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君子应心怀天下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 心怀天下才是真君子,虚怀若谷为大境界.中的虚怀若谷是什么意思...

\u5fc3\u6000\u5929\u4e0b\u624d\u662f\u771f\u541b\u5b50,\u865a\u6000\u82e5\u8c37\u4e3a\u5927\u5883\u754c.\u4e2d\u7684\u865a\u6000\u82e5\u8c37\u662f\u4ec0\u4e48\u610f\u601d?

\u865a\uff1a\u8c26\u865a\uff1b\u8c37\uff1a\u5c71\u8c37\u3002\u80f8\u6000\u8c61\u5c71\u8c37\u4e00\u6837\u6df1\u5e7f\u3002\u5f62\u5bb9\u5341\u5206\u8c26\u865a\uff0c\u80fd\u5bb9\u7eb3\u522b\u4eba\u7684\u610f\u89c1\u3002\u8fd9\u4e2a\u8bcd\u662f\u51fa\u81ea\u300a\u8001\u5b50\u300b\uff1a\u201c\u6566\u516e\u5176\u82e5\u6734\uff0c\u65f7\u516e\u5176\u82e5\u8c37\u3002\u201d\u8fd9\u79cd\u5883\u754c\u786e\u5b9e\u662f\u5927\u5883\u754c\uff0c\u4e0d\u8fc7\u5f88\u96be\u8fbe\u5230\u7f62\u4e86\u3002\u5076\u5c14\u865a\u6000\u82e5\u8c37\u5012\u662f\u53ef\u4ee5\uff0c\u4e0d\u8fc7\u8981\u662f\u4e8b\u4e8b\u90fd\u505a\u5230\u53ef\u5c31\u592a\u96be\u4e86

\u865a\uff1a\u8c26\u865a\uff1b\u8c37\uff1a\u5c71\u8c37\u3002\u80f8\u6000\u8c61\u5c71\u8c37\u4e00\u6837\u6df1\u5e7f\u3002\u5f62\u5bb9\u5341\u5206\u8c26\u865a\uff0c\u80fd\u5bb9\u7eb3\u522b\u4eba\u7684\u610f\u89c1\u3002\u8fd9\u4e2a\u8bcd\u662f\u51fa\u81ea\u300a\u8001\u5b50\u300b\uff1a\u201c\u6566\u516e\u5176\u82e5\u6734\uff0c\u65f7\u516e\u5176\u82e5\u8c37\u3002\u201d\u8fd9\u79cd\u5883\u754c\u786e\u5b9e\u662f\u5927\u5883\u754c\uff0c\u4e0d\u8fc7\u5f88\u96be\u8fbe\u5230\u7f62\u4e86\u3002\u5076\u5c14\u865a\u6000\u82e5\u8c37\u5012\u662f\u53ef\u4ee5\uff0c\u4e0d\u8fc7\u8981\u662f\u4e8b\u4e8b\u90fd\u505a\u5230\u53ef\u5c31\u592a\u96be\u4e86

  君子应心怀天下曰仁。君子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称谓。在我们一般人的观念中,君子是具有完善的人格的人。讲礼貌、讲义气、行仁道、有修养有正气的人被我们称为君子。而反之,则是被称为小人。君子也就是没有人格污点,而对于行为和道德有相当高的标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之中,君子的观念也是非常的流行的,某某有君子的风范,某某有失君子之风,某某是一个小人。现在也有很多的俗语,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在每个人的心中,似乎都会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认知。而究竟君子是一个什么具体的概念,却是很难讲清楚的。而心里面却无不有清楚的判定。(是否如此?)说明了君子的观念深刻的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之中,已经是形成了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所以君子的观念是我们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
  而这种君子观念的特色的形成,主要来源于论语。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非常的多。同时通过论语对于君子的阐述,君子的观念就深深的融入到了中国文化之中,也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和思想。对于中国人的人格世界的构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当然,君子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是早已存在的观念。比如在诗经和尚书中就经常提到君子。如:“君子所其无逸。”(《尚书》)又如大家所熟知的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等等。而这个古代的观念经过孔子与其弟子的阐述,变的更加的常用和流行,同时也被赋予了一些更为丰富的内涵。
  从论语的开卷第一句话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来谈起。开始孔子讲到学习的快乐,讲到朋友之间的友情和欢乐,接着就就讲君子。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习、快乐、君子观念的非常的重视。我们大都免不了在别人不理解或者误会的时候,会感到很生气,而孔子则是告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则是“不亦君子乎!”在这种情况下,做到不生气抱怨,就可以说是君子了。这种行为即是君子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具有君子上午修养。当然也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因此孔子认为具有这种素质的也可以说是君子了。我们也知道,在易经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是自强不息的,就如同天地健动的运转一样,因此君子也是效法于天道的。从以上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君子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同时也是和天道联系在一起的。
  孔子经常提起君子这个名称。在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非常的的多。对于君子,孔子更是赞誉有加,对君子的涵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诠释。虽然君子的观念在古代也早已经形成。大概首先用来指有职务的人,慢慢地也变成对于有修养的人得称呼。到了在孔子,君子含义变的很清晰,主要是用来指有道德、有修养的,具有完善人格的和高尚的情操人。他人以及其弟子也称孔子为君子,同时孔子也数次自称为君子。对于在位的人也还是有称为君子的,孔子对于这种因为地位而称为君子是有所批评的。但是当时君子因为地位职务的意味成分已经是很少了。就象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以道德为标准的这种君子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当代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现在人们的君子观念和孔子的君子观念差不多。我们来通过对于论语中君子的分析和考察,理解孔子的君子观念和君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
  论语中孔子从很多的角度来论述了君子的含义。我们首先从君子的本质来讲。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我们知道“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的观念和价值。孔子认为“仁”是君子的本质所在。意思是说,君子离开了仁,怎么还能称为君子呢?当然就不是君子了。君子是一刻也不离开仁的,与仁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认为义是君子的质,义和仁同样是君子的本质。作为一个君子,义是基础,是质,礼,孙,信是君子的行为修饰,是文。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具备了仁义,再修饰以礼信谦虚,实实然在孔子看来就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了!所以孔子说“君子哉!”这样肯定君子所包含的含义。孔子又说:“君子义以为上。” (《卫灵公》)认为义是君子的一个根本的素质。现在我们的社会也是同样强调仁义的作用,君子的观念的基础也和孔子的思想仍然一致。在孔子看来,仁义就是君子的本质所在。
  君子所具有的品格,孔子也有很多的论述。孔子说:他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认为君子的生命是向上发展和延伸的,小人则刚好是相反,生命是是向下发展和延伸的。“下学而上达”是孔子的人生理念。他的学习、教育、文章、政治,都是为了上达。目的就在于成为一个君子。孔子的出了君子着一个上进的品质。孔子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是坦荡荡的,君子是光明正大的,是心胸广阔的,是没有什么见不的人的东西的。这种坦荡,不仅是指作为处世上的坦荡,也是指心态和修养上的坦荡。有了这种坦荡,自然也就能够从容不迫。而小人则是不然,常常会感到忧愁和悲伤,心胸的问题,也是不够坦荡的原因,还会为犯罪等违背良心的事情而感到害怕和羞耻。孔子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对比,更加把君子的这些光明磊落、积极进取的品格体现出来了。
  司马牛这个人就总是很忧愁,有一次他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就回答说:“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就是要告诉司马牛不要忧惧,因为这是不符合君子的品质的。所以快乐也是君子的一个品格。在陈国绝粮的时候,子路很不高兴的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子路认为君子是不会有困穷的时候。孔子就跟子路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孔子跟子路解释,君子是有操守的,在困穷的时候也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象小人一到困难的时候就会失去操守,无所不为。这也是君子的高尚品格的表现。
  孔子看来,君子的特色经过思想和行为而表达出来。我们先来看君子的思想。也就是君子的所思所想。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君子是有耻心的,(我们现在学校里也经常讲八荣八耻,如果做得到,那可以说是君子了!)孔子认为君子是言行一致的人,对于说大话和巧言令色的行为是会感到耻辱的。当然一般的正常人就会对这种言过其实的话都会感到羞耻的,所以按照孔子的这个标准,看来君子也不是很难做到的啊。孔子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君子担忧的是自己没有才能,而不担忧别人不知道自己。这样的道理用到我们自己身上也是同样适用的。我们自己也要同样是关心自己是否有才能,是否有知识,而不是别人十分知道自己。做到了这一点,也可以说是君子了啊。难不难呢?当然是不难的。当然君子也有比较难做的到的地方,君子的心里面总是关心着道德的事情,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也就总是关心社会的治按秩序,而小人却只是关心自己的土地财产,以及自己个人的利益。所以从君子的平时的用心,就比小人要高出一酬了。孔子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明白道义,而小人只是明白私利。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这样的区分仍然是正确的,人们的价值观仍然和孔子的这种思想是相符合的。
  而君子的品格更多的是通过行为所体现出来的。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来理解。一个方面是君子的志向和胸怀;一个方面是君子的言行,一个方面是君子对人的态度,一个方面是对事物的态度。
  君子之志向,是远大的,不会仅仅局限于个人的一己之私和利益得失。而是关注全社会和人类的命运和道的实现。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注重于谋取道的实现,而不会去注重谋取食物。也就是说,君子是为了实现道而努力,不是是为了生活和生存而打拼。何况仅仅是为了生活去打拼的话,也会有挨饿的时候,学习是为了道的实现,工资也会因此而来。君子所忧患的是道是否能够实现,而不会因为贫而感到忧愁。孔子又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而》)对于食物和居住条件没有特别的要求。孔子说认为君子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一达其道。 ”(《季氏》)在隐居的时候,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志向,能够出来做事的话,就以行义来实现自己所要推行的大道。孔子也说:“士志于道。”也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认为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情的态度是没有一定限制和,只要符合于义气的原则。说明了君子的志向在于道义。同时也就是表现了君子的一种灵活的态度和广阔的胸襟。
  论语中多次提到和论述君子的言行。论语记载: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就这样回答他。孔子认为君子对于言,首先是要去实践了,在去说出来。在这里,孔子当然具体也是针对子贡说话说得好,但不一定能够去做这个性格或者情况来讲的。却是同样的具有普遍的意义。孔子认为言行要一致。他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古代的有修养的人,是要做得到才说的。孔子认为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语言不必要太多,同时还要是慎重的,而行动却是敏捷的,对事情也是敏捷的。因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心中对于言行不一致会感到羞耻。孔子认为: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君子的品格也就体现在他的言行中了。
  君子对于人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孔子说:“君子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君子会去成全别人的好事,成就别人的真善美,而不会去成全别人的恶。这种君子之风,会让我们的这个社会变的可爱起来。其实每一个人的心底都会有成人之美的愿望的。假如成人之恶的话,那就不是君子了,也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和所厌恶的。君子生活在社会当中,表现出来了自己的操守和修养。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作为一个君子,有自己的坚持的操守,而不会去争夺什么,也不会象小人一样的去拉帮结派,集合起来去干坏事情。就是有所争的话,也是君子之争,。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八佾》)比如体育的竞赛的射箭,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比完以后还要一起来喝一杯。君子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话说的好而去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不怎么样而不去认可他说的有道理的话。君子对亲人有很深刻的感情。孔子的弟子曾子则是认为君子喜欢通过“文”会友。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颜渊》)可以看出,君子重视友情,有一种很自然的深沉的友爱之情,同时也具有高雅的情致和仁爱的情怀。孔子认为,“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子路》)君子和人的交往,很容易共事,而不容易取悦的,对于人不会求全责备。又说:“君子和而不同。”跟人的关系重视和谐,而不要求一定要同,就是表示尊重他人。
  再来看看君子在对于事物的态度。孔子认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君子很看重自己的名声,对于自己离开人世之后仅仅只有君子之名,而没有做到君子应该做的事业和完成自己的责任,是会感到痛恨的。君子对于事物,也会保持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子路》)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不会去乱讲,就放在一边,不表示自己的观点。君子做事情,是融入了自己的真挚的情感的,也就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为人处世的。孔子认为:“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阳货》)君子在有亲人不幸离开人世的时候,就是吃东西也不会感到甜,听到音乐也不会高兴,居住的时候也总是在怀念。这也就是人的天性的表现,君子上保持了他的天性的,把内心的深厚的情感表现在事物之上。
  君子在生活中,很注重自己的修养和仪表。孔子认为君子有三戒,三畏、九思。曾子也认为君子有所贵的有三个方面。(三戒,三畏、九思,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在这里就不在重复。)曾子认为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意思是注意修饰自己动作和外貌,这样就会远离粗暴轻慢;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表情,这样就会让人觉得可信;讲究语言和语气,这样就会远离粗鄙和别人的怀疑。曾子认为君子所重视的在这三个方面。这当然的君子在与人交往上所需要的修养。子夏说孔子:“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夏把孔子称为君子。孔子的外在修养有三种变化,远远的看上去很威风庄重,和他交往却是很温和的,听到他说话,有觉得很严厉。孔子也认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告诉我们要庄重,这样学习的知识来也就会牢固。这也就是孔子平时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君子之风。
  说到子夏称孔子为君子,其实其他的人也把孔子称为君子。也正视孔子所展现出来的人格和风范是完全符合于人们心中的君子的标准的。而孔子也同样把他所认为有修养的人人称为君子。而孔子也认为自己是君子。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圣人的要求很高,不是想做圣人就可以做的到。圣人在社会中也很难看的到。而君子则不一样,标准比圣人要低一点,只要想做就能够做得到的。说不定我们的身边就有可以称得上君子的人。孔子认为只要见到君子就会感到满足了。我们知道,孔子的教育的目的也是在于培养君子的。《乡党》中介绍孔子的生活,也称孔子为君子。陈亢说“君子之远其子也。”君子也是指孔子。孔子也认为自己是君子。论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孔子在这里很自信,认为九夷如果很粗陋的话,自己这个君子到那里去住,就会变的不会粗陋,而优雅起来。当有人称赞孔子为圣人的时候,孔子则认为自己只是君子,他说:“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
  孔子也称赞自己的弟子为君子。他说弟子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公冶长》)子贱这个人是君子。而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那么这是从哪里学到的呢!意思是鲁国有君子,子贱也因为君子的榜样和影响成为君子。孔子同样赞扬他的弟子南容:“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说南容这个人是君子,因为他很崇尚道德。孔子也称赞蘧伯玉:“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孔子一个很好的朋友。修养和为人都有君子之风,有一次蘧伯玉使人来拜访于孔子,孔子和那个人坐在一起,而问这个人关于蘧伯玉的一些情况。孔子说:“夫子何为?”对曰:“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宪问》)这个人也是很了解蘧伯玉的,说他想减少自己的过错却在苦于没有办法啊。说明蘧伯玉在自我的修养和提升。等这个使者出去以后,孔子感叹说:“好一个使者,好一个使者!”由此可见,当时的君子在社会中还是有很普遍的。
  孔子认为有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则不同。在论语中,孔子有两个地方谈到了君子之道。我们来看看。论语记载:“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孔子认为君子的道有三,他自己没有能够做到。子贡则是知道孔子的,说这是夫子自道,自己在说自己。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个君子之道,也许在孔子认为,是很重要,同时有很难做得到的。我们上面也谈到,有些君子的品格是容易做到的,只要自己去做就能够做得到。而不忧、不惑、不惧却是要靠修养才能达到的。也说明了孔子对这三个方面有深刻的体会,不是常人可以达到的。孔子认为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子产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恒公的宰相,为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孔子常常赞扬子产。孔子在这里提出的四个君子之到,都是子产做到了的:自己的行为是谦恭的;对于齐恒公的尊敬的;治理国家人民是得到了好处的;使用人民的劳力是按照道义来的。所以孔子也称许子产为君子,因为子产实践了这四个君子之道。
  而君子的这种品格,通过和小人的对比,就会更加的凸显出来。孔子经常把小人和君子对比。在前面我们也提到了这种对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如“君子易事而难悦,小人易悦而难事。” 等。小人的品质刚好和君子是相反的。又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君子是安泰从容而不会骄傲自满,小人刚好相反,是君子是骄傲自满而不会安泰从容的。我们读到孔子的这种对比,在联系现实的情况,不能不佩服孔子的智慧!孔子告戒底子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自然要有君子的风范,而小人就是读书再好,知识再多也还是小人。作为一个君子,孔子的一生中也遇到了一些小人,所以十分的痛恨小人。这也是孔子君子小人之辨十分的分明的缘故。在回答子贡“君子亦有恶乎”时孔子说:“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所以君子是厌恶一些小人的行为的,这也是君子的一种品格。孔子也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就是这个意思。君子小人对待过错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而子贡则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小人有过错了,必然会文过饰非;而君子有了过错,大家都回看见知道,改过也是大家所赞扬的。
  君子的观念在孔子已经发展的十分的成熟了。到了孔子,就仅仅是指具有道德品格的人。在孔子以前,君子作为一个称呼,还带有一定的职位的色彩,当然古代的君子是必然是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就比如,人们可以称呼大禹、商汤为君子,但是决不会称桀纣为君子的。这种道德之称到了孔子就完全的成熟。虽然孔子也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这里的君子可能是指有在位的人,晚节不保,在当时的社会上这种情况很多,而小人在这里也就是指本身道德败坏的人。而“君子易事而难悦,小人易悦而难事。”中的君子小人的对比,已经没有了职位的因素。完全是道德的区分。因为君子可以在位,小人也可能在位。孔子的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到了今天仍然如此。
  把君子的品格和天联系在一起,认为君子的品格是来源于天的。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前面我们也提到,《易》中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能够懂得天命是什么,我们也很难完全明了孔子所说的君子的真切的内涵。而我们却可以从孔子以上的论述中看出君子的大致的含义。君子也就是天命落实在人类社会中具体的实践,一头联系着天,一头联系着人类社会。君子就是具有完善的人格的人。君子是对于社会和人类敢于自负的责任,具有担当精神的人。同时君子是刚健的、积极的,具有人的一切高尚的品格。





  • 鍚涘瓙澶勪笘鐨勯亾鐞
    绛旓細涓汉鎰熸偀锛氳繖閲屽己璋冪殑鏄鍚涘瓙澶勪笘鐨勯亾鐞嗐瀛斿瓙璁や负锛屽彧鏈夊潥瀹堜綇澶ч亾锛屾墠鑳芥垚灏辫嚜鎴戙傛湁瀛﹂棶锛屾湁淇′话锛岀劧鍚庝緷鎹ぞ浼氱幆澧冨彂鎸ヨ嚜宸辩殑鑳藉姏鍜屼綔鐢ㄣ傛墍璋撯滅瑑淇″ソ瀛︼紝瀹堟鍠勯亾鈥濓紝寮鸿皟鐨勬槸瀵光滈亾鈥濈殑鍧氬畧锛岃嚦姝讳笉娓濄傚瓟闂ㄩ珮寰掓浘瀛愬氨鏄涓涓鍏歌寖锛屼粬涓鐩撮兘鍧氬畧鐫鍎掑鐨勯亾缁燂紝涓轰汉澶勪笘鏃犱笉璋ㄦ厧灏忓績锛屽畧鐫鑷繁鐨勪俊浠...
  • 銆婅璇嬮噷浠
    绛旓細鏈珷鍜屽墠涓绔犺璁虹殑閮芥槸閬撶殑闂銆傛湰绔犳墍璁测滈亾鈥濈殑鍚箟涓庡墠绔犲ぇ鑷寸浉鍚屻傝繖閲,瀛斿瓙璁や负,涓涓浜烘枻鏂よ杈冧釜浜虹殑鍚冪┛绛夌敓娲荤悙浜,浠栨槸涓嶄細鏈夎繙澶у織鍚戠殑,鍥犳,鏍规湰灏变笉蹇呬笌杩欐牱鐨勪汉鍘昏璁轰粈涔堥亾鐨勯棶棰樸 銆愬師鏂囥 4路10 瀛愭洶:鈥鍚涘瓙涔嬩簬澶╀笅涔,鏃犻(1)涔,鏃犺帿(2)涔,涔(3)涔嬩笌姣(4)銆傗 銆愭敞閲娿 (1...
  • 瀛愯矾闂浣曟墠鑳芥垚涓涓涓鍚涘瓙,瀛斿瓙璁や负鍚涘瓙棣栧厛搴旇鑳藉畨澶╀笅銆傚鍚?
    绛旓細缈昏瘧杩欏彞:瀛愯矾闂庝箞鏍风畻鏄悰瀛,瀛斿瓙璇:"淇吇鑷繁鏉ヤ弗鑲冭鐪熺殑瀵瑰緟宸ヤ綔."銆愬師鏂囥戝瓙璺棶鍚涘瓙锛屽瓙鏇帮細鈥滀慨宸变互鏁傗濇洶锛氣滃鏂屽凡涔庯紵鈥濇洶锛氣滀慨宸变互瀹変汉銆傗濇洶锛氣滃鏂屽凡涔庯紵鈥濇洶锛氣滀慨宸变互瀹夌櫨濮撱備慨宸变互瀹夌櫨濮擄紝灏с佽垳鍏剁姽鐥呰锛佲濆彜浠e鍚涘瓙鐨勫畾浣嶉鍏堟槸鏈夌ぞ浼氬湴浣嶇殑浜 鍥犺璇村悰瀛愬簲淇...
  • 浣曚负鐜颁唬鐨勫悰瀛?鐜颁唬鐨鍚涘瓙搴鍏峰鍝簺鍝佽川?
    绛旓細搴斿姞寮哄浼犳暀鑲插拰娌荤悊绾︽潫鏈哄埗銆 瀛斿瓙鏇:鈥鍚涘瓙姹傝宸,灏忎汉姹傝浜衡濄婅璇.鍗伒鍏嬨傚氨鏄:鍚涘瓙瑕佹眰鑷繁,灏忎汉鑻涙眰鍒汉銆涓涓浜哄湪澶勪簨鎴栭亣鍒伴棶棰樺拰鐭涚浘鏃,涓鑸潵璁,鍚涘瓙浼氬厛浠庤嚜韬壘鍘熷洜,杩涜閫嗗悜鎬濈淮,鐒跺悗鍐嶄粠鍏朵粬鏂归潰鎵惧師鍥,杩涜缁煎悎鍒嗘瀽,鎻愬嚭瑙e喅闂鐨勫姙娉曘傝屽皬浜哄垯鐩稿弽,鍙互鐢ㄨ澶氱悊鐢辨帹鍗歌矗浠绘垨浠庝腑寰楀埌...
  • 闄嬪閾殑璇戞枃
    绛旓細璇銆婅璇峰瓙缃曘:"瀛愭灞呬節澶,鎴栨洶;鈥橀檵,濡備箣浣?鈥欏瓙鏇:鈥鍚涘瓙灞呬箣,浣曢檵涔嬫湁?鈥"瀛斿瓙璁や负,涔濆し铏界劧绠闄,浣嗘槸鏈夊悰瀛愪綇鍦ㄩ偅閲,灏变笉绠闄嬩簡銆傛澶勫紩鐢ㄥ瓟瀛愮殑璇濊瘉鈥滈檵瀹も濊鏄庘滄湁寰疯呭眳涔,鍒欓檵瀹や笉闄嬨傗濅笌鍓嶆枃鈥滄柉鏄檵瀹,鎯熷惥寰烽Θ鈥濋仴鐩稿懠搴斻傛妸涓"闄"瀛楀交搴曠炕浜嗚繃鏉,杈惧埌"涓嶉檵"鐨勬渶瀹岀編鐨勫鐣,...
  • 鈥滃ぉ琛屽仴,鍚涘瓙浠ヨ嚜寮轰笉鎭鐢ㄤ竴涓瓧鏉ヨ〃杈惧畠鐨勫惈涔夈
    绛旓細銆婃槗缁忋嬬涓鍗 涔 涔句负澶 涔句笂涔句笅 璞℃洶锛氬ぉ琛屽仴锛鍚涘瓙浠ヨ嚜寮轰笉鎭傛綔榫欏嬁鐢紝闃冲湪涓嬩篃銆傝榫欏啀鐢帮紝寰锋柦鏅篃銆傜粓鏃ヤ咕涔撅紝鍙嶅閬撲篃銆傛垨璺冨湪娓婏紝杩涙棤鍜庝篃銆傞榫欏湪澶╋紝澶т汉閫犱篃銆備孩榫欐湁鎮旓紝鐩堜笉鍙箙涔熴 鐢ㄤ節锛屽ぉ寰蜂笉鍙负棣栦篃銆傗︹︿咕鍏冭咃紝濮嬭屼酣鑰呬篃銆傚埄璐炶咃紝鎬ф儏涔熴備咕濮嬭兘浠ョ編鍒╁埄澶╀笅锛...
  • 瀛斿瓙鐨勪粊瀛︽濇兂鏂版彁娉
    绛旓細瀛斿瓙璁や负鍦ㄧぞ浼氱兢浣撲腑, 缇や綋鍒╃泭楂樹簬涓鍒,姣忎釜鈥滀汉鈥濋兘搴旇鍏冲績銆佺埍鎶も滀粬鑰呪,灏婇噸鈥滀粬鑰呪濈殑鍒╃泭銆傗滃繁鎵涓嶆,鍕挎柦浜庝汉銆傚湪閭︽棤鎬,鍦ㄥ鏃犳ㄣ傗漑14]鈥鍚涘瓙璐ゅ叾璐よ屼翰鍏朵翰,灏忎汉涔愬叾涔愯屽埄鍏跺埄銆傗漑16]绀句細缇や綋涓殑姣涓涓鈥滀汉鈥,閮藉簲璇ュ弬涓庣ぞ浼氥佸叧蹇澶╀笅,杩欐槸浣滀负鈥滅ぞ浼氱兢浣撶殑涓浠藉瓙鈥濈殑鈥滀汉鈥濈殑鍩烘湰...
  • 绠杩瀛斿瓙浠ュ墠鈥鍚涘瓙鈥濊繖姒傚康鐨勪富瑕佸唴娑
    绛旓細杩欐牱涓浠界簿绁烇紝杩欐牱涓浠借兏鎬锛岃繖鏍风殑涓浠芥媴褰撳氨婕斿寲鎴愪簡涓浗鍎掑浼犵粺鏂囧寲涓墍璋撯澶╀笅鍏翠骸鍖瑰か鏈夎矗鈥濄 鍦ㄤ腑鍥藉彜浠o紝鍦ㄥ瓟瀛愪箣鍚庯紝璁稿浠佷汉蹇楀+锛屼粬浠兘鎷ユ湁鍗氬ぇ鐨勮兏瑗燂紝鎭㈠畯鐨勬皵榄勩佸潥瀹氱殑鍐冲績銆佹繁杩滅殑鐪煎姏锛屾案杩滅埍浜猴紝鑷虫涓嶆笣銆傝繖鎵嶆槸椤跺ぉ绔嬪湴鐨鍚涘瓙銆備簩銆佸悰瀛愪箣鏅 瀛斿瓙璁や负鍙湁濂藉锛屾墠鑳芥垚涓涓涓...
  • 瀛斿瓙鍚嶈█鍚嶅彞鎽樻妱澶у叏灏忓
    绛旓細1銆瀛斿瓙璇:鈥滈粯榛樺湴璁颁綇鎵瀛︾殑鐭ヨ瘑,瀛︿範涓嶈寰楀帉鐑,鏁欎汉涓嶇煡閬撶柌鍊,杩欐牱鐨勪汉鍦ㄦ垜杩欓噷鏈変粈涔堝憿?鈥2銆佸瓟瀛愯:鈥鍚涘瓙鑷韩姝g洿,涓嶇敤鍛戒护浜轰滑灏变細閬佃;鑷韩涓嶆鐩,鍗充娇鍙戝竷鍛戒护浜轰滑涔熶笉浼氶伒浠庛傗3銆佸瓟瀛愯:鈥滃悰瀛愯鍑虹殑璇濅竴瀹氳兘澶熷疄鐜,璇村嚭鐨勮瘽涓瀹氳兘澶熷疄琛屻傚悰瀛愬浜庤嚜宸辩殑瑷璇,娌℃湁涓鐐归┈铏庣殑鍦版柟銆傗4銆佸瓟瀛愯:...
  • 扩展阅读: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君子 ... 孔子认为自己是君子吗 ... 孔子为什么要杀老子 ... 孔子君子的六大标准 ... 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 ... 被孔子评价为君子的有 ... 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 ... 孔子在陈国绝粮的故事 ... 孔子认为君子有哪些品质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