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张抃《题衡阳泗州寺》

第五讲 张抃《题衡阳泗州寺》

      这次继续读一首盛唐人的七律,如下:

题衡阳泗州寺 张抃

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全唐诗》诗人小传载,作者张抃,滑人。与张巡固守睢阳,城陷,死难者三十六人,抃其一也。宋汪应辰作庙记云:“初显于湖湘间,后及江右,至玉山,皆祀之。”碑载诗一首。张抃为张巡裨将,可见唐诗非文士之专能,可见唐诗之群众基础深厚。

      1、解题

      本诗题为《题衡阳泗州寺》,由此可知这是一首题庙诗,古人有登临揽胜后,留诗的习惯,而且颇为常见,至今很多古迹中还能看到此类诗碑。这首诗题的地方叫衡阳泗州寺,我查了一下,现已不存,所以本人又去考证了一下衡阳是否指现今的衡阳市,结果我发现在天宝时期,衡州郡刚好改为了衡阳郡,领衡、涪、岳、潭、郴、邵、永、道八州。所以本人认为这里的衡阳当指衡阳郡,而不是具体的衡州,主要理由为诗中的青草这个地名,这里应该指青草湖,而青草湖所在岳州刚好也在衡阳郡范围。泗州寺,寺名中的“泗州”当指僧伽,其自言何国人,因以何为姓。又称“泗州大圣”、“大圣菩萨”,江苏南通狼山广教寺的开山祖师,传说是观音的化身。生年不详,圆寂于唐中宗景龙四年三月(公元710年3月),葬于泗州普光王寺下。唐高宗时,曾到长安、洛阳游历,为人治病,名声大噪。南游江淮时,医病治水,为百姓称道。唐中宗尊为国师。由小传中的庙记可知,各地多有供奉祭祀,所以出现多座泗州寺也在情理之中。根据以上补充我们可知这首诗题在了衡阳郡岳州,地近湘江与青草湖的一座供奉僧伽的寺庙中,搞清楚了这些,诗中提到的关于地名的内容我们也就有一些端倪了。

        2、格律

        本诗是七言律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标出的平仄,如下:

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采用的是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所以它的标准格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根据之前的经验大家可以看到作者在第2、5、7三句中都变化了首字的平仄,然后用第三字的平仄变化来找补。而第3句变化了首字平仄却没有找补,这样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保证七言中一句至少三个平声基本就是无可厚非的。重点说一下第6句,这一句开始三个字采用了三连平,很多人可能要说“三平头”是不被允许的,但是从看全唐诗的过程中我发现,唐人对这一点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经常会有开头三字连平或三连仄的情况,倒是“三仄尾”和“三平尾”鲜少出现。所以这里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三仄尾”和“三平尾”的问题,所谓“三仄尾”和“三平尾”指格律诗每句诗的结尾三字不能全是平或者全是仄。而“三平头”偶一为之无伤大雅,如果可以避免当然尽量避免,以不害意为第一原则。

      本诗采用入声较多,下面我们更进一步用四声来标识本诗的音韵。

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入上阴阴入入阴,去阴阳去去阴阴。

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上阳入去阳阴入,上入阴阴上上阳。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

阴入上阳阴上去,阴阴阳去入阳阴。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去阴阴去阴阳上,入上阳阴入上阳。

          说明一下阴代表阴平,阳代表阳平,上代表上声,去代表去声,入代表入声。所以本诗入声字有“一”、“百”、“粤”、“峡”、“月”、“日”、“泊”、“雪”、“出”九个,入声字是在现代普通话中消失的声调,但是各地方言区都有保留,比如北方的晋语区(北方唯一保留入声的片区),南方的吴语区(南方保留入声的片区很多,仅举一例)。笔者有幸在晋语区生活过,从当地方言中尚可一窥入声的发音,总体来说入声字短促且戛然而止,发音长度约为半个上声或去声。关于入声的问题网上讨论较多,作者这边不再花时间说明。关于如何记忆入声字的办法网上也很多,我这里也不在一一赘述。这里我只想说明一个大家可能会忽视的问题,就是两个仄声一般不推荐连用两个入声,由于入声短促导致连读时气息易凝滞,听起来不顺畅。大家可以看到本诗中,只有一处连用了两个入声,即“百粤”,这是一个地名所以无法避免连用,其他各处都是入声和其他两种仄声字混合使用。另外连用两个入声时,注意保持两个入声前后都以平声为好,本诗中“百粤”前后即都为平声字。这些细节各位在创作时,可以尽量留意,非硬性要求,只是希望大家的作品都能朗朗上口。

      下面再谈一下用韵,本诗共有韵脚五个,白脚三个,所谓“脚”就是每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因为律诗有八个分句,所以就有八个“脚”,这些“脚”里,押韵的就叫“韵脚”,不押韵的就叫“白脚”,需要注意的是“韵脚”出现的位置为一、二、四、六、八分句最后一字,“白脚”出现的位置为一、三、五、七分句最后一字,不能互换。那么这首诗大家可以根据我们之前学到的知识分析,五个韵脚三个阴平,两个阳平,搭配合格,也不全是名词。三个白脚,分别依次为入、去、上,各种仄声全部用到了,也无可挑剔。

      3、起承转合

        此诗比较特殊,四句没有一句提及泗州寺,内容和题目没有直接关系,本人认为此诗虽题在泗州寺,但全诗内容多描写泗州寺附近景色,和泗州寺还是有一些联系的。

        我们来看起句“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这里先写“一水”根据题目我们能猜出这个“水”指湘水,湘水汇入洞庭湖后,最终汇入长江,这样“百粤”一词才不至于有常识性错误。注意这里用了倒装本来应该是通百粤,但作者写成了百粤通,这是常见的“诗家语”。通过“一水”作者交代了所处的位置湘水附近,后半句用“秋风”一词交代了季节,表明了大的时间节点。“片帆”是孤舟之意,“信”本人认为应该用作古汉语里住宿两夜的意思,片帆与信之间插入“无奈”一词,一个表达了被阻的心情,另一个用于领起承句,所以下面的承句将解释被困的原因,同时本人也认为正是因为这次被困,所以才有时间来到泗州寺,留下了这样一首作品。

        承句“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受阻原因明白了,雨大浪高,不宜行舟。这里也是一种常见的唐诗章法,用起句后分句为引,然后让承句将起句后分句扩展开来,作为一种常见的起承章法,大家也可以多揣摩学习,运用到自己的律诗作品中。这里要注意的是出现了雨也出现了月,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下雨天会有月亮么?这里我这样理解,下雨天有月亮不常见但也不代表不会有,也许作者当时刚好碰到。

      转句“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通过之前的扩展之后,转句需要转入情绪的抒发,这里作者用“漂泊”、“乡关”很好的点出了思乡的主题,这也是唐诗中非常重要的母题,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漂泊”一词恰如其分的联系了承句的内容,在这个受困的间隙里,人很容易想起故乡种种,这些表达含蓄的点出了羁旅受困,归心似箭而不得不停留的无奈。

      合句“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转句成功入情之后,合句我们要总结全诗,由于风浪大,作者还是无法成功踏上归乡之路,只能发出一声感概,不知道今夜又要在哪里漂泊了,当然作者作为武将是豁达的,所以最后一句,“一点渔灯”又隐隐透出了希望,这也是盛唐诗的可贵之处,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倔强”,诗人们不会一味哀叹,即便在逆境中他们也会迸发出希望之光。

      4、对偶、比兴

      先说一下对偶,承句“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此句对仗工整,可能大家会问“几层”和“尽日”对仗了么?在现代汉语看来,确实不够对仗精准,但是古汉语里没有现在这样准确的数词、量词、副词的说法,这两个词都可以看作虚词,用来补充说明实词,虚词的使用可以增加句子的灵活度,让诗句看起来不那么板滞。同时通过对偶也表达了一个整体的意思,风雨不停敲打船篷,水急浪大,月光倒影不断撞向峡壁。

      转句“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这一句的对偶也基本上工整,可能大家最大的问题是“漂泊”对“乡关”合适么?“乡关”我想大家都没啥疑问意思是故乡,最大的疑问是“漂泊”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更多的用比喻义,这里我们当做本意来讲随水流或漂荡或停泊,表示孤舟的状态。那么这两个词可以对仗么?笔者认为“乡关”是名词,“漂泊”这里是一种表状态的名词。所以还是对仗的。那么“青草”和“雪园”呢?“雪园”就是那个梁孝王的梁园了,明显是一个地名。根据对仗的原则,地名是最好要和地名相对的,这里“青草”是个什么地名呢?其实古代它也是个很有名的地名青草湖,和洞庭湖、湘水相连通。这也是我确定这座现在已不存的泗州寺在岳州的原因之一。整句的含义为孤舟随水漫无目的的在青草湖上漂泊,在这漂泊中我想起了位于梁园东边的家乡。这里作者调整了虚词的位置,承句是开头两字,这里将“渐摇”和“谁念”移到了三四两字,让句式有所变化,使中二联更为灵动。总体上本诗采用了律诗标准的中二联对偶的方式,对仗也相对工整,是一首合格的七言律诗。

      下面说一下比兴,这首诗采用的依旧是兴起比收的方式,以湘水起兴,带出受困漂泊,带出思乡。最后以“渔灯”作比,代表归家的指引,在东西方都有灯火为旅人指引归途的说法,所以本人认为这里用渔灯来代表归途的指引,这种归途的指引也是一种希望。

      5、物象、意境

      起句物象有三为“百粤”、“片帆”、“秋风”,百粤就是百越,通过指明去向来确定“一水”为何水,“片帆”为孤舟,点明作者的处境,孤独的羁旅者,“秋风”不仅点明季节,“秋风”一词还可以联系到张季鹰见秋风起,思吴中莼鲈。一语双关暗含思乡。承句物象有二“峡浪”、“江天”,点明所在险峻,不宜趁风雨渡江。属于实写。转句物象有四“漂泊”、“青草”、“乡关”、“雪园”,漂泊写出当下孤舟的状态,因为受阻只得随水流漂漂停停,就这样都快漂出青草湖了,即便如此离梁园东边的家乡还是太远了。合句物象有三“今夜”“渔灯”“苇丛”,今夜点明当下的时间,渔灯我之前说过对于旅人来说灯火代表着指引和希望,看到渔灯代表看到人气,而且这个本来隐藏在芦苇丛里的渔灯更鲜明的出现在了苇丛之外,意味着看的更清晰了,也意味着指引或希望更直接了。

      本诗意境有几处写的非常有看点,起句百粤之后下一个“通”字,即写了原本的水路通畅,也铺垫了下一句的受阻,算是一层转折,后分句紧接着下了一个“信”字,表明受阻是很严重的已经停这里两个晚上了,同时插入一个“无奈”代表了当下的心情。承句最出彩就是这个“舂”字,即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动态,将水中月影在峡壁上激荡的画面写活了,我们看到舂就很自然联想到了舂米时的力量感。“打”就相对普通一些,但是也写出了雨势之猛,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雨落在船篷上的声音。所以这一句的两个动词都是不仅写出了动态,也附带写出了声音效果。转句的“摇”字写出了不系舟的自由,随水而走的无聊,正因为是这种百无聊赖,所以下一句的“念”才有根基,大家都知道人在闲暇时才有时间思考和回忆,也正是这受阻的空档期给了作者思考的空间,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归心似箭,受阻不能行的郁闷之情。合句一个“依”将一个羁旅者的苦楚表达的十分到位了,无家可依,随遇而安罢了。“出”字则写出了渔灯出现的惊喜与希望,让人能够看到鲜活的人气,感受到指引和脱困的希冀。

      6、其他

      1)百度百科里写的张抃是孝感人,根据本诗来看明显是错误的,查资料发现还有一个广东韶关人的说法,估计也是不对的,但是滑县如果看地图的话,在梁园西北而非东,此为一不可解处,姑且猜测凑韵?又或古人的方位与现代不同?

      2)泗州寺目前比较知名的一处在云梦县圣寿山,刚好在孝感市,这也许能解释,百度百科为啥写张抃是孝感人,估计是发现有这样一首诗,就比附到现在留存的这座寺上,也不管是不是张冠李戴了。

      3)以诗识人,可见张抃应该并非那种斗力的猛将,同时也可以看到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改变史籍中的刻板印象,只有这样鲜活的生命,成为英雄时才更有说服力。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