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首诗是哪首? 中国第一首诗歌是什么?

\u4e2d\u56fd\u7684\u7b2c\u4e00\u9996\u53e4\u8bd7\u662f\u4ec0\u4e48?

\u590f\u671d\u7684\u300a\u7518\u8a93\u300b\uff0c\u5982\u679c\u300a\u7518\u8a93\u300b\u4e0d\u7b97\u8bd7\u6b4c\uff0c\u90a3\u300a\u4e94\u5b50\u4e4b\u6b4c\u300b\u5e94\u8be5\u662f\u3002\u90fd\u662f\u590f\u671d\u7684\u3002


\u542f\u4e0e\u6709\u6248\u6218\u4e8e\u7518\u4e4b\u91ce\uff0c\u4f5c\u300a\u7518\u8a93\u300b\u3002
\u5927\u6218\u4e8e\u7518\uff0c\u4e43\u53ec\u516d\u537f\u3002
\u738b\u66f0\uff1a\u201c\u55df\uff01\u516d\u4e8b\u4e4b\u4eba\uff0c\u4e88\u8a93\u544a\u6c5d\uff1a\u6709\u6248\u6c0f\u5a01\u4fae\u4e94\u884c\uff0c\u6020\u5f03\u4e09\u6b63\uff0c\u5929\u7528\u527f\u7edd
\u5176\u547d\uff0c\u4eca\u4e88\u60df\u606d\u884c\u5929\u4e4b\u7f5a\u3002\u5de6\u4e0d\u653b\u4e8e\u5de6\uff0c\u6c5d\u4e0d\u606d\u547d\uff1b\u53f3\u4e0d\u653b\u4e8e\u53f3\uff0c\u6c5d\u4e0d\u606d\u547d\uff1b\u5fa1
\u975e\u5176\u9a6c\u4e4b\u6b63\uff0c\u6c5d\u4e0d\u606d\u547d\u3002\u7528\u547d\uff0c\u8d4f\u4e8e\u7956\uff1b\u5f17\u7528\u547d\uff0c\u622e\u4e8e\u793e\uff0c\u4e88\u5219\u5b65\u622e\u6c5d\u3002\u201d
http://guoxue.baidu.com/page/c9d0cae9/7.html

\u5eb7\u5931\u90a6\uff0c\u6606\u5f1f\u4e94\u4eba\u987b\u4e8e\u6d1b\u6c6d\uff0c\u4f5c\u300a\u4e94\u5b50\u4e4b\u6b4c\u300b\u3002
\u592a\u5eb7\u5c38\u4f4d\uff0c\u4ee5\u9038\u8c6b\u706d\u53a5\u5fb7\uff0c\u9ece\u6c11\u54b8\u8d30\uff0c\u4e43\u76d8\u6e38\u65e0\u5ea6\uff0c\u754b\u4e8e\u6709\u6d1b\u4e4b\u8868\uff0c\u5341\u65ec\u5f17
\u53cd\u3002\u6709\u7a77\u540e\u7fbf\u56e0\u6c11\u5f17\u5fcd\uff0c\u8ddd\u4e8e\u6cb3\uff0c\u53a5\u5f1f\u4e94\u4eba\u5fa1\u5176\u6bcd\u4ee5\u4ece\uff0c\u5faf\u4e8e\u6d1b\u4e4b\u6c6d\u3002\u4e94\u5b50\u54b8\u6028\uff0c
\u8ff0\u5927\u79b9\u4e4b\u6212\u4ee5\u4f5c\u6b4c\u3002
\u5176\u4e00\u66f0\uff1a\u201c\u7687\u7956\u6709\u8bad\uff0c\u6c11\u53ef\u8fd1\uff0c\u4e0d\u53ef\u4e0b\uff0c\u6c11\u60df\u90a6\u672c\uff0c\u672c\u56fa\u90a6\u5b81\u3002\u4e88\u89c6\u5929\u4e0b\u611a
\u592b\u611a\u5987\u4e00\u80fd\u80dc\u4e88\uff0c\u4e00\u4eba\u4e09\u5931\uff0c\u6028\u5c82\u5728\u660e\uff0c\u4e0d\u89c1\u662f\u56fe\u3002\u4e88\u4e34\u5146\u6c11\uff0c\u61d4\u4e4e\u82e5\u673d\u7d22\u4e4b\u9a6d
\u516d\u9a6c\uff0c\u4e3a\u4eba\u4e0a\u8005\uff0c\u5948\u4f55\u4e0d\u656c\uff1f\u201d
\u5176\u4e8c\u66f0\uff1a\u201c\u8bad\u6709\u4e4b\uff0c\u5185\u4f5c\u8272\u8352\uff0c\u5916\u4f5c\u79bd\u8352\u3002\u7518\u9152\u55dc\u97f3\uff0c\u5cfb\u5b87\u96d5\u5899\u3002\u6709\u4e00\u4e8e\u6b64\uff0c
\u672a\u6216\u4e0d\u4ea1\u3002\u201d
\u5176\u4e09\u66f0\uff1a\u201c\u60df\u5f7c\u9676\u5510\uff0c\u6709\u6b64\u5180\u65b9\u3002\u4eca\u5931\u53a5\u9053\uff0c\u4e71\u5176\u7eaa\u7eb2\uff0c\u4e43\u538e\u706d\u4ea1\u3002\u201d
\u5176\u56db\u66f0\uff1a\u201c\u660e\u660e\u6211\u7956\uff0c\u4e07\u90a6\u4e4b\u541b\u3002\u6709\u5178\u6709\u5219\uff0c\u8d3b\u53a5\u5b50\u5b59\u3002\u5173\u77f3\u548c\u94a7\uff0c\u738b\u5e9c\u5219
\u6709\u3002\u8352\u5760\u53a5\u7eea\uff0c\u8986\u5b97\u7edd\u7940\uff01\u201d
\u5176\u4e94\u66f0\uff1a\u201c\u545c\u547c\u66f7\u5f52\uff1f\u4e88\u6000\u4e4b\u60b2\u3002\u4e07\u59d3\u4ec7\u4e88\uff0c\u4e88\u5c06\u7574\u4f9d\uff1f\u90c1\u9676\u4e4e\u4e88\u5fc3\uff0c\u989c\u539a
\u6709\u5ff8\u6029\u3002\u5f17\u614e\u53a5\u5fb7\uff0c\u867d\u6094\u53ef\u8ffd\uff1f\u201d


应该在《诗经》中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诗经名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钕,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诗的演变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人们的口头创作,到极盛时期的唐朝,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诗的体裁随时代而发展,演变,由简单到繁杂,由一体而至于多体,由比较自由而变为讲求格律。至唐代而集大成,各体皆备,无调不有,风格众多,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壮观。以后就只有风格的变化,而体裁则几尽于唐。这里只简单介绍几种诗歌的体裁,从中可把握诗歌的发展脉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其中民歌部分《国风》是《诗经》的精华,成为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主要采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之词。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兼用杂言。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开创了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风格,并形成了新的诗歌形式"骚体"。

汉乐府民歌:汉音乐机关搜集的民歌,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和"杂曲"三类中,相和歌中尤多。这些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点上它的叙事性,主要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言体。

古诗十九首:始见于萧统《文选》,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其中一部分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也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新阶段。诗歌内容较为复杂,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但艺术成就较高,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汉魏诗:指建安、正始时期的诗,它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气格超迈,风格慷慨悲凉,被称为"建安风骨",汉魏诗重气韵,虽不讲声病,而音节自然,它除了限于五言和双句必须押韵外,没有别的限制。

南北朝乐府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诗经·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南朝乐府民歌,以《清商曲辞》中"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多为情歌,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内容丰富,北歌虽亦以五言四句为主,但同时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体和杂言体,这也是南朝民歌所不及的。其中南朝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木兰诗》,为这一民歌生色不少,《木兰诗》尤为卓绝千古。

齐梁诗:其特点是: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以及"二句一联,四句一绝"的格式。自永明迄唐初,作品大多均属这种齐梁体。齐梁诗虽然回忌声病,崇尚俪偶,但全篇不限句数,押韵不拘平仄,上、下句不相对称,上、下联不相粘连,不象律诗有严格的形式。

律诗:或称格诗,讲究格律,字句有限制,平仄有定位,一般四韵八句,分为四联,第一联做首联,第二联叫做颔联,第三联叫做颈联,第四联叫做尾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关系,叫做"对",即平对仄,仄对平。前联和后联的平仄关系,叫做"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 ,第五句跟随第四句相粘 ,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律诗按每句字数多少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五个字,共同体40个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句七个字,共56个字。

绝句:就是律诗的半截,或截取律诗首尾两联,或截取律诗后半首的,或截取律诗前半首的,或截取律诗中间两联的,所以又称小律诗,或称"绝诗"和"截句"。绝句分古绝和律绝,古绝为古体诗的一种,不受律诗格律束缚,这些诗大多系仄韵,颇少平韵。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诗的平仄,讲究粘对。

你说的是【击壤歌】

〖《礼记经解正义》引《尚书传》曰:民击壤而歌。凿井而饮。畊田而食。帝力何有。《类聚》引《帝王世纪》曰: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观者叹曰:大哉。帝之德也。老人曰云云。於是景星曜於天。甘露降於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类聚》作帝何力於我哉。乐府、《诗纪》同。《初学记》作帝力何有於我哉。《御览》或作帝何德於我哉。○《类聚》十一。《御览》五百六引《高士传》。又五百七十二、七百五十五引《逸士传》。《乐府诗集》八十三。《诗纪前集》一。)

但是这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可能更早一点

〖《吴越春秋》曰:越王欲谋复吴。范蠡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歌曰:○《诗纪》注。刘勰云。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又曰断竹黄歌。乃二言之始。又注。黄。黄帝也。○逯案。《吴越春秋》所载越歌。率类汉篇。惟此歌质朴。殆是古代逸文。刘勰谓为黄歌。当别有据。今仍照《诗纪》列此。〗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书钞》作肉。《白帖》、《御览》同。《吴越春秋》误作害。《类聚》同。《诗纪》云。宍,古肉字。今《吴越春秋》作害。非。○《吴越春秋》九。《书钞》百二十四。《类聚》六十。《白帖》五。《御览》三百五十。《诗纪前集》一。)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 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礼 记·郊特牲》)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至于传说为尧舜时期的《击壤歌》、《 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从其思想内容和 语词来看,显然都是后人的伪托。倒是有些简单质朴的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的 遗留。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 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 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虽只有一句,却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 代诗歌的遗文。

  一、是《弹歌》。
  二、扩展知识:
  1、原诗欣赏:《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2、诗词简介:《弹歌》选自《吴越春秋》。《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但从《弹歌》的语言和内容加以推测,这首短歌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定的(相传黄帝所作)。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
  3、依据:根据央视CCTV-9纪录片频道播出的《诗词中国》第一集中的介绍,这是我国第一首诗歌。

【击壤歌】

〖《礼记经解正义》引《尚书传》曰:民击壤而歌。凿井而饮。畊田而食。帝力何有。《类聚》引《帝王世纪》曰: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观者叹曰:大哉。帝之德也。老人曰云云。於是景星曜於天。甘露降於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类聚》作帝何力於我哉。乐府、《诗纪》同。《初学记》作帝力何有於我哉。《御览》或作帝何德於我哉。○《类聚》十一。《御览》五百六引《高士传》。又五百七十二、七百五十五引《逸士传》。《乐府诗集》八十三。《诗纪前集》一。)

但是这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可能更早一点

〖《吴越春秋》曰:越王欲谋复吴。范蠡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歌曰:○《诗纪》注。刘勰云。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又曰断竹黄歌。乃二言之始。又注。黄。黄帝也。○逯案。《吴越春秋》所载越歌。率类汉篇。惟此歌质朴。殆是古代逸文。刘勰谓为黄歌。当别有据。今仍照《诗纪》列此。〗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书钞》作肉。《白帖》、《御览》同。《吴越春秋》误作害。《类聚》同。《诗纪》云。宍,古肉字。今《吴越春秋》作害。非。○《吴越春秋》九。《书钞》百二十四。《类聚》六十。《白帖》五。《御览》三百五十。《诗纪前集》一。)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 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礼 记·郊特牲》)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至于传说为尧舜时期的《击壤歌》、《 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从其思想内容和 语词来看,显然都是后人的伪托。倒是有些简单质朴的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的 遗留。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 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 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虽只有一句,却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 代诗歌的遗文。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那么许多人因此而认为最早的诗应该就是收入总集中的第一首《关雎》.其实,有文字记载的还有更早的诗,这
首诗只有短短的八个字,是二言诗,诗名为《弹歌》,是一首远古时期的古歌谣.此诗在《吴越春秋》里曾有记载,清代文人所编写的《古诗源》中亦收入了这首
诗.
全诗如下:断竹,
续竹;飞土,
这个“宍”字是古字的“肉”字.我在周汝昌先生题写的《历代二三四言诗精品百首》中看到的注解是,这首诗的原意:断竹——就是把竹子断开,续竹是把竹子用皮子或绳子连接起来做成弓,飞土,就是用土捏成弹丸,逐肉,就是用做成的弹弓去打猎.

  • 涓浗鍘嗗彶涓婃槸璋绗竴涓啓璇鐨?鎸鐨勬槸浜旇█缁濆彞鍜屼竷瑷寰嬭瘲銆
    绛旓細璇哥瘒锛屼粠涓汉鑳藉姏鑰岃█锛屼粬鏄畬鍏ㄦ湁鍙兘鍒涗綔璇楁瓕鐨勩2008骞存湁涓鎵规垬鍥界绠鍏ヨ棌娓呭崕澶у锛屽叾涓殑銆婅嗗銆嬬瘒涓紝涔熸彁鍒板懆姝︾帇绛夊湪鎴樿儨榛庡浗鍚庡簡鍔熼ギ閰掞紝鍛ㄥ叕鏃﹀嵆甯墍浣涓棣栬瘲鍙婅煁锜銆嬨備笉杩囧懆鍏棪涔熷彧鑳界畻鏄縿浠婁负姝㈣冭瘉鐨涓浗绗竴浣嶇暀涓嬪鍚嶇殑璇椾汉锛屾垨璁镐互鍚庡鏈晫浼氭湁鏇村鐨勫彂鐜帮紝鍏敳鐣汉鍦ㄦ鏈熷緟銆
  • 銆婅瘲缁忋嬪紑绡绗竴棣栨槸浠涔?
    绛旓細鈥濊繖鏄涓浗鍙や唬绗竴閮ㄨ瘲姝屾婚泦銆婅瘲缁忋嬪紑绡绗竴棣栬瘲,瀹冨湪涓浗鍙や唬鎬濇兂鏂囧寲浼犵粺涓潪甯搁噸瑕,鎵浠ユ垜杩欓噷鍏ㄦ枃閲囧綍銆傚浜庡彜浠h瘲姝岀殑鐞嗚В,瀛﹁呭娉ㄩ噸鎺㈡眰鈥滀綔鑰呮湰鎰忊;鈥滅煡浜鸿涓栤,閭e綋鐒舵槸蹇呰鐨勩傝屼竴鑸鑰呭彧娆h祻璇楀彞鎵閫犳剰璞,鎴戜互涓轰篃鏃犲彲鍘氶潪銆傛垜杩欏皬鏂囦篃灏卞厛绠瑕佷粙缁嶅拰璇勪环鍚勫瀵光滀綔鑰呮湰涔夆濈殑鎺㈣,鍐嶈皥璋堝...
  • 涓浗鏂囧鍙蹭笂鐨勭涓棣鍜忕墿璇楁槸
    绛旓細涓浗鏂囧鍙蹭笂绗竴棣鍜忕墿璇楁槸灞堝師鐨勩婃棰傘嬨傚湪鍘熸枃涓仛浜嗕簺娉ㄩ噴锛屾枃鍚庢寜娴呰杽鐨勭悊瑙e仛浜嗚В璇汇傚悗鐨囷紙鍚庯紝鍚庡湡锛涚殗锛岀殗澶╋紝澶╁湴闂达級鍢夋爲锛屾寰曟湇锛堜範鎯紝閫傚簲锛夊叜銆傚彈鍛戒笉杩侊紝鐢熷崡鍥藉叜 銆傛繁鍥洪毦寰欙紝鏇村9蹇楀叜銆傜紭鍙剁礌鑽o紝绾峰叾鍙枩鍏傛浘鏋濓紙灞傚眰鐨勬爲鏋濓級鍓★紙y菐n锛岄攼鍒╋級妫橈紝鍦嗘灉鎶燂紙tu谩n锛...
  • 鍏鐨勫攼璇绗竴棣
    绛旓細鍏鐨勫攼璇绗竴棣鈥斺斿紶鑻ヨ櫄鐨勩婃槬姹熻姳鏈堝銆嬶紝琚禐瑾変负鈥滃绡囧帇鍏ㄥ攼鈥濓紝钁楀悕瀛﹁ 闂 涓 澶 绉拌禐杩棣栬瘲鏄鈥滆瘲涓殑璇楋紝椤跺嘲涓殑椤跺嘲鈥濄傘婃槬姹熻姳鏈堝銆嬫槸鍞愪唬璇椾汉寮犺嫢铏氱殑浣滃搧锛屾敹褰曚簬銆婂叏鍞愯瘲銆嬩腑銆傛璇楁部鐢ㄩ檲闅嬩箰搴滄棫棰橈紝杩愮敤瀵屾湁鐢熸椿姘旀伅鐨勬竻涓戒箣绗旓紝浠ユ湀涓轰富浣擄紝浠ユ睙涓哄満鏅紝鎻忕粯浜嗕竴骞呭菇缇庨倛杩...
  • 涓浗鍙や唬鏂囧鍙蹭笂鏈夊摢浜绗竴
    绛旓細5銆佺涓閮ㄧ邯浼犱綋閫氬彶鈥斺斻婂彶璁般嬨傘婂彶璁般嬫渶鍒濈О涓恒婂お鍙插叕銆嬫垨銆婂お鍙插叕璁般嬨併婂お鍙茶銆嬶紝鏄タ姹夊彶瀛﹀鍙搁┈杩佹挵鍐欑殑绾紶浣撳彶涔︼紝鏄涓浗鍘嗗彶涓婄涓閮ㄧ邯浼犱綋閫氬彶锛岃杞戒簡涓婅嚦涓婂彜浼犺涓殑榛勫笣鏃朵唬锛屼笅鑷虫眽姝﹀笣澶垵鍥涘勾闂村叡3000澶氬勾鐨勫巻鍙层绗竴棣闀跨瘒鍙欎簨璇椻斺斻婂瓟闆涓滃崡椋炪嬨傚弬鑰冭祫鏂欐潵婧愶細鐧惧害...
  • 鎴戝浗绗竴閮ㄩ暱绡囨斂娌绘姃鎯呰瘲銆绗竴棣闀跨瘒鍙欎簨璇楀垎鍒槸浠涔?
    绛旓細1銆佺涓閮ㄩ暱绡囨斂娌绘姃鎯呰瘲锛氥婄楠氥嬨婄楠氥嬫槸涓浗鎴樺浗鏃舵湡璇椾汉灞堝師鍒涗綔鐨勮瘲绡囷紝鏄腑鍥藉彜浠f渶闀跨殑鎶掓儏璇楋紝銆婄楠氥嬫槸涓浗鐖卞浗涓讳箟璇楃瘒鐨勫紑灞变箣浣滐紝寮杈熶簡涓浗鏂囧娴极涓讳箟鐨勬簮澶达紝瀵逛腑鍥芥枃瀛︾殑鍙戝睍浠ュ強瀵瑰悗涓栨枃浜虹殑鍒涗綔浜х敓浜嗛噸瑕佽屾繁杩滅殑褰卞搷銆2銆绗竴棣闀跨瘒鍙欎簨璇楋細銆婂瓟闆涓滃崡椋炪嬨婂瓟闆涓滃崡椋炪嬫槸涓浗...
  • 涓栫晫涓绗竴棣栧彜璇璋佸啓鐨?鍝湞浜哄啓鐨?浠鍎夸唬?
    绛旓細濂藉儚鏄鏈濈殑銆婄敇瑾撱嬶紝濡傛灉銆婄敇瑾撱嬩笉绠璇楁瓕锛岄偅銆婁簲瀛愪箣姝屻嬪簲璇ユ槸銆傞兘鏄鏈濈殑銆傚惎涓庢湁鎵堟垬浜庣敇涔嬮噹锛屼綔銆婄敇瑾撱嬨傚ぇ鎴樹簬鐢橈紝涔冨彫鍏嵖銆傜帇鏇帮細鈥滃棢锛佸叚浜嬩箣浜猴紝浜堣獡鍛婃睗锛氭湁鎵堟皬濞佷井浜旇锛屾犲純涓夋锛屽ぉ鐢ㄥ壙缁 鍏跺懡锛屼粖浜堟儫鎭澶╀箣缃氥傚乏涓嶆敾浜庡乏锛屾睗涓嶆伃鍛斤紱鍙充笉鏀讳簬鍙筹紝姹濅笉鎭懡...
  • 涓浗璇楁瓕鍙蹭笂绗竴棣瀹屾暣鐨勫北姘璇楁槸浠涔
    绛旓細鏇规搷鐨勩婅娌ф捣銆 鏄垜鍥璇楁瓕鍙蹭笂鐨勭涓棣灞辨按璇 銆婅娌ф捣銆嬩竴鑸寚銆婃鍑哄闂ㄨ銆嬨婃鍑哄闂ㄨ銆嬫槸姹夋湯鏂囧瀹舵浌鎿嶇敤涔愬簻鏃ч鍒涗綔鐨勭粍璇楋紝浣滀簬寤哄畨鍗佷簩骞达紙207锛変綔鑰呭寳寰佷箤妗撹儨鍒╂椂銆傝繖缁勮瘲鍏卞垎浜旈儴鍒嗭紝寮澶存槸搴忔洸鈥滆壋鈥濓紝涓嬮潰鏄婅娌ф捣銆嬨婂啲鍗佹湀銆嬨婂湡涓嶅悓銆嬨婇緹铏藉銆嬪洓绔犮傚叏璇楁弿鍐欐渤鏈斾竴甯︾殑...
  • 鎴戝浗绗竴棣闀跨瘒鎶掓儏璇楁槸浠涔?
    绛旓細11锛<姹変功銆嬶細鎴戝浗绗竴閮ㄧ邯浼犱綋鏂唬鍙诧紝涓滄眽鐝浐钁椼12锛庛婂吀璁?璁烘枃銆嬶細鎴戝浗绗竴閮ㄦ枃瀛︽壒璇勪笓钁楋紝鏇逛笗钁椼13锛庛婃枃蹇冮洉榫欍嬶細鎴戝浗绗竴閮ㄧ郴缁熺殑鍙や唬鏂囧鐞嗚鍜屾枃瀛︽壒璇勪笓钁楋紝鍒樺嫲钁椼14锛庛婅瘲鍝併嬶細鎴戝浗绗竴閮璇楁瓕鐞嗚鍜屾壒璇勪笓钁椼15锛庛婂瓟闆涓滃崡椋炪嬶細鎴戝浗绗竴棣闀跨瘒鍙欎簨璇椼16锛庛婁笘璇存柊璇嬶細...
  • 鎴戝浗绗竴棣鑷紶浣撻暱绡囨姃鎯璇楁槸浠涔
    绛旓細绂婚獨鏄涓浗璇楁瓕鍙蹭笂绗竴棣闀跨瘒鎶掓儏璇椼傚畠鏄眻鍘熻嚜浼犳х殑鍙欎簨璇楋紝鏄眻鍘熷績璺巻绋嬪拰浜虹敓鎮插墽鐨勫啀鐜帮紝涔熸槸妤氬浗鐢辩洓杞“鐨勫巻鍙插啓鐓с傘婄楠氥嬫槸灞堝師鐢ㄤ粬鐨勬ⅵ鎯炽佹縺鎯呫佺棝鑻︺佽拷姹備互鑷充簬鏁翠釜鐢熷懡鎵鐔旈摳鑰屾垚鐨勫畯浼熻瘲绡囷紝鏄腑鍥戒箖鑷充笘鐣岃瘲姝屽彶涓婁紵澶х殑涓嶆溄涔嬩綔銆傜楠氱粨鏋勫畯浼熴佹枃閲囩粴鐑傘佹劅鎯呮繁娌夈佹兂璞′赴瀵屻傚墠鍗...
  • 扩展阅读:1-3岁幼儿唐诗三百首 ... 唐诗300首全集免费下载 ... 0-3岁幼儿早教唐诗 ... 2一6岁儿童古诗300首 ... 李白最吓人的一首诗 ... 儿童早教古诗300首 ... 3-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 ... 中国最顶级的十首诗 ... 李白最诡异的一首诗藏头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