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 朱熹论心

程朱理学虽然主张“性即理”,不过“心”在朱熹的学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不少而且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不是晚年才有。

山斋

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 

怀哉千载心,俯仰数掾足。

程朱理学和心学对于心的分歧,不是原则不同、追求不同,而是定义不同。

程朱理学讲的心,泛指人的一般精神活动及精神现象,与感性相联系,又提出道心和人心这一对组合,人心有好有坏,道心带有纯粹理性、道德理性,是本心。

心学讲的心,一般专指本心或道心,带有纯粹理性、道德理性,和天理的本质是相同的。

朱熹认为人心和道心并非二者,他说:“以道心为主,则人心亦化为道心。如乡党篇所记饮食衣服,本是人心之发,然在圣人分上,则浑是道心。 可见宇宙生人,并非与了人一道心,又与人一人心。”(语出《朱子语类》下同)

朱熹以“心与理一”为涵养的最高目标,并提出“性即道心”,又补充说:“理在人心,是之为性。”

“性即道心”显然也包含了“心即性”、“性即理”两个命题,和心学讲的“心即理”没有原则上的区别。性即道心,良知即本心,程朱理学的“性”和心学的“良知”相通,只不过良知更强调心的能动性——知。

当然,朱熹也十分重视心的能动性,认为学习要先存心,他说:“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能存心而后穷理。”

总的来说,在朱熹的学说中,性是未发,心是已发,他用太极阴阳来比喻心性的关系说:“性犹太极也,心犹阴阳也。”

扩展阅读:宋明理学知识点梳理 ... 宋明理学主张什么200字 ... 宋明理学的影响积极与消极 ... 宋明理学的核心主张 ... 宋明理学派别及主张 ... 朱熹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 宋明理学知识框架图 ... 宋明理学的思想主张 ... 侯外庐 宋明理学史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