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分析,其中较为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儒家的思想主要是人、社会、有为、人的责任,而道家思想讲的是天、自然、无为、人的解放。
儒道两家作为中国的本土文化,一刚一柔,一阴一阳,一社会一自然,一有为一无为,一责任一解放,既对立又互补,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处世精神,汇成东方思想智慧的不竭源泉。
一、人和社会与天和自然
对于人和社会,儒家思想讲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而道家思想讲的则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天和自然。
儒家思想的讲求的是人道,孔子主张恢复到周,孟子主张恢复到尧舜,儒家主张用“德”来整治天下,达德以求道。而道家思想讲求的是注重天道,老子主张恢复到原始氏族社会,用“道”来整治天下,要做就做最好的,善于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但最终也落实到社会中来。正如《老子》一书中,主要篇幅还是谈论社会、政治与人生,有的还是直接谈论社会政治与人生。最终也是要为社会、政治与人生求得天道观方面的依据和指导。因而,道家对此的关注热情与儒家是不相上下的。同时,道家成为儒家学说的互补。儒家思想关注的中心是人和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但仍然对宇宙各种现象有自己的解释,而且相信人间各种道德礼节都源于形而上的宇宙自然规律,而人则通过践行这些道德礼节来达到天人合一。
二、有为与无为
儒家的思想是“有”,道家思想则是“无”。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无”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
儒家思想讲的是入世的有为而治,而道家讲的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出世。但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本质一样,都是主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差别之处主要是立论针对的“时”的不同。一个“时”是治世,一个则是乱世。
儒家的“有为”表现在天下有道的时候,要积极有为。而所谓的“有为”,其实也就是“无为”,即“不得不为”或“无所为而为”,因为儒家的“有为”都是顺应自然要求的“有为”,或是类比自然的“有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对这种“有为”的最好注释。因为按照这句的意思,君子之所以自强不息,是由于“天行健”;君子之所以要厚德载物,是因为“地势坤”,这就说明,君子之所以积极有为,并不是现代所谓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顺应自然、循法天地而不得不然的举动。
道家的“无为”表现在天下无道的时候,即乱世。所谓天下有道,就是天下大治;所谓天下无道,就是天下大乱。所谓的“无为”是不要“妄为”,就是不要增加人在自然大化中虚妄的行动,即追逐私欲、私利,从而破坏整体的和谐和共生,而要求人的一切行为、价值都要顺应和服从自然大化,与自然和谐,与群体和谐。道家思想的影响看起来似乎比较弱,但其实不然,这和道家总体秉持的无为思想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很多儒生,很多官员上朝时用儒家一套,而下朝后却膜拜佛道两家。黄老哲学,清静无为也是很多中国人的秉性。道家是无为而无不为三、人的责任与人的解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思想对人的责任的主张,而道家思想讲的则主要是政治渺小艺术永恒,重在追求人的解放。儒家思想最根本的是其讲究纲常伦理的世俗性,也就是说其目的在于为世俗社会立一个规矩,而道家思想的内核却不在于此,道家思想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安身立命的理念。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达则兼善天厂,穷则独善其身,亦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告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相孺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汉代大儒董仲舒,援引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体系。他不仅是一个“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的宗天神学家,而且还是神仙方术的鼓吹者。不仅以神秘的阴阳五行学说附和儒家经义,还创造了祈天求雨、登坛作法,弄神作怪,简直让人分辨不出他到底是儒生还是道士。这典型的事例,正好说明儒道虽是不同的两个思想文化流派,对立排斥只是—个方面,而更多的是相互依存、吸收和摄融的互补结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所表现的互补是哲学理论思维方面的互补。儒道互补从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了与西方文化不同的长达两千多年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并使中国文化带有重人群之和和重自然之谐的特色,推动了中国文化向着内涵深厚的方向发展。

  • 鑰佸瓙鍜屽瓟瀛鏀挎不涓诲紶鐨勫紓鍚
    绛旓細鐩稿悓鐐:浜岃呴兘鍙嶅鑻涙斂鏆磋;浜岃鎬濇兂閮藉舰鎴愪笌濂撮毝绀句細鏈湡,閮芥槸濂撮毝涓婚樁绾х殑浠h〃;鎬濇兂甯︽湁绀句細鍙橀潻鏃舵湡鐗圭偣,鍦ㄥ綋鏃跺叿鏈夎繘姝ユ.閮戒笉绗﹀悎褰撴椂缁熸不闃剁骇浜夐湼闇姹,鏀挎不涓诲紶琚帓鏂.涓嶅悓鐐;鑰佸瓙涓诲紶鏃犱负,鏃笉濡勪负,鍛婅缁熸不鑰呴殢姘戣屾不,鍥犳璐や汉鑷e瓙鏄鑰佸瓙鐨娌诲浗鐞嗚鎵鎺掓枼鐨勩傝瀛斿瓙涓诲紶绉瀬鍏ヤ笘,浠ヨ嚜宸变箣鎵,杈...
  • 鈥鑰佸瓙鈥濆拰鈥瀛斿瓙鐨勬濇兂,鏈変粈涔堝尯鍒?
    绛旓細鑰佸瓙銆瀛斿瓙鏈涓涓叡鍚岀殑璁ょ煡锛岄偅灏辨槸鈥滈亾鈥濓紝浠栦滑瀵光滈亾鈥濈殑闃愯堪瑙掑害涓嶅悓鑰屽凡銆傜畝鍗曠偣璇达紝鑰佸瓙渚ч噸浜庡ぉ鍦版湭鍒嗐侀槾闃虫湭鍒ゆ椂鐨勮搴︼紝澶╁湴涓囩墿娴戠劧涓浣擄紙鏃犳瀬锛夛紝杩欐槸鈥滄湰浣撯濓紝涔熷氨鏄厛澶╋紝鍦ㄢ滅敤鈥濓紙鍚庡ぉ锛夋柟闈紝鑰佸瓙涓诲紶绔嬭冻浜庡潳鍗︼紝鍦ㄤ笉璁′釜浜哄緱澶辩殑鏃犳垜澧冪晫銆侀伒寰ぉ閬撹寰嬭屼负銆傚瓟瀛愪晶閲嶄簬澶╁湴闃撮槼...
  • 瀛斿瓙鍜岃佸瓙鎬濇兂宸埆鍦ㄥ摢閲?
    绛旓細鑰佸瓙濮撴潕鍚嶈冲瓧鑱冿紝鏄槬绉嬫鍥戒汉锛屾浘涓哄懆 *** 瀹堣棌瀹ゅ畼鍛橈紝瀛斿瓙鏇惧悜鍏堕棶绀笺傜幇鍦ㄩ氳鐨勮佸瓙涔︼紝閮藉垎涓轰笂涓嬬瘒锛屼笂绡囩涓鍙ユ槸銆岄亾鍙亾锛岄潪甯搁亾銆嶃備笅绡囩殑绗竴鍙ユ槸銆屼笂寰蜂笉寰凤紝鏄互鏈夊痉銆嶃傚洜姝ゅ悗浜哄彇涓婄瘒鐨勩岄亾銆嶅拰涓嬬瘒鐨勩屽痉銆嶅瓧锛屽悎绉颁负銆閬撳痉缁銆嶃鑰佸瓙鎬濇兂鏁欎汉鏌斿急锛屽氨鑳借唉涓嬩笉浜夛紱鏁欎汉鎰氶瞾...
  • 瀛斿瓙鍜瀛熷瓙,鑰佸瓙,鏈変粈涔堝尯鍒
    绛旓細瀛斿瓙鎬濇兂鐨鏍稿績鏄滃悰鍚涜嚕鑷b.瀛熷瓙鎬濇兂鐨勬牳蹇冨垯鏄滀汉浜虹殕鍙负灏ц垳鈥,瀛熷瓙鏈夎█鈥滃悰涓嶈倴,鍒欐槗涔嬧瀛斿瓙鍜岃佸瓙鎬濇兂鐨勪笉鍚屽彲浠ユ鎷负鍎掗亾涓ゅ鐨勪富寮犱笉鍚岋紟鎴戜滑鍙互鐢ㄤ笁涓畝鍗曠殑姒傚康鏉ュ垎杈ㄥ剴瀹朵笌閬撳鐨勪笉鍚岋紟绗竴,鍎掑浠ヤ汉涓轰腑蹇,寮鸿皟浜虹殑绀句細鎬э紱閬撳涓嶄互浜轰负涓績,閲嶈浜虹殑鑷劧鎬э紟绗簩,鍎掑浠ュぉ涓鸿嚦...
  • 鑰佸瓙涓庡瓟瀛愭濇兂鏈浠涔堢浉鍚岀殑鍦版柟,鏈変粈涔堜笉鍚岀殑鍦版柟?
    绛旓細鑰佸疄璇达紝鐩稿悓鐨勫湴鏂归潪甯稿皯銆備笉鍚岀殑鍦版柟锛鑰佸瓙锛氶缂╋紝鍑轰笘锛屾棤涓恒傝佸瓙鏄摬瀛﹀銆鎬濇兂瀹讹紝涓嶅叧蹇冪ぞ浼氭斂娌 瀛斿瓙锛氳繘鍙栵紝鍏ヤ笘锛屾湁涓恒傚瓟瀛愭槸璧颁粫閫旂殑浜猴紝鍏冲績绀句細鏀挎不锛屽姏鍥鹃噸寤哄懆浜虹粺娌
  • 瀛斿瓙涓庤佸瓙鐨勬濇兂鐨勬渶澶у尯鍒槸浠涔
    绛旓細瀛斿瓙涓庤佸瓙鎬濇兂鏈澶х殑鍖哄埆鍦ㄤ簬瀛斿瓙璧炴垚鈥滄湁涓衡濆笇鏈涒滃叆涓栤濊岃佸瓙涓诲紶鈥滄棤涓衡濆笇鏈涒滃嚭涓栤濄傚瓟瀛愬湪鏁寸悊銆婂懆鏄撱嬫椂灏辨暣鐞嗗嚭鍏朵腑鈥滃垰鍋ユ湁涓衡鐨勬濇兂锛屾寚鍑哄悰瀛愬簲璇モ滆嚜寮轰笉鎭濄佲滃帤寰疯浇鐗┾濓紙銆婂懆鏄撱嬶細鈥滃ぉ琛屽仴锛屽悰瀛愪互鑷己涓嶆伅锛涘湴鍔垮潳锛屽悰瀛愪互鍘氬痉杞界墿鈥濓級銆傚瓟瀛愪粠鍏厓鍓497骞达紙55宀侊級鍒板叕鍏冨墠...
  • 鑰佸瓙鍜屽瓟瀛愮殑涓诲紶鏈変竴浜涚浉浼间箣澶
    绛旓細鑰佸瓙涔冧笘鐣屾枃鍖栧悕浜猴紝涓栫晫鐧句綅鍘嗗彶鍚嶄汉涔嬩竴锛2.瀛斿瓙锛屽悕涓橈紝瀛浠插凹銆傛槸涓浗钁楀悕鐨勫ぇ鎬濇兂瀹躲佸ぇ鏁欒偛瀹躲傛槸褰撴椂绀句細涓婄殑鏈鍗氬鑰呬箣涓锛岃鍚庝笘缁熸不鑰呭皧涓瀛斿湥浜銆佽嚦鍦c佽嚦鍦e厛甯堛佸ぇ鎴愯嚦鍦f枃瀹g帇鍏堝笀銆佷竾涓栧笀琛ㄣ傚叾鍎掑鎬濇兂瀵逛腑鍥藉拰涓栫晫閮芥湁娣辫繙鐨勫奖鍝嶏紝瀛斿瓙琚垪涓衡滀笘鐣屽崄澶ф枃鍖栧悕浜衡濅箣棣栥
  • 鑰佸瓙鍜屽瓟瀛愮殑鎬濇兂涓诲紶
    绛旓細姝ゅ锛屽ⅷ瀛愬浜庤佸瓙鐨勬濇兂涔熸湁涓瀹氱殑褰卞搷锛屽ⅷ瀛愮殑鎬濇兂涓诲紶鈥滃吋鐖扁濄佲滈潪鏀烩濓紝杩欑鎬濇兂涓诲紶褰卞搷浜嗚佸瓙瀵逛簬浜轰笌浜轰箣闂寸殑鍏崇郴鐨勭湅娉曘傛讳箣锛瀛斿瓙鍜岃佸瓙鐨勬濇兂涓诲紶骞朵笉鏄绔嬬殑锛岃屾槸鍙楀埌浜嗗綋鏃跺叾浠栨濇兂瀹剁殑褰卞搷銆傝繖浜涙濇兂瀹跺浜庝粬浠殑鎬濇兂涓诲紶浜х敓浜嗘繁杩滅殑褰卞搷锛屼娇寰椾粬浠殑鎬濇兂鏇村姞涓板瘜鍜屽鏍枫
  • 瀛斿瓙鐨鍎掑鎬濇兂涓庤佸瓙鐨閬撳鎬濇兂鏈浠涔堜笉鍚?瀹冧滑鏄绔嬬殑鍚?
    绛旓細瀛斿瓙鐨勫剴瀹舵濇兂涓庤佸瓙鐨閬撳鎬濇兂鏈浠涔堜笉鍚岋紵瀹冧滑鏄绔嬬殑鍚楋紵鍎掑鎬濇兂鍜岄亾瀹舵濇兂锛岃櫧鏈夌湅涓婂幓鈥滃绔嬧濈殑鍦版柟锛屼絾鏄簩瀛︽淳鐞嗚鐨勫嚭鍙戠偣閮芥槸涓鏍风殑銆傚洜涓轰簩瀛︽淳鐪嬪緟鍚屼竴浜嬬墿鐨勮搴︿笉涓鏍凤紝浠ヨ嚦浜庝簩瀛︽淳鐪嬩笂鍘绘槸瀵圭珛锛屽疄鍒欐槸浜掕ˉ鐢氳嚦鏄浉鍚岀浉閫氥傚剴瀹跺拰閬撳鐨勫樊鍒緢绠鍗曪細涓涓湁涓猴紝涓涓棤涓恒傝皥璧蜂腑鍥藉巻鍙...
  • 鑰佸瓙鍜屽瓟瀛愮殑鎬濇兂涓诲紶鏈変粈涔堜笉涓鏍
    绛旓細鑰佸瓙涓庡瓟瀛愮殑瀛﹁涓昏鏄湁鍏崇ぞ浼氬拰鏀挎不鐨勶紝鏃ㄥ湪鍥炵瓟澶╀笅涓轰粈涔堜細澶т贡浠ュ強濡備綍鎵嶈兘浣跨ぞ浼氱敱澶т贡鍙樺ぇ娌荤殑闂銆傚瓟瀛愮殑瑙傜偣鍦ㄤ簬澶╀笅涔嬫墍浠ュぇ涔辨槸鍥犱负鏃у埗搴︾殑鐮村潖锛屼粬璁や负瑕佹兂浣跨ぞ浼氳浆鍙樹负澶ф不锛屽氨瑕佸皢绀句細绉╁簭鎭㈠鍒拌タ鍛ㄦ渶榧庣洓鏃舵湡鐨勭ぜ涔愮З搴忎腑锛屼粬缁堢敓鐨勭悊鎯虫槸鑷繁鑳藉儚鍛ㄥ叕閭f牱灏嗙ぞ浼氱疆浜庡皧鍗戞湁搴忋佽吹璐辨湁鍒殑...
  • 扩展阅读:信佛后好多人得了精神病 ... 孔子与老子思想相同点 ... 国家为什么隐瞒1964 ...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异同 ... 孔子为什么要杀老子 ... 孔子最厉害的三个学生 ... 孔子老子教育思想对比 ... 老子孔子思想的异同点 ... 孔子老子思想相似之处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