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降 b小调奏鸣曲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二乐章有什么细微的不同

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最著名的就是第三乐章《送葬进行曲》,这是最被熟知的一个段落(因此第二奏鸣曲被冠以“送葬”之名),四分之四拍子,缓板,以钢琴仿真出送葬队伍出发前敲打吊钟的声音,强弱的层次落差程序非常大,那种感觉,像是一群长长的送行队伍,踩在泥泞的道路上,男女老幼混杂其中,步伐沉重地前行,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有的呆滞,有的哀伤,有的还哽咽不止,但却都异常坚毅地陪着往生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如果《送葬》一曲真是为肖邦的祖国波兰所写,那么钢琴诗人这样的情操真是令人肃然起敬。如果他只是单纯为不凡的人生仪式做一段记录,则又会令人对生命的尊严兴起无限的感动。
第一乐章,降b小调,2/2拍,极慢板-快一倍的速度,从呻吟般的极慢板开头,接着用双倍速度奏出第一主题。
这第一主题一直 情绪不安,直到第二主题出现,才趋于安静。但安静的第二主题马上也激动不安。到了呈示部,突然冲破了平衡,结束在降A及降D音的不协和的属七和弦上。展开 部先对第一主题进行展开,较为接近即兴曲,之后,第二主题以降B大调出现,再现部省略了第一主题。结尾阴沉不安,它并没有带来宁静的气氛,没有使人感到戏 剧已经结束,而使人急切期待着以后将发生的事件。
第二乐章,降e小调,3/4拍,谐谑曲,三部曲式。
以阴郁开头,情绪逐渐高涨加强其恐怖的气氛。尼克斯说:“犹如低云密布, 雷鸣隆隆,狂风咆哮的感觉。尤其是后面的六度和弦的连续半音阶,更是明显地把这种气氛描绘出来,使听着心生恐怖。”速度转慢后,有天籁般的甜美。在谐谑曲 的最后,低音区中低沉的八度敲击声也说明已经失去了光明的希望……
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降b小调,4/4拍,慢板。
这首进行曲是整部奏鸣曲的核心部分,是肖邦于 1837年为哀悼失去祖国而作。进行曲的开始部分是在低音部模仿送葬队伍即将出发时,丧钟的低鸣。卡拉索夫斯基说:“象这样的送葬进行曲,是把全国国民的 痛苦及悲叹反映在他的内心,才能写得出来。”中部有一段宁静的来自上帝的安慰,带有“模糊的回忆”般的抒情,然后再重复进行曲部分,又一次将人们带入悲伤 的情景。最后音乐逐渐消失,犹如送葬队伍走远,直至远去,留下的是虚无的世界,一切都是空的状态。
第四乐章,降b小调,2/2拍,急板。
全曲由始至终都是齐奏的三连音,奏出七十五小节犹如在废墟那种孤独感觉的不可思议的音 乐。肖邦要求这个乐章,要“左手与右手基本上齐奏同音。”舒曼评述:“这是非旋律,没有欢乐的乐章,像是强有力的手压抑了叛逆的灵魂,使那特别恐怖的幽灵 与我们对话。”结尾“像是带着被狮身人面像愚弄过的微笑终了。”尼克斯对这个乐章的评述是:“葬仪之后,那边有两三位邻居在议论这位已故者的为人,没有恶 意的批评,只有善意的赞扬。”而克拉克则认为,“像是秋风吹散枯叶,飘落在新墓上。”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全曲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辉煌的快板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极慢板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
第二乐章是悲戚沉痛的乐章,又是一个哀婉凄美的乐章,好像战斗刚刚停止后战场留下的壮烈场面,哀婉的主题抚慰着破碎的心灵。乐曲中情绪有时出现高涨,像是面对死神的咆哮,体现出人民战士逝去后的悲壮。

扩展阅读:比贝多芬厉害的钢琴家 ... c大调小奏鸣曲曲谱 ... 肖邦钢琴十大名曲 ... 贝多芬和李斯特谁厉害 ... 贝多芬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 ... 贝多芬和肖邦认识吗 ... 肖邦和贝多芬的区别 ... 莫扎特和肖邦哪个难 ... 贝多芬钢琴十大名曲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