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是什么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是什么意思

\u201c\u5b66\u800c\u65f6\u4e60\u4e4b\uff0c\u4e0d\u4ea6\u8bf4\u4e4e\uff1f\u201d\u662f\u4ec0\u4e48\u610f\u601d\uff1f

\u8fd9\u53e5\u8bdd\u51fa\u81ea\u300a\u8bba\u8bed\u00b7\u5b66\u800c\u7b2c\u4e00\u300b\uff0c\u610f\u601d\u662f\u201c\u5b66\u4e60\u5e76\u4e14\u8bd5\u8bd5\u6e29\u4e60\u8fd9\u4e9b\u77e5\u8bc6\uff0c\u4e0d\u662f\u4e00\u4ef6\u4ee4\u4eba\u5feb\u4e50\u7684\u4e8b\u60c5\u5417\u201d\u3002
\u5f53\u7136\uff0c\u8fd9\u662f\u5c0f\u5b66\u65f6\u5019\u300a\u8bba\u8bed\u5341\u5219\u300b\u4e00\u8bfe\u4e2d\u7684\u6807\u51c6\u7ffb\u8bd1\uff0c\u8fd9\u4e5f\u662f\u81ea\u5b8b\u4ee3\u4ee5\u6765\u7684\u6807\u51c6\u7b54\u6848\u3002\u8fd9\u79cd\u89e3\u91ca\u662f\u6731\u71b9\u548c\u5176\u4ed6\u7684\u5b8b\u660e\u7406\u5b66\u5b66\u8005\u6240\u652f\u6301\u7684\u3002
\u6731\u71b9\u5728\u4ed6\u7684\u300a\u56db\u4e66\u96c6\u6ce8\u300b\u4e2d\u5bf9\u8fd9\u53e5\u8bdd\u505a\u51fa\u4e86\u89e3\u91ca\uff1a\u201c\u5b66\u800c\u53c8\u65f6\u65f6\u4e60\u4e4b\uff0c\u5219\u6240\u5b66\u8005\u719f\uff0c\u800c\u4e2d\u5fc3\u559c\u8bf4\uff0c\u5176\u8fdb\u81ea\u4e0d\u80fd\u5df2\u77e3\u3002\u201d
\u610f\u601d\u662f\u201c\u5b66\u4e60\u4e4b\u540e\uff0c\u5e38\u5e38\u53bb\u6e29\u4e60\uff0c\u90a3\u4e48\u5b66\u4e60\u5230\u7684\u53ea\u662f\u5c31\u4f1a\u70c2\u719f\u4e8e\u80f8\u3002\u5176\u4e2d\u4ee4\u4eba\u611f\u5230\u9ad8\u5174\u7684\u4e8b\u60c5\uff0c\u662f\u6211\u4eec\u5728\u4e0d\u65ad\u5730\u63d0\u5347\u548c\u7cbe\u8fdb\u3002\u201d
\u81ea\u7406\u5b66\u5174\u8d77\u4e4b\u540e\uff0c\u8fd9\u51e0\u4e4e\u6210\u4e3a\u4e86\u6807\u51c6\u7b54\u6848\uff0c\u4f46\u5f88\u591a\u4e4b\u540e\u7684\u5b66\u8005\u5bf9\u6b64\u5e76\u4e0d\u8ba4\u540c\u3002
\u5357\u6000\u747e\u5148\u751f\u5728\u4ed6\u7684\u300a\u8bba\u8bed\u522b\u88c1\u300b\u4e00\u4e66\u4e2d\u8bb2\u5230\u201c\u8bb2\u53e5\u826f\u5fc3\u8bdd\uff0c\u5f53\u5e74\u8001\u5e08\u3001\u5bb6\u957f\u903c\u6211\u4eec\u8bfb\u4e66\u65f6\uff0c\u90a3\u60c5\u5f62\u771f\u662f\u5b66\u800c\u65f6\u4e60\u4e4b\u4e0d\u4ea6\u2018\u82e6\u2019\u4e4e\u3002\u5b54\u5b50\u5982\u679c\u8fd9\u6837\u8bb2\uff0c\u6211\u624d\u4f69\u670d\u4ed6\u662f\u5723\u4eba\uff0c\u56e0\u4e3a\u4ed6\u592a\u901a\u8fbe\u4eba\u60c5\u4e16\u6545\u4e86\u3002\u201d\u53ef\u89c1\uff0c\u4ed6\u5e76\u4e0d\u8ba4\u540c\u6731\u71b9\u5bf9\u8fd9\u53e5\u8bdd\u7684\u89e3\u91ca\u3002
\u8fd9\u4e9b\u5b66\u8005\u5219\u8ba4\u4e3a\uff0c\u201c\u4e60\u201d\u5982\u679c\u4f5c\u4e3a\u201c\u6e29\u4e60\u201d\u8bb2\u3002\u548c\u5b54\u5b50\u201c\u6e29\u6545\u77e5\u65b0\u201d\u7684\u601d\u60f3\u5883\u754c\u6709\u6240\u5dee\u8ddd\u3002\u201c\u4e60\u201d\u7684\u672c\u610f\uff0c\u662f\u5c0f\u9e1f\u53cd\u590d\u8bd5\u98de\u3002\u8fd9\u4e9b\u5b66\u8005\u8003\u8bc1\u4e86\u6218\u56fd\u65f6\u4ee3\u5bf9\u4e8e\u201c\u4e60\u201d\u5b57\u7684\u7528\u6cd5\u3002\u8ba4\u4e3a\u201c\u4e60\u201d\u4f5c\u52a8\u8bcd\u65f6\uff0c\u5f80\u5f80\u6307\u7684\u662f\u201c\u6f14\u7ec3\uff0c\u8bad\u7ec3\uff0c\u4e60\u7528\u201d\u8fd9\u79cd\u610f\u601d\u3002
\u56e0\u6b64\uff0c\u8fd9\u4e9b\u5b66\u8005\u5c06\u8fd9\u53e5\u8bdd\u7ffb\u8bd1\u4e3a\u201c\u5b66\u4e60\u4e4b\u540e\uff0c\u7ecf\u5e38\u5730\u53bb\u5b9e\u8df5\uff0c\u4e0d\u662f\u4e00\u4ef6\u4ee4\u4eba\u611f\u5230\u5feb\u4e50\u7684\u4e8b\u60c5\u5417\uff1f\u201d
\u4e24\u6d3e\u5b66\u8005\u4ece\u5404\u81ea\u7684\u89d2\u5ea6\u6765\u7406\u89e3\uff0c\u7565\u6709\u533a\u522b\uff0c\u4e5f\u5404\u6709\u9053\u7406\u3002\u76ee\u524d\uff0c\u5c06\u4e60\u4f5c\u201c\u5b9e\u8df5\u201d\u8bb2\u7684\u89e3\u91ca\u6b63\u5728\u9010\u6e10\u4ee3\u66ff\u201c\u6e29\u4e60\u201d\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
\u6768\u4f2f\u5cfb.\u300a\u8bba\u8bed\u8bd1\u6ce8\u300b.\u4e0a\u6d77\uff1a\u4e2d\u534e\u4e66\u5c40\uff0c2009
\u5357\u6000\u747e.\u300a\u8bba\u8bed\u522b\u88c1\u300b.\u4e0a\u6d77\uff1a\u590d\u65e6\u5927\u5b66\u51fa\u7248\u793e\uff0c2012
\u6587\u5b66\u7f51-\u6587\u8a00\u6587\u5b57\u5178\uff1ahttp://wyw.hwxnet.com/

\u901a\u201c\u60a6\u201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
【词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读音】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bù yì lè hū
  【释义】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现在这句话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
  【出处】《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一无所得。
  【注】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作蒙蔽,欺骗解;
  殆,书指危险。
  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解】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释】:⒈,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⒉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
  注意:三人行,不可理解为 在一起行走的三个人当中,而应理解作在一起行走的多个人当中。在古时,三、九泛指多次,是概数,不是确数。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读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天涯何处无老师?真正好学的人是 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不耻下问。
  从另一方面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 是《里仁》篇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 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 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当然,说是这么说。事实上,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多少有些理 想化的色彩,有的还环绕着神圣的光晕,使我们恰恰难以分辨哪 是他们的优点,哪是他们的缺点。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编辑本段]温故而知新释义:
  ?“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除本章外还有三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ù fèn bù qǐ bù fěi bù fā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启发式教育

百科: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践它,不也很愉悦吗?
本人:学习了知识之后能够应用它,这是令人快乐的。

基本信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孔子的《论语》,千古名句,代代相传。译文:孔子说:"学习过知识后就去实践它,使它变为习惯,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外文名称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n a regular basis help theoretical acquisitions in a pleasant way.
作品名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作品别名
学而时之,不亦悦乎?
创作年代
春秋
作品出处
《论语·学而》
文学体裁
古文
作者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孔子
孔丘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订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出处
《论语·学而》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讲学图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拼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xué ér shí xí zhī,bú yì yuè hū?

翻译:Learn and often review and practice,and is this not very happy?

译文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字面上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见解:

⒈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见解是:

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⒉部分小学语文教材的解释是:

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

⒊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是: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⒋部分学者的解释是:

学到了(知识或本领)以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不也是令人愉悦的吗?

辨析
"学"与"习"的差异

中学语文教材中对于《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的注解翻译:"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这是最歪曲的解释。这句话表现出什么思想?劝学吗?要大家学习了之后再学习?而且是反复温习同一种东西?且不说这与"温故而知新"的思想境界相去甚远,表现的是"读死书、死读书"的机械活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这不是培养书呆子的结果吗?!这怎么会是孔子的本意呢?又怎么会让普遍的大众体验到快乐呢?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写到:讲句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可见他根本不认同这种解释。

造成误解的最大原因有两个:其一,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逐渐将古人用来表达不同意象的"学"与"习"重合等同起来;其二,朱熹的解释,强调了"习"字含有的"反复不断"的含义,误导后人以为是"重复学"就是"习"在这里的本意。

查看"习"字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小鸟反复试飞"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会有所偏向。可以表达"演练、练习"的意思,如果强调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成的意思,就衍生出"熟习、熟练"的含义。所以要想准确把握孔子的本意,需要依据当时古代的用语习惯和语境来领会他的真实用意。

从古人的用语习惯上看,多采用单字来表达意象。"学"与"习"对于古人而言是不同的意象,考察年代与春秋时期较为接近的古代典籍,"习"作动词用时,全部与肢体活动有关,主要用来表示动作模仿,如"习礼、习战、习射、习用干戈"等等,表达"演练、演习"等含义。再看看"学"字在古汉语的语境:学,古汉字,写成"壆、学"。不论是"壆"还是"学",我们从字形上看,都有一个特点是没有改变的:两手与"爻(yáo)"的组成部分。爻与《易经》和古代占卦有关,再联系《广雅》和《说文》的解释,前者说"学,识也。"后者说:"学,觉悟也。"可见,古汉字"学"的含义,明显指代通过脑力活动、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或经验的行为,绝不等同于我们现代的"学习"概念!

可见孔子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这句话中,要表达一种境界的提升,一种行为的变化,恰恰要强调"学"与"习"的差异性!那么,从"学"到"习"的过程,隐含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思想到行为的一种归依。这才是孔子要表达的真正思想内核!在那个还没有形成"理论"与"实践"这一哲学概念的时代,孔子能用什么词汇来表达出自己对这一真理的领悟呢?既要体现出"实践"的含义,又要与学习到的东西有关,除了"习",他还有别的选择吗?"小鸟反复试飞"这种意境,难道不是他最好的选择吗?可见,在这里,"习"字最佳的解释就是"实践和试验"!

只有学到的能用得上,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在实践中体验成就感;"学以致用"才是孔子提倡学习的根源和出发点。学习者能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能不快乐吗?!在实践中验证并丰富对真理的领悟,能不快乐吗?在实践中施展自己的才学、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能不快乐吗?这才是孔子"乐"的真谛!孔子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喟叹不正是他孜孜追求真理的最佳佐证吗?孔子首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然后才成就他"圣人"的美誉--这还是后人给他的称誉。所以,孔子首先就一定有着普通人的情感体验,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然后,随着思想的逐渐成熟、现实境遇的不断磨砺、以及自身修养的不断完善,才产生了一些非常人所能体验的道德情怀。

可见从语境上看,根据心理分析(对古人的心理活动照样适用),孔子这里的"习"字可以有"演练、试验、实践"等含义,但绝不会是"温习、复习"这种完全不合逻辑的误解!

"时"的含义

时,四时也。本意是"时机,时代,经常"等,引申含义还有时机、机会等等。有了前面的分析,这里可以排除了"我们联系孔子一生的境遇,为了宣传他的思想理念,一生多数时间处于颠簸流离之中,他那超前的思想观念并不完全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所重视,难于实现他的理想。可见,他在这里或许更加侧重于施展抱负的机会!联系整个语境,"时代"的解释还是比较合理的。

快乐的真谛

如果我们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审视《论语》学而第一中的开篇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比照一下,我们会意外发现,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透过字面的含义"学到了(知识或本领)并有时间有机会在实践中去用上它、验证它并完善它,不正是值得快乐的事吗?"它倡导的是学以致用的思想,隐含的是追求真理、把握真理、检验和完善真理的思想理念,体现的是"学有所用"、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那么,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不正是一种"传播真理并获得认同"的绝佳体现吗?虽然我们知道,古代地广人稀,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但如果仅仅因为这种人所共知的原因,还需要孔子拿来强调吗?这也不太靠谱。这"朋"显然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不一定是旧相识),这样的人聚在一起,会谈论什么呢?当然是他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共同的理想与抱负!对于一个想着当时常人所难于想象的思想者而言,这种朋友显得异常珍惜。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位来自远方朋友,风尘仆仆地赶来拜访孔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说明了两层含义:其一,孔子的思想与理念,已经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其次,孔子的思想理念已经被对方认同,至少是获得对方的重视,才使得远方的友人不辞千里之遥前来拜访他!这是一种被认同、受尊重的价值感与成就感的体验,这才是让人振奋、让人快乐的真正原因啊!试想,在孔子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即使有,也一定不会多!那么,我们从心理分析角度来审视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就不难明白这位哲人所流露的情绪。对于一个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先哲而言,不被他人理解和认同的情形才是他当时的生活常态。那么,对于遇到这种情形,孔子或代表追求真理的人们应该怎么办呢?这句话以其说是孔子对后人的教导,不如说是孔子的自我排遣与自我安慰的自励警语!因为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能有几个人能够达到或接近孔子的思想境界?更何况是同一时代的人呢?!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无奈与苍凉。同时也体会到一点孔子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当我们所领悟到的真理,不仅不为他人接受或认同,甚至还招来打击或讽刺,我们会愤怒!这个时候,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愤怒能改变现实吗?如果我们迁怒于人,倒行逆施,也许会让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时,孔子告诉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德行,保持一种君子的风范,这正是孔子"仁"的道德价值体现!

追求真理的不同境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能做为《论语》开章的第一段,极不简单,微言大义,其真实含义历来被人们割裂和误解。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字面含义是"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这句话的主旨是"学以致用"!隐含的意思是追求真理,并能在实践中获得检验、应用与完善,在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价值,这才是令人开心的事!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字面含义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隐含的含义是传播真理,并被人们普遍重视甚至认同,这才是令人开心的事!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字面含义是"别人不理解(你的思想)还能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应该具备的气度吗?"隐含的含义是如果我们领悟或掌握到的真理不被别人所理解或认同,那是因为这些真理过于艰深或太过超前,曲高而和寡,这时候,我们也不应该迁怒于人。论语第一段就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开宗明义告诫人们,追求真理的不同层次与不同境遇。论述的是掌握真理、应用真理和传播真理三种层次,以及用最古朴的实例阐述了人实现自身价值的不同情感体验;也在不经意之间,粗略地阐述了人们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这里不仅指导人们如何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应该具有的愉悦情感体验,同时也告诫我们如何防止在不被别人理解或认同时,千万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

-----------

原文注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⑴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⑵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他自己的学说

⑶时习:时常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人教版教材中也将"时习"解释为"时常地复习"。"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时,按时。

⑷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

⑸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⑹乐:音lè,古音luò。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⑺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⑻愠:(yùn)生气,发怒。

⑼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⑽曰:说,说道。

⑾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⑿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⒀不:不是。

⒁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⒂自:从。

⒃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儒学之总纲
详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开头,当然不是一般所解那般肤浅可笑。不过,这从原句中摘录两字当成章节题目的“学而”,除了让以后的李商隐找到了命题的好方法,以及让八股文命题多了一种坏方法,就没有更大意义了。章节的题目都是后人所加,而整个《论语》是气脉贯通的,其实并不需要分什么章节。
题目说完,开说正文。这三个“不亦”,大概是汉语语言历史中被最多人的口水所吞没过的。但真明白这三句话意思的,大概也没有。这劈头盖脑的三句话,仿佛好无道理,又好无来由,如果真是这样,这《论语》一定是历史上最大的伪劣商品,或者就是疯人院里随意采录的疯言疯语。凭什么成为中文第一书的开头?
因为大多不领悟,这三句话只是一句话,这是一个整体,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概括。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不过是这三句话的一个推演。明白了这三句话,整部《论语》就豁然了,就知道上面“整个《论语》是气脉贯通的”那话并不是随便说的。
“学而时习之”,什么是学?谁学?学什么?学了能成什么?首先,这“学”前面就少了一个主语。动物学也是学,把随意一个动物当成这个主语放进入,这就成了“子曰: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猫不愠,不亦猫王乎?”这大概可以成笑话了。因此,不解决这个“学”前面缺少的主语,是不可能明白《论语》的。
其实,这主语就在这句子里,就是“君子”。学《论语》的,就是这“君子”,这话最后就落实在这“君子”上。整个儒家学说,归根结底,就是“君子学”。
何谓“君子”?“君子”就是要成为“君”的人。“君子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君”。何谓“君”?“君”就是“圣人”。
那么,为什么是“君子学”,而不是“圣人学”?因为“圣人”是无学的,整部《论语》,整个儒家学说,就是讲述如何从“君子”“学而”成“圣人”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才有所谓“学”的问题。
“君子学”不是学当“君子”,而是只有“君子”才能“学”,只有“君子”在这成为“君”的道上不断“学”,才有“君子学而”成“君”的可能。
但这“君”不是一日炼成的,当你打开《论语》,当你要学《论语》,你首要明白的是,你最终要通过《论语》而成为“君”,成为“圣人”,如果没有这个志愿,那是没必要看什么《论语》的,还不如去看武侠小说。阅读是不能脱离读者的,而不能承当这个阅读的读者是没有阅读的,只不过是看一些文字符号而已。有了这个志愿,才有必要看《论语》,而《论语》下面的话才有意义。

继续《论语》之旅,进入《论语》之旅的前提就是,要立志成为“圣人”,或者至少要有兴趣去了解如何成为“圣人”。至于要立志当猫王,那就此门不通了。
“学”的主语解决了,那“学”的宾语是什么?也就是说,“君子”要学什么才能成就“圣人”?千古以来,基本所有的解释都把这“学”当成各种一般技能、学问的学习了。如果真这样,那不妨把“耕田”当成宾语,这话就变成“(君子)学(耕田)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下,孔子变成农民了。
但《论语》不是《农语》,也不是《算语》、《医语》、《文语》,《论语》不一般地探讨所谓的教育问题,孔子是教育家,但那只是他的副业,就像现在有人是教授,副业可以是广告商,如果这种副业的通常出现在各个媒体、网站上,那就成了叫售,也就是叫卖了,至于是卖什么,并不重要。《论语》归根结底是探讨儒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成“圣人”的问题,因此这里的“学”不是一般教育意义上的,而是“闻道”、“见道”、“学道”,“学”后面的宾语只能是成“圣人”之道。
而这里的“学”,首先是“闻道”,不闻无以学,其次是“见道”,不见亦无以学。只有“见道”以后,才可以真正地“学道”,否则都是瞎猫对死耗子。就算在月亮永远不圆的外国、在那嗜钱如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要去学当陪侍,也脱离不了这程序。首先要听说有陪侍这回事,还要听说哪里有陪侍活动的场所,即使不知道这场所的专门术语-----“夜店”。然后,当然就是要去看看怎么回事,所谓眼见为实,不能光听别人说这行业有前途,就盲目投资,就算是“陪侍”是一很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也不能盲目投资,必须亲自明白无误地见到其中的好处,有什么福利呀、会不会拖欠工资呀、上班时间能否自由掌握呀,有多大风险呀,等等。把这一切都见到,看明白了,才可以去“学”当“陪侍”,这样才有信心,才有目标。试想,连当“陪侍”的“学”都包含如此程序,就不要说学成“圣人”之道了。
和“学”同源的是“校”,也就是“效”,就是“效法”。“学”,不是一个人的瞎修盲练,而是要“效法”,“效法”什么?当然就是“圣人”了。“校”,至少要包含两个不能偏废的方面:1、对照;2、校对。“对照”“圣人”学之效之而使自己也成为“圣人”,但这种“学”和“效”不是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地“校对”。就像一块表,按报时调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不断地“校对”,表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而儒家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因此这“校对”的工夫,就不光光是“对照”“圣人”理论,而是必须针对现实,脱离了现实,就无所谓“校对”,也无所谓“学”了。而现实中的“学”,必然是群体性的,用现代术语,就是社会性的,因此,这“学”字的完整意义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只有这,才勉强称得上“学”。
对““学而时习之”中的“学”,概括如下,就是:
问:什么是学?
答: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
问:谁学?
答:君子。
问:学什么?
答:成“圣人”之道。
问:学了能成什么?
答:“圣人”。
现在,“学习”已经白话文了,“学习”成了一个词语,如白开水般了无味道,白话文里“学习”的含义,还比不了文言文中“学”的万分之一。文言文中,每个字都有着丰富的含义,但这也使得相应的理解往往很难把握。
对文言文的把握,例如,对《论语》的解释,不能按照白话文那种简单西方式思维,首先假设文章的意义是如同细胞之于人体般由字符堆积起来,就如同西医般,白话文是一种死的文字。而文言文不同,理解文言文必须首先要得其神,而其神不在字符中,是文章的整体,如同中医,离开了整体的字符是没意义的。庖丁解牛,神遇而牛解,文言文的阅读也一样,神不遇而解其文,无有是处。
上面说了“学”,现在继续说这“习”字。甲骨文中“习”是“羽”字下从“日”,后来篆书误把“日”写成“白”,将错就错,一直流传下来,结果现在的繁体字里,“羽”字下从“白”,简体字就干脆把“羽”字劈成两半,“白、日”都不要,结果简体字就只剩下这无边的黑暗了。简体字,配合白话文的一种垃圾符号,把含义丰富的中文逐步缩减成西文那种简单符号,这就是历史的现实和现实的历史。
“习”,“羽”字下从“日”,本义指的就是鸟儿在晴天里试飞。这个“习”字,如诗如画,一字而有神。“日”属阳,所谓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就是“习”,也才是“习”。但后来所有的解释,都把“习”当成不断、反复、频频地练习、温习、复习之类的意思,典型的白话文呆子思维,以为不断上下左右地折腾就可以表现出色、工夫了得、赢得奖赏,真是既无情趣、又无品位,中文堕落成这样子,真是悲哀、悲哀!
“学”而“习”,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而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不“学”“圣人之道”,无以得乘天地之正气。“学”,得“圣人之道”之体;“习”,施“圣人之道”之用。不“学”无以成其“习”,不“习”无以成其“学”,全体而大用,这才算是“学”而“习”之。何谓之“之”?成圣人之道也。
“学”而“习”之,必与其时,所以有“学而时习之”。“时”者,天时,非依其时,乃与其时、时其时也。
依其时者,小人也;
与其时者,君子也;
时其时者,君子行成“圣人之道”也。
可笑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时”弄成所谓按时、依时、适时之类的意思,真不知其时矣。而“时其时”者,必得乘天地之正气,此谓得其天时也。
“时其时”者,非得天与其时,乃与天其时也。由此可见,所谓天时,是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也。不如此知之,实不知何谓“时”矣。
“学而时习之”,君子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行成圣人之道,这样,才能“不亦说乎”。后面这句“不亦说乎”,就不用解释了吧。
学而时习之”,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风云际会、波随浪逐,感而“有朋自远方来”。“有”,并不是“有无”或“持有”之“有”,乃《左传》“是不有寡君也”之“有”,是“友”之通假也。几乎所有的解释都将“有”解释成“有无”、“持有”之“有”,大谬矣。
何谓“友”?“同志为友”,志向相同者也。甲骨文中,“友”为双手并列,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而互助合作,才是“友”。不过后来一切都变味了,“同志”这词,特别经过上世纪的洗礼,已经变得十分可笑。现在就更不能用了。
在《论语》里,“有”或“友”的共同志向就是同成“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独自去偷欢的私道、小道,是普及天下、大善天下的公道、大道。要成“圣人之道”,成“圣人”,必须先“圣”其时,不“圣”其时,何以“圣”其人?圣人者,必圣其时、必圣其地、必圣其人,复圣它时、复圣它地、复圣它人也。而君子行“圣人之道”,必有之、方类之。

“自”,不是介词。文言文不是无聊的白话文,N个字都表示不出一个意思来,文言文的“自远方来”不是无聊白话文的“自远方来”,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立的意思,如果把“自”当成介词表示时间、方位的由始,都是吃白话文用得太多的结果。“自”者,依旧、依然也。
“朋”者,“凤”之古字也,本义为凤凰。“朋自远方”者,“有凤来仪”也。《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实本于此。“有凤来仪”之地,即地灵之地,行“圣人之道”之地。而行“圣人之道”之君子,就是“人中之凤”,行“圣人之道”之君子“自远方来”,就是“有凤来仪”。“仪”者,法度也。“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法度也。以“圣人之道”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才是真行“圣人之道”。
“远”,遥远、久远,不独指空间上的,“圣人之道”不是凭空而起,源远而流长。“方”,非方向之类,而是“旁”的通假,广大的意思。《尚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圣人之道”之“行”,是“方行”,君子“行”圣人之道,也是“方行”,要“方行天下,至于海表”,这才算“行”圣人之道之“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依旧、依然“有凤来仪”,“圣人之道”不断也。“来”,由彼至此、由远及近,浩浩汤汤,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天地浩然正气升腾之景象也。圣人之道,大道流行,其远矣,其方矣。
“有朋自远方来”,君子,为共同的志向而联手,为共成“圣人之道”而同行,如人中之凤,依旧、依然,乘天地之正气,源远而流长、浩瀚而广大,由彼至此、由远及近,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成就“圣人之道”彰显之天下,这样,才能“不亦乐乎”。“乐”者,读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也。
将“圣人之道”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首要且常态地必然会面对“人不知”的问题。如果“人皆知”了,就无所谓“法度之,教化之”。行“圣人之道”,乃难行之行,所谓知易难行,知且不易,行则更难。
“人不知而不愠”,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把“知”当成“知道”、“理解”之类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快成了现在酸死人的“理解万岁”的对应物了。但这里的“知”不是本义的“知”,而是“智”的古字,“人不知”不是“人不知道”,而是“人没有智慧”。
“人”,一般指别人,但这里的别人特指那些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也就是行“圣人之道”时需要“法度之,教化之”的人。“人不知”,这些人没有智慧,没有什么智慧?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
比起“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上面“知”的错解就是小菜了。对于这个“愠”,《论语》成书后,所有解释都是“生气、愤怒”之类。其实,“愠”,读yun,有两种声调,第一种发四声去声,就是通常解释“生气、愤怒”的那个,但这在这里大错特错,这里的音调应该发三声上声,解释为“郁结”。《孔子家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其中的“愠”就是发上声,解释为“郁结”。而这里的“不愠”,就是本于“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不愠”,是“使之不愠”的意思,“之”是指“人不知”里的人,谁使之?行“圣人之道”的人。“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人“不知”,各种不好的情绪就会“郁结”其中,就会生病,对于中医来看,所有的病,归根结底就是“愠”,就是“郁结”。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如果由“不知”的人组成,那么同样要“愠”,同样要生出“郁结”来,所谓民怨沸腾、夫妻不和、冷战热战,等等,都是由“不知”而“愠”的结果。
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大同世界、一个政通人和的世界,前提必然是“不愠”的,行“圣人之道”的人就是要使得“不知之人”变得“不愠”,使得“不知之世界”变得“不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如“南风之熏”般地行“圣人之道”,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检测标准就是“不愠”,就是和谐,就是大同,就是政通人和,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
“人不知而不愠”,现实的天下仍未成就“圣人之道”的彰显,现实的天下几乎都是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而行“圣人之道”的人,要如“南风之熏”般地熏染他们,把“没有智慧的人”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人”,把“没有智慧的世界”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世界”,这样,才能“不亦君子乎”,才能算是真正行“圣人之道”的人。

不断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践行,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 瀛﹁屾椂涔犱箣,涓嶄害璇翠箮?涓殑鈥滆鈥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瀛︿範鐭ヨ瘑锛屽苟涓旂粡甯告俯涔狅紝闅鹃亾涓嶆槸寰堝揩涔愮殑浜嬪槢锛燂紙鈥滆鈥 閫 鈥滄偊鈥濇槸楂樺叴锛屾剦蹇銆傜殑鎰忔濓級
  • 瀛﹁屾椂涔犱箣涓嶄害璇翠箮鐨勮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鍑鸿嚜浜庡瓟瀛愮殑銆婅璇嬶紝鍗冨彜鍚嶅彞,浠d唬鐩镐紶銆傝瘧鏂囷細瀛斿瓙璇达細鈥滃杩囦簡锛岀劧鍚庢寜涓瀹氭椂闂村幓瀹炶返瀹冿紝涓嶄篃寰堟剦鎮﹀悧锛熲濆笇鏈涜兘甯埌浣犮
  • 瀛﹁屾椂涔犱箣涓嶄害璇翠箮鐨勮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鏄珮鍏淬佸揩涔愮殑鎰忔.瀛︿範骞朵笖鏃跺父娓╀範鎵瀛︾殑鐭ヨ瘑,涓嶄篃鏄竴浠朵护浜烘剦蹇殑浜嬪悧?
  • 瀛﹁屾椂涔犱箣涓嶄害璇翠箮鐨勮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杩欐槸鍑鸿嚜璁鸿鐨勪竴鍙ヨ瘽锛屾剰鎬濇槸瀛︿範鐨勮繃绋嬩腑瑕佷笉鏂幓瀹炶返锛岃繖鏍锋槸寰堝煎緱楂樺叴鐨勪簨鎯咃紝鍏朵腑鐨勨滆鈥鏄珮鍏淬佸揩涔愮殑鎰忔
  • 瀛﹁屾椂涔犱箣,涓嶄害璇翠箮?涓殑鈥滆鈥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閫氬亣瀛椻滆鈥濋氣滄偊鈥濓紝鎰夊揩鐨勬剰鎬銆傛槸鎸囧杩囩殑鐭ヨ瘑锛岀粡甯稿幓娓╀範锛屼笉涔熸槸寰堟剦蹇殑鍚楋紵
  • 瀛﹁屾椂涔犱箣,涓嶄害璇翠箮涓殑鈥滆鈥濊浠涔闊
    绛旓細涓嶄害璇翠箮涓殑鈥滆鈥濊 yu猫 闊筹紝鍚屾偊锛屾剦蹇侀珮鍏寸殑鎰忔濄傚嚭澶勶細瀛斿瓙鐨勩婅璇峰鑰屻嬨傚師鏂囷細瀛愭洶锛氣瀛﹁屾椂涔犱箣锛屼笉浜﹁涔庯紵鏈夋湅鑷繙鏂规潵锛屼笉浜︿箰涔庯紵浜轰笉鐭ヨ屼笉鎰狅紝涓嶄害鍚涘瓙涔庯紵鈥濊瘧鏂囷細瀛斿瓙璇达細鈥滃浜嗗張鏃跺父娓╀範鍜岀粌涔狅紝涓嶆槸寰堟剦蹇悧锛熸湁蹇楀悓閬撳悎鐨勪汉浠庤繙鏂规潵锛屼笉鏄緢浠や汉楂樺叴鐨勫悧锛
  • 瀛﹁屾椂涔犱箣,涓嶄害璇翠箮?璇存槸鐨勪粈涔鎰忔
    绛旓細涓嶄篃寰堟剦蹇悧? 鍗曞瓧缈昏瘧瀛---瀛︾煡璇嗐佽--涓ょ瑙i噴1銆佽姘旇瘝銆2銆佺劧鍚庯紝骞朵笖銆傘佹椂--缁忓父锛屾椂甯搞涔--缁冧範锛屽疄璺点佷箣--绗笁浜虹О浠h瘝锛岀洿璇戜负 瀹冦傛枃涓寚瀛﹀埌鐨勭煡璇嗐傘佷笉---鍚岀幇鍦ㄧ殑涓嶃佷害--涔燂紝鏇村姞銆傛湁鍔犻噸鐨勫惈涔夈佽--鍚屾偊銆傝〃绀哄揩涔愶紝鍠滄偊 銆佷箮--璇皵璇嶏紝鏈枃鍚岀幇鍦ㄧ殑鈥滃悧鈥濄
  • 瀛﹁屾椂涔犱箣涓嶄害璇翠箮鐨勮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杩欏彞璇濈殑鎰忔濇槸:鍦ㄥ涔犺繃绋嬩腑涓嶆柇鍦板疄璺靛拰閿荤偧鎻愬崌鎵瀛︿範寰楀埌鐨勬垚鏋滐紝涓嶄篃鏄揩涔愮殑浜嬪悧锛熻繖涓滆鈥濇槸閫氬亣瀛楋紝閫氣滄偊鈥濓紝琛ㄧず鍠滄偊銆侀珮鍏淬佸揩涔愮殑鎰忔銆
  • 涓嶄害璇翠箮鐨勮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涓嶄害璇翠箮鐨勮鏄珮鍏淬佸揩涔愮殑鎰忔銆備笉浜﹁涔庣殑璇撮噴涔夛細閫氣滄偊鈥濓紝鎰夊揩銆傗滃鑰屾椂涔犱箣锛屼笉浜﹁涔庘濈殑鈥滆鈥濇槸璇烩測u猫鈥濓紱鈥滄湁鏈嬭嚜杩滄柟鏉ワ紝涓嶄害涔愪箮鈥濈殑鈥滀箰鈥濇槸璇烩渓猫鈥濄傗滆鈥濋氣滄偊鈥濓紝閫氬亣瀛楋紝鏄枩鎮︺佹剦蹇殑鎰忔濄傚嚭澶 銆婅璇峰鑰屻嬬涓 瀛愭洶锛氣滃鑰屾椂涔犱箣锛屼笉浜﹁涔庯紵鏈夋湅鑷...
  • 瀛﹁屾椂涔犱箣涓嶄害璇翠箮鐨勮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瀛﹁屾椂涔犱箣涓嶄害璇翠箮鐨勮 銆愯瘝鐩戞湁鏈嬭嚜杩滄柟鏉ワ紝涓嶄害涔愪箮 銆愯闊炽憏菕u p茅ng z矛 yu菐n f膩ng l谩i 锛宐霉 y矛 l猫 h奴 銆愰噴涔夈戞湁鏈嬪弸浠庤繙鏂硅屾潵锛屼笉涔熸槸涓浠跺緢蹇箰鐨勪簨鎯呭悧锛熺幇鍦ㄨ繖鍙ヨ瘽甯歌鐢ㄤ互瀵硅繙閬撹屾潵鐨勬湅鍙嬭〃绀烘杩庛傘愬嚭澶勩戙婅璇峰鑰岀瘒銆嬶細鈥滃鑰屾椂涔犱箣锛屼笉浜﹁涔庯紵鏈夋湅鑷...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