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 山竹芋 中药

\u5c71\u8331\u8438\u4e0e\u5c71\u7af9\u828b\u662f\u5426\u662f\u4e00\u79cd\u4e2d\u836f

\u5c71\u8331\u8438:\u5c71\u8331\u8438\u79d1,\u53c8\u540d\u5c71\u828b\u8089\u3001\u836f\u67a3\u3001\u5b9e\u67a3\u513f\u3001\u67a3\u76ae\u3001\u8089\u67a3\u7b49,\u9ad84\u7c73\uff5e7\u7c73\u3002\u8001\u679d\u9ed1\u8910\u8272,\u5ae9\u679d\u7eff\u8272\u3002\u6838\u679c\u692d\u7403\u5f62,\u719f\u65f6\u6df1\u7ea2\u8272\u3002\u82b1\u671f3\u6708\uff5e4\u6708,\u679c\u671f9\u6708\uff5e10\u6708\u3002\u5c71\u8331\u8438\u7684\u679c\u8089\u662f\u4e3b\u8981\u7684\u836f\u7528\u90e8\u5206,\u522b\u540d\u6709\u836f\u67a3\u3001\u828b\u8089\u3001\u67a3\u76ae\u7b49,\u662f\u6211\u56fd\u7279\u6709\u7684\u73cd\u8d35\u4e2d\u836f\u6750

\u6742\u751f\u4e8e\u5c71\u5761\u704c\u6728\u6797\u4e2d\uff0c\u5206\u5e03\u4e8e\u9655\u897f\u3001\u6cb3\u5357\u3001\u5c71\u897f\u3001\u5c71\u4e1c\u5b89\u5fbd\u3001\u6d59\u6c5f\u3001\u56db\u5ddd\u7b49\u5730\u3002

山茱萸的功效介绍】:

【中文名】: 山茱萸 (《本经》)
【类 别】: 果实类
【英文名】: Asiatic Cornelian Cherry Fruit
【异名】蜀枣(《本经》),鼠矢、鸡足(《吴昔本草》),山萸肉(《小儿药证直诀》),实枣儿(《救荒本草》),肉枣(《纲目》),枣皮(《会约医镜》),萸肉(《医学衷中参西录》),药枣(《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

【植物形态】山茱萸落叶小乔木,高4米左右。
枝皮灰棕色,小枝无毛。
单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7厘米,宽3~4.5厘米,先端窄,长锐尖形,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上面近光滑,偶被极细毛,下面被白色伏毛,脉腋有黄褐色毛丛,侧脉5~7对,弧形平行排列;叶柄长1厘米左右。
花先叶开放,成伞形花序,簇生于小枝顶端,其下具数片芽鳞状苞片;花小;花萼4,不显著;花瓣4,黄色;雄蕊4;于房下位。
核果长椭圆形,长1.2~1.5厘米,直径7毫米左右,无毛,成熟后红色;果柄长1.5~2厘米。
种子长椭圆形,两端钝圆。
花期5~6月。
果期8~10月。
杂生于山坡灌木林中。
有栽培。
分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采集】10~11月间果实成熟变红后采摘,采后除去枝梗和果柄,用文火烘焙,冷后,取下果肉,再晒干或用文火烘干。
宜放置阴暗干燥处,以防霉蛀变质。

【药材】肉质果皮破裂皱缩,不完整或呈扁简状,长约1.5厘米,宽约o.5厘米。
新货表面为紫红色,陈久者则多为紫黑色,有光泽,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顶端有一四形宿萼痕迹。
质柔润不易碎。
无臭,味酸而涩苦。
以无核、皮肉肥厚、色红油润者佳。
产浙江、河南、安徽、陕西、山西、四川等地。

【炮制】山萸肉:洗净,除去果核及杂质,晒干。
酒山萸:取净山萸肉,用黄酒拌匀,密封容器内,置水锅中,隔水加热,炖至酒吸尽,取出,晾干(山萸肉每100斤,用黄酒20~25斤)。
蒸山萸:取净山萸肉,置笼屉内加热蒸黑为度,取出,晒干。

【化学成份】: 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7-0-甲基莫罗忍冬甙(7-0-methylmorroniside)、獐牙菜甙(sweroside)、番木鳖甙(Ioganin)、山茱萸鞣质1、2、3、(cornus-tannin 1,2,3)等。

【性味】酸,微温。
①《本经》:味酸,平。
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
岐伯:辛。
③《别录》:微温,无毒。
④《药性论》:味咸辛,大热。

【归经】入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少阴经。
②《药品化义》:入肝、心、肾三经。
⑧《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山茱萸的功效】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
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①《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②《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
③《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④《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⑤《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皶。
⑥《珍珠囊》:温肝。
⑦《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
恶桔梗、防风、防己。

【选方】①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圣惠方》) ②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
(《扶寿精方》草还丹) ③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 ④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刮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
空心服,温水化下三丸。
(《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⑤治老人小水不节,或自遗不禁:山茱萸肉二两,益智子一两,人参、白才L各八钱,分作十剂,水煎服。
(《方龙潭家秘》) ⑥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差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
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萸肉二两(去净核),生龙骨一两(捣细),生牡蛎一两(捣细),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三钱(蜜炙)。
水煎服。

扩展阅读:长期失眠只需一味中药 ... 张锡纯山茱萸治疗肝病 ... 张仲景唯一补肾的方子 ... 一味中药治胃病一绝 ... 山茱萸阴虚还是阳虚 ... 山茱萸治胃病太神了 ... 山萸肉治什么病最好 ... 排名第一最强护肝药 ... 山茱萸 泡茶 功能主治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