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有什么风俗 传统活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风俗活动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传统习俗:
1. 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庆祝这一天的经典习俗。粽子起源于对屈原的纪念,传说屈原投江自尽后,百姓投掷粽子入江,希望鱼虾吃了粽子,不要伤害屈原的遗体。如今,粽子已成为一种节日食品,人们常常通过赠送粽子来表达对亲友的关怀。
2. 赛龙舟:赛龙舟不仅是纪念屈原,也是纪念曹娥和伍子胥的传统活动。赛龙舟旨在驱散水中的鱼虾,保护先人的遗体,同时也用于祭祀水神。如今,赛龙舟已成为一项受欢迎的全民运动。
3. 系五彩绳:五彩绳,又称续命绳、百索子、长寿绳,源于汉代,有祈福避灾的寓意。通常系于儿童的手腕或脚踝上,有的地方还将其系于床栏或童车上。
4. 贴五毒:端午节时,人们用黄纸画出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这五种毒虫的画像,贴在墙上,并用针刺在画像上,以驱除五毒,祈求健康。
5. 画额: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写字“王”字,以避邪驱疫。
6. 喝雄黄酒:雄黄酒被认为有驱虫的作用,人们相信喝雄黄酒可以避邪驱疫,还有纪念屈原的意义。
7. 采药:端午节被认为是采药的好时机,因为草药的药性最盛。人们采集的草药常用于悬挂于门上或制作成其他习俗。
8. 挂艾虎:艾虎是用鸡蛋壳制作的装饰品,上面画有老虎形状,下方贴有五毒形状的贴纸,并用五色绳装饰,寓意驱邪避疫。
9. 躲午:古代有女子新嫁者在端午节回娘家的习俗,以躲避不祥。
10. 吃鸭蛋:在高邮,鸭蛋是端午节期间推崇的食物,吃不完的鸭蛋还可以制作成鸭蛋络子,作为装饰品。
端午节的风俗活动不仅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幸福的祈愿。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习俗可能逐渐被遗忘,但它们仍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阅读:端午节三大禁忌 ... 端午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 端午活动主题趣味活动 ... 端午节有哪些活动 ... 端午节主题活动一览表 ...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活动 ... 端午的四大禁忌 ... 端午节10个风俗 ... 端午必吃的10种美食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