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收藏:小品成大作 身价今非昔比

于非闇、吴湖帆、郑午昌等 山水花鸟成扇
  扇子在中国历史悠久,少说也有三四千年,然而现代人谈起扇子,第一时间想到的不会是团扇、羽扇,而是折扇。这根据蝙蝠翅膀开合原理而创制的怀袖雅物,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
  时尚舶来品,招摇的名片
  折扇是发源于日本的异域风物,约在宋元已传入中国,自明中叶后普遍流行。明初洪武年间,日本朝贡使节进贡日本扇,太祖朱元璋赐予群臣。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喜爱折扇卷舒之便,命工仿之。宣宗朱瞻基除沿袭宫廷端午赐扇传统,更亲洒宸翰,有画扇诗:扫却人间炎暑,招回天上清凉。折扇在中国经不断改良后,大放异彩,成为文化风尚。到了民国时期,书画扇已不止是生活必需品,补白大王郑逸梅如此说道:折扇在握,携带出门,在挥暑时候,人家瞧到了丹青名家署款,便知道这个人是很有来历的,便不敢来欺侮你、折辱你,无形中省却了多少烦恼。张大千亦曾说:在文人社会中,扇子并非是用来扇风取凉的,如果为了扇风取凉,何必要请名家来写、来画扇子,扇子最重要的作用,是代表持扇人的身份。手持一把扇子,字是谁写的,画是谁画的,扇骨是谁刻的,别人从扇子上就能看出你的身份、地位,比现在用名片有效多了。
  折扇由生活必需品转变为身份象征,加以社会结构迥异于过往,不论文士、商贾皆持扇,需求量大增。相对于书画大件而言,书画扇虽是笔小生意,但连年不衰的市场需求,也造就了笺扇庄近百年的辉煌荣兴。据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统计,近现代书画家的润例全都有书画扇一项,哪怕简之又简的简例都落不下它。20世纪20年代后,这种状况越发兴盛,还出现专门为书画扇而设的展览会。而画扇因画幅空间上宽下窄,地平线随着扇底斜下为弧形,迥异于一般形制,能激发书画家布局构图的新意并显其功力深浅,旧时画商有1尺作2尺计价之价位行规。
  四类艺术,一扇满足
  中国折扇在制作设计上,不同于日本的最大变革在于扇面仅粘贴于最外两边大骨,小骨穿过每折空隙;日本折扇则大小骨均紧粘。每一次开阖,小骨与纸间难免磨损,再好的扇子都经不起豪迈粗手的折腾,易从折处破损。具实用功能的艺术品保存本就不易,折扇可说是书画作品中最难保存的,若真啪哒啪哒开阖,用力招摇,清风灌注,既不雅气,爱扇人更是看得揪心。保存虽难,但其集诗文、书画、篆刻、工艺于一身的艺术特色,异于其他书画形式,开扇则书画赏心悦目,合扇后扇骨可观可把玩,便于随身携带,直是教人一扇在握玩赏不释。折扇平日多折叠收起,扇骨便是扇子的第一门面,以竹柔韧且具弹性者最为适用,举凡湘妃竹、梅鹿竹、棕竹、玉竹、葫芦竹等各类;木则有楠木、乌木、鸡翅木、檀香木、紫檀、黄花梨,直至金漆、螺钿、掐丝等工艺和象牙、玳瑁之类的奇珍之品。扇骨样式有圆头、方头、蚱蜢腿、琴式、竹节式等花样百款。刻竹扇骨名家辈出,自清开始,更有书画家主动参与扇骨创作,至民国期间达到鼎盛。扇骨也成为藏家的考量关注之一。

扩展阅读:新郎礼服图片 ... 潘斌龙小品《同学聚会》 ... 中国风折扇 ... 魏三小品《傻子泡妞》 ... 小品《懒汉相亲》 ... 小扇子 ... 爆笑小品《骗中骗》 ... 喜剧小品《谁动了我的钱》 ... 张小斐小品花房姑娘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