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考据学 清代三大考据学专家

\u8003\u636e\u3001\u8003\u8bc1\u3001\u8003\u8ba2\u3001\u8003\u7a76\u3002\u5206\u522b\u662f\u4ec0\u4e48\u610f\u601d\uff1f

1\u3001\u8003\u636e\uff1a\u6307\u7814\u7a76\u6587\u732e\u6216\u5386\u53f2\u95ee\u9898\u65f6\uff0c\u6839\u636e\u8d44\u6599\u6765\u8003\u6838\u3001\u8bc1\u5b9e\u548c\u8bf4\u660e.
2\u3001\u8003\u8bc1\uff1a\u6839\u636e\u8d44\u6599\u6765\u8003\u6838\u3001\u8bc1\u5b9e\u548c\u8bf4\u660e\u6587\u732e\u6216\u5386\u53f2\u95ee\u9898\u3002
3\u3001\u8003\u8ba2\uff1a\u8003\u636e\u8ba2\u6b63\uff0c\u8003\u6838\u8ba2\u6b63\u3002\u5982\u6b64\u6587\u9996\u6b21\u5bf9\u8fd9\u4e9b\u4ea4\u5f80\u8bd7\u8fdb\u884c\u4e86\u8f83\u4e3a\u7cfb\u7edf\u7684\u722c\u68b3\u4e0e\u8003\u8ba2\u3002
4\u3001\u8003\u7a76\uff1a\u662f\u6307\u901a\u8fc7\u4e25\u8c28\u7684\u8003\u8bc1\u6216\u8005\u67e5\u8be2\uff0c\u8868\u73b0\u51fa\u6765\u7684\u91cd\u89c6\u4e0e\u8bb2\u7a76\u3002\u4ea6\u53ef\u6307\u7a7f\u8863\u505a\u4e8b\u6bd4\u8f83\u7aef\u6b63\u3001\u5f97\u4f53\u3001\u8bb2\u7a76\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
\u8003\u8bc1\u8fd8\u80fd\u591f\u8868\u793a\u901a\u8fc7\u53c2\u52a0\u67d0\u79cd\u8003\u8bd5\u83b7\u53d6\u67d0\u7c7b\u8d44\u683c\u8bc1\u4e66\u3002\u5982\uff1a\u5b66\u8f66\u7684\u4eba\u8d8a\u6765\u8d8a\u591a\uff0c\u8003\u8bc1\u5f88\u96be\u3002
\u8003\u636e\u53ef\u5206\u4e3a\u4e09\u79cd\uff1a
1\u3001\u7406\u8bc1\uff1a
\u4e00\u79cd\u96be\u5ea6\u8f83\u5927\u7684\u8003\u636e\u65b9\u6cd5\uff0c\u8981\u60f3\u638c\u63e1\u597d\u5b83\uff0c\u9664\u4e86\u5fc5\u987b\u5177\u5907\u4e00\u5b9a\u7684\u57fa\u672c\u529f\u5916\uff0c\u8fd8\u8981\u6709\u5353\u8d8a\u7684\u8bc6\u522b\u4e0e\u5224\u65ad\u80fd\u529b\u3002
2\u3001\u4e66\u8bc1\uff1a
\u5229\u7528\u8c13\u4e66\u3001\u4e0a\u4e66\u7b49\u5404\u7c7b\u6863\u6848\u8d44\u6599\u4ee5\u53ca\u5404\u79cd\u4e66\u7c4d\u4e3a\u4f9d\u636e\uff0c\u8003\u8bc1\u53f2\u6599\u6b63\u8bef\u3002
3\u3001\u7269\u8bc1\uff1a
\u4ee5\u51fa\u571f\u7684\u9f9f\u7532\u3001\u91d1\u77f3\u4ee5\u53ca\u5176\u4ed6\u8003\u53e4\u5668\u7269\u4e3a\u4f9d\u636e\uff0c\u523b\u5728\u7532\u9aa8\u4e0a\u7684L\u8f9e\u3001\u9752\u94f6\u5668\u4e0a\u7684\u6587\u5b57\uff0c\u4ee5\u53ca\u77f3\u5a62\u4e0a\u7684\u5a62\u94ed\u7b49\u7b49\uff0c\u4e0e\u7af9\u5e1b\u3001\u5199\u5377\uff0c\u4ee5\u53ca\u96d5\u7248\u4e66\u7c4d\u76f8\u6bd4\uff0c\u66f4\u80fd\u8010\u4e45\u4e0d\u635f\uff0c\u6d41\u4f20\u4e45\u8fdc\uff0c\u6210\u4e3a\u8003\u636e\u5de5\u4f5c\u4e2d\u4e0d\u53ee\u591a\u5f97\u7684\u8bc1\u636e\u3002

\u94b1\u5927\u6615\u3001\u738b\u9e23\u76db\u3001\u8d75\u7ffc\u3002

考据学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学者尝以为清代考据学之兴盛缘於清初的文字狱政策。例如孟森说:「乾隆以来多朴学,知人论世之文,易触时忌,一概不敢从事,移其心力,毕注於经学,毕注於名物训诂之考订,所成就亦超出前儒之上。」(《明清史讲义》)。萧一山说:「有民族思想的学者,在异族的钤制政策下,不甘心作无耻的应声虫,又不敢作激烈的革命党,自由研究学问,也怕横撄文网,那还有甚么办法?只好『明哲保身』,『尚友古人』,向故纸堆里去钻了。」(《清史》)

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
对于考据学,梁启超在“概论”中有几句扼要的话: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等。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故亦有“汉学”之目。

就是编修古代的文化书籍,所以学术界把这叫做“大钻故纸堆的考据之学”,

考据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一门反思的科学,是对各种具体历史研究及其内在规律的探索的科学。其也是一门具有特殊性、综合性、整体性、真实性的具体的和实证的科学。
中国经济史研究以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讨传统经济的现代化过程与建立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之间历史的连续性,力图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中国经济史学从创立至今,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经济史只是历史学的一部分,其由于它的特殊性而被人们提出来单独研究。
附: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相关资料)
史学研究必须以历史资料为基础,同时又要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因此"方法论应当占有与历史资料同等重要的地位"(注: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由于经济史的特殊性,历史学和经济学的方法是经济史研究的两大基本方法。
(一)历史学方法
熊彼特明白地说经济史"只是通史的一部分,只是为了说明而把它从其余的部分分离出来"(注: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第65页。)。由于经济史是史学的一部分,因此史学方法当然也是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而言,是由于以下原因:
首先,传统的史学长于现象描述,因此也被视为"艺术"而非"科学"。而将过去的经济实践清楚地描绘出来并展示给世人,乃是经济史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此方面,没有其他方法可取代传统的史学方法。
其次,经济制度、经济事件等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些研究中,定性分析是主要的方法,而这恰恰又正是史学方法之所长。对经济制度、经济事件等的研究是了解过去经济实践的基础,因此离开了史学方法就谈不上经济史研究。
再次,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史料学和考据学的方法,对经济史研究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胡适曾批评中国的传统史学说:"中国人作史,最不讲究史料。神话、官书都可以作史料,全不问这些材料是否可靠。却不知道史料若不可靠,所作的历史便无信史的价值。"(注: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台湾里仁书局1982年版,第19页。)傅斯年更加强调史料学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史学便是史料学",原因是"史学的对象是史料,……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作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注: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收于《傅斯年全集》第2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5、6页)。吴承明则指出:史料是史学的根本,绝对尊重史料,言必有证,论从史出,这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治史者必须从治史料开始,不治史料而径谈历史者,非史学家。由于史料并非史实,必须经过考据、整理,庶几接近史实,方能使用,因此史料学和考据学的方法可以说是历史学的基本方法。从乾嘉学派到兰克学派,中外史家都力图通过考证分析,弄清历史记载的真伪和可靠程度(注:吴承明:《论历史主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2期。)。经济史研究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因此史料学和考据学的方法也是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无论何人研究经济史,都必须掌握历史学的基本方法(注:例如赵冈估计南宋中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高达1/5,而该估计的基础主要是霍林斯沃斯(T.H.Hollingsworth)根据《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说的杭州胡椒消费量对南宋杭州城市人口作出的一个推测(即杭州城市人口多达500万甚至600-700万)。麦迪森借助于史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和巴拉兹(Etienne Balaz)对南宋杭州人口数量所作的考证,指出霍氏之说严重不符史实,因而赵氏据此所得出的结论也"证据极其不足"(Angus Maddison,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p.25)。)。
运用以上方法进行研究,并不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这种不重理论的做法,是传统史学方法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不重理论的做法,也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因为是否需要理论,乃是由研究的对象与目的所决定的。希克斯指出:在史学研究中,是否使用理论,在于我们到底是对一般现象还是对具体经过感兴趣。"如果我们感兴趣的是一般现象,那么就与理论(经济学理论或其他社会理论)有关。否则,通常就与理论无关";而"历史学家的本行,不是以理论术语来进行思考,或者至多承认他可以利用某些不连贯的理论作为前途来解释某些特定的历史过程"(注:John Hicks,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p.2.)。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经济史学家来说,传统的史学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但不容否认的是,传统史学方法也有其先天不足。巴勒克拉夫总结20世纪上半叶国际史学的发展时,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历史主义学派的不足作了归纳(注: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5页。)。吴承明对此作了进一步讨论,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1)史学是叙述式的,缺乏分析;又常是事件和史例的罗列,或用单线因果关系将它们联系起来,而缺乏整体性、结构性的研究;(2)强调历史事件、人物和国家的特殊性和个性,而不去研究一般模式和存在于过去的普遍规律;(3)在考察史料时采用归纳法和实证论,这种经验主义的方法不能在逻辑上肯定认识的真实性;在解释史料和做判断时,由于缺乏公理原则和强调个性,就主要凭史学家的主观推理和直觉:(4)或是根据伦理、道德取向来评议是非、臧否人物,或是认为一切是受时间、地点和历史环境决定,无绝对的善恶;(5)脱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研究历史,认为历史学的惟一目的是真实地再现和理解过去(注:吴承明:《论历史主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2期。)。
由于传统史学方法存在上述问题,只依靠它们是难以深入研究经济史的。如吴承明所指出的那样,即使做到所用史料都正确无误,仍然不能保证就可得出正确的结论。传统史学所使用的基本方法是归纳法,而归纳法本身有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除非规定范围,所得结论都是单称命题,难以概括全体;虽然可以用概率论方法作些补救,但难用于历史。因此不求助于其他学科的方法,是无法深入研究经济史的。
(二)经济学方法
从对《检讨》的反应来看,在一些学者心目中,经济学的方法主要就是统计学的方法。这种想法不足为奇。希克斯说:"凡是一种历史理论可能适用的历史现象,从我们对其兴趣而言,都可认为其具有统计学特征。经济史上的大多数现象(无论我们如何广泛地看),都确实具有这些特征。我们要问的经济史的问题,大都涉及那些可以具有此特征的类别。"但是希氏接着指出:"从本质上来说,这并非经济史与其他历史之间的差别",因为"在史学的任何分支中,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在寻求统计学上的一致性。区别在于我们是对一般现象还是对具体经过感兴趣"(注:John Hicks,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p.4.)。因此把经济学方法等同于统计学方法的看法是很不全面的。对于那些可以获得大量数据的研究对象(注:例如王业键所收集的清代的米价数据、李中清所收集的清代人口数据,都数以十万计。),只有依靠统计学方法,才能进行研究。但是对于那些数据不丰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方法就难以奏效了,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学方法对于古代经济史研究并无多大用处。但是我们要强调:经济学方法决不仅只是统计学方法,而经济史研究中可以利用的经济学方法也有多种。在许多情况下,其他一些方法可能比统计学方法更为重要。
首先,经济学方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经济学为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主要的理论框架。凯恩斯说:"经济学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工具,一种构想技术。"(注:转引自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如果没有经济学提供的思维方法和构想技术,是无法进行经济史研究的。一些经济史学者拒绝经济学理论,但实际上他们也在不自觉地使用某种理论。至于这些理论是否正确,他们却并不去考虑。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在无意之中会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典型的例子如亩产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自清代中期以来,由于可耕地开垦殆尽,增加农业产量只好主要依靠提高亩产量。不少学者囿于这种习以为常的观念,把提高亩产量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惟一手段(注:在《检讨》中讨论劳动生产率时,我以粮食亩产量增加作为判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指标。这样做的原因及其特定条件,拙文中已作了清楚的解释。有的学者忽视了我所作的说明,从而对拙文产生误解,认为我所说的劳动生产率就是粮食亩产量。其之所以会如此,主要原因即如上所述。)。而从经济学观点来看,亩产量与劳动生产率并非同一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劳动、资源、技术等要素相互关系的变化。在耕地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可以通过"广种薄收"的方法达到。相反,在劳动力供给过多的情况下,亩产量虽然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却可能恰恰表现了"内卷化"(或"过密化")下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注:伊懋可的"高水平平衡机制"和黄宗智"农业过密化"理论,都说的是这种情况。见伊懋可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第16章,以及同氏The High-Level Equipment Trap:the Causes of the Decline of Inven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in Mark Elvin,Another History-Essays on China from a European Perspective,Wild Peony,1996);黄宗智 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第8、9章,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以及同氏The Peasant Family Econom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1350-1988,第3、16章。)。
其次,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出发,我们可以对经济史上的一些问题作出更为合理的判断。例如在宋代江南,是否由于有了"最好的耕犁"(江东犁)和因"人多地少"导致的充足的劳动力,就会导致"精耕细作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呢?(注: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178页。在分析精耕细作的发展问题时他还指出:"这种耕作方法除犁需要改进和增加鋫刀这个垦田利器外,还必须有充足的劳动力,这两条缺少任何一条都是不能成功的。")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出发来看,"精耕细作"指的是劳动密集的耕作方式,而江东犁则代表了一种节省劳动的技术。劳动力的供给与劳动密集型的耕作之间通常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与节省劳动的生产工具之间则通常是相互排斥的关系(注:大卫?勒旺(David Levine)对此作了明确的说明:"由于劳动便宜而且供给充分,人们不愿进行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工资低,原始的生产技术仍是最有利可图的;低水平的技术,导致劳动集约化。"见David Levine,Family Formation in an Age of Nascent Capitalism,Academic Press,1977,p.14。)。一般而言,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民通常采用的是节省土地的技术,而非使用节省劳动的技术(注:白馥兰也指出:"技艺趋向型"技术和"机械型"技术都能增加单位农田的产量,但前者可视为土地的替代物,后者则可视为劳动的替代物。要在二者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必须考虑在一种具体的情况下,何种投入能够最大地提高产量(Francesca Bray,The Rice Economy: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n Asian Societies,pp.115,156)。)。农民在使用江东犁时,首先会计算使用的成本与收益,并与被使用这种耕犁而被节省下来的劳动的收益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是不合算,那么就不会使用之(注:这一点,明末宋应星已说得非常明白。他指出:牛耕的效率大大高于人耕,但是在苏州一带,"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见《天工开物》乃粒第一卷稻工》。)。此外,如果没有发达的农村工业,使用江东犁节省下来的劳力也就没有了出路。在此情况下,农民为什么要使用江东犁呢?
再次,对于比较具体的问题来说,经济学方法也非常重要,舍此即难以进行研究。亩产量问题是许多学者在读了《检讨》之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这里我们就以此为例来讨论一下使用经济学方法进行研究的问题。
按照范赞登(Jan Luten von Zanden)的总结,近年来欧洲经济史学界研究近代以前亩产量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在意大利和东欧,主要是使用种子与产量之比的材料进行分析;(2)在法国、西班牙、瑞士、匈牙利等国,主要是使用什一税作为农业生产率的指标;(3)在英国以及法兰德斯,越来越集中于从遗嘱中获得的有关资料来估计作物亩产量和作物布局;(4)也有一些研究一直把地租资料作为农业生产率的一个指标(注:Jan Luten von Zanden,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Europe,1500-1800.)。简言之,主要的差别在于资料类型的不同。至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仍是统计学方法。事实上,研究近代以前中国的亩产量的基本资料(田税、地租、家谱、分家文书、农书等),大体也属于上述类型。因此在中国亩产量研究中,统计学方法也是一种重要方法,但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原因是有关数字不够丰富,而且许多数字自身存在着各种问题。宋代亩产量记载不多,更难使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亩产量,因此必须求助于其他的经济学方法。
柏金斯(Dwight Perkins)研究中国粮食亩产量时,使用了一种宏观分析方法:首先对一个地区人口和耕地的数量、种植制度以及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用作交纳赋税的粮食的数量以及输出入的粮食的数量等一一进行研究,然后以所得结果为据,求出一个平均亩产量。很明显,只要人口等各种数据没有大错,那么这个平均亩产量也不会离开实际情况太远。同时,又从各种史料中大量收集亩产量数字并加以考证,选出其中比较可靠者,与上面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和修正,从而得出一个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数字(注:Dwight Perkins,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1368-1968,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9,pp.14-23.我曾用这种方法对明后期(1620年左右)和清中期(1850年前后)江南的水稻亩产量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果是:明后期(17世纪初期)江南的水稻亩产量大约为1.6石米,清中期(19世纪中期)则约为2.3石米;亦即后者较前者增加了0.7石,增长幅度大致为44%(参阅李伯重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angnan,1620-1850,pp:125-127、130-132)。这个结论与许多学者得出的结论差别颇大。)。虽然这个数字也不可能绝对准确,但是比起用其他方法得出的结果来说,应当是更接近实际情况。这种方法对于研究宋代江南粮食亩产量肯定也会很有帮助。宋代江南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而在这种社会中,人们主要追求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价值,即使剥削也有一定限度。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可能大大低于和超过社会对这些产品的使用价值的总需求。这就为宋代江南亩产量的估计确定了一个可能的范围。倘若我们的估计超出了这个可能的范围,那么肯定是有问题的。
最后,我还要指出:经济学方法也有自身的适用范围,不能用它去完成其不能胜任的工作。例如计量分析是经济学的优势,但并非任何经济现象都可以"量化"的。有的学者读了《检讨》之后问:为什么你不为"什么是经济革命"提出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呢?我的回答是:为"经济革命"提出一个"量化"的标准很困难,因为"经济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重大技术进步的出现,而重大技术进步本身并非一种可以"量化"的现象。此外,宋代江南有关史料匮缺,也使得计量分析非常困难(注:例如麦迪森已指出:8-13世纪中国农业中心转移到南方水稻地区并实行多种作物种植,导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到底提高了多少,由于资料不足,无法量化。见Angus Maddison,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第4页。)。因此要对宋代江南的经济进行"量化"研究,可能已经超出经济学力所能及的范围。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19448/有一本书叫《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陈引驰编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书中的下辑是“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卷一的第四章是“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大概适合你。如果找不到这本书,可以找梁启超文集之类的。就找“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唐代训诂学家孔颖达的解释:“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诗经。周南。关雎》疏)。他还综合起来给训诂下了定义:“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训诂的两个法则:1、用词释词(解释词的概括意思,相当于哪个词,用今语解释古语、用当时的标准语言(雅言)解释方言),2、疏通文意(解释词的具体含义、具体色彩,句子的含义,解释句、段、篇)。

  • 鑰冩嵁瀛鏄浠涔鎰忔
    绛旓細鑰冩嵁瀛︼紝鏄竴绉嶆不瀛︽柟娉曪紝鍙堢О涓鸿冭瘉瀛︽垨鏈村锛屼富瑕佺殑宸ヤ綔鏄鍙ょ睄鍔犱互鏁寸悊銆佹牎鍕樸佹敞鐤忋佽緫浣氱瓑銆傚浜庤冩嵁瀛︼紝姊佸惎瓒呭湪鈥滄璁衡濅腑鏈夊嚑鍙ユ壖瑕佺殑璇濓細鍏舵不瀛︿箣鏍规湰鏂规硶锛屽湪鈥滃疄浜嬫眰鏄濓紝鈥滄棤璇佷笉淇♀濄傚叾鐮旂┒鑼冨洿锛屼互缁忓涓轰腑蹇冿紝鑰岃鍙婂皬瀛︺侀煶闊点佸彶瀛︺佸ぉ绠椼佹按鍦般佸吀绔犲埗搴︺侀噾鐭炽佹牎鍕樸佽緫浣氾紝...
  • 鑰冩嵁瀛鏄浠涔鎰忔
    绛旓細鏄竴绉嶆不瀛︽柟娉銆傝冩嵁瀛︽槸涓绉嶆不瀛︽柟娉曪紝杩愮敤鑰冩嵁鏂规硶锛屽鍙ょ睄璇箟鍜屽巻浠e悕鐗╁吀绔犲埗搴﹁繘琛岀爺绌躲佽冩牳銆佽鲸璇侊紝浠ユ湡纭嚳鏈夋嵁鐨勪竴绉嶅闂傝冩嵁瀛︿富瑕佺殑宸ヤ綔鏄鍙ょ睄鍔犱互鏁寸悊銆佹牎鍕樸佹敞鐤忋佽緫浣氱瓑銆
  • 浠涔堟槸鑰冩嵁瀛姒傚康浠涔堟槸鑰冩嵁瀛
    绛旓細1銆佽冩嵁瀛﹀張绉拌冭瘉瀛︽垨鏈村锛屼富瑕佺殑宸ヤ綔鏄鍙ょ睄鍔犱互鏁寸悊銆佹牎鍕樸佹敞鐤忋佽緫浣氱瓑銆2銆佸鑰呭皾浠ヤ负娓呬唬鑰冩嵁瀛︿箣鍏寸洓缂樻柤娓呭垵鐨勬枃瀛楃嫳鏀跨瓥銆3銆佷緥濡傚瓱妫锛氥屼咕闅嗕互鏉ュ鏈村锛岀煡浜鸿涓栦箣鏂囷紝鏄撹Е鏃跺繉锛屼竴姒備笉鏁粠浜嬶紝绉诲叾蹇冨姏锛屾瘯娉ㄦ柤缁忓锛屾瘯娉ㄦ柤鍚嶇墿璁瘋涔嬭冭锛屾墍鎴愬氨浜﹁秴鍑哄墠鍎掍箣涓娿4銆併嶏紙銆婃槑...
  • 浠涔堟槸鑰冩嵁瀛,瀹冪殑浠h〃浜虹墿鏈夊摢浜?
    绛旓細涔俱佸槈涓ゆ湞涓嶄粎鏄笘瀛︿功娉曠殑鐩涙瀬鏃舵湡锛屼篃鏄竻浠e鏈殑鍏ㄧ洓鏃舵湡銆杩欓噷鎵璇寸殑瀛︽湳锛屼富瑕佹寚鑰冩嵁瀛︽柟闈銆傝冩嵁瀛︿害绉颁箣涓烘湸瀛︼紝鏄竴闂ㄥ寘鎷粡鍏告牎鍕樸佽鲸浼佸彶鏂欐悳琛ャ佹枃瀛楄璇傜殑涓撻棬瀛﹂棶銆備咕銆佸槈鏈濊冩嵁瀛︾殑涓昏瀛︽淳涓轰咕鍢夊娲撅紝瀹冪殑浠h〃浜虹墿鏈夋儬鏍嬨佹埓闇囥佹鐜夎銆佺帇蹇靛瓩銆佺帇寮曚箣绛夈
  • 鑰冩嵁瀛鏄浠涔鎰忔
    绛旓細鑰冩嵁瀛︾殑瑙i噴 杩愮敤鑰冩嵁鏂规硶锛屽鍙ょ睄璇箟鍜屽巻浠e悕鐗╁吀绔 鍒跺害 杩涜 鐮旂┒ 銆佽冩牳銆佽鲸璇侊紝浠ユ湡纭嚳鏈夋嵁鐨勪竴绉嶅闂銆 鏄 娓 涔嬮檯瀛﹁ 椤剧値姝 绛変富寮犫滈氱粡鑷寸敤鈥濓紝鎺ㄥ磭 姹 鍎 鏈村疄 瀛﹂锛屽弽瀵 瀹 鍎掔┖璋堜箟鐞嗭紝寮鍒涗簡鑰冩嵁瀛︿箣鍏堟渤銆 娓 闃庤嫢鐠 銆 鑳℃腑 绛夌敤鑰冩嵁鏂规硶娌荤粡锛岀殕 鏈夋墍 鍒涜幏銆傝嚦 涔鹃殕 ...
  • 鑰冩嵁瀛鐨勮В閲婅冩嵁瀛︾殑瑙i噴鏄浠涔
    绛旓細鑰冩嵁瀛︾殑璇嶈瑙i噴鏄細杩愮敤鑰冩嵁鏂规硶锛屽鍙ょ睄璇箟鍜屽巻浠e悕鐗╁吀绔犲埗搴﹁繘琛岀爺绌躲佽冩牳銆佽鲸璇侊紝浠ユ湡纭嚳鏈夋嵁鐨勪竴绉嶅闂傛敞闊虫槸锛氥剮銊犓囥剱銊╛銊掋劑銊漘銆傛嫾闊虫槸锛歬菐oj霉xu茅銆傜粨鏋勬槸锛氳(鍗婂寘鍥寸粨鏋)鎹(宸﹀彸缁撴瀯)瀛(涓婁笅缁撴瀯)銆傝冩嵁瀛︾殑鍏蜂綋瑙i噴鏄粈涔堝憿锛屾垜浠氳繃浠ヤ笅鍑犱釜鏂归潰涓烘偍浠嬬粛锛氫竴銆佸紩璇佽В閲娿愮偣...
  • 鍘嗗彶鏂囩尞瀛﹀拰鍘嗗彶鑰冩嵁瀛鏈浠涔鍖哄埆
    绛旓細鑼冨洿锛屾不瀛︽ц川涓嶅悓銆1銆佽寖鍥翠笉鍚屻傚巻鍙叉枃鐚鍖呮嫭鐨勪笢瑗垮緢澶氾紝鑰冩嵁瀛︺佺洰褰曞銆佺増鏈閮芥槸鍘嗗彶鏂囩尞瀛︾殑浼犵粺鍒嗘敮瀛︾銆2銆佹不瀛︽ц川涓嶅悓銆傛枃鐚鏄不瀛︾殑鍩虹銆佽祫鏂欑殑婧愬ご銆佹繁鍏ョ爺绌剁殑闂ㄥ緞銆鑰冩嵁瀛︽槸涓绉嶆不瀛︽柟娉锛屽張绉颁负鑰冭瘉瀛︽垨鏈村銆
  • 娓呬唬鑰冩嵁瀛鍜浠涔绛変笉鍚屽舰鎬
    绛旓細娓呬唬鑰冩嵁瀛﹀拰鐜颁唬瑙i噴涓嶅悓褰㈡併1銆佹牴鎹煡璇㈢浉鍏宠祫鏂欎俊鎭樉绀猴紝娓呬唬鑰冩嵁瀛︽槸涓绉嶆不瀛︽柟娉锛屽張绉颁负鑰冭瘉瀛︽垨鏈村锛屽伐浣滄槸瀵瑰彜绫嶅姞浠ユ暣鐞嗐佹牎鍕樸佹敞鐤忋佽緫浣氱瓑銆2銆佸浜庤冩嵁瀛︼紝姊佸惎瓒呭湪姒傝涓湁鍑犲彞鎵艰鐨勮瘽锛屽叾娌诲涔嬫牴鏈柟娉曪紝鍦ㄥ疄浜嬫眰鏄紝鏃犺瘉涓嶄俊銆3銆佺幇浠hВ閲婃寚璧勬湰涓讳箟瀛樺湪鍜屾棤浜ч樁绾т笉鏂彇寰楃ぞ浼氫富涔...
  • 鏈村瀹舵槸浠涔鎰忔
    绛旓細鏈村鍙堢О鑰冩嵁瀛锛岄拡瀵圭悊瀛︾殑绌虹枏鑰岃█銆傛湸瀛︿富寮犲闂噸鍙插疄渚濇嵁锛岃В缁忕敱鏂囧瓧浜烘墜锛屼互闊抽煹閫氳璇傦紝浠ヨ璇傞氫箟鐞嗐傜粡瀛︽湁鐞嗐佹湸涔嬪埆銆傗滀咕鍢夋湸瀛︹濈户鎵夸笢姹夎鎱庣殑鍙ゆ枃缁忓锛屾晠鍙堢О鈥滄眽瀛︹濃滆冩嵁瀛︹濄傚娓呬唬鏈村鐨勫叴璧疯繃鍘绘祦琛屾枃瀛楃嫳璇达紝杩欑璇存硶鏄敊璇殑銆傛竻浠f湸瀛︾殑鍏磋捣锛屼笌娓呬唬鏂囧寲鐨勯珮搴︽垚鐔熷叧绯诲瘑鍒囥...
  • 鏄庢竻鏂囩尞瀛﹀拰鑰冩嵁瀛鐨勭壒寰佹槸浠涔?
    绛旓細鑰冩嵁鍙堢О鑰冭瘉銆佽冩銆佽冩牳銆佽冧俊銆佽冭銆佽冮壌绛,鍏跺垵涔夋槸鎸囧浜烘垨浜嬬墿杩涜绋借冨彇浠ユ嵁淇,濡傘婄ぜ路瀛﹁銆嬧滀腑骞磋冩牎鈥,銆婄ぜ杩愩嬧滀互鑰冨叾淇♀濈瓑;鍚庡紩鐢充负瀵逛功绫嶇殑鑰冭鲸鏍¤,濡傘婂彶璁奥蜂集澶峰垪浼犮嬧滃か瀛﹁呰浇绫嶆瀬鍗,鐘硅冧俊浜庡叚鑹衡,銆婂崡鍙猜疯惂瀛愭樉浼犮嬧滆冩鍚屽紓,涓轰竴瀹朵箣瑷鈥濈瓑銆傝屼互鍏朵负瀛︽湳涔嬩笓鍚,...
  • 扩展阅读:为啥都不建议学软件测试 ... 国家认可的13个证书 ... 扫一扫题目出答案 ... 十大最建议考的证书 ... 十大紧缺证书 ... 全国证书统一查询证书 ... 最不愁就业的三个专业 ... 为什么不建议去民办大专 ... 法学适合穷人去学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