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尼采 关于尼采的名言有哪些

\u5173\u4e8e\u54f2\u5b66\u5bb6\u5c3c\u91c7

\u77ed\u65f6\u95f4\u4e86\u89e3\u5386\u53f2\u540d\u4eba\u6545\u4e8b\uff0c\u8bb2\u8ff0\u6709\u8da3\u7684\u5386\u53f2\u6bb5\u5b50

\u667a\u6167\u613f\u6211\u4eec\u2014\u2014\u52c7\u6562\u3001\u65e0\u5fe7\u3001\u77dc\u9ad8\u3001\u521a\u5f3a\uff0c\u5979\u662f\u4e00\u4e2a\u5973\u4eba\uff0c\u6c38\u8fdc\u53ea\u7231\u7740\u6218\u58eb\u3002 \u2014\u2014 \u5c3c\u91c7



\u8fdf\u5230\u7684\u9752\u6625\u662f\u6301\u4e45\u7684\u9752\u6625\u3002 \u2014\u2014 \u5c3c\u91c7



\u8bb8\u591a\u771f\u7406\u90fd\u662f\u4ee5\u7b11\u8bdd\u7684\u5f62\u5f0f\u8bb2\u51fa\u6765\u3002 \u2014\u2014 \u5c3c\u91c7



\u6ca1\u6709\u54ea\u4e2a\u80dc\u5229\u8005\u4fe1\u4ef0\u673a\u9047\u3002 \u2014\u2014 \u5c3c\u91c7



\u4e00\u4e2a\u52e4\u594b\u7684\u4eba\u867d\u7136\u4f1a\u56e0\u4e3a\u4ed6\u7684\u52e4\u594b\u800c\u635f\u5bb3\u5230\u4ed6\u7684\u89c1\u5730\u6216\u8005\u7cbe\u795e\u4e0a\u7684\u6e05\u65b0\u4e0e\u521b\u610f\uff0c\u4f46\u662f\u4ed6\u4f9d\u7136\u4f1a\u53d7\u5230\u8912\u5956\u3002 \u2014\u2014 \u5c3c\u91c7



\u76f2\u76ee\u5730\u4e00\u5473\u52e4\u594b\u7684\u786e\u80fd\u521b\u9020\u8d22\u5bcc\u548c\u8363\u8000\uff0c\u4e0d\u8fc7\uff0c\u8bb8\u591a\u9ad8\u5c1a\u4f18\u96c5\u7684\u5668\u5b98\u4e5f\u540c\u65f6\u88ab\u8fd9\u552f\u5176\u80fd\u521b\u9020\u8d22\u5bcc\u548c\u8363\u8000\u7684\u7f8e\u5fb7\u7ed9\u5265\u593a\u4e86\u3002 \u2014\u2014 \u5c3c\u91c7



\u5927\u591a\u6570\u601d\u60f3\u5bb6\u5199\u5f97\u62d9\u52a3\uff0c\u56e0\u4e3a\u4ed6\u4eec\u4e0d\u4ec5\u8981\u4f20\u8fbe\u81ea\u5df1\u7684\u601d\u60f3\uff0c\u800c\u4e14\u8981\u4f20\u8fbe\u601d\u8003\u7684\u8fc7\u7a0b\u3002\u2014\u2014 \u5c3c\u91c7



\u5f3a\u70c8\u7684\u5e0c\u671b\uff0c\u6bd4\u4efb\u4f55\u4e00\u79cd\u5df2\u5b9e\u73b0\u7684\u5feb\u4e50\uff0c\u5bf9\u4eba\u751f\u5177\u6709\u66f4\u5927\u7684\u6fc0\u594b\u4f5c\u7528\u3002 \u2014\u2014 \u5c3c\u91c7

  尼采:英文名Friedrieh Nietzsche (1884—1900)这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的人物,有着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高喊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口号: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不仅在东方,就是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就是一个有争论的人物。尼采哲学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以独特的方式预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深刻的精神危机。
  尼采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他谴责自由资产阶级,称他们为因循守旧、苟且偷生的庸人,认为必须否定受理性主义、基督教以及人道主义的影响而日趋没落的西方文明,提倡主观战斗精神和对生活的肯定态度,强调进化即是权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生的目的就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鼓吹超人哲学,认为“超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有权奴役群众,而普通人只是“超人”实现自己权力意志的工具。他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甚至谴责医生拯救病人是一种犯罪。主张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艺术家就是高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的人。
  但尼采也确乎提出过新的思想。当弗洛伊德正在酝酿他的精神分析学的时候,他吃惊地发现,尼采早已道出了他的基本思想。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一切存在主义者都把尼采看作为他们开拓了道路的人。许多西方作者也极受其影响。尼采的学说预示了西方社会进入了价值观念根本变化的时代,因此,可以说不了解尼采,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

  1844年 10月15日诞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Sachsen)的洛肯镇(Lutzen)。好几代的祖父与父亲皆为路德教派的牧师。
  1849年 5岁 7月30日,父亲是脑软化症病逝。
  1850年 6岁 举家迁往塞尔河畔的南姆堡(Naumburg)。
  1858年 14岁 10月起,在南姆堡近郊普尔塔高等学校读书。
  1864年 20岁 10月,进波昂大学,修习神学与古典文献学。
  1865年 21岁 10月,转入莱比锡大学。初次获读叔本华的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1866年 22岁 开始与李契门下厄尔温?罗德(ErvinRohde)交往。
  1867年 23岁 10月,被征召入南姆堡炮兵联队。从马上摔下,胸骨受重伤。
  1868年 24岁 4月,因伤退伍。11月8日初识年格纳。
  1869年 25岁 2月,受聘巴塞尔大学,担任古典文献学的额外教授。4月,脱难普鲁士国籍,成为瑞士人。5月17日初次访问琉森(Luzern)近效托里普森的瓦格纳家。5月28日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任讲演,讲题为“荷马与古典文学”。布克哈特(Jacob Buckchardt)缔交。
  1870年 26岁 3月,升为正教授。8月,普法战争爆发,志愿从军担任卫生兵。罹赤痢与白喉。10月退伍,返巴塞尔大学。与神学家奥瓦贝克(Franz Overbeck)开始交往。
  1871年 27岁 执笔《悲剧的诞生》。
  1872年 28岁 1月,出版《悲剧的诞生》。2月——3月,在巴塞尔大学演讲,发表《德国教育设施之前瞻》(殁后作为遗著初次出版)。四月华格纳家迁离托里普森。5月在贝鲁特祭剧场的开工典礼上,与华格纳重晤。
  1873年 29岁 《季节的深思》第一篇出版。发表《希腊人悲剧时代的哲学》中之部分文字(殁后作为遗稿初次出版)。
  1873年 30岁 发表《季节的深思》第二篇、第三篇。初读法国作家斯汤达尔的小说《红与黑》,如受电击。
  1875年 31岁 10月,初识音乐家彼德?卡斯特(ReterGast,本名HeinrichKoselitz)。
  1876年 32岁 7月,《季节的深思》第四篇出版。八月,贝鲁特剧场演出第一次祝祭剧。9月,与心理学家保罗?李(RaulRee)缔交,病况恶化。因病,巴塞尔大学课程请假休讲。冬,与保罗?李及梅森伯格同任于索特林。10月11月在索特林与华格纳作最后的晤谈。撰写了《人性,太人性的》最初的备忘录。
  1877年 33岁 9月,回巴塞尔,复于大学授课。
  1877年 34岁 与华格纳的友谊关系终结。1月3日华格纳赠送《帕西法尔》(Rarsifal)一书。5月《人性,太人性的》第一篇出版;至华格纳最后一封信,附《人性,太人性的》赠书一册。
  1879年 35岁 重病。辞去巴塞尔大学教席。《人性,太人性的》第二篇上半部出版。
  1880年 36岁 发表《漂泊者及其影子》,后来作为《人性,太人性的》第二篇下半部分出版。春天,初抵日内瓦,10月,在日内瓦过乘冬。
  1881年 37岁 1月完成《曙光》,6月出版,7月在西尔斯?马莉亚过夏,8月,孕育了“永恒之流”的思想。11月27日,在日内瓦初次聆赏比才的《卡门》。
  1881年-1882年 执笔《快乐的科学》并于同年出版。
  1882年-1888年 对一切的价值作价值转换的尝试。
  1882年 38岁 3月,至西西里旅行。四月开始与罗?落乐美交际。5月,完成《快乐的科学》(Diefroliche Wissenschaft),并出版。11月以后,在拉伯罗过冬。
  1883年 39岁 2月,华格纳病逝。执笔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6月,出版。7月,执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12月,在尼斯过冬。
  1884年 40岁 1月,在威尼斯,执笔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8月斯泰因访尼采。11月起执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1885年私家出版),读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深深感动。
  1885年 41岁 执笔《善与恶的超越》。
  1886年 42岁 5-6月,在莱比锡与厄尔温?罗德做最后一次之晤面。7月,《善与恶的超越》出版。
  1886年 43岁 7月,完成《道德的系谱》,11月,私家出版。11月11日,致厄尔温?罗德最后一封信。
  1888年 44岁 1月,因丹麦文艺史家布兰斯的介绍始知有齐克果其人。4月,第一次往在托里诺(Torio)。布兰德斯在哥本哈根大学开“德国哲学家弗烈特李希?尼采讲座”。5月-8日执笔《华格纳事件》,9月出版,《戴奥尼索斯之颂》脱稿。8月-9月撰写《偶像的黄昏》(1889年出版)。9月,撰写完反《反基督》,10月-11日撰写《瞧!这个人》,12月撰写《尼采对华格纳》《心理学家的公文书》,死后收入全集中出版。
  1889年 45岁 1月初旬,在托里诺遭到最后的打击,患了严重的中风。出现精神分裂现象,被送进耶拿大学医院精神科,母亲赶来照顾。
  1897年 53岁 复活节,母亲病逝。与妹移居威玛(Weimar),由其妹朝夕看护。
  1900年 56岁 8月25日在威玛咽下最后一口气息,8月28日葬于故乡洛肯镇。死后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威宾诺莎、康德、叔本华、黑格尔并列为世界哲学史上不朽的思想家。

  尼采语录

  1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2 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3“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4 此人往高处走---他应受称赞!那人总是从高处降临,他活着,自动舍弃赞美,他是从高处来的人!

  5 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或那个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 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 了!---我们的群体本性如是说

  6 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体线面,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

  7 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8 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9 大胜的最大好处,莫过于解除了胜利者对失败的恐惧感。“我为何不能失败一次呢?”他自言自语,“我现在已有足够的本钱了”

  10 他现在穷了,原因并非别人剥夺了他的一切,而是他抛弃了一切。缘何如此?---他惯于寻觅。所谓穷人,正是那些对他甘愿受穷做了错误理解的人。

  11 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12 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13 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

  14 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毫不迟疑,就象别人向他打听去附近那个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拉,自我欣赏就够拉!”傻子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的欣赏呢?”

  15 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PS:所以尼采提倡酒神精神。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的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而日神精神的潜台词就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的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

  16“噢,我真贪婪!在这个灵魂里安住的不是忘我精神,而是贪求一切的自我,似乎要用许多人帮他观察和攫取的自我,要挽回一切的自我,不愿失去属于他的一切的自我!”

  “噢,我贪婪的烈焰哟!我多么愿意获得再生,变成一百个人呀!”

  谁不能以自身体验理解这位谓叹者,谁就无法理解求知者的激情。

  PS:兰波也说过:我愿成为任何人。

  17 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的需要信仰。意志作为命令的情感,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标志。

  PS:事实上,尼采本人也是不能抵挡无信仰的空虚,所以他后来也说:“我把上帝丢出窗外之后,又努力要让他经由我生命的后门进来,无神论是一种苦酒,需要强有力的胃来容纳。”当然,也不是说我们需要重归宗教的怀抱,我们可以信仰自己---如果我们自己有资格让你崇拜的话!

  18 你们根本不明白自己经历之事,像醉汗在生活中奔波,跌倒了,从阶梯上滚下去了。所幸,你们因为沉醉反而未受损伤。你们的肌肉无力,神智不清,便不象我们觉得阶梯上的石头如此之硬!

  PS:叔本华说过:智慧越高,痛苦越深!有异曲同工之感。荷尔德林也有类似的诗:歌者的灵魂必得常常承受,这般忧心,不论他是否乐意,而他人却忧心全无。

  19 忠告:你是否旨在博取声望?若是,这信条务请记取:自动放弃名誉,要及时!

  PS:泰利克斯也说过:“一个聪明人最难摆脱的名利欲!”岂止是最难摆脱,简直是无法摆脱!!!

  20 伏尔泰!人类!白痴!真理和追求真理有点难办,如果弄得太人性了---只是为了行善而追求真理,我敢打赌,那将一无所获!

  21 若不是在通向知识的道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愧要加以克服,知识的魅力便会很小。

  PS:知耻近乎勇!唯一的问题是:这种勇敢是否值得鼓励

  22 鄙薄自己的人,却因此而作为鄙薄者,尊重自己。

  23 要填饱肚子,是人不能那么容易的把自己看作上帝的原因。

  PS:克尔恺郭尔也说过:就算是完人,你也需要吃玉米!所以,为了生存,我们很多时候不得不向外界妥协

  24 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因此而变成怪兽。如果你长时间的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2部分-------

  1 “哪里有知识之树,哪里就有天堂”---最古老和最现代的毒蛇都这样说。

  PS:拜伦也说过:“知识之树不是生命之树。”形而上的个人自觉越深会让人越痛苦,实用型的知识越多越使人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所以卢梭在他的漫谈遐想录里说:“我到了晚年才得出了一个让人不敢恭维的学问:‘愚昧无知比博学多识更好'。”

  2 克服一种感情的意志,最终只是另一种感情或另外若干种感情的意志。

  3 由感觉产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证据。

  PS:尼采是个非理性主义者,他更注重人非理性的一面而不只是理性的一面,所以他的哲学显得有血有肉,不象黑格尔的那冷冰冰的抽象思维,这正是我喜欢尼采的原因。

  4 赞扬比责备有更多的强加于人的成分。

  PS:我们可以抵制抗拒别人的责备,但似乎没人会真心的拒绝别人对他的赞扬。

  5 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PS:这句至理名言好象并不怎么广为人知……

  6 其他人的虚荣心只有在和我们的虚荣心相反时,才会令我们反感。

  PS:虚荣,是人的“自在之物”……

  7 人们不相信聪明人会做蠢事:人的权利竟丧失到了如此地步!

  8 较为相同,较为普遍的人,一向总是占有优势,较为杰出的,较为高雅的较为独特的和难于理解的人,则往往孑然独立;他们常常在孤独中死于偶然事件,很少能繁衍下去。

  9 谁不想看一个人的高度,而只是睁大眼睛注视此人身上的那些明显的低处---谁就会由此而将自己暴露无遗。

  10 高贵的灵魂,是自己尊敬自己。

  11 漫游的人,你是谁?我看见你禹禹独行,没有嘲笑,没有爱,目光深不可测,象一个线棰那样湿漉漉的,显得悲伤不已。刚刚探测过每一深度,从水中 拉上来,一幅不满足的样子---它在水下要寻找什么?胸中从不叹息,双唇掩盖着厌恶之情,一只手只是在缓缓握紧:你是谁?你做了些什么?你在这里休息一下 吧!此处热情款待每一个人---恢复恢复精神吧!你到底是谁,眼下什么会使你高兴?什么会使 你恢复精神?说出来,只要我有,我就给你!“使我恢复精神?使我恢复精神?哎,你真是多管闲事,你说的够多的了!可还是给我吧,求求你~~~”给你什么? 什么?快说出来!“另一个面具!第二个面具”

  PS:现在的我,也需要面具了……

  12 “这儿自由眺望,精神无比昂扬”。可是还有一种与此相反的人,这种人也处于一定的高度之上,也展现了自己的前景。---可却两眼往下看。

  13 每一位深刻的思想家较为害怕的是被人理解,而不是被误解,后者可能会伤害他的虚荣心;但前者会伤害他的心灵,他的同情心,他的心灵总是说:“你怎么也和我受过同样的苦?”

  14 人与人之间是应当保持一定距离的,这是每个人的“自我”的必要的生存空间。一个缺乏“自我”的人,往往不懂得尊重别人的“自我”需要生存空间。你刚好要独自体验和思索一下你的痛苦,你的门敲响了,那班同情者络绎不绝的到来,把你连同你的痛苦淹没在同情的吵闹声之中!

  15 你们尊敬我,可你们尊敬的人某一天倒下了那又将如何呢?当心啊,别让一根雕像柱把你们压死。

  PS: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

  16 我们越是接近事物的起源,事物对于我们就越是变得兴味索然。

  17 一些人统治是由于他们愿意统治;另一些人统治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统治---对于他们来说,统治不过是两害中之轻者。

  18 我走在命运为我规定的路上/虽然我并不愿意走在这条路上/但是我除了满腔悲愤的走在这条路上/别无选择

  PS:尼采虽然提倡“超人”和“强力意志”,事实上他也知道自己在用“精神胜利法”而已。尼采真的很矛盾,可正是他的矛盾才构成了他的丰富性!实际上,任何一个对人生和生命真正看透的人,不论他以何种方式对待人生,他骨子里都是个悲观主义者!

  19 孤独生活的另一个理由。 甲:“现在你打算回到你的荒漠” 乙:“我不是一个快成急就的思想者;我必须长时间的等待我自己---水总是迟迟不肯从我的自我之泉喷涌而出,我经常焦渴得失去了耐心。我所以隐退到孤独之 中,就是为了使我不至于不得不从公用的水槽饮水。当我生活在人群中时,我的生活恰如他们的生活,我的思想也不像是我自己的思想;在他们中间生活过一段时间 以后,我总是觉得,似乎所有人都在设法使我离开我自己,夺走我的灵魂---我对所有人都感到愤怒,并且恐惧他们。因此,我必须走进沙漠,以便恢复正常。”

  20 充耳不闻的智慧。---如果我们整天满耳朵都是别人对我们的议论,如果我们甚至去推测别人心里对于我们的想法,那么,即使最坚强的人也将不能幸免于难!因 为其他人,只有在他们强于我们的情况下,才能容许我们在他们身边生活;如果我们超过了他们,如果我们哪怕仅仅是想要超过他们,他们就会不能容忍我们!总 之,让我们以一种难得糊涂的精神和他们相处,对于他们关于我们的所有议论,赞扬,谴责,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闻,连想也不去想。

  21 赞美使一些人变得谦逊,使另一些人变得无礼。

  22 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23 致孤独者。 如果我们在我们一个人独处时不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时那样尊重别人的荣誉,那我们就算不上正人君子。

  24 生活是我们的灵丹妙药。---如果我们像思想家那样,每天处在川流不息的思想和情感的洪流中,甚至在夜梦中也被它们推动着,那么,我们就会渴望投入生活,以便得到宁静和休息,而其他人正好相反,希望离开生活进入沉思,以便得到休息。

  PS:长久以来,我已经习惯成为生活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使我丧失了激情,所以,我是时候投入到生活中去了

  25 没有根据的根据。 你讨厌他并且为这种讨厌提出了一大堆根据--但我只相信你的讨厌,而不相信你的根据!由于在你自己面前以及在我面前把那些本能使然的行为说成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你提高了你在你自己心目中的位置。

  26 成为道德的行动本身不是道德的。 使人们服从道德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奴性,虚荣,自私,阴郁的热情,听天由命或孤注一掷。服从道德,恰如服从一位君主,本身并无道德可言。

  ----------3部分-------

  1 上帝死了

  PS:前段时间看见一个教会的广告,画面全黑,只有4个字:尼采死了……

  2 超人即是海洋,你们的伟大轻蔑会在海中沉没。

  3 人是一根绳索,连接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绳索悬于深渊上方。

  4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

  PS: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

  5 人人需求同一,人人都是一个样,谁若感觉不同,谁就进疯人院。

  PS:谁有自己的个性,谁就明白这句话

  6 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们认为,我冷酷,是开着可怕玩笑的嘲讽者。

  7 人的生存是可怕的,且总无意义:一个搞恶作剧的人可能成为它的厄运。我要向人们讲授生存的意义,这意义就是超人,是乌云里的闪电。

  8 对于强大的,有负载能力的精神而言,存在着许多沉重之物。这精神包含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它的强大要求负载沉重,甚至最沉重之物。

  9 有负载能力的精神要驮载这一切最沉重之物,犹如满载重物而匆匆走向荒原的骆驼。精神也正是这样匆匆走进荒原。然而,在寂寥的荒原中发生了第二次变形:精神变成了狮子,它要为自己夺得自由,做自己沙漠的主人。

  10 不要再把头埋进天堂这类东西的沙滩里,而要使头自由,使这颗尘世头颅为尘世创造意义!

  11 我学习过走路,从此我让自己奔跑;我学习过飞翔,从此我能就地飞走,而不愿首先被推送。我现在轻松自如,我现在飞翔,俯视下方,现在有个神明在我内心舞蹈。

  12 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

  13 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

  14 即使你对他们温柔敦厚,但他们仍旧是觉得受到你的蔑视。他们以隐秘的伤害行为报答你的善举。你无言的骄傲总与他们的口味不合;倘若你某次谦虚到虚荣的地步,他们就喜不自胜了。

  15 总有一天孤寂将会使你厌倦,你的骄傲将会扭曲,你的勇气将会咬牙切齿。有朝一日你会呐喊:“我孤独!”

  16 有些人之所以离群索居就是为了躲避流氓:他实在不愿与流氓共饮井水,共享水果和火。有些人走进荒漠,与猛兽同受干渴之苦,就是不愿与肮脏的的赶骆驼者共坐在水槽边。

  17 谁被民众仇恨呢?---如同一条被众狗仇恨的狼呢?是奔放不羁的天才,是桎梏的死敌,是拒不顶礼膜拜并悠游于林泉的高士。

  18 我内心深处只爱生命---而且,说真的,我恨它之时也是最爱它之时!

  19 你们意欲高升,所以仰视高处,我既已高升,故做俯瞰。你们当中有谁既会大笑又已高升了呢?

  20 攀登最高峰的人取笑一切悲剧和悲伤,严肃的态度。

  21 所有的人都没有我这样的耳朵,在这样的地方,我说话又有何用!我来这里为时过早。

  PS:尼采确实是他时代的先行者,这话虽狂却也是事实。

  22 噢,孤寂呀,你是我的故乡!我在野蛮的他乡过野蛮的生活委实太久,所以向你回归时不可能没有眼泪!

  23 谁明知恐惧而制服恐惧,谁看见深渊而傲然面对,谁就有决心。谁用鹰眼注视深渊,用鹰爪抠住悬崖,谁就有勇气。

  24 更高级的人呀,你们最大的坏处莫过于不学习舞蹈,人必须跳舞---超越你们自己而跳舞!你们的失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可能会成功的事多着呢!因此你们要学会自嘲!高举你们的人,优秀的舞蹈家啊,高些,再高些!也别忘记大声朗笑!

  25 谁的思想过于丰富,谁就宁愿把自己变愚。

  26 在这儿,我最大的痛苦是孤独……这种孤独归因于个人无法与世界达成公识

  27 在孤独中,一切都可以获得---除了精神正常。

  28 对财富的喜爱,以及对于知识的喜爱,是推动地球的两种力量,其中一种力量增加了,另一种力量势必减弱。

  29 我的智慧终于被解除了魔力,我所知道的事情比哈姆雷特少,比苏格拉底少,比一无所有少!这是最终的真理:并没有真理,只有垂死的灵魂痛苦的垂吊在“十字架”上……

  30 如果我们老是寻根究底,那么我们就会走向毁灭。

  31 大无畏的思想家最能体验无比惨痛的悲剧;他们之所以尊重生活,是因为生活是他们最大的对手……

  32 当心性灵:性灵会使我们极其孤独,孤独意味着毫无义务感与没有约束发;性灵会败坏我们的性格……

  33 不要将完全没有信仰能力的无信仰和再也不能相信某种世界观的无信仰混为一谈。后一种情形一般来说是一种新的信仰的前兆。

  34 艺术是什么?是卖淫。

  35 自我崇拜是达到性格之诗意和谐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该协调性格与能力,保持和增强我们的一切,方法就是崇拜。

  36 斯多葛主义只有一件圣事,那就是自杀……

  PS:虽然尼采后来起而反对叔本华,但事实上,他骨子里还是悲观主义的,他说过:“我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一直到我记起叔本华---每天早晨我都与他决裂,每天黄昏又与他和好。” 他也说过:“世间唯一值得提倡的就是彻底的,行动上的虚无主义。”

  37 平庸是一幅自负精神能忍受的幸福的假面具,因为,它不让大多数的人,即平庸者去想到伪装:他进行伪装正是为了平庸者的缘故---为不触怒他们,是的,常常出自同情和友善。

  38 天生的精神贵族是不太勤奋的。

  PS: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者的美德。所以,我并不否认尼采这句话的正确性,剩下的问题是:这种人适合在当今社会生存吗?

解读尼采
(一)

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中国,了解尼采的人似乎都被鲁迅启蒙,鲁迅在他那些以数量取胜于其他所有作家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当中的一篇中写到了尼采:“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这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使成千上万的中学学子把尼采当成了反面的典型,虽然他们并不能说清他是哪个方面的反面典型。

《尼采传——一个特立独行者的一生》在我的书架上静静地躺了有半年多的时间了,一直没勇气去碰它,今天拿起它,有一种复杂的感觉。

跟随丹尼尔·哈列维走进尼采的时光隧道,一开始就不轻松。这位法国作家不像维尔·杜兰特那样带着偏见去描述我们的主人公,但他也不带有赞美的感情。他喜欢以大量的笔记、书信说话,而且相对于尼采离开人世的时间而言,这些笔记和书信是鲜活的,它们距离主人公去世不到十年就被密集地汇聚在这本书里了。丹尼尔·哈列维尽其所能地用它们连缀起尼采的一生。

尼采的童年已经有了惊世骇俗的影子了。

他生于1844年10月15日,这一天恰巧是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生日,尼采的贵族论思想也许在此时埋下了种子?

尼采学说话很慢,“他总是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一切,不发一言。他两岁半的时候才说会了第一句话。”幼年的尼采少说了不少话,所以他在成年就喋喋不休?

“尽管他还很年轻,却拥有一颗高度严格、一丝不苟的良心。微不足道的责备都会刺痛他的心,他喜欢独立行事,不要别人帮忙。”维尔·杜兰特把这归于父亲的早逝和家庭里的妇女们的娇惯,但这难道不是他一生的处世原则?

“他的伙伴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牧师’。每当他给他们大声朗读《圣经》里的某一个章节时,他们就带着敬意安安静静地倾听。”这是不是在昭示着尼采要用他的思想去感染世人?

等他长到九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习弹奏钢琴,并且即兴演奏,同时诵读《圣经》作为伴奏。”这份对艺术的迷恋伴随了他的一生,尤其使他在青年时代因此结识了音乐大师瓦格纳,并因此影响了他一生,这是不是宿命中的应有之义?

他曾用12天的时间写就了一部自己的童年史,他说,“我写作的时候怀着巨大的喜悦,丝毫也没有感到些许疲倦。”驾驭语言和清楚表达思想的天赋能力,使他终究要靠它去谋生去验证生命的意义?

对罗马英雄穆奇乌斯的故事,他选择了伸手从炉中抓出一块燃烧的煤放在自己的手掌里的方式去面对别人的质疑,“我们往往在应当勇于直面我们的命运的当口,服从于上帝的意志或是服从于谦卑的态度,这无非是为了掩饰当时所感到的懦弱和胆小罢了。”尼采的英雄观莫非是他的天性吗?

面对伟人,我们习惯寻找他伟大的渊源和一切,尽管这带有功利的色彩。

(二)

尼采的青年时代应该说是在甜蜜的友谊与天才的学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中度过的。

在尼采为数不算很多的朋友当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影响了尼采的一生,这个人就是瓦格纳。在《尼采传》中,丹尼尔·哈列维不惜花费了两章来讲尼采和这位音乐大师的友谊。

如果说年轻的尼采大学毕业证没拿等拿到就被聘担任巴塞尔大学的教授职务是他人生荣耀的开端的话,那么巴塞尔这个城市仿佛宿命的安排,把他和瓦格纳连在了一起,不可分离。

尼采从服役的炮兵团的军马上摔下来那年,还不满24岁,也就是在这年,他和德国人一起发现了瓦格纳。不过瓦格纳在哪里,当时还是个问题。但尼采一旦和巴塞尔连在一起,就使他和瓦格纳的接近变成了可能——瓦格纳就住在离巴塞尔不远的特里伯森,那年他59岁。

尼采为了他们的第一次会面特意定制了一件黑色燕尾服,但因为无法付现金又被裁缝拿走了。但这丝毫没影响他们的第一次会面愉快的效果,这对忘年交一见面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在写给好友欧文·罗德的信中,尼采不厌其细地说到:“我是多么想让你知道那晚的欢乐啊,它如此生动如此特别,以至于如今我都无法恢复原有的平静,因而我的叙述无法做得比向你唠叨一个‘童话故事’更好一些。……他说话时思路异常敏捷,表述生动活泼,其充沛的感情和幽默足以感染一圈人,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其间,我还和他聊了很长时间的叔本华,他充满温情地把他所取得的所有成就归功于叔本华,并且对我说,在所有哲学家中,叔本华是惟一理解音乐精髓的人。啊,你可以想象,我听到他这样说时是何等高兴。”

尼采是在瓦格纳一生的鼎盛时期开始与他相交的,这个伟人当时正隐居完成他的四联剧。而尼采长期以来“一直需要去热爱、去崇拜、去倾听”,他终于碰到了一个配做他的老师的人,而且对这样一个人,无论怎样去崇拜去热爱都不会过分。他甚至写到:“以至于我觉得我在他面前是在跟一位神打交道。”他几乎每个星期都到瓦格纳家做客,《悲剧的诞生》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1871年最后一天,他的作品《起源于音乐精神的悲剧的诞生》出版了,尼采把第一册书赠给了瓦格纳。瓦格纳以极大的热情呼应他,“亲爱的朋友——我还从未读到过一本比你写得更为出色的书。这真是棒极了!……我对科西玛(瓦格纳当时的妻子)说:除了你,他是我最爱的人。”瓦格纳甚至还温柔地抱怨尼采只赠了一本书,以至于他要和科西玛为了阅读这本书而争执不休。

但特里伯森整整三年“充满信任、愉快,闪烁着深刻崇高的思想异彩的日子”随着瓦格纳举家迁往拜洛特而宣告结束,特里伯森成了尼采的两难。在帮着瓦格纳一家收拾东西时,尼采神情恍惚,“他打开琴盖,弹了一段序曲,接着开始即兴演奏。理查和科西玛·瓦格纳停下手里的活,倾耳倾听。一支忧郁难忘的狂想曲在空空如也的客厅里萦绕回荡。”

尼采以帮助瓦格纳取得成功,并为取得成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年青时代的双重希望。这二者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随着交往的加深,尤其是瓦格纳试图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剧院,使得他们的友谊发生了裂痕。瓦格纳令他深感不安。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什么瓦格纳如此猜疑?这会引起不信任。”“难道我就没有受尊重的权利?难道我得听从什么人的指挥?”

我们更愿意把这种对峙看成是两个个性极强的伟人之间的磨擦。为资金短缺的剧院筹款而起草的呼吁书因为“太严肃了,不够礼貌”而被另一分仓促的取代,这使得尼采陷入了痛苦,痛苦进而变成了恼怒,他对瓦格纳艺术进行探讨:“瓦格纳是什么样的人?他的艺术意味着什么?”探索的结论是,“这种艺术是足有十五个世纪之久的人性之花,它行将凋谢,壮丽却病态。”当然,这些思想都没有公开,而是静静地藏在只给他一个人看的笔记中。

但即使是这样,这种处境仍然是“虚假而尴尬的”。尼采仍然渴念瓦格纳,就像某个人渴念一个女人一样,因为后者给他带来欢乐。尼采没有力量与瓦格纳决裂。

而在另一边,瓦格纳对尼采的喜爱已经到了他能够喜爱一个人的最高限度。他三番五次地发信邀请尼采。但尼采以各种理由拒绝去拜洛特。在他不得不去的时候,他故意玩花招激怒瓦格纳,他内心清晰地感觉到,“最后的决裂为时不晚了。”他甚至在信中和书中逐步清晰地暗示这种单方向的意愿,但瓦格纳似乎并不为之所动。

四联剧的公演成了尼采不得不涉的河,他终于来到了拜洛特。每个晚会都是一次成功,而每一次成功都会增加尼采的忧伤。在拜洛特一遍遍地谢幕时,尼采逃走了。

我们很难想象这种给尼采带来巨大痛苦和伤害的友谊该继续称之为友谊。抛弃这段友谊究竟是尼采思想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入所带来的必然呢?还是尼采那最后崩溃的心理和大脑的前兆呢?

(三)

“第七重孤独。

我从未感受过

更切近的甜美的静谧,

各个内温暖的太阳的关照,

——甚至那闪烁的,岂非我绝顶上的冰?”

——尼采诗摘抄

尼采的一生是在孤独中度过的,这倒不是说他的身边没有朋友。

其实一个人的孤独和有没有朋友没有关系。尼采的朋友很多,查理·瓦格纳、弗罗琳·冯·梅森伯格、保尔·李、弗兰兹·欧维贝克、……他们长期保持通信和会面等形式的交往,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和他们永远保持这种状态。

但他偏偏喜爱孤独。

这恐怕有两个因素。一是他的天性,这样解释似乎没有说服力,但事实确实如此。二是他的哲学追求,这样说似乎把哲学置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但事实也确实如此。

正因为如此,他靠长长的漫步训练自己面对孤独所造成的忧郁,他靠写作来冲淡或强化孤独所带来的痛苦。长年的磨练使他练就了独特的本领,在给朋友彼得·加斯特的信中,他呼唤道:“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

有时候,孤独是他的一种逃避。与瓦格纳的决裂是他巨大和持久的痛苦。“他总是感受到摒弃查理·瓦格纳后带来的巨大空缺。”他曾大病一场,甚至给妹妹留下了遗嘱,他渴望去最偏僻最安静的地方过完全孤独的生活,于是妹妹把他带到了几乎没有人造访的恩加丁的山谷间。那年,他35岁。但已像个老人一样。

但尼采的孤独被赋予了哲学的内涵。在热那亚,太阳一升起,他“就到了一块靠近海浪的幽静的岩石边,撑一把伞,躺在岩石上,像蜥蜴一样一动不动。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似乎什么也没有。”他会在那儿呆很长时间,呆到黄昏的最后时分。黄昏过后,《朝霞》诞生了。

他需要独处,并强力捍卫着他的孤独。还是在恩加丁,保尔·李要来和他交流《朝霞》,他间接谢绝了,他说,“在我思如泉涌的时刻,有人要来这儿,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要是我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孤独,我就会离开欧洲许多年,我发誓,我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

这种孤独是有高度的,正如他发现了轮回说时在笔记上写到的,“1881年8月初,在西尔斯-马利亚,海拔6500英尺以上,并远远超越于人类之上。”

当每个人都背叛他后,他再度离开了,他说,“今天,我进入了彻底孤独。”这是查拉斯图拉到来的前夜。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尼采试图解释一些法则,当中他提出“不时必要的孤独,这样人类才能自省和专注。”同时,他以身示范。正如他所说,“我从来不会坐在那棵树的阴影下而不采撷一些思想。”

尼采的孤独还在于,“没有一个人在思想上真正与我一致。”“我非常清楚,我最终要走自己的路。每当我感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孤独’时,我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自我羞愧——我感到我是在厌恶自己心目中最崇高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尼采的孤独是独特的。

但对孤独,尼采是且爱且怕的。

妹妹离开欧洲后,他大张大张地给妹妹写信,里面充满了可怕的力量和千篇一律的孤独。“当一个人有太多要说的话,被迫保持沉默是多么可怕。难道我生来就是为了品味孤独,永不会找到一个理解我的人吗?无法交流事实上就是最可怕的孤独,它意味着与人隔绝,意味着戴上一张比任何黄铜面具更坚固的面具——完美的友谊只可能存在于意气相投中。”

也许这是个悖论。但尼采无法逃避。丹尼尔·哈列维给他的《尼采传》第七章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最后的孤独”。1888年,尼采渐渐地失去了意志和判断力。他陷入了长夜般的孤独中,直到1900年8月25日。

尼采的名言:

“上帝的概念是虚假的。”<<反基督>>
“上帝是虚构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上帝的概念成为教士手中的工具。”<<反基督>>
“<<新约全书>>乃是低贱人的<<福音书>>。”<<权力意志>>
“所谓‘上帝的意志’,只是教士权力保障的必要条件。”<<反基督>>
“创造的这个上帝,如其他神们一样,是人类的作品和人造的疯狂。”<<反基督>>
“当一个人读新约的时候戴上手套,则这个人是做得对的。因为接近这么多的肮脏几乎使一个人不得不这么做。”<<反基督>>
“我说基督教是一个大祸患,一个最大的内在坠落,一个最大的仇恨本能,于它而言,没有一种手段是更毒辣,更隐秘,更卑劣,更微妙--所以我称其是人类一个永恒的污点。”<<反基督>>

一个真正的男子需要两种不同的东西:危险和游戏。因而他需要女人,当作最危险的玩物。”

--------------------------------------------------------------------------------
攀登到最高山顶的人,会笑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如幻似真的悲剧。

--------------------------------------------------------------------------------
心中充满妒火的人就像蝎子一样,最后会将毒刺转向自己。

--------------------------------------------------------------------------------
思想是我们心境的影子,因此它总显得比较暧昧、空虚和单纯。『思想』

--------------------------------------------------------------------------------
当许多人对于个人的感恩之情驱走了所有的羞耻心时,於是声名就诞生了。

--------------------------------------------------------------------------------
为人于愧於心容易,若想改变恶劣的名声则很难。

--------------------------------------------------------------------------------
我所谓的结婚是人共创一个超乎他人之上的人;我所谓的结婚是二人相互尊敬,重视对方。

--------------------------------------------------------------------------------
小心提防那些善良和公正的人,他们喜欢将自创的道德标准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讨厌创造的孤独者。

--------------------------------------------------------------------------------
啊!许多伟大的思想和风箱没有两样;当它鼓胀时,里面却更形空虚。

--------------------------------------------------------------------------------
落在一个杀人犯的手中,岂不比坠入一个荡妇的梦中要好些吗? 【注】这是尼采讽刺禁欲者的名句。

--------------------------------------------------------------------------------
根本没有所谓的道德,有的只是对事情的道德解释。

--------------------------------------------------------------------------------
“小人的道德成了事物的标准,这是文化迄今最严重的蜕变。难道听凭这类‘上帝’永远骑在人类头上作威作福不成!”

--------------------------------------------------------------------------------
上帝不是别的,只是对我们的一种粗劣的命令,就是,你不要思想!”

--------------------------------------------------------------------------------

自从我倦于探求以来,我就学会了发现.自从一个风向跟我作对,我就乘一切风扬帆!

--------------------------------------------------------------------------------
爱,只能招致悲哀,而我却屈从于这种悲哀!
--------------------------------------------------------------------------------

痛苦中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 !

--------------------------------------------------------------------------------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一个女仆的奋斗更悲哀了!

--------------------------------------------------------------------------------

我们只是作为创造者才能够破坏!

--------------------------------------------------------------------------------
为了避免你自己受害,你必以魔鬼的诡计来掩饰你自己。你看却与魔鬼又大不相同,因为魔鬼对你也无计可施。且看你向他们显示你的圣洁!
--------------------------------------------------------------------------------
对於众人虽是陌生,却也有益。我依然赶我的路,有时有乌云掩盖,有时有太阳出来,但我永远走在众人的前头。不要踩在水平上,不要登上高峰顶,只要在半山上,你就能看到完整的世界。 【注】此语反讽平庸者半调子
--------------------------------------------------------------------------------
人和树原本都是一样的.他越是想朝光明的高处延伸,他的根就越深入黑暗的地低---深入恶中
--------------------------------------------------------------------------------
大地有一层皮肤,而这皮肤有许多疾病,其中一种就叫做"人"。
--------------------------------------------------------------------------------
谁在执行火刑的柴堆上还欢呼,谁就没有战胜疼痛,而是因为这样的事实:他在期待疼痛的地方不感到疼痛。
--------------------------------------------------------------------------------
没有音乐,生命是一个错误!你说呢?

他是一个狂妄的唯心主义者。

晚年死于梅毒晚期

  • 灏奸噰缁忓吀璇綍?
    绛旓細31銆佽皝缁堝皢澹伴渿浜洪棿锛屽繀闀夸箙韬嚜缂勯粯銆傝皝缁堝皢鐐圭噧闂數锛屽繀闀夸箙濡備簯婕傛硦銆傛垜鐨勬椂浠h繕娌″埌鏉ワ紝鏈夌殑浜烘鍚庢柟鐢熴傗斺灏奸噰銆婃煡鎷夊浘鏂壒鎷夊鏄銆32銆佸父甯歌皥璁鸿嚜宸辩殑浜猴紝寰寰鍙槸涓轰簡闅愯棌鑷繁銆傗斺斿凹閲囥婂杽鎭剁殑褰煎哺銆33銆佸綋浣犲嚌瑙嗘繁娓婃椂锛屾繁娓婁篃鍦ㄥ嚌瑙嗙潃浣犮傗斺斿凹閲囥婂杽鎭剁殑褰煎哺銆34銆佷笌鎬墿鎴樻枟鐨勪汉锛...
  • 灏奸噰鐨勫鐙摬瀛﹀悕瑷
    绛旓細1銆 姣忎竴涓笉鏇捐捣鑸炵殑鏃ュ瓙锛岄兘鏄鐢熷懡鐨勮緶璐熴 鈥斺灏奸噰 2銆 鎴戞劅鍒伴毦杩囷紝涓嶆槸鍥犱负浣犳楠椾簡鎴戯紝鑰屾槸鍥犱负鎴戝啀涔熶笉鑳界浉淇′綘浜嗐 鈥斺斿凹閲 3銆 涓涓汉鐭ラ亾鑷繁涓轰粈涔堣屾椿锛屽氨鍙互蹇嶅彈浠讳綍涓绉嶇敓娲汇 鈥斺斿凹閲 4銆 "瀵瑰緟鐢熷懡浣犱笉濡ㄥぇ鑳嗗啋闄╀竴鐐, 鍥犱负濂芥浣犺澶卞幓瀹冦傚鏋滆繖涓栫晫涓婄湡鏈夊杩癸紝閭e彧...
  • 鍏充簬鍝插瀹灏奸噰
    绛旓細寮楅噷寰烽噷甯屄峰▉寤壜灏奸噰锛團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锛1844锝1900锛夊痉鍥借憲鍚嶅摬瀛﹀銆傝タ鏂圭幇浠e摬瀛︾殑寮鍒涜咃紝鍚屾椂涔熸槸鍗撹秺鐨勮瘲浜哄拰鏁f枃瀹躲傛槸涓浣嶅吋鏈夊摬瀛﹀鐨勬繁鍒绘濇兂锛屽拰璇椾汉锛岃壓鏈鐨勬氮婕皵璐ㄧ殑鐜颁唬鏈浼熷ぇ鐨勬濇兂瀹跺拰鍝插瀹朵箣涓銆備富瑕佽憲浣滄湁锛氥婃偛鍓х殑璇炵敓銆嬨婁笉鍚堟椂瀹滅殑鑰冨療銆嬨婃煡鎷夊浘鏂壒鎷夊鏄銆嬨...
  • 灏奸噰鐨勭敓骞崇畝浠
    绛旓細鐢变簬鐖朵翰杩囨棭鍘讳笘,浠栬瀹朵腑淇℃暀鐨勫コ浜轰滑(浠栫殑姣嶄翰銆佸濡广佺姣嶅拰涓や釜濮戝)鍥㈠洟鍥翠綇,濂逛滑鎶婁粬濞囨儻寰楄剢寮辫屾晱鎰,骞煎勾鐨灏奸噰娣卞垏鍦版劅鍙楀埌浜嗘浜$殑鏃犲父,鍥犺屽彉寰楀鍍,灏奸噰鏇剧粡杩欐牱璁茶堪褰㈠浠栫殑绔ュ勾:鈥滈偅涓鍒囨湰灞炰簬鍏朵粬瀛╁瓙绔ュ勾鐨勯槼鍏夊苟涓嶈兘鐓у湪鎴戣韩涓,鎴戝凡缁忚繃鏃╁湴瀛︿細鎴愮啛鍦版濊冦傗濆湪灏奸噰鐨勬垚闀胯繃绋嬩腑,铏旇瘹鐨勬竻鏁欏緬...
  • 鍏充簬灏奸噰鐨勫悕瑷
    绛旓細鍏充簬灏奸噰鐨勫悕瑷 1. 涓嶈繛璐殑绁炵粡璐ㄨ涓洪兘涓庝紵澶х殑婵鎯呮鏃犲叡鍚屼箣澶;浼熷ぇ鐨勬縺鎯呭湪浜哄績娣卞闈欓潤鍦扮噧鐑э紝鍚稿厜浜嗕汉韬笂鐨勫叏閮ㄥ厜鍜岀儹锛屼娇浠栧琛ㄧ湅涓婂幓骞抽潤鑰屽喎婕犫︹2. 瑕佺湡姝d綋楠岀敓鍛斤紝蹇呴』绔欏湪鐢熷懡涔嬩笂!涓烘瑕佸浼氬悜楂樺鏀鐧!涓烘瑕佸浼氫刊瑙嗕笅鏂!3. 璁稿涓滆タ琚垜鎶涘嵈锛屾晠鑰岃璇稿悰瑙嗕负鍌叉參;鑻ヤ粠澶栨孩鐨...
  • 鏈夊叧灏奸噰鐨勫悕瑷,瑕5鍙ョ粡鍏哥殑!
    绛旓細1銆佽嚜浠庡帉鍊︿簬杩藉锛屾垜宸插浼氫竴瑙呭嵆涓紱鑷粠涓鑲¢嗛琚潵锛屾垜宸茶兘鎶楀尽鍏潰鏉ラ锛岄┚鑸熻岃銆2 銆 璁稿涓滆タ琚垜鎶涘嵈锛屾晠鑰岃璇稿悰瑙嗕负鍌叉參锛涜嫢浠庡婧㈢殑閰掓澂閲岃豹楗紝闅惧厤娲掕惤璁稿浣抽吙锛屾晠涓嶈鎬鐤戦厭鐨勮川閲忋3銆 鈥滀粬娌夋拨锛屼粬璺屽掋傗濅綘浠竴鍐嶅槻绗戯紝椤荤煡锛屼粬璺屽掑湪楂樹簬浣犱滑鐨勪笂鏂广備粬涔愭瀬鐢熸偛锛屽彲浠...
  • 鍏充簬灏奸噰鐨勫摬瀛︽濇兂灏奸噰鐨勫摬瀛︽濇兂鏄粈涔 鏈夊叧浜庤繖鏂
    绛旓細鏈変汉鎶灏奸噰灏婁负绀句細蹇冪悊瀛︾殑榧荤.鑷充簬鍦ㄦ枃瀛﹁壓鏈鍩熼噷,灏奸噰瀵逛簬鐜颁唬鏂囪壓鎬濇疆鐨勫奖鍝嶄箣澶у湪鍝插瀹朵腑涔熻鏄灞堜竴鎸囩殑,鍖呮嫭鏂壒鏋楀牎銆佽尐濞佹牸銆佹墭椹柉路鏇笺侀湇鏅浖銆佽倴浼撼銆佹澃鍏嬄蜂鸡鏁︺佺邯寰枫侀┈灏旂綏鍦ㄥ唴鐨勪竴澶ф壒鐜颁唬钁楀悕浣滃閮戒俊濂夊凹閲囧璇,灏奸噰瀵逛簬椴佽繀銆侀儹娌嫢銆佽寘鐩俱侀儊杈惧か銆...
  • 鏈夊叧灏奸噰鐨勭粡鍏歌褰??
    绛旓細灏奸噰鐨100鍙ョ粡鍏稿悕瑷濡備笅锛1銆佸鏋滀綘鏃犳硶娼滃埌姘村簳锛屽氨涓嶈璇存按鏄繁涓嶅彲娴嬬殑銆2銆佷綘绌跨殑琛f湇瓒婃樉寰楁紓浜氨璇存槑瀹冮伄浣忎簡浣犳洿澶氫笉濂界湅鐨勫湴鏂广3銆佸鏋滀綘姘歌繙鍙綋瀛︾敓閭e氨鏄鑰佸笀鏈宸殑鎶ョ瓟銆4銆佸綋浣犲湪鐩镐俊鍒汉鐨勬椂鍊欎篃灏辨毚闇插嚭浜嗕綘鍦ㄤ綍澶勮鐩镐俊鑷繁銆5銆佷汉鍦ㄥ摢閲岀湅涓嶅埌鎰忎箟锛屼汉灏变細鍚﹀畾鎰忎箟銆6銆...
  • 鍏充簬灏奸噰缁忓吀璇綍
    绛旓細灏奸噰缁忓吀璇綍 1) 鍙埍涓涓汉鏄竴绉嶉噹铔殑琛屼负锛屽洜涓哄叾浠栦汉灏卞洜姝よ岀壓鐗蹭簡銆傚涓婂笣鐨勭埍涔熸槸杩欐牱銆2) 褰撲綘韬櫡鑷垜鍘屾伓涓椂锛屽悆涓ケ楗紝鍐嶇潯涓ケ锛屾瘮骞虫椂澶氱潯浼氬効锛屾墠鏄渶濂界殑璋冩暣 鏂规硶 銆3) 鍦ㄧ柌鍔虫椂杩涜鍙嶇渷锛屼箖鏄儊闂疯涓嬬殑闄烽槺銆傜柌鍔虫椂灏变笉璇ュ弽鐪侊紝鍥為【锛岀敋鑷充笉搴旇鍐 鏃ヨ 銆傚湪浣...
  • 灏奸噰鐨勭敓骞虫槸鎬庢牱鐨?
    绛旓細灏奸噰鐢熷钩绠浠: 灏奸噰鍑鸿韩浜庡畻鏁欏搴,鎹浠栫殑绁栧厛涓冧唬閮芥槸鐗у笀,浠栫埗浜叉浘浠绘櫘椴佸+鐜嬪浗鍥涗綅鍏富鐨勬暀甯堝苟澶勪簬鏅瞾澹浗鐜嬬殑搴囨姢涔嬩笅,浠栬姹傝礋璐d竴涓埂鏉戞暀鍖,浜庢槸琚换鍛藉埌浜嗘礇鑲(Rocken),鍦ㄥ洓骞村悗灏奸噰鍦ㄥぇ瀹剁殑鏈熺浖涓嬩簬涓鍏洓鍥涘勾鍗佹湀鍗佷簲鏃ュ嚭鐢熶簬杩欎釜涔℃潙涓,鑰屽凹閲囧湪涓嶄箙鍚庡氨鏈変簡涓涓紵寮熷拰涓涓濡,浠栧璇濆緢鎱備粬鑰...
  • 扩展阅读:尼采为什么会得精神病 ... 尼采最惊艳的一句话 ... 尼采精神病根源 ... 一个人孤独的最高境界 ... 尼采的经典言论 ... 尼采最震撼的8句话 ... 尼采的霸气的话 ... 尼采的惊人语录 ... 尼采精辟语录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