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有哪些

   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一:青鸟传书

  1998年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JP72《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1999北京(二)》纪念邮资片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绿东方”,主图和邮资图内容一致,均为一只色彩斑斓的飞鸟,背景为驿站和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青鸟传书的传说。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二:鱼传尺素

  1990年11月28日,原邮电部发行了J174M《中华全国 集邮 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姑苏驿,边纸图案为古代铜器上的鱼形铭文,这些鱼形铭文,用的是“鱼传尺素”的说法来象征邮政通信。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 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三:烽火传军情

  1994年11月7日,原邮电部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的汉代烽火台遗址,边纸上的文字为1974年在甘肃居延地区破城子烽塞遗址出土的东汉初年《塞上烽火品约》木简上的部分内容,再现了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西北边陲“谨侯望,通烽火”的历史遗迹。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 方法 ,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 报告 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 故事 。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四:黄耳传书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上,信鸽主要被用于军事通信的目的。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视察部下曲端的军队。张浚来到军营后,竟见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他非常惊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队召集到眼前。曲端闻言,立即把自己统帅的五个军的花名册递给张浚,请他随便点看哪一军。张浚指着花名册说:“我要在这里看看你的第一军。”曲端领命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鸽子,顷刻间,第一军全体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到。张浚大为震惊,又说:“我要看你全部的军队。”曲端又开笼放出四只鸽子,很快,其余的四军也火速赶到。面对整齐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队,张浚大喜,对曲端更是一番夸奖。其实,曲端放出的五只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信鸽,它们身上早就被绑上了调兵的文书,一旦从笼中放出,立即飞到指点的地点,把调兵的文书送到相应的部队手中。

  古人传递信息的小故事

  在上林揣鼎编刮妆钙表水勃惊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揣鼎编刮妆钙表水勃惊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邮局的出现

  一般认为,邮局是波斯王居鲁士大帝创立的。居鲁士统治着一个疆土广袤的大帝国,由使者传递书信和信息已经不能适应帝国的需要。为此,他建立了一个由许多驿站组成的邮递行政部门,这便是最早的邮局。这些驿站间隔一定的距离,负责照料每日跑完一站路的驿马。

  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邮政制度,到唐代基本完善。元朝还整顿了连接东西方的驿站传递制度。

  公元前31年,罗马人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仿照这样的机构,建立了公共驿站。站里备有喂足草料的驿马和供过往官员住宿的客房。

  在中世纪,罗马式邮局已经消失,修道院遍布欧洲。修道院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称为撀尥祭瓟的羊皮纸卷进行。第一个修道院在纸卷上写上他们的传言,送达的各修道院再加上他们的传言,从而使纸卷越来越长。例如,传送圣·维落尔修道院院长死讯的纸卷长达9.5米,宽0.25米。人们称之为修士邮局。

  大清邮局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是清代上海地区十三家主要的通邮站之一。经历了民营的信局-外国邮局-文报局-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等不同阶段。他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留存的清朝邮局遗址,也是近代中国邮政历史的缩影。

  1878年(清光绪四年),烟台“华洋书信馆”在周村设立分馆,是为淄博地区大清邮政 机构的前身。1900年底,周村大清邮局开办。1902年,博山二等大清邮局设立,附 设八陡、西冶街2处代办所,并设信柜5处,有村镇信差2人,另有通沂水、王庄信差2人 ,通莱芜、泰安信差4人。1904年,临淄西关广顺号、卫生堂药店设邮政代办处。翌年 ,桓台设三等邮局,张店、索镇设分局。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设在原张店街里东四街,为商家 代办,办理信件和汇兑业务。时周村、淄川、新城(桓台)索镇、张店等局隶属济南总局, 博山、临淄、金岭、淄河等局隶属青州总局。

  辛亥革命以后,“大清邮局”改称“中华邮局”。邮局内部设邮务员、邮务佐、邮差、局役 四级。原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迁至南北街。

  1919年1月,临淄中华邮局在临淄城建立,始为三等邮局,翌年10月升为二等邮局, 乡间设辛店、淄河店、孙娄店、西古城4处分柜。1920年8月设立桓台县邮局(三等局 )、张店邮局(三等局,后升为二等)、周村邮局(二等局)、博山邮局(二等局)。桓台 县邮局在北石桥、曹村扒头桥设信柜,属商家代办。

  1921年,博山邮局增设村镇巡外邮差2人,分南北2路,3日巡行一周。西河、源泉、 八陡、夏庄、邢家庄均设信柜。

  1924年,张店中华邮局改为二等二级局,租用民房3间,经营汇票、保价信、平信。南 定亦设邮政局。

  1926年,张店邮局迁至原张店二马路(今西一路),并增设包裹邮寄等业务。同时在福 胜里、卫固设置信箱,马尚、卫固分别设立邮寄代办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

  1931年,辛店分柜升为辛店邮局。

  1943年,铁山、卫固、石桥设邮政代办所,后改为邮务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

  1945年,张店、南定均为二等乙级邮局。张店邮局配有局长1人,邮务值2人,信差3 人,苦力4人。昌城、马尚亦设有邮政代办所。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中华邮局”即被战时邮局接收。

猜你喜欢:

1. 古代的成语典故大全

2. 古代给朋友书信范文

3. 古代文明礼仪的典故

4.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5. 古代成语典故故事大全



  • 浣犱簡瑙鍙や唬涔︿俊浼犻掔殑鏁呬簨鍚?鍐欎竴鍐
    绛旓細鍙や唬涔︿俊浼犻掔殑鍏告晠涓:闈掗笩浼犱功1998骞10鏈9鏃,鍥藉閭斂灞鍙戣JP72銆婄22灞婁竾鍥介偖鏀胯仈鐩熷ぇ浼毬1999鍖椾含(浜)銆嬬邯蹇甸偖璧勭墖1濂4鏋,鍏朵腑绗笁鏋氣滄儏缁夸笢鏂光,涓诲浘鍜岄偖璧勫浘鍐呭涓鑷,鍧囦负涓鍙壊褰╂枒鏂撶殑椋為笩,鑳屾櫙涓洪┛绔欏拰闀垮煄,琛ㄧ幇浜嗘垜鍥藉彜浠i潚楦熶紶涔︾殑浼犺銆傛嵁鎴戝浗涓婂彜濂囦功銆婂北娴风粡銆嬭杞,闈掗笩鍏辨湁涓夊彧,鍚嶆洶璇忓叞銆佺传鐕...
  • 鍙や唬涔︿俊浼犱箣閫鍏告晠
    绛旓細鐢变簬鏈夐缚闆佷紶涔︾殑鏁呬簨锛屾晠浜轰滑甯稿父浠ラ缚闊炽侀泚鏈侀泚涔︺侀楦裤侀奔闆佺瓑鏉ヤ唬琛ㄤ功淇°4.椴ら奔浼犱功 涔︿俊鍙堢О槌為缚銆侀奔涔︺侀奔绱犮侀奔鍑姐佸弻楸笺佸弻椴ょ瓑銆傞奔涓庝功淇$殑鍏崇郴锛屽彲杩芥函鍒板彜涔愬簻璇椼婇ギ椹暱鍩庣獰琛屻嬶細鈥滃浠庤繙鏂规潵锛岄仐鎴戝弻椴ら奔銆鍛煎効鐑归菠楸硷紝涓湁灏虹礌涔銆傞暱璺绱犱功锛屼功涓珶浣曞锛熶笂瑷鍔犻椋燂紝涓...
  • 鍙や唬浼犻掍功淇$殑鍏告晠
    绛旓細鍙や唬浼犻掍功淇$殑鍏告晠鏈変互涓嬪嚑绉嶏細1. 闈掗笩浼犱功锛氭嵁鎴戝浗涓婂彜濂囦功銆婂北娴风粡銆嬭杞锛岄潚楦熷叡鏈変笁鍙紝鍚嶆洶璇忓叞銆佺传鐕曪紙杩樻湁涓鍙潚楦熺殑鍚嶅瓧绗旇呮病鏈夋煡闃呭埌锛夛紝鏄タ鐜嬫瘝鐨勯殢浠庝笌浣胯咃紝瀹冧滑鑳藉椋炶秺鍗冨北涓囨按浼犻掍俊鎭紝灏嗗悏绁ャ佸垢绂忋佸揩涔愮殑浣抽煶浼犻掔粰浜洪棿銆2. 楸间紶灏虹礌锛氬湪鎴戝浗鍙よ瘲鏂囦腑锛岄奔琚湅浣滀紶閫掍功淇$殑浣胯咃紝...
  • 闄や簡楦块泚浼犱功,浣犺繕鐭ラ亾鍝簺鍙や唬涔︿俊浼犻掔殑鍏告晠?
    绛旓細1銆侀奔浼犲昂绱狅細鎴戝浗鍙よ瘲鏂囦腑锛岄奔琚湅浣滀紶閫掍功淇$殑浣胯咃紝骞剁敤鈥滈奔绱犫濄佲滈奔涔︹濄佲滈菠楸尖濄佲滃弻椴も濈瓑浣滀负涔︿俊鐨勪唬绉般傚攼浠f潕鍟嗛殣銆婂瘎浠ょ嫄閮庝腑銆嬭瘲涓啓閬擄細鈥滃旦浜戠Е鏍戜箙绂诲眳锛鍙岄菠杩㈣竣涓绾镐功銆傗2銆闈掗笩浼犱功锛氳繙鍙ゅ涔︺婂北娴风粡銆嬭杞斤紝闈掗笩锛屽悕鏇拌瘡鍏般佺传鐕曪紝鏄タ鐜嬫瘝鐨勯殢浠庝笌浣胯咃紝瀹冧滑鑳藉椋炶秺鍗...
  • 璇锋壘涓涓湁鍏涔︿俊鐨鍘嗗彶鍏告晠
    绛旓細1.楦块泚浼犱功銆傚浘涓洪缚闆佺殑鏍峰瓙 鎹婃眽涔β疯嫃姝︿紶銆嬭杞斤細瑗挎眽鑻忔鏇惧鍛藉嚭浣垮寛濂达紝鍖堝ゴ杩娇浠栨姇闄嶏紝鑻忔涓嶈偗銆傝鍖堝ゴ鍚涗富鏀惧埌鍖楁捣鐗х緤銆傝嫃姝﹀繊杈辫礋閲嶅崄澶氬勾鍚庯紝姹夋湞涓庡寛濂村拰浜蹭慨濂姐傛眽鏈濆張娲句娇鑺傚埌鍖堝ゴ锛岃姹傛斁鑻忔鍥炴眽锛屼絾鍗曚簬浠嶄笉鎰挎斁浜猴紝璋庣О鑻忔宸叉銆 鍜岃嫃姝︿竴璧峰嚭浣垮寛濂寸殑甯告儬锛屾妸鐪熸儏鍛婅瘔浜嗘眽浣...
  • 鍙や唬浜浼犻淇℃伅鐨勬晠浜40瀛
    绛旓細1銆侀缚闆佷紶涔 楦块泚鏄功淇$殑浠gО锛屾湁鏃朵害浠gО閭掑憳銆備綍浠モ滈缚闆佲濅唬绉颁功淇″拰閭掑憳锛屾函鍏舵簮锛屾眽鏈濇椂锛岃嫃姝﹀嚭浣垮寛濂达紝琚崟浜庢祦鏀惧寳娴峰幓鏀剧緤銆10骞村悗锛屾眽鏈濅笌鍖堝ゴ鍜屼翰锛屼絾鍗曚簬浠嶄笉璁╄嫃姝﹀洖姹夈備笌鑻忔涓璧峰嚭浣垮寛濂寸殑甯告儬锛屾妸鑻忔鐨勬儏鍐靛瘑鍛婃眽浣匡紝骞惰璁★紝璁╂眽浣垮鍗曚簬璁:姹夋湞鐨囧笣鎵撶寧灏勫緱涓闆侊紝闆佽冻涓婄粦...
  • 鍙や唬涔︿俊浼犻掔殑鍏告晠
    绛旓細鍙や唬涔︿俊浼犻掔殑鍏告晠濡備笅锛氶奔闆佷紶涔 鍦ㄦ垜鍥藉彜浠o紝楸奸泚鍜屼功淇℃湁鐫瀵嗗垏鐨勬笂婧愶紝鍙よ瘲鏂囦腑鐣欐湁璁稿璁拌浇锛屽鈥滃叧灞辨ⅵ榄傞暱锛岄奔闆侀煶灏樺皯鈥濄佲滈奔涔︽瀵勪綍鐢辫揪锛熸按杩滃北闀垮澶勫悓鈥濈瓑銆傚洜涓轰紶璇村彜浠e墫椴ら奔鏃讹紝鐪嬭楸艰倸閲屾湁涔︿俊锛屸滃浠庤繙鏂规潵锛岄仐鎴戝弻椴ら奔銆鍛煎効鐑归菠楸硷紝涓湁灏虹礌涔銆傗濓紙姹変箰搴溿婇ギ椹暱鍩庣獰琛...
  • 鍙や唬涔︿俊浼犻掔殑鍏告晠鏈夊摢浜
    绛旓細浜斾唬鐜嬩粊瑁曘婂紑鍏冨ぉ瀹濋仐浜嬨嬩竴涔︿腑鏈夆滀紶涔﹂附鈥濈殑璁拌浇锛氣滃紶涔濋緞灏戝勾鏃讹紝瀹跺吇缇ら附銆傛瘡涓庝翰鐭ヤ功淇″線鏉ワ紝鍙互涔︾郴楦借冻涓婏紝渚濇墍鏁欎箣澶勶紝椋炲線鎶曚箣銆備節榫勭洰涓洪濂达紝鏃朵汉鏃犱笉鐖辫銆傗濆紶涔濋緞鏄攼鏈濇斂娌诲鍜岃瘲浜猴紝浠栦笉浣嗙敤淇¢附鏉浼犻掍功淇锛岃繕缁欎俊楦借捣浜嗕竴涓編涓界殑鍚嶅瓧鈥斺斺滈濂粹濄傛鍚庣殑瀹嬨佸厓銆佹槑銆佹竻...
  • 鍙や唬涔︿俊浼犻掔殑鍏告晠鏈夊摢浜
    绛旓細鍙や唬涔︿俊浼犻掔殑鍏告晠鏈夛細楦块泚浼犱功銆侀奔浼犲昂绱銆侀潚楦熸帰鏋濆拰椋庣瓭浼犱俊銆傞缚闆佷紶涔 楦块泚浣滀负閫氫俊鐨勪娇鑰咃紝杩欎竴鍏告晠婧愪簬鍙や唬浜轰滑瀵瑰欓笩琛屼负鐗瑰埆鏄縼寰欒涓虹殑瑙傚療銆備紶璇达紝褰撴湁浜烘濆康杩滄柟鐨勪翰鍙嬶紝渚夸細瀵勫嚭涓灏佷俊鍑斤紝鏈熺浖闅忕潃楦块泚鐨勮縼寰欙紝鑳藉皢涔︿俊甯﹀埌浜蹭汉鐨勬墜涓傝繖绉嶈薄寰佹х殑浼犻掓柟寮忓瘜鏈夎瘲鎰忥紝琛ㄨ揪浜嗕汉浠杩滆窛绂...
  • 鍙や唬涔︿俊浼犻掔殑鍙ゅ吀鏈夊摢浜
    绛旓細鈥楦块泚浼犱功鈥濈殑鍏告晠锛屽嚭鑷婃眽涔β疯嫃姝︿紶銆嬩腑鈥滆嫃姝︾墽缇娾濈殑鏁呬簨銆傘榛勮充紶涔銆戯細榛勮筹細鐘悕锛涗功锛氫功淇°傞粍鐘负涓讳汉寰杩斾紶涔︺傚悗姣斿柣浼犻掑淇°傘愬紕鐩忎紶鏉戯細寮勶細閰掑涓垙寮勶紱鐩忥細娴呰屽皬鐨勬澂瀛愶紱浼狅細浼犻掞紝浼犻併傛寚閰掑涓簰鐩告枱閰掋傘愰潚楦熶紶淇°戯細闈掗笩锛氫紶璇翠腑鍙楄タ鐜嬫瘝褰逛娇鐨勭楦燂紝鍚庡熸寚浼犻...
  • 扩展阅读:古代传递书信的故事 ... 古代传递书信的动物 ... 古代的传信方式10种 ... 古代书信的6种别称 ... 100个古代书信典故 ... 古代传递书信的意象 ... 古代书信有几种美称 ... 古代书信通过什么传递 ... 古代书信有哪些别称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