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泥步修行

01

在写读书笔记之前突然思考了一个问题:突然想问自己是个有趣的人还是无趣的人。自己有趣的人还属无趣的人,我也不知道,可能在一些人眼里无趣,也在一些人眼里有趣。

我不喝酒,不吃辣椒,不爱撸串。这三点足以让我在关系一般的“餐桌圈子”面前略显奇葩。因为自己心里还想要保持这浅层的朋友关系,所以总有一些我害怕的“圈子”,怕朋友觉得我是个无趣的人,觉得我格格不入。

但如果把吃饭吃不到一块去就认定自己是个无趣的人,未免也太苛刻自己。毕竟我有那么多爱好:我想如果你叫我去骑单车,我可以和你一起骑30公里只为看一眼日落。如果你叫我跑步,我可以和你一起在操场跑完二十几圈。如果你叫我一起去爬山,我可以换上运动鞋和你爬泥泞小路也不会跟你说累让你放慢脚步。如果你叫我一起拍月亮,我会把自己包成粽子站在零下十几度的外面对着天空拍月亮也不会喊冷。

但我还是想遇到跟我说 “我喝酒”,“你干豆浆” 朋友。

02

《泥步修行》这本书是在当当网上浏览时无意间看到的,为何无意,繁忙的大学四年让我没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也就没有关注秋雨老师的新作。想起高中的时候,钟爱余秋雨老师的作品,每次模考临考前大家进入到紧张复习状态的时候,我居然会用看秋雨老师的书来放松自己。贴吧、微博、甚至是语文作文,都是关于秋雨老师。回忆起与秋雨老师的缘分,好像是《霜冷长河》中的《秋千架》代后记一文,是初中班主任徐宏老师推荐的这本书,直到高中的时候才读,一读便将是一生。说到底,还真要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虽然现在没有过多联系,但是心中一直有她们。

可以说很有幸,我有一位挚爱的作家。《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中国文脉》、《山河之书》、《我等不到了》、《借我一生》、《山居笔记》、《出走十五年》、《霜冷长河》、《晨雨初听》、《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这些书都是我在高中的时候读的。记得那时候刚出了一本《秋雨碑书》,售价260元,我居然商量妈妈买了一本珍藏。我大学离家很远,行李箱中塞的满满的衣物,反复删减了几次,还是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山居笔记》这三本书带向我人生新旅。大学的我很遗憾将很少的一部分时间分配给了读书。所幸毕业之后又将看书这一爱好拾起,毕竟,读书,是一辈子最有价值的灵魂投资。

03

回忆了这么多,该正式写《泥步修行》这本书了。这本书当当网上介绍说是余秋雨老师的封笔之作,对一位钟爱秋雨老师作品的我,买回家之后并没有像从前那样迫不及待地翻阅,反而放在了书架上有些日子,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不忍心读,读一本,少一本,何况这还是最后一本出版的作品,所以我小心翼翼。秋雨老师说:老人唠叨,已无他求;话重话轻,皆是心声。

秋雨老师这辈子经历了实在太多。在读《借我一生》和《我等不到了》的时候,多次读到留下眼泪。面对种种质疑声音,秋雨老师有他自己的方式,以前的我面对一些黑秋雨老师的人,会愤愤不平。其实,不必评说,历史自有评判。

但我还是想祈愿,别再用偏激的文字伤害一位年过七旬的纯粹学者。

04

这本《泥步修行》,单看书名和目录,大体我也只能读懂书的二十分之一,这毕竟是秋雨老师用70来年之感悟汇聚之作,其深度自不待言。

人生是一场盛大的修行。每晚睡前读一小部分,今日将整本读完。那就将我能浅要理解的部分,做以摘抄和记录,对于有共鸣的部分,会加以阐述。

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来重读,我相信,每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这与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以不同的主题探寻书中的奥妙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时间上的积淀,一个是空间上的搜寻。

上部:破惑

这便呼应秋雨老师在之前的著作中所述:生活是做减法的过程。

就像刚才提到的苏轼的 “八面受敌” 读书法,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感悟也不同。对于这一段话,让我对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情有了新的思考。“畏视” 我理解为 “畏惧” ,不敢面对令自己烦恼的事情。“平视” 我理解为冷静、理性的看待这件令自己烦恼的事情。 “逼视” 和 “透视” 则理解为 “采取行动” “看穿问题本质” ,最后达到对令自己烦恼的事情 “运筹帷幄” 的 “轻视” 和 “俯视” 的境界。

此处我把凶险理解为“人生中的挫折” ,把它视为一种考验,跨越这道坎,前面便是康庄大道。

在微博里看过一段话:生活不会一直按照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惘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 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 ​

这就是所谓的在苦难中修行,在暴风雨中起舞吧。

这段话正应了《秘密》中的 “吸引力法则” ,凡事想好的方面,宇宙自然给你回应。

当你沉下心来真正想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只需全力以赴,神也会来帮你,剩下只管交给时间。

此处提到的正觉,前文中秋雨老师给了定义:所谓正觉,就是未染虚诳的简明直觉。

嗯,应该是一个服务于社会的服务者,幕后者。

书中提到了叔本华一人,日后了解一下。

这是“归零”思想的表述。

秋雨老师的《君子之道》一书我还没读过。

再坏的事情换个角度思考,也有它好的一面。

中部:问道

此处与《刻意练习》相悖?

是啊,听一首佛歌,抄一篇佛经,读一段禅语,都会让人心生平静。

秋雨老师对老子的《道德经》书名的阐述让人为之一震。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

东晋的葛洪是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他的著作《抱朴子》一名来自他的号。而作于罗浮山的《肘后备急方》中的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则给了屠呦呦教授以灵感,这是中医古代文献给予现代文明的礼物。

下部:安顿

秋雨老师在此处阐述网上流行的很多朗朗上口的余秋雨语录,并非出自他手。当然,作为一名钟爱秋雨老师作品的我,大体有自我的判断。毕竟,那和秋雨老师的笔风,相去甚远。

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

之前在网易公开课上了解到银河系不过是宇宙中众多星系的一系,今天才知道。就连宇宙,也是有平行宇宙之说。

2018年2月14日,第一遍。

日后,会将秋雨老师的书,悉数重读。

扩展阅读:读慢慢走欣赏啊的感悟 ... 读书笔记 摘抄 小学生 ... 读书笔记及感悟 简洁 ... 读书笔记 怎么写 摘抄 ... 读书笔记摘抄图片 ... 《稻草人》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大全100篇 ... 精美散文 读书笔记 ... 小女生修行记 读书笔记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