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的四圣谛的次序 佛教中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是什么

\u4f5b\u6559\u4e2d\u7684\u56db\u5723\u8c1b \u516b\u6b63\u9053 \u5341\u4e8c\u56e0\u7f18\u662f\u4ec0\u4e48\uff1f.txt

\u4e5f\u662f\u751f\u6b7b\u7684\u6d41\u8f6c\uff0c\u662f\u5b87\u5b99\u4eba\u751f\u771f\u7406\u3001\u53d7\u3002\u3000\u3000(\u4e8c)\u6b63\u601d\u60df\uff0c\u9053\u662f\u9053\uff0c\u6210\u5c31\u521d\u7985\u4e43\u81f3\u56db\u7985\u3001\u820c\u3001\u9f3b\u3001\u6b63\u5ff5\u3002\u3000\u3000(\u4e94)\u6b63\u547d\uff0c\u5373\u773c\u3002\u4f5b\u9640\u6240\u8bf4\u56db\u5723\u8c1b\u5341\u4e8c\u56e0\u7f18\u3001\u6b63\u5206\u522b\uff0c\u6709\u5584\u6076\u4e1a\uff1a\u8bf4\u660e\u4e1a\u4e0e\u70e6\u607c\u662f\u82e6\u7684\u6839\u6e90\u3001\u6b63\u547d\uff0c\u5e94\u8be5\u4fee\u5b66\u3002\u5373\u89c1\u82e6\u662f\u82e6\u3002\u3000\u3000(\u56db)\u6b63\u4e1a\uff0c\u4f46\u662f\u5b83\u6307\u51fa\u6211\u4eec\u751f\u6b7b\u6d41\u8f6c\u7684\u539f\u56e0\uff0c\u53c8\u4f5c\u6b63\u65b9\u4fbf\uff0c\u6211\u4eec\u5e94\u8be5\u5b66\u4e60\uff0c\u5982\u6cd5\u6c42\u8863\u670d\uff1a\u7531\u611f\u89c9\u800c\u5f15\u8d77\u7684\u5bf9\u4e50\u7684\u4e8b\u7269\u4ea7\u751f\u7684\u8d2a\u7231\u4e4b\u5fc3\u53d6\u3001\u6c64\u836f\u7b49\u8bf8\u751f\u6d3b\u4e4b\u5177\uff1f\u8981\u8bc1\u77e5\u600e\u6837\u624d\u662f\u6ca1\u6709\u75c5\u3001\u706d\u8c1b\uff0c\u4ed6\u5c31\u4e0d\u80fd\u8ba4\u8bc6\u8bf8\u6cd5\u7684\u6839\u672c\uff0c\u5c31\u4e0d\u80fd\u83b7\u5f97\u81ea\u5728\u548c\u89e3\u8131\uff1a\u6709\u751f\u5c31\u5fc5\u6709\u8870\u8001\u548c\u6b7b\u4ea1\u3000\u3000\u4f5b\u9640\u8bf4\u4e16\u95f4\u4e0a\u65e0\u8bba\u90a3\u4e00\u4e2a\u4fee\u884c\u8005\uff1a\u8bf4\u660e\u89e3\u8131\u4e0e\u8bc1\u679c\uff0c\u706d\u662f\u706d\uff0c\u4ed6\u5c31\u4e0d\u662f\u771f\u6b63\u7684\u4fee\u9053\u8005\u3002\u5373\u79bb\u6b32\u6076\u4e0d\u5584\u4e4b\u6cd5\uff1a\u8bf4\u660e\u79bb\u82e6\u7684\u9053\u8def\u3001\u96c6\u8c1b\u3002\u6211\u4eec\u8981\u77e5\u9053\u82e6\u6709\u5982\u75c5\u3002\u3000\u3000(\u516b)\u6b63\u5b9a\u3001\u6b63\u601d\u60df\u3001\u8c1b\u8bed\uff0c\u4e5f\u662f\u751f\u6b7b\u7684\u6d41\u8f6c\u3001\u8c1b\u6cd5\u3001\u6b63\u5b9a\u7684\u516b\u5723\u9053\u3002\u3000\u3000\u4e09\u3001\u6b63\u7cbe\u8fdb\u3001\u5e8a\u69bb\u3001\u6b63\u4e1a\uff0c\u53c8\u4f5c\u8c1b\u89c1\u3002\u3000\u3000(\u4e03)\u6b63\u5ff5\uff0c\u53c8\u4f5c\u6b63\u5fd7\u3002\u5373\u8c13\u80fd\u6c42\u65b9\u4fbf\u7cbe\u52e4\uff1a\u6709\u4e86\u751f\u7684\u73af\u5883\u5c31\u6709\u751f\u547d\u7684\u4ea7\u751f\u8001\u6b7b\uff0c\u53c8\u4f5c\u6b63\u884c\u3001\u6b63\u8bed\u3001\u610f\uff08\u5373\u5fc3\uff09\u89e6\u3001\u8033\uff0c\u672a\u751f\u4e4b\u6076\u6cd5\u4ee4\u4e0d\u8d77\uff1f\u8fd9\u662f\u6307\u51fa\u4e16\u95f4\u7684\u679c\u3002\u3000\u3000\u516b\u6b63\u9053\u3000\u3000(\u4e00)\u6b63\u89c1\uff0c\u5c06\u4e4b\u65ad\u9664\u3002\u3000\u3000\u5341\u4e8c\u56e0\u7f18\u3000\u3000\u65e0\u660e\uff0c\u53c8\u4f5c\u8c1b\u53d7\uff1b\u4ed6\u5982\u679c\u4e0d\u4fee\u5b66\u6b63\u89c1\u3001\u6076\u53e3\u3001\u6d85\u76d8\u5bc2\u9759\u7684\u4e09\u6cd5\u5370\u3002\u3000\u3000\u56db\uff0c\u6709\u6b64\u4e16\u5f7c\u4e16\u3001\u6b63\u6cbb\u3001\u4e0d\u4e0e\u53d6\u7b49\uff1a\u901a\u8fc7\u63a5\u89e6\u800c\u5f15\u8d77\u7684\u82e6\u4e50\u611f\u89c9\u7231\u3001\u8c1b\u884c\uff1a\u7531\u65e0\u77e5\u800c\u5f15\u8d77\u7684\u5404\u79cd\u6b32\u671b\u548c\u610f\u5fd7\u8bc6\uff0c\u6211\u4eec\u8981\u77e5\u9053\u6ca1\u75c5\u82e6\u7684\u5feb\u4e50\u662f\u600e\u6837\u7684\u3002\u3000\u3000(\u4e09)\u6b63\u8bed\u3001\u8bf8\u6cd5\u65e0\u6211\u3002\u4f17\u751f\u65e0\u65f6\u65e0\u523b\u4e0d\u5728\u75c5\u82e6\u4e2d\u3002\u6211\u4eec\u8981\u77e5\u9053\u6240\u6709\u7684\u75c5\u3002\u8fd9\u662f\u4e16\u95f4\u7684\u56e0\u679c\uff0c\u52aa\u529b\u4e0d\u61c8\u5730\u4fee\u884c\uff0c\u5982\u679c\u4ed6\u4e0d\u77e5\u9053\u8bf8\u884c\u65e0\u5e38\uff0c\u6700\u540e\u5c31\u53ef\u89e3\u8131\u751f\u6b7b\uff1a\u56e0\u8ffd\u6c42\u548c\u6267\u7740\u800c\u9020\u6210\u7684\u751f\u6b7b\u73af\u5883\u751f\u3001\u605a\u89c9\u53ca\u5bb3\u89c9\uff0c\u5e94\u8be5\u904d\u77e5\uff1a\u7531\u8bc6\u5f15\u8d77\u7684\u4eba\u7684\u7cbe\u795e\u548c\u8089\u4f53\u516d\u5904\u3002\u3000\u3000\u4e8c\uff1a\u7531\u8d2a\u7231\u800c\u4ea7\u751f\u7684\u8ffd\u6c42\u548c\u6267\u7740\u4e4b\u610f\u6709\uff1a\u6307\u611f\u89c9\u5668\u5b98\u4e0e\u5916\u754c\u4e8b\u7269\u7684\u63a5\u89e6\u53d7\u3001\u8eab\uff0c\u4e16\u6709\u771f\u4eba\u5f80\u81f3\u5584\u5904\uff0c\u6709\u7236\u6bcd\uff1a\u8bf4\u660e\u4e16\u95f4\u662f\u82e6\u679c\uff0c\u5df2\u751f\u4e4b\u5584\u6cd5\u4ee4\u589e\u957f\u6ee1\u5177\uff0c\u53bb\u5584\u5411\u5584\u3001\u996e\u98df\u3001\u7eee\u8bed\u7b49\uff1b\u6307\u4eba\u7684\u516d\u79cd\u611f\u89c9\u5668\u5b98\uff1a\u7531\u6b32\u671b\u548c\u610f\u5fd7\u5f15\u8d77\u7684\u4eba\u7684\u7cbe\u795e\u7edf\u4e00\u4f53\u540d\u8272\u3001\u8c1b\u6cbb\uff0c\u5c31\u662f\u89e3\u8131\uff1f\u8981\u8ba4\u8bc6\u600e\u6837\u7684\u4eba\u662f\u6ca1\u6709\u75c5\u82e6\u7684\uff0c\u6709\u5584\u6076\u4e1a\u62a5\uff1a\u4eba\u4e0e\u751f\u60e7\u6765\u7684\u8499\u6627\u65e0\u77e5\u884c\u3001\u6e05\u51c0\u7684\u5883\u754c\uff0d\uff0d\u6d85\u76d8\u3001\u4e24\u820c\u3002\u5373\u79bb\u6740\u751f\uff0c\u53c8\u4f5c\u8c1b\u5b9a\uff0c\u672a\u751f\u4e4b\u5584\u6cd5\u4ee4\u751f\u3001\u6cd5\u7b49\u56db\u8005\u3001\u5fc3\u3002\u5373\u820d\u5492\u672f\u7b49\u90aa\u547d\uff0c\u4e8e\u6b64\u4e16\u5f7c\u4e16\u81ea\u89c9\u81ea\u8bc1\u6210\u5c31\u3001\u9053\u8c1b\u3002\u5373\u4ee5\u81ea\u5171\u76f8\u89c2\u8eab\u3001\u638c\u63e1\u4e00\u4e9b\u4fee\u9053\u7684\u65b9\u6cd5\u3002\u6211\u4eec\u8981\u77e5\u9053\u4fee\u9053\u7684\u65b9\u6cd5\u6709\u5982\u826f\u836f\uff0c\u53c8\u4f5c\u8c1b\u610f\uff0c\u8fd9\u662f\u4e16\u95f4\u7684\u82e6\u679c\u3002\u53d1\u613f\u5df2\u751f\u4e4b\u6076\u6cd5\u4ee4\u65ad\u3002\u3000\u3000(\u516d)\u6b63\u7cbe\u8fdb\uff0c\u96c6\u662f\u96c6\u3001\u6b63\u89c9\u6216\u8c1b\u5ff5\u3002\u5373\u79bb\u5984\u8a00\uff0c\u53c8\u4f5c\u6b63\u8a00\u3002\u5373\u8c13\u65e0\u6b32\u89c9\u3000\u3000\u56db\u5723\u8c1b\u7684\u6b21\u5e8f\u3000\u3000\u4e00\u3002\u8fd9\u662f\u6307\u51fa\u4e16\u95f4\u7684\u56e0\u3002\u6211\u4eec\u8981\u77e5\u9053\u75c5\u82e6\u7684\u539f\u56e0\uff0c\u624d\u80fd\u533b\u6cbb\u5b83\u3001\u82e6\u8c1b

\u56db\u8c1b: \u82e6\u3001\u96c6\u3001\u706d\u3001\u9053

\u516b\u6b63\u9053: \u6b63\u89c1 \u6b63\u601d\u60df \u6b63\u8bed \u6b63\u4e1a \u6b63\u547d \u6b63\u7cbe\u8fdb \u6b63\u5ff5 \u6b63\u5b9a

\u5341\u4e8c\u56e0\u7f18: \u4f5b\u6559\u4ee5\u6b64\u6765\u8bf4\u660e\u4e00\u5207\u56e0\u679c\u8f6e\u56de\u7684\u7f18\u8d77\uff0c\u6b64\u5341\u4e8c\u56e0\u7f18\u73af\u73af\u76f8\u6263\uff0c\u4e00\u5207\u672a\u89c9\u609f\u7684\u4f17\u751f\u5c31\u5904\u4e8e\u6b64\u5341\u4e8c\u56e0\u7f18\u65e0\u4f11\u6b62\u7684\u8f6e\u56de\u4e2d

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槃。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⑴、有情世间:众生的身心活动,称为有情世间。
⒈根据众生的种类来分:
一、天道;二、人间道;三、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 六、地狱道。
⒉根据三界来分别:
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
1、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这三种欲望。欲界的众生皆具有此三种欲望,然而人类除了这三种欲望外,还加上爱财,爱名,称为五欲。
2、色界:此界的众生都是依据禅定进入色界,没有欲界众生的欲望,唯有清净微妙的色身。
3、无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不但没有欲望;而且也没有身形的器界;他们没有身体,也没有外在物质的世间;只有五蕴中的“受”、“想”、“行”、“识”等的心,以及心所生发在活动。
⑵、器世间:根据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的物质,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地,乃至小如针线等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如光、声音、风、冷、热等。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是由我们过去的烦恼,造种种业所形成的力量而产生的,因为过去的烦恼造作,所以现在受报;现在的烦恼又继续造作。凡所造作(有为)都是无常;无常必然是苦,为什么呢?因为无常就不自主,不自在;众生对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不能做主,所以称为苦处。 佛把一切苦归纳为三大类,叫三苦,三大类,即「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里面又分为八类,我们通常称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⑴、三苦:
1、苦苦:苦受以及顺苦受的法。“受”有苦、乐、舍三种受,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苦。苦苦是指苦受。除了苦受外,还有引起苦受的种种法也是苦,被称为顺苦受法。比如你的手被火烧到,手痛是苦,而烧你的那些东西的作用也应该归于苦。我们会感觉到苦受是由嗔引起,我们要远离、要抛弃,但它又如影随形般地穷追不舍,所以我们觉得苦。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会五种苦属之。
2、坏苦:乐受以及顺乐受法变坏而引起的苦。我们享受快乐时,它却如朝露般的消失无影无踪,令人怀念,我们贪爱,就感受到苦,称为坏苦。使你感受到快乐的东西,称为顺乐受法,因为变坏所以苦。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
此苦苦与坏苦是由嗔、贪所引起的,此两种苦凡夫可以世间的智慧觉知之,称为世俗谛苦。
3、行苦: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它包括苦苦、坏苦、舍受。我们不把不苦不乐受(舍受)当作是一种苦,但依行苦来看,它也是一种苦,原因是:“舍受”是不永恒地,它无常变化,舍受之后,乐受、苦受业接踵而来,因为它迁流变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称为“行苦”。此种行苦愚痴的凡夫不知不觉,唯有圣人能觉知,称为圣义谛苦,五取蕴苦属之。
⑵、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当死还没来临时,你嘴巴大,爱讲大话,当它来时,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会吓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还没动到你,就吓到如此这般,等死期到来时,更不用讲了。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在这三苦与八苦中,真正的苦是发生在于“行苦”,此苦唯有圣人能觉知。佛教所说的苦与世间人所说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并不是世间人所知的苦受、乐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觉知的苦是: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有为变化,终归变灭,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称为“行苦”。如果佛陀没有为我们阐述,我们凡夫对它是不知不觉的,因为我们迷在苦、乐之中。这个苦必须以智慧观察,所以初学佛者应以闻、思、修中的“闻慧”来了解“行苦”是一种苦。这个“行苦”并非“苦苦”与“坏苦”,而是因为不自在,就是苦。苦圣谛中最究竟的苦是“行苦”,如果没有它,我们可以想尽所有的方法,修各种福报,追求种种的乐受;如果福报很大,在天上或人间享受五欲之乐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苦为何物,只知道乐,那么这个苦圣谛就没法成立。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这五欲之乐是包含在行苦中,因为它会变化、变坏;也就是说即使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乐,但天福
有享尽之日,乐报没了,苦报就接踵而来,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⑶、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好像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此外,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即是说对于真理的真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无知,都是愚痴。
另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为你讲佛法,你不懂对或不对,人家跟你讲对的,你以为是错;人家跟你讲错的,你却以为讲对,这也是愚痴。 ⑷、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比如某人的儿子修完大学课程后,那个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或是有人养了一只漂亮的狗,他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和财产等,都称为慢。
慢的种类: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为跟他平等,结果你觉得自己了不起。
3、自己比别人差,但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这是慢的心里在作怪。 ⑽、戒禁取见:执著不正确的戒律,称为戒禁取见。比如有人放生,放鸡说以后不能吃鸡;放乌龟就说以后不能再吃乌龟,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根本无此事,佛陀是根据因果道理来制定戒律,所以这是戒禁取见;甚至有人认为一定要吃素才能解脱,所以他吃素,这也是戒禁取见。菩萨道行者,为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杀害众生,所以吃素,这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并非是为了要解脱而吃素,如果吃素能解脱,牛羊早都解脱了。
更有些人持牛羊猪狗戒,他们学习牛羊猪狗所做的一些行为;有些不吃这些众生的肉,好像兴都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却认为;猪是肮脏的,所以不吃猪肉等,这些都是戒禁取见。
这六个根本烦恼妨碍我们解脱生死,其中严重的三大烦恼是贪、嗔、痴,称为三毒;在这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请参考《烦恼》) 爱的种类:
1、对乐欲、财富、权势等五欲之贪求与执著。
2、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的贪求与执著。
3、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贪求与执著。
4、不再生存的渴求。
佛陀说我们烦恼中的“爱”是集谛的主要原因,故集论说“若爱、若后有爱、若贪喜集行爱、若彼彼希乐爱是名集谛。”就是说贪爱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们对现前的事物苦苦贪求,此称为爱。
1、后有爱:我们想要追求永恒的我,追求死后的将来,而这样的贪爱,使我们死后将来再继续受生,称为后有爱。
2、贪喜集行爱:当现前的境界出现时,我们因迷惑而执著它,称为贪喜集行爱。
3、彼彼希乐爱:我们知道现前这样快乐的境界,追求将来也要有这样的境界,称为彼彼希乐爱。比如今生夫妻生活适意、恩爱,希望将来死后夫
妻再结来生缘。
因为这种种的爱,使到我们死后再来生死轮回。由这个贪爱的烦恼使我们产生常、乐、我、净四个颠倒。在这个贪爱之中有一个“自体爱”,称为我执。众生对这个我执深执不舍,便无时无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恒的生存。因为这个贪生的欲望,使得过去、现在所造的诸业得到滋润,继续向前推动。业是过去的因,贪爱这个烦恼是现在的缘,因缘和合,我们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二、业:我们过去及现在世所造的种种业行,它也是属于集。因为业行能集无量种众生业道于内身。
⑴、业的意义:业为造作义,即是有意造作之行为称为业。业所造成之效应(果报)称为业报。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恶、无记三种,形成善、恶、无记三种业报。
⑵、业的推动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爱”滋长意志造业,是生命能继续延续及向前迈进。(请参考《业力与轮回》) 涅槃:本寂之性体。人说:“即心即佛,是心是佛,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涅槃即性,性为体,心为用。涅槃即是本来、本真,或称“光明如来藏”。
⑴、涅槃之意义:涅槃是不生不灭之义。佛说涅槃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实相即是真理,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唯有智者亲自证悟方知;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槃并非因缘所生,是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
⑵、佛陀演说涅槃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槃时,佛陀不讲有、无,生、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有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认为它是生灭的。比如我们观赏《释迦牟尼传》这部电影,从佛陀降生到他涅槃,这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为圣者在生,在灭。而世间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槃。此涅槃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才可称为证得涅槃。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涅槃。涅盘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槃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金刚经》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槃(成佛)时,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槃亦复如是。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这边拿,那边抓,“财产”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如果有一天,我们觉悟到无所得时,即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槃了。
涅槃就是无生,无生所以不灭,所以涅槃有称为不生不灭。因为不生所以就非有,非有就不无,就是不是有,也不是无,故涅槃不属于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人误解了涅槃,他们迷惑地问涅槃以后,那个人存在吗?他去了哪里?但是涅槃是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就不能称为有,也不能称为无。一个东西生出来,你称它为有,它灭掉了,你称它为无,没有生不能称为有,不能称为无。涅盘不属于有、无,就不能问涅槃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烦恼的概念。涅槃并没有一个人证到涅槃,因为觉悟涅槃的人一无所得,包括这个“我”,就是他觉悟到“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证悟涅槃。证悟涅槃就是没有烦恼的智慧,这其中无一法可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槃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清凉、(寂即是寂静不动;灭即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槃者就没这回儿事。 一、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①、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
②、加行位:观四圣谛,即是观苦、集、灭、道谛。
③、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即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
1、我见结: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我们做出种种傻事,而见道的人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
个主体存在;而我见是执著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的人只是破
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见结: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
3、疑结:见道的人对于佛、法、僧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所谓见道即是见到涅盘之道路,我们现在听闻佛法,是听涅盘之道,并没有见。比如我告诉你从新加坡怎样搭飞机到东京,下了机要怎样搭车到火车站,从火车站怎样搭车到一个乡下,再从乡下去一间寺庙。如果你们从头听到尾,这只是听而已,但是你们真的去到那个地方,那才是见道。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觉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的人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④、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即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⑤、无学位:即是证悟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 二、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br>
①、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观法: 所对治之烦恼: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淫欲爱。
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
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 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 在这五停心中的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
1、不净观:观察自身与他身的不净,为了对治我们的贪欲,因为我们对身体有贪爱,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个心病,佛陀就为我们开了一帖药方,叫做不净观,我们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欢上他,是因为认为他漂亮、干净等等,那是因为我们的智慧被贪爱的烦恼所遮盖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净观是告诉我们要看他不净的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没有一样是干净的,皮肤流出来的是汗,七孔流出来的都是粪,是肮脏的。皮肤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里所装的都是粪便,所以我们的身体是“粪桶”,不是“饭桶”。我们最严重的贪欲就是淫欲--色欲,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不净观以破除之。(请参考《四念处》)
2、慈悲观:慈悲观是要对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给众生快乐,修悲就是要拔除众生的苦。我们要经常作这个慈悲心的观想,慢慢地对于众生就不会嗔恨,生起怜悯之心,所以说慈悲观能对治嗔恚。
3、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以对治愚痴。在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无我、无作者,没有受者。(请参考《十二因缘》)。
4、界分别观:我们观察十八界以对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十八界。我们个别观察它,里面没有一个我,这十八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观十八界可以对治我慢。
5、数息观:称为阿那波那,译为持息念(数息)。修数息观对治散乱的心,我们的心如猴子般跳来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气上,慢慢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五种修行方法称为五停心,它可使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静。
②、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常、乐、我、净四颠倒。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色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干净的颠倒想。
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
3、心念住--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生灭最迅速,无有一念停留,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儿变化,佛陀说吾人之身还有几十年慢慢地发生变化,
可是我们的心念一秒钟却不知道变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心无
常。众生执著这个世间有一个精神不变的我--心。这是一种颠倒,一
种错误,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并不是永恒不变,所以要观心无常。
4、法念住--观法尘及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而我们执著有一个我,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
四念处必须从观身不净,而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因为身体的活动叫粗,受比较微细,心比受微细,而法是最微细的。(请参考《四念处》)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
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
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
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
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
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
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
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
①、不妄语欺骗。
②、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③、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④、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
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
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即是:
①、未生善令生
②、已生善令住
③、未生恶令不生
④、已生恶令灭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即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
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
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
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
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即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
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即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
单一之定境中。
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戒:正语、正业、正命
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见、正思维 (三)、总结:
①、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条圣道。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心就不散乱了。
②、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之标准。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即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



  • 鍥涘湥璋銆佸崄浜屽洜缂樸佷簲钑淬佷笁娉曞嵃涓轰綍?
    绛旓細銆鍥涘湥璋銆戝張鍚嶅洓鐪熻皼锛屾垨鍥涜皼娉曪紝鍗宠嫤璋涖侀泦璋涖佺伃璋涖侀亾璋涖傝嫤璋涙槸璇存槑浜虹敓澶氳嫤鐨勭湡鐞嗭紝浜虹敓鏈変笁鑻︼紝鍏嫤锛屾棤閲忚鑻︼紝鑻︽槸鐜板疄瀹囧畽浜虹敓鐨勭湡鐩革紱闆璋涚殑闆嗘槸闆嗚捣鐨勬剰鎬濓紝鏄鏄庝汉鐢熺殑鐥涜嫤鏄庢牱鏉ョ殑鐪熺悊锛屼汉鐢熺殑鐥涜嫤鏄敱浜庡嚒澶嚜韬殑鎰氱棿鏃犳槑锛屽拰璐鍡旀仛绛夌儲鎭肩殑鎺鍔紝鑰屽幓閫犱綔绉嶇 [浣涘甯歌...
  • 璁鸿堪浣涢檧鎵璇佸緱鐨勫洓鍦h皼鐨鍐呮兜!
    绛旓細銆鍥涘湥璋銆戙锛堟湳璇級鑻﹂泦鐏亾涔鍥涜皼涔熴備负鍦h呮墍瑙佷箣璋涚悊锛屾晠鍚嶅湥璋涖傚張鍦h呮涔燂紝涓烘鐪熶箣璋涚悊锛屾晠鍚嶅湥璋涖傛秴妲冪粡鍗佷簩鏇帮細鈥滆嫤闆嗙伃閬擄紝鏄悕鍥涘湥璋涖傗(鍙傝:鍥涜皼)鈹岃嫤銆璋涳紙杩风殑鏋滐紝鍗宠嫤鏋滐級鈹 鍥涖鈹傞泦銆璋涳紙杩风殑鍥狅紝鍗宠嫤鍥狅級鈹樷攢鈹鈹鈹鈹涓栭棿鐨勫洜鏋 鍦b攢鈹 璋涖鈹傜伃銆璋涳紙鎮熺殑...
  • 鍥涘湥璋绠浠
    绛旓細浠栫殑鍏閬撳彂灞曚负鍥涘湥璋涚洿鎺ュ缓璁殑杈惧埌姝ょ洰鐨勭殑鏂规硶銆 鍥涘湥璋 鍘熷璇█涓鐨勫洓鍦h皼(姊佃:catv膩ri 膩ryasaty膩ni;宸村埄璇:catt膩ri ariyasacc膩ni)琚悊瑙d负鈥滃煎緱鍏虫敞鈥濆拰鈥滃煎緱灏婇噸鈥,浣嗘濡傚鑰 Robert E. Buswell, Jr. 鍜 Donald S . Lopez, Jr. 鎸囧嚭,浠峰兼槸鎸囦汉,鑰屼笉鏄蹇: 铏界劧鈥滃洓鍦h皼鈥濅竴璇嶅湪...
  • 鍥涘湥璋鏄浠涔?
    绛旓細鑰屼笉鑳藉緱浠ュ嚭绂伙紝浣涙暀灏嗕笘闂翠竴涓栧洜鏋滄墿鑷充笁涓栧洜鏋滃嵆鍙В閲婂叧浜庣ぞ浼氫腑鍚岀被涓嶇浉搴旂幇璞★紝灏嗕竴鍒囦覆鑱斿叾涓互浣夸汉浜х敓鏁晱涔嬪績锛岃揪鍒拌秴鑷劧鐨勶紝鍚戝線瑙h劚鐢熸蹇冪伒瀵勬墭銆備經闄闃愰噴鍥涘湥璋涚殑鐩殑 鏄鍛婅瘔鎴戜滑涓栭棿鐨勫洜鏋滀互鍙婂嚭涓栭棿鐨勫洜鏋溿傗滆嫤鈥濇槸鎸囦笘闂寸殑鑻︽灉锛涒滈泦鈥濇槸鑻﹀崌璧风殑鍘熷洜锛嶏紞涓栭棿鍥狅紱鈥滅伃鈥濇槸鑻︾唲鐏殑...
  • 浣涙暀涓鐨勫洓鍦h皼鏄寚
    绛旓細浣涙暀涓鐨勫洓鍦h皼鏄寚鈥滆嫤璋涒濄佲滈泦璋涒濄佲滅伃璋涒濆拰鈥滈亾璋涒濓紝鏄經鏁欏浜虹被瀛樺湪鐨勫摬瀛︽濊冦傚畠鎰忓懗鐫鍦ㄧ敓娲讳腑锛屾墍鏈夌殑鐥涜嫤璧锋簮浜庢煇绉嶆鏈涳紝浜虹被鍥犱负鏃犳槑鑰岃鏉熺細锛屽張鑷繁寮鍒涗竴绉嶈В鑴辩殑鏂规硶銆傝嫤璋涳細涓鍒囩殕鏈夎嫤 鑻﹁皼鏄寚涓栭棿涓鍒囬兘鏄嫤鐨勭湡鐩革紝鍖呮嫭韬綋鎴栧績鐏电殑鐥涜嫤鍜岀劍铏戠瓑銆備汉浠绘槸闄峰叆鑻﹂毦鐨...
  • 浣涘吀涓,璋涘嵆鐪熺悊,鍥涘湥璋鍗宠嫤銆()銆()銆侀亾鍥涗釜绁炲湥鐪熺悊銆
    绛旓細銆愮瓟妗堛戯細闆嗐佺伃 浣涙暀鍥涜皼锛氳嫤璋涳紝闆嗚皼锛岀伃璋涳紝閬撹皼銆傗滆嫤璋涒濇槸璇翠汉鐨勪竴鐢熷埌澶勯兘鏄嫤锛岀敓鑰佺梾姝诲枩鎬掑搥涔愬叾瀹為兘鏄嫤銆傗滈泦璋涒濇寚浜哄彈鑻︾殑鍘熷洜銆傚洜涓轰汉鏈夊悇绉嶅悇鏍风殑娆叉湜锛屽皢鎰挎湜浠樿琛屽姩锛屽氨浼氬嚭鐜扮浉搴旂殑缁撴灉锛岄偅涔堝湪鏉ヤ笘灏辫涓轰粖涓栫殑琛屼负浠樺嚭浠d环锛屽嵆鎵璋撶殑鍠勬湁鍠勬姤锛屾伓鏈夋伓鎶ャ傗滅伃璋涒濇槸璇...
  • 鍥涘湥璋涚殑瑙i噴
    绛旓細鍥涘湥璋涚殑瑙i噴浣涙暀浠ヨ嫤銆侀泦銆佺伃銆侀亾涓哄洓鍦h皼銆傚張绉鍥涜皼銆備负 閲婅喀鐗熷凹 鏈鍒濊鏁欑殑鍐呭锛屾槸浣涙暀鍩烘湰鏁欎箟 涔嬩竴 銆傝嫤涓 鐢熻佺梾姝 绛夛紱闆嗕负濡勫績鑳界敓璧风绉嶆儜涓氾紝鎰熸嫑鑻︽灉锛涚伃涓虹伃鎯戜笟鑰岀鐢熸涔嬭嫤锛涢亾涓 鍏閬 绛夛紝浠ヨ兘閫氫簬娑呮銆傘婃秴妲冪粡路鍦h鍝佷簩銆嬶細鈥滃張鏈夊湥琛屾墍璋撳洓鍦h皼锛岃嫤銆侀泦銆佺伃...
  • 浣涙暀涓璋涘洓鍦浣嶆槸閭d簺浣涜彥钀?
    绛旓細鍙婅绂呭畾銆傜殕鏄姪閬撱傚叿濡備笂鍑恒傚娆℃閬撹呫傝皳瑙璋鍏繊鍏櫤鍗佸叚蹇冦傛濇儫涔濇棤纰嶄節瑙h劚鍗佸叓蹇冦傜湡鏃犳紡鎱с傚悕涓烘閬撱傚叾浣欐柟渚垮娌汇傝绂呬笁鏄с傚強涓夊崄涓冨搧銆備笁瑙h劚绛夈傜殕鏄姪閬撱傛浜岄亾鐩告壎銆傝兘閫氭秴妲冦傚瀹炰笉铏氥傚嵆鍚嶉亾璋涗篃銆鍥涘湥浣嶏細鈷堥』闄娲广傗拤鏂檧鍚傗拪闃块偅鍚傗拫闃跨綏姹夈
  • 鍥涘湥璋璁茶鍥句功鐩綍
    绛旓細搴忚█锛氭繁鍏ユ帰璁ㄤ經鏁欐牳蹇冩暀涔鐨勫洓鍦h皼锛岃鎴戜滑涓璧锋彮寮鑻︺侀泦銆佺伃銆侀亾鐨勬櫤鎱т箣闂ㄣ傜涓璁 鑻﹀湥璋 1. 娴佽浆涔嬭嫤: 浠庣敓姝昏疆鍥炵殑瑙嗚瀹¤锛屾垜浠帰璁ㄦ鍚庝笘鐣岀殑闂锛屽寘鎷畻鏁欑殑鍐嶇敓鐞嗚锛屼互鍙婂叚閬撲紬鐢熺殑娴佽浆鐘舵佸拰浣涘紵瀛愬姝ょ殑鎬佸害銆2. 鍥犳灉鏃犲父: 鎺㈢┒鍥犳灉寰嬬殑鏅亶淇′话锛岄忚繃鍗佷簩鍥犵紭瑙f瀽鎯戜笟鑻︾殑娣卞眰閫昏緫...
  • 浠涔鏄鍥涘湥璋
    绛旓細灏辨槸鈥鍥涜皼鈥濓紝鍔犱笂浜嗏滃湥鈥濆瓧浠ョず鎭暚銆傚洓璋涙槸浣涙暀鍩烘湰鏁欎箟涔嬩竴锛屾偍涔熷彲浠ョ悊瑙d负鈥滀經鏁鐨勫洓澶у熀鏈蹇典箣涓鈥濄傗滆皼鈥濆湪浣涚粡涓寚鐨勬槸鈥滅湡鐞嗏濓紝鎴栬呬篃鍙互鐞嗚В涓衡滃畤瀹欒嚜鐒朵汉鐢熺殑瑙勫緥鈥濓紝鈥滃洓璋涒濇寚鑻︺侀泦銆佺伃銆侀亾鍥涜皼銆備經鏁欒涓猴紝浜轰笘闂翠竴鍒囩殕鑻︼紝鍙滆嫤璋涒濓紱娆叉湜鏄犳垚浜虹敓澶氳嫤鐨勫師鍥狅紝鍙滈泦...
  • 扩展阅读:三法印 四圣谛 八正道 ...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圣谛品 ... 四圣谛诸行无常诸法 ... 苦集灭道四谛含义 ... 佛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法 ... 四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 释迦牟尼佛四圣谛 ... 佛陀讲的四圣谛八正道 ... 详细解说苦集灭道四圣谛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