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指谁? 什么是历史?

\u4ec0\u4e48\u53eb\u5386\u53f2\uff1f

指的是陶渊明。

陶渊明第一次出仕(做官)在他29岁时,萧统《陶渊明传》曰:“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官吏职,少日自解归”。

意思就是说,因为家贫,陶渊明出来做官了,可是他不能忍受官职之累,干了很短的时间,就辞掉世人羡慕的公务员美差,回家种地晒太阳。

辞职后不久,州里又召他去做主簿(主管文书簿籍的官吏),陶渊明谢绝了做官,大概在家赋闲了六七年。晋安帝隆庆四年(400年)到恒玄手下作事。

第二年(401年)冬天因母亲丧,又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陶渊明再度出仕,作了刘裕的参军。后来又作了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

同年秋天,陶渊明出任彭泽(今江西彭泽)令,这是他仕途生涯中最后一任官职。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岁终,会郡谴督邮至。

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指解官)去职。

扩展资料: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主要讲陶渊明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迎接那个官,他本来就是个向往只有随性的人,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后来辞官,隐居山林,这个词主要是说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

毛泽东称朱自清为“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陶渊明

陶渊明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