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 ‖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这本书2012年出版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作者为墨墨。主要分为如下几大章:

①话到七分,酒至微醺——言语中的人情世故;

②利益很重要,不要忽略利益的考量。

③伤什么都不要伤了别人的面子。

④为人处事要把握一些分寸。

⑤不要抱怨人性,要理解人性。

⑥朋友间没有利益,商人间鲜有友谊。

⑦职场生存要注意的人情世故。

⑧交际应酬要注意的人情世故。

⑨情感也要拿捏好尺度。

本书总结了生活当中与人交往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分析了它们的原因,从人性的角度解释了很多现象和问题发生的合理性。通过这些分析,给出了很多具体的人情世故处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是一本生活考场中的参考工具书,可以助力人们考得更优异的成绩。

这本书所传达的的理念并不是它所独有的,市面上也充斥着很多类似的书籍,虽然它们“编造”出来的故事有所不同,但是传达的道理都基本一致。

总的来说,这本书谈不上经典,却很实用。

正如本文开篇题头所言,绝大部分人的一生当中都要经历两场考试。当我们步入职场进入社会以后,逐渐地发现,真正决定人生命运的,往往是第二场生活中无形的考试。

对生活中无形的考试,有很多过往人总结出来的心得。前些年充斥于网络和书架的厚黑学、成功学以及杜月笙等“成功人士”的语录即是明证。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绝大多数人们开始习惯于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对这方面“备考资料”的需求似乎变得少了一些。

客观地说,生活中的这场考试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如果非要找到一个终点的话,大概就是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只要在社会当中生活,就要时时刻刻经受这场考试的磨练,这种磨练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

怎样处理好生活当中的人情世故呢?通过本书的内容,结合个人的生活感悟,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

实话实说,这一点要求是反人性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习惯从个人的角度去看待整个世界。而人一旦要像马克思所说的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不能再以自我为中心了。

必须要跳出人性看人性,才会明白人性是推动生活演进的核心力量。如果一味地秉持着高度的自我意识,认为他人就应该时刻服务并配合于自己,这种人掌握了稀缺资源还到罢了,一旦失势就真的是无人问津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羞于谈利益的,这是儒家文化的特质之一。既然是文化,那么在每个人心中就会成为行为习惯,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排除不了的。然而谁也不可能通过无视的方法来否认利益的存在,无论在意还是不在意,利益都存在于各种生活活动当中。大到国家的经贸外交,中到生意场的熙熙攘攘,再到朋友圈的你来我往,小到家庭内部的父母爱人,都离不开利益。

然而尊重利益,并不意味着利益至上,那反而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我们既不能忽略它,又不能以它为唯一导向,最正确的态度是,要记得它的存在。

是人总是有缺陷的。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目标而已,真正能够完全符合要求的人几乎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当中。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也不会有孟子所言的“三省吾身”,圣人尚且要自省,何况我们普通人?人性的深处,总有一部分是坏的,是黑暗的,是难以拿到台面上来讲的,然而它却像食欲和性欲驱动着人们去吃饭和繁衍一样,决定着人们的某些行为和想法。这种“缺陷”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它是固有的,虽然不能用邪恶去形容。

这本书表达的东西很多,不是看一遍就能够完全记得住的,需要在生活中去反复实践、感悟和提升。客观的说,不同的人处理人情世故能力潜质有很大不同,甚至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天生就是社交高手,有的人天生就只能顾影自怜。造成这种现实的原因,既有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也有后天方法指导。不管是何原因,在后天不断的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永远是个人可以做到的事情。这本书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虽然这本书讲了很多道理,但道理与实践还差着很大一截距离。因此对于本书内容的掌握,远远不是读过以后就完事儿的,而是要在生活当中不断的去反复实践,通过实践经验来逐步强化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就像人生中的很多大道理一样,其实在中学以前的课本里几乎都学过,但是有多少人成功地运用了它们呢?

故而,读本书与其他书还有很大不同。有些书扩展了读者的眼界,增长了读者的知识,反复读加深印象强化理解即可。对于本书,则更多的要强调实践运用,如果没有实践运用,基本可以说白读了。

摘几段书中写的的比较好的话,即为总结,又为分享,呈列如下:

(一)多聊对方关心和得意的事,是懂得人情世故的做法,但是有不少人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常常从自身的爱好出发,说自己喜欢的话题,聊自己得意的事,结果让对方缺乏兴趣,甚至不耐烦。每个人都喜欢说自己得意的事,对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心理弱点,但对交往对象而言,这又是一个心理突破口。至于你如何把握这一点,直接关系到人际交往的成败。

(二)所以在与人交流时,尽可能地忘掉自己,不要总是谈自己的事情,你的生活引不起别人的兴趣。人人喜欢的是自己最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际中要尽量去引导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或者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这是让对方高兴的最好方法。当你用心去听对方的叙述时,你一定会给对方以最佳的印象。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很多人既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又有不乐意做别人自我展示的听众的心态。所以在你痛快地使用“我”的时候,别人可能已经厌烦了。

(三)互惠互利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互利互惠,彼此的友情往往很难维持。尤其是在利益场上打拼的人更需如此,只有各取所需、互惠互利,才能借助别人的力量,做好事情,获得更多的利益;也只有互利互惠,才能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牢靠。如果以牺牲一方的利益,让另一方得到好处,这样绝对不可能营造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于夫妻关系的稳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

(四)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朋友之间的结交,友情的建立,也是有原因的。人际关系的产生,就在于价值的交换、资源的互补。你从他这里得到支持,他从你那里得到安慰;你欣赏对方的坦诚,对方欣赏你的智慧。尽管有的人可能认为把人际交往和需求交换联系在一起很庸俗,或是亵渎了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但是这种交换的本质却是不能否定的。如果没有了价值交换,人际交往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绝对不会长久。

(五)我们总是喜欢教导他人应该怎么去做事,却厌烦他人指点我们应该怎么做。特别是面对年纪比自己小、身份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时,这样的心理就更加明显。

(六)中国的传统教育我们:做老实人,说老实话。于是人们行事、说话以“直”为美,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人一下子就走上了极端,干什么事情都不会转弯,一味地直着来,只想着自己要做老实人,根本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就已经不是正直,而是莽撞了,实在有悖于传统教育的仁恕之道。这样做的人常会引起怨憎,甚至给自己惹来大祸。

(七)我们没有必要自以为高尚,而鄙视那些趋炎附势的人。须知世间人情,自古以来,莫不如此。权力、财富和地位,这本是世俗人生最现实的追求。人们对于有权、有钱、有地位的人趋之若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扩展阅读:《假的 都是假的 》 ... 说到底 别人 ... 综影视之一人一恋爱 ... 很少说话一一言语 ... 综影视之一月一穿 ... 星新一《喂 出来》 ... 综武侠一月一穿 ... 无法可说 ... 我看谁敢要你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