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五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1.有关五的文化常识
/view/100694 常用词语 五霸 wǔbà [the five princes] 其说法不一,一般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他们在诸侯中势力强大,称霸一时 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五保 wǔbǎo [the five guarantees]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五个方面 五保户 五倍子 wǔbèizǐ [Chinese gall;nutgall;gallnut] 中药名。

为倍蚜科昆虫五倍子蚜和倍蛋蚜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盐肤木或青麸杨等叶上形成的虫瘿 五采 wǔcǎi [the five colors] 即“五色”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项羽本纪》 须臾成五采。

——清·姚鼐《登泰山记》 五彩 wǔcǎi [multicoloured] 泛指各种颜色(五彩,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五彩缤纷 wǔcǎi-bīnfēn [rainbow;be gandy with primary colours;be blazing with colour;colourful] 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 柔软光滑的斗篷和一排五彩缤纷的勋章 五常 wǔcháng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指仁、义、礼、智、信 [(in feudal China) the five cardinal relationships]∶五伦。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 三纲五常 [the five elements]∶五行 五城 wǔchéng [officials of five districts in capital city] 指五城御史。

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 京兆五城不敢专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五城御史司坊 wǔchéngyùshǐsīfāng [cages of five districts,ect in capital city]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及其属下十坊的监狱。

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内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的官。五城兵马司,指挥、掌管京城地区治安的官。

坊,京城分区单位的名称 有五城御史司坊。——清·方苞《狱中杂记》 五代 Wǔdài [the Five Dynasties] 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 公元 907—960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五帝 Wǔ-Dì [the Five Emperors] 传说中的五个古代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 五冬六夏 wǔdōng-liùxià [all the year round] 冬夏不分,比喻不论季节 五冬六夏,他都去烧炭 五斗橱 wǔdǒuchú [chest of drawers] 亦叫“五屉柜”。

装有五个抽屉的柜子 五斗柜 wǔdǒuguì [chest of drawers] 五屉橱,几乎只是为盛放抽屉而设计的有箱盒的家具 五毒,五毒儿 wǔdú,wǔdúr [the five poisonous creatures of scorpion,viper,centipede,house lizard and toad] 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 五毒俱全 wǔdú-jùquán [addicted to drinking, *** oking,etc.] 指烟、酒等各种嗜好为五毒。五毒俱全,指样样嗜好都有 这些小伙子,年纪轻轻,怎么学得五毒俱全 五短三粗 wǔduǎn-sāncū [(of stature) short and strong] 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 五短三粗的身材 五短身材 wǔduǎn-shēncái [short (of stature);be short in trunk and four limb] 指四肢和躯干短小的身材 五反 wǔ-fǎn [the movement,begun in 1952,against the “five evils”] 指一九五二年我国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运动 五方 wǔfāng [all directions (south,north,east,west and centre)] 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五方土音。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五方杂处 wǔfāng-záchǔ [place where peoples from all regions congregate;inhabited by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形容城市的居民纷杂,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五更 wǔgēng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before dawn;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五更转 wǔgēngzhuàn [wugeng song] 又名“五更调”,民间曲调的一种,每首五叠,一叠十句 乐府五更转曲。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五供 wǔgòng [the five containers in which offerings are put in when offering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祭祀时放供品的器皿,包括香炉、两烛台、一香筒、一灯盏、贡品。 五古 五古 wǔgǔ [a form of pre-Tang poetry, usu. having five characters to each line] 每句五字的古体诗 五谷 wǔgǔ [the five cereals of rice,two kinds of millet ,wheat and leans] 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五鼓 wǔgǔ [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见“五更”条 戊申晦五鼓。

——清·姚鼐《登泰山记》 五谷丰熟 wǔgǔ-fēngshú [have a bumper harvest] 形容各种庄稼均已成熟,丰收在望。亦作“五谷丰登” 有五谷之实。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五官 wǔguān [facial features;five sense organs of ears,eyes,lips,nose and tongue] 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
2.有关五的文化常识
五霸 wǔbà [the five princes] 其说法不一,一般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他们在诸侯中势力强大,称霸一时 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五保 wǔbǎo [the five guarantees]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五个方面五保户 五倍子 wǔbèizǐ [Chinese gall;nutgall;gallnut] 中药名。

为倍蚜科昆虫五倍子蚜和倍蛋蚜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盐肤木或青麸杨等叶上形成的虫瘿五采 wǔcǎi [the five colors] 即“五色”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项羽本纪》 须臾成五采。

——清·姚鼐《登泰山记》五彩 wǔcǎi [multicoloured] 泛指各种颜色(五彩,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彩缤纷 wǔcǎi-bīnfēn [rainbow;be gandy with primary colours;be blazing with colour;colourful] 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 柔软光滑的斗篷和一排五彩缤纷的勋章五常 wǔcháng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指仁、义、礼、智、信 [(in feudal China) the five cardinal relationships]∶五伦。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三纲五常 [the five elements]∶五行五城 wǔchéng [officials of five districts in capital city] 指五城御史。

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 京兆五城不敢专决。——清·方苞《狱中杂记》五城御史司坊 wǔchéngyùshǐsīfāng [cages of five districts,ect in capital city]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及其属下十坊的监狱。

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内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的官。五城兵马司,指挥、掌管京城地区治安的官。

坊,京城分区单位的名称 有五城御史司坊。——清·方苞《狱中杂记》五代 Wǔdài [the Five Dynasties] 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 公元 907—960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五帝 Wǔ-Dì [the Five Emperors] 传说中的五个古代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五冬六夏 wǔdōng-liùxià [all the year round] 冬夏不分,比喻不论季节 五冬六夏,他都去烧炭五斗橱 wǔdǒuchú [chest of drawers] 亦叫“五屉柜”。

装有五个抽屉的柜子五斗柜 wǔdǒuguì [chest of drawers] 五屉橱,几乎只是为盛放抽屉而设计的有箱盒的家具五毒,五毒儿 wǔdú,wǔdúr [the five poisonous creatures of scorpion,viper,centipede,house lizard and toad] 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五毒俱全 wǔdú-jùquán [addicted to drinking, *** oking,etc.] 指烟、酒等各种嗜好为五毒。五毒俱全,指样样嗜好都有 这些小伙子,年纪轻轻,怎么学得五毒俱全五短三粗 wǔduǎn-sāncū [(of stature) short and strong] 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 五短三粗的身材五短身材 wǔduǎn-shēncái [short (of stature);be short in trunk and four limb] 指四肢和躯干短小的身材五反 wǔ-fǎn [the movement,begun in 1952,against the “five evils”] 指一九五二年我国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运动五方 wǔfāng [all directions (south,north,east,west and centre)] 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五方土音。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五方杂处 wǔfāng-záchǔ [place where peoples from all regions congregate;inhabited by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形容城市的居民纷杂,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五更 wǔgēng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before dawn;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五更转 wǔgēngzhuàn [wugeng song] 又名“五更调”,民间曲调的一种,每首五叠,一叠十句 乐府五更转曲。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供 wǔgòng [the five containers in which offerings are put in when offering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祭祀时放供品的器皿,包括香炉、两烛台、一香筒、一灯盏、贡品。五古 五古 wǔgǔ [a form of pre-Tang poetry, usu. having five characters to each line] 每句五字的古体诗 五谷 wǔgǔ [the five cereals of rice,two kinds of millet ,wheat and leans] 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五鼓 wǔgǔ [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见“五更”条 戊申晦五鼓。

——清·姚鼐《登泰山记》 五谷丰熟 wǔgǔ-fēngshú [have a bumper harvest] 形容各种庄稼均已成熟,丰收在望。亦作“五谷丰登” 有五谷之实。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五官 wǔguān [facial features;five sense organs of ears,eyes,lips,nose and tongue] 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
3.古代关于五的文学常识
1.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秦穆公 宋襄公2. 五等爵位指:公爵 侯爵 伯爵 子爵 男爵3.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4.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仁 义 礼 智 信5. 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6. 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7. 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8. 五刑:(隋前)墨 劓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9. 死的五称:天子-崩 诸侯-薨 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死10.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11.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12. 五谷:稻 麦 黍菽 麻13. 五彩:青 黄 红 白 黑14.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15.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16. 五毒:蝎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17. 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18. 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19. 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赵树理20. 五荤:(佛语)大蒜 韭菜 薤 葱 兴渠21. 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22. 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23. 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花蕾 茴香子24. 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25. 五陵:高祖长陵 惠祖安陵 景帝阳陵 武帝茂陵昭帝平陵26. 五湖: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 洪泽湖27. 五种自称:愚、敝、卑、妾、奴28. 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29. 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 乐 书 数 射 御30. 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31. 诗经六义指:风 雅 颂 赋 比 兴32. 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33. 六亲;父 母 兄 弟 妻 子34. 古代婚嫁六礼: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徵 请期 亲迎35. 六朝;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都建都南京,史称六朝。
4.关于古代文化常识
3、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请:请允许我、请让我。

枉驾:有劳大驾。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

谪:降职远调。

削:革职罢官。

废:罢免或废黜。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去:去职,被调离。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擢:提拔、选拔。

授:封给官职。

何谓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具体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到北魏时期,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废止。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5.古代文化常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赠卫八处士》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滕王阁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

黄庭坚《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虎剥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祸作。 药材根氐罹斸掘,蜜虫夺房抱饥渴。 有心无心材慧死,人言不如龟曳尾。 卫平哆口无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无女甘独宿。 虚名挽人受实祸,累棋既危安处我。 室中凝尘散发坐,四壁矗矗见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泽,娄猪艾豭彼何择。 倾肠倒胃得相知,贯日食昴终不疑。 古来毕命黄金台,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没参横惜相违,秋风金井梧桐落。 故人过半在鬼录,柳枝赠君当马策。 岁晏星回观盛德,张弓射雉武且力。 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二十八宿值日占风雨阴晴歌诀:

春季:

虚危室壁多风雨,若遇奎星天色晴, 娄胃乌风天冷冻,昴毕温和天又明, 觜参井鬼天见日,柳星张翼阴还晴, 轸角二星天少雨,或起风云傍岭行, 亢宿大风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风声, 箕斗蒙蒙天少雨,牛女微微作雨声。

夏季:

虚危室壁天半阴,奎娄胃宿雨冥冥, 昴毕二宿天有雨,觜参二宿天又阴, 井鬼柳星晴或雨,张星翼轸又晴明, 角亢二星太阳见,氐房二宿大雨风, 心尾依然宿作雨,箕斗牛女遇天晴。

秋季:

虚危室壁震雷惊,奎娄胃昴雨霖庭, 毕觜参井晴又雨,鬼柳云开客便行, 星张翼轸天无雨,角亢二星风雨声, 氐房心尾必有雨,箕斗牛女雨蒙蒙。

冬季:

虚危室壁多风雨,若遇奎星天色晴, 娄胃雨声天冷冻,昴毕之期天又晴, 觜参二宿坐时晴,井鬼二星天色黄, 莫道柳星云霹起,天寒风雨有严霜, 张翼风雨又见日,轸角夜雨日还晴, 亢宿大风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风声, 箕斗二星天有雨,牛女阴凝天又晴. 占卜阴晴真妙诀,仙贤秘密不虚名, 掌上轮星天上应,定就乾坤阴与晴。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唐李白《游太山》诗之三:“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孔雀东南飞》有“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李白《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柳永《望 海 潮 》 重湖叠山巚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6.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纪年纪月级日纪时法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月法

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一月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纪日法

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4)纪时法 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23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 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纪时关系表。 十二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时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时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7.古代文化常识的古代音律
古乐调分为宫(C)、商(D)、角(E)、变徵(F)、徵(G)、羽(A)、变宫(B)七种。变徵相当于现代西洋乐的F调,声调悲凉。羽声相当于现代西洋乐中的A调,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如《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宫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而言。《隋书·音乐志》云:“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有以宫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曰:“宫七调第一运正宫调,……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钟宫。”张炎《词源》亦曰:“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黄钟宫(均):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黄钟闰(闰宫调式)。”

【商】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居“宫”之次。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入声商七调”。

【角】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上声角七调”。在古代的调(式)中,有以角音为调之角调,或有以闰宫为角之角调。

【徵】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有以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羽】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羽”为五音之第五级,居“徵”之次。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

【变徵】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史记·荆轲传》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宋人亦有称变为闰,曰闰徵。在十二律,通常指较徵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fa);也有较角音上一律之音(即清角,相当于fa),又《隋书·音乐志》引郑译与苏夔俱云“今……‘清乐’黄钟宫(均)以小吕(仲吕)为变徵”。有以变徵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隋书·音乐志》记载,苏夔曰:“每宫(均)应立五调(式),不闻更加变宫、变徵二调(式)为七调(式)。”郑译答之:“周有七音之律……今若不以‘二变’为调曲,则是冬夏声阙,四时不备。是故每宫(均)须立七调(式)。”众人从之。在宋张炎《词源·八十四调》十二宫(均)下,皆有七调(式),列“变徵”之“调式”。

【变宫】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宋人有称其为“闰宫”者。在十二律,有指较宫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si),如《后汉书·律历志》云:“黄钟为宫……应钟为变宫”;亦有较羽音上一律之音(相当于bsi),如《晋书·律历志》云“清角之调(音阶)以姑洗为宫,……太簇为变宫”。有以变宫为主音为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 鍏充簬浜旂殑鏂囧寲甯歌瘑
    绛旓細鍏充簬浜旂殑鏂囧寲甯歌瘑鏈夛細浜旇——閲戙佹湪銆佹按銆佺伀銆佸湡锛屼簲甯——浠併佷华銆佺ぜ銆佹櫤銆佷俊锛屼簲璋——绋汇侀粛銆佺ǚ銆侀害銆佽徑锛屼簲鍛——閰搞佽嫤銆佺敇銆佽緵銆佸捀锛屼簲姣—铦庛佽泧銆佽湀铓c佸铏庛佽熅铚嶏紝绛夌瓑銆傚叧浜庝簲鐨勬枃鍖栧父璇 杩樻湁浜旇疆——鍚涜嚕...
  • 鏈夊叧浜旂殑鏂囧寲甯歌瘑
    绛旓細two kinds of millet ,wheat and leans] 鎸囩伯椋,浜旇胺鍗崇ɑ銆侀粛銆佺ǚ銆侀害銆佽眴 浜旈紦 w菙g菙 [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瑙佲浜旀洿鈥濇潯 鎴婄敵鏅︿簲榧撱
  • 鏈夊叧浜旂殑鏂囧寲甯歌瘑
    绛旓細澶╀互闃撮槼浜旇鍖栫敓涓囩墿锛屾皵浠ユ垚褰锛岃屼汉鍗冲彈姝ゆ皵浠ョ敓浠ラ暱锛屼絾鑷槼鏋佺敓闃达紝鍏堝ぉ鍏ユ柤鍚庡ぉ锛屼簲琛屼笉鑳藉拰鍚堬紝鑷浉璐煎锛屽悇涓鍏舵э紝鏈ㄤ互閲戜负璐硷紝閲戜互鐏负璐硷紝鐏互姘翠负璐硷紝姘翠互鍦熶负璐硷紝鍦熶互鏈ㄤ负璐硷紝鏄皳澶╀箣浜旇醇涔熴鎯熸浜旇醇锛岀櫨濮撴棩鐢ㄨ屼笉鐭ワ紝椤鸿鍏舵皵锛屼互鏁呯敓鑰屾锛屾鑰岀敓锛岀敓姝讳笉宸层傝嫢鏈...
  • 楂樿冨巻鍙蹭腑閲嶈鐨勫彜浠f枃鍖栧父璇绉疮,姣斿闃撮槼浜旇,澶╁共鍦版敮绛塤鐧惧害鐭 ...
    绛旓細浜旇鎸囷細閲戙佹湪銆佹按銆佺伀銆佸湡銆傝涓哄ぇ鑷劧鐢变簲绉嶈绱犳墍鏋勬垚锛岄殢鐫杩欎簲涓绱犵殑鐩涜“锛岃屼娇寰楀ぇ鑷劧浜х敓鍙樺寲锛屼笉浣嗗奖鍝嶅埌浜虹殑鍛借繍锛屽悓鏃朵篃浣垮畤瀹欎竾鐗╁惊鐜笉宸层浜旇瀛﹁璁や负瀹囧畽涓囩墿锛岄兘鐢辨湪鐏湡閲戞按浜旂鍩烘湰鐗╄川鐨勮繍琛岋紙杩愬姩锛夊拰鍙樺寲鎵鏋勬垚銆傚畠寮鸿皟鏁翠綋姒傚康锛鎻忕粯浜嗕簨鐗╃殑缁撴瀯鍏崇郴鍜岃繍鍔ㄥ舰寮銆傚鏋滆闃撮槼...
  • 鏂囪█鏂100涓鏂囧寲甯歌瘑
    绛旓細濡備护灏(瀵规柟鐨勭埗浜),浠ゅ爞(瀵规柟鐨勬瘝浜),浠ら槂(k菙n)(瀵规柟鐨勫瀛),浠ゅ厔(瀵规柟鐨勫摜鍝),浠ら儙(瀵规柟鐨勫効瀛),浠ょ埍(瀵规柟鐨勫コ鍎);灏,鐢ㄦ潵绉板鏂鏈夊叧鐨浜烘垨鐗┿傚灏婁笂(绉板鏂圭殑鐖舵瘝)銆 2. 鍦ㄦ枃瑷鏂囦腑鏈夊摢浜鍙ゆ枃鍖栧父璇 鏂囪█鏂囦腑鐨勬枃鍖栧父璇 鏂囩珷鏉ユ簮:缃戝弸鎻愪緵 鐐瑰嚮鏁:441 鏇存柊鏃堕棿:2008-7-6 16:14:29 涓銆佺涓惧埗...
  • 浜斿鏂囧寲甯歌瘑鏈夊摢浜
    绛旓細绗竴鍚嶃婃槗缁忋嬫鏃犵枒闂紝鎺掑湪绗竴鍚嶇殑灏辨槸涓囩粡涔嬬鏄撶粡銆傚叾瀹炴槗缁忎笉鏄寚涓鏈功锛岃屾槸鎸囪繛灞便佸綊钘忋佸懆鏄撲笁閮ㄦ槗涔︺傚彲鏄埌浠婂ぉ鍓嶄袱閮ㄦ棭宸插け浼狅紝灏卞彧鍓╀笅涓鏈懆鏄撱傞亾寰风粡鏄槬绉嬫垬鍥芥椂鏈熺殑鑰佸瓙鎵钁楋紝鍙堝彨鍋氶亾寰风湡缁忔垨鑰佸瓙浜斿崈鏂囷紝鏄腑鍥鍙や唬閬撳鍝插鎬濇兂鐨勯噸瑕佹潵婧愩傚畠璁鸿堪浜嗕慨韬紝娌诲浗锛岀敤鍏碉紝鍏荤敓涔...
  • 鍙や唬鏂囧寲甯歌瘑涔嬨愪簲瑷璇楃殑璧锋簮鍜銆婂彜璇楀崄涔濋銆嬨
    绛旓細5銆佷笢鏅嬪崡鍖楁湞璇楁瓕缁忓巻浜嗙巹瑷鈥斺斿北姘粹斺斿浣撶殑鍙樺寲杩囩▼銆 6銆佸崡鍖楁湞鏂囧鐨勪富瑕佹垚灏辨湁:灞辨按璇楃殑鍏磋捣,鎷撳睍浜嗚瘲姝岄鏉;鏂颁綋璇楀鍙や唬璇楁瓕鐨勬牸寰嬪寲濂犲畾浜嗗熀纭;椴嶇収鍙戝睍浜嗕竷瑷璇,鍦ㄩ鏉愬拰璇楁瓕褰㈠紡涓婇兘鏈夊紑鍒;鏂囧鐞嗚澶氭湁寤烘爲,鍑虹幇浜嗐婃枃蹇冮洉榫欍嬨婅瘲鍝併嬭繖鏍风殑鐞嗚钁椾綔;楠堟枃鍙婂皬璇撮兘鏄柊鐨勫紑鍒;钀х粺缂栭変簡鎴戝浗绗...
  • 鏂囧寲甯歌瘑鐨勯棶棰
    绛旓細1.鍏充簬鏂囧寲甯歌瘑鐨勭畝鍗曢棶棰 銆愬叚椤恒戣皳鍚涗箟銆佽嚕琛屻佺埗鎱堛佸瓙瀛濄佸厔鐖便佸紵鏁傘婂乏浼犅烽殣鍏笁骞淬:鈥滃悰涔,鑷h,鐖舵厛,瀛愬瓭,鍏勭埍,寮熸暚,鎵璋撳叚椤恒傗濄婂寳鍙猜峰皦鍏冧紶銆:鈥滅劧浜斿瓭鍏『,澶╀笅涔嬫墍鍏,鎰块櫅涓嬮噸涔,浠ュ寲鍥涙柟銆傗濆攼 鏉庨倳 銆婂厲宸炴洸闃滃幙瀛斿瓙搴欑銆:鈥滃叚椤哄媰鍏,鍥涚淮鍋曚綔銆傗 銆愪簲鏁欍1.浜斿父涔嬫暀銆
  • 鍙や唬浜绀兼寚浠涔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绀间华鎬荤О銆備互绁涔嬩簨涓哄悏绀硷紝涓ц懍涔嬩簨涓哄嚩绀硷紝鍐涙梾涔嬩簨涓哄啗绀硷紝瀹惧涔嬩簨涓哄绀硷紝鍐犲涔嬩簨涓哄槈绀硷紝鍚堢О浜旂ぜ銆傚悏绀硷細鍚夌ぜ鏄簲绀间箣鍐狅紝涓昏鏄澶╃銆佸湴绁椼佷汉楝肩殑绁鍏哥ぜ銆傚槈绀硷細鍢夌ぜ鏄拰鍚堜汉闄呭叧绯汇佹矡閫氥佽仈缁滄劅鎯呯殑绀间华銆傚绀硷細瀹剧ぜ鏄帴寰呭瀹箣绀笺傚啗绀硷細鍐涚ぜ鏄笀鏃呮搷婕斻佸緛浼愪箣绀笺...
  • 鍙や唬鏂囧寲甯歌瘑浜旇胺
    绛旓細1.鏈夊叧鈥滀簲璋封鐨勬枃鍖栧父璇 姘戜互椋熶负澶,椋熶互瀹変负鍏 浜旇胺甯歌瘑 浜旇胺鍗崇矡銆佽眴 銆侀夯銆侀害銆佺ɑ銆 鍙や唬鎵鎸囩殑浜旂璋风墿銆傗滀簲璋封,鍙や唬鏈夊绉嶄笉鍚岃娉,鏈涓昏鐨勬湁涓ょ:涓绉嶆寚绋汇侀粛銆佺ǚ銆侀害銆佽徑;鍙︿竴绉嶆寚楹汇侀粛銆佺ǚ銆侀害銆佽徑銆備袱鑰呯殑鍖哄埆鏄:鍓嶈呮湁绋绘棤楹,鍚庤呮湁楹绘棤绋汇傚彜浠g粡娴庢枃鍖栦腑蹇冨湪榛勬渤娴佸煙,绋荤殑涓昏...
  • 扩展阅读:中国文化1000个常识 ... 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 文化常识大全200个 ... 与二有关的文化常识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必背 ... 与五有关的文化知识 ... 高中文化常识3000个 ... 与五有关的常识 ... 中国传统文化中跟五有关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