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可谓之时 的意思 《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

\u5f53\u5176\u53ef\u8c13\u4e4b\u65f6\u4f53\u73b0\u4e86\u4ec0\u4e48\u6559\u80b2\u539f\u5219

\u201c\u5f53\u5176\u53ef\u8c13\u4e4b\u65f6\u201d
\u610f\u601d\u662f\uff1a\u5728\u9002\u5f53\u7684\u65f6\u673a\u8fdb\u884c\u6559\u80b2,\u53eb\u505a\u53ca\u65f6

\u5927\u5b66\u4e4b\u6cd5,\u7981\u4e8e\u672a\u53d1\u4e4b\u8c13\u8c6b,\u5f53\u5176\u53ef\u8c13\u4e4b\u65f6,\u4e0d\u9675\u8282\u800c\u65bd\u4e4b\u8c13\u5b59,\u76f8\u89c2\u800c\u5584\u4e4b\u8c13\u6469.\u6b64\u56db\u8005,\u6559\u4e4b\u6240\u7531\u5174\u4e5f.
\u2014\u2014\u8c6b\u3001\u65f6\u3001\u5b59\u3001\u6469,\u56db\u79cd\u57fa\u672c\u7684\u6559\u80b2\u65b9\u6cd5.

\u5927\u5b66\u65bd\u6559\u7684\u65b9\u6cd5\uff1a\u5728\u5b66\u751f\u7684\u9519\u8bef\u6ca1\u6709\u53d1\u751f\u65f6\u5c31\u52a0\u4ee5\u9632\u6b62,\u53eb\u505a\u9884\u9632\uff1b\u5728\u9002\u5f53\u7684\u65f6\u673a\u8fdb\u884c\u6559\u80b2,\u53eb\u505a\u53ca\u65f6\uff1b\u4e0d\u8d85\u8d8a\u53d7\u6559\u80b2\u8005\u7684\u624d\u80fd\u548c\u5e74\u9f84\u7279\u5f81\u800c\u8fdb\u884c\u6559\u80b2,\u53eb\u505a\u5408\u4e4e\u987a\u5e8f\uff1b\u4e92\u76f8\u53d6\u957f\u8865\u77ed,\u53eb\u505a\u76f8\u4e92\u7814\u8ba8.\u8fd9\u56db\u70b9,\u662f\u6559\u5b66\u6210\u529f\u7684\u7ecf\u9a8c.
\u671b\u91c7\u7eb3

\u539f\u6587\u662f\uff1a
\u5f53\u5176\u53ef\u4e4b\u8c13\u65f6\uff0c\u4e0d\u9675\u8282\u800c\u65bd\u4e4b\u8c13\u5b59\uff0c\u76f8\u89c2\u800c\u5584\u4e4b\u8c13\u6469\u3002\u6b64\u56db\u8005\uff0c\u6559\u4e4b\u6240\u7531\u5174\u4e5f\u3002
\u53d1\u7136\u540e\u7981\uff0c\u5219\u625e\u683c\u800c\u4e0d\u80dc\uff1b\u65f6\u8fc7\u7136\u540e\u5b66\uff0c\u5219\u52e4\u82e6\u800c\u96be\u6210\u3002
\u8bd1\u6587\u662f\uff1a
\u5728\u9002\u5f53\u7684\u65f6\u673a\u8fdb\u884c\u6559\u80b2\uff0c\u53eb\u505a\u53ca\u65f6\uff1b\u4e0d\u8d85\u8d8a\u53d7\u6559\u80b2\u8005\u7684\u624d\u80fd\u548c\u5e74\u9f84\u7279\u5f81\u800c\u8fdb\u884c\u6559\u80b2\uff0c\u53eb\u505a\u5408\u4e4e\u987a\u5e8f\uff1b\u4e92\u76f8\u53d6\u957f\u8865\u77ed\uff0c\u53eb\u505a\u76f8\u4e92\u7814\u8ba8\u3002\u8fd9\u56db\u70b9\uff0c\u662f\u6559\u5b66\u6210\u529f\u7684\u7ecf\u9a8c\u3002
\u9519\u8bef\u51fa\u73b0\u4e86\u518d\u53bb\u7981\u6b62\uff0c\u5c31\u6709\u4ea7\u751f\u6297\u62d2\u800c\u96be\u4ee5\u514b\u670d\uff1b\u653e\u8fc7\u4e86\u5b66\u4e60\u65f6\u673a\uff0c\u4e8b\u540e\u8865\u6551\uff0c\u5c3d\u7ba1\u52e4\u82e6\u52aa\u529b\uff0c\u4e5f\u8f83\u96be\u6210\u529f\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ff1a
\u300a\u5b66\u8bb0\u300b\u662f\u300a\u793c\u8bb0\u300b\u4e2d\u7684\u4e00\u7bc7\uff0c\u7531\u4e8e\u6210\u4e66\u5e74\u4ee3\u79bb\u73b0\u5728\u8f83\u4e3a\u4e45\u8fdc\uff0c\u8bb8\u591a\u4e1c\u897f\u65e0\u4ece\u8003\u8bc1\uff0c\u6240\u4ee5\u5b66\u672f\u754c\u5bf9\u4e8e\u4f5c\u8005\u662f\u8c01\u8fd9\u4e2a\u95ee\u9898\u4e00\u76f4\u90fd\u6709\u4e89\u8bba\u3002\u6587\u7ae0\u8bb2\u8ff0\u7684\u5185\u5bb9\u4e3b\u8981\u662f\u4e0e\u6559\u80b2\u6709\u5173\uff0c\u6bd4\u5982\u6559\u80b2\u4f5c\u7528\u3001\u6559\u80b2\u76ee\u7684\u3001\u6559\u80b2\u5236\u5ea6\u3001\u6559\u80b2\u5185\u5bb9\u3001\u6559\u5b66\u539f\u5219\u3001\u6559\u5b66\u65b9\u6cd5\u4ee5\u53ca\u5e08\u751f\u5173\u7cfb\u3001\u6559\u5e08\u95ee\u9898\u7b49\u65b9\u9762\u3002\u4e66\u4e2d\u603b\u7ed3\u4e86\u5148\u79e6\u5112\u5bb6\u7684\u6559\u5b66\u7ecf\u9a8c\uff0c\u5728\u6b64\u57fa\u7840\u4e0a\u63d0\u51fa\u4e86\u6559\u5b66\u539f\u7406\uff0c\u6559\u5b66\u539f\u5219\u4e0e\u65b9\u6cd5\uff0c\u8fd8\u6709\u5c0a\u5e08\u91cd\u9053\u7684\u601d\u60f3\uff0c\u5bf9\u4e2d\u56fd\u6559\u80b2\u5b66\u548c\u5fc3\u7406\u5b66\u7684\u53d1\u5c55\uff0c\u90fd\u4ea7\u751f\u4e86\u91cd\u5927\u5f71\u54cd\uff0c\u662f\u4e2d\u56fd\u4e5f\u662f\u4e16\u754c\u73cd\u8d35\u7684\u6559\u80b2\u9057\u4ea7\u4e4b\u4e00\u3002\u6211\u4eec\u4e0d\u96be\u76f8\u4fe1\uff0c\u5373\u4f7f\u5728\u4eca\u5929\u4e5f\u5bf9\u6559\u80b2\u884c\u4e1a\u7684\u53d1\u5c55\u6709\u8fd9\u5341\u5206\u91cd\u8981\u7684\u91cd\u8981\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ff1a\u300a\u5b66\u8bb0\u300b-\u767e\u5ea6\u767e\u79d1

“当其可谓之时”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

举例: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扩展资料:

出自:出自《礼记·学记》,其中论述了几种教育方法,并指出了影响学习的四种因素,强调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发扬长处,纠正过失。

《学记》在强调教育的作用,阐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时,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提倡建立严格的学校考核制度。

首先,《学记》的作者规划了教育体系。他提议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机构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在中央建立国立大学和小学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塾、庠、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这一提议对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教育体制。

其次,《学记》的作者提出了确立学年编制的设想。他主要谈到了大学的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他把大学的教育划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学习年限为七年四级,“大成”阶段为二年一级。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中最早的关于年级制的设想。

《学记》提倡大学必须建立严格的成绩考核制度,平时的小考要经常进行,大的成绩考核要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考核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经辨志”,即给经书析句分段的能力和学习志趣;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

第五年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再过二年即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即对知识能融汇贯通,其思想和行为皆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大成”。

《学记》指出,天子委派的政府官员或天子本人不到夏季大祭完毕,不要到学校里来视察和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趣从容地学习。这种天子视学制度后来被继承下来,成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优良传统。

由此可见,《学记》所提倡确立的成绩考核制度具有循序渐进,智德并重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重德重智的传统。



A “当其可谓之时”
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豫、时、孙、摩,四种基本的教育方法。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学记》在总结“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时指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这被称为“大学之法”的豫、时、孙、摩,就是使教学成功的四个基本原则。

豫,就是预防性原则。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前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如果不良行为发生之后再去禁止,积习已深就难以矫正。所以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有预见性。

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抓住最佳的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时过然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

孙,是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学进度。否则,“杂乱而不孙”,不按顺序教学,就会使教学陷于混乱而难以收到效果。

摩,即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读书:《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教育,是为了“化民成俗”。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学是“知道”的途径。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知不足,教学相长。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此之谓乎。
——古之教育体系及“大成”、“大学”。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旨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部邋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教育的原则。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业,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时学,离师不反,可谓学成。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弗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盖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教育方法决定了教育效果。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豫、时、孙、摩,四种基本的教育方法。

发然后禁,则扞格尔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教之所由废也。
——六种不利于学习的做法。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易,开而弗达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于让学生愉悦轻松地学习思考。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扬长避短,要用心研究学习心理。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善教的境界。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当老师的资格及重要性。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不臣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师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师道尊严之所由来。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前面多讲教,这里才讲到学。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照本宣科,灌输,在两千年前已经“过时”了。

良冶之子必学位裘;良工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知道如何开始学习,学习就可以上正道了。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总而言之,学习要融会贯通奠定基础,然后才能有所为。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指导如何学习知识途径,懂得大道才是根本。这是《学记》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事情。
《学记》非仅为“学记”。《学记》既是“教记”,也是“学记”,更是“教学记”。因为“学”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事件,而是为了化民成俗、悟道为人。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ǐa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促进)也。《兑命》曰:“学学半。”(前一个“学”字音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é,意思是向别人学习。)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
  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悦”)服而远者怀(向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è),孙(以逊顺之心)其业也。夏楚(夏jiǎ圆和楚方,一种教杖)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同后文“陵”,超越)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纲要)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1]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
 (执政者)思虑要合于法度,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 (如果)亲近礼贤下士,宽容异己体恤百姓,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有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夏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急于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用以)反复详审学生的思维活动;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施教顺序的大纲。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宫首先要尽职,读书人要先立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广泛运用比喻,课内就不能写好诗句;课外不学好如果做好家室,课内就学不好礼仪。不喜欢那些才艺学问,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兑命》篇中说:只有专心致志谦逊恭敬,时时刻刻敏捷地求学,在学业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即使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产生抗拒而难以克服;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不按教学内容的一定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件愉快的事;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积极思维。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贪多务得,有人是失于学习过于偏狭,有的人失于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人失于学习上不能持久,浅尝辄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会唱歌的人,要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会教人的人,要诱导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教师讲课,要简单明确,精练而完善,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这样,才可以达到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的目的。
  君子要知道最完美的教学境界中的难易甘苦等种种情况,才能知道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正确的与错误的不同思想倾向和教学方法,才能对学生多方面灵活的启发诱导。能够多方面启发诱导,才能当好教师。能当好教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当人君。所以说,当教师的,就是凭借(老师)来学习成为君上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古书上说:“古代君王只尊敬老师”。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凡是学习的关键,严师是难能可贵的。教师严格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两种人:一是正在祭祀中作为神的替身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师,不以臣子相待。根据礼制,(这二种人)虽被天子召见,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这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
  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留有提问者充分回味和消化的时间;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作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就要引导启发他们;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不管了。
  (若要学到父亲高超的手艺),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袄;高明的弓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编撮箕,训练学拉车的小马的人会先反过来,让马在车后跟着走。君子懂得了这三例(是通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使事业成功的道理,就可以搞好教学工作了。
  古代求学的人,能够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举一反三。鼓不等同于五声,而五声中没有鼓音,就不和谐;水不等同于五色,但五色没有水调和,就不能鲜明悦目;学习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可治理;师不等同于五服之亲,但没有教师的教导,人们不可能懂得五服的亲密关系。
  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因时制宜的人无所不可不拘于一途。懂得这四点,(就可以领会到做事求学),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这是因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归宿。这才叫抓住了根本!

扩展阅读:免费的翻译器 ... 免费古文翻译器 ... 古文翻译器转换 ... 中英文自动翻译器 ... 文言文翻译器转换入口 ... 因其可之曰时的意思 ... 文言文在线翻译入口 ... 当其可之谓时逐字翻译 ... 现代文转古文翻译器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