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十大名医是谁?简单介绍一下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有谁?

\u5217\u4e3e\u6211\u56fd\u53e4\u4ee3\u5341\u5927\u540d\u533b\u3002

\u3000\u3000\u6211\u56fd\u53e4\u4ee3\u5341\u5927\u540d\u533b


\u3000\u3000\u9488\u7078\u4e4b\u7956\u2014\u2014\u2014\u9ec4\u5e1d\u4f20\u8bf4\u4e2d\u4e2d\u539f\u5404\u65cf\u7684\u5171\u540c\u9886\u8896\u3002\u73b0\u5b58\u300a\u5185\u7ecf\u300b\u5373\u7cfb\u6258\u540d\u9ec4\u5e1d\u4e0e\u6b67\u4f2f\u3001\u96f7\u516c\u7b49\u8ba8\u8bba\u533b\u5b66\u7684\u8457\u4f5c\u3002\u6b64\u4e66\u5bf9\u9488\u523a\u7684\u8bb0\u8f7d\u548c\u8bba\u8ff0\u7279\u522b\u8be6\u7ec6\u3002
\u3000\u3000\u8109\u5b66\u5021\u5bfc\u8005\u2014\u2014\u2014\u6241\u9e4a\u59d3\u79e6\uff0c\u540d\u8d8a\u4eba\uff0c\u6218\u56fd\u6e24\u6d77\u90e1\u90d1\uff08\u4eca\u6cb3\u5317\u4efb\u4e18\uff09\u4eba\u3002\u592a\u5b50\u5c38\u53a5\u5df2\u6b7b\uff0c\u800c\u6cbb\u4e4b\u590d\u751f\uff1b\u9f50\u6853\u4faf\u672a\u75c5\uff0c\u800c\u77e5\u5176\u540e\u4e94\u65e5\u4e0d\u8d77\uff0c\u540d\u95fb\u5929\u4e0b\u3002\u300a\u53f2\u8bb0\u00b7\u6218\u56fd\u7b56\u300b\u63a8\u5d07\u5176\u4e3a\u8109\u5b66\u5021\u5bfc\u8005\u3002
\u3000\u3000\u5916\u79d1\u4e4b\u7956\u2014\u2014\u2014\u534e\u4f57\u534e\u4f57\u53c8\u540d\u6577\uff0c\u5b57\u65e0\u5316\uff0c\u540e\u6c49\u672b\u6c9b\u56fd\uff08\u4eca\u5b89\u5fbd\u4eb3\u5dde\uff09\u4eba\u3002\u5c24\u64c5\u5916\u79d1\uff0c\u5bf9\u201c\u80a0\u80c3\u79ef\u805a\u201d\u7b49\u75c5\uff0c\u996e\u9ebb\u6cb8\u6563\uff0c\u987b\u81fe\u4fbf\u77e5\u9189\uff0c\u80a0\u6d17\u6d63\uff0c\u7f1d\u8179\u6469\u818f\uff0c\u65bd\u884c\u8179\u90e8\u624b\u672f\u3002
\u3000\u3000\u533b\u5723\u2014\u2014\u2014\u5f20\u4ef2\u666f\u540d\u673a\uff0c\u6c49\u672b\u5357\u9633\u90e1\uff08\u4eca\u6cb3\u5357\u5357\u9633\uff09\u4eba\u3002\u76f8\u4f20\u66fe\u4efb\u957f\u6c99\u592a\u5b88\uff0c\u5f53\u65f6\u4f24\u5bd2\u6d41\u884c\uff0c\u75c5\u6b7b\u8005\u751a\u591a\u3002\u4ed6\u7684\u8457\u4f5c\u300a\u4f24\u5bd2\u6742\u75c5\u8bba\u300b\u603b\u7ed3\u4e86\u6c49\u4ee3300\u591a\u5e74\u7684\u4e34\u5e8a\u5b9e\u8df5\u7ecf\u9a8c\uff0c\u5bf9\u7956\u56fd\u533b\u5b66\u7684\u53d1\u5c55\u6709\u91cd\u5927\u8d21\u732e\u3002
\u3000\u3000\u9884\u9632\u533b\u5b66\u7684\u5021\u5bfc\u8005\u2014\u2014\u2014\u845b\u6d2a\u5b57\u7a1a\u5ddd\uff0c\u81ea\u53f7\u62b1\u6734\u5b50\uff0c\u664b\u671d\u4e39\u9633\u53e5\u5bb9\uff08\u4eca\u5c5e\u6c5f\u82cf\uff09\u4eba\u3002\u8457\u6709\u300a\u8098\u540e\u5907\u6025\u65b9\u300b\uff0c\u4e66\u4e2d\u6700\u65e9\u8bb0\u8f7d\u4e00\u4e9b\u4f20\u67d3\u75c5\u5982\u5929\u82b1\u3001\u6059\u866b\u75c5\u75c7\u5019\u53ca\u8bca\u6cbb\u3002\u201c\u5929\u884c\u53d1\u6591\u75ae\u201d\u662f\u4e16\u754c\u4e0a\u6700\u65e9\u6709\u5173\u5929\u82b1\u7684\u8bb0\u8f7d\u3002
\u3000\u3000\u836f\u738b\u2014\u2014\u2014\u5b59\u601d\u9088\u5510\u671d\u4eac\u5146\u534e\u539f\uff08\u4eca\u9655\u897f\u8000\u53bf\uff09\u4eba\uff0c\u66fe\u6cbb\u6108\u5510\u592a\u5b97\u7687\u592a\u540e\u5934\u75db\u75c5\uff0c\u5bab\u5ef7\u8981\u7559\u4ed6\u505a\u5fa1\u533b\uff0c\u4ed6\u8c0e\u79f0\u91c7\u201c\u957f\u751f\u4e0d\u8001\u836f\u201d\u732e\u7ed9\u7687\u4e0a\uff0c\u5077\u8dd1\u4e86\u3002\u76d1\u89c6\u4ed6\u7684\u4eba\u8c0e\u62a5\u91c7\u836f\u65f6\u6454\u6b7b\uff0c\u592a\u5b97\u5c01\u4ed6\u4e3a\u836f\u738b\u3002
\u3000\u3000\u513f\u79d1\u4e4b\u7956\u2014\u2014\u2014\u94b1\u4e59\u5b57\u4ef2\u9633\uff0c\u5317\u5b8b\u90d3\u5dde\uff08\u4eca\u5c71\u4e1c\u4e1c\u5e73\uff09\u4eba\u3002\u8457\u300a\u5c0f\u513f\u836f\u8bc1\u76f4\u8bc0\u300b\uff0c\u4ee5\u810f\u8151\u75c5\u7406\u5b66\u8bf4\u7acb\u8bba\uff0c\u6839\u636e\u5176\u865a\u5b9e\u5bd2\u70ed\u800c\u7acb\u6cd5\u5904\u65b9\uff0c\u6bd4\u8f83\u7cfb\u7edf\u5730\u4f5c\u51fa\u4e86\u8fa8\u8bc1\u8bba\u6cbb\u7684\u8303\u4f8b\u3002
\u3000\u3000\u6cd5\u533b\u4e4b\u7956\u2014\u2014\u2014\u5b8b\u6148\u5b8b\u671d\u798f\u5efa\u4eba\u3002\u6240\u8457\u300a\u6d17\u51a4\u96c6\u5f55\u300b\uff0c\u662f\u4e16\u754c\u4e0a\u6700\u65e9\u7684\u6cd5\u533b\u6587\u8457\u3002
\u3000\u3000\u836f\u5723\u2014\u2014\u2014\u674e\u65f6\u73cd\u5b57\u4e1c\u58c1\uff0c\u53f7\u9891\u6e56\uff0c\u660e\u671d\u8572\u5dde\uff08\u4eca\u6e56\u5317\u8572\u6625\uff09\u4eba\u3002\u957f\u671f\u4e0a\u5c71\u91c7\u836f\uff0c\u6df1\u5165\u6c11\u95f4\uff0c\u53c2\u8003\u5386\u4ee3\u533b\u4e66800\u4f59\u79cd\uff0c\u7ecf27\u5e74\u8270\u82e6\u52b3\u52a8\uff0c\u8457\u6210\u300a\u672c\u8349\u7eb2\u76ee\u300b\uff0c\u6240\u8f7d\u836f\u7269\u51711758\u79cd\u3002
\u3000\u3000\u300a\u533b\u5b97\u91d1\u9274\u300b\u603b\u4fee\u5b98\u2014\u2014\u2014\u5434\u8c26\u5b57\u6587\u5409\uff0c\u6e05\u671d\u5b89\u5fbd\u6b59\u53bf\u4eba\u3002\u4e7e\u9686\u65f6\u4e3a\u592a\u533b\u9662\u9662\u5224\u3002\u300a\u533b\u5b97\u91d1\u9274\u300b\u662f\u6e05\u4ee3\u5fa1\u5236\u94a6\u5b9a\u7684\u4e00\u90e8\u7efc\u5408\u6027\u533b\u4e66\uff0c\u5168\u4e6690\u5377\uff0c\u662f\u6211\u56fd\u7efc\u5408\u6027\u4e2d\u533b\u533b\u4e66\u6700\u5b8c\u5584\u7b80\u8981\u7684\u4e00\u79cd\u3002


TOP1 针灸之祖-黄帝

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 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TOP2   脉学介导者-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TOP3  外科之祖-华佗,

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TOP4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TOP5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 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TOP6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 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TOP7  儿科之祖-钱乙

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 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TOP8 法医之祖-宋慈

 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 ,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TOP9  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 

 

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TOP10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 

 

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针灸之祖———黄帝 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 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
脉学倡导者———扁鹊 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 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 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 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 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扁 鹊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张仲景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一诗赞颂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

此中所说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 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来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名医华佗读了这本书,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喻嘉言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论》,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中国医籍考》)。历代有关注释、阐发此书的著作很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的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显是伤寒方的演化方)。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华 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皇甫谧

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

葛 洪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对他的一生,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了《历代名医像赞》的一首诗来概括:“陷居罗浮,优游养导,世号仙翁,方传肘后”。但这只说出了他炼丹采药,隐逸求仙的一面。而他另外的一面却被忽略了。其实,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道教的著作。但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我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外篇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其中《钧世》、《尚博》、《辞义》等篇,是著名的文论著作。《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是他在广东编著的一部简便切用的方书。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

钱 乙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

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

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享年78岁。

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我今年二十三岁了,老是考不上,您还是让我学医吧!”并且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 很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

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什么人,只要比自己有本事的,他都希望拜之为师。这样,他的老师有长辈,有同行,有病人,甚至有端中的和尚。当他打听到某人善治某病,就欣然前往,学成后才离去。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踵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叶天士的虚心求教,“师门深广”,确实令人肃然起敬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名医简介

扁鹊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张仲景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一诗赞颂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

此中所说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来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名医华佗读了这本书,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喻嘉言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论》,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中国医籍考》)。历代有关注释、阐发此书的著作很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的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显是伤寒方的演化方)。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皇甫谧

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

葛洪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对他的一生,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了《历代名医像赞》的一首诗来概括:“陷居罗浮,优游养导,世号仙翁,方传肘后”。但这只说出了他炼丹采药,隐逸求仙的一面。而他另外的一面却被忽略了。其实,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道教的著作。但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我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外篇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其中《钧世》、《尚博》、《辞义》等篇,是著名的文论著作。《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是他在广东编著的一部简便切用的方书。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钱 乙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

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

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享年78岁。

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我今年二十三岁了,老是考不上,您还是让我学医吧!”并且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很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

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什么人,只要比自己有本事的,他都希望拜之为师。这样,他的老师有长辈,有同行,有病人,甚至有端中的和尚。当他打听到某人善治某病,就欣然前往,学成后才离去。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踵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叶天士的虚心求教,“师门深广”,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1、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2、脉学倡导者——扁鹊姓泰,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3、外科之祖——华陀 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毫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4、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5、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扑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6、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7、儿科之祖——钱乙 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有《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8、法医之祖一宋慈 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9、药圣——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人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10、《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翕欠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针灸之祖——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腧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脉学介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外科之祖
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
  张仲景,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徽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儿科之祖
  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
  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
  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医宗金鉴》总修官
  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宝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 涓浗鍙や唬鍗佸ぇ鍚嶅尰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鍗佸ぇ鍚嶅尰锛1銆佹墎楣 鎵侀箠(鍏厓鍓407骞粹斿叕鍏冨墠310骞)锛屽绉︼紝鍚嶇紦锛屽瓧瓒婁汉锛屽皧绉版墎楣婏紝鍙峰崲鍖伙紝榻愬浗娓ゆ捣鍗紙浠婃祹鍗楀競闀挎竻鍘匡級浜恒傛墎楣婃槸鎴樺浗鏃惰憲鍚嶅尰瀛﹀锛屽眳涓浗鍙や唬浜斿ぇ鍖诲瀹朵箣棣栥傚皯鏃跺鍖讳簬闀挎鍚涳紝灏戒紶鍏跺尰鏈鏂癸紝鎿呴暱鍚勭銆傚湪璧典负濡囩锛屽湪鍛ㄤ负浜斿畼绉戯紝鍦ㄧЕ涓哄効绉戯紝鍚嶉椈澶╀笅銆傜敱浜庝粬...
  • 涓浗鍙や唬鍗佸ぇ鍚嶅尰
    绛旓細钁涙椽锛283鈥363锛夛紝瀛楃宸濓紝鑷彿鎶辨湸瀛愶紝涓归槼閮″彞瀹癸紙浠婃睙鑻忓彞瀹瑰幙锛変汉锛屼笢鏅嬮亾鏁欑悊璁哄銆佽憲鍚嶇偧涓瑰鍜屽尰鑽瀹讹紝涓栫О灏忎粰缈併傛墍钁椼婃姳鏈村瓙銆嬬户鎵垮拰鍙戝睍浜嗕笢姹変互鏉ョ殑鐐间腹娉曟湳锛屽涔嬪悗閬撴暀鐐间腹鏈殑鍙戝睍鍏锋湁寰堝ぇ褰卞搷锛屼负鐮旂┒涓浗鐐间腹鍙蹭互鍙鍙や唬鍖栧鍙叉彁渚涗簡瀹濊吹鐨勫彶鏂欍6銆佸瓩鎬濋倛 瀛欐濋倛锛541骞粹682骞达紝瀛樺湪...
  • 涓浗鍙や唬鍗佸ぇ鍚嶅尰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鍗佸ぇ鍚嶅尰鏈夋墎楣娿佸崕浣椼佸紶浠叉櫙銆佺殗鐢哀銆佸瓩鎬濋倛銆佺帇鍙斿拰銆佹潕鏃剁弽銆佸惔闉犻氥佸彾澶╁+銆佹湵闇囦酣銆1銆佹墎楣 鎵侀箠鏄腑鍥藉彜浠e尰瀛﹀彶涓婃渶钁楀悕鐨勫尰瀹朵箣涓锛屼粬鏄垬鍥芥椂鏈熺殑鍖诲濂囨墠銆備粬鍒涚珛浜嗏滈拡鐏糕濆拰鈥滄瘨鐗╁尰鈥濅袱绉嶆不鐤楁柟娉曪紝骞舵彁鍑轰簡鈥滄不鏈梾鈥濈殑鐞嗚銆2銆佸崕浣 鍗庝綏鏄笢姹夋椂鏈熻憲鍚嶇殑鍖诲瀹讹紝浠栫殑鍖绘湳绮炬箾...
  • 涓浗鍙や唬鏈夊摢浜鍚嶅尰?瓒婂瓒婂ソ,蹇呴』鏄亾寰峰拰鍖绘湳鍙岄噸鏍囧噯銆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鍗佸ぇ鍚嶅尰鏄鎸囨墎楣娿佸崕浣椼佸紶浠叉櫙銆佺殗鐢哀銆佸彾妗傘佸瓩鎬濋倛銆佽枦鐢熺櫧銆佸畫鎱堛佹潕鏃剁弽銆佽憶娲紝鎵灞為鍩熸槸涓尰鍜屼腑鑽傝憲鏈変綔鍝併婃墎楣婂唴缁忋嬨併婂缁忋嬨併婃繏婀栬剦瀛︺嬨併婂缁忓叓鑴夎冦嬨婃箍鐑潯杈ㄣ嬨傚彾妗 鍙舵锛屽瓧澶╁+锛屽彿绉宀╋紝娓呭尰瀛﹀銆傛睙鑻忓惔鍘夸汉锛1667锛1746锛夛紝绁栫埗鍙舵椂鍜岀埗浜插彾鏈濋噰閮芥槸褰撳湴...
  • 涓浗鍙や唬鍗佸ぇ鍚嶅尰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鍗佸ぇ鍚嶅尰鏈夋墎楣婏紝寮犱徊鏅紝鍗庝綏锛岀殗鐢哀锛岃憶娲紝瀛欐濋倛锛岄挶涔欙紝鏈遍渿浜紝鏉庢椂鐝嶏紝鍙跺ぉ澹紝鍏蜂綋濡備笅锛1銆佹墎楣婏細鎵侀箠(鍏厓鍓407鈥斿墠310)锛屽悕绉﹁秺浜猴紝鍕冩捣鑾汉(浠婃渤鍖楀唴閭卞幙)锛屾垬鍥芥椂浠e悕鍖汇傚張瀹朵簬鍗㈠浗(浠婂北涓滈暱娓呬竴甯)锛屽洜鍚嶄箣鏇板崲鍖汇傘婂彶璁般嬬瓑杞藉叾浜嬭抗娑夊強鏁扮櫨骞淬傛墎楣婄簿浜庡唴銆佸銆佸銆佸効銆...
  • 涓浗鍙や唬鍗佸ぇ鍚嶅尰閮芥湁璋?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鍗佸ぇ鍚嶅尰锛氭墎楣娿佸崕浣椼佸紶浠叉櫙銆佺殗鐢畵銆佸彾璐点佸瓩鎬濋倛銆佽枦鍦g櫧銆佸畫鎱堛佹潕鏃剁弽銆佽憶娲1.鎵侀箠 鎵侀箠鏄槬绉嬫垬鍥芥椂鏈熺殑绁炲尰銆 浠栨湰鍚嶆墎楣婏紝浣嗗洜鍖绘湳楂樿秴锛屽牚绉扮鍖伙紝鏁呬汉浠О浠栨墎楣婏紝鍙や唬绁炶瘽涓粍甯濇椂鏈熺殑绁炲尰銆 鍦ㄤ腑鍥藉崄澶у悕鍖讳腑锛屾墎楣婂紑鍒涗簡涓尰鍒囪剦璇婃硶锛屽紑鍒涗簡涓尰鐨勫厛娌炽 涓尰缁忓吀銆婂崡浜嬨併...
  • 鍗佸ぇ鍚嶅尰鍒嗗埆鏄皝
    绛旓細鍗佸ぇ鍚嶅尰鍒嗗埆鏄皝濡備笅锛1銆涓浗鐨鍗佸ぇ鍚嶅尰鏄锛氭墎楣娿佸崕浣椼佸紶浠叉櫙銆佺殗鐢哀銆佸彾妗傘佸瓩鎬濋倛銆侀挶涔欍佸畫鎱堛佹潕鏃剁弽銆佽憶娲備粬浠兘鏄腑鍖荤晫鐨勯鍐涗汉鐗┿2銆佸叾涓滃尰绁栤濇墎楣婏紝鍦ㄤ负鍒汉鐪嬬梾鏃讹紝鍒╃敤鏈涜壊銆佸惉澹般佸啓褰卞拰鍒囪剦涓虹梾浜鸿瘖鏂紝琚悗涓栨荤粨涓哄洓璇婃硶鐨勮瘖鏂柟娉曘備粬鏉ユ棤褰卞幓鏃犺釜锛屾槸涓涓緢绁炵鐨勪汉鐗╋紝...
  • 扩展阅读:中医四大名医是哪四位 ... 十大名医一览表 ... 中医最厉害的十大名医 ... 中国十大著名医生 ... 古代十大中医名人 ... 十大名医排名第一是谁 ... 中国现代十大名医排名 ... 十大顶级名医排名 ... 十大名医之首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