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生平简介 作家老舍先生的生平简介

\u8001\u820d\u7684\u751f\u5e73\u7b80\u4ecb

\u6d4e\u5357\u7684\u51ac\u5929\u4f5c\u8005\u7b80\u4ecb\uff0c\u8001\u820d\u7b14\u4e0b\u7684\u7b2c\u4e8c\u6545\u4e61

\u8001\u820d\uff081899\u5e742\u67083\u65e5\u20141966\u5e748\u670824\u65e5\uff09\uff0c\u539f\u540d\u8212\u5e86\u6625\uff0c\u53e6\u6709\u7b14\u540d\u7d5c\u9752\u3001\u9e3f\u6765\u3001\u975e\u6211\u7b49\uff0c\u5b57\u820d\u4e88\u3002\u56e0\u4e3a\u8001\u820d\u751f\u4e8e\u9634\u5386\u7acb\u6625\uff0c\u7236\u6bcd\u4e3a\u4ed6\u53d6\u540d\u201c\u5e86\u6625\u201d\uff0c\u5927\u6982\u542b\u6709\u5e86\u8d3a\u6625\u6765\u3001\u524d\u666f\u7f8e\u597d\u4e4b\u610f\u3002\u4e0a\u5b66\u540e\uff0c\u81ea\u5df1\u66f4\u540d\u4e3a\u8212\u820d\u4e88\uff0c\u542b\u6709\u201c\u820d\u5f03\u81ea\u6211\u201d\uff0c\u4ea6\u5373\u201c\u5fd8\u6211\u201d\u7684\u610f\u601d\u3002
\u5317\u4eac\u6ee1\u65cf\u6b63\u7ea2\u65d7\u4eba\u3002\u4e2d\u56fd\u73b0\u4ee3\u5c0f\u8bf4\u5bb6\u3001\u4f5c\u5bb6\uff0c\u8bed\u8a00\u5927\u5e08\u3001\u4eba\u6c11\u827a\u672f\u5bb6\uff0c\u65b0\u4e2d\u56fd\u7b2c\u4e00\u4f4d\u83b7\u5f97\u201c\u4eba\u6c11\u827a\u672f\u5bb6\u201d\u79f0\u53f7\u7684\u4f5c\u5bb6\u3002\u4ee3\u8868\u4f5c\u6709\u300a\u9a86\u9a7c\u7965\u5b50\u300b\u3001\u300a\u56db\u4e16\u540c\u5802\u300b\u3001\u5267\u672c\u300a\u8336\u9986\u300b\u3002
\u8001\u820d\u7684\u4e00\u751f\uff0c\u603b\u662f\u5fd8\u6211\u5730\u5de5\u4f5c\uff0c\u4ed6\u662f\u6587\u827a\u754c\u5f53\u4e4b\u65e0\u6127\u7684\u201c\u52b3\u52a8\u6a21\u8303\u201d\u30021966\u5e74\uff0c\u7531\u4e8e\u53d7\u5230\u6587\u5316\u5927\u9769\u547d\u8fd0\u52a8\u4e2d\u6076\u6bd2\u7684\u653b\u51fb\u548c\u8feb\u5bb3\uff0c\u8001\u820d\u88ab\u903c\u65e0\u5948\u4e4b\u4e0b\u542b\u51a4\u81ea\u6c89\u4e8e\u5317\u4eac\u592a\u5e73\u6e56\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ff1a
\u4eba\u7269\u8bc4\u4ef7
\u8001\u820d\u4e00\u751f\u521b\u4f5c\u4e86\u5927\u91cf\u7684\u5c0f\u8bf4\uff08\u5c24\u5176\u662f\u957f\u7bc7\u5c0f\u8bf4\uff09\u3001\u5267\u672c\u3001\u6563\u6587\u3001\u8bd7\u6b4c\uff08\u65b0\u5f0f\u4e4b\u5916\u5305\u62ec\u6b4c\u8bcd\u3001\u53e4\u8bcd\u548c\u65e7\u4f53\u8bd7\u7b49\uff09\uff0c\u51e0\u4e4e\u4ec0\u4e48\u5f62\u5f0f\u90fd\u6d89\u53ca\u4e86\u3002\u5df2\u7ecf\u51fa\u7248\u7684\u300a\u8001\u820d\u6587\u96c6\u300b19\u5377\uff0c\u603b\u5171\u6709\u4e00\u5343\u4e07\u5b57\u4e4b\u591a\u3002
\u8c08\u73b0\u4ee3\u957f\u7bc7\u5c0f\u8bf4\u7684\u751f\u6210\uff0c\u4f60\u4e0d\u80fd\u8d85\u8d8a\u4ed6\uff1b\u56de\u987e\u73b0\u4ee3\u8bbd\u523a\u5e7d\u9ed8\u7cbe\u795e\uff0c\u79bb\u4e0d\u5f00\u5b83\uff1b\u8bb2\u5230\u4e2d\u56fd\u8bdd\u5267\u7684\u6c11\u65cf\u5316\uff0c\u81ea\u7136\u4e0d\u53ef\u7ed5\u5f00\u8001\u820d\uff1b\u800c\u8981\u8ba4\u8ba4\u771f\u771f\u5730\u603b\u7ed3\u4e2d\u56fd\u73b0\u4ee3\u767d\u8bdd\u7684\u5386\u53f2\uff0c\u60f3\u50cf\u6211\u4eec\u6bcf\u4e2a\u4eba\u4eca\u5929\u5634\u91cc\u8bf4\u7684\u6216\u7b14\u4e0b\u5199\u7684\u73b0\u4ee3\u8bed\u8a00\u6587\u5b57\uff0c\u66f4\u662f\u4e0d\u53ef\u5ffd\u89c6\u4ed6\u7684\u5b58\u5728\u3002
\u53ef\u4ee5\u8bf4\uff0c\u8001\u820d\u7684\u4f5c\u54c1\u7684\u786e\u79f0\u5f97\u4e0a\u662f\u201c\u7ecf\u5178\u201d\uff1a\u5b83\u7684\u4ee5\u4e00\u6321\u767e\u3001\u4e00\u4ee5\u6321\u5343\u7684\u65e0\u53ef\u4e89\u8fa9\u7684\u5206\u91cf\uff1b\u4ed6\u5728\u5386\u53f2\u4e0a\u6709\u4e0d\u53ef\u6216\u7f3a\u7684\u5730\u4f4d\uff0c\u65e0\u6cd5\u903e\u8d8a\u7684\u5178\u8303\u6027\u3001\u4ee3\u8868\u6027\uff1b\u4ea7\u751f\u7684\u65f6\u5019\u662f\u91cd\u8981\u7684\uff0c\u4e4b\u540e\u53c8\u62e5\u6709\u6301\u4e45\u7684\u5f71\u54cd\u529b\uff0c\u4e00\u4ee3\u4e00\u4ee3\u6709\u5b83\u7684\u8bfb\u8005\uff0c\u751a\u81f3\u8ff7\u604b\u8005\uff1b\u5b83\u503c\u5f97\u4eba\u4eec\u518d\u4e09\u56de\u5473\uff0c\u53ef\u4ee5\u4e0d\u65ad\u611f\u53d7\u3001\u4e0d\u65ad\u9a8c\u8bc1\uff0c\u4e0d\u65ad\u6709\u65b0\u7684\u53d1\u73b0\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ff1a\u8001\u820d

(1)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2)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3)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4)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5)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6)1932年,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此后几年,老舍陆续创作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7)1936年,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1939年该书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

(8)1938年,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并全面负责总会的领导工作。同年7月,随文协西迁重庆。

拓展资料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1939年,老舍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伦敦出版,译名为The Golden Lotus,此版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

1944年,创作并由良友复兴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

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生平简介: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一岁半丧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遇难。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

1918年至1924年间,先后任京师公立第17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现方家胡同小学)校长、北京市北郊劝学员、天津南开中学教员、北京一中教员。在此期间,老舍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他说:“‘五四’给了我一个新的心灵,也给了我一个新的文学语言。……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1921年起,老舍在北京基督教伦敦会缸瓦市堂的英文夜校学习并参加宗教服务

1922年,接受洗礼。同年,在南开中学的一次讲演中他说:“为了民主政治,为了国民的共同福利,我们每个人须负起两个十字架——耶稣只负起一个:为破坏、铲除旧的恶习,积弊,与像大烟瘾那样有毒的文化,我们必须预备牺牲,负起一架十字架。同时,因为创造新的社会与文化,我们也须准备牺牲,再负起一架十字架”。

赴英讲学:1924年秋季,老舍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学系任华语讲师,教导英国人认识中国的官话和中国古典文学。业余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1929年夏季,离英,途经新加坡并滞留半年,在华侨中学任教,并开始创作《小坡的生日》。1930年春季,返回到北京。1930年至1937年间,老舍先后任教于济南的齐鲁大学和青岛的山东大学。其间,创作了《猫城记》、《离婚》、《老舍幽默诗文集》、《骆驼祥子》、《文学概论讲义》等作品。

拓展资料: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老舍离别家小奔赴国难。1938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武汉成立,老舍被推为常务理事和总务部主任,同年随文协迁到重庆。自此主持文协工作直至抗战胜利。抗战期间老舍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利用各种文艺形式为抗日做贡献。他自己也以团结抗日为题材,运用各种文学体裁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抗战结束后,老舍于1946年3月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在美国写完了《四世同堂》第三部及长篇小说《鼓书艺人》。1949年12月,应周恩来委托文艺界之邀回到北京。回国后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自1950年起,老舍写下了以话剧《龙须沟》为代表的大量文艺作品反映人民的新生活,歌颂共产党。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老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同时期创作的话剧《茶馆》是体现老舍文学语言艺术的巅峰之作。

文革迫害:1962年开始,许多文艺作品遭到批判,老舍停止了《正红旗下》的创作。1965年3月-4月,老舍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回国后,将旅日见闻写成长篇散文《致日本作家的公开信》,但没有获准发表,老舍只得被迫停笔。此后老舍试图参加文艺工作队,想通过写快板、相声等,来宣传计划生育、科学种田,也未获批准。1966年春季,老舍独自前往北京郊区顺义县以养猪而闻名的陈各庄,跟那里的农民生活在一起,准备写科学养猪的快板。

江青批斗:“老舍每天早上要吃一个鸡蛋,是一个资产阶级作家”,自此,老舍由“文艺工作者”转变为“反革命份子”。1966年8月23日,老舍等29人被红卫兵捆绑之后,整批带往国子监孔庙批斗,在震天的“打倒反革命份子”口号声中,跪着被轮番殴打3小时,期间老舍因不满身上所挂的“反革命份子”字样,而稍有反抗,被斥为“现行反革命”,被继续毒打至深夜,而后又抓到派出所去交由警方讯问。

晚间,遍体鳞伤的老舍,在妻儿的作保之下,终于被接回家,第二天要求继续到警察单位报到。第二天,老舍没前往派出所,独自前往太平湖,在那里不吃不喝坐了一整天,深夜时刻,投湖自杀。同日,老舍家聚集来了许多红卫兵,老舍之子舒乙在恐惧当中,偷偷从家中后门逃走,手中拿着父亲的血衬衫,找周恩来请求保护。25日清晨,老舍的尸体被发现。26日,舒乙拿着北京市文联开出的死亡证明:“我父舒舍予自绝于人民,特此证明”,老舍遗体得以火化,按照“上面”的规定,不准留骨灰。

恢复名誉:1978年初,在邓小平的批示下得到平反,彻底“恢复名誉”,随后在社会上渐渐掀起了老舍热潮。同年6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老舍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作家茅盾致悼词,为老舍平反昭雪,恢复其“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悼念许久。象征性的骨灰盒里面,放着老舍使用过的钢笔、毛笔、眼镜和茉莉花茶。

作品风格:老舍有文学语言大师的称号。其中包括三百多万字的小说,四十二部戏剧,约三百首旧体诗等。他的作品多为悲剧,作品的语言以北京方言为主,风格幽默。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这两部作品现已列入中国初高中语文必读书目,和大学中文专业必读书目。《茶馆》也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高中华文文学必修的作品。舒乙等人认为老舍的作品中反映了他对满族的隐含的、深沉的、难以言语的真挚的感情。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拓展资料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 、 《猫城记》 、 《离婚》 、 《牛天赐传》 、 《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

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 、《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 、 《月牙集》 ,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 ,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 ,散文杂文集《福星集》 ,剧本《龙须沟》 、 《茶馆》等。

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抗日战争把老舍卷进了时代的漩涡。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管协会的日常事务,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1939年6月,他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



1、人物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人物生平

3、人物评价

4、人物影响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舍在担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

  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励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了老舍文学奖,该奖项主要奖励北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每两至三年评选一次。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25年, 老舍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问世,作品取材于老舍在北京教育界任职时的经历。小说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下,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乱,在艺术上表现出幽默的艺术风格。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 鑰佽垗鐨鐢熷钩缁忓巻绠浠
    绛旓細1. 1899骞达紝鑰佽垗鐢熶簬鍖椾含銆傚叾鐖舵槸涓鍚嶆弧鏃忔姢鍐涳紝涓嶅垢鍦ㄥ叓鍥借仈鍐涙敾鍗犲寳浜椂闃典骸銆傚叏瀹朵緷闈犳瘝浜叉礂琛e仛楗潵缁存寔鐢熻銆2. 1918骞达紝鑰佽垗姣曚笟鍚庤浠诲懡涓烘柟瀹惰儭鍚屽皬瀛︾殑鏍¢暱銆3. 1920骞达紝鍥犱笌鏁欒偛鐣岀殑鏃у娍鍔涢毦浠ュ叡浜嬶紝鑰佽垗杈炲幓浜嗕含甯堟暀鑲插眬鍖楅儕鍔濆鍛樼殑鑱屽姟锛岃繑鍥炲鏍℃暀涔︺4. 1922骞达紝鑰佽垗鍙楁礂鍔犲叆鍩虹潱鏁欙紝...
  • 鑰佽垗绠浠(绠鐭)
    绛旓細鑰佽垗锛1899骞2鏈3鏃モ1966骞8鏈24鏃ワ級锛屽師鍚嶈垝搴嗘槬锛屽瓧鑸嶄簣锛屽彟鏈夌瑪鍚嶇禍闈掋侀缚鏉ャ侀潪鎴戠瓑銆傚洜涓鸿佽垗鐢熶簬闃村巻绔嬫槬锛岀埗姣嶄负浠栧彇鍚嶁滃簡鏄モ濓紝澶ф鍚湁搴嗚春鏄ユ潵銆佸墠鏅編濂戒箣鎰忋備笂瀛﹀悗锛岃嚜宸辨洿鍚嶄负鑸掕垗浜堬紝鍚湁鈥滆垗寮冭嚜鎴戔濓紝浜﹀嵆鈥滃繕鎴戔濈殑鎰忔濄傚寳浜弧鏃忔绾㈡棗浜恒備腑鍥界幇浠e皬璇村銆佷綔瀹讹紝璇█澶у笀銆佷汉姘...
  • 鑰佽垗鐨鐢熷钩鏈夊摢浜涗粙缁?
    绛旓細鑰佽垗(1899~1966骞)锛屽師鍚嶈垝搴嗘槬锛屽瓧鑸嶄簣锛1899骞2鏈3鏃ュ嚭鐢熷湪鍖椾含瑗垮煄灏忕緤鍦堣儭鍚屼竴涓弧鏃忓煄甯傝传姘戝搴傛浘鍏堝悗鍦ㄥ寳浜拰澶╂触浠诲皬瀛︽牎闀裤佷腑瀛︽暀鍛樸1924骞磋荡鑻卞浗浼︽暒锛屽湪浼︽暒澶у涓滄柟瀛﹂櫌鏁欐巿涓枃锛屽苟鍦ㄨ繖鏃跺紑濮嬩簡浠栫殑鏂囧鍒涗綔鐢熸动銆備粠1925骞翠粬鍐欑涓閮ㄤ綔鍝併婅佸紶鐨勫摬瀛︺嬭捣锛屽厛鍚庤憲銆婅档瀛愭洶銆嬨併婁簩椹...
  • 璋佺煡閬鑰佽垗鐨鐢熷钩绠浠???鏈夋ョ敤!!!
    绛旓細鑰佽垗锛1899-1966锛夛紝鐜颁唬鑷冲綋浠h憲鍚嶄綔瀹讹紝鍘熷悕鑸掑簡鏄ワ紝瀛楄垗浜堬紝浜︾敤绗斿悕绲潚銆侀缚鏉ャ侀潪鎴戠瓑銆備粬鏄弧鏃忓寳浜汉锛屽嚭韬簬涓涓传瀵掑搴1918骞达紝浠庡寳浜笀鑼冨鏍℃瘯涓氬悗锛屼粬鎷呬换浜嗗皬瀛︽牎闀垮拰涓鏁欏笀銆1924骞达紝鑰佽垗璧磋嫳鍥斤紝鍦ㄤ鸡鏁﹀ぇ瀛︿笢鏂瑰闄㈡暀鎺堟眽璇傛湡闂达紝浠栧箍娉涢槄璇昏嫳鏂囦綔鍝侊紝骞跺紑濮嬪垱浣滃皬璇淬1926骞达紝浠...
  • 浣滃鑰佽垗鍏堢敓鐨鐢熷钩绠浠
    绛旓細鑰佽垗锛1899骞2鏈3鏃モ1966骞8鏈24鏃ワ級锛屽師鍚嶈垝搴嗘槬锛屽彟鏈夌瑪鍚嶇禍闈掋侀缚鏉ャ侀潪鎴戠瓑锛屽瓧鑸嶄簣銆傚洜涓鸿佽垗鐢熶簬闃村巻绔嬫槬锛岀埗姣嶄负浠栧彇鍚嶁滃簡鏄モ濓紝澶ф鍚湁搴嗚春鏄ユ潵銆佸墠鏅編濂戒箣鎰忋備笂瀛﹀悗锛岃嚜宸辨洿鍚嶄负鑸掕垗浜堬紝鍚湁鈥滆垗寮冭嚜鎴戔濓紝浜﹀嵆鈥滃繕鎴戔濈殑鎰忔濄傚寳浜弧鏃忔绾㈡棗浜恒備腑鍥界幇浠e皬璇村銆佷綔瀹讹紝璇█澶у笀銆佷汉姘...
  • 鑰佽垗鐢熷钩绠浠绠鐭
    绛旓細鑰佽垗鐢熷钩绠浠 鑰佽垗锛屽師鍚嶈垝搴嗘槬锛屽瓧鑸嶄簣锛屾弧鏃忔绾㈡棗浜猴紝1899骞2鏈3鏃ョ敓浜庡寳浜タ鍩庡皬缇婂湀鑳″悓銆備粬鏄腑鍥界幇浠h憲鍚嶇殑灏忚瀹躲佹垙鍓у锛屼互鍏朵赴瀵岀殑浣滃搧鑾峰緱浜嗏滀汉姘戣壓鏈鈥濈殑绉板彿銆傝佽垗鏇炬媴浠昏繃灏忓鏍¢暱銆佷腑瀛︽暀鍛樺拰澶у鏁欐巿锛屽苟鍦ㄥ北涓滃ぇ瀛︾瓑鍚嶆牎浠绘暀銆備粬鐨勭瑪鍚嶉櫎浜嗏滆佽垗鈥濆锛岃繕鏈夆滆垗浜堚濄佲滈缚鏉モ濄...
  • 鎴戞兂鐭ラ亾涓涓鑰佽垗鐨鐢熷钩绠鍘嗗強浠栫殑浣滃搧鏈夊摢浜?
    绛旓細浣滃绠浠锛鑰佽垗(l899锛2锛3鈥1966锛8锛24),婊℃棌锛屽師鍚嶈垝搴嗘槬锛屽瓧鑸嶄簣锛岀敓浜庡寳浜傜埗浜叉槸涓鍚嶆弧鏃忕殑鎶ゅ啗锛岄樀浜″湪鍏浗鑱斿啗鏀绘墦鍖椾含鍩庣殑鐐伀涓傛瘝浜蹭篃鏄棗浜猴紟闈犳浛浜烘礂琛h3鍋氭椿璁$淮鎸佷竴瀹朵汉鐨勭敓娲汇1918骞村澶╋紝浠栦互浼樼鐨勬垚缁╃敱鍖椾含甯堣寖瀛︽牎姣曚笟锛岃娲惧埌鍖椾含绗崄涓冨皬瀛﹀幓褰撴牎闀裤1924骞村搴旇仒鍒拌嫳鍥...
  • 鍏充簬鑰佽垗鐢熷钩鐨勮祫鏂
    绛旓細鑰佽垗锛1899.2.3锛1966.8.24锛夛紝鍘熷悕鑸掑簡鏄ワ紝瀛楄垗浜堬紝鐜颁唬钁楀悕浣滃銆佷汉姘戣壓鏈銆佹澃鍑虹殑璇█澶у笀锛岃佽垗琚獕涓衡滀汉姘戣壓鏈鈥濄傛弧鏃忔绾㈡棗浜猴紝鍖椾含浜猴紝鐖朵翰鏄竴鍚嶆弧鏃忕殑鎶ゅ啗锛岄樀浜″湪鍏浗鑱斿啗鏀绘墦鍖椾含鍩庣殑鏃跺欍傝佽垗杩欎竴绗斿悕鏈鍒濆湪灏忚銆婅佸紶鐨勫摬瀛︺嬩腑浣跨敤锛屽叾浠栫瑪鍚嶈繕鏈夎垗浜堛佺禍闈掋佺禍浜堛侀潪鎴戙侀缚...
  • 鑰佽垗鐨鐢熷钩缁忓巻,缁忓吀涔嬩綔鍙婂啓浣滆儗鏅,浣滃搧椋庢牸,鎬濇兂鐗瑰緛
    绛旓細1銆鐢熷钩缁忓巻锛鑰佽垗锛1899鈥1966骞达級锛屽師鍚嶈垝搴嗘槬锛屽瓧鑸嶄簣銆傜敓浜庡寳浜紝婊℃棌姝g孩鏃椾汉銆備腑鍥界幇浠h憲鍚嶅皬璇村銆佸墽浣滃銆1924骞磋繙璧磋嫳鍥斤紝浠绘暀浜庝鸡鏁﹀ぇ瀛︿簹闈炲闄紝骞跺紑濮嬪垱浣滈暱绡囧皬璇淬傚綊鍥藉悗鏇惧湪榻愰瞾澶у銆侀潚宀涘ぇ瀛︽暀涔︺1949骞村悗浠讳腑鍥戒綔瀹跺崗浼氬壇涓诲腑銆佸寳浜枃鑱斾富甯瓑鑱屻傚洜涓鸿佽垗鐢熶簬闃村巻绔嬫槬锛岀埗姣嶄负浠栧彇鍚嶁...
  • 鑰佽垗绠浠
    绛旓細鑰佽垗锛1899骞2鏈3鏃ワ紞1966骞8鏈24鏃ワ級锛屾湰鍚嶈垝搴嗘槬锛屽瓧鑸嶄簣锛屽寳浜弧鏃忔绾㈡棗浜猴紝鍘熷鑸掕垝瑙夌綏姘忥紝涓浗鐜颁唬钁楀悕灏忚瀹躲佹枃瀛﹀銆佹垙鍓у銆傛枃闈╂湡闂村彈鍒拌揩瀹筹紝1966骞8鏈24鏃ユ繁澶滐紝鑰佽垗鍚啢鑷矇浜庡寳浜タ鍖楃殑澶钩婀栫晹锛岀粓骞67宀併傚か浜鸿儭绲滈潚锛1905-2001锛夎佽垗锛1899骞2鏈3鏃ワ紞1966骞8鏈24鏃ワ級 浜勾67宀侊紝...
  • 扩展阅读:老舍妻子为啥揭发老舍 ... 老舍的妻子是冰心吗 ... 老舍真正的死因 ... 老舍的妻子为何举报他 ... 老舍的三段婚姻 ... 老舍的死因 ... 老舍为什么被妻子举报 ... 鲁迅骂冰心原句 ... 老舍生平简介30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