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有什么习俗?

\u4e03\u5915\u6709\u54ea\u4e9b\u4e60\u4fd7

\u6211\u4eec\u90fd\u77e5\u9053\u4e03\u5915\u8282\u725b\u90ce\u7ec7\u5973\u7684\u7231\u60c5\u6545\u4e8b\uff0c\u719f\u4e0d\u77e5\u8fd9\u4e2a\u8282\u65e5\u6709\u54ea\u4e9b\u98ce\u4fd7\u4e60\u60ef\uff0c\u90a3\u5b83\u7684\u98ce\u4fd7\u4e60\u60ef\u6709\u54ea\u4e9b\u5462\uff1f

\u4e03\u5915\u8282\u7684\u4e60\u4fd7\u6709\u62dc\u7ec7\u5973\u3001\u5170\u591c\u6597\u5de7\u3001\u4e03\u59d0\u8bde\u3001\u79cd\u751f\u6c42\u5b50\u3001\u5987\u5973\u6d17\u53d1\u7b49\u3002
1\u3001\u62dc\u7ec7\u5973\u3002\u201c\u62dc\u7ec7\u5973\u201d\u7eaf\u662f\u5c11\u5973\u3001\u5c11\u5987\u4eec\u7684\u4e8b\u3002\u5979\u4eec\u5927\u90fd\u662f\u9884\u5148\u548c\u81ea\u5df1\u670b\u53cb\u6216\u90bb\u91cc\u4eec\u7ea6\u597d\u4e94\u516d\u4eba\uff0c\u591a\u81f3\u5341\u6765\u4eba\uff0c\u8054\u5408\u4e3e\u529e\u3002\u4e3e\u884c\u7684\u4eea\u5f0f\uff0c\u662f\u4e8e\u6708\u5149\u4e0b\u6446\u4e00\u5f20\u684c\u5b50\uff0c\u684c\u5b50\u4e0a\u7f6e\u8336\u3001\u9152\u3001\u6c34\u679c\u3001\u4e94\u5b50\uff08\u6842\u5706\u3001\u7ea2\u67a3\u3001\u699b\u5b50\u3001\u82b1\u751f\uff0c\u74dc\u5b50\uff09\u7b49\u796d\u54c1\u3002

2\u3001\u5170\u591c\u6597\u5de7\u3002\u8be5\u4e60\u4fd7\u8d77\u6e90\u4e8e\u6c49\u671d\u5bab\u5ef7\u7684\u6e38\u620f\uff0c\u6c49\u9ad8\u7956\u7231\u5983\u621a\u592b\u4eba\u7684\u5bab\u5973\u8d3e\u4f69\u5170\u5728\u79bb\u5f00\u5bab\u4e2d\u5ac1\u7ed9\u6276\u98ce\u4eba\u6bb5\u5112\u4e3a\u59bb\u540e\uff0c\u7ecf\u5e38\u8ddf\u4eba\u4eec\u8c08\u8d77\u5728\u6c49\u5bab\u4e03\u5915\u7684\u4e8b\u3002\u5979\u8bf4\uff1a\u201c\u6c49\u5bab\u5728\u6bcf\u5e74\u7684\u4e03\u6708\u4e03\u65e5\uff0c\u9996\u5148\u5728\u767e\u5b50\u6c60\u7554\uff0c\u594f\u4e8e\u9617\u4e50\u4e4b\u540e\uff0c\u5c31\u7528\u4e94\u8272\u5f69\u7f15\uff0c\u4e92\u76f8\u7eca\u7ed3\u8d77\u6765\uff0c\u53eb\u505a\u2018\u76f8\u601c\u7231\u2019\u3002

3\u3001\u4e03\u59d0\u8bde\u3002\u5e7f\u5dde\u4e03\u5915\u62dc\u4ed9\uff0c\u5df2\u5a5a\u5973\u5b50\u4e00\u822c\u4e0d\u80fd\u53c2\u52a0\uff0c\u4f46\u65b0\u5a5a\u540e\u7684\u65b0\u5a18\u5728\u8fc7\u7b2c\u4e00\u4e2a\u4e03\u5915\u65f6\uff0c\u8981\u4e3e\u884c\u4e00\u6b21\u201c\u8f9e\u4ed9\u201d\u4eea\u5f0f\u3002\u5373\u5728\u521d\u516d\u665a\u4e0a\u7940\u795e\u65f6\uff0c\u9664\u4e86\u7272\u91b4\u3001\u7ea2\u86cb\u3001\u9178\u59dc\u7b49\uff08\u53d6\u5146\u5f97\u5b50\uff09\u4ee5\u5916\uff0c\u8fd8\u8981\u52a0\u4e0a\u96ea\u68a8\u6216\u6c99\u68a8\uff0c\u8868\u793a\u4e0e\u59d1\u5a18\u8282\u79bb\u522b\u4e4b\u610f\u3002

4\u3001\u79cd\u751f\u6c42\u5b50\u3002\u65e7\u65f6\u4e60\u4fd7\uff0c\u5728\u4e03\u5915\u524d\u51e0\u5929\uff0c\u5148\u5728\u5c0f\u6728\u677f\u4e0a\u6577\u4e00\u5c42\u571f\uff0c\u64ad\u4e0b\u7c9f\u7c73\u7684\u79cd\u5b50\uff0c\u8ba9\u5b83\u751f\u51fa\u7eff\u6cb9\u6cb9\u7684\u5ae9\u82d7\uff0c\u518d\u6446\u4e00\u4e9b\u5c0f\u8305\u5c4b\u3001\u82b1\u6728\u5728\u4e0a\u9762\uff0c\u505a\u6210\u7530\u820d\u4eba\u5bb6\u5c0f\u6751\u843d\u7684\u6a21\u6837\uff0c\u79f0\u4e3a\u201c\u58f3\u677f\u201d\uff0c\u6216\u5c06\u7eff\u8c46\u3001\u5c0f\u8c46\u7b49\u6d78\u4e8e\u78c1\u7897\u4e2d\uff0c\u7b49\u5b83\u957f\u51fa\u6577\u5bf8\u7684\u82bd\uff0c\u518d\u4ee5\u7ea2\u3001\u84dd\u4e1d\u7ef3\u624e\u6210\u4e00\u675f\uff0c\u79f0\u4e3a\u201c\u79cd\u751f\u201d\uff0c\u53c8\u53eb\u201c\u4e94\u751f\u76c6\u201d\u6216\u201c\u751f\u82b1\u76c6\u201d\u3002

5\u3001\u5987\u5973\u6d17\u53d1\u3002\u4eba\u4eec\u8ba4\u4e3a\uff0c\u4e03\u5915\u8fd9\u5929\u53d6\u6cc9\u6c34\u3001\u6cb3\u6c34\uff0c\u5c31\u5982\u540c\u53d6\u94f6\u6cb3\u6c34\u4e00\u6837\uff0c\u5177\u6709\u6d01\u51c0\u7684\u795e\u5723\u529b\u91cf\u3002\u6709\u7684\u5730\u65b9\u76f4\u63a5\u53eb\u5b83\u201c\u5929\u5b59\uff08\u5373\u7ec7\u5973\uff09\u5723\u6c34\u201d\u3002\u56e0\u6b64\u5973\u6027\u5728\u8fd9\u5929\u6c90\u53d1\uff0c\u4e5f\u5c31\u6709\u4e86\u7279\u6b8a\u610f\u4e49\uff0c\u4ee3\u8868\u7528\u94f6\u6cb3\u91cc\u7684\u5723\u6c34\u51c0\u53d1\uff0c\u5fc5\u53ef\u83b7\u5f97\u7ec7\u5973\u795e\u7684\u62a4\u4f51\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ff1a
\u4e03\u5915\u8282\u65e2\u662f\u62dc\u796d\u4e03\u59d0\u7684\u8282\u65e5\uff0c\u4e5f\u662f\u7231\u60c5\u7684\u8282\u65e5\uff0c\u662f\u4e00\u4e2a\u4ee5\u201c\u725b\u90ce\u7ec7\u5973\u201d\u6c11\u95f4\u4f20\u8bf4\u4e3a\u8f7d\u4f53\uff0c\u4ee5\u7948\u798f\u3001\u4e5e\u5de7\u3001\u7231\u60c5\u4e3a\u4e3b\u9898\uff0c\u4ee5\u5973\u6027\u4e3a\u4e3b\u4f53\u7684\u7efc\u5408\u6027\u8282\u65e5\u3002
\u4e03\u5915\u7684\u201c\u725b\u90ce\u7ec7\u5973\u201d\u6765\u6e90\u4e8e\u4eba\u4eec\u5bf9\u81ea\u7136\u5929\u8c61\u7684\u5d07\u62dc\uff0c\u4e0a\u53e4\u65f6\u4ee3\u4eba\u4eec\u5c06\u5929\u6587\u661f\u533a\u4e0e\u5730\u7406\u533a\u57df\u76f8\u4e92\u5bf9\u5e94\uff0c\u8fd9\u4e2a\u5bf9\u5e94\u5173\u7cfb\u5c31\u5929\u6587\u6765\u8bf4\uff0c\u79f0\u4f5c\u201c\u5206\u661f\u201d\uff0c\u5c31\u5730\u7406\u6765\u8bf4\uff0c\u79f0\u4f5c\u201c\u5206\u91ce\u201d\u3002\u76f8\u4f20\u6bcf\u5e74\u4e03\u6708\u521d\u4e03\uff0c\u725b\u90ce\u7ec7\u5973\u4f1a\u4e8e\u5929\u4e0a\u7684\u9e4a\u6865\u76f8\u4f1a\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4eba\u6c11\u7f51\u2014\u2014\u4e03\u5915\u8282\u7684\u6c11\u95f4\u4e60\u4fd7

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

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有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

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4、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

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

5、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有乖乖的遵命回朝。

还有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都会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

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而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

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1、祭月之仪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遗传的祭祀月神,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

2、婚育恋曲

作为古老的汉族节日,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种乞求繁衍生息意愿的反映,盖因月之盈长暗喻了长生与兴旺。

3、乞巧之俗

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记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意思是汉朝的宫娥彩女,常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在缝衣制裳的宫楼比赛拿丝线穿各式各样的针孔,当时的人们纷纷效仿。

4、接露水

浙江农村有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传说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5、香桥会

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

扩展资料:

七夕传说:

相传农历七月初七为魁星生日。魁星即奎星,相传为天上主文事的星宿。在传说中,魁星本是人间一才子,虽麻面跛脚,但满腹诗书。

皇上曾亲自面试他的文才,戏问他为何满脸麻子,他答“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又问他为何跛脚,他答“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于是一举夺魁,被点为状元。另一种说法完全相反,据说此人虽才气过人,却因相貌原故屡考不中,悲愤交加,投河自尽,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仙。



七夕民间习俗

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拜七姐
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在新中国成立前,“七夕”是靓女们的盛大节日。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代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或组织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传统“七姐诞”庆祝仪式由农历七月初六晚开始,为期一至二晚。不同地方庆祝“七姐诞”的仪式各有不同特色。“七姐诞”乞巧习俗在东南亚地区也很流行。
在广州,无论贫富之家,姑娘们都会梳妆打扮,点上香烛,“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见《广州岁时记》)。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东莞七夕拜七姐”,民间传统的乞巧拜七姐祈福仪式,仪式包括上贡品、净手、上香、拜祭等环节。有的地方在七夕之夜,靓女们在月光下摆上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围坐在桌前默念自己的心事,像织女星许愿。“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七夕之日,由社区组织“拜七娘”仪式,祭拜对象除了牛郎、织女二星,还有织女的6个姐妹。社区女性展示手工艺制品,是“摆巧”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福建闽南、浙江温岭和台湾等地即称为拜“七娘妈”,七娘妈又称七星妈、七星娘娘、七星夫人、七娘夫人等,为织女星化身。七夕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石塘七夕习俗流行于浙江温岭沿海的石塘、箬山一带,为16岁以下儿童于七夕节之日向七娘妈祈福的传统民间活动。石塘先民于三百多年前从闽南迁入,此习俗随之而来,存续至今。主祭者为女性长辈。

斗巧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对月穿针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
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输巧
输巧,七夕乞巧,穿针落人后者为“输巧”。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兰夜斗巧
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七月旧时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女性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乞求姻缘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即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一种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他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信守令人感动,所以七夕节充满了浪漫的气息。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得到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此外还祈求赐给自己美满的姻缘。

游七姐水
民间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这个习俗和当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传说有关。

种生求子
汉族节日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 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南方各地汉族民间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 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在节日前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即日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还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储七夕水
“七夕水”亦称“七月七水”,据说“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广东、广西一带都有储存“七夕水”的风俗,就是在初七早晨头遍鸡鸣之后,各家到井边或者河边汲水储藏。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所以,人们在七夕这天早晨都要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据说在七夕夜,用米兰花、茉莉花、玫瑰花等7种鲜花泡的七色花水来洗脸,能让女人更美。

为牛庆生
旧时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七巧贡案
惠州惠东县平海古城过去盛行“七巧贡案”。到了七夕前后,平海城内多个家族中的小女孩、大姑娘、新媳妇和老太太们,她们通过亲手制作的各式各样“贡品”,拜祭“七姐”,相互赛巧,展示心灵手巧、蕙质兰心,祈求家庭幸福,祝愿国泰民安。平海七巧贡案的手工艺品有花灯、宫灯、花果、仕女、器物、宫廷、塔楼、插花、图案、刺绣、糖艺、文房四宝以及成套的历史故事人物。七巧贡案从农历七月初六日晚摆设至初八日晚,一般都在家中的前院摆设,便于供人欣赏、点评。

迎仙
广东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神
粤西部分乡村有在七月七日做籺拜神的习俗。根据传统习俗,人们先拜庙里的“老爷”(菩萨),再拜土地公。拜神的贡品一般有籺、三茶五酒、水果等。 [3] [46]
拜牛郎
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拜魁星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古代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拜魁星”仪式在月光下举行,和拜织女相类似,所以,在闽东一带村庄里居民,若是一家人丁旺盛宽敞的屋子,“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面面相对不同性别的小天地,非常热闹有趣。“拜魁星”事先要糊一个纸人(魁星):高二尺许,宽五六寸,蓝面环眼,锦袍皂靴,左手斜捋飘胸红髯,右手执朱笔,置案上。祭品隆重不可缺的是羊头(公羊,留须带角),煮熟,两角束红纸,置盘中,摆“魁星”像前。其他祭品茶酒等随便。参加拜魁星的,于烛月交辉中进行,鸣炮焚香礼拜罢,就在香案前围桌会餐。

拜床母
台七夕除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祇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在当天傍晚时,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七夕观星
初秋时节,晚间9点左右,亮度为0星等的织女星首先出现在天顶附近,随后,在其偏南方向亮度为1星等的牛郎星升起。在两颗星的中间隔着一条横贯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银河),其中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它们深情相望,充满诗情画意。织女星的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编织的美丽云霞和彩虹的梭子。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在它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传说中是牛郎挑着一对儿女。

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在七夕夜晚,年轻的靓女们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听悄悄话
在浙江绍兴一些农村,七夕夜会有许多靓女,偷偷躲在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静之时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待嫁的少女日后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19]
净水视影
江苏一带的乞巧活动是取净水一碗于阳光下曝晒,并露天过夜。即捡细草棒浮于水中,视其影来定验巧拙。也有许多年青女子采用小针看水底针影来应验智愚的。其他地区的汉族也多采用这种方式来应验巧拙智愚。

结红头绳
结红头绳,七夕风俗之一,据说如果家里如有体弱多病的孩子,家长们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长寿。

姑娘洗发
姑娘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让女性年轻美丽,而且还可让未婚的少女尽快找到如意郎君。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

晒书晒衣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汉后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普及全国。东汉崔实《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50-51]
从现有的史料看,晒书被官方重视的时代始于宋代。虽然“历代之书籍,莫厄于秦,莫富于隋唐”,但是隋唐官方的晒书之举却少见于史料。宋代的晒书会则引人注目。有关宋代晒书会的情况,宋人的笔记中已有记载,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说:“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侍从皆集,以爵为位叙。”另据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南宋陈骥《南宋馆阁录》和南宋逸名《南宋馆阁续录》等书记载,宋高宗绍兴、宋孝宗淳熙以及宋宁宗庆元年间都有“晒书会”这样的文化活动。宋代曝书会一般由掌管图书的秘书省主持,由临安府具体承办。时间多在七月五、六、七三日。 [51]
从相关史料南宋多于北宋的事实来看,似乎南宋比北宋更重视晒书。其中原因主要是南宋都城杭州地处东南,潮气很重,晒书在当地历来是一种习惯性的活动,官方亦然。宋代如此,元代也同样有晒书之事。明代时官方藏书的管理松弛致使“阁臣词臣,俱无人问及,渐以散佚”,官方的晒书活动也没有得到延续。清代的晒书活动也没有宋代那么规范、大规模了。 [51]
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52]
玩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河南开封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七夕是我们国家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国内情侣们的节日。那么,七夕节有什么风俗呢?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节的风俗

七夕节习俗众多,主要有香桥会、接露水、拜七姐、斗巧、乞求姻缘、游七姐水、种生求子、储七夕水、为牛庆生、七巧贡案、迎仙、拜牛郎、拜魁星、拜床母、染指甲、七夕观星、听悄悄话、净水视影、结红头绳、姑娘洗发、晒书晒衣、结扎巧姑、玩磨喝乐等。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7日七夕节。这个节日的习俗就是一些男女有情的人,相互祝贺,相互送礼

  • 涓冨鑺傜殑椋庝織鏈夊摢浜 浼犵粺
    绛旓細涓冨鑺備紶缁熶範淇椾富瑕佹湁濡囧コ绌块拡涔炲阀銆佷竷澶曟枟宸с佷负鐗涘簡鐢熴侀宸ф灉銆佷緵濂夆滅(鍠濅箰鈥銆1銆佸濂崇┛閽堜篂宸 涓冨鑺傚張绉扳滀篂宸ц妭鈥濓紝鍥犳鍦ㄨ繃鍘诲啘鏉戝濂抽氳繃鍚勭浠紡锛岀姹傝嚜宸卞績鐏垫墜宸с傚叾涓紝鍦ㄤ笉灏戠殑鍐滄潙锛屽濂抽氳繃绌块拡寮曠嚎鏉ラ獙璇併2銆佷竷澶曟枟宸 鏃㈢劧鏄篂宸ц妭锛屽湪鍐滄潙涓浜涘湴鏂癸紝涓惧姙鈥滄枟宸р濇椿鍔紝鏉ュ簡绁濃滀篂...
  • 涓冨鑺鏈夊摢浜椋庝織涔犳儻寰堟!!!
    绛旓細1.绌块拡涔炲阀 2.鍠滆洓搴斿阀 3.鎶曢拡楠屽阀 4.绉嶇敓姹傚瓙 5.渚涘鈥滅(鍠濅箰鈥6.鎷滅粐濂 7.鎷滈瓉鏄 8.鏅掍功路鏅掕。 9.涓虹墰搴嗙敓 10.鍚冨阀鏋 鍚勫湴寮備織 1. 骞夸笢鈥斺斾竷濞樹細 2.鍢夊叴鈥斺斾竷澶曢妗ヤ細 3.婀栧崡銆佹禉姹熲斺斿濂虫礂鍙戙佹帴闇叉按 4.鑳朵笢鈥斺旀嫓涓冨绁 5.涓浗瑗垮崡鈥斺鏌撴寚鐢 6.骞垮窞鈥斺杩庝粰 7.闄曡タ...
  • 涓冨鑺鏈変粈涔涔犱織?
    绛旓細1銆佺┛閽堜篂宸э細涔熷彨鈥滆禌宸р锛屽嵆濂冲瓙姣旇禌绌块拡锛屽ス浠粨褰╃嚎锛岀┛涓冨瓟閽堬紝璋佺┛寰楄秺蹇紝灏辨剰鍛崇潃璋佷篂鍒扮殑宸ц秺澶氾紝绌垮緱鎱㈢殑绉颁负鈥滆緭宸р濓紝鈥滆緭宸р濈殑浜鸿灏嗕簨鍏堝噯澶囧ソ鐨勭ぜ鐗╅佺粰寰楀阀鑰呫2銆瀵规湀绌块拡锛氭寚涓冩湀鍒濅竷杩欏ぉ鍌嶆櫄锛屽瀹舵埛鎴烽兘鎶婂涵闄㈡竻鎵共鍑锛屽勾杞诲濂冲拰濮戝浠厛瑕佸悜缁囧コ鏄熻檾璇氳藩鎷滐紝涔炴眰缁...
  • 涓冨鑺傜殑椋庝織鏈夊摢浜?
    绛旓細5銆佹煋鎸囩敳锛氭煋鎸囩敳绯绘祦浼犲湪涓浗瑗垮崡涓甯︾殑涓冨涔犱織銆傝澶氬湴鍖虹殑骞磋交濮戝锛屽枩娆㈠湪鑺傛棩鏃剁敤鏍戠殑娑叉祮鍏戞按娲楀ご鍙戯紝涓嶄粎鍙互骞撮潚缇庝附锛岃屼笖瀵规湭濠氱殑濂冲瓙锛屽彲浠ュ敖蹇壘鍒板鎰忛儙鍚涖
  • 涓冨鑺傜殑涔犱織鏈変粈涔
    绛旓細1.鐗涢儙浼氱粐濂 涓冩湀琚О涔嬩负“钃濇湀”锛屼竷鏈堢殑澶滄櫄琚О涔嬩负钃濆锛岃繖澶╃殑涔犱織灏辨槸鐗涢儙浼氱粐濂筹紝灏忕殑鏃跺欐垜涔熼櫔鎴戠殑濮愬鎴栬呭濡瑰湪榛勭摐鏋朵笅鎴栬呰憽钀勮棨鏋跺瓙涓嬪伔鍚墰閮庣粐濂崇殑鎮勬倓璇濓紝璋侀兘璇村惉鍒颁簡銆備负浠涔?鍥犱负鏅氶涔犱範锛屾爲鍙剁殑鍝嶅0灏辩悊瑙d负浠栦滑鐨勬儏璇濄2.绌块拡涔炲阀 涔炲阀鐨勬柟娉曞绉嶅鏍凤紝鎴戝皬鏃跺...
  • 涓冨鑺傜殑涔犱織鏄粈涔??
    绛旓細涓冨鑺傜殑涔犱織锛1銆侀妗ヤ細 鍦ㄦ睙鑻忔煇浜涘湴鍖猴紝浜轰滑浼氭惌鍒堕妗ワ紝鎵璋撻妗ュ氨鏄敤瑁瑰ご棣欙紝鍋氭垚闀垮洓浜旂背锛屽鍗婄背鐨勬ˉ姊侊紝浠キ绁鍙屾槦銆佷篂姹傜绁ワ紝鐒跺悗灏嗛妗ョ剼鍖栵紝璞″緛鐫鍙屾槦宸茶蛋杩囬妗ワ紝娆㈠枩鍦扮浉浼氥傝繖绉嶄範淇椾篃鏄敱楣婃ˉ婕斿彉鑰屾潵銆2銆佹嫓涓冨 鍦ㄥ箍涓滃绉扳滄嫓涓冨鈥濓紝鑰屽湪绂忓缓鍙綔鈥滄嫓涓冨濡堚濓紝濂冲瀛愪滑鍦...
  • 涓冨涔犱織鏈夊摢浜
    绛旓細涓冨涔犱織锛氭檼涔︽檼琛c佸偍涓冨姘淬佺鐢熴佸仛宸ч銆佸仛涓冭彍缇广1銆佹檼涔︽檼琛 姝e紡璁拌浇姘戜織娲诲姩鐨勶紝濮嬭嚜涓滄眽锛屻婂洓姘戞湀浠ゃ嬶紙鎴愪功浜166骞达級鏈夎繖鏍风殑璁拌浇锛氣滀竷鏈堜竷鏃ワ紝鏇濈粡涔﹀強琛h3锛屼綔骞茬硹锛岄噰钑欒充篃銆傗濇洕涔﹀拰琛h3鐨勪範淇涓鐩村埌鏄庢竻閮借繕鏈夈2銆佸偍涓冨姘 姘戦棿浼犺涓冨鑺澶╀笂鐨勪竷浣嶄粰濂充細涓嬪嚒鍒版渤娴佷腑...
  • 涓冨鑺傜殑椋庝織
    绛旓細涓冨鑺傝鎰挎槸涓冨鑺傜殑浼犵粺娲诲姩涔嬩竴銆備汉浠湪涓冨鑺傝繖澶╃殑澶滄櫄锛岀偣鐕冮鐑涳紝闈㈠鏄熺┖榛橀粯璁告効锛岀劧鍚庡皢鐑涚伀鎶涘悜澶╃┖锛岃鏄熸槦甯﹀幓鑷繁鐨勬効鏈涖傝繖涓淇楁簮浜庡彜浠d汉浠鏄熷鐨勪俊浠板拰宕囨嫓锛屽笇鏈涢氳繃杩欑鏂瑰紡鑳藉瀹炵幇鑷繁鐨勬効鏈涖5銆佹墡绾㈠ご缁 鎵庣孩澶寸怀鏄竷澶曡妭鐨勪紶缁涔犱織涔嬩竴銆傚湪涓冨鑺傝繖澶╃殑鏃╂櫒锛屼汉浠細鐢ㄧ孩涓濈怀鎵...
  • 涓冨鑺傜殑涓昏椋庝織
    绛旓細涓冨鑺傜殑涓昏椋庝織1銆侀妗ヤ細:鍦ㄦ睙鑻忓疁鍏,鏈変竷澶曢妗ヤ細涔犱織銆傛瘡骞翠竷澶,浜轰滑閮借刀鏉ュ弬涓,鎼埗棣欐ˉ銆傛墍璋撻妗,鏄敤鍚勭绮楅暱鐨勮9澶撮(浠ョ焊鍖呯潃鐨勭嚎棣)鎼垚鐨勯暱鍥涗簲绫炽佸绾﹀崐绫崇殑妗ユ,瑁呬笂鏍忔潌,浜庢爮鏉嗕笂鎵庝笂浜旇壊绾垮埗鎴愮殑鑺辫楗般傚叆澶,浜轰滑绁鍙屾槦銆佷篂姹傜绁,鐒跺悗灏嗛妗ョ剼鍖,璞″緛鐫鍙屾槦宸茶蛋杩囬妗,娆㈠枩鍦扮浉浼氥傝繖...
  • 涓冨鑺傜殑涔犱織鏈変粈涔?
    绛旓細1銆 涔炲阀娲诲姩銆涓冨鑺鏈鏅亶鐨勪範淇锛屽氨鏄濂充滑鍦ㄤ竷鏈堝垵涓冪殑澶滄櫄杩涜鐨勫悇绉嶄篂宸ф椿鍔ㄣ備篂宸х殑鏂瑰紡澶у鏄濞樹滑绌块拡寮曠嚎楠屽阀锛屽仛浜涘皬鐗╁搧璧涘阀锛屾憜涓婁簺鐡滄灉涔炲阀锛屽悇涓湴鍖虹殑涔炲阀鐨勬柟寮忎笉灏界浉鍚岋紝鍚勬湁瓒e懗銆備竷澶曚篂宸х殑搴旇妭椋熷搧锛屼互宸ф灉鏈涓哄嚭鍚嶃傚阀鏋滃張鍚嶁滀篂宸ф灉瀛愨濓紝娆惧紡鏋佸銆備富瑕佺殑鏉愭枡鏄补銆侀潰銆佺硸...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