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er 总结

binder是Android 中的一种进程间通信机制(IPC机制)

android 是一种基于linux 的系统,linux 系统已经提供了 诸如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socket 等IPC 方式。既然已经存在了如此之多的IPC 机制,为什么binder还会出现?主要是因为上述IPC机制无法对android 而言存在着诸多的不便,主要体现在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

综上,android中使用Binder作为其IPC 机制。

binder 主要是通过内存映射来实现的,一次完整的ipc通讯的过程如下:
1.binder 驱动在内核中创建一块数据接收缓冲区
2.建立一块内核缓冲区
3.建立内核缓冲区和数据接收缓冲区的映射
4.建立内核数据缓冲区和接收进城用户空间的映射
5.发送方将数据发送到内核缓冲区
6.由于映射的存在,就相当于直接将数据发送到了 接收进城中

binder 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其中binder client 、 binder service 和 servicemanager 运行在用户空间,而binder 驱动则是运行在内核空间(binder驱动是通过模块挂载的方式,运行在内核空间中的)。

binder 的工作流程其实可以类比为 上网的过程。客户端(binder client) 服务器(binder service) dns(servicemanager) 和 路由器(binder 驱动)

客户端输入网址请求服务器会在路由器的帮助下请求 dns 服务器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然后利用ip地址和服务器进行通讯。

binder基本的运行如下:

1.首先一个进城通过binder驱动将自己注册为servicemanager

2.service 通过binder 驱动将自己的binder 注册到servicemanager中,以对外使用。在这个过程中,binder驱动会生成该binder 的内核节点,以及该节点的引用,并将这些内容发送给servicemanager,servicemanager会把引用存入表中
3.client 通过binder名称,在binder驱动的帮助下在servicemanager中获取到service 中binder 的引用,从而跨进程通信

1.通过上述的工作流程可知,servicemanager 其实是一个特殊的进程,service 和 client 和 servicemanager 之间的通讯其实也是进程间的通讯,而这里的进程间通信其实也是使用的binder通信。这里的设计十分巧妙,servicemanager 是service 端,其他所有进程都是它的client 端,servicemanager提供了一个非常特殊的binder,他不需要注册也没有名字,其他进程可以直接获取到该binder 和servicemanager 进行通讯。

2.binder中还使用了代理模式,client 端所获取的service 的binder引用并不是一个真的binder对象,而是一个service端binder 的代理,调用binder中方法的时候通过对service进行请求然后获取返回结果。

android binder通信机制其实可以看作是一次简单的上网过程

1.客户端输入网址(发送端请求跨进程通信)
2.通过路由器查询dns 服务器 根据域名获取ip地址(通过binder驱动,获取servicemanager 中实名binder的引用)
3.根据返回的ip地址,通过路由器连接服务器(根据获取到service端的binder 代理 client端和service端进行通信 )

扩展阅读:德国binder官网 ... binder连接器 ... www.verybin.com ... peter le全见版 ... www.oneplus.com ... binder服务 ... boomer banks just love ... sds running buffer ... peter lee的solo视频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