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范文有哪些

所谓“对联”,当出自唐代,不会迟于晚唐。因为在初唐与盛唐之际,律诗已完全定型,不管是五律还是七律,都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对联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故事相关内容推荐↓↓↓
名人实现梦想的故事

简短励志的小故事

感动人心的故事

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

名人读书的故事

对联故事1
话说朱元璋定都南京那一年的春节之前,他下旨让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迎新年。可正当大家忙着过节的时候,不想却因春联出了一桩官司。消息传到朱元璋耳朵里,朱元璋勃然大怒,说:“写春联、迎新年是朕的旨意,今天居然闹起官司来了,这还了得?快快传旨,朕要移驾知府衙门亲自审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时的南京城设有应天府,朱元璋没有惊动百姓,暗中到了知府衙门,换上知府的官服,端坐公堂,将惊堂木拍得震天响,说:“呔!速带原告、被告!”
不一会儿,衙役带上来两个人。
朱元璋发问:“你们谁是原告,谁是被告?”
“禀老爷,我是原告,他是被告。”跪着的两个人同时指着对方回答。
朱元璋一听,心里翻腾开了:看样子,这案子还挺棘手。不过既然是“春联案”,不妨先以春联开场。想到这里,他一指堂下其中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说:“你听着,我这里有一上联,若是对不出来,休怪本官大刑伺候。且听这上联——‘云锁高山,哪个尖峰突出’。”
秀才头脑也活,一眼瞧见一缕阳光从大堂旁边的漏光处射进来,便立刻说:“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朱元璋心里想:话中有话,事出有因。他又把惊堂木一拍,说:“你们都自称原告,公堂之上岂容混淆?今日众目睽睽之下,谁说得有理,谁就是原告。秀才,你所告何事,一一道来。”
秀才说:“青天大老爷,小的遵照当今皇上圣旨,在街坊设摊写对。小的写对有个讲究,不求之乎者也,事主想啥、说啥、要啥,小人就写啥,一文钱一副对子。”
秀才的话让朱元璋觉得有点意思,忙问:“快说,都写了些什么?”
秀才指着大堂外旁听的人群说:“口说无凭,证人都在外头,大人可以传唤他们。”
只见陆陆续续走进来几个证人,第一个说:“大人,小的开茶馆又开酒店,想让秀才给写一副招呼人家喝茶、喝酒的对子。秀才一挥笔就写好了,写的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第二个说:“大人啊,我儿子娶了媳妇以后,婆媳间总是吵呀闹的,儿子呢,夫妻一口气,常常与老母翻脸??我想让秀才写一副对子劝一劝,讨个吉庆。秀才善解人意,马上写了一副,说的是‘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母何以逆,愿尔辈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母’。”
第三位看穿着打扮有点像农民,说:“老爷,小的姓李,妻子姓龚,所生一子,听了算命的话,自幼姓宋;娶了一个儿媳妇,姓庞。我想要写两副对联,一副体现皇帝对百姓的好处,一副要说明我家四姓。秀才写的第一副是‘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第二副是‘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龚庞两女眷,龙首龙身’。才花了我两文钱,好着呐!”
眼见每一副对联都在称赞皇恩浩荡,朱元璋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对秀才说:“这都写得好好的,还告什么状呀?”
秀才从怀里取出一副对联,指着商人说:“大人,我要告他平白无故讹诈人。”
朱元璋对商人说:“大胆被告,何故讹诈他人?”
商人吓得跪地磕头,说:“大人明察,小人冤枉!”
朱元璋说:“你有冤情?快快说来。”
商人说:“老爷,小人姓陆名金山,原本想皇恩浩荡,借着逢年过节的机会沾一沾春联的光。小人家里开酒坊,又开醋坊,还养着许多猪,怎奈家里老鼠特大,就邀秀才上门写一副对联。当场言明,写得称心如意,我双手奉上一两纹银;若写得不称我心,他赔我一两纹银。如今,他对联写得不好,按理赔偿,怎么能说我讹诈他呢?小人要告他诅咒小人。老爷手中的对联就是证据,望老爷明察。”
朱元璋拿着对联左瞧右看好一会儿,对商人说:“你念来听听,他怎么诅咒你的?”
商人念道:“‘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瘟;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这不是诅咒是什么?望大人为小人做主。”
朱元璋问秀才:“你是这个意思吗?”
秀才说:“是他自己断句念错了,怎么能说我诅咒他呢。”
朱元璋说:“那你再念一遍听听。”
秀才念道:“‘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瘟;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一副春联两种解读,听审的、看审的都等着朱元璋判案。这时候,朱元璋的心里又翻腾开了:嘿!都是原告,又都是被告,这种案子,连宋朝的包公都没有审过哩!朕要胜过清官包拯了。他看一眼陆金山,问道:“现在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陆金山回答说:“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现在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全望大人公断。”
这是稀罕事,又是公审,看的人很多。有人在门外大声说道:“这秀才挺对人心思的,想我做鞋、卖鞋都快三年了,还没赚过大钱,本想也写一副对联讨个吉利,不想他却被陆老板拉去了,如今他缠上了官司,我找谁写去呀?”
朱元璋本来就喜欢对联,也写过对联,听鞋匠议论,心里早就痒痒得难受了,马上接过鞋店老板的话茬儿说:“好吧,你的对联由我写,写完再判案。”
说着,磨得墨浓,醮得笔饱,朱元璋当庭写道: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莫要纠缠小弟;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出财神来,不妨照看晚生。写毕,将笔一搁,重新拍起惊堂木,喝道:“被告陆金山,你可知罪?”
陆金山也在看着写对呢,闻声立即又俯伏在地:“大人开恩,小的不知有罪。”
朱元璋说:“古人云,上谓风,下谓俗,当今皇上开一代新风,天下百姓闻风响应。这写一副春联,讨一份吉利;讨得吉利,心生喜悦;人有喜悦,家庭和睦;家庭和睦,百姓安康;百姓安康,百业兴旺;百业兴旺,天下太平。可你陆金山,竟然无事生非,打起春联的坏主意。”
陆金山磕头都没劲了,瘫在那里像一堆泥。
朱元璋继续说:“本案黑白分明、是非清楚,原告摆摊写春联,一为歌颂皇恩,二为百姓吉利,三为养家糊口,按照常理,不存在诅咒心思。倒是陆金山,先有邀请上门写对的举动,继有高价付酬的承诺,还有违约索赔的约定,尽管也在口口声声说着赞皇恩的话,话里始终难掩讹诈的不轨用心,更有索讨不成,告状打官司的恶行,真相面前又不肯自省,末了又不知罪在何处,这种人,不惩不治难以安民心。如今春节将临,特判决如下:被告陆金山,免打二十大板,罚银五两,以儆效尤!”
判词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堂上堂下一个劲地喝彩:“好,知府大人判得好!”
说话间,朱元璋一甩手,脱下了官服。这一脱,黄色的龙袍在众人的眼前闪闪发光,众人这才知道审案的原来就是当今皇上,连忙高呼“皇上英明”。
这样,新年写春联的风俗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朱元璋亲自审理春联案的故事也同时传了下来。
对联故事2
清朝晚期,吏治腐败,买官卖官成了风气。有一个姓朱的落第秀才家境不错,就拿钱买了一个七品县令,被朝廷发往湖南长沙县任职。
朱知县是八月初上任。中秋节的前一天,他谎称是自己四十岁生日,在离县衙不远的东园酒店摆下酒席,发下请帖,请长沙县所属各乡的乡长都来赴宴。说是借过生日请大家聚一聚,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朱知县过生日是假,借机捞钱才是真。你想嘛,祝寿加上贺节,谁好意思空着手去?内中还有一些想攀高枝的人,正想着如何跟新来的县长套近乎哩,现在接到了请柬,自然是喜出望外,马上封了厚厚的红包,或者带了贵重的礼物,厚着脸皮请朱大人笑纳。
朱知县设宴的目的就是为了敛财,对乡长们送来的现金和物品照单全收,汇总起来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是,按照礼单清点人数,善化乡的孙乡长怎么没送分文?朱知县就向师爷打听孙乡长的情况。这个人难道有什么背景?不然的话怎么会一毛不拔!师爷习惯了这些,最会息事宁人,就说孙乡长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一时糊涂忘记了送礼也是有可能的。朱知县收礼一个也不能少,就指派师爷过去给孙乡长提个醒,现在去还来得及,开宴的时间可以向后推。
孙乡长是个犟脾气,师爷刚透出那么点意思就被他顶了回去:“他朱知县是四十岁,我老汉已经六十开外,按年龄我是他的长辈,哪有长辈拿着红包给晚辈祝寿的道理?呸!”师爷不好把这话学给朱知县听,就说那老糊涂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谁肯借钱给他?开席吧,别耽误了你的吉日良辰。
眼见日已过午,朱知县只好宣布开席。大家跑了不少路,早已饿坏了,抄起筷子就吃,端起酒杯就喝。尤其是那个“六十岁开外”的孙乡长,竟是一个大饭桶,吃起来犹如风卷残云一般。朱知县强忍不快,换上笑脸说道:“诸位,干喝无趣,咱们玩个对联游戏怎么样?我先出个上联,不管哪个能对出下联,就算我输了,那我就自罚三碗给大家助兴。”
既然东家这样提议,大家只好放下筷子附和说好。
朱知县自然是胸有成竹,一字一板地吟道:
园门不紧,蹦出孙悟空,活妖怪怎能善化。
这个上联是什么意思?大家面面相觑,迟迟没人能对上来。
朱知县说:“对不上来等于大家输了,每人罚酒三碗。”
不料孙乡长“呼”地站了起来,说:“朱知县也太小看人了吧!园门是个地名,就是咱们吃酒的地方;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一个人物,大家耳熟能详;活妖怪自然是骂孙猴子的;善化是一个乡镇,就是老朽我管理的地方。就这样一个上联,怎么对不上来?你听好了!”说罢吟道:
湘水甚清,浮来猪八戒,死畜生流落长沙。
大家听了,仔细品味,这上下联原来在打架斗嘴,朱知县开骂在先,孙乡长还击于后,针锋相对,而且孙乡长还占了上风。
朱知县本想借着出联的机会出口恶气,没想到反被孙乡长给骂了,一时气得脸色发白,半天说不出话来。偏偏孙乡长不依不饶:“我对出了下联,你快把罚酒喝了!”
朱知县心中有气,一碗酒还没有喝完,就醉成一堆烂泥,看上去真像个“死畜生”。
对联故事3
民国年间,朗州乡下的赵家村里有个铁匠叫赵青山,两口子膝下有一独生女儿叫宝翠,是个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女,又读过书。宝翠十七岁这年,爹妈相中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孩子,想把她嫁出去,可宝翠不答应,说爹妈老了谁管,所以她想招个上门女婿。当爹妈的劝了几次,可女儿说什么也不应,青山两口子感动之余也只好依她。
常言道:师徒如父子。青山和老伴一商量决定在四个徒弟中招一个女婿。宝翠也同意,可她同几个师兄感情都不错,也晓得师兄们都喜欢她,不想招一个伤了另外三个人的心。当爹的说那就由他挑,女儿也不同意。又怕落选的师兄说爹偏心,所以她想出一联,谁对上了就招谁。
“好办法!”当爹的一高兴马上就把女儿招婿的事对徒弟们说了,但没说女儿如何挑,挑谁。喜得几个徒弟抓耳挠腮,谁不想当师父的乘龙快婿得个美人呀!
这天,当爹的陪女儿去了铁匠铺,对徒弟们说宝翠要当着他们的面出一个上联,谁对得出来、对得好,就招谁当女婿。问徒弟们怎么样?徒弟们你看我我看你,只好同意。
这时,宝翠见大师兄用钢钳夹住烧红了的铁块在铁墩上锤打,就问他打的是个什么东西,大师兄说是打的一把铲子。宝翠灵机一动就对众师兄出了上联:
铁锤打铁铲铁打铁
师兄们听了一惊!这一联说的就是他们干的这一行,可想了好一阵谁也没答出来。
“这样吧!”宝翠说,“我给师兄们三天时间,谁先对上了我招谁。如果对不上来我再出一联。”说完就笑嘻嘻地走了。
一晃三天过去了,几个师兄弟谁也没有对出来。因为师妹出的这一联很怪,八个字中有六个字是“金”字旁,要想对出来,除非下联的八个字中也要有六个字用上同一个什么旁,而且那联上的各个字之间又含有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的意思??这也太难了。
恰好这一天,林家来了一老两少三个木匠,父子仨是赵青山请来维修房子的。林家的小楼房有几根檩条因长期漏雨朽了,要换新的。
谁知,当几个小铁匠为答不出师妹出的上联愁眉苦脸时,老木匠的小儿子小木匠问他们出了啥事。大师兄就说出了师妹出联招婿的事。
小木匠听了去问赵青山,他可不可以参加应对,赵青山说行。但小木匠却笑了笑说,可不可以先见一见他的女儿。宝翠在楼上听到这话就生气地出来了:“你担心我是个丑八怪?”小木匠一见宝翠眼睛就亮了:“请姑娘出联吧!”宝翠见小木匠一表人才,气也消了,心里一高兴就把那句让师兄们对的上联念了一遍。
不料小木匠只看了一眼要修的楼房吟道:
杉木修杉楼杉连杉
“好!”赵青山高兴地一拍老木匠,“对得好、对得好!老哥,看来俺闺女和你家小儿子有缘啊!哈??”
“慢!”不料宝翠连忙拦住了,“他家是木匠,咱家是铁匠,小木匠能对出来这是巧合,不一定有真才。事不过三,如果我再出两联,他对出来了一切由爹做主。”
“好!”赵青山高兴地问小木匠:“小哥意下如何?”小木匠一笑:“请姑娘出联吧!”
宝翠在走廊上边走边想,忽然看见了村外的一条河,灵机一动吟道:
清溪潺潺浊河滚滚海涌浪
呀!众人一惊,好联啊!溪水流到河里、河水流到海里,每一个字都沾“水”,这小木匠能对得出来吗?
小木匠也吃了一惊,心想自己跟教私塾的爷爷学了几年作对子,难道今天要败在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孩子手里?可他一时又想不出如何应对,心里一急也学宝翠那样装作在思考的样子踱来踱去??
这时,他瞥见了打铁间里的火炉,心里一动,叫了声“有了”,不禁脱口而出:
灶炬灿灿炉焰炀炀灯燃烽
小木匠吟完,楼下鸦雀无声,楼上的宝翠也愣了,看样子都在思考这副对联到底如何。
“小木匠!”宝翠对那个小伙子说,“算你对上了。但这是我家打铁的火炉启发了你。别高兴得太早了,本姑娘还有第三联呢!”
“那你就出联吧!”小木匠忐忑不安,不知宝翠又要出什么怪联。
果然,随着一阵风过,楼边的枫树叶发出了响声,只见宝翠手掌一合叫了声:“有了!”
东风西风南风北风,东南西北四季风,风送风风迎风,风送风迎天地变
啊!众人大吃一惊!
这么长的一联,耳朵里净是风呀风地如何对呀?谁知小木匠听了却喜出望外,因为他看到了村外的一座山。于是马上吟道:
山变水变天变地变,山水天地无穷变,变促变变演变,变来变去坦途通
“对得好!”忽然,门外走进来村学堂的姚老先生,朝赵青山打了一拱说,“赵老板,我在门外听了许久,宝翠姑娘和小木匠真乃天作之合。若不嫌老朽才疏学浅,到你招婿那天老朽愿送副婚联来喝杯喜酒,不知意下如何?”
“好,好!”赵青山大喜,看着女儿,“宝翠,你看??”
“全凭爹爹做主。”宝翠脸一红钻进闺房里再也不出来了。
对联故事4
相传明弘治年间,朝廷里出了刘、李、谢三位贤相,其中一位是名气广播家乡的历史名人。他就是浙江余姚人民赞颂的谢阁老。
谢阁老,单名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东山乡人。他为官清廉,敢作敢为,自明成化十一年中状元曾先后成为三朝帝王之师,历经四朝,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尤其精于诗赋联语,不但满朝文武望尘莫及,就连前朝宪宗和当朝孝宗两位皇帝也自叹不如。
明弘治八年的深秋,孝宗皇帝卧病在床,命谢迁陪同太子朱厚照到外面去体察民情。他俩及随从人员奉旨来到河北怀来县微服察访。这一天,他俩不带随从,徒步来到南山堡附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天公不作美,中途遇到一阵秋雨,因而误了归程。眼看已到傍晚时分,他俩只好找一户人家投宿。这家户主是一位年约八旬的老妇人,虽已满头银发,却依旧耳聪目明。她弄清客人的来意后就说:“客官想吃饭借宿可以,但得答应我一个要求。”太子思忖:乡间老妇,无非是想得到一份殷实的回报,多给些银两不就是了。于是他回言道:“老人家,你要多少银两尽管吩咐。”没想到老妇人的要求却是要客人对出她的上联。对得好,自然是丰盛的农家菜和暖和的被褥;倘若对不出?老妇人笑着说:“那就怨不得我小气,只好请两位客官另寻他处了。”
令阁老和太子吃惊的不是续一句下联,而是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居然有这样的人物。两人也很想知道这位老妇究竟有多少学问,于是阁老开言道:“那就请老人家出题吧!”老妇人当即毫不客气地说了上联:“客官寄寓寮家寒宵寂寞。”
太子听罢,喜形于色,道:“妙!妙!”原来,明朝的历代帝王、太子都擅长楹联,这大概是对联天子朱元璋的遗传吧!老妇人的上联不仅将他俩乡间借宿的情景融进对联,还歉言自己一户小小农家,客官未必能习惯“寒宵寂寞”,最令人称奇的是上联十个字全是“宝盖头”,毫无疑问,下联也必须是相同的偏旁。
尽管太子搜肠刮肚,一下子到哪里去找合适的下联呢!他只好用眼神求教于恩师。太子的举动,阁老当然心领神会,只见他不紧不慢地向老妇人行了一礼,从容地道出了一句下联:“謇宦安宁富室宇宙宽宏。”他的下联一对,老妇人脸上顿时浮现出惊讶的笑容,她原以为两位只是过往的客商,没想到居然还识文断墨,连说:“今日大人远道来访,令寒舍蓬荜生辉啊!”阁老疑惑地问道:“老人家,我俩不过是在县衙里当当差,您凭什么理由肯定我们是当官的呢?”老妇人坚信自己的眼光,摇摇头说:“地方官吏?不像。我们怀来的州府县吏只有贪官,没有謇宦,而且几乎全是草包,根本无人能领会我刚才这句上联。你竟能随口念出一句下联,并且毫无堆砌斧凿之痕,实在令老身佩服,今日既遇大人登门,又有幸碰到联坛高手,失敬!失敬!”站在旁边的太子也对恩师的下联非常赞赏,对句十个字同样全是“宝盖头”,内容不但隐约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还透露出坦荡的襟怀、宽宏的气度。
阁老见老妇人只有赞许之词,还没有让他俩进门的意思,于是上前躬身一礼道:“敢问老人家,现在能否让我们进屋?”经阁老一提醒,老妇人才意识到刚才出题考客人时,还把客人挡在墙门外没让进院子呢!她满脸羞愧地赶紧把他俩迎进客堂。当阁老和太子一进门,老妇人客气地又是让座又是敬茶,要他俩原谅她刚才的怠慢。家人更是杀鸡宰羊,温酒备菜,忙得不亦乐乎!
晚饭后,两人借拉家常的机会向老妇人了解当地的民情,让当今太子听到了在宫殿中难以听到的百姓心声。事后,老妇人才知道那晚借宿的便是当今的太子和宰相,心里难免有一种诚惶诚恐之感。
对联故事5
张豆豆最近喜欢上了唐诗,准备坐着时空穿梭机去唐代旅行一番。但是他拿不定主意该在什么地方降落,于是去问李乐乐。李乐乐说:“那还用问吗?当然要降落在黄鹤楼!”
张豆豆不解:“为什么?”李乐乐说:“因为唐代诗坛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平生不登黄鹤楼,就称诗人也枉然!’所以唐朝的大小诗人们,一辈子肯定要去一趟武汉的黄鹤楼,如果不去的话,以后自称诗人肯定会让大家笑掉大牙的。”
张豆豆来了兴致,忙说:“乐兄,快给我讲讲,黄鹤楼上都有什么好故事,我要快点去黄鹤楼,说不定太白兄正在那里等着我呢,哈哈!”李乐乐略一思索,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因为李白是名满天下的诗仙,人人都想见他,而黄鹤楼又是天下诗人必去的地方,所以经常有诗人图个方便,邀请李白去黄鹤楼饮酒。李白是个酒鬼,只要听见“酒”字就坐不住了,当然逢邀必去。去了之后喝完酒,大家要分手的时候自然依依不舍,李白的诗情就上来了。所以李白在黄鹤楼留下了多首送别诗,其中最有名的一首送别诗,乐豆们知道是什么吗?哈,当然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咯,大家都知道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看看这首诗,写得真是无限深情,离别的眼泪都掉进江里了。哎哟,太白兄好多情啊!不过,我们最最浪漫最最飘逸的大诗人太白兄去黄鹤楼也有不爽的时候。话说这一天,李白又登上了黄鹤楼,面对着楼上楼下的美景,诗仙自然诗情大发,于是从怀里掏出一支毛笔,准备在墙上写诗。不料李白一抬头,吓了一大跳,只见墙上已经有了一首诗,诗名为“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一读之下,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天呐,这是谁啊?把这么牛的诗写在这里,还让不让人活了?叹息良久之后,李白擦干眼泪,把毛笔一扔,走下楼去,边走边喃喃自语:“哎,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啊,不会吧,诗仙也有如此失意的时候啊?看来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
这个令李白为之搁笔的崔颢虽然诗风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但是好像没怎么听说过呀?是啊,史书上记载并不多哦,作品也很少。
不过,这一首《登黄鹤楼》在《唐诗三百首》中名列七律第一耶,这足以让他名传千古了。
哇,真牛啊!李乐乐讲完了,张豆豆说:“我准备去黄鹤楼了!我要常驻那里!一定要等上李白!我一定要陪他大喝一场!没准儿太白
兄一高兴,就会写一首《黄鹤楼送张豆豆之21世纪》,那我就在文学史
一举成名了,耶!”



  • 鍙や唬缁忓吀瀵硅仈鏁呬簨鏈浠涔?
    绛旓細鍚屾潙涓浣嶇┓绉鎵嶇湅浜瀵硅仈锛屾矇鎬濅簡涓浼氫究绂诲幓浜嗐傜浜屽ぉ涓澶ф棭锛屾潕璐富鐨勯棬鍓嶅洿婊′簡涓澶х兢鐪嬬儹闂圭殑浜猴紝浠栦滑鏈夎鏈夌瑧锛岃璁虹悍绾凤紝澶у閮界О璧為亾锛氣滄敼寰楀ソ锛屾敼寰楀ソ锛佲濋棬澶栧惖鍤峰0鎯婂姩浜嗘潕璐富锛屼粬浠ヤ负浜轰滑鍦ㄧО璧炰粬鐨勫鑱旓紝蹇欐墦寮澶ч棬锛屼竴鐪嬮棬涓婄殑瀵硅仈锛岀珛鏃舵皵寰楁槒鍊掑湪闂ㄥ墠鐨勫彴闃朵笂銆傚師鏉ワ紝鏉庤储涓婚棬涓...
  • 璋佸府鎴戞壘涓叧浜瀵硅仈鐨勫彜浠鏁呬簨,绫诲鏁伴噺瓒婂瓒婂ソ,鏈濂芥槸涓娈典竴娈电殑...
    绛旓細鑻忓皬濡规槸涓コ瀛,浣涘嵃鐭ラ亾濂逛粠鏉ヤ簤寮哄ソ鑳,涓庝汉瀵硅仈浠庝笉鏈嶈緭,杩欐灏遍変簡杩欎箞涓鍓厖婊¢粍鑹叉儏璋冪殑鎯抽艰嫃灏忓鏃犳硶寮鍙,璋佹枡鍒拌嫃灏忓浠庢潵椤界毊澶ц儐,鏃╁拰濂瑰摜鍝ュ杩囩被浼肩殑鑱旇,鏍规湰灏变笉瑙夊緱鎬庢牱,铏界劧寮濮嬮毦鍏嶆湁浜涜劯绾,浣嗕竴鎯冲埌浣犲嚭瀹朵汉閮芥暍璇,鎴戝張鏈変粈涔堜笉鏁㈣鐨,渚垮閬: 鈥滀簩鎲庡悓姒,棰犲掑洓涓厜澶淬傗 浣涘嵃杩炶繛...
  • 鍙や粖瀵硅仈鏁呬簨闆嗛敠
    绛旓細娓呮湞鏃跺欙紝瑗挎箹鐨勫喎娉変涵涓婏紝鎸傛湁涓骞瀵硅仈锛氭硥鑷嚑鏃跺喎璧凤紱宄颁粠浣曞椋炴潵銆傛垔杈颁節鏈堬紝娓呮湞鏈夊悕鐨勬枃浜轰繛妯惧拰浠栫殑濡诲瓙鍒伴鏉ュ嘲涓嬫父鐜╋紝鍧愬湪鍐锋硥浜竟浼戞伅锛屾璧忚繖骞呭鑱斻傚瀛愮湅浜嗕竴浼氬効锛岃姹備繛妯捐繘琛岃В閲娿備繛妯炬妸鍘熸潵鐨勫鑱旀敼浜嗕袱瀛楋紝浣滀负鍥炵瓟锛氭硥鑷湁鏃跺喎璧凤紱宄颁粠鏃犲椋炴潵銆傚瀛愬珜鏀瑰緱涓嶅ソ锛岀珛鍗宠〃鏄庤嚜宸...
  • 鎴戝拰鏄ヨ仈鍐欎綔鏂
    绛旓細瀹炲湪鏃犱粠鐭ユ檽绗竴鍓槬鑱斿啓鐨勭┒绔熸槸浠涔堜簡,涓嶈繃閭f椂濂借薄杩樹笉鐢氬叴鐢ㄧ孩绾.鏈鏃鐨勬槬鑱鍙绗,鏄剧劧,妗冩湪鍒剁殑鈥斺旈┍楝.杩樻湁涓涓浉鍏崇殑浼犺.鍚庢潵鍒颁簡钄′鸡鐨勫勾浠e惂,浜轰滑鎵嶇悍绾锋崲涓婇婊$绂忕殑鍠滃簡鏈辩孩鈥斺斿瀵ユ暟璇,鍐欏敖浜嗗灏戠绂忎笌鏈熷緟! 鍙堟湁璁歌澶氬鐨勫皬鏁呬簨閲屾崕甯︿簡鏄ヨ仈:绁濇灊灞卞嚟閭d竴鐐瑰阀鎯冲嚑绗斿ソ瀛楄禋浜嗗灏戦摱瀛...
  • 瀵硅仈灏鏁呬簨!!!鎬!!!
    绛旓細瀵规,鏈変汉涔﹁仈鍢蹭箣:鍨傚笜寤夸綑骞,骞村勾鍓插湴銆傚皧鍙峰崄鍏瓧,瀛楀瓧娆哄ぉ銆 鍗佸叚 鑻忔槅鍚嶄笐鏉ㄤ笁鍦ㄦ紨鐧借泧浼犳椂,璁藉埡浜嗘潕楦跨珷鐨勫崠鍥借涓,鍚庤鏉庤揩瀹宠嚧姝汇傝浼楀崄鍒嗘皵鎰ゃ傛湁浜哄啓浜嗚繖鏍蜂竴鍓瀵硅仈:鏉ㄤ笁宸叉鏃犺嫃涓;鏉庝簩鍏堢敓鏄眽濂搞傛潕楦跨珷鎺掕绗簩,鏁呯О鏉庝簩鍏堢敓銆 鍗佷竷 淇炴洸鍥惡濂虫父瑗挎箹鐏甸殣瀵,瑙佸喎娉変涵鏈変竴鑱,淇炶交澹板康閬:娉夎嚜...
  • 瀵硅仈鐨勫皬鏁呬簨
    绛旓細鍏充簬瀵硅仈鐨勫皬鏁呬簨(涓) 鏄庝唬鏂囧瀹舵潹鎱庡辜骞存椂鎵嶆濇晱鎹凤紝鍑鸿█涓嶅嚒銆傛湁涓骞村厓瀹佃妭锛屾潹鎱庣殑鐖朵翰澶у瀹惧锛屽綋澶滄伆閫箤浜戞弧澶╋紝涓嶈鏄熸湀鍏夎緣锛屾湁浣嶆潵瀹究鍑轰竴鑱旈亾锛氬厓瀹典笉瑙佹湀锛岀偣鍑犵洀鐏负灞辨渤鐢熻壊銆備紬浜烘媿鎺岀О濡欙紝鍙竴鏃堕棿绔熸棤浜虹画鍑轰笅鑱斻傛鍦ㄤ负闅句箣闄咃紝鏉ㄦ厧鎯冲埌褰撳ぉ鎭板ソ鏄儕铔帮紝鍙堝惉鍒伴殧澹佷紶鏉ラ樀闃...
  • 瀵硅仈:鍙や唬鏈夎叮鐨瀵硅仈鏁呬簨
    绛旓細涓嬭仈锛氱敓鐨勫効瀛愰兘璐笺傝佸お澶樊涓鐐规皵鏄忚繃鍘伙紝鍥涗釜鍎挎掔洰鍦嗙潄锛岃鎻嶇邯鏅撳矖锛岀邯鏅撳矚鍙堝枬浜嗗嚑鍙h尪鎵嶅紑鍙o紝浣犵殑绾稿お鐭簡锛屾垜鐨瀵硅仈杩樻病鏈夊啓瀹岋紝璇峰姞绾搞傚浜哄張鎷挎潵绾革紝绾檽宀氱户缁啓涓婅仈锛氳繖涓﹩濞樹笉鏄汉锛屽ぉ涓婄帇姣嶄笅鍑″皹銆傚師鏉ヨ佸お澶笉鏄汉鏄锛岃佸お澶枩绗戦寮锛屽悗鍙堢户缁啓涓嬭仈锛氱敓鐨勫効瀛愰兘鏄醇锛屽伔...
  • 鏄ヨ仈鐨勬晠浜40瀛楀嵆鍙
    绛旓細杩欏壇瀵硅仈杩橀厤浜嗏滅湅鍒瀛愨濈殑妯壒銆傗滅湅鍒瀛愨濅笁瀛楃敤寰楀ソ锛屼竾涓閫煎緱鏃犺矾鍙蛋锛屼笉鏄嚜鏉锛屽氨鏄潃浜恒傛寜鏃ф椂浠g殑鎯緥锛屾槬鑱斾竴璐村嚭锛岃鍊虹殑灏变笉鑳藉啀瑕佽处浜嗭紝鍙兘鎶婂哄姟鎺ㄥ埌涓嬩竴骞淬3銆佷袱鍓鐗鐨勬槬鑱 1锛夋竻浠e畞娉㈡湁浣嶈憲鍚嶇殑鑰佷腑鍖伙紝鍚鑼冩枃鐢紝浠栧氨鍐欒繃涓ゅ壇濂囩壒鐨勬槬鑱斻備竴鍓创鍦ㄨ嚜瀹跺ぇ闂ㄤ笂锛屾洶锛 ...
  • 鍏充簬瀵硅仈骞介粯灏鏁呬簨
    绛旓細鍏充簬瀵硅仈骞介粯灏鏁呬簨  鎴戞潵绛 1涓洖绛 #鐑# 鏌垮瓙鑴辨订鏂规硶鏈夊摢浜?鎵垮悏鍑8580 2022-10-21 路 TA鑾峰緱瓒呰繃2614涓禐 鐭ラ亾灏忔湁寤烘爲绛斾富 鍥炵瓟閲:131 閲囩撼鐜:100% 甯姪鐨勪汉:31.2涓 鎴戜篃鍘荤瓟棰樿闂釜浜洪〉 鍏虫敞 灞曞紑鍏ㄩ儴 涓绌蜂功鐢,鍒版槬鑺備簡,浠栫粰瀹朵腑鍐欎簡涓瀵硅仈,鏄繖鏍风殑:涓婅仈:浜屼笁鍥涗簲,涓嬭仈:...
  • 鍙や唬鏈夎叮鐨瀵硅仈鏁呬簨
    绛旓細绮鹃夊叧浜庡彜浠f湁瓒g殑瀵硅仈鏁呬簨澶у叏 寮曞鏂囷細瀵硅仈锛屾眽鏃忎紶缁熸枃鍖栦箣涓锛屽張绉版ス鑱旀垨瀵瑰瓙锛屾槸鍐欏湪绾搞佸竷涓婃垨鍒诲湪绔瑰瓙銆佹湪澶淬佹煴瀛愪笂鐨勫鍋惰鍙ワ紝瀵逛粭宸ユ暣锛屽钩浠勫崗璋冿紝鏄竴瀛椾竴闊崇殑涓枃璇█鐙壒鐨勮壓鏈舰寮忋備笅闈㈡槸鎴戞暣鐞嗙殑鍘嗗彶涓婃湁瓒g殑瀵硅仈鏁呬簨锛屽笇鏈涘ぇ瀹跺枩娆!銆愬巻鍙蹭笂鏈夎叮鐨勫鑱旀晠浜嬨 銆愭晠浜嬩竴銆戜竴鏃ワ紝瀵...
  • 扩展阅读:对联故事大全100篇 ... 民间经典对联故事 ... 小学生对联故事大全 ... 对联的小故事 ... 最佳10副春联 ...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 ... 结婚对联男方专用七字 ... 名人与对联的故事 ... 对联故事摘抄小学生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