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行胜于言"出处 太原工业学院校训是“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u77e5\u884c\u5408\u4e00 \u884c\u80dc\u4e8e\u8a00

\u77e5\u884c\u5408\u4e00 \uff1a\u8ba4\u8bc6\u4e8b\u7269\u7684\u9053\u7406\u4e0e\u5b9e\u884c\u5176\u4e8b\uff0c\u662f\u5bc6\u4e0d\u53ef\u5206\u7684\u4e00\u56de\u4e8b\u3002

\u884c\u80dc\u4e8e\u8a00\uff1a\u5b9e\u9645\u884c\u52a8\u80dc\u8fc7\u8a00\u8f9e\uff0c\u6bd4\u8a00\u8f9e\u66f4\u80fd\u8bf4\u660e\u95ee\u9898\u3002

6244

出自:王守仁[明]《传习录》。

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实际行动胜过言辞,比言辞更能说明问题。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讲学的内容收录于《传习录》。

扩展阅读:知行合一竖屏壁纸 ... 知行合一 笃行致远 ... &quot是什么意思 ... 恪物致知 知行合一 ... &quot 代表什么符号 ... &quot &gt ... 学以致用 知行并进 ... 格物致理 知行合一 ... 知行合一壁纸超清4k手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