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孟的四字成语故事名称

1. 孔孟 的介绍 及名句 成语 故事

颜回中文名称: 颜回 又 名: 复圣,字子渊,颜叔, 颜渊, 颜生.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生 卒 年: 公元前523~前490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卫国人(今濮阳县渠村乡大闵城人),孔子高徒,为二十四孝子之一,以德行和颜渊并称。

冉伯牛(生卒年不详)姓冉,名耕。字伯牛。

春秋末年鲁国人。出身" *** "家族。

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著称者之一。仲由 国藉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

端木赐 字子贡,卫国人。言偃 字子游,吴国人。

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

卜商 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

曾参 字子舆,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

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

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孟子思想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孔子身世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其人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孟母三迁[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

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子受教免休妻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

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

《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

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

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孟子思想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

2. 与孔孟相关的成语故事

孟子--五十步笑百步 孔子--韦编三绝 春秋时期孔子十分好学,晚年还坚持研究《易经》,他反复钻研该书,把该书的捆竹简的牛皮带都磨断了三次,终于把研究的心得写成十篇文章,即《十翼》.后人把《十翼》与《易经》肠互斑就职脚办协暴茅附在一起,作为《易经》的补充部分.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学,常拜他人为师,哪怕是向年仅7岁的小孩项橐求教.他曾经“问礼于老蚺”、“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孔子的故事“学官制于郯子”……一次,鲁国附庸国的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见鲁昭公.郯子虽是小国之君,可自称是少皞氏的后代.在鲁昭公举行的宴会上,叔孙昭子问少皞氏干吗以鸟名为官名,郯子便大谈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来,还乘机夸耀“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孔子听过了,觉得郯子虽然举止有些可笑,但对古代官制倒确实有点研究,便“见于郯子而学之”.。

3. 关于孔孟的成语 要典故的

拒人千里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 孟子说:“听到这一消息,我喜欢得睡不着觉。”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 孟子说:“不是。” 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 孟子说:“不是。”

公孙丑问:“是因为见闻广博吗?” 孟子说:“不是。” 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喜欢得睡不著呢?” 孟子回答说:“因为他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公孙丑问:“就是因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孟子说:“对,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足以治理天下,更何况是鲁国呢?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四面八方的人会不远千里赶来提意见;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那人就会说: ‘喔喔,你说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了!’‘喔喔’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有志之士在千里之外停滞不前,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就会到来。

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在一起,想治理好国家,能办得到吗?” 求仁得仁 《论语·述而》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伯夷、叔齐,是商朝时孤竹 (国名)君的二个儿子,孤竹君未死的时候,想传位给小儿子叔齐做国君。

后来他既死, 叔齐不肯即位,认为兄为长,应该让给哥哥伯夷就位才是。伯夷遵守父亲的遗命,也不肯接受,暗暗地溜走了。

叔齐见哥哥避走,也马上逃避到外面去。孤竹国的人没法只好拥立孤竹君第二个儿子当国君。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侯姬昌 (文王)很敬爱老人,于是不约而同的去投奔他,到了那里,西伯侯文王却已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拿他父亲的神主,说是奉了文王的遗命去讨伐商纣。

伯夷、叔齐兄弟见武王父亲死了,还没有殡葬,就用兵器去打仗,不是做儿子应有的道理,并且他攻伐的人又是商王,认为这样做不是忠臣。于是跪在马前,扣住武王的马,劝止武王。

武王不听,并想杀死他们。姜太公见二人很有义气,把他们释放了。

后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天下百姓也都归附。 但伯夷、叔齐兄弟却认为武王的行为不正,不但不肯事奉周朝,且立志不吃周朝的东西,逃到首阳山去隐居,摘些野菜充饥,当时有人讽刺他们说:“ 既然不吃周朝的东西,所吃的野菜还不是周朝领土上所长的东西吗?”于是二人竟饿死在首阳山。

后来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人,追求仁德,便得到仁了,他们有什么怨恨呢?” 卫灵公治国有方,但为人无道,其夫人南子品行不端,臭名远播。“治国者必先齐其家,齐家者必先修其身”。

卫灵公身不修,家不齐,教子无方,其太子蒯聩仇视南子,并欲加害。卫灵公知道后发怒,欲行惩治,蒯聩跑到晋国。

卫灵死后,国人推立蒯聩的儿子蒯辄为国君,即卫出公,也就是本章的“卫君”。卫出公的父亲蒯聩知道儿子立为国君,于是借晋国兵力攻打卫国,以期夺回国君之位,卫出公率兵拒之。

父子相残,祖孙三代如出一辙。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

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始作俑者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始作俑者”《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解释:根据孟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现在常被误用指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

4. 孔孟故事名称

仁者乐山——孔子故事

孔子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弟子子张希望进一步弄明白,于是问道:“仁者为什么会喜欢山呢?”

孔子指着泰山说:“你看,它多么高啊!巍然耸立着.”

子张说:“就因为山高,所以就喜欢吗?这与仁有什么关系?”

孔子答道:“就在这高高的山上,草木生长着,鸟兽繁殖着,财富和人们所用的东西也由此生产着.”

子张说:“每个人不都是也在做事吗?做事也是有益于他人的啊.”

孔子说:“为了得到报酬而做事,与从本心出发去做事不一样.高山,生产了财物却并不认为是私有的,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可以来采用;风云从山中飘出,通达于天地之间,使阴阳协调,成为雨露来滋润万物,使万物获得成功,使百姓得以享用.这才是仁者喜欢山的根本原因.”

————————————————————————————

孟子故事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5. 与孔孟有关的成语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

(《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6.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四个

爱之欲其生 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

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北辰星拱 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

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不得其死 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不能赞一词 赞一词:说一句话。

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不舍昼夜 舍:放弃。

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何典记 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

借指无稽之谈 斗筲之人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导德齐礼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道不同,不相为谋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耳顺之年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指60岁的代称 迩安远至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

形容政治清明 孚尹旁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画虎类犬 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患得患失 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金人三缄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浸润之谮 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鞠躬屏气 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举枉措直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爱礼存羊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爱素好古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

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精益求精 精:完美;益:更加。

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敬而远之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乐而不淫 快乐而不放荡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名不正,言不顺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绵延不断 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苗而不秀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

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名正言顺 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鸣鼓而攻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披发左衽 左衽:衣襟向左掩。

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被发左衽 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也指沦为夷狄。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

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博文约礼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

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咎既往 咎:责怪。

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不念旧恶 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不相为谋 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

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

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不亦乐乎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

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不饮盗泉 比喻为人廉洁。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

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察言观色 察:详审。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朝闻夕死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彻上彻下 彻:贯通。

贯通上下。 成人之美 成:成就。

成全别人的好事。 成仁取义 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持危扶颠 扶持危困的局面。

出类拔萃 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处之泰然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

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

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穿窬之盗 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

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赐墙及肩 比喻才学浅陋。 从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

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从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大动干戈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大言不惭 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



  • 瀛斿瓱鏈夊摢浜鎴愯
    绛旓細锛29锛 鑷毚鑷純锛氣滆嚜鏆磋咃紝涓嶅彲涓庢湁瑷涔燂紱鑷純鑰咃紝涓嶅彲涓庢湁涓轰篃銆傗濓紙銆婄濞勩嬶級閲婏細鑷繁娈嬪鑷繁鐨勪汉锛屼笉鑳藉拰浠栬皥鍑烘湁浠峰肩殑瑷璇紱鑷繁鎶涘純鑷繁鐨勪汉锛屼笉鑳藉拰浠栧仛鍑烘湁浠峰肩殑浜嬩笟銆
  • 涓瀛斿瓱鏈夊叧鐨勬垚璇晠浜
    绛旓細2銆鏈夋暀鏃犵被-瀛斿瓙 涓滃懆鎴樹贡棰戜粛锛岀ぜ宕╀箰鍧忋傚懆鐜嬪け鍘讳簡瀵瑰叏鍥界殑鎺у埗锛屽叏鍥借寖鍥村唴缁熶竴鐨勫埗搴﹀紑濮嬪穿瑙o紝璇镐警寮濮嬩负鏀夸竴鏂广備负浜嗗煿鍏绘湰鍥戒汉鎵嶏紝璇镐警绾风悍璁剧珛鑷繁鐨勫畼瀛︼紝绉颁负鈥滃籂瀹濄傝繖鏃跺欐暀鑲插璞′笉鍐嶅眬闄愪簬璐垫棌锛屼负浜嗗厖瀹炰汉鎵嶏紝涓浜涙湁鑳藉姏鐨勫钩姘戜篃琚畼瀛﹀惛鏀跺煿鍏汇傝屼互瀛斿瓙涓轰唬琛ㄧ殑鍎掑涔熷湪鍚屼竴鏃舵湡鍏磋捣...
  • 鎻忓啓瀛斿瓙涓庡瓱瀛愮殑鎴愯鍚勫啓鍑犱釜銆
    绛旓細瀛斿瓱涔嬮亾 缃㈤粶鐧惧 鐙皧鍎掓湳 涓庡瓟瀛愭湁鍏崇殑鎴愯鏁呬簨 (1)鑷冲湥鍏堝笀 (2)鏈夋暀鏃犵被 (3)瑙佽搐鎬濋綈 (4)鎱庣粓杩借繙 (5)涓句竴鍙嶄笁 (6)娓╂晠鐭ユ柊 (7)瑙佷箟鍕囦负 (8)鎬ㄥぉ灏や汉 鈻犲敖鍠勫敖缇:褰㈠濂藉埌鏋佺偣,姣棤缂洪櫡.瀛斿瓙鍦ㄩ綈鍥,鏈夋満浼氭璧忓埌浠栬涓烘渶缇庡鐨勯煶涔怺[闊禲]. 璋撳叾"灏藉杽鐭,鍙堝敖缇庝篃!"鑰屽悗澶...
  • 鍏充簬瀛斿瓙鍜屽瓱瀛愮殑鎴愯鏁呬簨
    绛旓細瀛熷瓙锛堝墠372骞达紞鍓289骞达級锛鍚杞诧紝瀛楀瓙鑸嗭紙寰呰冿紝涓璇村瓧瀛愯溅鎴栧瓙灞咃級銆傛垬鍥芥椂鏈熼瞾鍥戒汉锛岄瞾鍥藉簡鐖跺悗瑁斻備腑鍥藉彜浠h憲鍚嶆濇兂瀹躲佹暀鑲插锛屾垬鍥芥椂鏈鍎掑浠h〃浜虹墿銆傝憲鏈夈婂瓱瀛愩嬩竴涔︺傚瓱瀛愮户鎵垮苟鍙戞壃浜嗗瓟瀛愮殑鎬濇兂锛屾垚涓轰粎娆′簬瀛斿瓙鐨勪竴浠e剴瀹跺畻甯堬紝鏈"浜氬湥"涔嬬О锛屼笌瀛斿瓙鍚堢О涓"瀛斿瓱"銆傛垬鍥界殑鏃跺欙紝鏈変竴涓緢...
  • 瀛斿瓙瀛熷瓙鐨勬晠浜嬪洓瀛楁垚璇
    绛旓細4. 鏈夊叧瀛斿瓙鍜屽瓱瀛愮殑鎴愯鏁呬簨 1銆瀛熸瘝涓夎縼 瀛熷瓙鐨勬瘝浜蹭负浜嗕粬鏈変竴涓壇濂界殑瀛︿範鐜,鎼簡涓夋瀹. 2銆濮嬩綔淇戣 杩欏彞鎴愯鍑鸿嚜浜庛婂瓱瀛惵锋鎯犵帇涓娿:鈥滀徊灏(瀛斿瓙)鏇:濮嬩綔淇戣,鍏舵棤鍚庝箮!涓哄叾璞′汉鑰岀敤涔嬩篃.鈥 鎴樺浗鏃,鏈変竴娆″瓱瀛愬拰姊佹儬鐜嬭皥璁烘不鍥戒箣閬.瀛熷瓙闂鎯犵帇:鈥滅敤鏈ㄦ鎵撴浜哄拰鐢ㄥ垁瀛愭潃姝讳汉,鏈変粈涔堜笉...
  • 鏈夊叧瀛斿瓙,瀛熷瓙鐨勬垚璇
    绛旓細鍚庢潵浜轰滑灏辨妸杩欎釜鏁呬簨缂栦负涓鍙ユ垚璇紝鍙仛鈥滈煢缂栦笁缁濃濓紝浠ユ褰㈠瀛斿瓙鍕ゅ濂藉鐨勭簿绁炪傚瓟瀛熶箣閬撶舰榛滅櫨瀹剁嫭灏婂剴鏈笌瀛斿瓙鏈夊叧鐨勬垚璇晠浜 (1)鑷冲湥鍏堝笀 (2)鏈夋暀鏃犵被 (3)瑙佽搐鎬濋綈 (4)鎱庣粓杩借繙 (5)涓句竴鍙嶄笁 (6)娓╂晠鐭ユ柊 (7)瑙佷箟鍕囦负 (8)鎬ㄥぉ灏や汉 鈻犲敖鍠勫敖缇:褰㈠濂藉埌鏋佺偣,姣棤缂洪櫡. 瀛斿瓙鍦...
  • 鍏充簬瀛熷瓙鐨鎴愯
    绛旓細1銆瀛斿瓱涔嬮亾锛氬瓟锛氬瓟瀛愶紱瀛燂細瀛熷瓙銆傛寚鍎掑瀛﹁銆2銆侀綈涓滈噹璇細榻愪笢锛氶綈鍥界殑涓滈儴锛涢噹璇細涔′笅浜虹殑璇濄傚瓱瀛愯攽瑙嗗啘姘戯紝璁や负浠栦滑璇寸殑璇濇病鏈夋牴鎹紝鍚俊涓嶅緱銆傛瘮鍠昏崚鍞愯屾病鏈夋牴鎹殑璇濄3銆乢闈㈢泿鑳岋細璋撳痉鎬ц〃鐜颁簬澶栵紝鑰屾湁娓╂鼎涔嬭矊锛屾暒鍘氫箣鎬併傛寚鏈夊痉鑰呯殑浠併傝鏈婂瓱瀛惵峰敖蹇冧笂銆嬶細鈥滃悰瀛愭墍鎬э紝...
  • 鍚勫啓涓鍒欎笌瀛斿瓱鏈夊叧鐨勬垚璇鎴鏁呬簨
    绛旓細鈥︿竴娆,椴佸浗闄勫焊鍥界殑鍥藉悰閮瓙鏉ラ瞾鍥芥湞瑙侀瞾鏄叕.閮瓙铏芥槸灏忓浗涔嬪悰,鍙嚜绉版槸灏戠殲姘忕殑鍚庝唬.鍦ㄩ瞾鏄叕涓捐鐨勫浼氫笂,鍙斿瓩鏄瓙闂皯鐨炴皬骞插悧浠ラ笩鍚嶄负瀹樺悕,閮瓙渚垮ぇ璋堜簡涓閫氬彜浠e畼鍚嶇殑鐢辨潵,杩樹箻鏈哄じ鑰鈥滄垜楂樼灏戠殲鎸氫箣绔嬩篃,鍑ら笩閫傝嚦,鏁呯邯浜庨笩鈥.瀛斿瓙鍚繃浜,瑙夊緱閮瓙铏界劧涓炬鏈変簺鍙瑧,浣嗗鍙や唬瀹樺埗鍊...
  • 鍏充簬涓鍒欎笌瀛斿瓙鍜屽瓱瀛鏈夊叧鐨勬垚璇鎴鏁呬簨?
    绛旓細鏄庡療绉嬫 缂樻湪姹傞奔锛堛婃鎯犵帇绔犲彞涓娿嬶級鎻犺嫍鍔╅暱 鍑虹被鎷旇悆锛堛婂叕瀛欎笐绔犲彞涓娿嬩负瀵屼笉浠 涓鍌呬紬鍜伙紙銆婃粫鏂囧叕绔犲彞涓娿嬶級鑷毚鑷純 濂戒负浜哄笀锛堛婄濞勭珷鍙ヤ笂銆嬶級宸﹀彸閫㈡簮 澶滀互缁ф棩锛堛婄濞勭珷鍙ヤ笅銆嬶級闆嗗ぇ鎴愯 閲戝0鐜夋尟锛堛婁竾绔犲彞涓嬨嬶級涓鏇濆崄瀵 涓撳績鑷村織锛堛婂憡瀛愮珷鍙ヤ笂銆嬶級鐢熶簬蹇ф偅锛屾浜庡畨涔...
  • 鍜屽瓱瀛鏈夊叧鐨勬垚璇晠浜
    绛旓細瀛斿瓱涔嬮亾:瀛旓細瀛斿瓙锛涘瓱锛氬瓱瀛愩傛寚鍎掑瀛﹁銆傞綈涓滈噹璇:榻愪笢锛氶綈鍥界殑涓滈儴锛涢噹璇細涔′笅浜虹殑璇濄傚瓱瀛愯攽瑙嗗啘姘戯紝璁や负浠栦滑璇寸殑璇濇病鏈夋牴鎹紝鍚俊涓嶅緱銆傛瘮鍠昏崚鍞愯屾病鏈夋牴...鍥涗功浜旂粡:鍥涗功锛氫害绉板洓瀛愪功锛屽嵆銆婂ぇ瀛︺嬨併婁腑搴搞嬨併婅璇嬨併婂瓱瀛愩嬶紱浜旂粡锛氥婅瘲銆嬨併婁功銆嬨併婄ぜ銆嬨併婃槗銆嬨併...鍗...
  • 扩展阅读:孟姓男孩起名帅气响亮 ... 带孟字的网名独一无二 ... 孟姓四字起名大全 ... 孔孟颜曾家谱24字 ... 带孟字最吉利的名字 ... 简洁昵称带孟的字 ... 孟姓专属网名 ... 孟子的著名10个小故事 ... 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20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