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商银行 消费贷

总部设在上海的地区性银行正在疯狂地“圈地”消费贷款。

本文由光线财经出品。

上海银行并不是总资产最大的城商行,其总资产为2.23万亿元,排在北京银行2.73万亿元之后。不过,上海银行的消费贷款规模是城商行中最大的,达到1751亿元。

同样位于上海的上海农商行,并不是总资产最大的农商行,与重庆农商行、北京农行还有一定差距。而上海农商行的消费贷款规模超过了他们和其他农商行。

从上海银行到上海农商行,为什么上海两家区域性银行更青睐消费贷款?

北京银行作为最大的城商行,消费贷款规模只有200亿元(这是2018年的数据,2019年没有公布);作为总资产最大的农商行,重庆农商行全行“重庆快贷”余额仅为20.76亿元,2019年仅增加18亿元,而北京农商行在年报中并未公布消费贷款数据。

相比之下,上海银行和上海农商行近两年消费贷款规模增长较快。从各地区银行消费贷款策略的差异也可以看出,银行之间存在明显的业务差异。

1.上海银行:近年来扩张最猛。

上海银行并不是第一家做消费贷款的城商行。2016年,其消费贷款规模不足300亿。而同期宁波银行的消费贷款规模已经达到864亿元,哈尔滨银行的规模接近700亿元。

然而,2016年以来,上海银行消费贷款规模一路狂飙,截至2019年末已达到1751亿元,成为近三年消费贷款扩张最快的城商行。上海银行2019年消费贷款规模大于农行和招行。其2019年半年报显示,互联网消费贷款余额为1076.34亿元。

但随着不良贷款和不良率的双升,以及去年下半年有媒体称上海银保监局窗口指示银行清理互联网资产,上海银行消费贷款增速较往年大幅降低。2019年增速仅为11%,而2018年增速高达127%。

上海银行的这条路径被很多城商行和农商行复制。但其规模增长过快,对资产质量积累了一定压力。不少城商行已经开始“刹车”。

2.上海农商行:2019年增速达321%。

2018年,上海农商行的消费规模并不是很引人注目,只有40亿元。

原因是2019年,该行成立网贷中心,推出线上个人信用贷款产品鑫e贷,可通过微信中的“上海农商银行鑫e贷”小程序申请,无需抵押、第三方担保,最高额度30万,循环额度。截至报告期末,当年网络零售贷款累计342.5亿元”。

根据上海农商行最新公布的IPO招股书,个人消费贷款主要包括家庭循环授信项下的消费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鑫享贷”、“新E贷”等产品。近三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23.69亿元、39.98亿元和168.59亿元,分别占个人贷款余额的2.40%、3.73%和12.85%。

对于占比快速提升的原因,上海农商行指出,是由于提升消费贷款服务线上化水平,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扩大普惠覆盖面。2019年末,上海农商行零售贷款总额(不含信用卡)1124亿元,较去年末增长20.08%,其中消费贷款贡献了新增零售贷款的大部分。

与上海农商行同城的上海银行,其消费贷款发展路径颇具代表性。考虑到上海

从部分城商行的发展路径来看,IPO前后,消费贷款成为快速扩大零售规模、零售客户群和零售收入的“捷径”,农商行或许可以借鉴。

从这两家银行来看,上海银行是2016年底上市的,其消费贷款也是2016年之前开始的;颇为巧合的是,2019年,上海农商行消费贷款规模大幅增长。就在近日,证监会网站显示,上海农商行也公布了IPO招股说明书。

2.以消费贷款为零售突破口。

在上海银行将消费贷款作为零售重点之前,住房按揭贷款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2013年末,上海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占比70%,而同期个人消费贷款仅占零售额的7.8%,不到10%。

2014-2015年,上海银行严控房贷规模,个人贷款由住房按揭贷款向消费贷款和信用卡转变。其中,收益较高的消费贷款占比提升最为明显。

上海银行在2016年年报中指出,将继续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加快零售信贷业务转型,提升零售资产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综合贡献。“由于上海的银行存款比例低,存款有限,所以以消费贷款为主非常合适。”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评论道。

截至2019年末,上海银行消费贷款余额1747亿元,占个人贷款及垫款的54.45%,但较去年末下降2.49个百分点;同时,住房按揭贷款余额944.03亿元,占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的29.42%。

通过对外部渠道发展的探索,上海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带动零售贡献快速提升,资产端收益率和中间收入也有所提升。

可以看出,上海银行零售金融贷款结构经历了从抵押贷款到信用贷款占比过半的快速发展。

挪。上海农商行会不会复制这种路径呢?目前在农商行中还没有这样的案例。

从上海农商行零售贷款最新结构来看,与2016年以前的上海银行颇为类似。目前,上海农商行零售贷款中,按揭贷款占比达75%,虽然相比2017年末下降了10个百分点,但是占比仍然很高。其纯公积金贷款市场发放占比连续10年全上海第一;而消费贷占比刚超过10%。

上海农商行发力消费贷的背后,正是其零售业务正在全面深入推进二次转型,打造“交易银行”和“消费金融银行”为驱动,加大对消费信贷和个人经营贷款的投放力度。

在招股书中上海农商行提到,将进一步提升零售金融业务规模和盈利贡献度,加大对个人消费信贷和个人经营贷款的投放力度, 通过 LUM(管理客户贷款)带动 AUM(管理客户金融资产)增长。

不过,从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数据看,上海农商行个人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41.86亿元、48.81亿元和55.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3.36%、24.23%和 25.97%,占比提升不大。

与此同时,2019年上海农商行零售贷款的平均收益率仅有4.74%,不仅低于上海银行的6.77%,也低于青农商行的6.18%、渝农商行的6.45%。

不难看出,上海农商行的零售贡献占比提升不大,零售贷款收益率相比同行差距较大,目前的零售转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依托本地客群优势

无论是上海银行还是上海农商行,都深耕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充分受益于上海金融中心及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优势。通过依托主要经营地位于上海市的客群优势,推动财富管理、零售贷款、 信用卡等大零售业务发展是必然之举。

央行发布的《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5万亿元,增长6.5%,消费规模保持全国城市首位。同时,上海网络消费和“首店经济”持续走强,2019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增长2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上半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77元,在各省份中继续领跑。人均可支配收入紧随上海之后的,是北京、浙江、江苏、天津。

事实上,从消费贷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农商行来看,多家银行都位于江浙沪地区。

4、用好互联网渠道

上海农商行在招股书中提到, 加快推进金融科技相关的业务,创新产品服务,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2019年该行成立在线贷款中心 , 并推出线上个人信用贷款产品鑫e贷,该产品通过微信中的“上海农商行鑫e贷”小程序就能申请。

上海银行做大消费贷的路径之一,也是与各家互联网平台合作联合贷款。早在2017年年报中,上海银行就表示,公司先后与微众银行、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建立合作关系。

在上海银行2019年年报中提到,加强与居民个人消费场景相关的消费领域头部机构合作,分类分层做深做透核心合作伙伴,培育新的合作伙伴。并基于分布式零售信贷核心有效支撑零售消费信贷业务线上化,消费信贷业务日峰值过百万笔。

1、监管趋严

近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针对银行消费贷风险管理不审慎、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充分、资金用途监测不到位等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了规范,有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

互联网贷款的监管,将给互联网消费贷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同样以消费贷作为零售的重心,上海银行的市值从城商行第一的位置上,回落了不少,如今只有1190亿元;而线下消费贷特色突出的宁波银行市值1878亿元,成为市值最大的城商行。

银行业时有消费贷流入股市、房地产而被处罚的案例。上海农商行也不例外。


2、不良压力加大

近三年,上海农商行个人贷款和垫款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4%、0.55%和 0.51%。“这是由于本行个人贷款和垫款中以房产按揭贷款为主,且上海市经济形势较好,楼市较为平稳,资产质量有所保障。”

上海农商行个人贷款规模与不良率变化

3、零售拓客成本增加

近三年,上海农商行业务宣传费分别为1.69亿元、2.30亿元和2.76亿元。上海农商行指出,2018年业务宣传费增加主要是为了拓展业务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世界白金鑫卡、社保卡等宣传活动,推动零售业务转型所致,业务宣传费的占比也从17%增加到了26%。消费贷作为一项战略性业务,同样考验着银行对投入与回报的把握能力。


相关问答:反作弊页面



扩展阅读:上海农商贷是真的假的 ... 先下款后收费的套路 ... 网贷无力偿还最新规定 ... 上海农商行是哪个网贷 ... 小额贷款最快的银行 ... 上海农商鑫e贷通过率 ... 农商行小额贷款流程 ... 网贷下款后收15%服务费 ... 农商信用贷看负债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