b\u8bf8\u5c06\u5949\u4e3a\u5434\u56fd\u516c\u3002\u540c\u5e74\uff0c\u653b\u5360\u96c6\u5e86\u8def\uff0c\u5c06\u5176\u6539\u4e3a\u5e94\u5929\u5e9c(\u4eca\u6c5f\u82cf\u5357\u4eac)\u30021367\u5e74\u547d\u5f90\u8fbe\u3001\u5e38\u9047\u6625\u4ee5\u201c\u9a71\u9010\u80e1\u864f\uff0c\u6062\u590d\u4e2d\u534e\u201d\u4e3a\u53e3\u53f7\uff0c\u4e3e\u5175\u5317\u4f10\u3002
1368\u5e74\u521d\uff0c\u6731\u5143\u748b\u5728\u5e94\u5929\u5e9c\u79f0\u5e1d\uff0c\u56fd\u53f7\u5927\u660e\uff0c \u5e74\u53f7\u6d2a\u6b66\u3002\u5f53\u5e74\u79cb\u653b\u5360\u5927\u90fd\uff0c\u7ed3\u675f\u4e86\u5143\u671d\u5728\u5168\u56fd\u7684\u7edf\u6cbb\uff0c\u5143\u5e1d\u5317\u9003\uff0c\u540e\u664b\u5272\u8ba9\u7684\u5e7d\u4e91\u5341\u516d\u5dde\u4e5f\u88ab\u6536\u56de\u3002\u53c8\u5e73\u5b9a\u897f\u5357\u3001\u897f\u5317\u3001\u4e1c\u5317\u7b49\u5730\uff0c\u6700\u7ec8\u7edf\u4e00\u4e2d\u56fd\u3002
\u6731\u5143\u748b\u5728\u4f4d\u671f\u95f4\u5bf9\u5404\u4e2a\u65b9\u9762\u90fd\u8fdb\u884c\u4e86\u6539\u9769\uff0c\u653f\u6cbb\u4e0a\u5e9f\u4e1e\u76f8\u5236\u5ea6\uff0c\u8bbe\u627f\u5ba3\u5e03\u653f\u4f7f\u53f8\u3001\u63d0\u5211\u6309\u5bdf\u4f7f\u53f8\u3001\u90fd\u6307\u6325\u4f7f\u53f8\u5206\u638c\u6743\u529b\uff0c\u8fdb\u4e00\u6b65\u7684\u52a0\u5f3a\u4e86\u4e2d\u592e\u96c6\u6743\uff0c \u4e25\u60e9\u8d2a\u5b98\u548c\u4e0d\u6cd5\u52cb\u8d35 \uff1b\u519b\u4e8b\u4e0a\u5b9e\u65bd\u536b\u6240\u5236\u5ea6\uff0c\u5317\u4f10\u6b8b\u5143\u3002
\u7ecf\u6d4e\u4e0a\u5927\u641e\u79fb\u6c11\u5c6f\u7530\u548c\u519b\u5c6f\uff0c\u5174\u4fee\u6c34\u5229\uff0c\u89e3\u653e\u5974\u5a62\uff0c\u51cf\u514d\u7a0e\u8d1f\uff0c\u6d3e\u4eba\u5230\u5168\u56fd\u5404\u5730\u4e08\u91cf\u571f\u5730\uff0c\u6e05\u67e5\u6237\u53e3\u7b49 \uff1b\u6587\u5316\u4e0a\u7d27\u6293\u6559\u80b2\uff0c\u5174\u79d1\u4e3e\uff0c\u5efa\u7acb\u56fd\u5b50\u76d1\u57f9\u517b\u4eba\u624d \uff1b\u5bf9\u5916\u52a0\u5f3a\u6d77\u5916\u4ea4\u6d41\uff0c\u6062\u590d\u4e2d\u534e\u5b97\u4e3b\u56fd\u5730\u4f4d \u3002\u7ecf\u8fc7\u6d2a\u6b66\u671d\u65f6\u671f\u7684\u52aa\u529b\uff0c\u793e\u4f1a\u751f\u4ea7\u9010\u6e10\u6062\u590d\u548c\u53d1\u5c55\u4e86\uff0c\u53f2\u79f0\u6d2a\u6b66\u4e4b\u6cbb
1398\u5e74\uff08\u6d2a\u6b66\u4e09\u5341\u4e00\u5e74\uff09\uff0c\u6731\u5143\u748b\u75c5\u901d\uff0c\u4eab\u5e7471\u5c81\uff0c\u5e99\u53f7\u592a\u7956\uff0c\u8c25\u53f7\u5f00\u5929\u884c\u9053\u8087\u7eaa\u7acb\u6781\u5927\u5723\u81f3\u795e\u4ec1\u6587\u4e49\u6b66\u4fca\u5fb7\u6210\u529f\u9ad8\u7687\u5e1d\uff0c\u846c\u660e\u5b5d\u9675\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6731\u5143\u748b

朱元璋出身布衣,原名叫朱重八,10几岁时和小伙伴们为地主刘德家放牛,到了20岁当乞丐和撞钟做和尚。25岁时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起义军,经过15年的打拼,40岁在南京称帝,朱元璋终成正果。

河南当地流传着一个关于朱元璋小时候的故事:

朱元璋的父亲很穷没有钱娶媳妇。当地有个女的从小待在深山里面无名无姓,而且长得很丑像一个没有进化完成的大猩猩。朱元璋父亲为了传宗接代就和这个女人结合了,生下了朱元璋。朱元璋从小聪明伶俐,深得村里人喜欢。朱元璋家里很穷,为了讨生活天天要去给地主家里放牛放羊。

一日朱元璋把牛羊赶在上山吃草,独自一人躲在了上山一块巨石头下面睡觉。巨石好比一个龙头俯视着大地,巨石下面是一个大水坑,水坑虽然处于高山之上,但是水源不断、水草茂盛。朱元璋正睡着听见巨石上面有人对话,说:“此地果然是个风水宝地,得此地者的天下。

朱元璋一看是两个仙风道骨的老者说完就驾鹤而去,他并没有在意,只觉得今天算是遇到了神仙。话说这件事过去几年,朱元璋都快要忘记的时候有一件事让他意识到了什么。当时周边有个算命先生,精通周易命理。朱元璋还是在巨石附近放羊,发现这个算命先生在附近转悠了几天,然后在巨石下面的水坑四周插了几根棍子就离开了。

第二天村里再说这个算命先生夜里突然死了,这个算命先生没有儿子只有几个义子。几个义子按着算命先生的要求,准备明天把他下葬。这时候朱元璋仿佛触电一般,想起以前神仙的对话。他先去山上把算命先生插的木棍子移到了水坑旁边的水洼附近。然后趁着夜色回家给她的母亲说自己的一只羊丢了,让母亲帮忙上山去找。

他娘二话 不说跟着他上山了,他把他娘骗到了水坑出,然后一把把他娘推了进去。他正准备把他娘埋了,突然间电闪雷鸣,巨石夹杂这泥土滚在了水坑里。朱元璋里面回家一顿痛哭告诉他 爹巨石把他娘压死了。他爹伤心了一阵子,也没有怀疑朱元璋。后来算命先生安葬再来附近,他的义子是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

扩展资料:

朱元璋的两大功劳:

1、推翻元朝,振兴国家。朱元璋生于贫困之中。起初,他当然没有当皇帝那样的政治野心。因此,钱穆先生说:“历史上最诚实的人是刘邦和朱元璋。”在蒙古人民征服中国的九十九年中,汉人一直是二等公民,受到了耻辱。朱元璋重建汉族,复兴中国。

2、制定了很多的标准和规定,不仅奠定了明朝近三百年的政治基础,而且延续到清朝,等于朱元璋一人奠定了未来500多年政治规范和维权运作的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出身布衣
  明太祖原名叫朱重八,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投附郭子兴后由郭子兴取的。朱重八的父亲,也不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朱元璋的妈妈,叫陈二娘;朱元璋的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他本人排行老三,所以叫朱重八。清朝人俞樾在他的《春在堂随笔中》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于《元史》无征,冉证以明高皇(朱元璋)所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他又举当时绍兴乡间为例:“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命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即名‘五九’”,五九相乘,四十五也。据俞樾钩沉,明朝大将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爷爷叫常重五,父亲叫常六六;大将汤和的曾祖叫汤五一,爷爷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等等,皆为佐证。
  和大多数封建皇帝一样,朱元璋的出世也被人为增加了几分传奇色彩,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母亲刚怀孕时,曾经做了个梦,梦中有一个神仙给了她一粒仙药,放在手中闪闪发光,于是她就吃了下去,他母亲从梦中惊醒,但是仍余香满口。等到朱元璋出生时,红光满屋,时值夜晚,红光从屋中射出,邻居见后,以为失火,忙奔走相救,结果是虚惊一场。

  朱元璋祖籍是江苏句容县(今南京市句容县)通德乡的朱家巷,其祖先世代耕田种地。其祖父朱初一因不堪地主和蒙古统治者的剥削,举家逃到了淮河岸边的泗州盱眙(今安徽盱眙)垦荒种地。朱初一死后,家里一贫如洗,朱元璋父亲朱世珍(本来叫朱五回,后来朱元璋给父亲追名为朱世珍)只好东迁西移,五十岁时,才在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的东乡定居下来,并在这里有了朱元璋。

  由于营养不良,朱元璋小时候体弱多病,瘦得皮包骨头。朱元璋父母十分迷信,认为只有观音菩萨才能救他一命,保佑他平平安安地活下去。于是,他们就把幼小的朱元璋送到附近的皇觉寺,并让朱元璋拜寺里的老和尚高彬为师。

  朱元璋到了10岁时,其父亲朱世珍为了躲避沉重的赋役,再次搬家。后来就在太平乡的孤庄为地主刘德种地,朱元璋就为刘德家放牛。

  在放牛的过程中,朱元璋结识了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并成为要好的朋友。日后,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为建立明朝南征北战,立下了功勋,成为开国元老。

  朱元璋自幼聪明顽皮,并曾经读过几天书,所以鬼主意最多。常玩的游戏就是扮皇帝,他穿着破衣烂衫,把棕树叶撕成丝丝缕缕,粘在嘴上当胡子,用一块车辐板放在头上顶着当作平天冠,然后往土堆上一坐,就装模作样称起皇帝来,还让伙伴每人捡一木块,用双手捧着,三跪九叩,并高呼万岁。

  当放牛娃,不仅常挨主人打骂,而且经常吃不饱,只有饿肚子放牛,于是发生了朱元璋宰牛的事情。一天放牛时,朱元璋和徐达、汤和、周德兴都觉得肚子饿,于是朱元璋出点子,将一头小牛犊杀掉,大家烤着吃了。没多久,只剩下一张牛皮、一堆骨头和一条牛尾巴。吃完了,但回去怎么向地主交待呢?大家都发愁了,于是互相埋怨。朱元璋于是站出来,想了个办法,他让大家把牛骨和牛皮埋了,把血迹掩盖起来,然后把牛尾巴插到山上的岩缝里,就说小牛钻进山洞里去了,拉不出来。小伙伴都纷纷赞同。这个天真的想法当然瞒不过地主刘德,结果是朱元璋被毒打一顿并赶回了家,而且给父亲增添了赔偿小牛的债务。但是朱元璋却因敢作敢当而深得小伙伴的信任。

  流浪行童

  蒙古帝国统治时期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餐头毛驴价钱。汉人村里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庄稼被蝗虫吃得干干净净。祸不单行,接着又发生了瘟疫。一时间,家家户户都死人,一个村子中一天中竟死去十几人,甚至几十人。

  不久,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其64岁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二哥眼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可叹朱世珍一生劳苦,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处。朱元璋和二哥放声痛哭,惊动邻居刘继祖,于是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们兄弟二人好不容易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三十五年以后,朱元璋回忆起此事时,仍难抑悲痛之情,他在《皇陵碑》中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不到半个月,昔日和睦温暖的家不存在了,父母的疼爱也一去不复返了。家破人亡的惨痛,深深地影响着朱元璋的心境,使他仿佛跌进了无底深渊。这时,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朱元璋实在走投无路之下,想起幼时曾经许愿舍身的皇觉寺,于是就去投奔了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有时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日子一长,朱元璋憋了一肚子气。一天,他扫地,被伽蓝神座绊了一下,于是他就顺手打了伽蓝神几扫帚。

  还有一次,老和尚见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朱元璋。朱元璋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更害得自己受骂,越想越气。于是,朱元璋就找管笔,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这些都反映了朱元璋不甘于受压迫的性格。

  可是,朱元璋做行童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高彬法师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而且还不会念经、做佛事,但是没有办法,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这时朱元璋年仅17岁。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他目睹国是日非、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于是在回到皇觉寺后,朱元璋发奋勤学,广交朋友,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

  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阜阳)发动起义,并推韩山童为明王。同年八月,彭莹玉、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义。这些起义者用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在濠州起义。

  朱元璋闻听起义的消息,不由心想,老在寺院里,随时可能被元官军抓走,性命难保。正在此时,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信,汤和在信中邀请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朱元璋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放下钵盂,赶紧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将帅之才

  朱元璋入伍后,因为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就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此时,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便把21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便不能再用从前的小名重八了,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

  当时,在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了濠州,彭大与郭子兴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郭子兴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郭子兴。朱元璋闻讯后,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了。

  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于是朱元璋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旱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

  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今安徽滁县)。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李善长和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的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

  朱元璋很快攻下了滁州,其亲侄儿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来取名文忠)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不免伤心。其时还有定远孤儿沐英,甚是可怜,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

  在朱元璋进攻滁州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1353年,朱元璋任命虹县(今安徽泗县)人胡大海为前锋,一举攻克了和州。消息传来,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哭,答说是等父亲。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深得民心。

  此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朱升献策

  在朱元璋称帝之前,所奉行的策略是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指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当涂)、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没有船只,只能望江兴叹。这时恰好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亲自处理合并事宜。七月间,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舰突破元军封锁抵达和州。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一马当先,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南京)。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陈兆先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

  朱元璋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小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声势比过去大了很多,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暂时没有对付不了的敌人,并且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朱元璋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巩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于是在占领应天不久,朱元璋立即派徐达攻取镇江。出战前,为了严明军纪,朱元璋故意以放纵士卒的罪名将徐达抓起来,并准备以军法处斩。此时,李善长出来求情,众将不知是计,也一起求情。于是朱元璋就顺水推舟,说看在众人的面上,暂时免去徐达死罪,不过要徐达攻下镇江后,做到不烧不抢,方可完全赦免徐达之罪。众将见对待主将尚且如此严厉,因此,无不严守军纪,镇江很快攻下。到1357年冬,朱元璋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攻下了金坛、丹阳、江阴、常州、常熟、扬州等地,控制了应天周围的战略据点。到1359年,从现在的地图看,朱元璋已经占领了江苏南京、太湖以西,往南经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处,到浙东的一块长方形地区。与四年前刚占领应天时相比,形势已大有改观。

  在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在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在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积粮,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朱元璋大怒,坚决严明军纪,于是自己动手将胡三舍杀掉。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李善长、朱升。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1358年召见儒生唐解实,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

  削陈平张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他杀死倪文俊,并于1360年挟持徐寿辉,攻占了太平、采石。于是陈友谅以为应天唾手可得,就杀了徐寿辉,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接着,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应天大震。朱元璋只好召集众将商量对策,一时众说纷纭。惟有刘基默不作声,朱元璋知道刘基有主张,于是征求他的意见,刘基认为目前最危险的敌人莫过于陈友谅,必须集中力量消灭他。虽然陈友谅势力强大,但是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难战胜,只要等他们深入,再以伏兵击之,不难取胜。

  朱元璋同意刘基的判断,于是设计诱敌深入,制造战机。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于是康茂才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陈友谅营中,约陈攻击应天,并说愿意在江东桥作内应。

  六月二十三日早晨,陈友谅率舰队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江东桥,才发现桥是石桥而非木桥,方知受骗中计。但为时已晚,朱元璋的伏兵奋起攻击,陈友谅大败。朱元璋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第二年八月攻下安庆,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陈友谅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正在这时,中原红巾军发生分裂,力量削弱。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待到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时,刘福通已被吕珍杀死,朱元璋只救出小明王韩林儿,把他安排在滁州居住。

  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1364年元旦,朱元璋称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因1363年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至正二十四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理最终出城投降。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张士诚是泰州(今属江苏大半)人,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1356年,建都平江(今苏州)。消灭陈友谅父子后,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五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东吴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檄文列举了张士诚八大罪状,除了第四款和第八款与西吴有关外,其余的全都是指责张士诚背叛元朝。不看开头和结尾,非常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元朝的讨伐令。这表明朱元璋已经以顺承天命的王自居,准备继承王朝的正统。

  朱元璋的军队攻势迅猛,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平江成为孤城。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战役。

  在围城的同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但在瓜州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小明王沉于江底。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1367年为吴元年。平江战役开始时,朱元璋筑墙围城,并造有三层的木塔楼,高过城墙,以弓弩、火铳向城内射击,还设襄阳炮日夜轰击。城内一片恐慌,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张士诚反复无常,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十分放纵。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在城头督战,仍不忘享乐,坐在银椅上饮酒,左右侍奉的人递桃子给他,结果桃子还没到口,恰好一炮打来,脑袋被打得粉碎。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都被张士诚拒绝。张士诚死守平江,粮尽后,便以老鼠、枯草为食;箭尽了,便以屋瓦为弹。直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最后,张士诚被俘,解往应天。朱元璋问话,他不搭理;李善长问他,他则破口谩骂。朱元璋气极,命手下卫士以乱棍打死张士诚,连尸骨都烧成灰。当时张士诚47岁,东吴灭亡。

  明朝统一

  消灭东吴张士诚后,朱元璋大体上占据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河南东部、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这些是全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因此,进行大规模南征北伐的时机成熟了。

  当时南方的形势是方国珍占据浙东、陈友定据有福建、明玉珍控制着四川,广东和广西则仍处在元朝统治中。在平江战役快结束之时,朱元璋已派参政朱亮祖率兵进攻方国珍,然后又命汤和为征南将军,从宁波进攻方国珍,方国珍于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二月归降。与此同时,朱元璋与刘基细细商定了北伐计划。此时常遇春提议:直取大都,以其精兵消灭元朝的疲卒,占领大都后,分兵出击,则大功告成。为此,朱元璋不赞成,他认为大都是元朝经营了上百年的都城,防御工事坚固,孤军深入进攻,太过危险,应先取山东,再占河南,折攻潼关,取得东西南三方面的军事要点,然后再攻取大都,必将成功。诸将对此表示赞同。

  于是,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全军;以常遇春为副将军,另以参将冯胜、右丞薛显、参将傅友德各领一军,全力北伐。

  朱元璋再三申明军纪,告诫出征将士,北伐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推翻蒙元暴政、解除人民痛苦。随后还发布了由宋濂起草的告北方官吏和人民的檄文,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对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檄文还表示,对于蒙古人和色目人若愿为新皇朝臣民,则与中原人民一样看待。

  北伐军节节胜利,迅速攻下山东诸郡。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四月占领开封,平定河南,同时攻克潼关。八月,攻克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见孤城难守,于是带着后妃太子慌忙弃城逃走,奔向漠北,统治中原长达九十九年的蒙元被赶出了中原。

  在南征北伐不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至正二十八(公元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告祀天地,于应天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

  经过十六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从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小行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1371年,明军入川,夏主明升暗降,四川平定。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沐英、蓝玉进攻云南,次年攻破大理,基成上完成了南方的统一。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玉奉命进攻辽东元朝残将纳哈出,纳哈出无路可走,只好投降,辽东平定。至此,除漠北草原和新疆等地外,全国已基本上统一。

朱元璋以前是干和尚的,因为他投奔了郭子仪,才一步步的当的皇帝

建议你看看<<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中关于朱元璋的介绍,你就会很清楚的,写的很好的,建议你都看看。

  • 鏈卞厓鐠嬫棭骞存椂鍒板簳鍙戠敓浜浠涔浜嬫儏?鏈卞厓鐠涓轰綍瑕佸幓褰撳拰灏氬憿?
    绛旓細鏈卞厓鐠娌℃湁閽憋紝杩炰翰浜洪兘鏃犳硶瀹夎懍锛岃屼粬鐨勯偦灞呬篃杩囧緱姣旇緝鑹伴毦锛屾病鏈変綑鍔涘幓甯姪浠栵紝鍚庢潵鏈変綅閭诲眳鍑烘墜锛屽府浠栧畨钁簡鐖舵瘝锛屾湵鍏冪拫闅忓悗鍜岃嚜宸辩殑鍏勫紵涓璧峰鍑洪冮毦锛屽湪杩欑鎯呭喌涓嬶紝鍦颁富瀹朵篃娌℃湁浣欑伯锛屾湵鍏冪拫鍥涘濂旀尝锛屾渶缁堝湪鏃犲涔嬩笅锛屼粬杩涗簡鐨囪瀵哄仛鍜屽皻锛屽笇鏈鍙互鍦ㄥ搴欎箣涓鍋涓涓儳浜猴紝璁ㄤ竴鍙iキ鍚冿紝鍙槸鍜屽皻...
  • 鏈卞厓鐠浠庡啗鍓嶆湡鏄繃鐫鎬庢牱鐨勭敓娲?瀵逛粬鍚庢潵鏈変綍褰卞搷?
    绛旓細浜屻佸皯骞村嚭瀹跺湪鏈卞厓绔16宀佺殑鏃跺欙紝鍥犱负澶╃伨鐨勫師鍥狅紝瀹朵腑棰楃矑鏃犳敹锛岃岀埗姣嶄篃楗挎浜嗭紝灏辩暀涓嬩簡鏈卞厓鐠銆備粬涓轰簡鑳藉娲讳笅鍘伙紝灏卞喅瀹氫簡鑷繁鏄嚭瀹跺綋鍜屽皻銆傚湪浠栧嚭瀹跺綋鍜屽皻鐨勮繖娈垫棩瀛愶紝浠栨槸闈炲父闅剧啲鐨勩傚洜涓轰粬涓存椂鍑哄褰撳拰灏氾紝浣滀负鏂版潵鐨勫拰灏氾紝鎬绘槸琚搴欓噷闈㈢殑鍏朵粬鍜屽皻娆鸿礋锛屾瘡澶╅兘瑕佸共鏈閲嶇殑娲伙紝鍚冨墿楗墿鑿溿...
  • 璋佽兘璺熸垜绠瑕佸湴璇磋鏈卞厓鐠鐨勭敓骞!!
    绛旓細杩欐椂锛屼负浜嗘椿鍛斤紝鏈卞厓鐠涓庝粬鐨勪簩鍝ャ佸ぇ瀚傚拰渚勫効琚揩鍒嗗紑锛屽悇鑷冪敓銆傛湵鍏冪拫瀹炲湪璧版姇鏃犺矾涔嬩笅锛屾兂璧峰辜鏃鏇剧粡璁告効鑸嶈韩鐨勭殗瑙夊锛屼簬鏄氨鍘绘姇濂斾簡楂樺浆鍜屽皻锛屽湪瀵洪噷鍓冨害涓哄儳锛屽仛浜嗗皬琛岀銆備粬鍦ㄥ閲屾瘡鏃ユ壂鍦般佷笂棣欍佹墦閽熷嚮榧撱佺儳楗礂琛o紝鏁村ぉ蹇欏緱鍥㈠洟杞紝鏈夋椂浠嶄細鍙楀埌鑰佸拰灏氱殑鏂ヨ矗銆傛棩瀛愪竴闀匡紝鏈卞厓鐠嬫唻浜嗕竴...
  • 鏈卞厓鐠灏忔椂鍊鏄共浠涔堢殑?
    绛旓細浠栬嚜骞艰传瀵掞紝鐖舵瘝鍏勯暱鍧囨浜庣槦鐤紝瀛よ嫤鏃犱緷锛屽叆鐨囪瀵(浣嶄簬鍑ら槼鍩庤タ闂ㄥ)涓哄皬娌欏讥锛屽吋浠绘竻娲佸伐銆佷粨搴撲繚绠″憳銆佹坊娌瑰伐銆傚叆瀵轰笉鍒颁簩涓湀锛屽洜鑽掑勾瀵虹闅炬敹锛屽涓诲皝浠撻仯鏁d紬鍍э紝鏈遍噸鍏彧寰楃涔′负娓告柟鍍с傚悗浜庤嚦姝e叓骞村張鍥炲埌鐨囪瀵恒傚洜鍏跺弸姹ゅ拰锛堢枒浼硷級鐨勪竴灏佷俊锛屽弬鍔犱簡璧蜂箟鍐涳紝骞舵敼鍚嶁鏈卞厓鐠鈥濇剰涓鸿瘺...
  • 鏈卞厓鐠嬬殑涓鐢熸湁澶氫紶濂?浠鏄浣曚粠涔炰笎閫嗚鎴愮殗甯鐨?
    绛旓細鏈鍚庡湪璧版姇鏃犺矾涔嬩笅鍘诲埌浜嗙殗瑙夊锛屽墐搴﹀嚭瀹惰窡闅忛珮褰拰灏鍋浜嗕釜灏忚绔;鎬庡濂芥櫙涓嶉暱锛屼袱骞磋繃鍚庯紝鐨囪瀵烘墍鍦ㄥ湴闂硅捣浜嗛ゥ鑽掞紝涓轰簡鐢熷瓨锛屽崄涓冨瞾鐨勪粬鍙堢寮鐨囪瀵哄崡涓嬫祦娴紝涓璺潬鐫涔炶涓虹敓銆傝繖涓浠界粡鍘嗭紝浣垮緱浠栨垚涓哄巻鍙蹭笂绗竴涓滀篂涓愮殗甯濃濄傚湪杩欏崄鍑犲勾鐨勭敓娲讳腑锛鏈卞厓鐠鍙楀埌浜嗗お澶氬お澶氱殑鎸姌鍜屽灞堬紝...
  • 澶у鑳藉惁鏉ヨ亰鑱婃垜浠墍涓嶇煡鐨鏈卞厓鐠鍛?
    绛旓細鏈卞厓鐠銆備粬绁栬緢閮芥槸鍐滄皯锛岀敱浜庡澧冭传瀵掞紝浠栨病蹇佃繃鍑犲ぉ涔︼紝浠庡皬甯竴涓湴涓诲鏀剧墰锛屽悗鏉ョ敋鑷宠繕鍋氳繃涔炰笎锛屾部璺篂璁ㄣ備絾浠栧苟娌℃湁灞堟湇浜庡懡杩愮殑瀹夋帓锛屽弬鍔犱簡鍐滄皯璧蜂箟锛屽綋涓婁簡棰嗚锛屽悗鏉ヨ繕鍑熺潃鑷繁鐨勮仾鏄庢墠鏅哄紑鍒涗簡鏄庢湞锛屽潗涓婁簡鐨囧笣鐨勫疂搴с傚嚑涔庢墍鏈夌殑鐨囧笣閮芥槸甯屾湜鑷繁鑳藉闀跨敓涓嶈佺殑锛屾湵鍏冪拫涔熶笉渚嬪锛屼絾鏄...
  • 鏈卞厓鐠嬫槸鎬庝箞浠庝竴涓篂涓,骞插埌鐨囧笣杩欎釜浣嶇疆鐨勫憿?
    绛旓細鐒惰岋紝涓轰簡鍔犲己鑷繁鐨勬潈鍔涳紝浠栧湪娲鍗佷笁骞达紙1380骞达級搴熼櫎浜嗕笧鐩革紝浣垮緱鏉冨姏楂樺害闆嗕腑鍦ㄧ殗甯濇墜涓紝瀵艰嚧浜嗗悗鏉ュ唴鑷e瀹樹贡鏀跨殑灞闈備絾瀹﹀畼骞舵湭瀵圭殗甯濈殑鏉冨姏鍩虹閫犳垚褰卞搷锛屼粬浠彧鏄殗甯濈敤鏉ョ壍鍒舵枃瀹橀泦鍥㈢殑鍔涢噺銆鏈卞厓鐠鍦1398骞达紙娲涓夊崄涓骞达級鐥呴濅簬搴斿ぉ锛屼韩骞71宀併備粬钁簬鏄庡瓭闄碉紝搴欏彿澶锛岃哎鍙峰紑澶╄閬撹倗绾珛...
  • 鏈卞厓绔鍋鐨囧笣鍓鏄共浠涔堢殑?
    绛旓細璋佺煡鍜屽皻涔熷苟涓嶅ソ褰擄紝涓嶄箙鍚庣殑楗ヨ崚浣垮緱浠栦笉寰椾笉绂诲紑瀵洪櫌澶栧嚭鍖栫紭銆傝繖娆″鍑鍙互璇瀵鏈卞厓鐠嬬殑涓鐢熷奖鍝嶉潪甯稿ぇ锛屼笉浠呴敾鐐间簡浠栫殑鎰忓織锛岃韩浣擄紝鍚屾椂涔熶娇浠栧垵姝ユ帴瑙︿簡涓浜涘弽鍏冪殑鎬濇兂銆 鍥炲埌瀹朵埂鍚庝笉涔咃紝鐢卞皬鏃剁殑鐜╀即姹ゅ拰浠嬬粛锛屾湵鍏冪拫鍙傚姞浜嗛儹瀛愬叴鐨勭孩宸惧啗銆傜敱浜庝粬鐨勭澘鏅轰笌鍕囨暍锛屽緢蹇垚涓轰簡閮瓙鍏寸殑蹇冭吂锛屽苟鍙...
  • 鍘嗗彶涓鏈卞厓鐠嬬殑涓鐢熼兘缁忓巻浜浠涔?鍙戠敓浜嗗摢浜涙晠浜
    绛旓細鍥犳鏈卞厓鐠嬩笂浣嶄箣鍚庨潪甯搁噸瑙嗘潵涔嬩笉鏄撶殑鈥滃垢绂忊濈敓娲伙紝蹇嗚嫤鎬濈敎锛屽杩囧幓鐨勪簨鎯呭康蹇典笉蹇橈紝鐓ф媯鏇剧粡涓璧锋矙鍦哄鎴樿繃鐨勫厔寮燂紝鍏朵腑杩樺寘鎷竴浣嶅濡囥傚綋骞存湵鍏冪拫鍦ㄥ濡囧閲岄伩闅撅紝绂诲紑鏃跺ス鎷呭績鎬瀛曪紝鏈卞厓鐠嬬殑鍋氭硶寰堝帀瀹筹紝閭d箞浠栧仛浜浠涔鍛?01 鏈遍噸鍏埌鏈卞厓鐠嬬殑铚曞彉 鏈卞厓鐠嬪師鏈彨鏈遍噸鍏紝鍦ㄥ鏃忛噷鎺掕鑰佸叓鑰屽緱鍚嶏紝...
  • 鏈卞厓鐠嬬殑绠浠
    绛旓細瀹剁牬浜轰骸鐨勬儴鐥,娣辨繁鍦板奖鍝嶇潃鏈卞厓鐠嬬殑蹇冨,浣夸粬浠夸經璺岃繘浜嗘棤搴曟繁娓娿傝繖鏃,涓轰簡娲诲懡,鏈卞厓鐠嬩笌浠栫殑浜屽摜銆佸ぇ瀚傚拰渚勫効琚揩鍒嗗紑,鍚勮嚜閫冪敓銆傛湵鍏冪拫瀹炲湪璧版姇鏃犺矾涔嬩笅,鎯宠捣骞兼椂鏇剧粡璁告効鑸嶈韩鐨勭殗瑙夊,浜庢槸灏卞幓鎶曞浜嗛珮褰拰灏,鍦ㄥ閲屽墐搴︿负鍍,鍋氫簡灏忚绔ャ備粬鍦ㄥ閲屾瘡鏃ユ壂鍦般佷笂棣欍佹墦閽熷嚮榧撱佺儳楗礂琛,鏁村ぉ蹇欏緱鍥㈠洟杞,鏈...
  • 扩展阅读:太监为什么不只切睾丸 ... 朱棣死后三大诡异事件 ... 朱棣临死前把皇位传给了谁 ... 秦始皇墓地有多吓人 ... 朱元璋把马皇后剥皮 ... 朱棣一生最害怕的人 ... 朱元璋到底霸占了多少女人 ... 朱元璋唯一没杀的功臣 ... 朱元璋算明君还是昏君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